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心得文拖了两个月,先后写了四稿,四种不同的角度,一次又一次的推翻重来,最终还是决定用一个自己舒服的方式来写。(提示,本篇全是剧透,介意的不要看)
学长,我等不到天亮了。说罢,年轻人毫无犹豫的从楼顶坠了下去。
故事开场,受害者加害者殉道者破局者入局者拯救者一一登场。
受害者
德利康 AM2,一款麻醉药剂,本是治病救人的帮手,却让无数家庭陷入噩梦。
受害者家属组织了抗议组织,常年在相关部门组织抗议,结果只收到官员的敷衍回答。
加害者
德利康 AM2 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在美国下架,但是又被商人引进台湾。在官商勾结中,德利康 AM2 得以畅行台湾市场多年,赚的盆满钵满的商人背后,是无数受害者及其家属的眼泪。而对于这些受害者,掌权者只是冷冰冰的回应,德利康AM2有副作用,但是也能治病救人,为了 99%的利益,可以牺牲 1%的人。可是那 1%的人就没有用有健康的权力吗?真的有牺牲他们的必要吗?
殉道者
学长,我分不清现在是白天还是晚上,我等不到天亮了。
他叫林宏任,(以《麻醉风暴 2》的时间为基准)十三年前和叶建德一起成为“人球案”的主角。他疑惑过,为什么有空病床却不收病人,为什么病人明明可以救治却不被允许送进医院。
这里简单介绍下“人球案”,这是整个《麻醉风暴》系列里最重要的案子,两位男主角(叶建德和熊森)都跟“人球案”有直接联系。
以《麻醉风暴 2》的时间为基准,十三年前,有一个遭遇了车祸的伤患,辗转多家医院不被接收,最终死在了救护车上。因为该名伤患被医院踢来踢去像“球”一样,故该案被称为“人球案”。
面对病人家属的质问,林宏任除了无力的道歉以外,就只能说是“医疗程序”的问题。他没有办法改变这一切,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探知拒收病人背后的原因。(这段是第二部补拍的,虽然找了同一个演员,但是发型让人出戏)
林宏任最终因为对体制和未来的失望选择了自杀,留下一封绝笔:学长,我等不到天亮了,希望我的决定,可以改变你们。
他没有了希望,却仍然希望明天会更好,他想用自己的牺牲,换一个美好的未来。
破局者
一头卷发,一身西装,满满一袋罐装咖啡。保险业务员叶建德轻车熟路的走进仁欣医院,尽心尽力的给客户安排院长示范刀(院长亲自操刀的手术),对客户各种嘘寒问暖。对院内医生,叶建德尽力也打好关系,那一袋咖啡,就是给医生买的。
这样一个看上去精明市侩的人,也是整个故事的“破局者”。
还记得林宏任吗,人球案中两个被人唾弃的医生之一,另一个就是叶建德。
“人球案”发生后,叶建德和林宏任被医院辞退,没有任何一家医院愿意聘用这两位有“黑历史”的医生。他们失业了,作为医生,他们永远的失业了。
在亲眼见证了林宏任的死之后,叶建德选择继续活了下去。
活下去的叶建德选择了复仇。枉死的林宏任,和自己被断送的医生生涯,成了他心中的痛。他愤怒、他不解,为什么当初下令不接收熊蔚成的陈显荣可以继续当医生,甚至爬到了院长的位置上,而只是负责执行命令的他却永远的失去了当医生的资格。
只是他忘了一点,不论他当初多么无辜,他都是帮凶之一,他和陈显荣并没有很大的差别。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头卷毛的保险业务员叶建德,以一条生命为代价,把正在迎接评鉴的仁欣医院表面的平静撕开了一道口子,也把早就盖棺定论的“人球案”再一次拉回大众的视野。
如果说《麻醉风暴》可以叫“叶建德复仇记”,那《麻醉风暴 2》就可以叫“‘人球案’解析实录”,而沈柔伊就是那个带领观众找到真相的人。
身为媒体人的沈柔伊,以一种“无知无畏”的姿态,挑战着早已盖棺定论的“人球案”,撕开了德利康 AM2 背后的权钱交易。
作为公众而言,更多的希望媒体可以作为第三方,起到监督官方的作用。但是实际上,很多时候,媒体要顾忌的层面较多,并不能做到“百分百的监督”。而更多的时候,媒体在很多情况下能做的也只有曝光,媒体本身并没有“匡扶正义”的能力。
对媒体从业者而言,面临的环境很不乐观,猎奇娱乐的快餐文化充斥着整个媒体环境,是选择快速出产大量毫无营养的快餐文化,还是静下心来,去做深入报道?
入局者
接下来要说的就是本剧的大男主,被叶建德选中的男子,简称“叶选之子”——萧政勋。
其实我一直有个疑惑,就是我觉得萧政勋一直游离在主线剧情之外。就是,我找不到“一定是他”的理由。
比如说叶建德,没有他,就不会有人第一次提出“人球案”;熊森,他是“人球案”主角熊蔚成的儿子;就连沈柔伊,都是因为大学的时候看了“人球案”的报道,觉得医疗体系太黑暗,然后决定转行去当记者。他们都和“人球案”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而萧政勋,他和“人球案”没有一点关系,和德利康 AM2 也没有关系,他只是叶建德复仇的时候被拉入局的无辜麻醉医师。
在我看来,萧政勋在第一部是一个类似于《麻醉风暴 2》中沈柔伊的功能,就是带领观众一步一步发现事情的真相。而《麻醉风暴 2》中,萧政勋就变成了熊森的导师,经常给熊森“开小灶”,教会他怎么去当一个医师而不是技师。
虽然我承认萧政勋的人格魅力,他足够纯粹、足够勇敢、足够强大,但是,我真的找不到他和主线剧情紧密的联系,所有在我看来,他是一个误打误撞的“入局者”。
拯救者
《麻醉风暴 2》,打完监狱“副本”的叶建德,带着他的平头和高智商回来了。如果说第一部里叶建德是“破局者”,那第二部叶建德就肩负起了“拯救者”的使命。
叶建德,“人球案”的亲历者、加害者兼受害者,向仇人报复实现成功,被邱淳誉为“HERO”。
在康联医院(《麻醉风暴 2》中萧政勋和熊森所在的医院)陷入危机之时被命不久矣的萧政勋拜托,力挽狂澜,最终成功从敛财者的手中救回了医院。
在拯救了“众生”的同时,叶建德也获得了自身的救赎。当《麻醉风暴 2》结尾,他推开工作室的窗子,看到窗外的风景,那才是他人生全新的开始。
父子师生医患这三种关系在《麻醉风暴》系列里也被多次提及。
父子
在整个《麻醉风暴》系列里,主要提到了两对父子。其中一对就是选择以生命换取公道的邱达一邱淳父子。
邱达一,当年德利康 AM2 的检验员,在发现了德利康 AM2 的副作用极大,可能致死之后,尽忠职守,及时向上级反映,可是他发现没有人要理他。药剂成功上市,他自己却被强加罪名,丢了工作。于是他找到了时任立委助理的熊蔚成,想要得到政界的帮忙,结果,熊蔚成意外身亡,邱达一再次变得孤立无援。
在儿子邱淳的记录里,邱达一到处奔走,却始终得不到属于自己的正义。在邱达一在捷运站引燃炸弹之后,邱淳也选择了同样的方式,想用自己的生命,换一个公道。
邱达一不懂,邱淳也想不通,为什么始作俑者,那些真正双手沾满鲜血的刽子手能光鲜亮丽人模狗样的享受着权钱带来的便利,而自己,却什么都改变不了。
第二对父子,熊蔚成和熊森。
多年前,熊蔚成“意外”车祸身亡,留下十七岁的熊森。熊森亲眼见证了自己的父亲被各家医院推来推去,最终死在了救护车上。在跟林宏任见面之后,那句“医疗程序的问题”让他茅塞顿开,他认为造成他父亲死亡的是层及审核的制度,如果没有冗杂的制度,那他父亲就不会死。
多年后,成为一名医师的熊森开始了他的“反抗之路”。为了让病人少开一次刀,临时决定增加手术项目;不经过上报就私自接收病人。他把医疗制度当成了导致他父亲延误治疗的原罪,认为制度除了救人,也可以杀人。
他还特别喜欢给病人家属承诺,“我保证”“没事的”。
这不只是他对自己医术的自信,对医生医德的坚守,我想,这其中,应该也包含着对当年父亲过世的遗憾。他不容许任何他经手的手术失败,他不希望任何他治疗过的病人出问题,就像他不希望当年父亲就那么死掉一样。
师生
其实整个《麻醉风暴》系列里,严格意义上有三对师生,陈显荣&叶建德、萧政勋&熊森、吴伟胤&万大器。分别对应三个词:互相伤害、互相成就、互相利用。
陈显荣&叶建德
陈显荣认为,叶建德是他最用心栽培的得意门生。而他对待得意门生的方式是,让叶建德成了“人球案”的背锅侠,自己去了国外深造。这个举动不只毁了叶建德的医生生涯,也间接把林宏任推向了死亡。
叶建德也自认是陈显荣最优秀的学生。
“人球案”之后,经历了六年的浮沉,叶建德把满腔的怒火和不甘都发泄到复仇中。暗中收集陈显荣贪污的罪证,发现陈显荣作为院长,为了通过医疗评鉴,缩减医疗开支,导致医院使用过期药物。收集证据之后,叶建德表面上帮想要骗保的客户制造了客户母亲的死亡,暗地里却一步一步引导这次被拉出来顶锅的萧政勋找出医院使用过期药的真相,利用这件事把陈显荣拉下马,逼得陈显荣辞去院长的职位,去一家边远小医院当普通医生。
萧政勋&熊森
萧政勋是一个纯粹的人。
他只想当一个单纯的医师。
有多单纯呢?
一心一意把自己放在医师的位置上,给自己极大的精神压力,在手术出现失误后把所有问题都归到自己身上(其实是叶建德一手造成的)。在当时的他看来,医生不能够犯错,不能够失误。
后来他选择去了约旦叙利亚等地,做一个无国界战地医生,他以为在那里,没有医疗评鉴,没有保险骗保,可以做一个单纯的医生。可是他却躲不过当地的恐怖袭击,失去了自己的战友,自己也受了重伤。回国之后,萧政勋看到了熊森——这个三十岁还被叫“熊崽”(我后面都叫他“熊崽”喽)的人。
其实熊崽和萧政勋有一点像,都那么执着——执着的想把病人救活。不同的是,萧政勋的“救死扶伤”更多的来自一个人性的善良和医生的职业道德,而熊崽的“救死扶伤”除了前面两点原因外,还有一点——他不想看到又一个病人像他的父亲一样枉死。
熊崽冲动、天真、执着——但是不够纯粹,因为他心里有恨、有不甘,他没办法忘记父亲的死,他把自己的怒火抛向了医疗制度,用个人的英雄主义去对抗整个制度,却不知道,制度也是保护他的必要存在,更不知道的是,父亲当年的死和医疗制度无关。
从战地回来的萧政勋完成了一轮成长,反过来把自己学会的东西都教给了熊崽,告诉他,不要轻易给病人承诺、要重视自己的伙伴、要善于调配医疗资源……
熊崽最后也听进去了萧政勋的话,在萧政勋离世之后,扛起了创伤小组的重任,调配各方行动游刃有余。从绝对的“完全对抗”,到学会和体制共处,熊崽完成了萧政勋的说的“技师”到“医师”的转变。
吴伟胤&万大器
万大器一心一意跟着吴伟胤十几年,一步一步从立委助理变成了立委,甚至当年熊蔚成的死都有两人的参与。东窗事发之后,万大器找到吴伟胤,吴伟胤前脚像安慰抗议的自救会民众一样打发了万大器,后脚就把万大器的黑料给了媒体,导致了万大器坠楼(万大器的坠楼我觉得有疑点,因为他明明还给史佩萱发了信息,说晚上要去陪孩子,所以我觉得他不会那么突然的选择自杀)。
医患
这部分是其他的解读文章最常提到的部分,我在这里简单聊一下。
对于我来说,在今年四月份之前,我对医院的了解仅限于学校体检,所以对医患关系并没有什么太深的亲身感触,直到四月份,先后四次进出医院看病,才对医院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对医患关系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不相信医生的病人
我这次得的并不是大病,吃药之后却一直没有明显的好转,家人还有我自己,都或多或少会有怀疑——医生是不是在骗钱啊?(当然现在想来,应该是因为那时候的我生冷不忌的饮食拖累了病情)
关于“救活”的不同定义
前面提到过,熊崽特别喜欢给病人家属承诺“相信我”“我保证”,保证自己一定会救活病人。但是,对于“救活”的定义是不一样的。医学上的“救活”,是还有呼吸,大脑没有死亡。而病人家属的“救活”,是病人能够像正常人一样跑跑跳跳,正常上班,正常生活,甚至做完手术之后要比手术前的状态好上很多,如果能拿下奥运会铁人三项冠军最好。
所以当医生完成了医学意义上的“救活”,这时候病人家属是不满意的。正因为双方在“救活”的认知上有误差,才会发生那么多医闹事件。
我们不能强求每个人都拥有强大的医学知识,所以唯一减少认知误差造成的医闹的方法就是,相信医生。不要告诉我“可是有的医生就是人渣”,你行你上啊。
体制
其实一度不想聊这部分。
熊崽是最痛恨医疗制度的,因为他以为是医疗制度害的他父亲枉死。他就曾经说过,制度可以救人,也可以杀人。但是我们能因为这样,就恨这个制度吗?制度难道不是人建立的吗?体制问题的根源还是在人。
总论
整个麻醉风暴的故事,从熊蔚成死亡开始计算,跨度长达十三年。第一部的故事发生在“人球案”发生的六年后,第二部的故事发生在第一部的七年后。(“人球案”发生的时候熊森十七岁,第二部熊森出场的时候三十岁,叶建德在第一部里说“人球案”是六年前的事,所以作此推断。)
“麻醉风暴”信息整理
第一部全篇就讲了一件事“叶建德复仇”,把医疗评鉴制度的弊端——医院为了应付检查团、把原本用于器材和药物上的经费拿去疏通关系的现象,展露出来,把“人球案”抛出来,却没有做任何讨论。
第二部想讲的东西太多,医疗评鉴体系、政治权力斗争、官商勾结牟利、媒体从业者的选择、弱势群体的自救、医生的责任上限、医患关系……这么多内容掺杂在十三集的体量里,结果就是,哪个都说了,但是哪个也没说透——就像我这篇影评。
总的来说,《麻醉风暴》整个系列都没有给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医疗体系该怎么改?官商相护该怎么杜绝?媒体该以什么样的姿态面对社会?弱势群体该怎么维护自己的权利?剧本本身并没有给出答案,但就像片尾沈柔伊说的:“现在才正要开始改变。”。我们可能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是我们依然可以清醒过来,直面这些问题,直到这些问题真正被解决。
其实进行到这个阶段,才更像影评。接下来我想说一下“麻醉三虎”的成员我乱起的组合名字啦,他们分别是“乖乖虎”萧政勋、“聪明虎”叶建德、“特别虎”熊崽。很抱歉,其实我有尝试想说给他们弄一张组合图,但是,手艺实在太差了,希望有仁人志士伸出援手,多虾。
乖乖虎——萧政勋
我前面一直在说,找不到萧政勋和主线剧情的联系,其实这是受了《麻醉风暴 2》的影响。按照麻醉风暴的导演在花絮里的说法,原本第二部没有想继续第一部的故事。也就是说,原本“人球案”没有这么高的地位,不是串起两部麻醉风暴的中心点。所以抛开“人球案”单看第一部,萧政勋是整个故事的中心:他是“麻醉师”,他被甩锅,他发现医院使用过期药物,他发现叶建德别有所图,综上——“叶选之子”萧政勋是第一部当之无愧的核心人物。
萧政勋身上投射出的是一个近乎神化的医生形象:一个纯粹的医生,专注于治病救人。认真对待每一个病人,强迫自己必须救活每一个病人。
此外,编剧还透过萧政勋,给医生的职责下了另一个,我们不是很常见的定义,这个定义没有直接给出,而是通过一句话间接告诉了观众:
园丁的工作是照顾生命,而不是控制。
前面有提到,医生和病人对“救活”有着不同的定义。事实上,医生不是神,他们只能最大化的减少病人的创伤,尽可能的抢救他们。第一部的萧政勋和第二部的熊崽都曾经陷入过自责——为什么这个病人死在了我的手上,为什么我没能救活他们。但是,治疗不只是医生一个人的事,需要病人的配合,病人家属的配合,以及——一点点运气,任何一方的缺席都制造不了奇迹。
所以,医生的工作是照顾生命,而不是控制。
聪明虎——叶建德
我太爱叶建德了!作为全剧智商担当,势如破竹力挽狂澜,靠着赔笑脸这一技能行走江湖,“24 小时为你服务”。作为第一部的破局者和第二部的拯救者,叶建德步步为营,不是他选择成为一个操控局势的人,而是现实把他逼成了这个样子。他原本可以按部就班的从医师一步一步的成长,却被飞来横祸所累,被迫结束了医师生涯,变成了一个保险推销员。他利用圆滑市侩对抗圆滑市侩,争取来了属于自己正义。
特别虎——熊崽
这里需要小小的解释一下哈,前面“乖乖虎”“聪明虎”都是“形容词+名词”的结构,熊崽的“特别虎”是“形容词+形容词”的结构,熊崽的“虎”是东北方言,翻译过来的就傻、缺心眼、什么事都敢干的意思。“特别虎”就是,特别傻、特别缺心眼、特别敢的意思,算是,一种爱称吧。
为什么说熊崽傻,其实他更像是“一根筋”,脑子不会转弯。
给病人家属承诺“我保证”的时候,像极了骗小姑娘的渣男,信誓旦旦言之凿凿(熊崽坚信自己能做到,但是事实上,医学永远是个概率问题,做不到百分之百),但是他没有渣男哄小姑娘的本事,所以他只会跟病人家属吵架,然后被网暴。
在手术室一副“全世界我最牛”的样子,不顾病人中途出现的意外坚持要进行手术,不知道是说他“艺高人胆大”,还是说他自负。
不过还好后来在萧政勋的引领下,熊崽渐渐懂得了伙伴的重要性,明白了承诺不可以轻易许出,也知道了,父亲当年的死不是医疗制度是问题,成长成了可以独当一面的医生,扛起了创伤小组的大旗。
“麻醉三虎”性格互补,萧政勋之稳健、叶建德之聪明、熊崽之勇敢(“虎”收一收就是“勇敢”哈),但是他们三个在剧中从来没有同框过,我想了一下,可能是因为,他们没办法同框。
这里要提一下《麻醉风暴 2》里的两个情节。分别是叶建德出狱后去找萧政勋和叶建德第一次跟熊崽对话。
叶建德出狱后无依无靠,去找了萧政勋,发生了如下对话。
叶建德:我出狱了
萧政勋:哦。
叶建德:你住这啊?
萧政勋:啊。
叶建德:是不是很贵?
萧政勋:有一点。
叶建德:我没地方住。
萧政勋:啊?
叶建德:方便吗?
看这段的时候给我急的啊——其实这一段就把人物性格描写出来了,叶建德一步一步给萧政勋下套,萧政勋脑子转的慢跟不上趟,还不好意思拒绝,只能心甘情愿的掉入陷阱。
再看叶建德第一次跟熊崽对话。
叶建德:你好!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
熊崽:……
叶建德:康联医院对不对?我在医院见过你,那个时候你跟我朋友,一个医师叫萧政勋。我看你也穿医师袍,你也是医师对不对? 你好,我是他朋友,我姓叶。
熊崽:我叫熊森。
叶建德:熊森,原来这么年轻啊,你是陈显荣医师的主治,谢谢你照顾他。
熊崽:我知道你是谁。叶建德。你不是应该还在坐牢吗?这么快就放出来了。
叶建德:你认识我?
熊崽:我爸叫熊蔚成。
叶建德:……
相比萧政勋的逆来顺受,熊崽要更简单直接,因为对于他来说,叶建德是害他父亲死亡的凶手(这时候他还不知道他父亲是被政治力量操控致死的),没必要听他唠叨,不需要和他客气。熊崽说话就是这么痛快。
所以说,“麻醉三虎”没法同框,如果硬要聚在一起,搞不好萧政勋会因为劝架被熊崽打伤,而当熊崽知道父亲是被政治操控而成为“人球 ”的时候,萧政勋也不在了,“麻醉三虎”命中注定无法同框。
永远相信
最后的最后,用熊崽在演唱会上说的萧政勋跟他讲过的一个故事做结尾。
萧政勋在最迷茫的时候,问了他在战地上的伙伴一个问题,我们现在做的事情(战地无国界医生)究竟对这个世界有没有帮助,会不会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对方回答,这根本不是个问题,只要坚持做你认为对的事情,即使没有成功,也会有后来者继续未竟的事业。
所以,无论如何,请相信你的判断,去做你认为正确的事情,不要害怕失败,对的事情从来就不缺为之努力的人,一定会有结果的。
请永远相信,坚持正确的道路,永不言弃。
NEVER GIVE UP
附录:
戏中熊崽的一首歌,也是《麻醉风暴2》片尾曲《NEVER GIVE UP》的歌词。
那轮回的循环像是没有尽头
没资格抱怨因为时间不容许我停留
那些失败的经过在脑海重复的拼凑
与病魔奋斗却永远战胜不了那心魔
也想过忘记 别再如此自不量力
抬头问上帝 怨天尤人垂头丧气
螳臂在挡车 不用太多戏剧张力
但提早放弃 要如何听见呐喊响起
内心不断挣扎
权力斗争分化
谁和谁的人马
畸形的官僚文化
只留那空壳剩下
思想需要升华
意识才能萌芽
不被环境同化
我们都想让这体制变得完美
义无反顾
绝不反悔
尽管结局 事与愿违
重点是过程中的那些笑和泪
坚持那些信念
keep the faith
NEVER GIVE UP
信念引领我向前
穿越这一场风暴
尽管一路伤痕累累
NEVER GIVE UP
信念引领我向前
我没资格喊累
I can be the best
be the best
be the best
有太多迷惘
忘了当初的理想
但望着那些病床
那笑容带来希望
支撑下去的力量
强而有力的臂膀
为革命捍卫立场
那热血团队即将 带来风暴的影响
从睁开双眼起床
奋斗到落日夕阳
直到月亮高举像 对着他微笑一样
他想像战士一样
穿着白色的行装 受到大家的敬仰
医疗正义一起对抗
他有个她能体谅 那些无奈失望当
对工作感到沮丧
和同伴一起倚仗
别害怕冲撞体制
别害怕冲撞体制规则
他记得那句话
DON'T HATE THE GAME
HATE THE PLAYER
改革正积沙成塔
为蓝图打造地基
打造出新的基地
万丈高楼平地起
用尽了所有力气
渡过这一路崎岖
坚信那白鸽将会 衔橄榄叶带来奇迹
NEVER GIVE UP
信念引领我向前
穿越这一场风暴
尽管一路伤痕累累
NEVER GIVE UP
信念引领我向前
我没资格喊累
I can be the best
be the best
be the best
我曾经做过两次手术,第一次阑尾炎手术,连续硬膜外麻醉。由于是急症手术,又恰逢冰天雪地的隆冬,交通不便,所以就近选择了乡镇医院。
麻醉时发生了意外,麻药进入后,并没有按照预想麻醉下半身,而是走反了,麻醉了上半身!当主术者用镊子夹小腹时,我能清晰的感觉到疼痛,夹胸口时却麻木不觉。
当时把我吓坏了,幸好主刀经验丰富,采取了连续浸润麻醉。也就是沿着已经麻醉的身体边缘打一针麻药,麻醉一片区域,再沿着麻醉区域边缘继续打麻药,直到可以手术。
幸亏那次手术的时候疲倦至极,我已经三十个小时没合眼,又饱受病痛折磨。当麻药起效身体放松时,我一闭眼就睡过去了。再睁眼醒来已经到了病房,期间的一个小时对我来说就是一闭眼一睁眼,没有存在的感觉。
前些天进行了第二次手术,全麻。原以为全麻的气管插管很痛苦,实际上完全不是。
当天,我穿着病号服,走着进了手术室。确认身份后,医生让我躺在手术台上。手术台很窄,躺上去却有自动加温功能,很舒服。
我按照要求左臂伸开,放在托架上,右手放在小腹。护士细心盖好手术巾,麻醉师一边和我聊天,一边把面罩放在我的脸上。
当时,我在努力记忆每一个细节,因为我知道一旦麻醉就啥也不知道了。护士小声告诉我抬起臀部,然后轻快的把病号裤褪了下去。由于有手术巾盖着,整个过程没有一丝难堪和尴尬,就像亲人照顾一样。
然后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仿佛过了一秒钟,有人呼唤我的名字,让我答应一声,期间又夹杂着推动平车的声音,还有亲友的说话声。尽管我意识模糊,也知道手术结束了。
那台手术进行了不到三个小时,但是对我来说就是一闭眼一睁眼。 麻醉中的睡眠是人的一生中最深度的睡眠,没有之一。所以我认为,麻醉的时刻,是患病的痛苦过程中唯一不痛苦的时刻。
我胆结石切除全麻。挂上麻醉的时候医生让我闭眼睡一会,我心里还嘲讽:这么紧张你让我睡我就睡的着吗,我就眨了一下眼睛。真的。过一会有人拍我的脸喊我醒醒,我一眨眼过了1个半小时哈哈 。真的一点感觉没有。我姐破腹产做的半麻,她说自己很清醒,有手术布挡着她看不刀,但是能听到电刀割皮肤的嘶嘶声,还有烤肉的味道
我在2017年春天的时候,因为左半边腹部老是有隐隐约约的痛感,做过B超,做过磁共振,都没查出来问题,后来医生建议做个胃镜。
提前在网上自己搜了一下,关于胃镜的体验,五花八门,最多的反应就是“留下了严重的心理阴影,再也不想做第二次了”!
思前想后,决定多花几百大洋做“无痛”的。
对我来说,预约的一礼拜以后的胃镜,那一个礼拜,心是悬着、七上八下的、忐忑不安的……
到了做胃镜的时间,排队的时候,喝了一支药,麻痹口腔的(具体名字忘了),躺在床上的时候,医生说:“准备好了吗?准备好就睡一觉了啊……”
麻药在医生的针管里,从静脉推注,刚推了一点,我就睡着了。
等我老公叫我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一个小时,我醒过来,就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又好像睡了最沉的没有梦的一觉。
我老公给我拍的还没醒的照片,整个人就像滩在床上一样,更确切一点,就像一坨肥肉在床上—非固体非液体的形态
无痛胃镜也算小手术吧,毕竟是无痛的,毕竟静脉麻醉也是麻醉。
我是热爱生活的小花,很高兴给大家分享我的经历
麻醉手术,麻药劲上来后的感觉很神奇,过去了十几年依然清晰记得当时那种感觉!整个人飘荡在一个四维格子空间里,里面有嘈杂的回响声,后来知道那时医生们在说话!觉得自己身在此处,却看不到自己的身体,好像是魂魄在飘荡,觉得自己很清醒,却又找不到自己,有种无助无力感,我想人死了会不会是那种感觉?? 当意识回归时,医生已经在缝合刀口了,虽然没有痛感,却清楚感觉到医生在自己的皮肤上穿针引线的抻拉 麻醉药真的很神奇啊,既让人感觉不到疼又让人周游了一圈神奇的虚无世界!
作为麻醉医生,如实告诉你,如果是做全身麻醉,麻醉后就是睡着了,什么都不知道的,也就是失去感觉了!
进手术室之后护士会让你把外套鞋子脱掉躺下来,然后麻醉医生给你接心电监护,护士给你打留置针,在麻醉之前会进行核对。
然后麻醉医生就会让你吸氧,然后在留置针慢慢推药,然后你就睡着了。睡着之后是什么感觉都没有的。
如果需要上尿管,也会在麻醉睡着之后上,所以不用担心害怕。
等手术做完之后5-10分钟就能醒来。醒来后可能会觉得嗓子不舒服,或者觉得恶心,觉得头晕,以及觉得伤口疼痛,想睡觉这些都是正常的。
整个手术过程就是睡着状态,很多人还会做梦,很多病人醒来会说自己做了美梦,或者觉得这一觉睡的很舒服。
所以整个手术麻醉过程其实还是蛮舒服的。不用担心,害怕!
如果是全麻,那真的是没什么感觉了。但如果是半麻,你还是清楚的,只不过做手术的部位感觉不到疼痛。
十六年前,我生女儿剖腹产。
在此之前,没有进过手术室,有些害怕,因为听说剖腹产手术不疼,但要麻醉。
而那时的我对麻醉还没有概念,不知到底是什么样的?
我被推进手术室后,护士们忙开了。记得有一个护士让我侧着身子躺,并且把腿往肚子靠拢,然后在我后背上扎了一针,比一般的肌肉注射要疼,我当时哎呀一嗓子把护士吓了一跳。
过了一会儿,护士用针(我其实不知道是啥,因为没看到)刺我的侧腰部位,边刺边问我疼不疼。头两次问我还疼,最后一次问我就不疼了,但还是有感觉的。
手术进行的时侯,我是清醒的,听到医生护士在聊天,我看不到他们在干什么,腹部也没什么感觉。
后来,听见医生喊了一声“接住孩子。”只见医生递给护士一个刚出生的婴儿,肉嘟嘟的。
我的目光随着护士望去,护士背对着我看不到她在做什么,突然传来一声“哇哇”的哭声。
那是我的孩子,我鼻子一酸,眼角流出了眼泪。
护士把她抱到我跟前,说是个女孩,你看多漂亮!说完就抱走了。
又过了些时候,医生说,好了,推出去吧,喊家属准备。
我的下肢还是没有知觉的,身上盖了被子,但我总觉得下身没有盖,心里忐忑不安,喊了一句,我腿没有盖,没人听见就把我推了出来。
手术室外老公和婆婆在等我,我一看到老公,立马小声地问:“你看我腿上盖被子了吗?”老公涚:“盖着呢?”我这才放下心来。
因为这事,老公后来笑话了我好久。
前年到去年,我做了三次手术,都是全麻。
当护士把面罩罩住我的口鼻后,几秒钟,我就失去了意识,像睡着了一样。
当我再次被叫醒时,手术已经结束了,而我就象睡了一回没有梦的觉。
不管全麻还是半麻,当药劲过后,就会恢复知觉的,那就是疼。
全麻是完全没知觉的,有人说像睡了一觉,但我觉得像被按下了时间暂停键。
这一生做了三次手术,两次是为生孩子,一次为自己,生孩子是半麻,麻药是从腰椎打入的,听说那个针很长,我没见过,因为医生没给看,我也不敢看,怕把自己吓死了,腰椎打的比较痛苦,侧躺弯曲着双手抱腿,一打进去那种酸麻痛,就像广告语打的“这酸爽不敢相信”,就一下子麻药就走遍半身,胸部以下失去知觉。然后医生就开始在肚皮上一层一层的割开,接着把宝宝取出来,然后又一层一层的缝回去。
今年一月份做了个全麻手术,因为当年剖腹产伤口上长了个结节,有四公分那么大,又疼又痒,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再次踏上手术台。这是是全麻,比半麻轻松很多,麻药是从点滴管打进去的,我只跟医生说了一句话,然后就断片了,整个手术过程一点感觉都没有,直到手术完成。被叫醒的时候已经在观察室了,醒来又昏昏沉沉的睡了不知道多久。
总之全麻就像是短暂死亡一样,如果在手术过程中死去了,应该会很安详,没有任何痛苦。
被麻醉用药的部位会失去感觉。看你是局麻还是全麻了。全麻就是你被麻翻了,啥都不知道了。跟死了跟睡着了一样一样的。
我剖腹产是局部麻醉的,意识很清醒,如果是全身麻醉,那就没有任何意识的。我记得当时打麻醉是用很长很长的一根针,从背后打进去的。医生会让你侧着,并且双腿弯曲,给背部消毒之后,就会注射麻醉剂。
刚开始的时候,觉得背部有点儿胀痛,缓一下就好了。因为是剖腹产,所以下半身没有任何同感,医生用刀子划开我肚子都没有任何感觉。划开之后,我感觉她们在用双手撕扯我肚子上的伤口,我很害怕,担心我肚子直接被扯烂了。
之后缝合伤口,起码要缝六七层吧,那感觉就是啥呢?就像是在缝衣服,将两边的衣服拉扯过来,然后用一根针缝起来。不痛,但是也不舒服,总担心把我腰给我扯断了。
麻醉之后,会感觉全身都比较冷,麻醉师会坐在你旁边,随时观察你的状况。出了手术室后,就非常的疲惫,特别想睡觉,可能是失血加上麻醉的原因吧。我当时是睡了大半天才缓过来的,但是双腿仍旧没有知觉,就像不是自己的一样,好像是第二天吧,才慢慢恢复知觉的。
所以说,麻醉也是分为不同类型的,有局部麻醉,也有全身麻醉,局部麻醉就比较多了,取个智齿还打麻醉呢,这些都是有意识的,但是没有明显痛感。
麻醉是离死亡最接近的感觉。
麻醉专业是医学的一个部分,要学医就要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做麻醉医生好几年,就浅谈一下我的体会吧。
麻醉专业的优点:1、不用直接跟病人接触。我们都知道,现在医疗环境比较恶劣,病人有可能因为一丁点不满意就可能大打出手,人身安全不能保障,而麻醉医生的工作环境是手术室,面对的是麻醉后睡着的病人,相对比较安全。
2、工作环境相对舒适。麻醉医生每天在手术室工作,很多医院的手术间都是层流,空气质量绝对优等,是躲避雾霾的好去处,手术事的温度比较恒定,夏天凉爽冬天温暖。
3、麻醉专业需要多学科的知识,你会发现多年的医学知识都能用得上。麻醉医生不但要熟知麻醉知识,还要熟悉心内科呼吸内科内分泌等学科的知识,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当然,麻醉专业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1、工作时间长,每天从早上七点上班,晚上七八点下班比较正常,每天都忍受过渡疲劳。
2、工作压力大。有时候手术可能比较简单,但是患者高龄或者合并症多,麻醉风险会很高,如果要给病人麻醉进行手术,麻醉医生会承受很大的风险。麻醉医生工作时间长压力大,这也许就是每年会有多名麻醉医生猝死的原因吧。
3、麻醉医生是幕后英雄。很多病人顺利完成手术,好转出院,可能只会记得给他做手术医生,很少会记起在他手术中为他的生命保驾护航的麻醉医生,当我们尽职尽责守护在患者身旁,眼睛一刻不离得盯着监护仪,一有危险需要抢救会冲在最前面,病人苏醒后安全离开手术室,我们又要准备下一台病人的麻醉,工作单调辛苦,而几乎没有人记得我们的付出。
仅个人观点。谢谢
念当初,剑未配妥,出门已是江湖!
思当下,每日早出晚归,早已累成麻醉狗!
当年,或许一个不注意、或许志愿被无情调配、或许秉持着哪里需要就往哪里去的清高、也或许从小就有一个麻仙梦……反正殊途同归,都成为了一名骄傲的麻醉医生!
都说麻醉医生很牛。
麻醉医生很牛之一:说手术不能做,谁也开不了这台刀;
很牛之二:从来说一不二;
很牛之三:抢救病人总是第一个冲上去;
很牛之四:游刃有余地斡旋于各个手术科室之间,挥斥方遒,指点江山……
怀揣着牛逼的梦想,激昂着自我的激情,踏进手术室后,突然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外科医生已经等不及了,催促的声音不绝于耳:快点麻呀麻醉师!! “我去!不就多等了五分钟嘛!” 监护仪报警:病人血压180,病人血压太高了,这台手术估计做不了了。消息立马传到了外科主任的耳朵,几经死缠烂打和施压,麻醉科还是给病人上了麻醉。一个电话,麻醉医生就必须5分钟赶到现场插管协助CPR,全院气管插管就必须麻醉医生插?这是什么狗屁规定?出了问题还经常扯皮!今天手术多,又要给你的房间加手术了…
总是被现实打脸
这就是麻醉医生每天真实的工作写照。掌声不属于你,鲜花不属于你,赞美和荣耀都不属于你,可你让我感受安全,感受安全……曾经一首《谁也忘不了你》让你们泪如雨下,曾经一句“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让你们倍感欣慰和责任重大,然而鸡汤是不顶饱的,长时间高负荷极度紧张的工作压力和环境让你们喘不过气,失眠和心脏早搏常常光顾你们,外科医生的车轮战让你们年轻的战友屡屡倒在工作岗位。麻醉医生努力降低手术患者的麻醉死亡率,但自己这个群体的死亡率却几经被刷新多次!看着你忧郁而复杂的眼神,我觉得你,好像后悔了……
一个人相信什么,他未来的人生就会靠近什么。
面对现实处境的种种,你也许灰心、失望、后悔和愤懑,但每每完成一台高质量的麻醉或者经过我们精湛的艺术之手化疼痛为浮云、以扭转乾坤之势让重危患者生命得以延续,此时,除了欣慰,我想更多的是为自己的坚持而喝彩!我们选择相信我们所做的是艰巨而重要的,我们选择相信我们的选择是对的!
中国医疗品质正在大幅提升,中国麻醉虽然整体水平参差不齐,但巨大的体量和市场却是无人能够忽视的。近年来,我国的麻醉学科发展进入了加速上升的轨道,麻醉科医师的队伍在不断地扩大,越来越多的优秀学子选择麻醉学科,越来越多的麻醉医师从事着疼痛诊疗和重症监护治疗等方面的临床工作。中国麻醉在世界麻醉舞台的作为引人关注。麻醉医师凭借丰富的知识、整体的思维、细腻的观察、快速的反应、精湛的技艺、科学的指挥等能力和优势,在医学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日益重要。
麻醉自信
我们强调四个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作为麻醉医生的你,应该再加上麻醉自信。曾经的酸辣苦咸慢慢被一代代麻醉人用努力和自信逐渐冲淡,作为一名麻醉医生,应该感到自豪和骄傲!
人人命运不同,选择信是一种命运,不相信也是一种命运。人生路越走越窄,不是因为不够聪明,而是因为不再相信!
相信我们的职业是高尚而伟大的,虽然我们仍面临许多问题,但环境在改善,问题在解决。
医学是糖,甜到忧伤!
做一名麻醉医生,你后悔了吗?医学是糖,希望我们甜到嘴里,甜到心里。
也许,这是一个旅程,纵使前方崇山峻岭,希望就在远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