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情感咨询越来越广泛的为人所熟知,但是依旧很多人对这个名词还是一知半解,同时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做情感咨询呢?感情上的事情,不应该非常的纯粹,发至内心的喜欢和爱,不就足够了吗?
情感咨询一个姐妹叫做:婚姻家庭咨询,其实她们两个词是比较相近的,而婚姻家庭咨询算是心理咨询的一个分支,所以我们可以把情感咨询理解为心理咨询的其中一个部分,更侧重于情感这一块的解决和解惑。
因为感情是需要经营的,而不是天生的。古人云:人非生而知之者。其在感情中的意思就是,一个人生下来,并不是马上就会谈恋爱,就会经营感情的。就好像一个人,读书到大学的学历,一共读了十几年的书,然后就需要面临恋爱,婚姻,生子等等;但是那么十几年的读书生涯并没有一个老师教过,恋爱该怎么谈,婚姻该怎么经营呀。
因为经营感情是一种能力,可以被学习和提升的能力。因为不会,所以很多人在面临一段感情的时候,总是抓不住,谈不好,维持不下去。失恋了,轻者消沉几个月,严重的可能生活都失去了信心。既然感情的事情对我们来讲那么的严重,当然需要多方面的支持,以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给我们想要的结果,指一条可以努力的方向。
对于一个刚刚失恋的人来讲,为了留住心爱的那个人,很常见的做法有:微信短信电话轰炸;通过亲戚朋友轮番去劝;灌醉了自己到对方楼下大声表白;或者灌醉了自己黯然神伤,无可奈何。心里虽然还是很爱,但是又不知道该如何去爱。不太会经营感情,犹如自己不太懂得怎么表达自己心中的那份爱,自己可能已经爱的死去活来,但是对方依旧感受不到,最后只能感动了自己,也苦了自己。
而专业的情感咨询,犹如一盏明灯,能够带着你走着一条名为感情的路。第一,它能够更快更准确的给到你方式方法去解决自己当下面临的情感问题。第二,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及时的梳理你的情绪状态,让你的情绪能够得到宣泄。第三,就是在教会你怎么经营感情的同时,也能够让你学会,怎么引导对方能够更加的懂得怎么经营好一段感情,毕竟感情是两个人的事情,不可能只靠一个人苦苦的撑着。
情感咨询不是万能的,它没有办法解决所有的问题。只是如果有这样一盏明灯,能够带着我们一起去走,去经历。至少我们不会再一直的撞墙撞墙撞墙,撞的头破血流,撞的晕头转向,最后还于事无补。这个过程可能会很难受,难受的不是在于你在这个过程中受了多么严重的伤,难受的是你的心看不到你想要的一个结果。自己肯定不害怕去努力,但是自己的每一份努力都是怀抱着期待的,而自己每一次次的期待都落空的时候,自己可能就会觉得很累,很难受了。
所以,我们需要找准方向再去做,让一个人带着你去做,在做的过程中,无论对方的反应是好的,还是不好的,我们都可以和咨询师说,然后让咨询师一步步的带着你去做。让你在这样一个指导中,能够摸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真正走得通的一条路。
不然,自己一个人去摸索的时候,总是会受伤,总是会摔跤。而咨询师来帮你,就是帮你提着一盏明灯去前行。自己是能够看得清,自己做了这样一件事情,是可以得到怎样的一个结果的,就算在这个过程中,自己摔倒了,也会有一个人能把你扶起来,这样也就不会心累和难受了。
经营感情是一种可以被学习和提升的能力,希望我们能够在遇到那个对的人之间,就拥有这种能力,而不是只给自己留下了一个遗憾。
心理咨询意思如下:
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理论和方法,帮助咨询对象(访客)缓解由于心理矛盾冲突所带来的情绪和行为困扰,维护和增进咨询者的身心健康,促进其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的过程。
一般而言,咨询对象能获得多种帮助:
1、帮助自己控制情绪的方法。
2、帮助我们正确认识自己和周围世界,完善自己的认知体系,避免因错误归因而导致各种失败。
3、有利于培育健全的人格,消除自卑、自恋、自闭等不良心态,并以健康、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4、教你如何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挫折,比如生活、人际关系、竞争、失业、婚姻带来的痛苦。
5、帮助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6、帮助渡过各种危机,平安地完成人生的发展任务。
7、和访客探讨未来自我的发展方向,有助于正确选择人生重大问题。
8、帮助重建爱和感知幸福的能力。说起心理咨询,不少人立刻就会联想到“精神疾病治疗”等字眼,表现出恐惧或不安的情绪。事实上,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主要区别包括四个方面:
1、精神疗法的目标是病人。心理咨询是有心理或精神疾病的非正常人;心理咨询的对象一般不是病人,是亚健康人,但心理上存在冲突。
2、精神疗法的目的是治疗疾病。这是需要通过治疗程序进行的,是需要具有医师执业资格的心理临床医生运用临床心理学的技术和方法来治疗患者心理疾病的过程;心理咨询的目的是帮助患者发现问题,通过挖掘咨询对象自身的能力来解除心理困扰。
3、精神治疗师和求助者之间的关系就是医生和患者的关系。患者必须听从医生的建议。但是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协商过程是一个相互讨论、研究问题、表达己见、交流的过程。
4、精神治疗师需要更简单的信息。只能根据症状体征选择和实施治疗方案。心理咨询师需要掌握大量的信息,需要了解个人、家庭、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情况,才能帮助自己发展自己的能力和潜能。
一、意思是:
1、脑对客观世界的积极反映形态。感觉、知觉、表象、记忆、思维、情感、意志等都属于心理过程。
2、泛指人的意识、思想、感情的表现:我揣摩他的~,就是不愿老让别人照顾自己。
二、引证:杨沫 《花蕊》:“爱花、观花和欣赏音乐,这都和爱美的心理分不开。”
三、心理的反义词:生理
意思:生物机体的机能。即整个生物体及其各个部分所表现的各种生命活动。
引证:洪深 《**戏剧的编剧方法》第四章四:“这些全是生理的;某种动作和某种情绪有一定的联系,差不多人人是一样的。”
扩展资料
心理的近义词:心境、心思、心绪
一、心境 [ xīn jìng ]
意思:心情(指苦乐):~不佳。~好,看什么都顺眼。
引证:蒋光慈 《少年飘泊者》十四:“可是当时我的心境真是痛苦极了!”
二、心思 [ xīn si ]
意思:想法;打算:我猜不透他的~。
引证:朱自清 《南京》:“ 豁蒙楼 一排窗子安排得最有心思,让你看的一点不多,一点不少。”
三、心绪 [ xīn xù ]
意思:心情(多就安定或紊乱说):~不宁。~乱如麻。
引证:李广田 《没有名字的人们》:“他已很少再有到街头或邻家去夜谈的心绪。”
情感过程,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采取什么态度的过程。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时,不是冷漠无情、无动于衷,而总是带有某种倾向性,表现出鲜明的态度体验,充满着感情的色彩。因此,情感过程是心理过程的一个重要内容,也就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根据情感色彩的程度可将情感过程分为情绪、情感和情操三个层次。学习情感,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过程。
定义: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
种类:个体的情绪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我们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可以把情绪状态划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
1、心境
心境又叫心情。是指个体一种微弱、平静、持续时间较长且带有感染作用的情绪状态。心境体验会使人的情绪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染上同样的情绪的色彩,它具有长期性、弥散性的特点。弥散性主要指心境没有指向具体对象,而是根据心情具有一定传染作用,人的情绪可以由自身扩张到周围的其它事物。
长期性指是心境会在一定时间内主导人情绪,且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可能是几个小时、几周甚至更长的时间。比如,我们学过的鲁迅的一篇文章里写到祥林嫂在失去丈夫和儿子后长期抑郁寡欢。
2、激情
是指个体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而时间相对短暂的情绪状态。激情会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作用。积极的激情使人迸发出巨大的能量、振奋人心、行为果断、自我激励、富有效率。消极的激情同样也会因其暴风雨般的强烈能量带来破坏性的结果,给个体的工作学习生活造成极大恶果。如青少年学生因小摩擦,导致口角、斗殴、伤人乃至殃及生命,都源于一时的激情冲动。
3、应激
是指一种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所引起的个体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一方面它可能提高人的激活能力,表现为急中生智,灵活应变;另一方面,它也可能致使人的行为紊乱,判断失误,不能准确的做出符合当时目的的行动。但是,人们如果长时间处于应激状态中,就会降低机体的免疫能力,减弱机体对外界刺激的敏锐性。
扩展资料:
情绪的构成:
1、认知评估:注意到外界发生的事件(或人物),认知系统自动评估这件事的感情色彩,因而触发接下来的情绪反应(例如:看到心爱的宠物死亡,主人的认知系统把这件事评估为对自身有重要意义的负面事件)。
2、身体反应:情绪的生理构成,身体自动反应,使主体适应这一突发状况(例如:意识到死亡无法挽回,宠物的主人神经系统觉醒度降低,全身乏力,心跳频率变慢)。
3、感受:人们体验到的主观感情(例如:在宠物死亡后,主人的身体和心理产生一系列反应,主观意识察觉到这些变化,把这些反应统称为“悲伤”)。
4、表达:面部和声音变化表现出这个人的情绪,这是为了向周围的人传达情绪主体对一件事的看法和他的行动意向(例如:看到宠物死亡,主人紧皱眉头,嘴角向下,哭泣)。对情绪的表达既有人类共通的成分,也有各地独有的成分。
5、行动的倾向:情绪会产生动机(例如:悲伤的时候希望找人倾诉,愤怒的时候会做一些平时不会做的事。
-情绪
我觉得态度和体验应该分开来理解。
首先我们面对客观事物,或与之互动会产生对其的体验,久而久之则形成了对客观事物的态度。
就比如你初遇张三,首先形成了对他的印象,这是一种情绪体验;在慢慢的接触中,你发现了张三的性格特点、为人品德等特质,这就形成了你对他的评价,这就是一种态度。两者综合就是你对张三所抱有的情绪或说情感啦。
中学教学所要预期达到的目标主要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三个方面,而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过多地注重知识的单方面传授,而忽视了对于学生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的培养。在本世纪初教育部颁布了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在教学中的重要性,然而很多一线教师在对新课标的理解和实践中,对于培养学生的情感目标还不够重视,本文主要对新课标中情感目标的实现进行了探究, 旨在促进新课标的顺利实施。
一、中学教学情感目标的内涵
在新的中学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再是知识与能力的陪衬、附属,而是课程教学的终极目标。这既体现了中学教学认知与情意的统一,也凸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中学教学中的作用。情感目标主要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要素,在新的课程理念下, 它们被赋予了十分丰富的内涵。新课程目标中的“情感”不仅指学习的热情和学习兴趣, 还包括爱、快乐、审美情趣等丰富的内心体验。情感学习与形成或改变态度、提高鉴赏能力、更新价值观念、培养高尚情操等密切相关。
新课标中的“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 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态度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能有乐观、积极进取、敢于求实创新的人生观, 热爱生活、学习、工作, 热爱自然、社会, 对社会有责任感、义务感, 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等。态度教育对学生有终身的价值, 它有利于人的潜能释放、创造奇迹、实现自我, 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新课程目标中的“价值观”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 以及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 强调让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共同构成了个体的人格素质。
二、中学教学情感目标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要求教育培养的学生是全面发展的人, 除了能处理在科技社会中取得成功所必需的文字、观念、数学等相关的知识能力外, 还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具备勇于创新、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 有对文学精粹的渴求心, 能愉快地聆听优美的音乐等。所以, 情感目标在教育中显示出了重要的地位。通过情感教育, 要调节和协调人的情绪, 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 达到塑造理想人格、培养社会所需合格人才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中学教学情感目标的实现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情感目标的实现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那么如何才能够在中学教学中正确体现其情感目标呢?以下谈谈我个人的观点。
1、要转变传统的教师权威观念。传统教育中, 教师权威的绝对化、教学活动中师生的冷漠化, 阻碍了情感的生成, 在教师的权威下, 学生不能自主、自由地表达。若教师的权威建立在与学生民主、平等的关系和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尊严的基础上, 学生就能成为自己思想、情感、意志的主宰, 就能感知自身对他人的意义, 结合自身经验体验智者、仁者的思想情感, 借助文本完成审美体验, 唤醒人性的真善美, 课堂教学的情感目标就会自然生成。
2、要合理设计教学的情感性。在教学设计中要有情感目标的设计环节,教师在备课教案中要体现出情感目标的设计。但这种目标大多是知识目标的附带物,因此要求教师要认真领会教材内容,从中找到能体现情感目标的内容。
3、教师要具有关怀学生的意识。在以言语为主要中介的师生交往中,学生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 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由于学生在上述几方面存在差异, 因而在学习中可能存在不同的见解。教师教学就要有高超的艺术技巧, 对学生的引导要看似无心, 实则有意。与教师交往的每一位学生都应得到教师的直接关注, 让学生真正体验到独立人格的自主性, 体验到他(她) 与教师结成的是一种合作关系。教师的关怀意识, 不仅能赢得学生的尊敬, 还可能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4、教师用良好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学生受教育的过程也是一种人格完善的过程, 而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具有很强的教育作用。教师要进行有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自身必须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要有崇高的教育理想、教育信仰。因此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 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 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等优良品质, 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对人生有深刻的认识, 富有教学机智和教学智慧, 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在教学交往中, 教师还要善于展现人格魅力,“亲其师而信其道”,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5、教师要以自己的真情实感引发学生的情感。教师要学会用赞赏的目光欣赏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赞赏他们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转化后进生的有效手段。教师要善于把课文的情感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并把带着自己独特感悟的情感传达给他人、感染他人,在此基础上, 再把学生的情感引入到所感知的对象之中。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具有艺术性的情感教育方法,充分利用教学中的情感因素,促进学生积极情感的形成,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从而实现新课程目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人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