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吵架的点和大人想的不一样。我们都以为,小孩吵不外乎就是在争宠、吸引大人的注意力。
小孩最在乎自己有没有被公平对待
最能引发学龄手足斗争的事,就是“被迫分享自己的东西”,如玩具、小汽车等。“为了让爸妈注意自己”这个原因反而垫底。
小孩真正最在乎的是“自己有没有被平等对待”,而他们的对比对象就是手足。因此有没有“拿到一模一样大小的蛋糕”、“一样多的乐高积木”、“有没有分到爸妈另一只腿上的宝座”……绝不是大人眼中芝麻绿豆小事而已。
在老二出生以前,老大根本没想过要计较这些事,但对于老大来说,“家里多了一个宝宝就好像先生对太太说,我要娶小老婆,从今以后,你们要一起拥有我一样”
年纪愈小的小孩,还不能控制自己的冲动或尚未发展同理心时,就愈容易用放大镜去看他人与自己个性上的差异,而这会造成愈吵愈烈的局面。
如果小孩已吵到不可开交、大声尖叫的地步时,爸妈可千万不要以为“让他们自己解决。九岁以下的小孩冲突管理的技巧还不成熟,没有大人正向的引导,很容易陷入没有建设性、鬼打墙的争吵模式:是我的。才不是,是我的。不,那是我的。才不是,那是我的……
如果大人不管,小孩也可能会觉得,反正没有解决或不和好也没关系。因此,孩子年幼时,爸妈还是要积极当调停者,让孩子都有机会发言把事发经过说一遍,协助他们一起想解决的办法,甚至协商轮流退让。
当孩子成功解决争执时,也不忘鼓励他们:“你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愈来愈好了!”这过程当然比直接叫孩子去罚站耗时,却是值得的投资,因为你在训练孩子学会为自己发声、自己处理冲突。
父母不必每次孩子吵架都要进来协调,可以选择心情比较平静、不赶时间时再介入会比较好。但若小孩打起来、有肢体上冲突时,父母无论如何都要介入。
如果你家孩子年纪相近、均小于10岁,而你正考虑让他们睡同一个房间,不妨先参考看看:
1建立感应度较高的情绪发现
从小和兄弟姐妹在同一空间密切相处,比较擅于分辨他人情绪,提升情绪的敏感度,有助于未来的人际互动关系,比较能准确拿捏人我之间的份际。
2共享空间,让孩子从小练习协商技巧,应对人我的冲突
手足是孩子在世上最初的朋友,刚开始时,手足冲突会因为误触地雷而不时升温,但可以让孩子练习从小为自己的“底线”争取权益,锻炼应变能力和环境适应力。
3容易焦虑的孩子,跟手足共享一个房间,有助于减轻焦虑感。
4手足间互动多,长大后关系较亲密。
总之小孩子吵架也不可大意。
家长不应介入孩子的矛盾。如果家长不介入,孩子自己会慢慢学会解决问题。当孩子争吵时,也有一些家长倒是不偏袒,为了安慰别人,就责骂自己的孩子给对方看。这也不对,会让孩子觉得很不公平,很委屈,下次要找机会“报ˇ复”,这样反而不利于他的人际关系。
孩子最难过的就是认为妈妈偏心,不喜欢自己,这种念头过于强烈,就会造成兄弟不和。
孩子吵架也一种沟通,是成长过程的一部分。我小时候跟姐妹吵完架之后,父亲会叫我们反思,想想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式,用这种方法训练我们的人际关系。母亲则叫我们罚站思过,结果罚站时都在思别人的过,心中不平之气也越想越高,一罚完就立刻再吵一架。所以,惩罚不是好的方式。孩子在吵架的过程中能学会沟通。因为对方会把本来隐藏在心中不说的感觉说出来,孩子以后就会避免碰触别人的痛处。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不敢跟城府很深的人交朋友,因为不知他心里在想什么。
因为他们对这个世界拥有很多很多自己的想法,可是又不像大人那样的理智,因而,当他们的一些想法和大人不相同,或者是大相径庭的时候,他们便会耍耍小性子,就会跟大人吵架。但是其实,只要家长能够正确地引导他们,开导他们,那么就会减少这样的情况发生了。比如每一次当他们和家长的看法想法有出入的时候,家长要先掌控好自己的内心的火气,平心静气地和他们沟通,告诉他们理智的,切实可行的做法应该是什么样子。
中国的家长喜欢压制孩子的一些“奇怪的”,“荒唐的”,“不可理喻的”的思想,其实不然,西方国家里的教育有很多值得我们中国家长去学习和吸取的地方,比如鼓励孩子的奇思妙想,有时候甚至可以和他们一起“胡作非为”。中国家长只会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拿这句话当作是失败时的安慰话语,其实,或许可以当作是“行动指南”,鼓励孩子犯错,激发他们的想象!
家长群经常会讨论,两个小朋友玩着玩着突然争吵起来,作为家长是否要去“劝架”或者“教训(某个)孩子”呢?
首先,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之间争吵的原因,然后,家长可以明确自己是否需要介入,或者有策略地指导孩子如何化解矛盾。
学步期和学龄前儿童(大约5、6岁之前)之间关于“所有权”(物品所有权,领地所有权 等等)的争吵比较多,关于“社交行为”的争吵比较少且比较简单。这阶段关于“社交行为”的争吵话题主要围绕“你必须做”和“你不能逼我做”或者“你不能做”和“我就是要做”展开。研究发现,学龄前儿童,朋友之间的争吵非常短暂,92%的争吵少于10个回合,66%的争吵少于4个回合——所以,大人完全不必太过在意。
学龄期儿童(大约6、7岁到11、12岁)之间关于“所有权”的争吵减少,关于“社交行为”的争吵增多。孩子们可能会说“你现在很烦人”或者“你的表现不像是我的朋友” 等等。研究发现,学龄期儿童,朋友之间的摩擦似乎比较频繁,平均每小时会发生3次矛盾,通常不会非常激烈,矛盾解决之后还会继续一起学习一起玩耍——所以,大人几乎不必担心。
青春期孩子(大约11岁到16岁)之间的争吵大多与人际关系有关,涉及到嫉妒、背叛 等等,争吵的话题更加复杂,持续时间更长,情感伤害可能持续几天甚至几个月。这阶段,必要时,家长可以给予孩子一些引导,帮助孩子理解我们可以交往不同类型的朋友,有些亲密,有些普通一段友谊的结束会为另一段友谊的生长腾出空间等等。
儿童之间的争吵/矛盾大都能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妥善解决,除非涉及真正的霸凌,不需要大人直接干涉。一旦矛盾扩展到了成人或者不同家庭之间,事态反而会急剧恶化。成人通常无法调和孩子之间的矛盾,但是可以引导他们如何化解矛盾。
我是轩妈,这是我写作的第十一天,每天为青春期的孩子与父母赋能。
上次写了十几岁的孩子老是跟父母争吵,原因是青少年的思维不成熟性,十几岁的孩子他们就是爱争吵,尤其是跟父母争吵。
有父母问, 难道只有青春期的孩子会和父母吵架吗,其他时期的孩子就不会和父母吵架了吗?
在这里首先要纠正一个认知,只能说 青春期的孩子和父母的争吵比其他年龄阶段的孩子相对频繁些 ,而不能说青春期的孩子会和父母吵架。
好的,我们纠正完这个认知偏差后,再来看待这个问题。为什么孩子到了青春期会和父母吵架得如此频繁呢?
我们都知道青春期的孩子大部分都很叛逆,喜欢挑战父母、老师等权威人士,以彰显他们的个性和成熟。 其实这是有一定的生理和心理因素为依托的。
青春期的孩子年龄在11~16岁之间,这个时期的孩子正处于初中阶段 。该阶段是孩子们个体生理基础发展的快速阶段,身心发展迅速但不平衡,充满了 矛盾和复杂性 。
生理方面主要表现为:
在这一阶段,生理的快速发展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各种危机和矛盾的出现。
青春期的孩子除了要经历生理上的变化,心理上也会出现矛盾和危机。
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是矛盾性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青春期的孩子生理上的急剧变化会冲击到心理的发展,使身心发展失去平衡。生理上的成熟感使孩子们产生 成人感 ,心理发展的相对缓慢使他们仍处于 半成熟 的状态。成人感和半成熟状态是导致青春期孩子心理活动产生种种矛盾的根本原因。
青春期的心理活动上的矛盾主要有
一、生理上的成人感与心理发展半成熟状态之间的矛盾
由于生理上的成熟,会导致这个阶段的孩子在心理上也产生自己发育成熟的体验,认为自己是成人了,认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属于成人水平,要求与成人同等的社会地位。
这个时候,父母还是把他们当成孩子来看待,就会导致矛盾的爆发,因为孩子们认为父母应该以成人的态度对待他们,而不是还把他们当孩子看,争吵很大程度上是寻求父母对自己成人地位的认同感。
二、心理断乳和精神依托之间的矛盾
成人感使孩子们的独立意识增强,他们要求在精神生活方面摆脱成人,尤其是父母的束缚,拥有自己独立自主的决定权。事实上,在面对许多复杂的矛盾和困惑, 他们依然希望得到成人的理解、支持和保护。
在这种矛盾的心理纠结中,孩子们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不清,导致他们的行为出现偏差。
一方面,通过争吵的形式获得自主权;
另一方面,又渴望父母的理解和尊重。
三、成就感和挫败感交替
青春期的孩子通常表现成人式的果敢和能干,比如取得良好的成绩,就会享受超越一般的优越感和成就感;如果遭遇失败,就会产生自暴自弃的挫败感。这两种情绪体验常常交替出现, 一时激情满怀,一时低沉沮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