看了电视剧版的《寒夜》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压抑、迷茫、情绪低落,好长时间都不能从剧情中走出来。能让我久久不能放下剧中情节、人物命运的。有这么几点:
第一是感动。
感动的是汪文宣对曾树生至死不渝的那份爱,为了心爱的女人能过上所谓的好日子,不顾自己身患重病,仍然放手让自己心爱的女人干自己喜欢的事。特别要提到陈奉光,一个有着优越物质和积极精神的男人,为红颜知己,常伴左右,不求回报的为她做任何事情,明知道曾树生有家室,可她一直坚守自己的爱,坚守自己的等待,在那样一个庸常失意的年代里,或许这也是一份感动。
第二要说的是剧中的男主角汪文宣。
汪文宣是最大的主角,却并非生就是小人物的命运。他神识沉敏,风雨条畅,芸芸众生中,他不愿为亡国奴,力主牵校后方,不得;欲投身革命宣传,错失;一路西行,辗转周折,既尔到了重庆这座城市也只是阴霾笼罩下的和平,远不如荷枪实弹来得痛快!可他是文人,忠直的文人。一腔热骨,灼灼其华,却没神悟中正书局“中正”二字的微妙。“对绿竹,得其虚心;对黄花,得其晚节;对松柏,得其本性;对幽兰,得其芝芳。”抱着师友之心换来的是溜须拍马庙堂上下,皆不容他。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贤才在盛世出人头地,在乱世,得削尖了脑袋才得以立锥。命运的纠葛若仅限于仕途上碰壁,矛盾也不至激化到覆水西流,不可收拾的地步。一边是亲情,一边是爱情,不愿意放开任何一边,甘愿自己在中间受尽折磨。母亲没有过错,老来无法安享天年,沦落成二等老妈子,都是自己的造化,相顾无言;妻子没有过错,他爱的正是妻子的有理想,有热情,有活力,至于婆媳的家长里短,就是到今天也没颠覆过,谁来给出评判?惟有泪千行。处处小人物,处处卑微入骨,汪文宣,只能戏剧地在抗战胜利的锣鼓喧天里,黯然落幕。个性里注定是金销玉碎,不能两全,不管岁月如何叠加,他的灵魂始终锐利而洁净。
第三要说的是陈奉光。
我很欣赏陈奉光这个人,首先从他的感情来说他追随了曾树生八年,爱慕了八年,且一旦爱了,一颗心就百转千回衍出无尽的情愫。尤其听到那句“八年了,爱上你,我已经习惯了”,心中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敬佩他那种为了心爱的女人,不求回报仍然付出的感情。敬佩他不把爱或不爱挂在嘴边,不在心中默念爱有多深而是在任何时候都一如既往的站在曾树生的左右为她排忧解难,让爱成为了一种习惯。我欣赏这种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爱,谈不上陈奉光和曾树生是不是情人关系,或者更准确地说陈奉光是单相思,可是他对曾树生的这种爱叫人对爱的含义又加深了一层理解,不管能不能得到,那就是心中有爱就是幸福的,充实的。再一个从他的性格来说吧,可能有些人感觉这个人物过于深沉,但是这才是真正的男人,既有智慧又有血性,就算一时妥协也只是权宜之计,既有原则为人又灵活,对爱情即执着又能尊重对方的选择,表现的非常出彩,这才是真男人。这样的男人不成功谁成功。
第四要说的是剧中的女主角曾树生。
看完寒夜后对曾树生甚是喜欢,先开始的时候我还以为是刘涛这个漂亮的女演员的缘故,先后就把刘涛演的其他**电视剧又看了一遍,才确定下来我其实喜欢的是老舍笔下的曾树生,喜欢她那那清秀的脸庞,螓首蛾眉,明眸善睐,窈窕难追,不禄于世,一颦一笑间,都温婉怜丽。喜欢穿着旗袍的曾树生,穿着旗袍的曾树生有着上海女人特有的气质,妖娆的身姿,半分娇媚半分保守,半分世俗半分清高,真是恰到好处。还喜欢她那喝咖啡的小资情调。
曾树生是一个有着新思想的女性,她和汪文宣一齐冲破封建阻碍,从上海到武汉到长沙到重庆,一路上在炮火中涅盘升华的感情,到了重庆,已至巅峰。之后的年岁里,时间慢慢磨砺这积聚起来的情感,她的生活也随着雾都的薄雾浓云走向与理想相悖的阴霾。不求奢华生活,不求功名利禄,可一面要做生活的强者,一面却委屈于家庭生活的格格不入的受气媳妇。站在“家”的门外,惘然若失,她变了。变成了一个自私的女人,抛下重病的丈夫去寻找自己的热情。然而事与愿违,清醒了,平静了,才后悔当初,继而天真的以为回到原来的自己,就什么都不会改变,空前欣喜渴求地回到那个家,然而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烟花跌落,在别人的欢呼里,才恍然真实的人生,寂寞已如白衣夜行。
以上种种是对剧中人物的初识。这部《寒夜》更让我明白了自古至今社会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我们没有到了那个年龄没有入那个圈子,接触不到那些“事”。结合现在的社会,还不是跟那个年代是一样的。汪文宣,这个忠厚老实的旧知识分子,在大学的时候,“满脑子都是理想”,有不少救人济世的宏愿。可是他在旧制度上工作了多年,地位越来越低,生活越来越苦,意气越来越消沉,后来变成了一个胆小怕事、见人低头、懦弱安分、甘受欺侮的小公务员。他的那份执着,那份与世人俗人不能为伍的小知识分子,在书局里他是最有学问的一个,可是职位却是最低的一位。汪文宣两次辞职,都是因为人际关系的紧张让他无以面对。两次被迫离职是因为他的个性棱角太过于锋芒毕露,他虽然也是一位才子,但清高自许目无下尘固然可贵,可是在他面对家里负担的重负,婆媳间的争吵,他也是难以左右逢缘。出力而不讨好!性格的直率让他在职场上无法立足,办公室的潜规则让他无法招架,书呆子气十足的他让他在职场上处处碰壁!也正如同树生和母亲说的那样,你为何不能灵活一点?!是呵,灵活,官场上需要灵活人物!人际关系的微妙与才能的被重用,也是相辅相成的!但是从汪文宣身上,我们不难看到,他人性上的弱点所在。正如剧中一位车夫所言:一个大学生,竟然长时间找不到工作,是何道理?!是社会的怪象还是生不逢时还是其本人不能变通来适应这个社会?人是需要适应周边环境的,适者生存这个道理对于当今这个社会也是存在的。面对汪文宣的两次被迫离职,面对家人的不堪重负,面对树生的恩怨交加,面对旁人的冷眼冷语,汪文宣不寒而栗!他在自责也在反省,是哪里出错了?!
由此我想到了一本书,丁远峙的《方与圆》!是呵,外柔内刚,外圆内方。在职场上,你不能太过于锋芒毕露也不能太过于圆滑世故,汪文宣呢,面对自已的观点他是从不屈服的!一个倔字,是同事上司对他的评价,作人作事不够圆滑老道的他在职场上如履薄冰,生性善良正直的他总是遇到别人的算计!于是他那种出污泥而不染誓可杀不可辱的斗志让他在职场上屡受挫败。好不容易当上副主任的汪文宣竟被一个不学无术的张某人所替代。职场如战场,一切的一切都不会象汪文宣那般如此完美无缺,社会毕竟有他阴暗的一面,适者不能生存,面对一家人的生存重压,面对树生哀怨的眼神,他也只能如此了!我想,如果象书呆子气十足的汪文宣活在现在这个社会,他的这种作派及为人处事也是很难的。才华才气对于一个人的成功不是百分百的,良好的人脉关系与处世原则也是每个职场人员的法宝!
每个从校门走向社会的学子都是一样,开始是绚丽的梦想在脑中闪现。可是面对社会的纷杂与阴暗面,他们会无所适从。职场如战场,学历不等于能力!高学历出身的学子不一定在职场上能出类拔萃。而相反一些出于学历低的人反而能在社会立足而逐步强大起来!人是需要社会阅历的,工作的经验,职场上的变化、上司面前的处事、同仁间的竟争都是无法避免的。方与圆让一些走出校门的学子逐步明白了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有的则青云直上有的则是屡受挫败!由此让我想到了《红楼梦》中的黛玉与宝钗,两个才女都是红楼中的名人,可是周边人物对这两位美女的评价却是不同的。黛玉孤高自许说话尖酸直白,而宝钗为人变通世故懂得方与圆的把握。所以她们周边的人物以及下人对她们一个厌一个喜。毕竟,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只有你来逐步适应这个圈子而不是让环境来适应你!其实,论学历和才识这两个男人是不分上下的。那为何陈奉光在职场上能如鱼得水,步步为赢呢?而我们的文宣先生却是在职上屡屡受挫呢?原因很简单,两个有才华的男人,都深爱着曾树生。一个深知社会的繁杂能有效地与他人周旋,良好的学识与胆识让他在职场上更有见树,见人说人话见鬼说话,能良好的把握职场潜规则的陈先生自然是一路风光无限好!他也深爱树生,明知她下嫁文宣可是痴心不改!如果用现在的`这种观点来看,树生应当选谁对呢?是文宣还是奉光?答案不得而知!
从这部电视剧[寒夜]也的确让我们看到一个男人的处世态度是多么的重要。尤其是对于一个已经成家立业的男人如何在职场立于不败之地,如何化被动挨打为主动出击,在看了这部片子也会让所有的职场男人了解和获得一些启示与答案!
[寒夜]的历史背景固然有一定的说服力,但作为一个男人,一个成家立业的男人,如何在职场游刃有余的生存与应变,在看了这部片子后一定会得到一些启迪作用的!因此我觉得[寒夜]对于当代的职场男人也有一定的说教和启蒙作用!尤其是那种书呆子气十足的大学生更有特效!
还让我明白了再就是有着五千年悠久文化的中国,“道德”的含义。曾树生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自由。离开了她那身患重病的丈夫,年迈的婆婆以及还未成年的儿子。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她和汪文宣并没有结婚,正如她的婆婆总是说她是她儿子的“姘头”,那么她离开他们也是无可厚非的。即使他们结婚了,也可以离婚追求自己的幸福有什么不对的吗?小说中有这么一段描写:我真的必须离开他吗?那么牺牲幸福来陪伴他吗?他不肯治病,他完结了,我能够救他,能够使他母亲不恨我吗?她想了一会儿,说“不能”。她接着想:“没有用,我必须救出自己”。我又没有犯罪为什么要惩罚自己。从这段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曾树生离开爱的人也是经过反复考虑痛苦挣扎的,她在这种矛盾中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可是她在离开一年后,终于明白了文宣的伟大之处。赶回了重庆,得知文宣去世,而婆婆和儿子已不知去向。她只能孤独地步入远处茫茫的寒雾之中。她为什么要回来呢,实际上她还是没有从传统的道德观念中对女人的定位上脱离出来。她一方面知道追求自由后能幸福,一方面又受不了抛弃丈夫婆婆儿子的这个事实,总是在谴责自己,在她的的潜意识里就觉得我是他的妻子,我应该做好一个妻子做的事,我应该照顾病重的丈夫。我怎么能离开他,他那么爱我,我怎么就负了他。我的孩子还小,我没有尽到一个做母亲的责任,我不是一个好女人。她总是很矛盾,最终道德的观念征服了她,那么她必须回来,必须回来尽一个妻子母亲应尽的义务。可是等她回来的时候已经物是人非了。
每个名著都是有一定的隐含意义的。象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孔忆已;曹愚[雷雨]笔下的周朴园、周平;老舍[骆驼祥子]中的男主角祥子;曹雪芹[红楼梦]中的贾雨村等,这当中无论是社会低层的贫下中农还是处于书香门第的知识分子,都是有一定的社会喻议哲理性!
透过名著可以让我们明白很多,之所以称之为名著,是因为作品本身具有的这种特性,以小见大的人物侧面来反映当时的社会政局都是值得观众去反思和回味的!
一部《寒夜》让我想到了许多人生哲理和处世之道,这样的好影片太有社会意义和说教意义啦!值得回味细品!
当曾树生从兰州坐飞机赶回来的时候,此时已经是深秋的十月底了。寒气已经开始逼近。她回来得太晚了。一切都已经太迟了——人去楼空,物是人非。——汪文宣已经在上个月,即抗战胜利日(9月3日)那天已经凄惨而痛苦地死去了,汪母(她的婆婆)带着她的独子小宣也已经不知去向!
这可怜的人(汪文宣),他得的是肺结核,他的内脏已经被病菌吃空了,瘦得皮包骨,喉咙彻底哑了,痛得厉害,连鸡汤都吞咽不下去,稍微一咳嗽,胸腔就疼得厉害。最后连话都不能开口说,只能用笔写代替。然而,最后两手也变得僵硬连笔也握不住了。终于,“最后断气时,眼睛半睁着,眼珠往上翻,口张开,好像还在向谁要求公平”。
他的病痛折磨就不说了,最痛苦的是,他最后垂死挣扎的时候连她深爱的女人——曾树生都不在他身边,连最后一面都没有见上一面。而曾树生回来的时候,连他的坟墓也不知葬在何处。——没人给这可怜的人送葬,他唯一的两个朋友在他之前,一个贫困潦倒被车撞死了,一个在战乱的瘟疫中死去了!最后他的棺材都是他母亲跑了两天才勉强凑成的,最后他在大清早被抬了出去,却没有一个邻居知道葬在哪里!
这可怜的人,生前一直拖着病躯勉强工作,为了那微博的收入,为了养活自己和家人。然而,无论他怎样努力挣扎着工作,他都无法避免被解雇的命运!最后,他的身体不允许他继续工作了,他只能回家躺着等死。然而,如果有曾树生陪在他身边的话,他或许不至于死得这样凄惨、悲凉!他活着是那样冷清、孤单、寂寞、无人理解,死了更是连墓地都无人知晓。
然而,他是在最热闹的抗战胜利日的欢呼声中凄凉地死去的,死得是那么凄惨无助、痛苦不堪。他想活,他不想死,然而那是已经不能够的了,一切都已经太迟了,病入膏肓了,他的各个身体器官已经衰竭了。他的死,留下的是一个孤儿寡母,和一个在寒夜街头踯躅徘徊、寻找温暖的女人!
这个女人生前是她的妻子,她为了养活这个家,也为了逃避婆媳之间无休止的吵架战争,也为了无法抵制她上司陈主任的诱惑和追求,她跟她去了兰州那边。名义上是为了工作,其实也是为了当花瓶。她年轻美丽健康,她大学毕业,是银行的小职员。她无法忍受那个没有生气的家、寒冷、陈旧和那个自私保守刻薄的婆婆以及那个毫无生气的儿子小宣。她最终狠心别了他而去。
尽管她每个月也给他写三封信,寄生活费。然而,这一切都无法弥补给汪文宣造成的离别之苦与抛弃之痛。——尽管她主观上并没有抛弃丈夫的意思。然而,这客观上对于汪文宣的病情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如果她跟陈主任去了兰州,或许他不会死得这么凄惨死得这么快,或许还有康复的可能。然而,曾树生一走,他的心也算彻底死了。他再也支撑不住了。与其说他死于肺结核。倒不如说他心力衰竭。
他难以抓住这个女人,尽管他深爱她,尽管她也深爱着他。然而,婆媳之间的水火不相容,已经使得他的这个摇摇欲坠的家更加支离破碎了。他不得不放她走。尽管他有一千一万个舍不得。然而,他只能偷偷哭泣。他自知自己在一步一步走向死亡,他不能阻挡她去寻找她的幸福和自由。何况,他已经不能挣一分钱还要花她的钱,治病需要花钱,老母小宣需要养活。最后他只能在不舍与放开之间作出拼命的挣扎与摇摆。
然而,分别总是必须的和迫不得已的。尽管是那样的难分难舍。不分开又能怎样的,还是只能互相折磨等死。婆媳不和自不待言。夫妻之间虽然相爱,却是贫贱夫妻百事哀,何况他又无法满足妻子的生理需要。儿子小宣十几岁就少年老成、缺乏生气,与她的母亲也不亲近。这一切都使妻子曾树生再也无法忍受,她每天受婆婆的气,回到家里也是那个毫无生气、冷清、寂寞、患病在床的丈夫。
这一切都不能不使她感到异常压抑!——她在忍耐,她在迁就,然而她却看不到希望,也觉得这样的牺牲和付出不值得。可是她爱丈夫,然而丈夫能给他什么呢?在婆媳之间的战争中,做丈夫的夹在中间却是左右都不是人,甚至有时候总是偏袒着母亲。他懦弱,他老好人,他爱妻子,也爱母亲。他谁都想保护。然而,这深深伤了妻子的心,尽管她一直说还爱他。
然而,读者都知道,那只是怜悯。从她写给他的长信中,她是对他又爱又恨,感情很复杂。但是怜悯起码是有的。然而,这是不能救活他那颗受伤绝望的心的。他彻底绝望了。他接受了她信中所提出的一切,给她自由,放她走。承认她不是她的妻子。他又去工作了。只是再也不动用她寄过来的钱了。他勉强拖着病躯又去工作了,为了养家糊口,他顾不了那么多了。他是一天天走向死亡了。
他的朋友先后死去,他想他也应该不远了。活一天过一天吧。他只能这样。他要尊严。他不能依靠一个已经不是她妻子的女人养着。然而,心灵的煎熬、绝望与病体的日渐腐烂加重,终于让这个可怜的人在庆祝抗战胜利的欢乐气氛中凄凉地死去了。他的死是如此卑微、可怜。以至于他那些自私自利的同事有没有来为他送葬,读者都不清楚。
总之,他是悲惨地死去了,死在抗战胜利日的1945年,夜晚八点钟光景的雾都重庆。
樊雨潺草于2016,12,12于京西北,时隔19461231后近70年
近日,江西南昌的一位孕妇,因为丈夫经常深夜不归家,打了几十个电话给他,待丈夫怒气冲冲地回到家后,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在争吵中,丈夫怒喊着让她滚。心寒之下,孕妈连衣服都没换,就心死如灰地走出了家门。
当时已是凌晨时分,外面寒风刺骨,孕妈就这样穿着旗袍,打着赤脚,一个人行走在无人的街道上,看了让人十分心疼。
作为孕妇,本受激素影响就很容易敏感,如果老公再不体谅和陪伴,这对孕妇的心情影响十分大,不仅影响孕妈的身体,还会影响肚子里的胎儿。
1、孕妈情绪大
胎儿与孕妈血脉相连,从胎儿诞生到分娩,妈妈和胎儿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胎儿没有自主呼吸,没有独立的循环和消化,不能自己摄入营养,所有需要都由妈妈提供。
如果妈妈的情绪波动大,这将影响肚子里的胎儿。比如生气,或是吵架,就会降低妈妈的食欲而不能及时给胎儿提供营养。
另外如果到了孕5月,妈妈生气还会影响到胎儿的胎动。
并且如果妈妈的情绪长期不好,也会改变胎儿整个生长发育的环境。环境越 健康 ,宝宝发育越好。如果环境不稳定,宝宝的发育也会受到一些影响,比如宝宝出生后爱哭闹,不好带等等。
2、孕妈感冒
孕妈早期感冒,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对胎儿的 健康 造成影响。像文章开头的这位宝妈,这么寒冷的天气,且不穿鞋,孕妈很容易感冒,受寒,甚至发烧。
出现这些情况,如果孕妈没有及时处理,或者没当回事,必定会影响肚子里宝宝的 健康 。
所以为了宝宝的 健康 和安全,最好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3、二手烟
所有的孕妈都知道要戒烟戒酒,而且为了下一代的 健康 ,越来越多的准爸爸都自觉自愿地戒除烟酒。但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二手烟对孕妇的影响。
现在已经被证实,“被动吸二手烟的孕妇的羊水中,可以检测出有害物质尼古丁,同时二手烟可以导致孕妇出现妊高症、妊娠合并症这些危险因素,甚至可能会影响胎儿发育,导致胎儿发育异常,甚至是宫内生长迟缓的症状。”
即便是普通人,如果长时间遭受二手烟的侵害,那患癌的几率也明显高于没有遭受二手烟侵害的人。所以二手烟对孕妇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肚子里的宝宝。
1、主动关心和体谅妻子,孕育胎儿是夫妻共同的责任。
当双方决定要一个孩子时,就意味着孕育胎儿是夫妻共同的责任。如果妻子情绪不好,这也许是妻子因为便秘而烦恼;也许是因为体内的激素变化而情绪波动;也可能是因为担心体型的变化而感到不安,等等这些变化都会给妻子带来改变,做丈夫的要多多体谅妻子。
此时就要关切地问一问,是不是有便秘?或者是恶心想吐?或者是哪里不舒服等,让妻子感到丈夫在关心她,这对孕妈来说非常重要。
2、不要与妻子争吵,主动认错。
当你看到妻子莫名其妙地流泪,或者是发脾气,请准爸爸不要生气,这是孕期体内激素变化导致的生物效应,而非成心与你作对。
请准爸爸多给孕妈一些安慰,如果妻子无端脾气暴躁,做丈夫的要理解,千万不要在气头上,和妻子争执!记得吵架后,一定要主动认错,然后再沟通交流,有什么问题一起去面对。
总之,胎儿正处于快速发育阶段,各器官在不断分化形成,让孕妈有个愉快的心情是做丈夫的责任。
千万不要与孕期的准妈妈大吵,而孕妈也不要冲动地离家出走。
秋的冷,阴郁。早起阳光很好,南窗下温暖着。到了午后阳光稀薄,屋子里开始泛起凉意。夜晚来临,凉气从脚底蔓延到周身。还没送暖,是北方极难耐的时节。 此刻读巴金的《寒夜》,手握着暖水袋,心跟着文字颤抖。一天的时间从早到晚读完这部小说,放下书的时候,身心剧烈的打着寒战。 书是1980年出版的巴金中篇小说选,记得是在小城书店处理的摊位上买到的(只有下卷因此处理),一直跟随我,但没有仔细阅读过。年轻时大多看了些时尚的杂书,巴金的小说只看过《家》,而且还是二十年前的事了。 安静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的话,“我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该读的书都已经读过的”。我很是惭愧,书读的不少,可是能够沉淀的记忆并不多,而且值得一读的书也没能够完成阅读。希望慢慢休整然后弥补一些残缺,尽可能的减少遗憾。 《寒夜》写于1944年冬天桂林沦陷的时候。当时巴金住在重庆的一间小得不能再小的屋子里,晚上常常要借助蜡烛来照亮书桌,时写时辍,两年以后才完成这部长篇小说。 走进寒夜,一种凄凉阴郁的感觉弥漫我的身心。此后的阅读也同样走不出这个氛围。 小说以“我”的家庭生活为主要线索,缓慢展开,大段大段的人物心理的描述,以自言自语的方式叙述,表达“我”即“汪文宣”在抗战即将胜利的前夕的生活状态。以此揭示当时大多数生活在底层的人物的命运。 贯穿于其中的其他人物并不多,母亲、妻子、儿子,以及仅有的几个邻里同事同学。 矛盾的主线来自于这个读书人家,包括母亲在内的一家三口都读过书。这种氛围下的诸多矛盾更显得不可思议,甚至无法理解。因此“宣”无论如何都弄不明白“为什么她们老是争吵?为什么这么简单的家庭,这么单纯的关系中间都不能有着和谐的合作呢?为什么这两个他所爱而又爱他的女人必须象仇敌似的永远互相攻击呢?……”让“我”夹在其中倍受熬煎。 我的卑微懦弱,我的无计可施,我的手足无措,我的良善悲悯,我的老好隐忍,我病魔缠身等等,在字里行间表现得细微而逼真。不由得读者不对这个人物产生强烈的同情感,甚至会有一点点的善意的怨恨。因此我想这也正是小说的成功所在。 “树生”的塑造是一个矛盾的人物形象。既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新式女性,又是一个爱家爱先生爱孩子的传统女人,然而,却无法与母亲和睦相处,最终只能是选择逃离这个带给她无尽痛苦和折磨的家庭,虽然她百般的不舍。对于“树生”我能够表达的是一种偏爱。这个人物值得赞赏和称道的是她的善良和勇敢。 母亲的形象是一个尤其另人同情的不幸人物。年轻守寡,守着孤儿寡孙度日,仅有的爱全部都给了他们,甚至不能允许别人分享,包括儿子的妻子以及孙子的母亲。她的爱表现得无微不至,却也是独断专行,因此也是制造这个家庭悲剧的核心人物。我可以理她解作为母亲的苦心亦同情其不幸的身世,但是却无法接受她对于儿子和孙子的爱的偏执。 这三位主人公就这样在那个充满了苦难的岁月里生活着,没能够等到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解放,没能够得到他们自己向往的普通而平常的幸福生活的开始。个人悲剧的产生和时代的悲剧密不可分,和个人性格的矛盾密不可分。每个人不可能完全逃离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因此小说反映的人物悲剧带有那个时代的普遍性。 小说借“宣”的嘴巴反复说过“我做过什么错事呢?我一个安分的老好人!为什么我该接受这惩罚?”“宣”最终以无声的呐喊“要求公平,他能够在哪里找到公平呢?他不能够喊出他的悲愤,他必须沉默的死去。”小说最后这样描写宣的离世。“最后他断气时,眼睛半睁着,眼珠往上翻,口张开,好象还在向谁要求公平。这是在夜晚八点钟光景,街头锣鼓喧天,人们在庆祝胜利,用花炮烧龙灯。”然而“宣”终究没有享受到胜利带来喜悦。这样的描写更渲染了人物的悲剧色彩。描写“宣”的性格时,用了无数的梦境来衬托他的无助矛盾的心理,还有反复的自言自语甚至害怕发出的声音都形象的把“宣”这个人物呈现再我的面前。 “宣”怀着一个模糊的渴望,想找一个使他忘记一切的地方,或者干脆毁灭自己。痛苦的担子太重了,他的肩头挑不起。他受不了零碎的宰割和没有终止的煎熬。他宁愿来一个痛痛快快的了结。“宣”最终的绝望来自于对生命苦难的无法承受,从精神到肉体都渴望摆脱。 在描写“树生”的矛盾心理的时候这样写到,树生心想,“她(母亲)都受得了,她似乎就安于这种生活,为什么我就不可以?为什么我总是感到不满足?我为什么就不能牺牲自己?”“难道我就应该这样争吵、痛苦地过完我这一辈子?。他们把寂寞留给我一个人,难道我就这样枯死了么?”可是当有一条路可以选择的时候,“树生”即兴奋又痛苦,而且还有一种惶惑的感觉,她仿佛站在十字路口,打不定主意要往什么地方去。她反复的说,我不走,要走大家一起走。”虽然她的决定并没有给她带来快乐。 但是母亲的话永远是那么刺耳“只要你(宣)肯答应我,只要不再看到那个女人(树生)我什么苦都可以吃,什么日子我都能过得去了!”“这种生活究竟给我带来了什么呢?我得到什么满足么?”她找不到一个明确的答复,挣扎了许久,才找到一条出路“没有!无论精神上,物质上,我都没有得到一点满足”“生命就这样平平淡淡一点一滴地消耗。“树生”的忍耐到了最高限度了。她并没有犯罪,为什么应该接受惩罚?这里不就是使生命憔悴的监牢?她应该飞,必须飞,趁她还有翅膀的时候。她要先救出自己。”“树生”最后选择了离开。小说中最精彩的部分是树生写给“宣”最后的一封长信,信中完全彻底的表达了“树生”多年来没有表达的一切,以及道尽她最终的选择的理由。她的痛苦可想而知。 虽然她离开家但是她依然按月寄给“宣”生活费用,嘱咐“宣”及时看病。而且最终回来,当得知“宣”的离世,儿子的不明下落时,她觉得这个世界实在是太冷了,她需要温暖。而在此之前她并没有以实际行动背叛“宣”以及她的家庭。 当一切即将结束的时候,萦绕于脑海的三个主人公清晰的站在面前。我怀着一腔的悲愤看着历史中那些小人物的命运,我因此看到我生长在这个时代是多么值得庆幸。但是我依然感到了很深的寒冷,甚至是浸骨的冷。直至周身颤抖,和文字一起。 小说的写法上并没有什么值得推崇的,是惯常的叙述风格。但是一直伴随我的却是《红楼梦》中和汪树生一样结局的林黛玉的影子,他们几乎同样都是耗尽心血才得以获得解脱。我再想巴金老人在塑造“汪树生”这个形象的时候脑海里是不是有着林黛玉的影子呢?不得而知。 我用大篇幅的文字叙述这个家庭的矛盾,而忽略社会生活中他们的角色。因为家庭是一个港湾,可惜风雨飘摇的世界里小小的港湾同样不能躲避风浪的侵袭。这就是我对于巴金老人的长篇小说《寒夜》的理解。 掩卷的时候夜已经很深了,我只想赶快的钻进被子里,暖一下身体,暖一下心灵,甚至忘记“寒夜”的凄苦。让那些人物远离我的脑海,让温暖或者月光包围我。
《寒夜》的主人公汪文宣是个为了生活在图书公司整天埋首做校对工作的小公务员。菲薄的工资、贫困的生活,、庸俗势力的社会、仰人鼻息的环境,使汪文宣曾树生年轻有为的性格发生扭曲。汪文宣善良而懦弱无能,虽勤劳做事但仍受歧视,因正派不善巴结而心情郁结。家庭少有欢乐,婆媳经常不和吵架,使得他左右为难。在单位受气,在家又两面受气,终于肺病发作死亡。
曾树生是个个人主义者。
健康、漂亮、追求幸福和自由,她无法容忍丈夫毫无生气的生活方式和婆婆的恶语中伤,整个家庭都笼罩着一股死亡的气息,她感到了压抑,并本能地企图摆脱这种压抑,于是她面临着道德的抉择和感情的折磨。最终因受不住生活希望的诱惑而离弃了丈夫和家庭。完全是一种个人意义上的追求幸福。因而也谈不上是追求个性解放的资产阶级女性;她只是一个困境中企图拯救自己的妇女,她靠自己的选择来确定自己的生活价值意义。
因此,在这个人物身上产生出一种反道德、重自我的新型现代女性的道德特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