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安娜王妃为何会输给又老又丑的卡米拉?查尔斯王子自传道出真相
戴安娜王妃是高贵优雅的名媛,她在嫁给英国王储查尔斯王子前,还没有形成自己时尚的风格,她青涩的面容,清澈的美貌,稚气的笑容,婴儿肥的脸颊,是如此的清纯可爱,查尔斯王子当时也表示戴安娜王妃是一位有魅力的名媛。
既然查尔斯王子一直爱的是卡米拉,为何又要向戴安娜求婚?卡米拉全名卡米拉·罗斯玛丽·尚德,同样出身贵族,按道理身为贵族也与王子相爱,顺理成章嫁入王室无可厚非,然而这个卡米拉是当时出名的社交名媛,感情史丰富,与纯洁到恋爱都没经历过的戴安娜比起来,简直是个老司机,注重名声威望的王室自然选择后者来当儿媳妇。
在查尔斯与戴安娜恋爱之前,查尔斯就心系卡米拉,只不过当时两个人因为种种原因没能结合,所以卡米拉选择嫁给了查尔斯的朋友,而查尔斯也选择了戴安娜王妃,两个人都分别有了自己的家庭。
查尔斯王子从小接受王室贵族教育,热爱艺术、安静,一个人一张纸一支笔就可以安静的坐一整天,别看查尔斯王子总是丑闻满天飞,但他也是英国现在最杰出的画家之一。除了艺术,查尔斯还热爱马术等高雅运动。但戴安娜王妃年轻好动,她不理解查尔斯安静的艺术,至于骑马,戴安娜曾从马背上摔下来过,对于马有恐惧感,别说马术马球了。
查尔斯王子在他的自传《The Passions and Paradoxes of an Improbable Life》中,道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他与戴安娜从一开始相处就并不幸福,甚至2人在度蜜月期间,都会经常吵架。戴安娜因暴食症、抑郁症,情绪非常急躁,需要接受心理治疗,服用药物控制情绪;而查尔斯王子,由于被戴安娜所影响,也要经常约见心理医生,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这就颠覆了人们心中一直存在的观点:戴安娜的婚姻不幸,是由于第三者卡米拉造成,是因为查尔斯王子婚后对她不忠,与卡米拉有婚外恋并最后导致双方离婚,才让戴安娜有了一个悲剧性的命运。
《重生:朕的二嫁皇妃》
外国使臣来访,她一口流利英语惊艳众人,高冷王爷虎视眈眈。前世,欧阳青萱疲倦一生,结局凄惨。这一世,重生后的她再无束缚,喜怒无常、心狠手辣,成了人人忌惮的疯子。可是却有人偏偏不怕,跟在她的身后,怎么也甩不掉……
精彩内容:欧阳青萱看幺妹举起的双手,发现她所说的阿宝竟然是一只小狗,真的是很小的一只,被幺妹一双小手举着,竟然也不显大。它虽小,但被幺妹抱在怀里却也一点也不害怕,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四周,看见欧阳青萱身后一大片空地,就挣扎着要下来。被幺妹放下后,它有模有样地抖了抖毛,然后撒开四肢就想往前奔。不知是因为腿短还是激动,潇洒的姿势倒没有,反而跌跌撞撞,歪着身子在走,似乎随时都会跌倒,但是这一点也没有影响阿宝的心情。它跌跌撞撞地跑了一会,停下来左嗅嗅,右看看,然后再跑一会。
电视剧《云之羽》是一部备受期待的新剧,它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情和权谋的故事。在这部剧中,有许多引人注目的角色,但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要数最大反派。
根据剧情透露,这个最大反派角色将会是王子妃的姐姐,即王妃。她是一个野心勃勃、狡猾狠毒的女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王妃出色地扮演着她的角色,她利用自己的美貌和聪明才智,将整个宫廷操纵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王妃之所以成为最大反派,是因为她不仅追求权力,还对爱情充满了嫉妒和恨意。她是王子妃的姐姐,但她却一直忌妒王子妃得到了王子的爱。为了夺取王子的心,王妃不惜一切代价,甚至包括迫害自己的妹妹。她经常在背后制造麻烦,耍弄手段,使得王子妃处于被动地位。
除了嫉妒和恨意外,王妃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标:控制整个王国。她对权力的渴望远远超过了对爱情的渴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她设下了一个又一个的圈套,让人们陷入困境。她与其他贵族勾结,密谋推翻国王,构筑了一个庞大的阴谋网。她利用自己聪明才智和政治手段,谋划着夺取王位,成为真正的统治者。
然而,正因为她的狡猾和阴谋,最终她自食恶果。当她的阴谋暴露后,她逐渐失去了宫廷的支持和信任。人们发现她的真面目后,纷纷背叛她,最终王妃身败名裂,被赶出宫廷,成为了孤家寡人。
电视剧《云之羽》中最大的反派角色无疑是王妃,她的势力和狠毒令人畏惧。她代表了权力与欲望的极端,是整个剧情的关键人物。观众们将会期待着她和其他角色之间的精彩对决,以及她最终得到应有的惩罚。
以下是 整理的《外国帝王故事: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希望大家喜欢!
20 世纪快要过去了,直到现在,伊丽莎白二世仍然是英国和其他9 个独立国家的挂名女王,这9 个国家是: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哈马群岛、毛里求斯、巴巴多斯、牙买加、格林纳达、巴布亚新几内亚,她的正式头衔是: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及其领地的女王、英联邦元首。
自“征服者”威廉当国王以来,英国共经历了43 位国王。伊丽莎白二世则是继玛丽一世、伊丽莎白一世、格雷郡主、玛丽二世、安妮、维多利亚之后的第七位女王。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由来已久,到伊丽莎白二世继位时,国王手中的权力已微乎其微。女王名义上是国家元首、联合王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和英国国教的世俗领袖,有权任免首相、各部大臣、高级法官和各属地总督,有权召集、停止和解散议会,但实际上她既无实权也无权威,她所拥有的只是排场、荣耀和作为英国象征的地位。
英国作家罗伯特·莱西在《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一书中,风趣地写道:按照宪法的规定,如果议会呈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她也得签字批准。首相和内阁成员在行使权利时,只能“建议”女王,而决不能命令。在这种奇特的制度下,英国议会和国王已经300 年相安无事。
伊丽莎白·亚历山德拉·玛丽生于1926 年4 月21 日,母亲出身于苏格兰名门望族,父亲是英王乔治五世的次子约克公爵艾伯特。弗雷德里克·亚瑟·乔治。童年时代,伊丽莎白与父母在温莎王家住宅中过着清静安逸的生活,他们一家与世无争,喜欢种花植草、修剪果树、放养蜜蜂等园艺活动。
母亲为她和妹妹玛格丽特安排了教育内容,伊丽莎白学习用功,能讲流利的法语、德语和西班牙语。
乔治五世去世后,伊丽莎白的伯父爱德华八世继位。爱德华八世坚持同离过两次婚的美国人辛普森夫人结婚,致使国内议论纷纷,从议会到老百姓一片谴责声。在受到下院和首相的非难后,他被迫宣布退位,由弟弟艾伯特继承王位。按照英国法律,伊丽莎白便成为王位的假定继承人,即假定她以后不再有弟弟出生才能继位。
伊丽莎白一家对突如其来的事件毫无准备。伊丽莎白的父亲艾伯特接替她伯父爱德华八世当上了国王,当前国王爱德华八世向伊丽莎白的父亲鞠躬告别时,新继位的乔治六世惊呼道:“这不可能,但愿什么也没有发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英国远征军在敦刻尔克被赶进海里,德国的威胁似乎已迫在眉睫。英国举国动员,连乔治六世也带着随从练习射击,准备一旦需要就扛起枪,做一名抵抗运动领袖。
1940 年10 月,14 岁的伊丽莎白公主,在英国广播公司作了一次对全欧洲的广播讲话,她说:“我们正全力以赴地帮助我国勇敢的水兵、陆军和空军,同时努力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战争危险,以及残酷结果。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一切最终都将会好起来。”
伊丽莎白在16 岁生日时,被封为近卫步兵第一团荣誉团长。
1945 年初,她征得父亲同意,在坎伯利的辅助地方勤务部队服役,当一名运输车队司机,官衔少尉。德国人投降时,伊丽莎白和妹妹玛格丽特悄悄溜出王宫,去伦敦街头和广场观看群众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狂欢场面。
她俩在欢乐的人群中挤来挤去,和人们一道唱歌、跳舞、呼喊口号,忘却了一切。那时还没有电视,人们谁也没有发现这两个姑娘是高贵的公主,而其中一位是将来的女王。
伊丽莎白开始考虑自己的婚姻,她的意中人是希腊的菲利普王子。菲利普的父亲安德鲁亲王,因牵连一场政变被放逐,他不愿儿子再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就将他寄养在英国亲戚蒙巴顿家。菲利普的外祖父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外孙,所以他也是英国王室的远亲。
1939年,菲利普王子进入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学习,战争期间在皇家海军服役,表现突出。
菲利普王子与伊丽莎白初次相识也是在皇家海军学院,当时乔治六世国王由公主陪同来学院视察,院方安排菲利普迎接。他们两人一见钟情,此后一直保持通信联系。伊丽莎白和菲利普的第二次见面是在4年以后,那时菲利普已是伊丽莎白所住的温莎堡的常客。
1947年,这位英国皇家海军上尉加入了英国籍,于7月10 日与伊丽莎白宣布订婚。这一年,伊丽莎白21岁,菲利普·蒙巴顿26岁。不久他被封为爱丁堡公爵。
乔治六世身体状况一直不佳,1952年2月5日他还去狩猎,第二天清晨却突然在睡眠中死去。在同一时刻,伊丽莎白公主正与丈夫菲利普,并排坐在非洲肯尼亚一座野生动物保留地内一棵树干上,向下俯看大象、犀牛和羚羊。几个小时后,伊丽莎白得知父王死讯时,自己已成为英国女王。
加冕大典定于1953年6月2日,在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举行。伦敦林荫区在头一天就挤满了人。3万多人为了一睹女王的风采,带着毯子、雨衣、凳子睡在路旁。那晚春雨下个不停,这些人淋了一夜雨水。加冕式从11点开始,由坎特伯雷大主教主持,他为新女王施涂油礼,并宣布由于上帝的恩典,伊丽莎白为“大下列颠和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及其他国土和领地的女王、英联邦元首、信仰的保卫者伊丽莎白二世”。
伊丽莎白二世继位后,采取了许多措施。她将王室和人民联系起来,她经常步行于人群之中,尽可能地接见臣民,同时也使自己暴露在广播、**、电视、报刊等宣传工具之下,时常受到各种议论,这些议论无中生有,五花八门。
女王经常对新闻界的虚构本领表示由衷的钦佩,有时又对揭露王室成员私生活的舆论感到异常愤慨。女王深知自己的地位和生活方式会引起人们的不满。按英国法律规定,王室除拥有大量的城堡、奇珍异宝和大片的土地外,王室成员还领取巨额的年金并免交个人所得税。女王还拥有许多架私人飞机、游艇和专列火车。女王出访外国,连喝的水都专门带上。而这巨额的开支,都是由每一位英国的纳税人负担的。近几年甚至有了还要不要王室存在的议论,认为帝国的结束是不可避免的。
有一次,女王的汽车在泥泞的小路上行驶,车轮溅出的泥点洒了一位妇女一身。那位妇女冲着汽车生气地大叫了一声,女王伸出头面带微笑地回答:“夫人,你做得对。”身边的丈夫问那妇女说了什么,女王平静地回答道:“她说‘杂种’!”
昔日自称为“米字旗在地球上永远不落”的大英帝国,已是日薄西山每况愈下了。1947年,伊丽莎白二世的父亲不再是印度皇帝;1948年,锡兰获得自治的地位,其后又改国名为斯里兰卡;1949年,缅甸独立,马来西亚成为具有自治地位的联邦。接下来的10年中,埃及、黄金海岸、赞比亚相继取得了独立。面临这些情况,伊丽莎白二世认识到,王室在某些方面也应作适当改变,才能顺应时代潮流。女王号召王室成员应和老百姓打成一片。
尽管如此,女王还是不断遭到来自各方面的批评和议论。一位勋爵在报纸上写文章说:“女王在公众面前讲话的样子令人讨厌,她用的是中学生自命不凡的那种腔调。她与现代世界毫无接触,而她的顾问们也是一批花花公子,对幕后统治集团小圈子以外的生活一无所知。”
很明显,王室并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学生女王访问斯特林大学,反杀生联盟一再表示对安妮公主狩猎的不满。女王的丈夫菲利普担任了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主席,但他在一次狩猎中射杀了一只老虎,曾被新闻界死死缠住不放。
最令伊丽莎白愤怒的,是一位曾在她身边工作过的女侍,向《法国竞赛画报》出卖王室“秘密”。侍女讲,在某次晚宴上,为了使一名误将玫瑰香水当作汤的外国贵宾免出洋相,王室所有成员将错就错,喝下了洗手盆中的玫瑰香水。侍女还说,女王不喜欢首相撒切尔夫人,甚至曾把来访的女首相从巴尔莫勒尔城堡,赶到一间荒野小屋中。女王对此大发雷霆,命令她的发言人断然否认。
伊丽莎白二世与菲利普亲王感情深厚,虽然有时也吵架,甚至对骂,但是在一起时还是笑声更多。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彼此更能互相谅解、体贴和尊重。丈夫时常对人态度粗鲁,女王也不在意。一天,他当着女王的面,冲着《王室家族》影片的导演发火高喊:“请不要把你那该死的摄像机离女王这样近!”女王微笑着挽起丈夫的胳膊走开了。但菲利普亲王也有为人随和的一面。一次,他去美国为慈善事业筹款,一个轻浮的美国商人提议说,如果亲王肯在他的游泳池中洗个澡,他就为慈善事业破费10 万美金。菲利普二话没说,脱去衣服跳入水中,随后拿走了支票。
伊丽莎白于1948 年生下查尔斯王子,于1950 年生下安妮公主,1960 年生下安德鲁王子,1964 年生下爱德华王子。女王对孩子们日常生活的照顾,体现了她希望他们尽可能地成长的一片苦心。她亲自给孩子们订下许多规矩,如:用茶点时,要先吃完面包和三明治才能吃蛋糕;衣服的肘部补上补钉;一周只给2 到6 便士的零用钱;孩子们年幼时,仆人们只能称呼他们的教名,而不是称呼他们“殿下”,等等。
在父母亲严格的要求下,查尔斯从小就能够自己铺床,每天早晨准时地开始吃早餐。菲利普亲王经常说,没有这些基本训练,孩子们怎么能独立生活呢?一次,查尔斯在桑德林丢了一条狗链子,第二天,他的妈妈打发他去寻找。她说:“狗链子是花钱买来的。”
女王自孩提时代起就喜爱骑马,父王去世后,她继承了皇家赛马马厩,于是赛马场就成了她纵情欢乐的地方。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形象,已与赛马结下了不解之缘。她对骑马跳越障碍的技术表演,总是抱有浓厚的兴趣。1956 年,她还把自己的那匹称为“乡下人”的马,借给了英国的奥林匹克队。她让这个队所有的骑手都住在温莎,以便于她观看他们的训练。当女王在斯德哥尔摩观看这次比赛时,人们可以看到,这位英国女王的嘴里在默默念叨着赛马的行话,因为她本人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是一位具有国际水平的女骑手。
伊丽莎白二世的女儿安妮公主的骑术也很出名,这是因为受母亲熏陶的缘故。女王每周要骑四五次马,牢牢地坐在马鞍上,顽强而又沉着地驱马驰骋。她一直在研究骑术,科学地完善自己骑马的技术,正是因为她的这种职业风格为她的女儿树立了榜样。顽强、坚定、毫不畏惧,伊丽莎白二世具备了所有这些越野比赛项目中夺魁的资格。在女王和安妮公主的努力下,这种比赛变得引人注目起来。
当伊丽莎白与她的马匹在一起的时候,人们看到的是真正的伊丽莎白本人,而不是一位女王。她会全然忘记她的地位,像其他任何一位赛马迷一样大声喊叫,跃马扬鞭,疾驰前进。每到这时,你会重新看到她的脸上流露出她儿时顽皮地咧着嘴笑的样子。女王尽其可能地经常光临赛马场,享受那种最令人难以捉摸的刺激感。她经常与她的动物交谈,用鼻子挨擦他们。她非常喜欢在拂晓时起床,注视着一匹匹骏马身挂露珠在她面前嘶叫着跑过,尔后她在马厩的四周散步,用手抚摸它们那发亮的两肋,并同养马人谈论有关养马的话题。
伊丽莎白二世除了喜欢养马,还喜欢养狗。她的一只宠犬死了,女王在桑德林为它建了个小墓,墓碑上写着“女王忠实的朋友苏珊”。女王亲自照料她的狗,给它们喂食、捉跳蚤,在它们行为失当时,向它们大声地斥责,就像对待她的马一样。
50 年代,女王在桑德林发展起来一个拉布多种犬饲养场,在这里,她亲自饲养和训练这些动物,培养出了一种猎犬种犬,这种猎犬在同类中获得了国家奖。
严格地说,伊丽莎白二世的家族应该是乡下人。她乐于承认她是一位“乡坤”和“爱马人”。如果她不当女王,她肯定会在乡下定居,喂马、养狗。
或许也会将许多时间用于有价值的地方事业,如:妇女协会和红十字会。
在许多场合,女王的生活与普通英国妇女没有什么区别,当人们看见她亲自在乡间别墅的厨房里剁肉时,竟不知如何称呼她才好。被邀请到温莎乡间别墅的客人们,一来到就被女王一家那简朴的生活方式打动了。王室的朋友和名人们掺合在一起去观看赛马活动。女王固定的活动项目是举行一个周末乡间家庭聚会。当女王清晨阅读文件或外出骑马时,她的客人们或是打网球,或是在温莎逛商店。女王还为打算住下的客人准备了游戏项目、克里斯蒂的侦探小说以及一些唱片。
伊丽莎白二世的日常活动,大都经过周密安排。清晨9 点,一名苏格兰风笛手在她窗外吹奏风笛,表示一天工作的开始。王宫上空飘扬的旗帜,表明女王居于宫中;如果不升旗,说明她不在伦敦。女王的例行公事,包括每日在白金汉宫后面的办公室里,审阅几个小时文件、会见政府官员和来宾;每周与首相会晤一次,参加各种活动。仅1983 年,她就出席了337 次正式活动,其中包括官方会晤、开幕式、接见、授勋、招待会、国宴等。
女王的操劳有时会被过分夸大,她在伦敦的时间表总是排得满满的。但是,她有长时间的休息,可以到乡间别墅度假。她最喜欢的活动就是与她的狗一道到野外散步。
伊丽莎白二世获得了忠诚与尊敬,但她却不能轻而易举地使人们产生亲热感。她不像她的母亲那样喜欢拥抱。有一次,一个牙买加人劲头十足地跳到她面前,将自己的雨衣铺在一块水洼上,女王小心翼翼地看着它,然后有意地绕着它走了过去。她也曾经看到一个挨一个的婴儿,被放到一个体重秤上,并听到一位渴望拍一本挂历的摄影师叫道:“女王陛下,看在上帝的面上,挑一个抱抱!”她的查尔斯王子可能会这样做,她的丈夫心绪好时也可能会如此,而女王却对此不感兴趣。为了显赫的地位,她克制着自己的感情。
保持王权的神秘性是一个复杂的任务。女王手下有位工作人员对此作了很好的解释:“王室并不是为了让人民消遣娱乐或改变人民的信仰而生存的。王室就是王室。”
伊丽莎白二世这位世界上最有地位、最富有的妇女,令千千万万的普通人羡慕。但是,她的烦恼也不少:查尔斯王子和黛安娜王妃感情不和,由小吵小闹到公开分居;她的其他子女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在国外,澳大利亚新当选的总理已公开鼓吹脱离英联邦。在国内,不时有要求取消王室特权的呼声。伊丽莎白二世虽然不能同昔日集政教大权于一身的祖先相比,但她仍然是英国的首富。她拥有的财富,据1988 年统计,达到33 亿英镑。尽管女王是个人而不是神,但她在国民中仍享有崇高声望,被视为英国传统的象征和永世长存的民族精神化身。每当奏起国歌时,人们不分老幼贵贱齐身起立,同声高歌起那首家喻户晓的《神佑女王》:上帝保佑女王,祝她万寿无疆,神佑女王。
常胜利,沐荣光;孚民望,心欢畅;治国家,王运长;神佑女王!
戴安娜王妃
戴安娜王妃Princess Diana
英文姓名:Diana Frances
名衔:威尔斯王妃戴安娜(离婚后)
出生日期:1961年7月1日
出生地点:英国诺福克
结婚日期:1981年7月29日于保罗在
教堂与查理斯王子举行大婚
分居日期:1992年12月9日
离婚日期:1996年8月28日
子女:威廉王子(1982年6月21日)哈里王子(1984年9月15日)
1961年7月1日出生于英国诺福克。
1981年7月29日与威尔士亲王查尔斯·菲利普·亚瑟·乔治(Charles Philip Arthur George)结婚。
1982年6月21日长子威廉出生。
1984年9月15日次子亨利出生。
1992年12月9日查尔斯王储和戴安娜王妃分居。
1996年8月28日双方解除婚约。
1997年8月31日因车祸死于法国巴黎。
1997年9月6日葬礼,安葬在她的家族墓地,北安普敦郡(Northamptonshire)的奥尔索普(Althorp)。
别了,英格兰的玫瑰(环球时报)
她从伦敦圣保罗教堂走来,又从那里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离去。16年的风雨历程,悲欢荣辱从此划上了句号。一朵光彩照人的玫瑰就这么凋谢了,一个曾给人以同情、爱心和理解的王妃就这么离去了。威斯敏斯特教堂外,成千上万的人为她祈祷,她的灵柩经过的77英里道路上洒满了鲜花。
许多人难以忘怀,因为他们曾是16年前那场“世纪婚礼”的见证人。1981年2月29日,同样的万人空巷,迥然的气氛情绪,伦敦是欢乐的海洋。那一天,戴安娜披着7米多长的婚纱,在圣保罗教堂与英国王储查尔斯立下永生相爱的誓言,那情景恍如昨日,白金汉宫阳台上的“世纪之吻”仍历历在目。如今曲终人去,天上人间!
“灰姑娘”邂逅王子的那个舞会是在查尔斯30岁生日的晚会上。尽管戴安娜只是个凑数的宾客,甚至没机会与王子共舞一曲,但故事毕竟开了个头。随后,最重要的章节要数戴安娜那番关切的话:“你在教堂的走廊上显得非常悲伤。这是我见到的最悲伤的情景。我看到你悲伤,我的心也在为你流血。我想这不公平。你太孤独了,应该有个人来照顾你。”他们谈的是不久前查尔斯的叔叔蒙巴顿的葬礼。那天是1980年的7月,当时两人坐在朋友庄园的干草堆上聊天。这番话令查尔斯对这个小姑娘刮目相看。以后的事就顺理成章了:约会、订婚、半年后结为百年之好。
这是故事的高潮,也是最华美的篇章。然而好景不长,新婚燕尔,争吵接踵而至,随后便是猜疑、不忠、分居和离婚,戴安娜最终因车祸惨死塞纳河畔。一则美丽的童话故事最终因车祸衍变为一场人间悲剧。
故事是残酷的,但细想起来也在情里之中。他们毕竟生活在20世纪的现代化时代,都是活生生的人,有各自的喜怒哀乐、成长背景和价值观念。应该说,恋爱时的玫瑰、蜡光晚宴以及查尔斯的地位、王室生活的富贵,对戴安娜的爱情的确起到了某种催化作用。当然这也无可厚非。哪个少女不向往美好生活,哪个姑娘没有梦见过白马王子
事实上,这一婚姻的浪漫色彩更多的是由善良的人们演绎出来的。从根本上讲,它一开始就包含诸多的现实考虑。在查尔斯漫长纷杂的寻妃道路上并不是没有心仪的姑娘,只是作为王妃,未来的王后,她们总有这样那样的不尽如人意之处。最后相中戴安娜,是因为她基本能满足王室的苛刻条件。首先,她年轻,貌美,出身贵族,家族信仰新教。其次,她的家庭与王室相熟,她本人就象邻家女孩那样为王室所熟悉。更重要的是她从未交过男友,是个处女,不会有人说东道西,丢王室的脸。在她之前查尔斯的多个女友都因为这一点而未能进入王室。也有人说这里面还有更重要的,即当时英国的经济形势严峻,失业、罢工等使王室的威望江河日下,王室希望通过迎娶这位当过幼儿园教师的平民女子来取悦人民,拉近与人民的关系。当时年仅19岁的戴安娜当然不可能想到这些,但是后来她确实起到了这一作用她的风采、她的行动给王室注入了活力。这当然也是她本人始料未及的。
走进深宫之后,戴安娜对王室的生活从雾里看花到切身感受。繁文缛节,清规戒律,隔阂冷漠令她这个初来乍到的年青女子备感紧张、孤独、无助。可她的丈夫没有给她以适当的帮助。尽管她嫁给查尔斯多少有点图慕虚荣,但在她内心深处最渴望的依然是真爱,是有人能关心她。童年父母离异,失去关爱,这种创痛时时刻刻追随着她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对亲情、对爱的渴求与日俱增。查尔斯是她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她全身心地爱着他,一片痴情。她的理想是象童话故事中说的“从此她和王子快乐地生活在一起”,白头偕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