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真的对婚姻影响那么大吗?

情绪真的对婚姻影响那么大吗?,第1张

是的,情绪对婚姻关系有重要的影响。以下是一些情绪对婚姻的影响方面:

沟通和理解:情绪能够影响你在婚姻中的沟通方式和能力。当情绪稳定时,你更有可能以冷静和理性的态度与伴侣进行有效的沟通,并更好地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感受。相反,情绪不稳定可能导致情绪化的沟通、误解和冲突。

冲突处理:情绪稳定的人更能够以冷静和理性的方式处理婚姻中的冲突。他们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以合作和包容的态度处理分歧。这有助于避免冲突的升级和伤害,维持婚姻的稳定和和谐。

亲密关系:情绪对于婚姻中的亲密关系至关重要。情绪稳定的人更有可能提供情感支持、理解和安全感,从而促进婚姻中的亲密和互相依赖。相反,情绪不稳定可能导致情感的起伏和不可预测性,影响亲密关系的建立和维持。

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情绪稳定对于个人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有直接影响,而这也会反过来影响婚姻关系。当你能够管理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的心态,你更有可能在婚姻中感到满足、幸福和满意。情绪不稳定可能导致焦虑、抑郁和负面情绪,对婚姻造成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情绪对于婚姻关系的稳定性、沟通、冲突处理、亲密关系和个人幸福感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情绪稳定有助于建立健康、稳定和满意的婚姻关系,而情绪不稳定可能导致婚姻中的问题和困扰。因此,情绪的重要性在婚姻中不容忽视。

  大学生恋爱应该采取正确的方式,更要正确地处理好学业与爱情的关系,分清主导地位和次要地位。只有形成了正确的恋爱观,才能实现学业和爱情双丰收。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大学生恋爱心理2000字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大学生恋爱心理论文2000字篇一

 《浅谈大学生恋爱心理》

 [摘要]美好的爱情一直以来是人们最大追求,而大学生恋爱已经越来越被人视为平常了。然而,恋爱问题恰恰又是其最感困惑的问题之一,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生活乃至人格的健康发展。因此,关注大学生恋爱心理,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恋爱行为,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 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恋爱就象吃辣椒,不吃的时候它总是奇香无比,但真正吃的时候却辣的你痛不欲生,后悔莫及,发誓永不再吃,然而辣劲刚过,你又对它朝思暮想。越辣越香,越香越辣,你永远在思念与后悔之间游离,这就是恋爱的逻辑。——《恋爱的人们》罗曼

 [关键词]恋爱;恋爱心理特征;心理困境;解决 方法

 爱情无疑是大学生们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而大学生恋爱也早已不再新奇了。卧谈会上、餐厅饭桌旁、课间教室里,都常有兴致勃勃的谈论。一些恋人花前月下,卿卿我我,成双成对活动在校园里。爱情是那样独具魅力,拨动着同学们的心弦,令人寻觅和向往。然而,恋爱问题恰恰也是大学生最感困扰的问题之一,因为恋爱问题处理不当,导致当事人心理痛楚、人格扭曲,甚至引发精神失常的例子在大学校园里时有发生。

 那么,爱情究竟是什么大学生恋爱心理的阶段特征是什么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的心理困境有哪些大学生如何避免恋爱中的心理危机

 一、什么是恋爱

 恋爱,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定义。现代定义为两个人基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共同的人生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对对方的最真挚的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生伴侣的最强烈、最稳定、最专一的感情。但在远古的母系社会、古代的父系社会时,爱情有另一种体验,并不是单纯的一夫一妻制。

 二、当前大学生通常反映出的恋爱心理特征是什么

 1性爱的好奇心理——由生理发育成熟导致的性冲动与性亲近要求的产生而形成。

 2依赖心理——由独生子女的孤独感和习惯了他人的呵护与关爱所致,属于“情感寄托型”的恋爱动机,缺乏独立意识和自立能力,易受挫。

 3补偿心理——由功利型的恋爱动机所引发,即希望在所爱的人那儿获得社会地位、经济等方面的补偿。

 4游戏人生心理——其恋爱动机是:满足与异性交往的欲望,寻求刺激、填补精神上的空虚,甚至发生了婚前性行为。

 三、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的心理困境

 恋爱心理困境之一:

 总感到自己缺乏吸引力,一些人为自己还没有恋人而自卑,认为自己对异性没有吸引力,不敢坦然与异性交往,更怕在异性面前失误。

 上述心理困境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对恋爱吸引力的误解与缺乏科学的认知。表面上看似乎人们的择偶心理倾向于外在魅力,实际上男女大学生,在选择异性对象的条件上大多都认为性格、才能、人品和 兴趣 爱好 更具吸引性的作用。所以,大学生应从各方面多寻找自己的长处,以增强自信;其次,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看到事物的两面性,“迟到的爱”也许会是真爱,早到的爱也许提前消失。

 恋爱心理困境之二:

 能做恋人的异性朋友难寻,这种恋爱心理困境的原因主要在于对友情和恋情的认识还很肤浅。当然,也不排除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观念更新所形成的复杂人际关系对大学生们的影响及心理冲击。

 揭示爱情的自然性、社会性和复杂性,引导大学生在寻求爱情的过程中既要有主观上的用心、又要顺应自然。择偶中的逆反心理、从众心理等都会事与愿违,极易伤害自己和同学。为此,在与异性的交往中要学会控制感情,勇于说“不”,不自作多情,更不要错把迷恋当爱情。

 恋爱心理困境之三:

 由于上大学时心理年龄都还很小,思想也不成熟,没有能力去处理那失败的恋爱带来的问题。所以,许多大学生在恋爱前都会考虑到恋爱失败怎么办害怕承受不了而不敢爱。甚至于有些大学生在恋爱失败后,由于承受不了失败恋爱的打击,思想上看不开,成天沉溺于失恋的痛苦中不能自拔,更甚至是走上犯罪和自我毁灭的道路,例如:报复、自杀等一系列过激行为,伤害自己也伤害别人。

 恋爱心理困境之四:

 不知如何面对婚前性行为和“试婚”现象,这除了与大学生性心理发育的成熟及角色的特殊性相关外,一方面是受西方“性自由、性解放”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我国在学校性知识教育上的薄弱、大众媒体宣传的不适当有关。

 四、大学生如何避免恋爱中的心理危机

 对于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危机,辅导的重点在于优化大学生们对婚恋与性科学知识的认知和对社会的认知,强化大学生们的责任意识,即对自己、对朋友、对父母、对社会和集体承担不同的责任。

 具体做法:

 一是开设指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好恋爱与学业、恋爱与成才、恋爱与身心健康、恋爱与人格塑造等方面的辅导课,以及性生理、性心理、性社会等方面的 健康知识 教育;

 二是进一步为大学生们提供恋爱心理方面的咨询服务机会与条件;

 三是为大学生们提供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为社会服务的机会,让他们去感受为社会服务实现自身价值的成功心理体验。

 总之,大学生正确的恋爱观对他们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对于在大学生中出现的恋爱现象,我们要正确对待,积极引导。尤其要学会理性的处理好因爱情而引起的一系列矛盾与选择。拥有正确的恋爱观,合理恋爱,才能让自己的大学生活因爱情而锦上添花。

 五、结束语

 恋爱,不要功利,未来的变数很多,现在出色的未必将来就是胜者,你和他/她都是如此;一切随缘,不要为了排遣寂寞和无聊而去寻找恋情,要对自己和别人负责,其实找些朋友比找个恋人更容易happy;但是如果真的遇见让自己心动的人,那就抓紧机会主动上前吧,学生时代的恋情还是很珍贵的,值得回味一生。

 参考文献:

 [1]《社会心理学》作者:(美)泰勒(Taylor),(美)佩普劳(Peplau),(美)希尔斯(Sears)

 [2]《恋爱心理学》作者:烨子

 [3]《完全图解恋爱心理学》作者:穆铭

 [4]《男人的真话与谎话》作者:李达烨

 [5]《情爱物语——情爱告白》作者:彭彦彰

 [6]《男人的特权女人的选择》作者:张维青,刘纳

大学生恋爱心理论文2000字篇二

 《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之恋爱问题》

 摘要:不可否认,在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学习到了许多,无论是大学生性格的塑造,还是宿舍集体间 人际交往 的技巧。而这门课程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关于大学生恋爱的问题了。

 关键字:大学生恋爱;失恋;心理特征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两句词想必我们都不陌生,当然,爱情这个话题亘古以来就是人们所讨论的 热点 。在现在的大学里,无疑是广大学子关注的热点之一。现在的大学生恋爱早已不再是过去的“犹抱琵琶半遮面”了,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拨动着同学们的心弦,令人寻觅和向往。然而,恋爱问题恰恰又是莘莘学子们最感困惑的问题之一。因为恋爱影响到学习,生活,人格,价值观的情侣大有人在。就此,我们来讨论一下大学生应该如何对待失恋以及如何去恋爱以便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当前大学校园中,情侣随处可见。或许是在繁忙的高考之后,来到了大学顿时感觉轻松了许多。大学的确是一个相对自由的地方,没有繁冗的作业,没有老师父母日夜的催促和监督。最关键的是大学里面对恋爱的态度是自由且不加干预的。也许,正式因为如此,许多刚上大学的同学们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大学里面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更有的人说“大学里不谈一场恋爱就算不上是真正读了大学”但是,很多情侣真的做好了恋爱的准备了吗他们自身足以成熟来面对恋爱吗我想是没有的。在我看来,现在很多大学生的心智还不够成熟,对爱情的看法仍不全面,自身的资本也不够来好好爱一场。在我看来,现在的大学生恋爱,通常反映出的心理特征是:

 1对性的好奇心理——由于生理发育已经成熟,对的性冲动感与对性的亲近感很强。

 2对对方的占有心理——在高校这个聚集着众多才子佳人的地方。有些大学生认为:一定要先找个好的,不然以后找到的就是别人挑剩下的。

 3依赖心理——由于现在的学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习惯了他人的呵护与关爱。在大学这个远离父母的地方,出于对情感的寄托而选择恋爱,希望继续依赖对方。

 4攀比心理——看见周围的人都成双成对,而自己却形单影只,心理极度不平衡!

 5补偿心理——部分恋爱只是为了从对方那里获得社会地位、经济等方面的补偿。

 6寻求刺激——由于自己生活的无趣,希望在感情上充实自己的生活。而在感情上寻找到的刺激感就是他们所追求的。

 有的大学生对恋爱的态度是“不求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不可否认,这种恋爱看起来似乎很美好很浪漫。我无意去指责这种恋爱是否含有玩弄的成分。但抱有此观点的同学们,希望你在找另一半之前先提前说明一下,以免最后不能好聚好散。

 而有的同学想要在大学里拥有一份很纯真的恋爱,然后一起步入婚姻的殿堂。这种想法本无可厚非,但我想说的是现实和理想是有很大差距的。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一方面,我们已经到了恋爱的年纪;另一方面,我们却没有完全进入社会,在经济上还没有独立,而未来的不确定性很大。所以,大学生即使获得了真爱, 毕业 后也有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天各一方。

 倘若恋爱最后无疾而终,也不要太过于伤心,更加不要剑走偏锋。甚至想要通过了结生命来寻求解脱。我一直认为失恋之后想要通过自残来挽回,或是想要通过死来解脱的人都是懦夫!这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表现。不光是对不起父母,更加对不起自己!

 感情,拥有了,就好好珍惜;失去了,就坦然放手;有时候,顺其自然何尝不是一种洒脱你要知道,在你尚未拥有这份感情的时候,你一个人不也是过得很好为什么要去为一个与你不再相干的人伤身伤神呢失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再也走不出阴影,从而自暴自弃!人生在世,世事无常。人心易变,感情尤其如此。所以如何去恋爱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门学问。

 恋爱的方法我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此方法仅供大家参考:

 第一,先爱自己,再爱他人;这里我不是鼓励人要自私,而是我认为一个连自己都不懂得爱的人,怎么会懂得爱他人呢何况,对于一个人而言,若是自己不懂得爱自己,你又凭什么指望别人来爱你人们常说,爱一个人爱七分足矣,剩下三分来爱自己。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古往今来,为爱痴狂的人大多以悲剧收场。凡事都有限度,过犹不及。因此我们还是谨慎为妙,以免重蹈覆辙!

 第二:尊重,包容和理解;这是针对情侣双方而言的。恋爱关系必须建立在双方共同意愿上。在恋爱关系中要尊重对方的感情、意愿和人格,在这个世界上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缺点,都有自己的难处。既然选择了彼此就要学会包容对方的小缺点,同时也要学会理解对方的难处。这样才能培育美丽的爱情之花。

 第三,信任与忠诚;这是很重要的一点,人与人相处,信任是基础,倘若彼此间存在猜疑和背叛,那么这种感情绝对不可能长久。

 第四,责任与奉献。爱的责任要求双方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彼此的身心健康负责,这是爱的具体体现。而奉献则又进了一步,是为深爱的人所做的一种放弃和牺牲,是对恋人的无私帮助。

 第五,端正恋爱动机,把握爱情真谛。健康的恋爱心理是美满爱情顺利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选择恋人要注重内在品质、兴趣爱好以及道德情操,而不是光看外表、金钱以及势力,更不仅仅是为了告别空虚与寂寞,或者是生理需要。否则,动机不纯,爱将不爱。

 第六,摆正爱情位置。爱情在人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没有爱情的人生不是完美的人生,但爱情不是人生的唯一,更不是生命的全部。作为大学生,应该以学业为重,爱情次之;家庭为重,爱情次之。大学生要衡量好爱情与学业的轻重,不可为爱情而荒废了学业。其次,大学生在大学努力学习,掌握技能,提升自己的能力,不仅仅是对现在负责,更是为将来的美满爱情以及家庭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做准备。

 任何东西都是有双面性,恋爱也不例外。恋爱有它美好的一面,也会有它不好的一面。恋爱的时候一定会体会到幸福甜蜜的感觉,但是必然的,也会尝到其中的苦涩。在大学里,不要选择盲目的恋爱,不光是恋爱,干什么也不要盲目。要知道,盲目的后果就是误己误人。而对于恋爱,两个人要互相支持才能长久!我相信,爱情的美好要大于它的不好。要合理去恋爱,不要冲动,一段感情的维持不是简单的事情,要共同经营。

 以上就是我在学习完这门课程后对大学生恋爱的感想。希望同学们也能和我一样以此为鉴,愿大家都能收获一份美好的感情。

大学生恋爱心理论文2000字篇三

 《浅析高校大学生恋爱心理误区及教育途径》

 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颁布,让高校大学生的恋爱走到了阳光底下。由于缺乏对大学生恋爱知识的普及和有效的管理和引导,加之大学生的心智还未完全成熟,对爱情缺乏理智的分析和思考,责任心、担当意识较差,大学生的恋爱出现了很多问题,需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一、大学生的恋爱心理误区

 1、大学生的恋爱动机不纯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发展变化迅速, 文化 、价值多元的时代,大学生的恋爱动机也不再像从前一样单纯。有的是为了排解孤独寂寞,在枯燥的大学生活中寻找一些乐趣,相互得到一些心灵的慰藉;有的是为了寻找一张长期饭票,帮助其解决生活中、经济上遇到的困难;有的受从众心理的驱使,把恋爱当成自己能力和魅力的体现;还有的大学生把恋爱当取经,认为在大学里谈恋爱,能够取得一些恋爱 经验 ,为今后真正的恋爱打一些基础。

 2、大学生的恋爱心理不成熟

 当代的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唯我独尊,加之社会阅历浅,思想还不够成熟,一些大学生的行为较为幼稚和任性。恋爱中很多大学生不懂认知他人的方法和技巧,不懂得尊重和珍惜感情,也不知道爱情的真谛,缺乏责任心和担当勇气。一些同学把恋爱当作游戏,对恋爱随随便便,高兴则在一起,不高兴就分开;一些同学把对方视为自己的私有物,相处中缺乏包容和理解,因为小事就大吵大闹,甚至还会大动干戈;一些同学谈恋爱只是为了面子,为了寻求刺激;还有的恋爱双方只是出于某种现实的目的在一起,缺少共同的兴趣和话题,对未来也没有长远的规划。

 3、大学生的恋爱行为不慎重

 受到西方文化、自由思潮的影响,加之很多高校缺乏对大学生恋爱行为的监管和引导,大学生的恋爱行为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大学校园里成双入对的出入已属平常,有的学生在大庭广众之下就接吻、拥抱或进行一些亲昵的行为,造成公众场合下的视觉污染;当前大学生的婚前性行为问题也越来越多,而且呈不断上升的态势。大学周边的居民住宅区成为滋生这种行为的温床,很多大学生打着 考研 、学习的旗号,不住学生宿舍,而租住学校附近的房屋,恋爱中的大学生住在一起,生活堕落、混乱,造成怀孕、生殖器官疾病甚至感染上性病。

 二、造成大学生恋爱心理误区的主要原因

 1、社会因素

 伴随我国对外开放形势的不断扩大,西方自由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思潮鱼贯而入,对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恋爱观;加之报纸、媒体、影视、网络对社会上一些坏风气、坏现象不分青红皂白的大肆报道和宣传,混淆了大学生的是非观,冲击着大学生传统的婚恋观,使大学生在这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里是非难辨,真假不分,甚至误入歧途。另外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让大学生的恋爱也增加了许多功利的因素,大学生的恋爱变得现实而冷酷,比起浪漫的爱情,他们更看重对方的经济条件和家庭环境。

 2、高校因素

 我国高校虽然都开设了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但这些课程无论从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还是教学理念上都比较落后,大多是照本宣科,没有打入到学生内心深处,课程的实效性差强人意。加之在学校生活当中,知行有时并不能合一,高校缺乏对学生诚信和道德行为的约束、监管和评价体系,这让同学们感到课本的知识和现实是完全脱节的,丧失了对德育教育课程的兴趣。随着对大学生恋爱婚姻制度的放宽,很多高校对大学生恋爱的监管完全放松,管理制度软弱无力,学生犯错几乎不用付出什么成本,而且针对于大学生的恋爱知识、恋爱心理等课程较少,这更加剧了大学生的不文明恋爱行为,助长了大学生恋爱观的偏离。

 3、自身的因素

 当今的大学生大多都是“90后”、独生子女,他们敏感脆弱、自私自利,思想不够成熟,自我认知程度较底,缺乏和别人沟通交往的能力,自我控制、抗压抗挫能力较弱,面对学业、就业、人际交往等压力,很多同学自己难以承受,于是找个恋人来分担、缓解自身的压力和内心的孤独。高校缺乏对大学恋爱行为的监管和引导,高校周边的网吧、酒吧、游戏厅、甚至出租房屋、宾馆等不良环境较多较繁杂,这些给大学生的恋爱、同居甚至不正当的性行为提供了条件。

 三、帮助大学生走出恋爱心理误区的途径

 1、优化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应努力营建一个和谐、美好、宁静的校园环境,让大学生能够身心愉悦的在学校中生活和学习,减少浮躁、孤独等不良情绪。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知识竞赛、技能比赛,开拓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大学生的能力,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促进大学生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

 2、培养健康的恋爱行为

 高校要不断加强两课的建设,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修养,开设有关大学生恋爱知识,恋爱心理等选修课程,让大学生了解恋爱、婚姻的基本知识,掌握与异性交往的一定策略,在思想上深刻的认识到不文明的恋爱行为是低俗的、可耻的,婚前性行为是不可取的,会对大学生造成无法估量的危害。学校还要充分发挥班主任、辅导员和心理咨询工作老师的作用,建设集筛查、教育、帮助、干预、和追踪于一体的恋爱心理帮助的工作体制,切实做到对大学生的恋爱心理问题、行为问题早发现、早干预、早解决。

 3、严明校规校纪

 高校要建设良好的校风和严明的校纪。在学校、班级、学生中强化团结、友爱、健康、文明等风气的形成。要科学的量化学生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特别要加强大学宿舍 规章制度 的管理,严格规定宿舍的作息时间,对违反宿舍纪律、夜不归宿的同学要做到及时发现,严肃处理;对于在恋爱中道德败坏,行为不检的学生要给予严厉的批评和适当的教育,必要的话要对其进行记过或开除的处理。

1 大学生恋爱心理论文

2 大学生恋爱心理论文3000字

3 大学生恋爱心理健康的论文3000字

4 大学生恋爱心理健康论文3000字

5 大学生恋爱心理方面的论文

要英文的还是中文的?我这里都有。

婚姻爱情描写

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庸俗无聊的“感伤小说”和“哥特小说”充斥着英国文坛,而奥斯丁创作的小说则是一反常规地展现当时尚未受到资本主义冲击的英国乡村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和田园风光。她“是第一个现实地描绘日常平凡生活中平凡人物的小说家。她的作品反映了当时英国中产阶级生活的喜剧,显示了家庭文学的可能性。她多次探索青年女主角从恋爱到结婚中的自我发现过程,这种着力分析人物性格以及女主角和社会之间紧张关系的做法,使她的小说摆脱十八世纪的传统而接近于现代的生活。正是这种现代性,加上她的机智和风趣,她的小说能长期吸引读者。”[1]尽管反映的广度和深度有限,但对改变当时小说创作中的庸俗风气起了很好的作用,因此奥斯丁的小说在英国小说发展史上有承上启下的意义。

简·奥斯丁一生都是居住在乡村小镇,接触的人物以中小地主、牧师为主,观察的环境也以他们恬静、舒适的生活为主,在她的作品中,我们看不到有对重大社会矛盾的反映。有趣的是,尽管奥斯丁终身未嫁,但在她的作品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却是有关婚姻与爱情的描写。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对细腻情感的把握,生动真实地描绘了简奥斯丁周围世界的小天地,特别是绅士淑女之间的婚姻和爱情风波。

简·奥斯丁的六部作品可以说都是以婚姻为主题的婚姻小说,虽然她的婚姻观不可避免得要打上时代的烙印,但也不是完全正统的。而比较清晰得展现作家婚姻爱情观念的作品,无疑要算《傲慢与偏见》了,这部反映婚姻问题的小说是作者最喜欢的作品,同时也是她最受欢迎的一部作品。在2007年3月1日的“世界书日”上,《傲慢与偏见》被英国读者评选为“十大不可或缺的书”之首。整部作品通过贝内特几个女儿的婚姻经历为基点,以伊丽莎白与达西的感情经历为情节主线,展示了18世纪中后期英国社会贵族阶层的婚姻状况。从某中程度上,也探讨了婚姻的内涵,因此此书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文学批评家马克肖尔这样评价《傲慢与偏见》:“《傲慢与偏见》及奥斯丁后期的小说会令愚顿者震撼。如她的见解能被认同,这个由愚顿者构成的社会必将脱胎换骨。”[2]

三、三段婚姻展现三重境界

人们的择偶动机决定人们的择偶标准。择偶动机不同,人们的择偶标准也不会相同。自古以来,人们的择偶标准既要遵循婚姻的自然属性,又不得不受婚姻社会属性的影响。婚姻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人们择偶时要考虑对方的身体、经济、宗教、道德等因素。人们在选择婚姻伴侣时不可能只有单一的动机,而是几种动机同时存在,只是侧重点不同罢了。而这种侧重点的差异表现出来便是人们择偶标准的差异。

根据择偶标准的差异,历史学家劳伦斯·斯通,在其名著《1500-1800年英国家庭、性和婚姻》中将当时英国人的择偶动机分为四类:为了巩固家庭的经济、政治或社会地位;为了个人的感情、友爱和情谊;性的吸引;激情之爱。[3]在《傲慢与偏见》里,作者所塑造出的几种婚姻关系,大都可以从中找到相符合的类型。例如夏洛特和柯林斯的结合,就符合“为了巩固家庭的经济、政治或社会地位”这一类型。

简·奥斯丁用一种轻松的方式对《傲慢与偏见》里的婚姻与婚姻相关的一系列活动进行了诙谐的描述。男士们如何挑选妻子,年轻的女子以及她们的母亲如何为其挑选未来的夫君,构成了这部小说许多精彩的场景。在这部探讨婚姻关系的作品中,作者着力刻画了几种不同的婚姻和爱情关系,除了上面提到的夏洛特和柯林斯的婚姻,还有几对比较重要的婚姻:莉迪亚和威克姆;伊丽莎白和达西等等。尽管他们都走进了婚姻的围城,但是婚姻的幸福度却各不相同。这是因为奥斯丁笔下的婚姻,不仅涉及到感情,而且还和经济紧密相关。“凡是有财产的单身汉必定要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为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4]本书的第一句话就点出了影响婚姻的一个重要因素—金钱,然而果真是一条真理吗?我们对小说进行分析,可以将书中的婚姻划分为三种不同的境界,通过比较,我们就会有自己的判断。

(一)莉迪亚和威克姆的婚姻:盲目的激情追求享乐

在《傲慢与偏见》中,如果要选出一桩最荒诞且最不被看好的婚姻,无疑就是莉迪亚和威克姆的婚姻了。作者甚至没有正面交代二人是如何走到一起,继而出走的。只是简单的通过简和M·加德纳舅妈写给伊丽莎白的信,让读者了解情况的大概。两个人之间很难说有什么爱情,即使勉强有,也只能算是“肉欲之爱”产生的盲目激情。简·奥斯丁对他们的婚姻持一种批判的态度,莉迪亚的轻浮、卤莽和无知即使在小说的结尾也没有改变,威克姆的狡诈、野心和肤浅也使我们感到厌恶。理智、感情与道德可以说是婚姻精神层面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这对婚姻不具备其中的任何一项,他们婚姻的失败早已注定。

婚姻的基础是婚姻最终成立的根据,决定着婚姻的特性。西方的婚姻更加注重性的因素,在他们看来男女的结合“主要报偿是性关系的满足。”长久以来,西方人有这样的观念,婚姻是为了爱情和寻求伴侣,还有的是为了性的和谐,避免孤独。莉迪亚习惯沉醉在男人的追捧中,而且一向用清不专,“只要受到人家的勾引,对谁都会上钩。”她对人的好恶,选择男人的标准,只是看对方的脸蛋漂不漂亮。当有漂亮的男人出现时,她的注意力马上就会集中过去。至于自己是不是爱上对方,她一点也不在乎,也更不会在乎对方是否真的爱她。

这种以性爱为基础的带有鲜明个人性的婚姻是缺乏稳定性的。婚姻是个人的事,与别人没有直接关系,这样做出决定和采取行动就比较容易,没有什么牵制和挂碍。爱情本身是不稳定的,是人类情感中最难以捉摸的部分。[5]韦政通说:“在所有的爱中,最强烈,最令人困惑,也是最缺乏稳定性的就是性爱。”所以建立在性爱基础上的婚姻总是包含着“隐伏的危机。”[6]而人的本性中又有“喜新厌旧”的倾向,因而更加重了建立在性爱上的婚姻的不稳定性。莉迪亚和威克姆的婚姻既是个人的,又是根植于性爱的,它的不稳定性就成为必然了。加之西方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比较受限。在这种环境下夫妻间的冲突所产生的情绪障碍很难获得疏导,日积月累容易造成不和,情感上就会出现创伤、裂缝。这种情感上的伤痕便无法弥合而全面崩溃,当做为婚姻基础的性爱消失,那婚姻自然也没有存在的必要。《傲慢与偏见》中莉迪亚和威克姆婚姻的前景,作者在最后一章含蓄得指出:“威克姆不久便清淡爱弛,莉迪亚对他稍许持久一些。”

威克姆选择莉迪亚的原因,书中并没有详细指出,不过他之所以同意与莉迪亚结婚,金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威克姆是个不折不扣的花花公子,在与莉迪亚私奔前,曾经追求过金**和达西**,不是因为性,而是为了金钱。威克姆怀有这样的心态,与当时的社会风气不无关系。在18世纪时财富仍是社会中上层择偶时的重点,正如1727年丹尼尔迪福所抱怨的那样,“金钱和处女膜仍是人们考虑的目标。”同时威克姆做为地位稍底的中等阶级(lower middle classes),并没有大量的财产传承,因而更加重了他对金钱的贪婪。最终还是达西先生出面,替威克姆偿还了债务,并在莉迪亚名下的钱之外,又给了她一千英镑,并给威克姆买了个官职,最终换来了威克姆和莉迪亚的婚姻。“美貌与相貌平常的人一样,也得有饭吃,有衣穿。”可见在这段婚姻中除了盲目的激情,金钱也扮演了“关键先生”的角色。

(二)夏洛特和柯林斯的婚姻:向现实妥协

在《傲慢与偏见》中,金钱和爱情婚姻往往是形影不离,难分难舍的。小说里人们谈婚论嫁时总少不了金钱的影子,而阐述金钱对于婚姻的选择,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柯林斯牧师和夏洛特·卢卡斯的结合了。

柯林斯选择夏洛特做自己的妻子,显然不是因为爱上她,在柯林斯向伊丽莎白求婚时就已经详细阐述了他要结婚的理由:“第一,我认为每个生活宽裕的牧师(像我本人),理当给教区在婚姻方面树立一个榜样;第二,我相信结婚会大大增进我的幸福;第三—这一点或许应该早一点提出来,我有幸奉为恩主的那位贵妇人特别劝嘱我要结婚。”因而当柯林斯像伊丽莎白求婚遭到拒绝后,他毫不犹豫的把结婚对象转向了夏洛特**。柯林斯急着结婚,并不是出于个人需要,只是在完成他所崇拜的德布尔夫人(达西的姑妈)布置的一项任务,只要结婚了就算完成了任务。至于结婚对象是谁,对她是不是有感情这些并不重要。而且夏洛特**还算是贵族出身的**,也算是门当户对,这就已经足够了。

柯林斯这个人并不懂得如何去爱和经营婚姻,他看上去有些笨拙可笑,缺少男子汉气概但又很自负。他的婚姻一定程度上是遵循了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婚姻理念:“凡是有财产的单身汉必定要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为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夏洛特·卢卡斯可以说是《傲慢与偏见》里有头脑并富有理性的一位女子,是她最先看出达西对伊丽莎白有意,并且向伊丽莎白表达她对简和宾利感情发展的担忧(事实证明她是正确的)。夏洛特的聪明伶俐令人印象深刻,可更让人感叹的是她对自己婚姻选择的那份精明。她清楚得认识到了当时英国社会中上层阶级婚姻的普遍本质:物质因素是18世纪至19世纪英国社会的婚姻生活的重要因素。卢卡斯家族也算是属于贵族阶级,在16至18世纪期间,英国贵族“婚姻并不是为了满足个人心理和生理需要的私人结合,而是一种确保家庭和其财产永存的制度性策略。”[7]贵族的婚姻很大程度上要服从家庭的利益,他们非常注重婚姻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对于许多处于经济困难的贵族来说,尤其如此。因而,属于破落贵族家庭的夏洛特没有多少可观的嫁妆,也无法攀高求贵,被迫嫁给柯林斯实际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而且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这也是一个以男性为中心的时代,男女不平等,妇女的社会地位非常低下。法律规定,女性不拥有财产继承权,家庭生活被认为是最适合妇女的天地。妇女要生存,要获得生活上的保障和“财政保证”,婚姻是捷径也是唯一的途径。这就导致了当时的婚姻不仅仅是作为爱情的归宿,还会是“谋生”的手段,也就难免出现一些看似荒唐的事。“并且,马克思(和贝尔)曾说,妇女在和男人的关系中的地位使我们可以判断出一定特定社会自由和不自由的程度。[8]

夏洛特是何等聪明的女子!她早就看出了柯林斯先生既不通情达理,又不讨人喜欢,同他相处实在令人厌烦,而且他对她的爱也一定是“镜花水月”。但是她还是选择了他做丈夫,因为夏洛特选择的这种婚姻,总归是女人最适意的保险箱,能确保她不至于挨冻受饥,也不用担心丈夫变心,至于婚姻幸福与否则就要放到次要位置了。所以在伊丽莎白拜访朋友的时,发现“柯林斯先生有时说些让夏洛特实在难为情的话”“夏洛特一般总是明智地装作没听见。”而且夏洛特也并不把他放在心上,单独带妹妹和伊丽莎白参观住宅,而且她也非常高兴。似乎如果柯林斯不存在,就真有一种舒适的气氛。这就是夏洛特和柯林斯的婚姻,很显然成就这段婚姻的关键就是金钱。对柯林斯来说,这样的生活让他很满足,婚姻的“目的”也已经实现。而夏洛特“用什么手段驾御丈夫,有多大的度量容忍他,不得不承认,事情处理得相当不错。”这样的一种靠金钱财富维持的婚姻虽然并不完美,但毕竟也是一种婚姻。

在这桩婚姻里,夏洛特和柯林斯之间是没有温暖和幸福的感觉的,只是枯燥平淡的生活着。也许只有当他们孕育出下一代时,彼此才会产生一种爱—对下一代的爱,对孩子的关心呵护,到那时他们的婚姻也许便不这么乏味。奥斯丁并不欣赏这样的婚姻,透过文字可以感觉到她对这种婚姻的嘲讽之意。但以我们现代的视角来看,夏洛特做出这样的选择,也是迫于现实的无奈呵。岁月不留人,对她这样一位老姑娘来说,有一个归宿似乎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当然不会赞赏夏洛特的选择,但能否试着对她多一分的理解和宽容呢?

(三)伊丽莎白和达西:情投意合,理智与情感的完美结合

16至18世纪英国上层阶层的择偶标准一直没有多大的变化,注重婚姻的物质基础,强调门当户对,但是并不否认爱和感情是婚姻的前提。历史学家埃里克卡·尔森考察了英国都泽时代城市及乡村民间的婚姻状况,肯定地认为:“爱是至高无上的。”麦克法伦的研究也表明,至少从16世纪以来,爱或感情在人们的婚姻生活中占比较重要的位置。[9]伊丽莎白与达西的婚姻是《傲慢与偏见》中最美满、最成功的理想婚姻, 二人的结合是真正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之上的。

伊丽莎白在贝内特家中排行老二,她虽然没有简那么娇好的面容,却也出落的亭亭玉立。更难能可贵的是她不但聪明伶俐,活泼可爱,而且还有如出污泥而不染的白荷,有着丰富的个性和内涵。伊丽莎白认识到了当时社会上以财富和社会地位来谈婚论嫁的风气,自己最好的朋友的婚姻也不是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之上,但她并没有迷失自己,而是选择继续勇敢地追寻自己的爱情。正是伊丽莎白的这种不凡的谈吐和高贵的情操吸引了达西,让达西对她渐生爱意。这也体现出英国的传统的择偶观念,因为在美貌、血统和财富之外,社会上层也一直注重性格和美德。一直以来,英国的行为指导书和民俗都强调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和婚姻中的重要性。

按理说伊丽莎白和达西结合是郎才女貌,天作地设的一对姻缘,不应该有太多的曲折才对。但两个人在性格上都有各自的弱点:伊丽莎白是一位中产阶级的**,受过中等教育,是一名绅士的女儿。但同贵族阶级相比家庭地位还是低下,亲友又是没有教养,常常在公共场合丑态百出,使她自惭自愧,在这样的环境中就为她性格中的偏见奠定了基础;而达西性格偏内向,不喜欢和陌生人说话。再加上他出身豪门,拥有巨额财富,难免会给人以傲慢的印象。两人刚开始接触时,对彼此的印象都不好。但随着接触的增多,渐渐地被伊丽莎白的美丽和可爱所打动,尤其是她机灵的头脑和诙谐更是深深吸引了他,尽管他觉得伊丽莎白出身不算高贵,看不起她的家庭并认定自己向伊丽莎白求婚,已经是降低了要求,违背了自己的意志、理智,甚至是违背人格来做的。他认为身份低微而又缺少金钱财富的伊丽莎白一定会对他这样身份的贵公子表达爱意而欣喜若狂的接受。但是当他“自以为肯定会得到个满意的答案,…脸上却流露出一副稳操胜券的神气时,却激起了伊丽莎白的怨恨,并断然拒绝了他的求婚,还毫不留情地指责他的傲慢无礼。这里表现了爱情对于婚姻的崇高意义:哪怕再富有、再英俊,如果以一种居高临下甚至“傲慢”的姿态对待另一方时,那两者是很难产生爱情,没有爱情就不会再有婚姻。后来达西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他接受了伊丽莎白的指责,并改正了自己傲慢自负的缺点。而且在达西挺身而出,解决了莉迪亚和威克姆的“婚姻危机”后,也赢得了伊丽莎白的尊重,并逐渐接受了“悔过”的达西,两人之间终于产生了真挚的感情,并最终结成了美满的姻缘。

培根就认为人们在选择妻子时不要太注重财富、美貌、利益、高贵等,而应该考虑“思想上的虔诚品质,她父母诚信、她的美德、她的持家能力,她的善良的性情。”伊丽莎白尽管不具备“她的父母诚信”这个客观条件,但其他几个要求伊丽莎白都具备了。也是因为如此,达西才会努力克服自己的“傲慢”,真正得对待爱情。“即使自恋一开始真的是自高自大,它也能够变成一种健康的且值得称道的生命态度。这种情况,在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中达西这个人物上就曾发生过。这个自负的男人,虽然看起来自命不凡,顾景自怜,但他还是能够通过别人的眼睛来观察他自己。”[10]伊丽莎白最终与达西结成美满的婚姻,是她对改过的达西产生了真挚的爱情,而不是达西早就拥有的金钱和地位。其实在这个时候,即使达西没有巨额的家产,伊丽莎白还是会嫁给达西,就像恩格斯所说的:“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

金钱在《傲慢与偏见》中无处不在,即使在伊丽莎白和达西的爱情中也不免掺杂着一点金钱的因素。在外人看来,伊丽莎白如同捡了一个金元宝,就像贝内特太太喊道的:“每年有一万镑的收入,可能还要更多!阔得向王公一般!”先前对达西先生的不满与愤怒,早已经抛到九霄云外了。对自己二女儿的这桩婚姻举双手赞成,假如可以,这位可爱的太太恐怕连双脚都会举起来。但是,伊丽莎白和达西的婚姻之所以超脱于书中描写的其他几桩婚姻,就是因为两人不但品德高尚,而且是真心相爱。

四、永恒的话题:追求美好婚姻

“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这样的开头设计,简·奥斯丁是有深刻寓意的。钱财和婚姻密不可分,这点作者并不否认。要保证一家人幸福安康,最根本的还是需要财富做基础的。而对于金钱主导婚姻这一观念,奥斯丁是持批判态度的,但是她没有以社会批评家的身份揭露社会的本质,也没有采用激进艺术家的极端手法。她的讽刺既辛辣又轻松诙谐,既深刻又流畅自然。通过几桩婚姻的描写,她揭露了当时社会中金钱利益在婚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人的感情会受到它的控制。莉迪亚和威克姆的婚姻,不仅完全是受金钱的左右,而且两人的结合,最初也只是因为低俗的肉欲的吸引。这样的婚姻不仅会给自己带来不幸,更会给各自的家庭造成伤害,简奥斯丁最为反对这样的结合。对于夏洛特和柯林斯充满了现实色彩的婚姻,作者也是不赞成的。不过通过描写,我们也认识到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人的感情不得不服从于金钱的无奈(其实在当今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让读者对他们多了一丝的理解和宽容。正如马克思主义批评家大卫马柯斯在谈到人类行为的经济性时曾说:“简·奥斯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比马克思更早的马克思主义者。”

那是否婚姻就是以经济因素做为衡量的标准呢?有人问苏格拉底是否要结婚,得到的回答是“无论你怎样做,你都会后悔。”[11]简·奥斯丁以伊丽莎白和达西的婚姻为例给出了否定的答案,金钱固然重要,“没有金钱的婚姻是愚蠢的。”如果没有一定的金钱做基础,再真挚的感情也会在漫长的时间中受到考验,甚至会走向破裂。但是作者也同时指出“没有爱情千万不能结婚,”伊丽莎白与达西的婚姻无疑是“奥斯丁推崇的婚姻模式。”在书中作者不仅给了两人一个幸福美满的结局,并强调了通过这桩婚姻,使许多人都发生了改变,如贝内特太太,后半辈居然变成了一个通情达理,和蔼可亲,见多识广的女人。尽管奥斯丁塑造的这桩婚姻带有一些理想主义的色彩,世界上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不过她正是以此来表明了她对金钱和爱情在婚姻中孰轻孰重的看法—爱情更为重要。

奥斯丁的时代已经远去了,但人们追求美好婚姻的共同人生诉求却没有任何改变,而且还愈加强烈。《傲慢与偏见》中诠释的婚姻观念也没有完全脱离我们的实际,还给现代人带来某种启迪。在2005年初,英国BBC4台在读者中开展的一项调查也印证了这一点:在英国社会对女性影响最大、曾改变女性世界观(主要是爱情婚姻观)的文学作品,《傲慢与偏见》位列第一。与小说塑造的情节相似,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在谈婚论嫁时,何尝又不是进行着爱情与金钱的权衡呢?在面对婚姻的时候,人们总是有自己的选择,做出自己的判断,为以后的人生做出打算。现代社会的人们是像莉迪亚和威克姆那样沉迷于激情,追求一时的快乐呢;还是安于现状,过着夏洛特般枯燥生活呢;还是大胆追求自己的爱情,为建立幸福美满的家庭而奋斗,成为“伊丽莎白”和“达西”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论做出怎样的选择,也许都会有自己的理由。这也许是奥斯丁通过《傲慢与偏见》为我们留下的永恒的话题吧。

致 谢

论文终于完成了。在此之际,我思绪万千。首先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侯翠霞老师,在这几个月的论文写作过程中,我得到了侯翠霞老师的悉心指导,在关键之处对我进行点拨,并在我查阅资料时候给予了巨大的帮助,使得我的论文顺利完成。其次我也要感谢我的同组同学,在每一次的小组讨论中他们都给我提出了很多建议和意见,开拓了我的思路,对我有很大的启发。总之,这篇文章的完成,不是靠我一个人的努力,而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合作编译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1986:45

[2]Bloom HarodJone Austen’s Pride and Prejudice[J]Oxford:Oxford university 2001,7:5

[3]Lawrence Stone,The Family,sex and Marriage in England 1500-1800[M]Penguin Books,1979:181~183

[4]Austen Jane傲慢与偏见[M]孙致礼,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1

[5]李桂梅略论现代中西婚姻基础[J]伦理学研究,2006,7:8

[6]韦政通中国的智慧[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250

[7] Keith Wrightson ,English Society 1580-1680[M]Rutrers Univereity ,1982:80

[8]路易·阿尔都塞[M]唐正东,吴静,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314

[9] Alan Macfarlane,Marriage and Love in England:Modes of Reprdaction 1300-1800[M]Oxford Basil Blackwell,1986:156~158

[10]艾温·辛格[M]郜元宝,译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50

[11]克尔凯·郭尔[M]阎嘉等,译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0

或者可以直接去这里找,http://wwwpaper789com/paper_s2e755/

我认为情感婚姻和风水是没有关系的。婚姻怎样是在于怎么去沟通,如何去对待,如果用风水来参考婚姻这个问题的话,我认为有一些偏激了。一起来看看影响情感婚姻的关系是什么。

一、不能好好的沟通

夫妻相处,沟通是维系两人感情的重要桥梁。好的沟通,能够解决很多的问题,可以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不良的沟通,则会加深夫妻之间的矛盾,让两个人越走越远。

所以,在相处的过程中,两个人都应该学会沟通,既要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又要尊重对方的意见和个体差异。不要随随便便就开始冷战,否则两个人只会形同陌路,毫无感情可言。

二、两个人长时间不在一起

距离,不仅能产生美,也能产生隔阂。两个人在一起,最基本的就是同吃一桌饭,同住一间屋。如果两个人长时间不在一起,两个人的关系就会慢慢变淡,对对方的感情和责任,也会有所消减。

所以,夫妻相处,最好不要分房或者分居。两个人有什么矛盾一定要尽快的解决,经常走到一起,一起参与生活,把陪伴对方变成自己的一种习惯。这样,两个人才会恩爱幸福,长长久久。

三、家庭关系导致夫妻矛盾

家和万事兴,家庭和睦有利于夫妻感情,因为,两个人在一起,得到的祝福越多,两个人的幸福感也就越高。如果两个人在相处的过程中,有很多家庭矛盾的干扰,那么夫妻之间的感情也会受到影响。

毕竟,一边是亲人,一边是爱人,不论男女都难以选择。而另一方在家庭矛盾中,也会觉得自己很委屈,甚至把对方的犹豫不决当做是无作为。所以,要想夫妻恩爱,家庭和谐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检索结果

  1 试论我国的同性恋立法 沈赵 理论观察 2007/02

  2 同性恋者如何维护权益——访婚姻法专家杨大文教授 江淮法治 2006/10

  3 中国对同性恋以及同性婚姻立法的必要性和思路 何东平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06/02

  4 各国(地区)同性恋立法与司法概况 刘国生 法律与医学杂志 2005/04

  5 同性恋:在伦理与法律边缘游荡 水木 政府法制 2005/22

  6 施瓦辛格再否同性恋婚姻法 法律与生活 2005/20

  7 妻子向同性恋丈夫索赔 文健 法律与生活 2004/05

  8 欧洲同性恋立法动态的比较考察 M·克斯特尔 比较法研究 2004/02

  9 宣扬同性恋是媒体的失职 严平 新闻三昧 2003/10

  <<<<<<<<<<<<<<<>>>>>>>>>>>>>>>>>>>>>>><<<<<<<<<

  贴上一篇供参考

  另外在shuibaowywys168com

  我帮你存了两篇PDF格式供参考

  <<<<<<<<<<<<<<<<<<<<<<<<<<<>>>>>>>>>>>>>>>>>>>>>>

  试论我国的同性恋立法

  沈 赵

  ( )

  南京师范大学 法学院, 南京 210097

  [摘 要]在国外, 伴随着同性恋解放运动的开展, 不少国家和地方政府已经用法律明确了

  同性恋者的权利和地位。针对我国同性恋者权益受侵害, 同时又带来社会危害的现状, 笔者主

  要从必要性和可行性两方面来论证为同性恋者立法, 用法律来约束他们的权利对我国社会的

  稳定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同性恋; 必要性; 可行性

  ( )

  [中图分类号] 920 0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9- 2234 2007 02- 0079- 02

  D A

  一、同性恋在历史上的社会地位

  同性恋作为一种游离于主流文化之外的亚文化现象,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曾存在过: 古埃及人曾把喜

  好男色看得很正常; 古希腊人认为同性恋与武德、理智、审

  美及道德等方面的某些美好品质相联系, 因而特别推崇; 我

  ( )

  国远在商代就有“比顽童”的说法, 还有“分桃而食”春秋 、

  “龙阳君”战国 、“断袖”汉 等历史人物和故事的记载。

  虽然同性恋现象从古至今都客观存在着, 但在人类数

  千年的历史上, 其社会地位却经过了复杂的变迁。总体说

  来, 人们对同性恋的认识经历了三次转变 :

  第一次转变使得同性恋从宗教意义上的罪人和法律上

  的罪犯转变为病人。根据《圣经》中的“原罪说”: 同性恋是一

  种罪恶, 它违反了婚姻是两性的结合、违反了生育和繁衍的

  原则, 因而它应当受到歧视和惩处。早在公元4 世纪, 罗马

  成文法就明确规定同姓恋是违法行为, 有些国家还规定同

  性恋者要受到长期监禁和苦役, 甚至要用火刑、绞刑等方法

  处死。著名的神学、法学家圣·托马斯·阿奎那也认为同性

  恋是“违反天性”的行为, 应该受到社会的谴责和法律的制

  裁。至此之后, 随着基督教成为欧洲各国的国教, 同性恋行

  为便被普遍地列为犯罪。直到19 世纪, 西方发达国家的精

  神病研究人员才把“同性恋”归类为疾病, 认为它其实是一

  种性心理障碍。“同性恋” 这一术语也是在

  Homosexuality

  这个时期 1869 由德国医生 正式提出。

  Benkert

  第二次转变是从认为同性恋是身体或心灵的病态, 转

  变为认为它不是病, 只不过是一种异于常人的违反社会行

  为规范的个人倾向。早在1948 年, 美国金赛博士的《男性性

  行为研究》报告中, 他就对同性恋病理化的观点提出了质

  疑; 50 年代初, 人类学家克利夫兰·福特和弗兰克·比齐

  在通过对跨文化人类行为的研究后, 得出结论:“同性恋和

  异性恋都是文化训练的产物, 人类原始的模糊状态中包含

  了同性恋和异性恋两种性倾向能力……将它视为与异性恋

  并行的正常的行为方式” ; 1973 年, 美国精神病学会率先

  作出了将同性恋剔除疾病分类的决定; 1994 年, 世界卫生

  组织也将同性恋从“ - 10 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名单上

  ICD

  删除; 2001 年4 月, 在第三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

  准》中, 我国也作出了类似的规定。至此,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

  都完成了“同性恋非病理化”最为关键的一步。

  第三次转变即是随着同性恋解放运动的发展和在许多

  国家合法地位的获得, 人们认为它不过是一种与众不同的

  生活方式而已。遗憾的是: 这一转变在我国还未实现。

  二、为“同性恋者”立法的必要性

  一 社会现状

  根据1991 年至1992 年上海中医院和一些香港学者在

  上海对2190 例大学生的调查发现, 男女大学生有过同性恋

  行为的分别占男女大学生总数的8 3%、9 2%。 李银河博

  士也曾根据国内外的权威调查推测出: 在中国, 同性恋者有

  3900 万至5200 万左右。 2004 年12 月, 中国卫生部门的一

  项研究调查显示: 处于性活跃期的中国男性同性恋者, 约占

  男性人群的百分之二至四, 以此估算, 中国约有五百万至一

  千万男性同性恋者。这些数据表明: 在中国社会确实存在着

  一定比例的同性恋者, 而且, 随着社会的发展, 这个比例已

  呈现出上升趋势。

  一般认为, 同性恋者可能造成的危害表现为: 1 同

  性恋者的性行为通常较为混乱, 性对象多变, 容易感染各种

  性传播疾病 包括艾滋病 ; 2 在现有主流文化下, 同性恋

  者大多具有道德罪感, 其心理压力大, 承受能力不佳, 一旦

  遇到一些情感问题, 容易表现出一些失控行为, 如自杀、自

  伤、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等; 3 一些同性恋者为了满足自身

  欲望, 会采取欺骗、利诱乃至暴力、胁迫等手段, 严重侵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4 一些同性恋者在公共场所 包括监动教养场所等 公然进行同性恋行为, 同性恋者卖*活动在一些地区屡禁不止, 这些都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 5 同

  性恋本身给自己及其家属带来很大的精神痛苦, 同性恋者

  所缔结的婚姻则更为不幸。

  因而, 从法律上关注这类特殊群体, 不仅对其本人, 对

  其家庭, 而且对全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 法理依据

  1 平等地关怀与尊重

  德沃金在其名著《认真地对待权利》一书中写道:“政府

  不仅要关怀和尊重人民, 而且要平等地关怀和尊重。这就意

  味着政府绝不能以某些公民更值得关心而有权获得更多的

  理由来分配各种利益或机会; 绝不能以某团体中某些公民

  〔6〕

  的美好生活概念比他人优越或高贵而限制自由。” 据此,

  针对社会上同性恋者受侵害、受歧视的现象, 政府应当通过

  ( )

  权力行为 尤其是立法行为 来赋予同性恋者与普通人同样

  ( )

  的权利, 不能因为同性恋者关于美好生活的概念 性取向

  不符合一般人的评判标准就去限制其权利。

  然而, 个人利益与社会中大多数人的利益即一般利益

  并非总是一致的, 一般利益的强大, 足以使个人权利的要求

  落空。因此, 在判断个人究竟是否有权利的问题上, 德沃金

  又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表述:“在对个人希望有或希望做的事

  情上, 集体目标已不足以成为否认的理由时, 或对个人所加

  的损失或伤害上, 集体目标也不足以成为支持的理由时, 个

  〔7〕

  人就有权利。” 根据李银河教授的调查, 人们不接受“同性

  恋”的理由无非就是觉得恶心, 觉得这种现象不符合普遍的

  ( )

  道德标准 虽然同性恋与道德无关 。然而, 我们也不得不承

  认, 同性恋爱、结婚并没有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也没有扰

  乱公共秩序, 更不会造成社会风气的道德沦丧。所以,“集体

  ( )

  目标”所谓的不符合道德标准 也不足以成为否认同性恋

  者权利的理由。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如一个人的所

  作所为不会影响他人的自由, 那么他便享有这个权利。大多

  数人的喜恶不能作为否认个人权利的唯一立法依据……要

  认真看待少数人的权利; 只要少数人的同性恋行为不有伤

  风化或损害社会秩序, 就应予以宽容与保护, 不诉诸刑法,

  〔8〕

  舆论上也不予谴责, 生活上不加歧视。”

  2 法不禁止即自由

  “法不禁止即自由”原则是在古希腊的政治准则中最早

  得以表达。古希腊人把“法律之下的自由”视为城邦的基本

  要素, 并从道德的角度加以奉扬。所谓“法律之下的自由”就

  蕴含着“法不禁止即自由”的要义。霍布斯在《利维坦》中认

  为, 某些自由是依法律无明文规定而存在的, 人们可自酌而

  行之; 英国哲学家密尔在《论自由》中也规定了人类自由的

  ( ) ( )

  三个领域:“ 1 良心的自由, 思想的自由。 2 生活方式的选

  择自由, 它‘要求趣味和志趣的自由; 要求有自由订自己生

  活计划以顺应自己的性格; 要求有自由照自己所喜欢的去

  ( )

  做, 当然也不规避会随来的后果。’3 个人相互间联合的自

  〔9〕

  由。” 目前, 我国还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对同性恋行为加

  以禁止, 从法理的角度来说, 既然法律没有明文禁止, 同性

  恋爱、结婚又属于公民私权利的范畴, 那么法律就应当对此

  给予宽容、国家权力也不应当不当干涉。

  诚然, 法律不禁止的行为, 并非都具有积极的功利意

  义; 有些法律不禁止的行为还可能导致消极的后果。但是,

  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 有利必有弊, 当利弊发生抗衡时,

  立法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 两利相权取其重”, 针对其中的

  弊端, 法律也只能尽可能地采取措施予以避免。

  三、立法的可行性分析及建议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的转变, 同性恋者的法制环

  境会越来越好:

  首先, 2001 年4 月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颁布了《中国

  ( )

  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以下称《标准》, 其中的

  同性恋者已不再归类为精神病人, 这虽然比美国晚了 28

  年, 但毕竟是一种进步。《标准》的颁布不仅显示了我国对同

  性恋有了更为科学的认知, 而且也为我国的司法实践提供

  了科学的理论支持。

  其次, 中国的立法通常会比较、考察国外法学界的做

  法。目前,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对同性婚姻等问题做出了规

  定: 荷兰《家庭伴侣法》规定, 登记的同性伴侣将会和婚姻中

  的夫妻双方一样, 在退休金、社会安全保障、继承和扶养方

  面享有同样的权利; 德国的《生活伴侣登记法》规定, 同性伴

  侣也可以在婚姻登记处登记结为“生活伴侣”, 其社会和法

  律地位与传统的异性婚姻类似; 芬兰的法律规定, 登记注册

  的同性伴侣可获得部分同合法异性夫妻同等的权利义务关

  系。

  从严格意义上讲, 目前只有在荷兰和比利时承认同性

  婚姻, 其他很多国家只是赋予同性伴侣不同程度的权利, 虽

  然有些国家的规定已与异性婚姻伴侣的权利十分接近, 但

  并没有使用“婚姻”这一概念。李银河教授针对同性婚姻的

  这一问题曾提出过两个方案: 一是修改婚姻法的个别字句。

  凡是出现“夫妻”两个字的时候就改成“配偶”, 第一次出现

  ( )

  配偶这个词的时候加一个括弧 性别不论 。另一个方案是

  搞专门的同性婚姻法案。相比较而言, 笔者认为, 第二个方

  案更具有合理性:

  首先,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 都是在男女结合的婚姻制度

  下繁衍, 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婚姻”这一概念逐渐淡化了

  宗教色彩, 但是, 世界各国无论信仰如何, 都没有改变一男

  一女结合的婚姻定义。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传统思想根深蒂

  固的国家而言, 社会上绝大多数人还不能接受同性婚姻这

  一现象, 如果国家强制用一部《婚姻法》来同时调整同性婚

  姻与异性婚姻, 势必导致绝大多数人的抵制。所以, 从我国

  的文化土壤出发, 在大多数人还未接受同性恋现象之前, 不

  宜用婚姻法来调整同性伴侣之间的关系。

  其次,《婚姻法》中的某些权利义务也是不宜赋予同性

  伴侣的, 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有关“收养子女”的规定。笔者

  认为, 同性家庭对子女的成长极为不利。曾有研究结果表

  明: 同性恋者主要受童年环境、青春期经历、环境因素等方

  面的影响而造成性取向出现偏差。长期与同性恋者亲密相

  处的子女, 其身体、情绪必将受到严重影响, 这些子女甚至

  会认为同性恋是很正常的现象, 久而久之, 这些本不该具有

  同性恋倾向的人便成为又一批同性恋者。此外, 在目前的社

  会背景下, 由于主流文化对同性恋仍然持排斥态度, 而这种

  排斥或多或少地会影响到子女, 使这些子女在受教育、就业

  等方面受到歧视。这些歧视对子女自身而言, 将会造成其人

  生观、价值观的扭曲, 对社会而言, 便造成了犯罪、社会秩序

  混乱的根源之一。

  综上所述, 国家应权衡各方面的利弊关系, 本着对“同

  性恋者的权益”采取“不歧视更不提倡”的态度, 制定专门的

  《反歧视法》, 其内容至少应当包括: 第一, 明确《婚姻法》中

  的有关规定不适用于同性伴侣之间, 除非《反歧视法》有明

  确规定; 至于同性婚姻, 该法也应设置专门的“婚姻篇”, 规

  定同性伴侣在结婚、离婚、财产等方面的权利义务关系; 第

  二, 设置专门的“人格篇”, 明确规定同性恋者的人格不受歧

  视、个人隐私受保护等权利, 具体地来说, 也即同性恋者有

  权同普通人一样, 公平地获得学习、劳动就业、参加社会活

  动等权利。禁止任何单位、组织、个人以任何方式对同性恋

  者进行侮辱; 各类传播媒体不得恶意披露某同性恋者以及

  其他可能推断出该同性恋者的资料; 第三, 由于同性恋毕竟

  不是婚恋关系的常态, 所以, 从人类繁衍、社会发展的长远

  利益出发, 国家应在此法中设置专门的“防治篇”, 明确规定

  对于自愿治疗的同性恋者, 有关卫生部门应给予一定的优

  惠; 有关单位特别是学校、军队、监管场所等也应加强防治、

  宣传措施, 从源头上尽可能减少同性恋者的人数。至于现实

  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同性性犯罪无法可依的情况, 立法机关

  应出台相应的刑法解释。对于此,《反歧视法》没有必要设置

  专门的一篇来调整, 原因在于该法仅是规定同性恋者的民

  事权利义务, 并不涉及刑罚领域, 而且如果在该法中规定刑

  事责任, 势必削弱刑罚的统一性和威慑性。

  [参 考 文 献]

  〔1〕李慧波 国外同性恋者生存状态和法律地位〔〕 电

  J

  ( )

  脑校园, 2001 4

  〔2〕何东平 同性婚姻合理性的研究〔〕 乐山师范学院

  J

  ( )

  学报, 2005 8

  〔3〕刘达临 中国当代性文化〔 〕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M

  出版社, 1995: 113

  〔4〕李银河 同性恋亚文化〔 〕 北京: 中国友谊出版公

  M

  司, 2002

  〔5〕王延光 同性恋与艾滋病预防对策〔〕 浙江学刊,

  J

  ( )

  2001 1

  〔6〕 , ,

  R Dworkin Taking Rights Seriously Harvard

  , 1978, 272

  U niversity Press page

  〔7〕同上, 298

  page

  〔8〕党永辉, 等 刍议中国同性恋的立法〔〕 中国性科

  J

  ( )

  学, 2005 9

  〔9〕王人博, 程燎原 权利及其救济〔 〕 济南: 山东人

  M

  民出版社, 1998: 230

  <<<<<<<<<<<<<<<>>>>>>>>>>>>>>>>>>>>>>><<<<<<<<<

  贴上一篇供参考

  另外在shuibaowywys168com

  我帮你存了两篇PDF格式供参考

  <<<<<<<<<<<<<<<<<<<<<<<<<<<>>>>>>>>>>>>>>>>>>>>>>

在当今社会中,感情关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越来越明显,很多人对于婚姻和爱情的信仰也随之动摇。但是,作为一种基本的人类情感,婚姻和爱情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助于人们实现自我价值、建立良好的家庭和社会关系,并提高生活幸福感。

首先,婚姻和爱情是人类基本的情感需求之一,它们源于人类的本性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婚姻是人类社会历史上的一种制度,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和维护家庭、社会秩序和人类繁衍而产生的。爱情则是人类情感中最高级别的一种,它与婚姻密不可分,是婚姻中最重要的基石。因此,尽管婚姻和爱情在今天的社会中面临着各种挑战和问题,但它们的本质和价值并没有改变。

其次,婚姻和爱情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婚姻和爱情都是人们实现自我价值和追求幸福的方式之一。通过婚姻和爱情,人们可以建立起一种稳定、互信、互助、共同奋斗的关系,促进个人和家庭的健康发展。同时,婚姻和爱情也能使人们学会关心、理解、宽容和包容,培养出更多的社交技能和情感能力,使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更具有竞争力和适应力。

再次,婚姻和爱情对于社会和家庭的和谐稳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婚姻和爱情的稳定和幸福直接关系到家庭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能够促进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减少社会矛盾和犯罪率,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同时,婚姻和爱情的稳定和幸福也能影响到下一代的成长和发展,使他们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得到更好的教育和成长。

最后,尽管婚姻和爱情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但我们仍有理由对它们保持信仰和支持。我们应该建立健康的婚姻和爱情观,积极参与婚姻和爱情的建设,努力克服困难和问题。同时,社会应该也要为婚姻和爱情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制定更加完善的婚姻和家庭政策,加强家庭教育和修养,提高人们的婚姻和爱情素质和能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548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