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喜怒哀乐,文人当然也会有和人争执的时候。与我们吵架时的激烈的“粗鄙之语”相比,文人争吵时使用的语言武器要文雅诙谐得多,颇有些绵里藏针的意味。
沈昭狂瘦
晋朝时期,有一个人叫作沈昭略。这个人恃才傲物,非常的狂妄。他喜欢喝酒,经常耍酒疯。有一次他又喝醉了,拄着拐在路上走,正好看到王约了。他酒劲上来了,睁开眼睛盯着王约,说道:“你就是王约吧。你这个人怎么又肥又笨呢?”
王约心里不忿,随后反击说:“你就是沈昭略?你这个人怎么就又瘦又狂呢?”
沈昭略哈哈大笑:“说你笨你还不相信。我再瘦也比肥好,再狂也比笨好,怎么说都比你强啊!”
王融
还有一次,沈昭略到王僧佑家里做客。他看到王融也在,就指指点点,问王僧佑:“这个人是谁啊?怎么跑你这里来了?”王融心气颇高,对沈昭略说:“我是太阳,生长万物。你怎么会不知道我?”沈昭略轻描淡写地说:“不知道这件事,我还是吃蛤蜊吧。”王融随后反击:“物以类聚,人与群分。你在东海出生,确实应该和这些蛤蜊待在一块。”
王导
王葛交讥
晋朝的王导和诸葛恢是一对好朋友。有一天,他们两个插科打诨,就聊到了各自的家族姓氏。二人都是出自世家大族,都说自己的姓氏好,争论不休。
诸葛恢
当时他们两个人被称为“王葛”。王导就以此为根据说:“当然是‘王’好了,要不怎么别人都说‘王葛’,把王放在最前面呢?”诸葛恢闻言,灵机一动,反驳道:“人们还常说‘驴马’呢。难不成驴子的价值比马还要珍贵吗?”王导于是无言以对。
苏东坡
东坡巧对
苏轼在被贬到黄州的时候,认识了佛印和尚,两个人成为好朋友。有一天,他们两个人乘着小舟在江里游玩。苏轼手里拿着一把折扇,折扇上有苏轼亲自写的诗。佛印和尚朝苏轼要这把扇子。苏轼没多想,就递给佛印。佛印转头就把扇子丢进水里,笑着和苏东坡说:“水流东坡诗”。谐音“水流东坡尸。”和苏东坡开了个玩笑。
苏东坡与佛印和尚
苏东坡当然要反击,可是怎么想也对不上来。终于在船要靠岸的时候,苏东坡看到岸上有一只野狗在叼着骨头。他抚掌而笑,指着狗对佛印说:“狗啃河上骨。”谐音“狗啃和尚骨。”报一箭之仇。
1 为什么 清朝 文言文 更 难懂 知乎
这个现象确实真实存在,但不能一概而论。
比较晦涩难懂的文言文比如聊斋里的《狼》,确实比很多先秦时候的文言文还难懂。原因主要是文言文说到底也是一种文字,文字就是用来记录语言的。如果古人打算创造一种文字来记录他们日常说的话,那古人一定创造出来的文字和语法一定和他们的日常说话是一致的,否则就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这就不符合他们创造文字的目的。
也就是说,实际上至少在先秦时期,文言文就是人们日常说的大白话。比如论语,就是孔子的弟子们回忆老师生前说过哪些话就记录下来,相当于《孔子日常讲话记录》。所以那时候的文言文只有某些词汇用法我们不熟悉,有些词语变化不大的甚至不用翻译。
但是秦汉以后,随着口语的日益演变,语言和文字逐渐偏离且越来越大,到了清代就完全变成了两回事。清代的口语和我们现在很接近了,但文言文需要特别学习,受到封建文化压制,思想的禁锢以及科举八股文的登峰造极,导致出现了很多迂腐文人故意把文言文写的极其难懂不说人话。特意选那些极其冷僻的词汇显示学问,比如鲁迅小说里的孔乙己就是个例子,卖弄炫耀茴香豆的茴有几种写法,这种人如果写文言文能通俗易懂吗?
简单的说,先秦文言文就是当时的口语,没有必要刻意的写成书面语。后世文言文在口语文字相分离的情况下,是为了写书面语而写文言文,清代某些人就更是走到极端,这就是某些清代文言文极其难懂不说人话的原因。
手打的答案,,谢谢。
2 知乎者也矣言哉 古文用语气词之乎者也矣焉哉 之:1、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2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往,到:“吾欲~南海”乎:〈动词〉(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声音上扬,下面的符号表示舒气“乎”是“呼”的本字当“乎”借作语气词、介词用之后,就另造了一个从“口”的形声字“呼”本义:吐气(2)同本义(3)“呼”的古字呼唤;召唤如:乎号 〈语气词〉(1)表示疑问或反诘 汝识之乎?——苏轼《石钟山记》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近者大乎——《列子·汤问》远者凉乎汝多知乎污其行乎——《后汉书·列女传》断斯织乎不亦精乎(2)相当于“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可乎——《列子·汤问》不闻藏书者乎——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天下事有难易乎?——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学有难易乎?(3)表示感叹语气或呼告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左传》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贤人乎,贤人乎!非质有其内,恶能用之哉?——《史记》有甚是者乎——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天乎——清·袁枚《祭妹文》人乎(4)表示祈使或命令语气相当于“啊”、“呀” 勉速行乎!无重而罪!——《左传》(5)表示推测语气 宋其亡乎?幸而后败——《左传》愿见之乎——《三国志·诸葛亮传》得无苦贫乎——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或能免乎——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6)表示呼唤人的语气相当于“啊”、“呀” 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论语》(7)表示商榷语气 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韩非子》(8)表示肯定语气 故曰:“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乎”——《韩非子》(9)用在句中,表示稍作停顿,舒缓语气,引人注意下文如:大家认识一致以后,于是乎就大干起来;不外乎两点,一是斗志,一是斗胆 〈介词〉(1)于;在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屈原《离骚》今虽死乎此——唐·柳宗元《捕蛇者说》(2)于;从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春秋”何以始乎隐?——《公羊·哀十四年》(3)于;在[in]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楚人生乎楚,长乎楚,而楚言——《吕览·用众》(4)于;从[from]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地点 叫嚣乎东西——唐·柳宗元《捕蛇者说》隳突乎南北先率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战国策》(5)于;因为;由于;在于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 不动乎众人之非誉——《荀子》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庄子》(6)于;按照;根据介绍动作、行为遵循的准则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礼记》(7)于,对引进动作产生的对象 吾尝疑乎是——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后缀〉(1)单用或叠用在单音或叠音的形容词后面如:许多新事物,确乎到处可见;我心里热乎乎的;他胖乎乎的(2)用在动词或副词后面,构成新的动词或副词如:他对这点事却不在乎;几乎人人都称赞他(3)用在形容词后面,单独不能翻译 宜乎众矣——宋·周敦颐《爱莲说》洸洸乎干城之具——明·刘基《卖柑者言》昂昂乎庙堂之器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通“也” “乎”与“也”互文通用由于“也”字读音和邪耶同,有时把它当作疑问语气词的“乎”、耶(邪)用《国语·周语下》:“敢问天道乎,抑人故也?”此句“乎”与“也”互文通用——黄现璠《古书解读初探》者:助词1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形容词性词组、动词性词组后面,表示有此属性或做此动作的人或事物例子:强~、老~、读~2用在某某工作、某某主义后面,表示从事某项工作或信仰某个主义的人例子:文艺工作~、共产主义~3(书面语)用在数词或方位词后面,指上文所说的事物例子:前~、二~必居其一4(书面语)用在词、词组、分句后面表示停顿5用在句尾表示希望或命令的语气(多见于早期白话)例子:路上小心在意~ 代词 指示代词,“这”(多见于早期白话)例子:~番,~边 也:〈副〉(1)亦表示同样[also;too;aswell;either]如:我高兴,你也高兴;也可以;也是(2)叠用,强调两事并列或对等[aswellas]如:她会打篮球,也会打网球(3)表示转折或让步[even]如:即使失败十次,他也不灰心(4)表示委婉如:我也只好如此(5)表示强调[even]如:也须(也应当;也应该);连老人也干活(6)表示选择,还是[or] 你见我府里那个门子,却是多少年纪?或是黑瘦也白净肥胖?——《水浒传》(7)又如:也是(还是) 〈助〉(1)用在句末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相当于“啊”、“呀” 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清·袁枚《黄生借书说》旋见一白酋…英将也——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2)用在句中,表示停顿 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清·袁枚《黄生借书说》(3)用在句末,表示。
吐槽大会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作为娱乐节目而言,确实可以博大家一乐,但是参与其中的明星真正被吐槽的点却不多,与其说是吐槽大会不如说是洗白大会。不过这也不能完全怪节目组,毕竟一则是国家自有法度在,二则是明星也还是要脸的。
那么民国的文人相互吐槽起来是否也这样不痛不痒,还是说他们继承了菜市场大妈吵架的优良传统,毕竟文人相轻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跨越了历史的漫漫长河,千年以来一直兴盛不衰,连曹丕都感叹:"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一、陈西滢与鲁迅
鲁迅作为经常出现在教科书里的男人,文坛地位自然是一等一的。但同时也作为一个批判了整个国民的人,鲁迅那一身少年的锐气,随着年龄的增长反而愈发强烈,这样就免不了对与自己一样的文人进行批判。鲁迅批过的人,可以列一份长长的名单:梁实秋、陈西滢、林语堂、叶灵凤、郭沫若、徐志摩、高长虹、胡适等,但其中能达到死对头级别的,恐怕就只有陈西滢了。
事情的起因,则要追述到大名鼎鼎的刘和珍女士。因为反抗北洋政府的卖国行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刘和珍女士在抗议北洋政府时被军警枪杀,另外鲁迅的同居对象许广平也被打伤,此举激起了全国上下的一致愤慨,像鲁迅这样的愤发青年,平时没事的时候都要批判一下,这个时候当然是要冲锋在前了,更何况还是自己的女人被打了。在冲锋的过程中,大家觉得只批判北洋政府还不过瘾,连带着把当时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校长杨荫榆女士也一同批判了,因为杨校长在示威过程中完全是站在北洋政府这边,还带领军警进入学校,导致里面坚守的女士被打死打伤。所以在这样的群情激奋下,自然而然地一致决定让她滚出女子师大。但这个时候,陈西滢出现了,作为一个几乎被西化的男人,理性就是他赖以生存的信条,所以在群情激奋的时候为杨校长说了几句话,觉得不单单是校长的错,学生也有错。同时,也讽刺驱逐杨校长的事件是浙江籍的人合伙搞出来的。
看到这个时候居然有人敢跳出来,鲁迅瞬间爆炸了,你是看不到我女人被打了还是怎么的,而且还污蔑我们浙江人抱团整人,居然这个时候帮北洋军阀的人来讲话,还有没有一点同情心,话说你良心不会痛么!然后对着陈西滢就是一顿疯狂输出,虽然没过多久就被蔡元培调解了,但是两个人的梁子是越结越深了,以至于后来又因为陈西滢的老婆凌叔华涉嫌抄袭的事而再次发作。这次疯狂输出的是陈西滢,讽刺鲁迅抄袭日本作家。
这下是真的刺痛了鲁迅的神经,所以双方的骂战也在不断升级,你说我抄袭,我说你文章烂,你说我履历有污点,我说你人品有瑕疵,吵到最后大家实在是看不下去了,终于由胡适出面调停了,但此时的两个人已经是彻头彻尾的仇人了,双方老死不相往来,也不知道他们在梦中,是否已将对方手刃多次。
二、章太炎与康有为
我只能说,跟这两位比起来,楼上那两位的脾气就算是和风细雨了。章太炎的狂,大概是大到了宇宙所装不下的狂。一介文人,就敢把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当猴耍,也就是袁大总统脾气好,否则估计章大师坟头的草得蹦着迪地往上长。所以,这位大师能瞧得上谁?基本上是见一个骂一个,就没有能入得了章大师法眼的。
世界如此有趣,装X不会孤独。跟章大师一样,康有为先生也是对自己极度自信的一个人,号称:南海康圣人。自认为比孔子还厉害,教出了一群可以超越颜回(孔子的学生)的弟子,办了一份报纸,没事干就喜欢写文章夸自己,直到他们的报纸请来了章大师主笔。
只能说康圣人还是不太了解章大师,居然敢让章大师来近距离接触自己。章大师给过谁面子,上来就是一顿痛批,嘲笑康圣人算干嘛的,也就配给孔子去擦地,康圣人哪咽得下这口气,就让徒弟去主笔,对着章大师一顿狂批,但章大师也就笑了笑:"你徒弟还不配给爷擦地!"
眼看写文章骂不过章大师,于是康圣人的徒弟们一起冲进了报馆,对着章大师就是一顿揍,据说揍人的里面还有梁启超。章大师虽然狂,但动手还是不行,最后被揍了个鼻青脸肿,连忙逃出了报馆,毕竟相较于袁大总统这样的文明人,康圣人确实直接了一点,功夫再高,也怕菜刀,所以最后章大师连上海也不敢待了,灰溜溜地去了其他地方。
三、张爱玲、冰心与林徽因
三个女人一台戏,这句话一点也不假。上面的三个女人就构成了一条鄙视链。张爱玲瞧不起冰心,冰心瞧不起林徽因,林徽因没有瞧不起谁,只因为她的世界太过精彩,没时间去活在凡尘。
不过她们之间鄙视的原因也是不尽相同,张爱玲觉得冰心太丑,冰心觉得林徽因太脏。张爱玲觉得冰心丑人多作怪,明明很丑却觉得自己很美,写出来的文章矫揉造作,看到有种想吐的感觉。冰心觉得林徽因私生活太乱,一点也不守妇道,总是徘徊在各个男人之间,跟交际花一样,看到有种想吐的感觉。
不过仔细看一看,好像被鄙视的只有冰心,因为长得丑,所以被张爱玲鄙视。因为长得丑,所以被林徽因无视。颜值即正义,即使是在民国,似乎也是真理,不过女人之间的相轻,没有文章的刀光剑影,也没有挥舞着拳头的血雨腥风,有的只是茶余的谈资,以及那一句:贱人就是矫情。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华山论剑,毕竟,与天斗,与地斗,都不如与人斗,与人斗真的是其乐无穷。
倚仗权势横暴不法的人只有严贡生
严贡生的“六亲不认”更是被作者刻画得淋漓尽致。在第六回中,严贡生自己的弟弟严监生病死,临死前也不见严贡生来询问、关心;直到严监生死后“过了三四日”,才见“严大老官”“ 从省里科举了回来”。这也说明了当时封建科举麻痹人心,“科举”在严贡生这一类文人眼里远远比“亲情”重要。
接下来,严贡生的虚伪和贪财又进一步得到揭露:严贡生回到家并没有立即去拜见死者,而是悠闲地“和浑家坐着,打点拿水来洗脸”,直到打开严监生的遗物,看见“簇新的两套缎子衣服,齐臻臻的二百两银子”,在与王家兄弟攀谈中,还大言不惭地为自己辩护说“我们科场是朝廷大典,”“就是不顾私亲,也还觉得与心无愧。”
扩展资料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上,清朝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三代,中国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社会表面的繁荣掩盖不了封建社会的腐朽,统治者镇压武装起义的同时,采用大兴文字狱,考八股、开科举,提倡理学以统治思想等方法以牢笼士人。
吴敬梓反对八股文、科举制,憎恶士子们醉心制艺,热衷功名利禄的习尚。他把这些观点反映在《儒林外史》里,以讽刺的手法,对丑恶的事物进行深刻的揭露。
与人争吵的时候怼不过别人。一,这种人一般都生性忠厚老实,木讷言辞。性格上就是和事佬,宁愿少一事不愿多一事,没有吵架的习惯。平常就不是伶牙俐齿,到了临场发挥的时候只能死气白脸地着急,又说不出什么来。说好听点是个人反应慢,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笨。“人贵有自知之明”,如果存在这种状况,要勇敢承认自己的先天不足,不要奢望短时间内有本质的改变。那么,以后就离那种人远一点,知道自己的弱点还拿鸡蛋碰石头,结果只能是自取其辱。
二,急性子,沉不住气,遇事就着急上火,被怒气冲昏的头脑一团乱麻,当然想不出怼人的话了。
三,这种人的思维也许是比较开放和不受拘束的,就是偏感性,缺乏理性。这导致他在与人争吵的时候容易感情用事,做不到冷静应对,有理有节地反击。
四,一般以文人居多,他们的聪明才智只体现在他们对自己和对世界的认知,就是说他们更是思想性的。但是他们不擅长跟别人打交道,尤其还要吵架,那更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事后他可以闻思泉涌的想出一大堆怼人的话,但是当时绝对是弱势群体,招架不过来的。
文学与科学的鸿沟越来越阔,因为前者的演进远较后者缓慢。何况,现代人拿起手机便有数不清的免费娱乐,叫人花脑筋思考宇宙奥秘的确是一件十分困难的差事。
CP 斯诺(CP Snow)1959年在剑桥大学Rede Lecture上发表《两种文化》,纵论文学家与科学家的鸿沟。自此,《两种文化》这篇著名讲稿便成为讨论人文与科学之间文化差异的经典。斯诺在物理圣殿,剑桥大学的卡文迪许实验室获得博士学位。后来阴差阳错他转行当作家,写了一系列广受欢迎的小说。由于这种特殊背景,斯诺的友好既有诸如布莱克特(Patrick Blackett)的大科学家,亦有着名的人文学者如巴赞(Jacques Barzun)。他对这两种文化所存在的差异自然较其他人有更强烈感觉。
斯诺经常与受过高深教育的社会精英聚会。有一两次他问大家谁可描述热力学第二定律,结果令他大失所望。斯诺认为,这基本物理问题等同于“你有没有读过莎士比亚?”对于精英们科学见识之贫乏,英国数学泰斗哈代(GH Hardy)曾经对斯诺表达他的慨叹:“你有没有注意到‘知识分子’这个词今天的用法?新的定义肯定不包括卢瑟福、爱丁顿、狄拉克、艾德里安或者我在内。”哈代口中的卢瑟福、爱丁顿、狄拉克、和艾德里安,无一不是殿堂级的科学家。
时至今天,文学与科学似乎仍难以对话。诺贝尔奖得主,粒子物理学家格拉肖(Sheldon Lee Glashow)为哈佛文科生写了一本物理学教科书《由炼金术到夸克》。在书的序言中他开宗明义,重申科学家与人文学者的歧异:“有些人视科学家为既不善于写作,也不喜欢阅读的文化盲,只懂得将自己困在狭窄的专业,人文学者冷待他们是理所当然。这些人错了。我们当中大多数人都颇为博学,面对历史学家、文学评论家、哲学家亦能公平较量。反之,某些人文学者不通数理却以此为傲。我们跟他们对话一定要配合他们的兴趣,而非讨论大家共同关心的事情——为了进入他们的地盘我们必须调整心智。正如我妻严正要求:‘进餐时请勿讨论物理!’。”
也难怪格拉肖语带调侃。环顾四周,文采风华的科学家易得,出入科学大门自如的文学家难求。斯诺、张系国、陈之藩这种“两栖动物”(诗人余光中语)可能是少数,可像钱德拉塞卡(S Chandrasekhar)、戴森(Freeman Dyson)这类文理皆精的科学家,虽不至汗牛充栋,但也绝非凤毛麟角。
如果斯诺今天在北大讲他的《两种文化》,他问听众的问题可能变成“谁可以讲一下什么是上帝粒子?”接着他或会将问题等同:“你有没有读过红楼梦?”我相信54年后的斯诺如今失望更大,因为一般人更难理解现代物理的复杂问题。事实上,文学与科学的鸿沟越来越阔,因为前者的演进如斯诺所说,远较后者缓慢。何况,现代人拿起手机便有数不清的免费娱乐,叫人花脑筋思考宇宙奥秘的确是一件十分困难的差事。
多数科学家也许并不像哈代般太介怀是否被定义为知识分子,他们跟文学家吵架的机会也少之又少。不过,缩窄一般民众与科学的鸿沟却是大事。在陈独秀提倡“德先生”和“赛先生”94年后今天的中国,赛先生的样子好像越来越模糊了。虽然这并非中国的独有现象,但西方学者、甚而政府,都好像比我们着急得多。例如美国数学学会(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就在上世纪末开始积极推动普及数学。总统奥巴马更明言以科学教育拯救美国经济,并付诸行动。他在2009年推出《以教育创新》计划(Educate to Innovate),鼓励年青人投身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
当国外的《新科学家》、《美国科学人》等著名科普杂志已屹立了数十、甚至一百六十七个寒暑,我们在同一方向的发展,除了协助外国杂志出中文版或者翻译人家的科普读物,还是不成气候。凤凰卫视的《世纪大讲堂》以“学术也一样让你听得懂”为宗旨,本来是一个向民众推广深度知识的有效渠道。可惜2001年讲堂启播以来跟科学有关的讲题是乏善可陈。至于如何改变这种现象,除了科学家们要首先愿意放下身段,将所学带下凡间,政府的全力支持也不可或缺。毕竟,普及科学知识是其中一种提高国民素质的文化教育。
英国学者李约瑟(Joseph Needham)不需要我在这里介绍。他的十八册《中国之科学与文明》,启显著名的《李约瑟大哉问》:“为什么中国在明朝以前科技世界第一,之后却被西方远远抛离?”姑不论原因为何,我们只知道这距离到现在还没有大大缩窄。乐观的华人科学家认为、也期望中国快有本土出产的诺贝尔奖或菲尔兹奖科学家。他们所持的一个主要论点是在中国接受高等科技教育的人口众多。如果我们能够重视科学知识的普及并付诸行动,不单止能催生桂冠学人,更能促进全民社会进步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