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青少年一言不合就打架?

为什么青少年一言不合就打架?,第1张

青少年一言不合就打架的原因可能有多种,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1 情绪控制能力较差:青少年处于成长发育阶段,情绪容易波动,控制能力不如成年人,面对矛盾和冲突时可能表现得更为激动和冲动。

2 社会认同感缺失:在青少年时期,个体正在形成自我认知和社会认同感,如果其所在的群体或者环境中存在排斥或者歧视,可能会产生挫败感和受挫伤害的心理反应,从而导致攻击性行为。

3 家庭教育不当:家庭是孩子最重要的成长环境之一,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方式直接关系到孩子的道德素养和行为习惯。如果父母对孩子进行的指导和约束不够严格或者过于强硬,可能会使孩子缺乏正确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

4 社交技能匮乏:对于一些性格内向、社交技能差的青少年来说,面对冲突和压力时可能没有足够的积极、合理的应对方式,只能通过暴力行为来解决问题。

因此,要帮助青少年掌握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式,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如加强其情感管理和社交技能的培养,提高其道德素养和价值观念,并在家庭、学校和社会各个层面上推广和实施积极的教育。

我们不只要做照顾孩子生活的家长,更要做孩子的良师益友,能给他鼓励给他勇气的朋友和能让他尊敬学习的楷模。这离不开父母不断地学习和成长。

1、你以为的没有进步,其实是在退步。

很多家长可能会觉得学习不是必要的,毕竟自己的知识储备足够用来教育孩子了,更何况自己的孩子很听话,保持现状也挺好。不要忘了,孩子是在不断成长的,他的认知在不断增加,周围的环境也在改变,他的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

孩子在长大,如果家长不为自己充值,能跟上孩子长大的步伐吗?很多知识是在学校学不到的,需要家长在生活中引导。比如培养孩子的财商,教孩子怎样分析问题等,如果家长都一知半解,怎样引导孩子呢?父母德高,子女良教,培育孩子就是培育我们自己,让孩子的进步从我们的学习开始吧。

2、身教胜于言传

网上有一张被很多人转发,一位母亲在地铁上看书,她的孩子也在她怀中认真看书。别人问她是怎样劝说孩子去阅读而不是玩各种电子设备的,她却说,“孩子们不听我们的,他们模仿我们。”

著名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父母自身的行为对孩子有着重大影响。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同孩子谈话和教导孩子、吩咐孩子的时候,才是在教育孩子。在你们生活的每一瞬间,你们怎样穿衣,怎样和别人说话,怎样表示欢欣和不快,怎样对待朋友和仇敌,所有这一切,对孩子都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有时候,让孩子放下手机拿起书的最好办法,就是自己先放下手机拿起书。你学习提升自己的身影,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我们要以身作则,做好孩子的榜样,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不断学习的重要性。

怎样学习带娃两不误。

很多家长平时工作很忙,又要照顾孩子,哪有时间学习充电呢?其实,在带娃时,就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哦!

1、亲子共读

2、和孩子一起学习。

很多家长都会给孩子报兴趣班,但可能只是监督孩子的学习效果。其实家长是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的。比如孩子学习钢琴,家长也可以在陪孩子上课时一起学习钢琴,回家一起和孩子练习,完成作业。陶冶情操的同时,自己也学习了一项技能。而和孩子一起学习,家长不再是监督者,而是同学、是朋友,增加亲密关系的同时,让孩子更爱学习。

3、交流输入输出。

多向优秀的家长取经,交流心得,取长补短。听一听别的家长的教育经验和心得,好的地方学习,不好的地方注意避免在自己的教育中出现。

为什么孩子总是玩的好好的忽然就开始发脾气了,一言不合就动手打人,一点小事就哭闹……孩子究竟是怎么了?家长们应该怎么办?

有朋友问我,为什么孩子总是玩的好好的忽然就开始发脾气了,一言不合就动手打人,一点小事就哭闹……以前那个天真烂漫的小娃娃怎么就变成这样了?作为家长的我们,该怎么办才好?

孩子究竟是怎么了?这个问题也曾纠缠过我。

后来和一位儿童心理教育学的教授聊天,她告诉我,面对“暴脾气”的熊孩子,其实只需要做好一件事情:给予孩子足够多的耐心。

01

你是否也这样对待过孩子

曾在地铁上碰到一对父子,俩人都有座,爸爸低头刷着手机,小男孩三四岁的样子,开始是安静地坐着,时不时喊爸爸,一看就是觉得无聊了,在寻求关注度。

可那位爸爸不怎么搭理他。有一句没一句地回他,或者干脆不耐烦的说:“坐着别动,哪来这么多话!”

小男孩觉得没意思了,开始对着爸爸拉拉扯扯,力气用大了,把爸爸扯疼了,爸爸直接吼了他一嗓子:“你干嘛?烦不烦啊!”

小男孩迅速地红了眼睛,毫不犹豫地对着爸爸就是一巴掌。这时候爸爸也怒了,直接推了他一把:“你找揍呀!”

小男孩没坐稳直接摔地上了,如同一头暴怒的小狮子,对着爸爸又抓又咬,大哭大闹,圆睁的眼睛里都是愤怒。

那位爸爸又躲又想去捆住男孩的手,应接不暇中被小男孩一口咬住手,疼得直嚎,啪啪地就给了儿子几个耳光。

这把小男孩彻底失控了,两人打得不可开交,在爸爸怀里拳打脚踢,地铁上的人纷纷躲开,不知道该咋劝这两父子。

这场闹剧最后以两败俱伤而结束,两人都气喘吁吁,嘴里不停说着互相伤害的话。旁边人议论纷纷。

只是,人们总是看别人都明明白白,搁自己身上就常常控制不住情绪了。回头想想,咱们是否也曾以这种生硬不耐烦的态度对待过孩子呢?当她们的 情感 被伤害了,以着愤怒仇恨来反击我们的话,我们会觉得这孩子脾气怎么这么坏。

但是,我们是否反省过之前对孩子的忽视,是否会检讨一下我们的耐心是不是不够呢?

有暴躁不耐烦的父母,孩子,还能指望如绵羊一般温和吗?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一点都不为过。

家长自己都做不好情绪管理,还能要求孩子吗?

孩子的情绪其实很好满足的,但是她们想要的,绝对不是我们的不耐烦。

02

孩子为什么爱发脾气呢

气头上的我们常常觉得孩子是在无理取闹,可是冷静下来想想,估计她们也挺委屈的。谁会好端端的莫名开始发脾气呢?任何一种情绪都有由头,大人如是,孩子也一样。忽然暴躁起来的孩子,很有可能是由于这些原因:

身体不适

很多时候,孩子发脾气可能会是因为身体不舒服。累了,困了,肚子疼或者头晕,一些身体上的不适都会使孩子的情绪比较敏感。

需求被忽略

在家陪孩子玩,自己却在刷手机;带孩子出去玩,自己还在刷手机。孩子遇到问题了,一次次地投来求助的信号,却都被我们屏蔽了。情绪上得不到关注和照顾,常常是引起孩子发脾气的最主要原因。

有样学样

《西尔斯亲密 育儿 》中就曾经提到过,一个爱发脾气的家长,最后往往教育出来的孩子就会变成爱发脾气的人。孩子总是喜欢模仿家长的言行举止,家长脾气暴躁,孩子个性也不会太温善。面对忽然而来的小脾气,咱们做家长的如何正确引导和对待,尤为重要。

03

对策很简单,只有一个

当孩子脾气越来越坏的时候,只有一个办法可以破解,那就是耐心,如果不行,那就再耐心一点。

孩子小的时候,哪怕只是路边的蚂蚁,也许都会有着莫大的兴趣,蹲在那边拿着小棍子戳戳玩玩。

可是,看惯世间光怪陆离的我们,能领略到这些蚂蚁的忙碌和孩子的乐趣吗?能平心静气的停下匆忙的脚步,等候她们心满意足地站起来吗?

我们是不是都曾经觉得这个没意思,催促孩子去做我们规划的事情。于是,孩子玩得不开心,开始闹情绪,我们却觉得孩子无理取闹。

一天的忙碌辛苦回到家,对什么都不耐烦,甚至于连基本的交流都是冷言冷语。孩子有一点小需求,我们非但不满足,还嫌她闹腾训斥她。虽然事后总会后悔,尴尬,但是,伤害已经造成。

孩子,总是最最敏感的,她们总是会不由自主地模仿,不分对错的接纳。当她的行为方式变成了一种习惯了,变成了我们眼中那个爱发脾气,爱大喊大叫,稍有不顺心就扔东西的小孩,于是,我们给她们贴上一个标签:“坏脾气的小孩”。对于孩子,这样并不公平。

每个孩子的个性不一样,当她们发脾气的时候,我们需要进行的方式方法会不一样,但是最基础的就是——耐心。耐心的观察分析他们哭闹的原因,耐心的回应,耐心的给予安慰,共情。

当然,这个过程会是很漫长,很熬人,甚至往往我们都会忍不住,失去耐心。但是, 育儿 即育己,和孩子一起成长,不也是我们一直需要修行的一门功课吗?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私信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看着眼前这个小肉球开始咿呀学语,做父母的难免会觉得欣喜不可思议,幸福得无以言表……

可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会的技能越来越多,会说的话也越来越多,语言也愈加的丰富准确……原本这些让家长感到激动欣慰的事情,却被随之而来的烦恼大打了折扣—— 获得语言带来的力量后,孩子也喜欢开始和大人“争辩”“顶嘴”了,你这一句还没落地,人家下一句就“怼”过来了:

口无遮拦还一肚子歪理,就算你的耐心再好,也会被他“怼”地一点不剩,让你觉得和眼前这个“小怪兽”说话简直是白费力气,着实应该胖揍一顿才好。

尤其是在外面也胡乱开怼的熊孩子,更是会让大人颜面尽失,遭遇N多次 社会 性死亡:

说话总是一副带气儿的样子,大人的脸都让这个怼人小能手霍霍完了!

面对熊孩子在言语上的冲撞,家长在一时之间能想到的对策也十分有限:

无论哪种对策,效果都不会太好,顶多能让孩子在当时收敛一下,下次孩子还会照“怼”不误。

其实孩子爱顶嘴人的行为,其背后是隐藏着一定的心理动机的,假如我们只从表面着手,不顾内心深处的原因,那无论你如何责备惩罚,孩子爱顶嘴的行为也不会真正变好的,反而会因为多年来我们治标不治本的行为,变得越发地牙尖嘴利,胡搅蛮缠,气死人不偿命的。

所以,要根治,就得先知道孩子没大没小爱顶嘴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是什么。

1 心中有气

“顶嘴”本就是一种攻击性行为,只是它是以语言为攻击武器而非拳脚,其以你的精神为目标进行攻击,目的就是让你内心生气难受。而孩子则会经过这波骚操作,得到“将郁结于心的不良情绪发泄掉”的快感。

要说是因为惹恼了孩子而被攻击,那倒也是有些“理所当然”,可有时孩子顶撞人完全是莫名其妙毫无理由的,甚至横冲直撞乱顶撞竟成为了孩子的一种行为习惯,这又是为什么呢?那或许只是因为“不良的情绪”——恐惧、愤怒、挫败、羞愧等,都是引起孩子攻击他人的导火索。

即使孩子的这些不良情绪并不是因你而起,但因为你其他的一些事,让他之前在别处受到的委屈全都迁怒于你。比如,孩子在学校被人惹恼,回到家饥肠辘辘又发现你还没做好饭,就会挑毛拣刺、大发脾气,让你一时摸不着头脑;再如,孩子原本就不喜欢社交,在得知一会儿要跟你一同外出时,心情立刻就会变糟糕,言语带刺瞅哪哪不爽,恨不得立即搞出点幺蛾子把外出这事给搅黄喽。

2 近墨者黑

并非所有在情绪中的孩子都用顶撞人的方法来发泄自我,有些孩子是虽不开心,但最多就拉长着一张臭脸不说话,甚至有时你问他,他也说不出来,更别说四处开喷乱怼人这种过分的行为了,更是不会。

所以,为何有些孩子爱顶撞人呢?一方面是因为他语言方面发展得比较好,另一方面一定是受周围人的影响,近墨者黑了——大人因为自己心情糟而去数落、羞辱孩子;当孩子的面,大人对自己的父母出言不逊;朝夕相处的玩伴儿给孩子带来了坏的影响等等。

3 不知如何正确去表达

当孩子发觉用言语去攻击他人的方式能很快发泄掉自己不良情绪时,就难免会依赖并习惯于这样做。即使孩子也能认同你说的“这样做不礼貌、会伤到他人”这些道理,可坏情绪一来,他还是会继续“顶撞”行事。

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是孩子不知道如何做才能识别、疏导自己的不良情绪,更不会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感受造成的。特别是神经条粗的男孩子,更容易如此。

搞清楚孩子爱顶撞人的原因后,我们只需对症下药即可:

1 教孩子如何识别自己的情绪

而至于帮他恰当的办法,其实并不是像唐僧念咒一样讲大道理,也不是像一个高高在上的指导者给得劈头盖脸的一顿训斥,因为这些只会让情绪在孩子体内变得更大更糟。 相反,我们需要一步步去引导孩子,让他把自己为什么不开心的原因给理顺并说出来:

在整个过程中,不要随便给孩子定性“你不像话”“没有规矩”等,而是尽可能去辅助孩子逐层剥开问题所在,引导孩子理性处理问题,或许在一开始孩子在回答问题时还带有情绪,但若他能把问题都答完,那孩子的情绪也所剩无几了。这是因为孩子回答问题的过程,本就是疏散情绪的过程。如此,就算一次有效的情绪引导了。

2 让孩子真正意识到顶撞人会伤人的问题

若时间允许且孩子情绪还算稳定,可以把上面的话题再进一步延伸,告诉孩子你在被他顶撞后的感受:

3 告诉孩子说话时的禁忌

孩子若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也不要给予批评责怪给他,而是要引导他:“上次我们说好的,这类的话要怎么说才会有礼貌不伤人呢?”

话也是会形成习惯的,不要纵容孩子用恶劣的态度及话语对待自己,以至于自己亲手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眼中无大小、内心不尊人的人。

可能耐住性子引导孩子疏解情绪的这种方法,家长在一时会难以做到,这主要是因为在被孩子冒犯顶撞时,你满满都是被顶撞的糟心感,一心一意只想着要好好修理熊孩子,哪还会记得住什么理论。

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既然不想让孩子冲你大吼大叫,那你也不要用相同的方式去对待他。你要理智地认识到,被顶撞时,你除了被孩子坏情绪影响到、满腔怒火去冲孩子发火儿外,还有更多好的选择——做好榜样。“宝贝,你刚才那么说话惹得妈妈很生气,妈妈需要到房间冷静一下,你先待在一边不要过来。”

等你与孩子双方的情绪都趋于平静后,再说与孩子沟通,教孩子正确、善意与人互动的方式。

其实则不然,孩子真正需要学习的是“尊重他人”,学会顾及他人的感受,无论对方是成年人还是小朋友,是自己的父母长辈还是路边偶遇的叔叔阿姨,都应该去尊重。

而学会尊重的前提则是“平等”,所以在平时,父母也需要用平等的方式去尊重对待孩子才行。而不是用高高在上的姿态威逼利诱孩子“不可以没大没小,不可以顶撞长辈”。

综上,面对爱顶撞人的孩子,除了使用上述的对策外,家长多从自身做起,用实际行动教会孩子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最后,希望每个孩子都能被大人“平等”相待。

一个妈妈提问:家有两个女娃,老大快6岁,老二2岁半,可是老大比老二难带多了,我很崩溃。老大快上小学了,我开始带著她学习语文数学,她进步很大。可就是脾气大,比如写字笔画错了,我纠正她,她就不耐烦,要发脾气,搞得我很郁闷。还有,生活上也是有一点点不合她心意的,她就会哭,就是缠著你哭那种,即使不打不骂,她也跟著哭。我经常觉得她无理取闹,有时就忍不住发火。怎么办?该怎么跟她相处?

孩子爱发脾气,确实闹心,解决这个问题,先要了解原因。小孩哭闹,大致分两种情况:2岁以下的婴幼儿,发脾气是遇到了难题,比如饿了、尿了、摔跤了,需要大人帮忙。2岁以上的孩子哭闹,大多带有更多情绪,或社交属性。这时,有两种错误的回应方式是值得提醒的:一是发比孩子更大的脾气,在气势上压倒孩子,让孩子服从;二是给孩子贴标签,“你太无理取闹了,不是好孩子”,“你要像个男子汉,你不能哭”。这些做法没有帮助孩子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这个妈妈喜欢在孩子学习过程中纠正孩子的错误,孩子不耐烦是正常的。想想我们工作时,旁边有个人盯著,还总指出我们的错误,不是也很烦吗?孩子犯错,不要马上去纠正,要让他有完整的学习时间段,在孩子全部完成之后再集中订正错误。比如孩子抄写生字,全部抄完了再帮他检查。写错的字帮他圈出,告诉他这是错了笔画,还是错了偏旁等。还可以借此帮孩子总结他易犯的错误,做个小小复盘,让孩子“长记性”。与孩子沟通时,少给孩子下命令,有要求时向孩子表达期待。命令的语气容易引起孩子的“反作用力”,也就是对抗。换个技巧,比如说“把字写工整,笔顺要对!”就是命令式,改成“你写字时认真些,这个我们说过很多次了,你要记住。看你字写得漂亮,妈妈会很高兴的!”这样就顺耳很多。

孩子写作业,切不可坐一边挑孩子问题,盯错误,这会让孩子紧张,不耐烦,发脾气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另外,生活中不要包办孩子的事,尽可能让孩子自己做决定,自己做事。比如穿什么衣服,几点洗洗睡,先写哪门作业,等等。孩子的决定可能让我们不满意,若不能接受,就巧妙地缩小范围给几个选项,让孩子做选择题。总之,要让孩子有一定决定权,控制感,他就不那么对抗发脾气了。孩子发脾气时,别著急想“解决孩子”,压制不行,也不要以为“积极沟通”就一定行。发脾气的孩子,往往需要一个“避难所”,要给孩子一个独处的时间和空间,让他消化一下自己的情绪。

我女儿非常生气时,常常回到自己房里,关上门,自己看书或者画画,过一会儿就好了。你看,孩子是有自己的办法解决自己的情绪的。稳住孩子的情绪,主要在于日常的沟通,做到温和而坚定。作为父母,我们日常的言行应该是温和的,对于底线问题,态度则要坚定。比如孩子吵著要玩手机,只需要表明我们的态度:“我不愿意给你玩手机,并且我也不想对你发脾气。”简单明了,不多说废话,不节外生枝。即使孩子软磨硬泡、胡搅蛮缠,也只需要一再把话说清楚就行。最后提一句,如果孩子在公共场合发脾气,一定要先把孩子领开,远离“围观群众”,再进行教育。虽说孩子闹脾气让我们觉得很丢脸,很难堪,这时最容易激发冲突,但为了孩子的自尊心,以及让我们自己下得了台,别硬碰硬,让场面失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4484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9
下一篇2023-09-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