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教师要善于创设生动具体的课堂教学情境。情境创 设要有针对性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基于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中蕴涵着的能力价值和情感价值,利用这些知识作为情境素材,创设问题情境,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只有问题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相匹配,才能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才能达到目的。在设置问题情境时,教师应考虑内容、方式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让学生通过积极思索和探究,解决问题或得出正确结论。无论是艺术欣赏还是艺术创作,触景生情是最普通、最常见的一种审美的情感活动,这也正是情感的情境性特征的体现。在阅读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情境能有效地引发、唤醒学生的情感,而且能借助情境深化学生的认知。因此,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往往十分重视阅读教学情境的创设。
其次,教师要善于调动、表达自己的情感,并以自己的真情实感引发学生的情感。在教学活动中,情感具有引动、定向、激励和强化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及内化。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中小学生都具有向师性,因此教师的情感在教学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情感具有感染性和迁移功能,教师要善于把课文的情感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再把自己的情感传达给别人,就会使别人为这些情感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在此基础上,再把学生的情感引入到所感知的对象之中。于漪老师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要使学生真正在
思想品德、情操等方面受到陶冶,教师自己要进入角色,披文以入情”。教师自己在深入钻研教材的过程中,心灵必定会受到感染,情感必定会激起波澜。因此,教师在调动自己的情感后,一定通过言行和声请等手段,用自己火热的情感触动学生平静的心,从而对他们进行是与非、善与恶、真与假、美与丑的教育。若教师自己缺乏情感,那就无法引导学生的情感流向。 再次,教师要善于营构良好的师生人际氛围。由于情感体验的自律特征,课堂心理环境的安全、自由、宽松就成为主体情感得以顺性舒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平等、合作、和谐的师生关系能给学生以自由舒展的心理空间,使学生沉浸在一种丰富、和谐、温暖、疏朗的氛围中,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情感的引发和展开,而且能够满足学生独立、自尊、理解、信任等情感需要。我的做法是千方百计跟学生结成最佳学习拍档,让学生心甘情愿地走进语文世界。比如,师生互考。除我考学生外,我常让学生考我,他们自然是积极性高涨。预习,复习,查资料,互相商讨……,学生挖空心思要把我考住,其学习潜能得以充分释放。我还让学生互督、互查、互考,结成前后同桌学习同盟。我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初一每周不少于三篇,初二每周不少于两篇,初三写周记。每周师生共荐日记题目5个,写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供学生挑选,每组选三名学生当组长评日记,只评最大优点与不足。我每日抽查,每周总评,让学生将评语记下并据此改进,并将优作进行张贴。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无论思想认识,还是习作水平均有大的飞跃。在阅读教学中,结合语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质疑、讨论、答问、品评。
再其次, 以语言描绘情境是指教师运用语言艺术,或描绘,或抒情,或议论,以铺陈渲染、述感追思、评价点拨,把学生带入与文本相适应的特定情境中去。由于不受时空、物质、内容等条件的限制,借助语言描绘情境也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最简捷、最方便、最经济、最基本的一种情境创设方法。我利用语言描述,创设情境的问题进行了重点关注。通过课堂观察,
我觉得教师力图显现一种精炼、平实的语言风格。这样做,对于创设情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我认为场景有其特殊特点,包含着一种氛围。所以教师应该使用更多生动形象,极具文学色彩,有一定鼓动性的语言来创设更多情境,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最后,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现情景等综合综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计算机、电视、录像、投影、录音等,为学生再现具体可感的情境。多媒体教学图文并举、视听结合、信息丰富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了直接生动的感知,能迅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并以生动的具象接通学生的生活经验,启迪学生的内心情感。以体态模拟情境主要是指教师借助表情、眼神、手势、动作等人体语言将文本中的某一特定的情境演示出来。在实际的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往往是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比如语言手段,其实任何一种情境的创设都离不开语言参与。恰当情境的创设,不仅能有效激发和陶冶学生的情感,而且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小语会会长崔峦教授在全国第七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指出,要明确语文课程的性质,坚守语文教学本真。语文教学要体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以语言训练为中心,特别是要加强语言的运用。“两个基本点”即:一、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听、说、读、写能力);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这应该是语文教学的指南,也是当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语言是语文的核心要素,是语文的DNA,离开了对语言的学习,语文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清代的金缨说:“鱼离水则鳞枯,人离书则神索。”语言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正如水之于鱼,书之于人。
语文课“千教万教,以读为本”,“千学万学,语言为本”,古人云“本立而道生”,语言文字就是语文的根本,抓住了语言文字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灵魂。在对语言的潜心揣摩、涵咏玩味之中,学生的语感就慢慢形成了,学习兴趣得以培养,情感、情操得以培养,人文素养自然也就形成了。
所以,当我们拿到一篇文章,要静下心来仔细潜心阅读它几遍,以达到心领神会,有自己的看法的程度,形成自己对教材的解读与理解,先自己进行设计,而不是忙着看参考书,看资料上专家的设计,甚至原文下载电脑上专家的设计,即使硬把别人的设计拿过来用在课堂上,很多是没有自己的感受的,用起来也极不自然,甚至显得生硬。李卫东老师将其称为“裸读”,就是不借助于任何参考资料,首先将自己视为读者,甚至视为学生,从学生的理解角度出发,看自己会做出怎样的理解,读到什么程度,怎样设计问题,然后再去看教参上编者对教材是怎样分析与解读的,然后再去看专家的设计,并把那些有用的借鉴过来。当然也不是一味地拿来,而是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本着“拿来主义”的原则,借鉴好的,并能创造性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之中,真正形成自己的东西,形成自己的个性。这样坚持下去,一定能成为名师。
无论进行什么样的教改,听说读写的任务都是坚定不可动摇的,语文教学都要进行扎扎实实的听说读写的训练,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以实现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目的,这是毋庸置疑的。
事实上,当下的语文教学有忽视或者说是轻视“知识教学”的现状。很多老师认为,知识教学无足轻重,是小儿科。可是,翻翻学生的试卷看看,很多应该掌握的知识不尽如人意,该会写的汉字不会写,该会解释的词语(包括成语)不会解释,病句修改不好,语言运用得差强人意,原本要求会默写的诗词错误很多,文学常识常常张冠李戴,有的同学连四大古典文学名 1 2
自从走上工作岗位,一直在进行语文教学,从未间断,哪怕在工作任务繁忙的状况下,依然选择带语文,虽然语文改作文是一件令语文老师头疼的事,但我依然喜欢带语文,原因于语文有爱有情,能让学生有爱有情,让人性的闪光点发扬出来。
再次阅读王崧舟老师的《语文的生命意蕴》,挖掘语文生命的意义,让我坚定语文课该有的态度。西哲雅思贝尔斯说过:“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质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人的灵魂的教育,在语文方面而言,正如潘新和先生主张:“语文教育,不应只指向人的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而应指向人的生命本体的人性,人心,人格的养育,顺应人的言语本性,张扬人的言语天性,指向表现,创造,发展的言语人生,诗意人生”。
语文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某种语文知识和技能,如果将知识和技能达成目标,将人置于边缘,无识人即目的这一终极的价值关怀,那么导致语文最弱的结果只会导致人的异化及学生练就了巧舌如簧的口才,妙笔生花的文采,而他们依然觉得生活无趣,生命无感,生存无根,那么这样的语文有什么意义呢?语文就是要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_→代表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文学作品,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学生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沉淀成学生精神世界中最沉淀,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
这就是所谓的语文的真谛吧,言语生命的灵魂就是语文教育的灵魂。我庆幸我是一位语文老师,在未来的路上,我会继续去引导我的学生在价值观和人生观方面不断努力,让孩子们的童年无憾,让我的人生无悔。把文化的种子传播到学生的精神土壤上,静等花开!
文/涅阳三水
在《望月》的第一课时,余于老师是带着孩子们完全读过来的。
“课文预习了吗?读了几遍?”
这是于老师问出的第一个问题,让学生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大概的了解,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预习得真好,每课都能这样预习吗?”
这样的问题,是对学困生的关注。只有关注了学困生,他们认得,其他的学生问题就不大。
“课文读得怎么样?”
这是第三个关于读的问题,一位男生读男生,又邀请了两位男生,结果就致使女生没有读的机会。最后又增加了一位女生来读。
于老师善待学生,体现在方方面面,连学生读书这样的小细节,都关注到了。不仅是学生的心理上舒坦,我们作为读者作为观众,看到了也感觉着很舒坦。
高文同老师说:课文不读熟不开讲。
“听我读一遍行吗?看看哪些地方你认为读得好,值得你学习,哪些地方读的不好,你认为不可取。”
在学生读过,老师就范读,老师读好了整节课就会富有生气。
于老师还告诉学生,在备课时,至少读了五六遍。
这样淳朴的表达,就是给学生做一个示范的引导,也告诉学生,只有功夫下到事情才能做好。
。。
在《月光曲》的这一课,学生读课文的时候,于老师板书了几个大字:字字入目,过目不忘。
“我要求大家:先概括地讲,就是说,只把这个传说的大意讲出来。概括的讲比具体的讲恐怕还难,请你们迅速默读思考一下该怎么讲,想过了自己小声练习练习。”
于老师让学生默读课文,提出了默读的要求——读有要求,听有要求,说也有要求。
这就是一种综合训练,对学生分析归纳能力的培养。
“为了讲得具体而生动,大家再把课文读一遍,把生动的情节细节记住,看过的东西要努力记住,记住了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才能有用。”
于老师强调了情节、细节,要求学生在头脑中留下印象。
这一点做法实在是一种榜样性的示范指导,让我们能够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了解,对小学生的思维的培养,有所引领。
“读书要仔细,字字入目。请注意这句话中的座、坐二字,前面的是座位的座,是表示名称的词;后面的是坐下的坐,是表示动作的词。记住他们的区别,用的时候就不会混淆了。”
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这样的提醒非常有必要,这是在培养儿童良好的读书习惯,应贯穿在整个教学的过程当中。
。。
两篇课文中的读,进行一比较,我们就不难发现语文课教学中的一些现象。
语文课中的读非常重要。
从古至今所有的语文课,都是从读开始的。语文课如果没有了读,就像人没有了灵魂一样。
有一些语文老师,是不会朗读课文的,尤其是在语文课堂上,压根就听不到课文朗读的一些环节,这实在是一种不应该的行为。
从于老师的这两节课中来看,课文朗读要关注到学困生的层面,他们把课文朗读好了,在讲解的过程中就会容易得多。
在课堂上的朗读要有要求,只有带着各种要求的朗读,才能推进课堂的每个环节。
比如说,对词语的理解,对句子含义的掌握,对人物情感的体会,都是通过朗读才能够解决的。
在语文课上,重视朗读,是非常可贵的。
朗读,是积累语言、发展语言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审美情趣,加深课文理解的有效途径。
如果能够和写结合起来,做到读写能力的相互转化,从读到说到写,从仿写到创造,这样的读写结合,才是语文课最应该做到的。
古人说情动而辞发,只有通过读,学生的思维才能够活起来,语言才能够活起来。
没有读的语文课堂,不能算作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
一、深入挖掘教材的情感内涵,调动情感功能
毋庸置疑,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字字句句都是作者心血的结晶,都渗透着作者的情感。我们通过挖掘教材蕴含的情感(亲情、爱国情、英雄情等),既让学生学到了语文知识,又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功能,受到情感的熏陶。
一字传情,既表至诚至爱,又表切肤之恨,更表无畏之勇。鲁迅“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一个“忍”字,大写人际情感,在“忍”中抒情,辨明美与恶;一个“怒”字,奋写切肤之恨;一个“丛”字,突显斗争环境的恶劣与艰辛,也反映革命者斗争的勇敢与无畏。教师抓住这些字,传练字之道,同时又使学生领悟到字中包含着的强烈的革命英雄主义情感。
一语动情,美不胜收。学习《荔枝蜜》一文时,教者抓住“我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中的“颤”字,调动学生对蜜蜂的贡献精神的赞美之情。但推敲不能就此而止,还要进一步挖掘、延伸,让学生想一想生活中还有什么像蜜蜂一样令人“不禁一颤”的,想一想自己怎样才能像蜜蜂那样让人“不禁一颤”。这样经过反复敲打,就溅出了耀眼的思想火花,这火花点燃了学生热爱生活、奉献精力的感情烈火和生命价值观。
对关键词句的分析,假如就词论词,就句论句,就会支离破碎,只有用情感的红线串起来,词句的生命力才能清晰的表现,作者用词遣句的匠心、寄寓其中的情感才得以传送,学生自会在领悟无声胜有声,无言胜有言的写作之妙的同时,领悟个中丰富的人间情感之美、生命永恒之美。
联系生活,拓展主题,也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如教学《珍珠鸟》一文,教者只要稍加提醒,学生就能很快找到文章的主题句 “信赖往往创造美好的境界”。这句话富有深刻的哲理,是把握作品深层含义的关键所在。若此时仅是质疑一句“此句有什么深刻含义?”学生未必能真正有效地体会。如果教者引导学生结合前文,具体地看出信赖包含了“尊重对方的生存空间、思想空间,不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等等”,然后创设一组画面(如《惊弓之鸟》王烈的弹弓、狰狞的枪口对着鸟的世界,《炮火纷飞》战争破坏人类文明的场景,《谈判桌上》政治和谈、商业洽谈的情景……),要求学生联系现实社会生活、人类处境、国际形势等方面的具体情况,谈自己的体会。这样,正当学生陶醉在人鸟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中时,教者突然让学生看到不愿看到的画面(但这画面是事实、客观存在,是我们人类的残忍和贪婪使我们失去了鸟儿对我们的“信赖”,失去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学生就能从更为广阔的背景中体会文章主题句的含义。就在此刻,教者趁热打铁,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消除上述不愿看到的画面?怎样才能使“信赖”永驻人间呢?学生自会发自内心的说出是“爱”!大凡真正的文学家,都热爱世界,热爱人生,热爱大自然的山山水水、草木花石、乃至一鸟一虫。现代著名作家冰心早在她的《山中杂记》中写到:“我爱自己,也爱雏鸟;我爱我的双亲,也爱雏鸟的双亲!”这样的教学设计在感悟文章主题的同时,加以拓展,让学生领悟个中丰富的人间情感之美、生命永恒之美,让爱之泉流淌在学生心田,流淌在学生的整个人生旅途中。
二、创设情感语境,激发情感功能
胡适先生说:“情感者,文学之灵魂,文学而无灵魂,如人之无魂,木偶而已。”作者赋予自己的作品情感,写得动情;教师又寄以自己的作品理解,教得动情;那么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学得动情。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创设情感语境,激发学生实现良好的情感体验。
比如,《小橘灯》一课,把自制小橘灯带进课堂,学生的兴趣一下子会调动起来;《黄山记》的录像导入,黄山美景让学生有愉悦的美的享受,引起学生的积极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通过观察录像,看到解放军横渡长江的英姿、战争的激烈,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冲动,加深了学生对课文所叙述事件及文章思想深度的理解。
又如,《七根火柴》中写无名战士牺牲的情景,如果问:“这儿对无名战士进行了怎样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结果是不自觉地抽掉了感人的内容,只在写作技巧上打转,学生情感难以得到激发。若换为:“无名战士留给人间的最后话语是什么?留给人间最后的动作是什么?这些语言动作是他什么心灵的写照?和一般人相比,他的伟大之处在哪儿?”这样一问一比,学生敬佩英雄的感情潮水奔流而出;这样一问一比,教材中的“情感态度和知识能力”相互融合,达到相互促进、强化的目的;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丰富了自己的情感,并使情感体验强化认知活动,使认知更清晰深刻,情感感悟更加刻骨铭心。
三、不断完善教师人格,升华情感功能
学生在校学习,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有许多成分来自教师言传身教。在教育教学的活动实践中,老师心情舒畅、激昂奋进地与学生接触、交流,学生们会精神百倍,专心致志,全身心地与你相融;反之,学生们也会抑郁不乐,让你感到一切是那样毫无生机,死气沉沉,而且会感觉越来越糟。教师的一举一动皆视为表率,一言一行都当楷模,这就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所以,教师人格因素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每一位从事语文教育工作的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教师自身人格的重要性,要不断提升自我人格修养,用自己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
有一次,许多人听钱梦龙先生上课,有个学生回答问题,声音太小且很不正确。钱先生走到他身边,仔细听后说:“你的意思我听明白了,只是声音小了点。我把它大声重复一遍,看符不符合你的意思。”钱先生大声地按自己的意思说了一遍,问学生是不是。学生点了点头。钱先生又请这位学生大声地重复了一遍,然后鼓励他说得正确。钱先生这种启发,给学生以自尊,促学生以自强,可谓启而得法,变而有智。如只是简单的说“声音太小,没吃饭吗?下次响亮些。”或“不对,坐下去仔细听讲。”那么这堂课学生恐怕就再也不会听“讲”,而只会在那里“想”,他的思想、人格都受到损伤。在特殊的场合,如学生有错误,违纪的情况下,我们应该用情于意料之外,运用爱的行为纠正学生的错误,引起学生情感的震动和觉醒,创设“和蔼、宽容”的教学情境,升华语文教学的情感功能。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情境、教师人格等因素,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运用师生情感的互动和学生间的情感交流,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之达到一种“文中有我,我与文融”的水乳交融的境界,使情感功能真正实现升华,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积极情感的教育,使整个教学活动趋于“情感与知识交融”的和谐境界,实现新课程目标要求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由于种种原因,在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学生知识面太窄、说话写作实践能力较差、缺乏质疑问难的创新品质等诸多问题。仅靠课堂40分钟老师讲解学生接受,或者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有时候课文学完了有些学生说我都不知道学这篇课文是要干啥的,这种偏重于认知领域的统一性教学,形成了以教师独占课堂教死书、学生读死书为特征的课堂教学,费时费力,教育效率还低。要改变这种不合时宜的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必须首先从改革课堂教学入手。为此,学校派了很多骨干教师去洋思、北京等内地学习取经,并构建了适合我校发展的“学导式四步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这段时间我边学习边实践,首先我学习了“学导式四步法”的定义和原则。从中我领悟到学导式四步法的特征其实就是先学后导,问题先行;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学中求导,以导利学;过程简明,重点突出;互动交流,讲求效率;开发智能,强化适应。一句话就是“以学为本”,只要你想办法让学生动起来就行。即“自学为主,导疑始终,精讲选练,读写结合”。本着这个理念我在课堂上是这样操作的:
第一步自主复习、自主预习
我认为自学就包括课前预习和课上自学。学生通过预习、阅读、演示或尝试性练习等手段,发现疑难,提出问题,为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对于作者、写作背景、字词等这些最基本的又要求死记的知识点,我一般都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借助于自己手中现有的资料或参考书自学解决,课堂上顶多给一两分钟浏览后直接检测,检测的时间有时是一上课,有时是展标过后,还有时是与作者作品对话时。
第二步展标导学
我把目标出示完之后,一般都给学生一分钟默看,然后擦掉,让一个学生复述这节课我们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学生目标明确自学才能达到目的。
学生自学时,我一定会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出示自学提纲或自学思考题,组织学生独立自觉地学习,开始10分钟我是不允许讨论的,怕打乱别人的思路。后面我要专设讨论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环境及参考资料,使学生在自觉学习的过程中能运用各种感官观察事物,获得知识,同时还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知道怎样读、怎样写、怎样说、怎样观察。
第三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它不是可以用做做练练,再在实验室操作一下的方式就能学懂的,语文它是工具性、人文性、情感性的统一,但情感性是其根本特质,语文离开了情感就失去了生命活力。在整个中学语文教学中,既然情感体验是语文课堂的灵魂,在课堂上我就想办法创设情境把学生引诱到我设置的情感圈套中理解作品。比如,用音乐创设情境,我在上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时先用一节课让学生静听古人孝母的感人故事(配乐的二十四孝图中的故事),下课的时候我一直播放
语文无味,现已成为众多语文老师的共识,也是现代语文教育的一大尴尬。随着新课标的推行,这种“缺失”及其危害也更加严重。而到底因何无味、怎样有味,也已成为一个日益紧迫的问题。对此,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语文课欲开学生“胃口”,就一定要有“语文味”。“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更是语文教学所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最早提出这一理念的是广东深圳的程少堂先生。他认为“语文味’就是指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出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基础学科的性质来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个性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来,从而使语文课洋溢着一种语文课独有的迷人的氛围和人性美丽,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使师生双方都得到共同发展。”这一定义质朴、率直,通俗而又不俗,然真要与学生共享浓浓的“语文味”却并非易事。那么,到底是什么让语文缺了“味”呢
一、功利主义盛行造成的缺失
长期以来处于附庸地位的语文教育,忽视了语文教育自身的特性和功能,失却了语文教育的本色,语文课也因此远离了感性和激情,迷失在凝重的理性和空洞的说教里。
(一)“政治”指挥棒下“语文味”的缺失
在建国初期乃至较长一段时期里,语文的政治功能曾经强化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从教学大纲到教学文本,无不体现出政治功利主义目的。语文教育越来越狭隘化,思想政治教育几乎成了全部内容。而真正体现语文教育特性的文学功能被挤压在狭小的角落,少得可怜的文学教育又多半围绕政治来进行,语言表达缺少温馨的人情和平和的心态,过多的是批判和揭露。强权和政治使语文成为空壳,也失去了原“味”。
(二)“考试”指挥棒下“语文味”的缺失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政治化”的语文有了更多的文学味,但同时语文教育已陷入了另一种误区:无论是学生的学,还是老师的教,都围绕着“考试”的指挥棒团团转。在这种情况下,语文课的中心自然就不是语文是否有“味“了,“填鸭式”、“罐装式”,使语文的教与学,完全机械化模式化了,也日渐走向异化。
二、课改失位造成的缺失
近几年来,语文教学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尤其是新课标实施以来,确实加大了改革的力度,教育思想、观念、教与学的理论等方面均有所转变,也呈现了不少新气象,但并未改变语文缺“味”的现状。
(一)“综合”指挥棒下“语文味”的缺失
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崭新理念,“大语文”理念也得到进一步的重视与推崇,语文教学中更加强调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和其他课程的沟通,这也好似基于语文学科本身的综合性特点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提出的,但实践中,一些老师的把握却颇有些偏失,喧宾夺主的现象是屡见不鲜。语文不能“包打天下”。如果搞泛化教育,“语文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不仅使语文课程负担过重,也失掉了语文独有的真味。语文教学不能“肥人田”而“荒己园”。
(二)“多媒体”指挥棒下“语文味”的缺失
多媒体的优点自不待言,作用亦无庸质疑,但语文与其他学科不同,它具有含蓄性、情感性、隐喻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因而直观的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有时候难以传达
文学语言的内涵,所以多媒体得慎用。有些文章是适合用的,如《安塞腰鼓》一文。而另外像《桃花源记》等文章我以为不必要,因为桃花源本身就是作者虚构的一个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世外桃源,完全可让学生自由想象,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桃花源不是更好么?由此可见,在新课标下如何使语文教学中日渐消失的“语文味”回归,已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么到底该如何实现语文“味”的回归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净化语文课堂
一句话,语文课应尽可能的把不是语文或不具有“语文味”,甚至是语文但不是重点的东西清除出语文课堂。
(二)提升教师素养
要使课堂散发出浓烈的语文“味”,那么教师应该一身都是语文“味”,可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如果一个教师在课堂上常常出口成章、旁征博引、妙语连珠、收放自如,那么,这样的课堂不管是预设也好,生成也罢,无疑都会是一堂好课。所以,有“味”的课堂,实际上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怎样提高自我素养呢?我以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努力:
1力争较高的“专业化”水准
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是一种熏陶的过程,而要熏陶学生,教师自身的文素养就要比较高。我认为,作为语文教师,脑海中没有几百首诗词、几百篇古文、几百部中外近现代的著名作品的印迹、没有几个自己所钟爱、崇拜甚至痴迷的文学作家,自身的语文味恐怕是难以浓烈起来的;否则,想使得课堂弥漫语文气味,学生沉浸语文“味”中,恐怕是难上加难矣!在此,我以为对中国古典文学精品的朗诵和体味不失为一条捷径!不知大家以为如何?
2倡导教学“个性化”
我们说,大自然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个性绝对相同的语文教师。即使年龄、学历相同,但每个人的性格、气质、才情、特长等总是千差万别的,所以不同教师的语文课也该是千差万别的,不能套用一个模式。每个教师该找出自己的个人特色,凸显在语文教学中。如我听过一男一女两个语文教师执教朱自清的《春》,男老师突出“阳刚”之气,女老师则尽显“阴柔”之美。教无定论,教师就应该在充分了解自身特点,想方设法使自己的课堂凸显个人特色。能创新的创新,能幽默的幽默,能煽情的煽情,什么都不能的尽量真诚,也一样可以打动人,从而创造出有“味”的课堂来。
三、促成情感共鸣
教学情感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的复杂的心理现象,它是师生认识文本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而能否掀起情感“共鸣”,是实现有味课堂的关键。教师讲课冷冰冰,似三九之寒冬;象机器人行走,虽有声而无情。这样的课堂,肯定是死水一潭,怎么能有味?只有情感交流充分、沟通恰到好处、水乳交融、和谐统一,才能创造出有味的课堂。
然而,正所谓“说说容易,做做难”,要促成情感的共鸣又谈何容易,教师到底该怎么做呢?这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是啊,无“味”的课堂已经太久,有“味”的课堂亟待起步。记得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我一千次的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在此,我愿以此句与诸君共勉!
作为一名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对目前的中等职业教学中所面临的难题深有体会。究其原因:一方面,职校学生绝大多数是中考的失败者,学习成绩较差,他们的语文学习基础就可想而知了;另一方面,大部分职校学生都受“重专轻文”思想的影响,认为到职校就是为了学一门技术,而轻视文化课。因此大多数学生都对文化课的学习缺乏兴趣,职业学校的语文课堂,就成了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的教学,其教学效果令人沮丧。面对这种情况,笔者花费很多时间进行思考与尝试,研究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激活语文课堂,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和谐氛围就是指树立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摆正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以民主为基础,以尊重为条件,在教学中相互理解与合作,相互激励与欣赏。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很有感触的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人与人的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课堂教学的基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职校的学生都是各中学较差的学生,在学校一直没有受到重视,在这种情况下能够给这些学生更多的重视、尊重和理解,很多学生能够改变对学习的态度,学习的兴趣也会有所提高。
2打破传统教学观念,将现代教学观念融入课堂
传统的教学观念是片面强调语文课的工具性,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老师的教,替代学生的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生动活泼的语文教学变成知识的单向灌输,脱离职校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实际。现代的课堂教学更需要教师放下架子,平等地看待学生,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尊重和信任,教师和学生应该是平等、民主、合作的伙伴关系。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他有自我观念、自尊心、有自己的要求、兴趣、爱好、追求和个性等主观意识。因而学生有一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扮演学生学习环境的营造者、学习过程的参与者、问题讨论的合作者、学习前进方向的指引者的角色。离开了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不可能自发形成,甚至可能迷失方向。但是,有些老师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随便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去思考、讨论几分钟,自己则站在讲台上,不参与学生的讨论,也不管下面的学生是在讨论,还是在说空话,最后自己做一下总结就算完事。体现不出师生的互动与合作,这样的课堂效果在职校语文课堂中是可想而知的。
二、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可见,要改变这种学习语文的氛围,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1精心设计导语,提高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导语是一堂课的切入点。精心设计课堂导语,先声夺人,可以唤起学生强烈的“乐知”“乐学”的欲望。如教《再别康桥》一文时,这样设计导语:
笔者列举了古代很多以离别为题材的诗句,让学生通过阅读这些诗句分析这些离别诗句的基调,谈谈自己在离别时所产生的情感,通过这些问题引起学生的回答和极大的兴趣,并制造了他们学习本课的悬念,提高他们学习本课的兴趣。
2结合现代多媒体教学创设情景,引人入胜
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 可以说,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可以激发学生澎湃的情感。而这单凭教师一张嘴两支粉笔是难以做到的,要结合多媒体教学中的声音、图像。
《致橡树》是一首描写爱情的现代诗。如何让学生体味作者所阐述的爱情观呢?我们利用多媒体设计这样一个画面:一个追求独立的年轻女性,一棵独立的橡树和一棵独立的木棉树。课堂教学时,教师展出这幅画面,引导学生去感受这首词的意境。接着,播放《致橡树》的课文录音。那声情并茂的语言,优美的配乐让课堂充满了一种浓郁的学习气氛。
3巧妙设计课堂提问,尽量让学生唱主角,教师作为课堂中的主持者和引导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发现过程,能够同时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相信:我能思考,我能自己解决问题。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能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如教《项链》一课时,教师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故事比赛和角色扮演,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三、将行为导向教学方法融入语文课堂中
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定义及内涵。行为导向教学法是学生同时用脑、心、手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法,这种教学法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人的发展为本位)的教学。行为导向教学法是全面的和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在课堂上,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决定要完成的行为产品引导着教学过程。常用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
1模拟教学
根据行为导向教学的提示和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设计出不同特色的模拟教学情境,以增强学生的知识现场感和直观感。比如在讲授招聘启事、求职信、聘书、用人合同等一系列与求职有关的应用文体时,为了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应用文,教师组织学生模拟一场生动活泼的人才招聘会,让学生在实践运作中学会相关文体的操作规范。招聘会所需的各种元素或场景如招聘会场、招聘单位、招聘岗位等都与现实社会中所看到的相同,只是过程是模拟的。这样学生能够在活的场景中学会应用文,打破传统的学习应用文的课堂模式。
2案例教学
根据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笔者尝试着从教材或社会生活中寻找出一些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例,指导学生判断与分析其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提高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水平。笔者曾给学生上以“感动”为话题的作文课时,列举了年度“感动中国”的十个人物的典型事迹或课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为例,组织学生进行自由式讨论“谁是你心目中感动的英雄”,并要求每个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让你“感动”的故事及人,最后让学生写以“感动”为话题的作文。通过这种案例教学以加强学生对诚信、责任、良知、奉献精神等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认识和感知,促进其良好人文素养与职业素养的形成,也能够丰富学生的写作能力。
3角色扮演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是经过时间筛选的、有着较强故事性的名篇佳作。笔者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指导学生将部分篇目改编成可供表演的剧本,并辅以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比如对《雨霖铃》《茶馆》《药》《鸿门宴》《项链》《雷雨》等故事类文本的教学,教师组织学生在熟悉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个人专长和喜好,分角色进行表演。表演者在排演过程中的投入是全方位的,他不仅需要正确地把握个体角色的情感定位,还需要对剧本的整体结构、人物关系、情节安排、故事背景以及社会场景等有比较完备的认识。这样学生一方面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故事情节;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把行为导向教学融入到课堂中,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了,整个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
(作者单位:浙江交通技师学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