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对阿长的感情是什么?

鲁迅先生对阿长的感情是什么?,第1张

鲁迅对长妈妈怀有深厚的感情,在《朝花夕拾》中,有好几篇文章回忆到与长妈妈有关的往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五猖会》中就有提到。其中《阿长与山海经是专门回忆和纪念她的。

其实,这个来自东浦的长妈妈身材矮小,周家原先的保姆个子高大。按周家工友王鹤照的说法:章福庆的妻子阮氏──“庆太娘”才是真正的长妈妈,只是叫惯了,也把东浦的那位叫做长妈妈。不过,笔者曾特地为此函询周建人夫妇,回答是否定的意见,周作人日记里的“章妈”也是东浦的那位长妈妈死后再雇请的。

阿长简介

她是鲁迅儿时的保姆。长妈妈的夫家姓余,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叫五九,是做裁缝的,她有一个女儿,后来招进了一个女婿。“长妈妈只是许多旧式女人中的一个,做了一辈子的老妈子(乡下叫做‘做妈妈’),平时也不回家去,直到临死。”

长妈妈患有羊癫疯,1899年4月“初六日雨中放舟至大树港看戏,鸿寿堂徽班,长妈妈发病,辰刻身故”。

我对阿长产生敬意的原因是阿长给我买来山海经;对阿长的评价是从厌她、烦她到敬她。

因为阿长害死了他的隐鼠,所以就叫他阿长,此时鲁迅对她的感情是不太喜欢的,但是后来赠送了鲁迅最想要的山海经,是使鲁迅最为感动、永志不忘的。因此,关于这件事的叙说也最为激动人心,成为全文的中心。

首先,从自己渴慕《山海经》写起,用自己那种“太过于念念不忘”的心情来衬托出阿长的关心。

她主动询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而“我”则认为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只淡淡地作了回答,但她却默默地记在心里,认真地当一件事去办。这充分说明阿长的关心是出于真情实意,并非为了讨好主子,也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鲁迅对长妈妈怀有深厚的感情。

在《朝花夕拾》中,有好几篇文章回忆到与长妈妈有关的往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五猖会》中就有提到。其中《阿长与<山海经>》是专门回忆和纪念她的。

其实,这个来自东浦的长妈妈身材矮小,周家原先的保姆个子高大。按周家工友王鹤照的说法:章福庆的妻子阮氏──“庆太娘”才是真正的长妈妈,只是叫惯了,也把东浦的那位叫做长妈妈。不过,笔者曾特地为此函询周建人夫妇,回答是否定的意见,周作人日记里的“章妈”也是东浦的那位长妈妈死后再雇请的。

先是阿长讲长毛的故事,对其能够用于抵御长毛而产生敬意,而后因发现长毛害死自己的隐鼠而变得讨厌甚至不尊敬她,最后又因为阿长帮自己弄来本《山海经》而又重新对她产生了敬意。

她是鲁迅儿时的保姆。长妈妈的夫家姓余,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叫五九,是做裁缝的,她有一个女儿,后来招进了一个女婿。“长妈妈只是许多旧式女人中的一个,做了一辈子的老妈子(乡下叫做‘做妈妈’),平时也不回家去,直到临死。”

长妈妈患有羊癫疯,1899年4月“初六日雨中放舟至大树港看戏,鸿寿堂徽班,长妈妈发病,辰刻身故”。

扩展资料:

在这篇回忆散文里,鲁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集中记叙长妈妈给他留下的儿时印象,把长妈妈这个人物写得栩栩如生。这一点,有目共睹,谁都承认。

但是作为回忆性的艺术形象,长妈妈并不是典型化的产物。鲁迅写她,既没有采用“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方法,也没有专用自己的保姆做“模特儿”,去塑造一个劳动妇女的典型。

阿长是生活中真实的阿长,所写全部事实,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尽管“与实际内容或有些不同”(《朝花夕拾·小引》),但绝无虚构。

长妈妈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从长妈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

她善良、真诚、热爱和关心孩子。她思想、性格上有很多消极、落后的东西,是封建思想毒害的结果,与其说是她的过错,不如说是她的不幸。前面所说的作者的讽刺和批判,既是对她身上的消极、落后的东西,也是对着造成这些消极、落后东西的统治思想和社会制度。

扩展资料:

《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基本是鲁迅温馨的回忆,是对滋养过他生命的人和物的深情怀念。《阿长与〈山海经〉》可以说是鲁迅先生所有文章中,笔调最温暖的一篇。此文通过记叙“我”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几件事,满怀诚挚之情地刻画了一位淳朴善良的农村妇女形象。

长妈妈虽然没有文化,甚至有几分粗俗,还好事,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对生活有着美好希望,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通过对长妈妈形象的刻画与儿时记忆的叙述,作者表达了对长妈妈的尊敬、感激、怀念和祝愿之情。

作者在一开始便通过长妈妈“名称的由来”生动形象地交代了她的身世。她不仅没有姓氏,甚至名字都是顶替别人的,可见地位之卑微。但正是这地位卑微的长妈妈,身上却闪耀着质朴的人性光辉,这正是中国旧社会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缩影

-阿长与山海经

“写作时的回忆”中,作者对阿长的怀念充满了温情。

此文记述了鲁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事,充满了尊敬和感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惦念以及对年幼无知的时光的深切怀念。

全文语言平实形象、处处流露着真情,在丝毫不带造作的叙述中,将读者带入到了儿时作者的世界中,令人觉得特别可亲。

扩展资料:

在处理庄重与诙谐的关系上,也显示了独具的特点。这里所说的庄谐属于作品情调问题,不是指风格而言。此文的情调,整体说来,是诙谐而有风趣的,但诙谐风越中又不失庄重。

特别自关于购买《山海经的描叙以后逐趋于庄重严肃,使整篇文章由开始的外谐内庄极其自然地转变成以庄重严肃作结。

这种情调,与“沙里淘金”而终于扬“沙”见“金”的人物措叙过程是完全和谐一致的,同回忆体的亲切自然和情真意切也互映生辉,相得益彰其它如结构剪裁上的巧妙照应,人物描写上的生动形象,以及语言的凝炼、幽默,都是显而易见的。

鲁迅对阿长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找出相关词句。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鲁迅对阿长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找出相关词句。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查看全部2个回答

我来答有奖励

写回答有奖励 查看全部2个回答

筱筱小小在路上

LV1

去关注TA

1、厌烦长妈妈:

这里作者主要选择了几个典型事例写对长妈妈的讨厌,一是厌长妈妈罗嗦(“常喜欢切切察察”),甚至怀疑长妈妈在家中挑拨是非(“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

二是厌长妈妈限制“我”的行动(“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三是厌长妈妈睡觉占地(“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

2、敬重长妈妈:

这第一次的敬意是由长妈妈讲“长毛”的故事引起的,故事的前半部分是令人毛骨悚然的,但因为“我”觉得这件事和“我”毫不相干,“我”并没感到可怕。

但当长妈妈讲到她们一排女人脱了裤子,竟能阻止“外面的大炮”“放不出来”时,“我”“不能不惊异”,“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从此对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这是由“厌烦”到“敬重”的第一次转折。

这第二次敬意的缘由是远房祖叔对《山海经》的生动介绍,那“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对幼时的“我”该有多大的诱惑啊!

就在“我”想一睹为快时,祖叔却不知这本书“放在哪里了”,因为祖叔很“疏懒”,“我”又不好意思逼他去找;向别人询问,别人又“不肯真实地回答我”;想自己用压岁钱去买,书店离家又很远,即使去了,书店又关着门;

长妈妈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我”虽对她说了,但“我”“知道她并非学者”,所以,“我”认为“说了也无益”。可就在“我”几乎完全无望的时候,长妈妈却给“我”买来了《山海经》。

3、哀悼长妈妈:

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激和敬重之情溢于言表,他终于不自觉地用“阔气一点”的 “我的保姆”来称呼长妈妈了。接着用看似平实的语言交代了三件事,一是长妈妈辞世已三十年了,说明时光流逝之快;

二是表示自己对最敬重的长妈妈的姓名和经历至今仍然一无所知,表达了一种深深的遗憾之情;

三是从仅知道的长妈妈只有一个过继的儿子,猜测长妈妈是个年青守寡的孤孀,表现了对长妈妈不幸身世遭际的同情。

4、祝愿长妈妈:

最后一小节,作者用饱蘸感情的祈使句,改用第二人称,表达了对长妈妈的由衷的祝愿:“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这里所说的“地母”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坟墓”(因为它是“黑暗”的),阿长在那里休息;二是指“大地母亲”(因为它是“仁厚”的)。在鲁迅的心目中,阿长与“地母”已经融为一体了,她的灵魂已在那里“永安”了。

5、怀念长妈妈:

文章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结束,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深切怀念之情。它凝聚着鲁迅对长妈妈的全部情思,寄托着鲁迅对善良人的衷心祝愿。这时的长妈妈,不再粗俗,不再可笑,激荡在我们心中的只有深深的怀念。

扩展资料

阿长身上所反映的民间文化

鲁迅虽然没有把阿长当作寄托着希望的理想人物,但并不因此对她失去敬重和怀念,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从她身上看到了人类那种难能可贵的纯朴和真率。就拿阿长那"大"字形的睡相来说吧,虽然使幼年鲁迅吃了苦头,母亲也曾含蓄地暗示她能够改变,表现了有所不满,但是,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却是对阿长"适性任情"的肯定。

退一步说,就算和"切切察察"一样,这也是一种缺点吧,然而,在鲁迅笔下,阿长的缺点也是令人喜爱的,因为她不"嗦做作","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辩话"。诚然,阿长是愚昧无知的,她所懂得的那许多规矩,大都是可笑的,尤其关于"长毛"的讲述,更令人捧腹,鲁迅也确实给予了含笑的批评。

但难道仅仅是为了批评,或者为了揭露封建统治者对劳动人民的毒害吗问题并不如此简单。我们通过"元旦辟头的磨难"可以清楚地看到:在道"恭喜"、吃福橘的麻烦仪式中,阿长寄托了多么真诚的善良愿望啊!她希望自己和孩子"一年到头,顺顺流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福橘并不是她自己吃,而是由她"塞在我的嘴里",说明这仪式是为了孩子,表现了她对孩子的一片祝福之心!

其他如"死"要说"老",不进死人房和产房,不钻晒裤子的竹竿底下等等,事情本身固然是可笑的,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阿长教给这些"道理"的用心,和现在的阿姨教孩子们讲卫生、不横过马路并无差异,都是为孩子着想。

阿长教各种规矩和讲"长毛"如果不是出于这种善良的用心,她以后也就不会有为鲁迅买《山海经》的举动。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鲁迅不仅严格地按照生活本来的面貌如实地记叙长妈妈,而且在记叙中始终着意表现她身上最本质的东西,即"名人名教授"所缺少的"人气"。

正是由于有这种"人气"做内核,她的切切察察、"大"字形睡相、麻烦的规矩和讲"长毛"所表现的愚妄,并不令人生厌,反而能够同买《山海经》的举动和谐一致,形成统一的风貌,使我们从她的愚鲁中看到真率,从粗犷里看到细心,而这种真率和细心所体现的实质,是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事过三十多年之后,鲁迅怀着深情回忆起来,仍然被这种关心和爱护所激动,写来情真而意切。

--阿长

52

下一条回答

怎么样才能挽留感情,教你一招快速挽回方法_怎么挽回

挽回男女朋友之所以失败,是因为犯了挽回的大忌,手把手教你怎么样才能挽留感情七年

合肥依勤教育咨询有广告

60v电瓶车换电瓶要多少钱小牛电动车,电动车60v价格

电动车60v价格,上天猫电器城,品质家电,汇聚热销尖货,品类齐全,超值包邮,给您智

杭州易宏广告有限公司广告

最低的功能有哪些?性功能低男性性功能检查「自测对

性功能低性功能有哪些表现检查费用多少如何检测性功能问题,检测方法。

南京京科医院有限公司广告

4条评论

发布

热心网友

2

很棒,思维清晰

2020-03-02 13:53 · 回复Ta

热心网友

2

有字写错了

2019-09-08 11:30 · 回复Ta

热心网友

1

括号里的要抄吗

2019-09-28 15:10 · 回复Ta

热心网友 : 要抄

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为您推荐

什么样的感情是可以挽回的 这5种方法挽回恋情,你会更快的失去她广告

什么样的感情是可以挽回的 做这5件事,你将更快失去他;第一点:纠缠对方寻求复合;第二点:祈求对方不要

57 2020-03-27

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的具体语句,说说阿长是个怎样的人鲁迅对阿长的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一、阿长是个怎样的人 答:阿长是一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她没有文化、粗俗、好事,而又心

10 浏览510 2019-09-27

鲁迅对阿长的感情变化词语

在«阿长和山海经»里,鲁迅对阿长的感情变化的词语是:敬意,不平,轻视,震撼,怀念

3 浏览68 2018-03-20

鲁迅对长妈妈的感情有什么变化,这是什么写法

阿长与〈山海经〉》描述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的性格。文章用申请

104 浏览3929 2018-04-13

1鲁迅对阿长但感情从前至后有哪些变化?

文章着重写了我幼年时与长妈妈的一段经历。长妈妈是一位保姆,而我对她的印象能如此深刻,可见我对她的感情

浏览15 2020-03-24

阿长与山海经中鲁迅对阿长的情感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速度!!!十分钟左右回的有加分!!!

先是阿长讲长毛的故事,对其能够用于抵御长毛而产生敬意;而后因发现长毛害死自己的隐鼠而变得讨厌甚至不尊

7 浏览579

找加工设备就上阿里巴巴

1688com

广告

机加工_机械加工-找云工厂-专业设备精度高

云工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广告

正在加载

4

不怎么佩服长妈妈——对长妈妈有特别的敬意——这种特别的敬意逐渐淡薄——这种特别的敬意最终完全消失——对长妈妈发生新的敬意

此文记述了鲁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事,充满了尊敬和感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惦念以及对年幼无知的时光的深切怀念。

全文语言平实形象、处处流露着真情,在丝毫不带造作的叙述中,将读者带入到了儿时作者的世界中,令人觉得特别可亲。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文是鲁迅于1926年9月18日在厦门写的一篇回忆性的散文。最早发表在《莽原》半月刊第十九期上,在文下面写了一个副标题《旧事重提之六》。后来鲁迅把它和《旧事重提》的其他九篇起编入《朝花夕拾》这个散文集子中。

1926年3月18日,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鲁迅受反动政府通缉,不得不到厦门大学任教。后又因受守旧势力的排挤,作者不愿意想到目前,只能借回忆少年生活写点文章聊以自慰。于是写出了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共十篇散文)。此文是《朝花夕拾》的第二篇,回忆自己童年时期与家里女工阿长相处的一段生活。

作者对阿长的情感,在文中伴随着“我”的成长,“我”对对阿长的情感也是复杂而多变的,在文中以下地方都有体现。

小鲁迅对长妈妈的态度是“不大佩服”:

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

(1)喜欢“八卦”:比如长妈妈曾给鲁迅的母亲说,当时卧病在床的鲁迅父亲看到的幻象是曾经许配给他却不幸早死的姑娘,因而鲁迅的父亲也将不久于人世;以及因为长妈妈的“切切察察”,说鲁迅和表妹琴姑的生肖相冲,而使鲁迅和表妹琴姑的姻缘终结,成为琴姑的终身之恨。

(2)管教“我”太严:

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

此外,她还教给“我”许多道理,“例如说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之类。

“总之:都是些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

(3)“我”不喜欢的习惯:

“长妈妈生得那么胖,一定很怕热罢?晚上的睡相,怕不见得很好罢…”

到夜里,我热得醒来的时候,却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臂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我想,这实在是无法可想了。

后来,“我”对长妈妈的情感变为“发生了空前的敬意”后来是长妈妈谋害了“我”的小隐鼠之后,这种敬意就“完全消失”了。

再后来,“我”对阿长“发生了新的敬意”。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最后是深深地怀念: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总之,“我”对对阿长的情感是复杂而多变的。从一开始的不喜欢到出于一个孩子的年幼无知对她而生的敬佩,从知道心爱的隐鼠死亡真相的气愤到收到珍宝似的宝贝的感激。而这整篇以回忆性叙述创作出来的作品从头到尾充斥着对一名愚昧无知农村孤孀的深深追忆哀悼之情和对其低沉命运的悲悯之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548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