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奇异地手记式的散文,写作时间是1949 年5 月30 日。从抗战开始,由于政治意见和文学观念的差别,沈从文与左翼政治力量的关系不断恶化,1948年郭沫若发表《斥反动文艺》,辱骂他为“一直是有意识地作为反动派而活着”。政治上的乌云摧残了他的神经,1949 年沈从文中止了文学事业,走下北大中文系的讲台。1 月起,就开始精神失常,而那些清华园的朋友林徽因夫妇、金岳霖等马上邀请他到清华调养。《五月卅下十点北平宿舍》就是当时留下的文字材料之一。
在短小的篇幅里插入了三段不同的叙事文字:历史中的丁玲、现实中的夫人张兆和、幻觉中的
翠翠。特别是对于最喜爱的人物形象翠翠是放在将来的时态中叙述的,暗示着他对未来道路的选择:虽然后来没有归隐故乡湘西,但彻底远离了文坛,而流连于民俗文化和历史文物的整理。
他首先从一张旧照片引出了丁玲的故事是意味深长的。青年时代,沈从文与丁玲夫妇是极好的朋友,虽然走的道路不一样,但是在丁玲的丈夫胡也频牺牲以后,他曾冒着危险护送丁玲和遗孤回家乡,可说是有胆有识;当丁玲被国民党政府秘密逮捕后,他又公开发表长篇散文《记丁玲》来唤起民众对失踪者的关注,可说是有情有义。十九年过去了,丁玲成了新时代的文艺官员和风云人物,当年护送的遗孤也已经长大成人,可是他,却“被自己的疯狂,游离于群外”,历史是多么嘲弄人?对于患难与共的妻子张兆和,沈从文是充满了感激和愧疚。当他的思绪从照片上的历史回到现实时,他用两句话来描写自己的家庭:“兆和健康而正直,孩子们极知自重自爱” 这两句话其实是一层意思,后一句更加衬托出前一句兆和的健康正直、教子有方。眼看着这样一个在温馨熟睡中的幸福家庭将会因为他的缘故而遭到破坏,他的恐惧和绝望是可以想象的,静夜中小灶马的振翅鸣叫似乎也渲染了这种绝望的心理。最后,沈从文又想到了家乡--他时刻魂萦梦绕之地,这位湘西民间世界的赤诚歌手在社会变动中饱经孤独与冷遇以后,本能地想回到土地的怀抱之中,他本来就是属于那一块朴素的土地。翠翠也许是他小说里的人物,也许是艺术人物的生活原型,也可能是家乡民间世界的一个文化幻想,象征了作家归隐民间的理想。值得注意的是作家描述家乡时用的是未来时态(端午快到了)而不是过去时态,隐含了作家对未来道路的自觉选择:虽然他后来没有归隐湘西民间,却以半生的精力流连于民俗文化和历史博物的整理,而自觉远离喧嚣的文坛与社会,在民间岗位上尽了知识分子的职责。
虽然这篇手记仅仅是作者在病中的“呓语狂言”,但它富有象征意味地记录了知识分子在一个大转型的时代里呈现出来的另一种精神状态。病中的沈从文敏锐地感受到时代的变化:“世界在动,一切在动”,但他真正感到恐慌的不是世界变动本身,而是这种变动中他被抛出了运动轨迹:“我似乎完全孤立于人间,我似乎和一个群的哀乐全隔绝了”,“我却静止而悲悯的望见一切,自己却无份,凡事无份。”正因为沈从文从来就不是“有意识的作为反动派而活动”,所以他才会对这个变化中的时代既不具备任何敌意和戒心,也不是明哲保身地冷眼旁观,而是想满腔热情地关爱它和参与它,所以才会对自身被排斥在时代以外的境遇充满恐惧和委屈。这种感受多么清醒,多么逼真,哪里有丝毫的“神经失常”?所以他要大声地宣布:“我没有疯”!他还要进一步地反复追问:这“究竟为什么”?作者虽在病中文字仍然充满力量,读完这篇手记,一个善良而怯懦的灵魂仿佛透明似的毕现在读者的眼前,人们忍不住想问:一个新的伟大时代的到来,难道不能容忍这样一颗微弱而美好的生命的存在吗?
最好的爱情是从一而终,遇一人白首,择一城终老。从一而终的爱情是很多人都向往的,但是民国时期也有这样一个奇女子,她同时爱上了两个男人,并且提出了三人同居的想法,她就是——丁玲,那么丁玲如今的结果如何呢?
思想开放,才华横溢
丁玲,1904年10月12日出生于湖南临澧,由于丁玲出生在民国时期,这个时期思想比较的开放,所以丁玲的思想是很开放的,而且她还接受过西方的思想教育。丁玲也是才华横溢的,她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才女,年纪轻轻的便成为了我国的著名作家。
丁玲和民国时期的很多的文人墨客一样,对于爱情特别的重视,有着特别强烈的爱情观,渴望着轰轰烈烈的爱情,同时也期待着真爱的到来,所以丁玲的这种追求注定了丁玲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也是传奇的。
三人行的爱情道路
在20岁左右的时候,丁玲的亲弟弟永远地离开了她,丁玲一度陷入了悲伤和痛苦当中,整日以泪洗面,在这个时候,丁玲遇到了一个名叫胡也频的男人,胡也频是一个温润如玉的男人。他对丁玲算得上是一见钟情,于是他便不遗余力地追求丁玲了。
看见因亲人离世而悲伤痛苦的丁玲,胡也频十分的心疼。胡也频经常来陪丁玲,逗她开心,照顾她温暖她,给她很多的关心和爱护,胡也频的家庭条件并不是很好,但是胡也频哪怕是借钱坐火车也要去北京陪丁玲。
长此以往,在胡也频的温柔和照顾之下,丁玲逐渐地感动了,两人也就确定了恋爱关系,并且两人都是彼此的初恋,没多久,两人就决定同居了,虽然他们在当时没有钱,过的日子也很拮据,但是两人的日子还是十分的幸福。
不过这场一屋、两人的日子并没有过多久,丁玲在学习日语的时候认识了同样也在北大学习日语的冯雪峰,冯雪峰是比较邋遢的,并没有胡也频的细心和温柔,所以丁玲对冯雪峰的第一印象并不是很好。
但是后来的学习过程当中,两人的接触越来越多,共同话题也是越来越多,丁玲和冯雪峰也逐渐对对方有了好感,没多久,两人也就相爱了。但是丁玲的心里还是有胡也频的。
丁玲既不想放弃胡也频也不想放弃冯雪峰,鱼和熊掌想兼得,于是丁玲提出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想法,就是开展一段三人行的爱情,三个人居住在一起。
丁玲的这个想法对胡也频和冯雪峰来说都是不公平的,同时,也让丁玲的名声损坏了很多,但是丁玲也没想那么多,三个人就真的生活在了一起,三个人没有生活多久,胡也频就受不了三个人的生活了。
但是在好友沈从文的劝说以及对丁玲的诚挚的爱下,胡也频妥协了,回到了北京继续着这段三人行的生活,但是这个时候,冯雪峰因为受不了崩溃了,他还是无法接受三个人的生活,最终他选择退出这场感情,这场三人行的感情也就到此结束了。
生下孩子,初恋死后改嫁他人
冯雪峰离开之后,丁玲很是伤心,因为冯雪峰是真正懂她的人,在冯雪峰离开之后,她的心里就像是缺了很多的东西,而对胡也频丁玲有的更多的便是感动和感激,可以这样说,冯雪峰是她爱的人,而胡也频是那个适合她的人。
没过多久,丁玲也就和胡也频开始了新的生活,丁玲没过多久就怀孕了并且生下了两人的孩子,本以为两人的日子可能就这样静静的过下去了,但是天不遂人愿,在两人的孩子一岁多的时候,胡也频就被枪决了,留下了孤儿寡母相依为命。
丁玲在胡也频离世之后,又和冯雪峰重逢了,冯雪峰是爱丁玲的,但是此时的冯雪峰已经有了家庭,为了自己的家庭,冯雪峰放下了这份爱,和丁玲再也没有过多的交集。
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丁玲认识了一个英文翻译冯达,此时的丁玲孤儿寡母的,没有人照顾她,冯达便经常的去照顾丁玲和她的儿子,向丁玲表现出了自己的爱意,慢慢的,丁玲的那颗心便重新开始活了起来,她对冯达也是产生了好感。
于是她鼓起勇气接受了冯达,两人也是走进了婚姻的殿堂,这段婚姻中,丁玲是真正幸福的,但是这段幸福还是没有维持多久,仅仅两年的时间,丁玲和冯达便锒铛入狱了,并且在监狱里生下了自己的第二个孩子,而丁玲此时的名声也已经是十分糟糕了。
再次离婚,中年时期觅得真爱
在出狱之后,丁玲也是由于种种原因离开了冯达,两人也是此生不复相见了,这时候的丁玲,已经遇见过了三段爱情,但是丁玲还是没有放弃那颗想要寻找真爱的心,哪怕是一路跌跌撞撞。
然而这次丁玲真的等到了真爱,白首不分离,丁玲在延安的时候参加了一个纪念晚会,在宴会上,丁玲认识了一个20岁的男演员陈明,陈明年轻帅气,同时身上也是充满着阳光与希望,丁玲被陈明感染了,她看到陈明仿佛就看到了希望。
于是她决定要主动追求陈明,追求自己的真爱,而且这次连上天都在帮助丁玲,她在延安工作的时候,陈明成为了她的下级,两人在工作上也是经常接触,丁玲表现的是十分的主动,两人的接触越来越多,了解越来越多,陈明也对丁玲产生了好感。
于是两人就决定在一起了,但是尽管那个年代思想开放,姐弟恋年纪差距十三岁也少不了流言蜚语,而陈明只是一个20岁小男孩,没多久就受不了流言蜚语,便和丁玲提了分手,分手之后陈平又找了一个妻子成家。
可是成家之后的陈平发现自己根本不能忘记丁玲,于是两人更是不顾陈平有家庭就在一起了,最终陈平也和妻子和平离婚了,就这样早已习惯了风言风语的陈平决定娶了丁玲,随后两人就举办了婚礼,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从青丝到白发,两人都没有分开,而是陪着对方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丁玲的一生可以用传奇来形容了,坎坎坷坷,但她最终觅得了良人,丁玲是幸运的,虽然有很多的流言蜚语,评头论足,对比起她想要的爱情,流言蜚语都不算什么,丁玲追求爱情的勇气也是值得每一个学习的,嫁人嫁给爱情比嫁给合适会更加的幸福,而遇到爱情的时候,也要鼓起勇气去追求,而不是畏首畏尾,畏惧流言蜚语,只会错过最好的爱情。
贾平凹的算吗?
贾平凹《沈从文的文学》
这本来是一堂课,专业性很强的一堂课,上一次在小教室讲“文学语言”,我以为还是小范围讲,没想来了这么多人,又在这么大的地方,我可能讲不好了。今天讲“洗从文的文学”,这是中文系给我出的题目,让我讲沈从文,谈张爱玲。这两个作家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作家,文坛熟悉,大家熟悉,就很难讲,我只能讲讲我阅读和学习的体会。
中国的作家是从来不缺乏天才的,比如李白、苏东坡、曹雪芹、鲁迅,这样的名子可以列一大串。正是因为有他们存在,中国的文学才立于世界文学之林。他们留下了一份遗产和一份光荣,才使我们作为后人的在面对着西方文学不至惶恐和自卑。学中文的人,搞汉语写作的人,我们必须了解他们的人生,熟读他们的作品,这是最最基本的学业修养。但天才作家的作品,我们只能神灵一般的敬奉他们,而无法复制和模仿,因为他们的写作无规律可寻,常常是不从事写作的人读了他们的作品感觉他也可以写作,而从事写作的人却觉得不会了写作。今天我讲另一个天才作家,那就是沈从文。对于沈从文大家可能也是没人不知道的吧,关于他的话题也可能是大家听过了许多吧,我要讲的依然不是他作品的具体分析,还是我刚才说过的,天才作家只能受其启示而是不可仿制的,正如天才画家齐白石说过:似我者死。伟大的作品都是看起来似乎非常平易,似乎人世间就真有那么些故事,不是笔下写出来的,是天地间原本就存在着的,这又如同一些科技发明,是上帝借某某某之人带到人类社会的。牛顿故居的墙上有人写着这样一首诗:自然和自然规律隐藏在黑暗中,上帝说,让牛顿去搞吧,于是,一切就光明了。天才的作家也是这样。我们读《红楼梦》,读《西游记》,读《聊斋志异》,你能感觉那是在编故事吗?你不觉得真真实实有那么一段生活吗,你能认为那是在运用什么技巧吗?世界名牌服装,都是那么简洁,只有小裁缝们做衣裳才费尽心机,在领口上做花边,在袖头上绣饰物。盆景是精致的,大山上的草木和石头不需要布置。如果说人才、怪才、天才,人才是学成的,怪才是出绝招的,它太注意突出自己的不同一般,太刻意,气量就狭小,而天才一切都“蹈大方”它是整体的,静水深流,看似平和,如水一样,谁都可以进去,进去就淹死了,是未为奇奇。
先说沈从文的生平。为啥要说他的生平,这是因为什么生存状态决定什么人,什么人写什么文章。火而有焰,文是人的精神之光。研究一个作家,必须先研究他的生平。世上有许多作家,我们能不能学他,能不能学到他,只有研究他生成的原因,才能得出结论。肉是好东西,我也承认,但我是素食主义者,这肉对我是不贵重的。为什么有的作家对你有感应,有的设有呢,道理就在这里。我讲一个例子,有一个画家带学生,要学黄宾虹,什么也不教、也不让临摹,半年内熟知黄的身世,生活习性,穿黄的衣服,让自我感觉自己就是黄宾虹,然后再描摹黄的画,学他的技法,突然进步神速。再举例子,我当时喜欢川端康成,搞不清他为什么能写出那样的小说,就寻他的所有资料,才明白日本的川端康成作品之所以阴郁,是他从小失母,身体多病,孤独敏感的原因,也以此,寻找我能不能学他,哪些东西与我的气质有关,哪些东西我无法学习。沈从文是1902年出生于湘西凤凰。湘西凤凰地处于川、湘、鄂、黔四省交界,多民族杂居,现在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当然人们去那里旅游有沈从文故乡的原因,但那里自然风光非常好,就是说那里的风水好。中国有古话说“得山水清气”,说“地杰人灵”,那是有道理的。穷山恶水是产不了佳木的,平原上的树多横长,深山的树多高直,戈壁滩上长的是骆驼草,太白山顶上的树只有一人高。沈从文的祖父是大将军,曾率领当地的一支军队随湘军攻打过太平军,也曾任贵州的提督。但死得早,祖母是苗族,没儿女,将祖父弟弟的二儿子过继了,这就是沈从文的父亲。父亲也是一个镇守边关的大将,1900年八国联军改编了天津,其父解甲归田,母亲是土家族,回到凤凰第二年生下沈从文。沈从文14岁入地方行伍,当过卫兵、班长,文件收发员,司书等。20岁的时候,独自到北京寻找发展,如当今的“京漂族”。他考了无数的大学,没有考上。外语不行,一口湘西土语,交际受障碍,在北京混不下去,就又返回家乡当兵。但在队伍中领伙食费时,又改变了主意,离开了队伍,又到北京谋生。这时他开始写作投稿。在这期间,因投稿屡屡不中,生活极度困难,临时当过图书管理员,报社编辑,再后因作品发表,逐渐声名起来,到私立大学教书,以至最后任教到北大。从此成为名作家名教授。这就是他前半生的经历。
他前半生的经历决定了他的作品一切基调。他的后半生,变化更是巨大,但没有再从事文学写作。后半生我在后边再讲。这前半生的经历可以概括这么几点。一、绮丽的自然山水赋予了他特殊气质,带来多彩的幻想。二、民族交混,身上有苗、汉、土的血液,少数民族在长期受压历史中积淀的沉忧隐痛,使他性格柔软又倔犟,敏感又宽厚。三、出身地方豪门大户,经见得多,又生活丰实,看惯了湘兵的雄武以及各种迫害和杀戮的黑暗。四、在写作初期受尽艰辛,培养了“安忍静虑”的定力。他的前半生的经历完全成就着一个作家的要素。什么样的人可以当作家?可以说有各种各样的,如托尔斯泰是贵族,如司马迁受过屈辱,如屈原不被重视,如曹雪芹经历了繁华与败落。一般情况下,小时受过磨难多的人容易成为作家,因为磨难多,人情炎凉就体验的多,而文学就是写这些的。胸中要有说的话、有悲痛、有成郁情、有悲绪、不吐不快、不说不行。艺术都是情绪的东西。有社会情绪和和个体生命的情绪。情绪如结合到一起,写出来就是好作品。任何艺术也都有个情绪在里边。如李商隐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那不是平空说的,一定有对象,只是李死了,谁也不知道。好作品的产生就是这种情绪的产物。又传达的是社会情绪和个体生命情绪的统一。可以说,都是从实用开始的,现在有人作品是为了发表,为写而写,当然出不了好作品。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人的行万里路,那时交通不便,骑个毛驴出走,一路上风雨冰雪,一路上不知吃在何处投宿哪里,有狼虫虎豹,有强盗毛贼,他的体验是生命的体验,如果现在坐飞机旅游,一两个小时就到一地,这个城市和那个城市大致一样,吃喝不愁,你就是行十万里,你也没有多少体验的。我再讲几个小例子。沈从文的《湘西散记》里写了他大量的少年生活,他是生活在多民族的环境中,又是地方豪门大户,那里孔孟的东西少,自然的、野性的东西多,他不受约束,生命是活泼的、天真的,所以长大以后做人没顾忌。他曾经和丁玲有过矛盾,他到北京后因丁玲也是湖南人,声名也大,与之交往,感情真挚,丁玲入狱后他听到丁玲死了还写悼念文章,但后来两人发生误会,误会是以别人流言所致,丁玲怨恨他,他也不申辨,以致解放后长期受排挤,他就默默活着,隐忍着。他在京最困难的时候,冬天很冷,在一个仓库里写作,没有火取暖,衣服单薄,郁达夫去看他,把围巾送给了他。他投稿屡投屡退,当时《晨报副刊》的主编是孙伏园,一次编辑部会上,孙搬出一大摞他的未用稿,说:这是某某大作家的作品。说完扭成一团,扔进费纸篓。他到北大后看上了张采和,张采和是一个美女加才女,他爱得不行,给人家写求爱信,张却看不上他,把信交给了校长蔡元培,蔡元培说:沈从文能给你写信,这是难得的好事呀!后来经蔡元培尽力作合,他们才结了婚。解放初期,沈从文境遇极度不好,夫妻关系不好,但他一直深爱张采和。他有一个单独的学习写作的房子,每天带点熟食一早去,晚上回来,这样的生活一直十多年。我是没有见过沈从文的,当年一个朋友去北京见过他,回来说,老头象老太太,坐在那里总是笑着,那嘴皱着,象小孩的屁股。我告诉说那是他活成神仙了。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凡是很杰出的男人,晚年相貌都象老太太。我说这些是什么意思呢?说明沈从文不是个使强用狠的人,不是个刻薄钻刁的人,他善良、温和、感受灵敏、内心丰富、不善交际,隐忍静虑,这就保证了他作品的阴柔性、温暖性、神性和唯美性。
现在分头说说他作品的这几方面特点。
沈从文真正创作的时间并不长,从1924年至1949年,就共有25年左右,人不到50岁就停止了。五四时期那一代作家,49年前创作基本上就停止了,也都是50岁左右,拿陕西来说,柳青、杜鹏程、王汶石等也是40岁左右,文革开始了创作也就停止了。这些作家命运都是悲惨的。沈从文25年时间作品结集80多部,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人们熟知的,比如《柏子》、《龙朱》、《阿黑小史》、《月下小景》、《边城》、《长河》、《湘西散记》等。
说他的阴柔性。他的作品有一种忧郁气质,有一种淡淡的伤感基调。作品的题材都是社会下层的士兵、妇女、小职员的日常人生,既便写妓女也都是低等妓女。在他写作的年代,国家破碎、民族灾难,鲁迅在写《彷徨》、《呐喊》,茅盾在写《子夜》,巴金在写《家》、《春》、《秋》,还有柔石那一批作家,还有延安边区那一批作家革命性更强。而沈从文的作品似乎并没直接涉及当时的风云。换句话说,他不是政治性强的作家,他的作品没有成为政治宣传品,不是匕首和投枪,他也不是战士。没有直接写政治,写社会问题,使他的作品不阳刚,也因此不僵硬。当他初冒出来的时候,以别样的生活,别样的色彩,惊动着文坛,成为京派作家的一员大将,但他在那个时候不可能成为旗手,以致于后来政治性的,社会问题性的,大题材的东西占领了中国文学,沈从文便渐渐边缘化,受到了漠视、排挤和攻击。这种情况和张爱玲一样,张爱玲也只是写她的没落家族的生活,所以50年代初她就出国了,张是有家庭背景的,自由相当大的人,她可以出国,沈从文就只有留下来,因为他的性格决定了他的行为。49年以后,虽有种种原因他退出了文坛,可以说,既使他还在文坛,他也是写不出来的。而文坛有这样的情况,人人都知道他是个诗人作家,任谁也不知道他写了什么诗什么小说,这样的人往往在文坛混得最长。我在文革后期,有一天去图书馆翻到他的一本书,那是我第一次读他的书。书是丛书,序言由别人写的,序言中说他如何有才华,文笔如何好,但有一句话我记得清楚,就是:他只能算二流作家。但我那时不知道沈是谁,非常喜欢读他的作品,后来一本书上收他的一个作品,我还给出版社写信,要求多收他的作品,又过了多年,他的文集才出来。我一直说过这样的话,作品必须经过50年的考验,如果50年后有人还在读,那就是好作品。50年后沈从文怎么样呢?沈从文成了中国现代文学超一流作家,成了作家和从事文学工作者的必修课。为什么呢?文学有文学的规律,文学就是写人性的,脱离了写人性,而将文学当作政治的宣传品,你轻视着文学规律,文学也就最后抛弃你。近50年后沈从文的浮出,是中国文学观的改变,可以说,对待沈从文的态度变化,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心路历程。这一点,我们一定要记住,文学一定要遵循文学规律,文学不是政治宣传品。以政治观念写作品,既使一时红火风光,最后也是一无所有,而文学不作御用,有人又写成揭露、暴露、黑幕性的作品,思维上和御用一样的。同样一无所有。有一年我为江苏一清代驿站,墙上贴有接待的仪程,皇帝来了,送当地特产,有一条,请诗人献诗。看后心中特别悲哀。我写过一个中篇“艺术家韩起祥”就写了一个艺术家如何一步步变成政治宣传品,最后悲凉地死去。这就牵涉出了政治的关系问题,中国民族是一个苦难民族,因为苦难,政治情结就浓,所以“铁肩担道义,著文章”之说,伟大的文学作品既要关注现实,又要追问人的本身。讲政治要讲大政治,关注和追问的就是大政治。
他的温暖性。善良而宽宏的作家才能写出温暖的作品。沈从文写下层社会的人日常人生,同时期老舍也是写下层社会的日常人生,两人都是伟大作家,但老舍的眼光是批判的眼光,以一个改革者的眼光来看待人性,而沈从文以温和的心境,尽量看取人性的真与善。对人性的真与善的关注和肯定,集中体现于笔下的女性形象的塑造。我们估且不论其长篇、中篇,即使那些短篇,比如《柏子》和《丈夫》中的妓女都是那么可爱、可怜,读完让你心跳和叹息。作品的温暖性,可以使作品有慈爱心。我有这样体会,小时候家境不好,父亲从学校带回一点吃食,当我们兄妹四人在那里吃的时候,他是静静地坐在那里看着我们吃。我做了父亲后,每当弄些好吃的带回来给孩子吃,我也是坐在对面看着,我体会到一个做父亲的那种感觉。读沈从文的小说,我就想到父亲的神情,我感觉沈从文对他的人物就是这种神情。作品的温暖性,更使文笔优美,没有生硬尖刻,没有戏谑和调侃,朴素而平实,幽默也是冷幽默。他不是刻意要批判什么,作品里看不出谁是坏人,谁是好人。一切都是温情,他表现悲剧现实,如果在作品是好人坏分明,那就不是好作品。“红楼梦”贾林的悲剧是谁制造的呢?是贾母,是宝钗,是宝玉,是黛玉,好像都有,又都没有,是社会的悲剧,是人人都有份制造的悲剧,但你又不能怪哪个人。又如文革,是谁的责任?毛主席,走资派,造反派,好像是又不是,是全部的中国人都参与的悲剧。
说到神性,好小说都是有神性的,也就是有精神的。作品要讲究维度,要提升精神层面。有的作品是政治传声筒,这是令人反感的;有的是把人物作为背景,去研究一个个具有当下性的社会问题,这是讨厌的;有的以观念写作,全文就为着演义又一个观念,同样面目可憎。现在有许多作品,写现实,不应称之为现实主义,没有精神意象的现实作品不是现实主义作品。沈写的是下层社会人的日常生命状况,就是他探寻的是关于人的最为根本意义上的爱、真、美,他的小说才具备了生命力。他有一句名言,说他的作品是建一个希腊小庙。通过对淳朴的爱恋的风土人情的描摹,营造一个特殊精神空间,这个精神空间与作者所身处的特性空间形成强烈对照,这精神空间就是“希腊小庙”,庙里供奉的是一种充实人性和神性的爱。一方面是经营希腊小庙,一方面现实却是人欲横流,红尘滚滚,这样就必然产生孤独和悲凉,他的作品又温馨又哀伤是自然而然的。我画莲喜欢画出藕、茎和花,莲花就是藕的精神之花,这朵花是艳丽的,洁净的,艳丽和洁净得又无比哀伤。佛的眼是微闭的,佛的态就透着这种味道。沈从文这一点,我们在读他的书时,一定要体会。我们写作为什么得有这种神性,精神空间为什么缺乏,而他又是怎样寻找怎么处理和完成这个精神空间的?
再说唯美性吧。中国作家历来分两类,一类政治性强,大题材,大结构,雄浑刚健,这类作家和作品弄得好当然好,而且在当代当红,弄得不好就极其不好,作品寿命极短。另一类讲究文体,讲究艺术,讲究语言,讲究气韵。当然弄得不好,影响大气,沦为柔弱和矫情。但这类作家的作品寿命长,他的文字至老都好,即便留一个便条都有味道。举个例子吧,现代作家废名是唯美化的,沈从文向他学习过,他的作品特别讲究,太讲究了就冷僻、孤寂,失去大气。古诗人贾岛如此,废名也如此,而沈从文学废名脱于废名,他作品的气是向外喷的。孙犁的荷花淀派之所以后继无人,就是后学者气小了。唯美性的作家作品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艺术感觉好、文笔美,善于运用“闲话”,增加韵味,我比喻为往水面上抛石子,有人抛一个石子,咕咚就沉水了,有人的石子在水面上连续打漂。(举《柏子》的一些句子)。他们反复叙说一件事,文笔独思妙想,有无尽的细节,这需要感觉和想象。沈如此,张爱玲也如此。大家可以读沈《龙朱》。(这里不能具体分析。有许多东西靠自己去悟。没有悟性,那就不是干这行的料了。)
下来,我谈谈沈从文给我们的启示。
一、成功的作家,必须是天生的一份文学才能,这份才能不是学校能培养的,它是大自然的产物。只要他胸中有文学,一经开发就有文学作品,若胸中没有,后天的努力也只能成就一般。知识并不等于智慧,而智慧就是悟的积累。在日常生活中悟一些道理,逐渐积累,洞彻天地自然的规律。大师付都是悟道的,有的是顿悟,豁然洞开,有的是历经无数劫难渐悟的。那些小各尚,是天不是,张爱玲讲“发展自己的天才”,只要你感觉你有这方面才情,你就好好去发展,许多写作人初期都询问:自己是不是这方面材料,最后能不能成功?别人是无法回答,自己有感觉,这如同端来一碗饭,你会感觉自己能不能吃下。说这样的话,不是要打击一些初学文学的人,我强调的悟性,作家必须靠悟,有一句话:“读书不求甚解”,是说可以不完美,但从这一点悟出那一点,所以作家不一定学历多高,沈从文没上过大学,张爱玲没上过大学,鲁迅是学医的,现在理工科学搞文学都比学中文的写得好,思维广阔,学文的最害怕学死。
二、文学是人学,应该写出人的理想,写出人对自身的追问。这是正道,也是唯一的道。所以,在中国这个政治性特强的国度里,一定要建立文学观,否则一时红火,得名取利,都是最后悲伤的。中国作家,有人是在政途上失意后转入文学,有人以文学作为跳板进入政途的,有人说是搞文学,经不住一个科长职位的诱惑,这样都不是真正弄文学,也可以说不是能在文学上成事的人。沈从文埋没几十年,是海外重视而影响国内的,也是社会进步后对文学重新认识的。当年沈从文无法搞文学,转向文物研究,他经手过同瓷器、铜器、玉器、漆器、绘画、家具、绸缎一百万件,当讲解员几十年,接待三十万人次,写了《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明锦》、《战国漆器》等,他“隐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地藏”。但是金子终究发光,古镜愈磨愈亮,当夏志清在海外大力宣传他,海外汉学者以研究他而获得博士学位,他终于文物出土。他同张爱玲、钱钟书浮出后,一直还有争议,同辈人对他有非议,那是忌妒,文坛也很恐怖,文学是马拉松运动,同辈人是压不住的,现在年轻作家力捧沈从文就是证明。
三、社会复杂,文坛亦复杂,各色人等,当人境逼仄的时候,精神一定要浩淼无涯,与天地往来。人要高贵,作品立意要高贵,这种高贵不是你去当官,得势,中国是根深蒂固的官本位国度,一当官什么都好,所以文坛上为当个官争破头。昨天,一个书法评论家到我那儿,说起现在书画为什么那么热,本来书画是极少数人的事,我说,如果排除经济利益,你看还有几个人爱书法、绘画?所以,当你受到不公平待遇,你可以不反抗,但你要隐忍,要静水深流,靠作品说话。
四、对于沈从文,任何人讲都无法讲清,真正要了解他,认真谈他的作品,品味他的一段一句一字,悟出沈从文为什么是沈从文,悟出沈从文能不能与同自己有感应。你只有感应了,你就会学到他许多东西。
本来,在讲沈从文之前,我应该要求同学们熟读他的作品,但我先来讲了,可能听我现在的讲难以理解深,那就以我的讲课作为一个引子你们再去读吧。声明的是,我讲的是我读过的沈从文,是一个作家去读另一个作家的感受,这种感受只是:他那样写我能不能那样写,他写的东西哪些我可以写,哪些我写不了?所以,我讲的不是全面的评价沈从文,只是一家之言而已,仅供参考。
05年11月18日
丁玲是著名的文学家,青年时期性格开放,毛泽东曾在军用电报纸上即兴写下《临江仙·赠丁玲》,称“昔日文**,今日武将军”,高度赞扬丁玲一支笔可抵“三千毛瑟枪兵”。一个党的最高统帅不顾一般禁忌,在军用电报纸上为一个女作家写诗,这在世界史上也是仅有的。
婚姻"alt="3jpg"width="429"height="690"src="/d/file/qinggangushi/2012-07-01/a02398c9f83b763d5592e059240c8e18jpg"/>
★与胡也频:投入真情
1924年,丁玲来到了北平。在一个社交场合结识了青年编辑胡也频。此时的丁玲正在为亲弟弟的夭折和命途艰辛而痛苦,对比她还小一岁的胡也频毫不动心。她感到自己无法在北平继续生活下去,于是选择了离开,返回到湖南老家。不料穷编辑胡也频居然借了钱追到湖南,他蓬头垢面出现在丁玲母女面前,犹如一个爱情的乞丐,丁玲紧闭的爱情大门终于被打开。他们在山上住着,有时候要到城里去买东西,胡也频一个人下山,丁玲不放心,就追下山跟着胡也频一块去。一次他们回来的时候,经过一个淤泥地,走进淤泥地就出不来了。于是他们就站在淤泥地上看天上的星星,说说悄悄话,直到过了好长一段时间,一个过路人才把他们给拉了出来。他们住在亭子间里几乎没有什么经济来源,生活简单而又纯真,就像小孩子们过家家,虽然贫寒却过得十分温馨。
1931年2月7日,年仅29岁的胡也频被枪决于上海的龙华司令部。凄厉的枪声震撼了中国,也击碎了丁玲最初的爱情。
★与冯雪峰:无限遗憾
冯雪峰当时在北大自修日语。丁玲第一次见到冯雪峰的时候,感觉非常失望,她本来认为一个北大学日语的年轻人应该是很英俊潇洒的,而他看上去像一个乡下人。然而他们谈谈文学,谈谈时事,师生关系无意当中就改变了。
于是在与胡也频相爱的同时,丁玲又爱上了文学天才冯雪峰。性格开朗的丁玲竟然提出要和两个男人共同生活,他们真的在西湖边共同相处了一些日子,结果胡也频坚持不住,返回上海,找到了好友沈从文。沈从文告诉他夫妻之间应该怎么相处,胡也频第二天就回到了杭州。最终,冯雪峰离开了杭州,胡也频与丁玲就和好如初了。丁玲心如刀绞地看着冯雪峰离去,重新回到了胡也频的身边。
★与冯达:噩梦一场
胡也频牺牲以后,史沫特莱采访丁玲,需要一个翻译,这个翻译就是冯达。丁玲跟冯达认识了,他们于1931年的11月住在了一起。冯达柔柔的关怀像细雨一样令丁玲无法拒绝,他们结婚了,并一起度过了长达三年的平静生活。
1933年5月14日那天,冯达出门时告诉丁玲“12点钟要是我不回来你就赶紧离开”,结果冯达一出去就被特务盯住了,一直磨到12点过了以后才回到家中。他回来一看丁玲还在,俩人就这样一块儿被捕了。在监狱中,冯达含着眼泪向丁玲赌咒发誓,说他没有出卖丁玲,丁玲相信了他。性格刚烈的丁玲准备以死来抗争,请求冯达帮助她自杀。她把头颈伸进绳套,一脚踢翻了凳子,冯达实在看不下去,把已经失去知觉的丁玲救了下来。在浙江莫干山的监狱生涯漫长而又阴森,丁玲在狱中怀孕了,并于1934年9月生下了一个女婴。以后她义无返顾地离开了冯达,从此他们再也没有见过面。
★与陈明:挚爱深沉
1937年2月,出狱后的丁玲来到延安。当时延安文艺界纪念高尔基逝世一周年,举办了一场大型的文艺晚会,其中演出的一个节目就是根据高尔基的小说《母亲》改编的一个话剧,台上演巴威尔的年轻小伙子引起了她的注意。小伙子浓眉大眼,高鼻梁,英俊潇洒。丁玲在陈明的身上看见了胡也频的影子。
1942年,38岁的丁玲与25岁的陈明在人们的嘲讽和挖苦声中正式结婚。他们没有举行婚礼,也没有请客吃饭,两人手牵着手在延安的街头快乐地散步,心中洋溢着无限的幸福。但没想到,1955年,丁玲作为“丁玲反党集团”的主谋遭到批判,随即被流放到北大荒长达8年;以后又被投入北京秦城监狱。5年出狱后,再被送到山西乡村。直到1979年平反为止,在25年中,陈明一直陪伴着她,他们的爱情经受了最严酷的考验。
民国时期,中国乱局丛生。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在这个时期也出现了很多伟大的爱国者,他们用自己的力量拯救祖国,文人是其中一个不可忽略的群体。如弃医从文的鲁迅、爱国诗人郁达夫等人。虽然许多文人的爱国情怀值得称赞,但是一些文人的私生活却一直被别人诟病。有一个女作家的风流就给人带来非常大的争议,她就是丁玲。
丁玲的感情生活,在民国时期,也引来了一些作家的嘲讽,比如沈从文在得知她与一个小十几岁的男子结婚时,在小说里写了这样一段话来嘲讽她:“这年纪丁玲只需要一张男人的嘴唇和两条臂膀了。……倘若来了一个男子,这生活才能使她十分快乐。”
丁玲的感情生活在当时可以算作“丰富”。她的第一任男友叫做胡也频,两人相识于北平的一个社交场合。当时,丁玲因为亲弟弟去世,她回老家悼念,而对丁玲一见钟情的胡也频,不惜用自己的全部身家买了车票,追随丁玲回了老家,而后丁玲被感动,两人确定了男女朋友关系。
然而,在与胡也频相爱的期间,丁玲竟然又爱上了当时可以被称作天才的冯雪峰,并提出了3人同居的荒诞想法,最终胡也频和冯雪峰竟然都同意了。不过,在最后冯雪峰还是离开了。而胡也频在1931年时被枪决。
丁玲一下失去了两个爱人,这给她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就在这个是她认识了冯达。当时,一位美国记者艾格尼丝·史沫特莱采访丁玲,而冯达作为翻译。认识丁玲后,冯达对她表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最终丁玲深陷其中,并与其结婚。
然而,1933年,冯达被认为是叛徒嫌疑人被捕入狱,丁玲也被连累进了监狱。两人在狱中待了3年,出狱后丁玲就离开了冯达。
到了1942年,丁玲又遇到了一个比她小15岁的男人陈明,那年陈明才刚刚25岁,而丁玲已经40岁。俩人在巨大的争议下结婚了,而这次,陈明一直陪伴丁玲到老。
值得一提的是,丁玲在监狱中,与冯达这个嫌疑犯生下了一个女儿,取名为蒋祖慧。蒋祖慧在狱中长到了3岁,虽然出生时条件不好,但是她最后的成就却令人敬佩。
丁玲出狱后,带着3岁的蒋祖慧来到了延安。那时虽然条件有限,但是有着一个作家的母亲,她也得到了非常良好的教育。同时,她从小就对艺术有着极高的天分。1948年,蒋祖慧随着母亲来到了莫斯科观看了普希金的诗改编的芭蕾舞剧《泪泉》,优美的舞姿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母亲见她喜欢,就决定让她学习舞蹈。
1949年,蒋祖慧来到朝鲜平壤开始跟随舞蹈家崔呈喜学习舞蹈,回国后成为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团的舞蹈演员。随后,她的舞蹈才华渐渐凸显。1953年,她跟随中国青年艺术团到罗马尼亚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并获得集体二等奖,因为表现优异,她被送到北京舞蹈学校五年级学习。1955年,她又被文化部派往苏联莫斯科国立戏剧学院学习编导,毕业作品《西班牙的女儿》成为了周总理制定的国庆招待外宾的节目。
她最出名的作品是蜚声中外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靠着这个作品,她获得了中国舞蹈界最高奖“荷花奖”,将中华文化与西方的芭蕾舞剧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是东方芭蕾舞剧里程碑式的人物。
丁玲的私生活让许多人诟病,但是在文学成就和教育儿女方面,的确是无可挑剔。我们应该将更多地目光放在她的文学成就方面。
沈胡之交
民国时期,刚刚登上文坛的沈从文曾经和胡也频有过一段真挚的友谊。当时,因为投稿,沈从文在北京结识了《京报·民众文艺》的编辑胡也频,两个人由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沈从文在自己居住、写作的“窄而霉斋”里,用白开水招待了与他志趣相投的胡也频。后来,沈从文和胡也频、丁玲一起搬到沙滩附近的汉园公寓,每到月底,房租和伙食费总是让沈从文的生活颇为窘迫。这时,胡也频通过熟人,把沈从文的文章转给了周作人,发表在《语丝》上。不久,沈从文的最初的两本书分别由上海的北新书局和新月书店出版。但是,沈从文与胡也频、丁玲一起,希望有一个自己的刊物。为此,他们于1927年4月和1928年2月分别离开了北京,到上海去寻求发展。
沈从文与丁玲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 笔下文学 》整理收藏 Http://WwwBxwxOrg
《李辉解读沈从文与丁玲》
初识丁玲(1)
故乡都已遥远。生活正在开始。 一个古老的都市,一个苦难却又充满刺激充满诱惑的时代。未来的故事,就在一次偶然相遇中开始。谁也没有将目光投向未来,谁也不会在充满热情和理想的年纪,去构想未来漫长曲折的路。更不会料想一次简单的相识,一个寻常到毫无传奇色彩的故事开端,会延续那么悠长,会叠现出那么多的画面,会在散发出令人回味无穷的气息之后又带给人们无穷的遗憾。 沈从文与丁玲,相识了。正是开创生活的年纪。回忆往事是许多年之后的心境,此时,则对每天发生的一切都感到新鲜,感到一种亲切。 一天早上,我正坐在窗下望到天井中没有融化的积雪,胡带来了一个圆脸长眉的年青女人,来到我的住处。女人站在我的房门外边不动,穿了一件灰布衣服,系了一条短短的青色绸类裙子,什么话也不说,只望到我发笑。教育同习惯使我永远近于一个乡下人,当时是一点不会客气的,我就问她,“你姓什么?”那女子就说,“我姓丁。”好了,这就得了,于是我房中就多了一个女人了。坐下时,女人还是笑,我那时候心里想:“你是一个胖子的神气,却姓丁,倒真好笑咧。 ”(《记丁玲》)这就是丁玲给沈从文的第一个印象。时间:1925年春天。地点:北京。引文中提到的“胡”,即胡也频。 此时的沈从文,正处在从极其艰苦的自我奋斗,走向成功的文学之路的转折时期。 从遥远的湘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