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与老师拌嘴父母应该怎么办,我们知道孩子和老师相处有时候难免会发生矛盾和冲突,如果不及时处理的话,会对孩子的校园生活产生影响,那么孩子与老师拌嘴父母应该怎么办呢?
孩子与老师拌嘴父母应该怎么办11、孩子和老师拌嘴父母应该怎么办
当孩子做错事或失败时,善于说服的父母,会先赞美孩子一番,“嗯!你做得不错!”“你满用心的去做了,不错了!”这就是第一阶段的感化,接着婉转地告诉他失败的原因,也就是父母的看法,然后加上鼓励的结束语,也就是期望,告诉他“只要你多注意一点,下次一定会更好”。
其实,上述讲过的沟通公式,是一个有名人物惯用的绝招,这个人是谁有没有人知道拿破仑。 希尔柯维他们都很厉害,不过都不是。是戴尔。卡耐基,这个是他的绝招。人际关系第一权威的人际关系绝招。可是,卡耐基也提到了这个方法必须要注意到的问题,就是要慎用一个词,这个词就是--但是。举例,如果你说:某某,这次你的成绩进步了,我们都很高兴,但是,如果你能多加强一下代数,那就更好了。受到鼓舞的某某,在听到“但是”这个词的时候,很可能会怀疑到前面的赞美之辞,即使不怀疑,赞美的效果也大打折扣,所以,不妨把“但是“去掉。比如:某某,你这次成绩进步了,我们很高兴,如果你在数学方面继续努力下去的话,下次一定会跟其他科目一样好。也要注意“但是”的某些同类:就是、不过等等。
另外,多用疑问句和孩子沟通,让孩子的头脑自行思考,创造。
2、孩子是父母的老师
一、孩子是问路的客人
从离开母体的一刻,孩子就开始成长为自己,虽然在父母身边,却再也不属于父母了。他们带着自己的生命和思想,开始认识和感知这个世界,在最初岁月里,父母就是他的带路人。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孩子再幼稚,也有他个人的思想和情操,有他独特的思维和心灵。对这个世界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做父母的就是要尽量满足孩子的每一个好奇。
无论我们招待多么周到,我们都既然孩子是客人,始终都是要去属于自己的目的地,因此客人是迟早要上路的。父母所能做的,不过是尽最大可能陪孩子走一段路而已。
这种对孩子的心态就是尊重。家长对孩子的尊重不是简单地表现在对孩子讲话客气,不打骂孩子,或是让孩子做出他自己的选择,家长不干涉等等,而是表现在对一个生命个体的尊重,每个孩子的身上都蕴藏着成长的潜力,这种成长潜力有着自己发展的规律与方向,作为家长只要配合着这种成长力量,孩子就能将自己的潜力充分发挥。
父母需要逐渐正视一个事实——自己的孩子已经一点一点长大,不再是那个事事需要他们指导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的小娃娃。为此,家长必须学会忍受分离的焦虑,陪伴孩子一步一步走向远离自己的、独立的成年人。
二、让孩子长大
“父母为我们安排好了生活的一切,让我们只管学习,不用操心别的”,相信这是许多父母爱孩的主要方式,甚至有的父母是通过牺牲自己来满足孩子的需要。父母的爱仿佛有那么一点伟大的味道,。但实际上,溺爱源自父母的自恋,溺爱的父母无视孩子真实的成长需要,甚至都没有兴趣去了解孩子自己的真实感觉、真实想法,他们包办了一切,只想把孩子塑造成他们心目中的小孩的形象,而不懂得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这就会剥夺孩子自我探索的机会,无论他们的安排多么完美,他们的孩子都会有一种感觉,他们好像不是为自己而活。
父母的包办和溺爱其实包含了很多父母的期望,在这些期望值背后又隐藏着父母自身尚未实现的生活愿望,父母将其寄托在孩子身上,但这并不是孩子自己想象的。于是,孩子最终将生活在父母的,而不是自己构想的世界里,不能按自己对世界的愿望去生活。
真爱以孩子的成长需要为核心,在孩子不同的发展阶段给予他不同方式的爱,0~2岁期间,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2~4岁期间,尊重孩子自主的探索,但又在孩子需要帮助时出现在他面前……这种以孩子的成长需要为中心的真爱会让孩子成为自爱、爱别人、有鲜明的自我意识、健康的自主人格和高度创造力的人。
三、孩子是父母的老师
如果我们一直把教育孩子当作责任,感觉就像负债一样,很沉重也很有压力。但如果我们改变一下想法,教育孩子其实充满乐趣,看着他们的笑脸、看着他们健康成长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而且孩子给了我们成长的机会,让我们发现自己的缺点,教会我们懂得生活,让我们做一个更好更完美的人。
孩子让我们成为父母,初为父母的我们和刚来到人世的他们一样对未来是一片空白。陪孩子长大,父母碰到的永远都是第一次,虽然我们教会孩子吃饭、穿衣、走路、说话、如何生存,但是因为有了孩子,我们才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孝顺的意义。因为有了孩子,我们看重家庭,看重责任;因为有了孩子,我们更懂得人生是快乐和烦扰的交响曲,变得从容,变得坦然;因为他们,我们学会如何生活。
在孩子成长的岁月里,是否有对孩子情绪化的责骂,不分青红皂白的惩罚肯定是有的。但不论如何,他们都能随时原谅我们,继续给我们最温馨的拥抱,最灿烂的笑容。孩子的心境比我们更宽广!孩子教会我们真诚地宽待别人。
孩子教会我们爱是不计回报的付出。随着孩子的成长,从对孩子没有要求到希望他们什么都要做好,我们对孩子的要求越来越高,可是孩子对我们呢从什么都依赖我们到只是希望我们理解他们,信任他们就好。孩子给了我们最无私的爱,我们是否知道
孩子是父母的老师,让我们用感激的心看待他们,用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们,用平等的语言引导他们,用赏识的眼光赞赏他们,回归生命初期的纯真、宽容与善良,允许孩子保留心中的真善美,才能使他们成为快乐的`孩子,继而成为成功的孩子!
3、让孩子“自己想办法”
给孩子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尽量把自己对孩子的要求转化成对孩子的建议。只有在孩子碰到困惑时,才给他们提建议,进行沟通,加以指导,但不要把自己的某种愿望强加给孩子。当然,宽松的环境也不是说要放任孩子自己去闯,不履行适当的约束权,而是要尽量正确地加以引导。
在日常生活中要教孩子养成“自己想办法”的习惯。从小让孩子自己去解决自己的事务,让他们明白,任何人都别想推卸自己的责任,让别人替他们收拾残局是不可能的。家长需让他们经过失败的考验后,自己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而不要什么事都包办代替,帮孩子完成任务。家长可以帮助他们分析、反省,可以告诉他们遇事时要怎么做,以帮他们提高判断力,但不要帮过了头。
要把选择权交给孩子,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虽然你很明白什么事该怎么做,但是你应该给孩子一个机会,让他学习独立作决定。他从自己的失败、错误中学的东西要比你给他的正确指导学的东西要多得多。要让孩子知道:有些事情父母可以提意见,但最后决定权还在于你,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这样作决定的事会越来越多。
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多指导,少批评。不要事事指使孩子,最好要有沟通,征得孩子的同意。当孩子自己承诺的事没有做到时,要让他知道自己负责的重要性。
要培养孩子的好奇心,不要什么都教他们。让他自己去试,失败了也没关系。
要信任孩子。信任比惩罚更能够激起责任心。童欣在微软亚洲研究院中以负责著名。他小时候在学校犯错后,妈妈对他没有一句责备。“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她看着儿子惊恐的眼睛,语气温和地说,“你过去是一个好孩子,以后还会是一个好孩子。”童欣说:“那个晚上,妈妈给了我最好的礼物,让我一辈子都受用不尽。”
养成“自己想办法”的习惯
4五招解决孩子自闭
1极大的耐心
对于自闭症的孩子,父母需要更多的耐心。自闭的孩子会把自己的内心封锁在自己的世界中,让任何人都无法靠近,包括父母。当父母无法和孩子进行任何沟通的时候往往就会陷入焦虑、着急当中,有时候表现出的不耐烦,甚至大声呵斥等,都会让孩子的自闭更加严重。因为自闭的孩子非常敏感,无法相信任何人,所以就需要家长有足够的耐心,包容心去对待孩子可能犯下的任何错误。
2找到自闭的缘由
孩子的自闭背后都有一个不可告人的故事。孩子最亲近的是父母,只要家长能够打开孩子的心扉,知道孩子究竟收到了何种的打击,才能够对症下药。很多自闭的孩子往往都是由于对于现实的恐惧或者产生了不满的情绪,无法承受一些事实才会把自己封闭。但是家长是孩子最熟悉和信赖的人,只要仔细寻找,应当不难发生孩子背后的故事。只要能够找到原因,积极沟通,一定能够帮助他重新树立起信心。
3逐步开导
当了解了孩子自闭的原因之后,要积极的开导孩子,但是也不要着急,渐渐地帮助孩子,一点点树立起对生活的希望。每个孩子自闭的原因都不相同,但究其原因都是因为内心承受力不可承受的伤害,都是心理上的疾病。对于历经无数困难的成年人来说,任何困难都已经看淡,看开,但是对于心理脆弱的孩子来说,一些事想不开就很可能无法走出心理的牢笼。这就需要家长针对孩子的情况,让孩子逐步放下,接受,重新面对。
4用爱来感化
爱不光光是说那么简单,还需要去做。爱是心灵创伤的万能药,没有比爱更好的药物能够治疗内心的伤害。家长要让孩子时时刻刻感受到爱,不管是语言还是行动,都要表现出对他无私的爱。让孩子知道家长是他最重要的后盾,让他知道即便是天塌了还有爸爸妈妈来爱着,所以他可以把任何事情都告诉爸爸妈妈,让爸爸妈妈给予他鼓励,让他对生活重新充满希望和勇气。
5创造些机会接触他人
越是自闭的孩子越是害怕与人接触,但是却不能够让他永远只活在家里人的保护之下,要适当的找一些机会,让孩子接触到他人,接触到外界。家里多邀请一些友善的,同龄的孩子来一起玩耍,哪怕他只是坐在边上看着,时间久了也会渐渐喜欢上这些友善的人们。活跃的气氛,友善的朋友,总是能够打动孩子的内心,让他和同龄人互相沟通,也许走出自己的世界会更加容易。
5教孩子学外语发音很重要
1有利于孩子的英语听力
让孩子有一个标准的发音,很有利于孩子的英语听力。因为如果孩子的英语发音标准的话,就意味着孩子对英语单词的理解与把握更加精准。孩子的英语发音不标准亦或是错误的话,就会直接导致孩子不能够听全或者听懂英语对话的内容。这不仅不利于孩子以后的英语教学,也阻碍了孩子的英语交流能力。其次如果孩子的英语发音标准的话,那么孩子对单词与文章的记忆能力就会更加容易。
2有利于孩子理解单词与句子
在英语的单词记忆中,需要孩子能够调动自己的心、口、眼、嘴。所以说如果孩子能够把单词正确的发音记住的话,那么孩子就能够更加快速准确地记住这个单词。像很多英语单词翻译成中文,如果靠发音来记就会很快。比如说“MARS”火星,在希腊神话中翻译成中文是“马尔斯”如果发音标准一些,就不仅能拓展孩子的知识面,也能让孩子通过发音更能了解单词背后的含义。孩子通过发音学好单词与句子,那么孩子的英语成绩就会渐渐地往上提高。
3提高孩子的自信与兴趣爱好
说好一口流利的英语在同龄人中是一件很出众的事情,很多孩子都羡慕一个发音标准,英语口语好的人。所以说培养孩子有标准的英语发音,也就意味着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当孩子的这一优点被他人认可的时候,他们就会有很大的成就感,那么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间接地推动了他们学英语的兴趣。兴趣是所有学习的源动力,当孩子对英语有浓厚的兴趣,那么孩子对英语也会有积极的学习动力。
4对英语口语习惯的养成很重要
要知道英语口语的习惯一旦养成,是很难纠正过来的。因为口语的养成过程就像是筑一座大厦,当给孩子用错误的“砖头”建筑这一座大楼,孩子将来也越来越难改正这一习惯。
希望家长能够重视孩子标准发音的教育,在小的时候给孩子灌输正确的英语知识,这对孩子以后的英语学习有很大的推动效力。
孩子与老师拌嘴父母应该怎么办2想说这个话题,是因为我家小妞最近跟老师争辩了。小妞住校,周末回家时跟我说,她对老师拍桌子了,我吓了一大跳,简直不敢置信,这个一向温和胆小被公认是乖宝宝三好学生的小妞,居然敢跟老师拍桌子发脾气,这让我怎能不惊讶?
一、事情的经过
原来,事情的起因是小妞宿舍有人乱丢衣服,违反了宿舍管理制度,管宿舍的生活老师发现后批评了她们。有一位同学不知为何,明明不是她弄的,却站起来承认这个错误,结果被老师处分了。
这位同学后来越想越怕,于是请身为舍长的小妞帮忙跟老师澄清。两人一起去找老师说明情况,想让老师撤去处分。但这位同学又说不出做错事的是谁,老师怀疑她在说谎狡辩,不愿撤去处分。
小妞帮着说情,估计言语有点过激,老师后来查明情况,知道是别人的错,所以没再处分同学,但却对她有点失望,说她处事不冷静不公正,不让她当舍长。这才小妞不服气了,再次去找老师辩解,说着说着居然对老师拍了桌子。
还好老师宽和大度,肯包容孩子,面对激动的小妞,只是严肃批评她的态度,让她自己冷静。小妞后来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晚上回宿舍时主动向老师道歉了。老师看她能承认错误,也很欣慰,原谅了她的冲动,这件事总算雨过天晴了。
二、帮孩子复盘事情,分析对错。
听了小妞的叙述,我叹了口气,这事很明显就是小妞做得不好,整件事中,她太过想当然,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去看待事情,所以才办得一团糟。她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以有点垂头丧气。
看她这样,我先安慰了她,告诉她事情已经发生了,自己也弥补了,所以不必再介怀,以后吸取教训就好,然后我才帮她回顾复盘整件事。
1有正义感很好,但不能意气用事。
小妞一向很有正义感,每次同学有事她都愿意帮忙,但这次的事情,她确实太鲁莽了。这件事一开始是同学自己承认的,在没弄清衣服是谁乱扔之前,她就盲目相信同学的一面之辞,跑去跟老师说明情况,听起来真的就是狡辩,怎能取信于老师?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跟同学一起查明真相,找出乱丢衣服的人,再把证据带到老师面前,跟老师说明真相,才更有说服力,才能真正帮助到同学。
2要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
小妞一直不服气的点是,她觉得自己是在帮同学,为什么老师说她不公正呢?这让她很委屈 ,所以才会去找老师辩解。
我跟她说,要从老师的角度去想。一开始是同学自己站出来承认错误,老师也没冤枉她,后面却说不是她做的,前后言语不一致,让老师怎么相信她?老师从自己见到的事实去做出判断,然后按规定处理,她的做法是无可厚非的。
老师对小妞的评价和处理,也是基于小妞在这件事中的表现,她确实是偏信了自己的同学,没调查清楚就草率地为她说情,完全没想过这样对其他同学是否公平。
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得出不同的结论。我们在处理事情时,要多站在别人的立场去思考,尽量从多个角度去复原事情的真相。
3遇事冷静,有理不用高声。
冲动是魔鬼,遇事要冷静, 有理有据的事实说明比拍桌子瞪眼睛的吵架更能解决问题。 小妞因为不服老师的处理,没有冷静思考,就冲动地跑去找老师辩解,甚至在跟老师说话时激动地拍了桌子,这不但不能妥善解决问题,而且还会激化矛盾。
不过,在认识到自己的冲动和错误之后,她能勇敢主动向老师认错,这点很棒,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今后要继续保持。
4最后要特别感谢老师。
老师的包容和宽和,才是这件事情不再扩大,矛盾不再升级的主要原因。老师的处理方式也在小妞心中落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相信会对她以后的为人处事起到良好的导向。
家长应该怎么办?尽快处理好此事,不是息事宁人。有礼有节,在维护自己孩子权利的同时,肯定老师的管理责任,不扩大老师的责任和不足,找到自己和孩子的不足,使自己和孩子在这次事件中得到成长,最终取得双赢的结局。
要弄清楚问题的原因。正常情况下,老师的初衷是好的,多数为了孩子的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一定要冷静,不要火上浇油,要因势利导,做孩子的思想工作。如果孩子没有错,老师方式方法不对,发生冲突,也不要太激进,要通过合法合理的方式去处理问题。
教育孩子从来都不是学校、教师单方面的事情,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也非常的关键。只有以学校为主,家庭全面配合,才会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才能促使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孩子才会健康快乐的成长。
不要指责老师心平气和的孩子交流,和孩子一起分析发生冲突的前因后果,让孩子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然后引导孩子分辨对错,让孩子明白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如何改正和如何防范类似的错再犯,切忌一、不能当着孩子面指责老师。
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应当从多渠道、多角度全面了解孩子和老师发生冲突的原因、经过、结果,包括老师、其他同学以及自己的孩子,对冲突的梗概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和客观认识。其次,做好孩子心理疏导。从多方面给孩子进行客观分析,引导孩子认识到在冲突过程中自己行为和态度上有哪些不妥之处,从而让孩子深刻反省自己的错误,并指出以后遇到类似情形应当怎样处理。
一、共情:出现这样的问题,您一定感觉到很难理解为何孩子会如此?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应该如何去解决。
二、具体化:您可以讲一下孩子“仇恨”老师的定义是什么?认为大家对她不公平后,采取了什么“极端”的方法去发泄情绪的?
三、探讨问题的成因,并具体分析:
a 家庭关系问题:孩子极端情绪的背后,往往体现出家庭关系的问题,从关系入手解决问题会更加有效。
解决:首先,弄清“仇恨”与“极端”的定义是什么?听到家长说一些很严重的词,我们自己先不要被吓到,先问清那些严重的词背后的意义是什么,因为有很多家长在表达时候会不自然的将情况加重,其实真实情况很可能没那么恐怖。其次:仇恨老师与同学、妈妈的孩子,在家庭中几乎必然父母做过一些让孩子感到“仇恨”的事情,所以孩子才会有情绪,有抵抗心里,多探究家庭情况,不止是孩子的,也包括父母、父亲关系、甚至是隔辈老人的。再次,孩子认为父母对她不公平,则要问明原因,小孩子胜负心、竞争心比较重,我们认为的小事,对孩子来说就有可能是大事。再次,给予一些较良好的发泄情绪的办法,如:带孩子一起外出运动、一起唱歌、一起踢球、一起吃饭、一起逛游乐场,或让孩子将难过的事情找个本子记录下来,帮助孩子建立合理的发泄渠道。最后,这样的家庭对孩子的爱与关注肯定是不够的,引导家长多给孩子支持、鼓励与关爱。
孩子上学,跟老师和同学相处时难免磕磕碰碰,发生矛盾和冲突,如果不及时处理这些矛盾,会对孩子的校园生活造成影响。那么,如果孩子跟老师有冲突,身为家长,该怎么做才能将影响降至最低,还孩子阳光的校园生活呢?
想说这个话题,是因为我家小妞最近跟老师争辩了。小妞住校,周末回家时跟我说,她对老师拍桌子了,我吓了一大跳,简直不敢置信,这个一向温和胆小被公认是乖宝宝三好学生的小妞,居然敢跟老师拍桌子发脾气,这让我怎能不惊讶?
一、事情的经过原来,事情的起因是小妞宿舍有人乱丢衣服,违反了宿舍管理制度,管宿舍的生活老师发现后批评了她们。有一位同学不知为何,明明不是她弄的,却站起来承认这个错误,结果被老师处分了。
这位同学后来越想越怕,于是请身为舍长的小妞帮忙跟老师澄清。两人一起去找老师说明情况,想让老师撤去处分。但这位同学又说不出做错事的是谁,老师怀疑她在说谎狡辩,不愿撤去处分。
小妞帮着说情,估计言语有点过激,老师后来查明情况,知道是别人的错,所以没再处分同学,但却对她有点失望,说她处事不冷静不公正,不让她当舍长。这才小妞不服气了,再次去找老师辩解,说着说着居然对老师拍了桌子。
还好老师宽和大度,肯包容孩子,面对激动的小妞,只是严肃批评她的态度,让她自己冷静。小妞后来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晚上回宿舍时主动向老师道歉了。老师看她能承认错误,也很欣慰,原谅了她的冲动,这件事总算雨过天晴了。
二、帮孩子复盘事情,分析对错。听了小妞的叙述,我叹了口气,这事很明显就是小妞做得不好,整件事中,她太过想当然,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去看待事情,所以才办得一团糟。她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以有点垂头丧气。
看她这样,我先安慰了她,告诉她事情已经发生了,自己也弥补了,所以不必再介怀,以后吸取教训就好,然后我才帮她回顾复盘整件事。
1有正义感很好,但不能意气用事。
小妞一向很有正义感,每次同学有事她都愿意帮忙,但这次的事情,她确实太鲁莽了。这件事一开始是同学自己承认的,在没弄清衣服是谁乱扔之前,她就盲目相信同学的一面之辞,跑去跟老师说明情况,听起来真的就是狡辩,怎能取信于老师?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跟同学一起查明真相,找出乱丢衣服的人,再把证据带到老师面前,跟老师说明真相,才更有说服力,才能真正帮助到同学。
2要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
小妞一直不服气的点是,她觉得自己是在帮同学,为什么老师说她不公正呢?这让她很委屈 ,所以才会去找老师辩解。
我跟她说,要从老师的角度去想。一开始是同学自己站出来承认错误,老师也没冤枉她,后面却说不是她做的,前后言语不一致,让老师怎么相信她?老师从自己见到的事实去做出判断,然后按规定处理,她的做法是无可厚非的。
老师对小妞的评价和处理,也是基于小妞在这件事中的表现,她确实是偏信了自己的同学,没调查清楚就草率地为她说情,完全没想过这样对其他同学是否公平。
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得出不同的结论。我们在处理事情时,要多站在别人的立场去思考,尽量从多个角度去复原事情的真相。
3遇事冷静,有理不用高声。
冲动是魔鬼,遇事要冷静,有理有据的事实说明比拍桌子瞪眼睛的吵架更能解决问题。小妞因为不服老师的处理,没有冷静思考,就冲动地跑去找老师辩解,甚至在跟老师说话时激动地拍了桌子,这不但不能妥善解决问题,而且还会激化矛盾。
不过,在认识到自己的冲动和错误之后,她能勇敢主动向老师认错,这点很棒,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今后要继续保持。
4最后要特别感谢老师。
老师的包容和宽和,才是这件事情不再扩大,矛盾不再升级的主要原因。老师的处理方式也在小妞心中落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相信会对她以后的为人处事起到良好的导向。
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的孩子难免与同学、朋友发生矛盾,当孩子受了委屈,向家长哭诉的时候,怎样平息孩子的怨气,教会他处理人际关系,让家长们很头疼,既不能鼓励他使用暴力,又不能让他忍气吞声,这两种做法,并不能缓解孩子和同学间的矛盾,可能还会影响孩子今后的成长。
护子心切 家长大打出手对吗
当孩子们之间发生矛盾,家长们经常这么做:第一,“拔刀相助”,带着孩子讨说法,非得把对方的孩子和家长弄得哑口无言,这实际上是带着孩子“仗势欺人”,这样做最糟糕,长此以往,破坏了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还动摇了他们的道德根基;第二,哄好孩子,自己代替孩子去与其他孩子和家长“谈判”,这样做在无形中剥夺了孩子锻炼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孩子的心中会积累起依赖性,情商不高;第三种就是家长以息事宁人为目的,糊弄了事,用玩具、零食安慰孩子,却没想过去和孩子交谈,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不敢直面挑战,一味躲避矛盾。
孩子们的矛盾 家长请不要插手
其实,在很多情况下,孩子们之间的矛盾,都可以由他们自己协商、自己解决,大人不必干涉,让孩子学会处理与他人的纠纷,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是有好处的。
家长的介入作用实际上是很有限的,家长可以帮孩子解决一两次的矛盾,却改变不了孩子与他人相处的模式,假如孩子经常与他们发生矛盾,那么家长的插手可以说是“治标不治本”的,孩子在群体中处于什么地位,只能由他自己决定,旁人是帮不上忙的。另外,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思想,家长们如果非要插一手,把是非曲直了解个透彻,无异于是把孩子的伤口扒开,里里外外探个清楚,还要展示给其他人看,这本身就是对孩子的再次伤害。因此,放手让孩子们自己解决问题才是最好的选择。
孩子们之间,不存在特别尖锐的问题,孩子自己可以处理好,无论是告老师还是找家长,都会雪上加霜,激化矛盾。孩子渐渐长大,有自己的世界,人生的每一步都得他自己去走,家长不可能代替他。所以,虽然孩子需要父母一定的帮助,但还是要搞清楚哪些是父母的责任,哪些是孩子的权利,孩子的问题最好是让他自己解决。
家长要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让孩子自己处理矛盾,并不意味着家长就可以置之不理,孩子有问题,第一个找的还是家长,这时候家长需要做的就是为孩子指明方向,告诉他应该怎么去做,要让孩子学会包容、礼让,通过换位思考来冷静处理。人与人之间难免会有摩擦,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大可不必轻易动怒,应换位思考,谅解别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遇到别人由于误会而冤枉自己或无意伤害了自己时,更应当予以谅解。
孩子与同学发生争执,首先要做的就是换位思考,一个巴掌拍不响,两个人吵架,要先找自己的原因,然后再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除此之外,家长能做的就是聆听孩子的真实感受,引导孩子说出此时他的内心需求,用心感受孩子的心情和感受,并积极地回应你听到他表达不满情绪时的感受,在倾听完孩子的倾诉后,要让孩子自己说出来,他是打算忍受,还是打算还手。不要冲动地替孩子做任何决定,不妨先静下来听听孩子是怎么想的。然后再和孩子一起商讨解决的办法。另外,家长要给孩子起到示范作用,子女是父母的镜子,孩子的处世之道大都是跟周围的大人们学来的,而他们模仿的对象首先是与自己朝夕相处、关系最为密切的父母。因此,父母要培养子女成为一个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先要修炼好自己的德行,事事谨慎,时时留意给子女好的示范,给子女做一个好的领路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