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经历过多少段感情,终究忘不了初恋的星座,是什么?

不管经历过多少段感情,终究忘不了初恋的星座,是什么?,第1张

不管经历过多少段感情,终究忘不了初恋的星座,是什么?

初恋对于每个人来讲,都是一段最难忘的经历,无论过程和结局如何,只要想起就会在脑海中清晰呈现,不过随着时间推移,这份记忆也会被逐渐风干。但是这些星座多却很念旧,初恋情结颇深,时间再久也始终忘不掉。

1、白羊座

虽然白羊座平常大大咧咧,但他对于每一段感情都很认真,总是会尽最大的努力去维护,但当失恋了无法挽救时,他都不会有太多遗憾。可是他只会将最真的感情交到初恋,无论下面会有多少段感情,都无法挽回丧失初恋的遗憾。也许白羊座会对你很好,也对你很放在心上,但在他心中,或许你始终都比不过它的初恋,由于初恋情结很深的他,早就将初恋放到一个很重要的部位,不管之后发展为怎样,都无法忘怀自已的初恋。

2、巨蟹座

对巨蟹座而言,初恋是他最想得到的人,就算与初恋分手之后,他也想找一个与初恋类似的人,值得一提的是,初恋也会对他造成深远影响。实际上,只要用心去观察就会在他在职的身上,寻找初恋的身影。因此,在感情中绕了一圈后,他最难忘记的还是自己的初恋。有时候连容貌,他也会不知不觉地追求完美类似的人,初恋情结特别深,就初恋来看,他还是相当痴情的。

3、天秤座

无法走到最后的初恋,之后想到的时候都会含有一丝淡淡的悲伤的情意。在天秤座的意识里,初恋不仅仅是上一任这么简单,还是一个忘不了的好朋友。爱交友他,不愿与所有人交恶,因为她希望身边有无话不说的朋友们,不想让和人形同陌路。天秤座忘不了初恋,更重要的是怀恋当时的自己,当时的自身没有那么多面罩,因此对他而言,初恋更像是一个真诚自身,但真诚以往早已回不去了,每每累时想一想还是有所宽慰,因此才会忘不掉自已的初恋,初恋情结也由此而变得挺深。

4、天蝎座

天蝎座很理性,也不会轻易动心,初恋都是经过慎重考虑再进行恋情,一旦确认关系,他就会爱到较为极端化,对另一半的独占欲就会比较强。对于爱情十分忠实且专一,想要为爱牺牲自己的时间,他总会这一段感情里付出更多的那一方。当初恋人承受不住它的掌控欲所离开时,他也会开始自我反省,但当时爱有多深,之后痴念就多深,这类冲突的感情会一辈子困在无限循环中。因此,天蝎座自始至终都忘不了初恋,初恋在他心中也永远占据一定主导地位。

5、双鱼座

双鱼座是公认的痴情和理性,感情对她而言至关重要,虽然他很敷衍的就会开始一段新恋情,但是他对每一个情侣全是真心诚意的,特别是初恋,初恋也许是他最难忘记的一段情吧!他本身就是一个很恋旧的人,对于任何闲置物品都会有一种特殊感情,也不会轻易更换。对感情也是如此,美好的记忆对她来讲是没法忘记的,不管过去了多长时间,只需想到另一方,那些记忆就会涌上心头。双鱼座对初恋的感情非常复杂,往往忘不掉初恋,是因为他怀恋当时的自己。

初识一个**姐,她是我在第一个读书会上认识的,我先把它称呼Z吧,当时她是负责记录作业打卡统计的,那时候,我们就通过这样的方式认识添加的好友,过程中,也交流了其它方面的话题。那时候的我,刚刚走上一种知识付费的探索方式,也刚开始不断地链接一些人。现在回想起来,好像那时候的自己,还真的是懵懂无知的状态。在读书会的时间中,因为我的探索,不断地与堂主进行互动,甚至还在群里分享了一些自己关于读书、写作的文章,还跟堂主进行了很多大量的话题思考互动,那时候,甚至引得堂主对我的方式,有些过于严厉,那时候,不明觉厉,就会问问Z,她告诉我,堂主就是那样的人,对谁都是如此,慢慢习惯他的说话方式就好了,只要知道他并没有恶意就好了。而且**姐还给我讲了很多,这让那时候的我,更加接受了这样的现实,其实在我的心中,不管对方是如何,我都会要进行自我探索的学习,但就是搞不懂一个人的背后的动机,这对于我那时候的认知是有困难的。

因为**姐的私下开导和帮助,可以让我更好的平衡自己的状态。这个**姐是跟着堂主1期开始的,对于我这个直接参加的第四期来说,人家已经是元老级别了。在读书这件事上,比我有更多的经历和感悟。因为一个读书会,认识了这位**姐,与她进行了很多次的互动,也能感受到对方的真诚和负责人的态度,这让我一开始在心中不知不觉的留下了好感,这导致时隔一年多后,我还念念不忘的关心她的动态,因为她很少在朋友圈发东西,所以并没有看到关于她的信息,她的成长变化,我也就看不到了。

因为她在堂主的读书会,经历了自己的一段成长历练,这让她一直在跟随着堂主读书学习,看到她成熟老练的样子,我也很羡慕,当时让我更加的想要在这个读书会学习。因为自己很清楚当初那个阶段的自己是怎么走过来的,这样的一位**姐,能很有耐心的与我互动这么久,我内心是非常感激的,直到今天,翻看了我们添加好友以来,我们认识的时间,以及过去聊过的那些话,对方真的挺用心的,至少我觉得哪怕我成长了这么多,我也无法用对方的这种温和负责任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有时候我性子很急,说话太直接,总是会给对方不好的感受和情绪。往往这恰恰是对方弥补了我这个缺失,我在我们的互动关系中,得到了滋养,感觉很舒适,这也是我为什么一直在潜意识中会记住对方的根源,直到今天,跟对方进行了从认识一直以来从未有过的第一次视频聊天,到今天我想要用文字记录下这时刻,我才明白,为何我会坚持做这件事,因果效应真的很重要,往往过去发生的事,并不是真的过去了,而是它留在我们的心中,让我们时刻一直有一种回馈的方式,去对待那些曾经帮助和对我们付出的人。

翻到聊天记录,一直觉得没啥重要的吧,却没想到,居然还看到了一个点,而这个点很重要,就是她在堂主那里接受了理性的思考,听她说,她在人生低谷遇到了堂主,才慢慢学会了理性,但这个是好事,也是为了未来埋下了伏笔。这也是我一直今天总在疑惑的事情。

还有一个点,就是我们都在体制内工作,这让我们各自感觉到,我们都会有一个共同的话题,能让我们更好的交流。当时我就根据对她的了解,那时候,我就说到了她的探索方式,就是通过与堂主读书学习,还有樊登读书慢慢的治愈与寻找。时光回到今天,根据我们聊完的过程,她还在当年的这个方式的阶段,并没有一个全新的探索学习方式。而且我更加惊讶的是,我居然在当年,就给出了对方一种关于系统思维的方式,如果通过一种探索不断地进行挖掘,以点带面的去寻找,当时我就点出对方的方式是属于线性思维层面的。

好像一切回到了原点,我们今天的探讨,在我们当年的时候,早已经探讨过了,我们按照各自的学习方式一直在进行着,我们都在成长中,但方向和变化是完全不一样的,甚至完全不在一个层次维度上。

太有趣了,我们今天聊的话题,又在重演了去年聊过的话题了,这太神奇了,真的是不写这篇复盘,不回看一下记录,我们都不知道今天聊的一切,在当时已经聊过了。她是经历了情感的失败,婚姻经历了男方赌博,然后离婚了。这段婚姻的失败,带给了对方太多的打击和伤害。她的经历,我能感同身受,因为我也在经历了两段情感的失败,虽然没有经历婚姻,但对于感情,是一样的。怪不得我们真的会相识,因为我们身上的频率太相似了,不得不吸引到一块去。

看到最后的时候,我们去年也谈到了最后的一个话题,做自己。因为当时我在群里看到她说了一句话,好像是在群里说现在不听妈妈的话,就听堂主的话,大概是这么一句话的意思,具体也忘了,那时候,我们就探讨到了做自己。当时我针对我的问题,给了对方一个思考,她说有的人会不在乎那个缺陷,每个人在乎的事情是不一样的。对方还说做自己,强大自己,慢慢学会真正不在乎你认为的缺陷,然后就会吸引到那个对的人。当我在看到对方说道这些话的时候,对方是很清楚的从另一个不同的角度给我了一个很好的答案,但对于对方自身的问题来说,她时而明白,时而又糊涂,深陷在牢笼,想挣脱出去,但却不知道如何用力的逃脱出去。但对方因为经历了情感失败,女生相对来说,又很容易情绪化,导致她在这段经历后,一直处于在情绪化的边缘,迟迟找不到那个认识自己的核心本质。

当我把一些好东西分享给对方的时候,尤其是我练瑜伽倒立的那段小视频,对方说我是宝藏男孩,那时候我居然还不知道这个宝藏的意义,哈哈,当时,我还说我老了,不懂这些新词,对方就说宝藏是需要挖掘的,不是一眼就能看到的,而是越发现越有宝藏,这跟你老了有啥关系,其实我只是一句玩笑话,但对方说的这段话,居然成了经典,的确,回顾一年多以来,自己就是一个不断的自我探求,不断地一直在挖掘更多的宝藏,这一路上,我挖掘了太多的宝藏,我就是一个宝藏男孩啊,真的很佩服对方的远见之明啊,居然那时候,就知道了,太厉害了。而且,在这个挖掘的过程中,我从一本书中挖掘到了打通我思维认知的宝藏,我带着这份惊喜不断地想要分享给我所认识的人,让他们也收获这份喜悦的宝藏。、

在我们交谈的过程中,对方总会因为我的话,感受到一些不好的东西,对方也会直接说出来,我也很清楚的自己说话的问题根源,这来源于我自己小时候一直以来,太封闭了自己,没有与太多的人接触打交道,直到开始走上了这条自我探索学习的道路后,还有就是参加工作几年来,种种现象,都在提醒我的很多问题,但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我又没办法一个人解决这些问题,往往看到问题出现了,我没法解决它。那时候不懂得这些,但那时候我心里知道,问题的产生,肯定不是单单我所看到的,我所展现出来的问题表象,根源还是我接触人太少,自我封闭太严重,这一切的根源还是因为听力障碍所带来的的一系列的成长问题,这是一切的根源发生,过去逃避了,在我进入了社会后,它就完整的展现出来了,我面对这一切的发生,我无能为力,我不知道如何解决它。

我只能一路的探索,不断地去寻找那个能解决问题根源的真相。在今天,我们的交谈,对方又直接的表明了这种感受,加上我翻看了过去的聊天,我们也在聊过这个话题。回首这一年多的时间,我发现这是我面临最大的课题,我的说话方式,太直接,太强硬了,在这份成长路上,链接了一些人,有人教育了我,有人离开了,也有跟很多人产生了矛盾冲突,我也很伤心难过,委屈,我也不知道怎么表达,怎么办,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无法控制,我只会这样的方式,我不会其它的表达方式了,这是我从小就已经形成的一种语言交流的方式,过去太多的自我封闭了,因为那对于我来说,是一种自我逃避,更像是自我保护,那是对我来说很安全的,但我不想再继续那样的生活了。人生那么长,我还要结婚生子,还要生活那么久,还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越晚去面对,会让我的成长更加缓慢,痛苦也会越来越大。所以哪怕我经历了太多的不堪,那些对于伤害和离去的人,我只能说真的很抱歉,那是我成长的一个阶段所必须经历的,不过还好,在路上,还有一些能理解和相信我的人,陪我走了很久,他们愿意接纳、理解、认可我,一开始他们也有很多如同大部分人的感受,但他们还能慢慢跟我的接触中,不断地愿意跟我互动,这让我原本的心里有了一丝安慰和力量,过去是我想帮助他们,却不知道是他们一路在成长,给我了太多的支持和帮助,这是我过去不曾意识到的。感恩那些陪伴我一路走过来的人,真心感谢。

因为他们的陪伴和支持,让我更加珍惜这份难得的缘分,让我更有动力的去探索更多的宝藏,想把自己看到的,学到的更多的东西分享给他们,但因为自己像一个孩子刚学会走路一样,还在摸索成长的路上,由于太多的懵懂无知,导致自己的方式有太多的不妥当的地方,让很多人还是有很多的误解,以至于当我呈现给对方的时候,对方总是还会出现很多跟我产生抗拒的心理情绪,我面对这一切,我有时候真想放弃,想要一个人静静的闭关修炼,不想再继续做这样的事情了,我怕我的本意总会给对方带来不好的东西,维持一份表面的关系互动,我是可以做到的,就是因为我想要一种深度的互动链接,把最真实的自己,以及我们在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完全的暴露出来,但很多人并不是像我这样,他们还是不太喜欢这种方式。我相信,成长就是要从最痛的那个点去改变,你才会真正获得成长的礼物。如果我们把那个最痛的点包裹起来,我们只是在表面做功夫,我们是很难真的获得自己想要的改变的。

在我们的成长分叉点,我与这位**姐是完全不同的,人生其实就像一个英雄之旅的那个故事一样,你要不断地去往每一个驿站,升级打怪的,不能总是一直在一个地方打转,如果这个地方是你的大本营,也是可以的,结硬寨,打呆仗,但还是要有多种的方式进行联机学习,多探索不同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算是打开自己的格局和眼界见识。有可能在你这样的探索方式中,不经意的在哪个地方,就找到了你想要的东西,也许是一份属于你的天赋使命的礼物,也许是打通了你某一个点的任督二脉等等。但人要有这份探索欲和好奇欲,而这个前提,你要为了自己的那个心中的想要去为之努力,不遗余力的去探索,若没有了心中的那份如同导航一样的指引,一切都可能会是漫无目的的成长探索学习。

在我学习完,永澄老师的第四期 英雄阅读团后,我很想让这位**姐也加入进来,但由于对方有自己的想法,可能还有经济上的问题,我也就没在坚持了,也许正是当初的这份错失,让我们的成长探索逐渐了拉开了一些差距,也是从这里开始,我才真正的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成长学习探索方向,那时候的我,并不知道这一切,而如今回到现在来看,正是我当初选择的方式,让我今天才在过去的那些探索的路上,终于在今天才清晰的知道了自己的人生要做的事情是什么。那份我想要的礼物,我已经找到了,而今后,它会更好的指引我往更好的人生方向发展,如果我过去真的一直待在一个地方,没有自我意识,没有自我探索和好奇的心,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心中那份想要的指引,我是无法走到今天的,未来我还会一路按照这样的方式探索下去,同时在路上,我也会用我所收获的对我来说最重要的礼物,勤加练习,笃定的持续坚持下去,那份礼物是教练之光,它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光,同时在帮助他人的路上,也点亮了他人,因为没有系统的学过相关的教练课,只是在一个教练老师那里不断地浸泡出来的领悟和启发,自己不断地看书学习,自己过去用了这样的方式帮助了自己,也帮助了他人,但这些都是在探索阶段所做的事情,是无系统,无意识之下所做的。而现在当我明白了,看清了以后,我会有意识有系统的去坚持做这件事。

为何会有今天的一场视频聊天呢,也是源于我自己最近这段时间想要链接不同的人,想把自己这段时间领悟的很多宝藏通过这样的方式分享给更多人,这个方式远远比每天跟一个人不断地用文字的方式链接要强的很多,而且我也同时在找适合,懂我的教练,可以说,我在做教练和被教练的角色上,同时都在进行。这也跟我今年的目标是一致的,我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去看到更多人的生命状态,他们的人生是如何走过来的,他们对于自己的每个过去、当下、未来都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阶段,我想要去探索这些,而且我还会把我的经历分享给他们,向他们请教,也会分享我所领悟的宝藏,是否能给他们带去帮助。

在今天的交谈前期,我链接了这位**姐的时候,遇到了阻碍,因为对方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方式,她觉的这样的方式,只有是面对亲近的人才会如此的,所以她存在这样的担忧,当我把一些相关的案例分享给她,也讲给我这样做的意义,她才开始慢慢的接受了,也许很多原因,我并不清楚的知道,但我只知道这个不能强人所难,一切都得看缘分,佛渡有缘人,若我真想帮助他人,首先要建立还是他人有这个需求,愿意接受这样的方式前提下,才可以,但这一切的前提却因为我的主动,不断地打开了很多人被动选择的可能性。因为在教练的领域中,这需要客户有这样的需求才会进行这样方式,而是教练主动的去链接他人。可这又有什么呢,我想要链接更多人,我想听他们的故事,我是否在他们的故事中,提供自己领悟的一些东西去帮助到他人,我觉得这就是教练本身最大的恶魅力和价值吧。

当我们上午进行了一场交谈后,一开始我也不知道如何跟对方聊什么话题,以什么作为切入口,我就关心了她的一些学习近况,当对方在描述的时候,还是在保持原有的那个圈子中,我就不断的往下抽丝剥茧的探寻,直到聊到情感关系方面,因为他的成长,各方面一切都没多大的变化,唯有这份情感关系对她的影响很大,这让她一直陷入一种重复的轮回,迟迟无法走出来。在我没看到过去我们的聊天记录,我不知道我们过去已经探讨了这些话题,但我已经对于过去的这些探讨,我已经有很多不一样的认识,因为我看过太多的情感、心理等方面的书,还有相关的身心灵课程直播等等,尤其是最近看的一个心理咨询师作者的书,我分享给了她,我觉得这个作者的对我的帮助很大,启发也很大,这在我读过所有的情感关系中,这个作者的书写的让我收获了很多,尤其是打通了我这么久的探索学习,一直存在在情感关系层面的很多内心困惑,这让我把这个作者的相关的书都买下来,打算好好的多看看这些书,不断地翻看多遍,让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其实不光这些,也有很多归功于过去的那些探索,如果不是那些探索,我怎么会知道一些书的价值呢,真的只有找到一些书,能让自己在作者的文字中产生同频、共鸣这样的书,就是一份难得的宝藏。我们要把这样的书留下来,多读下来。甚至枕边前每天都要好好看看。还有就是当我们深陷一份情感关系的时候,我们可以放下它,以人生成长的角度来探索,从单一的角度转为整体的角度来看我们的人生发展方向,让我们不断地升维。这就好像我们在一楼面对的很多困境,我们是没办法从一楼的能力来解决问题的,我们只能不断地升维,从更高层的角度来看我们在一楼的那个层次的问题,也就是降维打击,但这个需要我们的修炼。其实我的问题主要根源的那个导火索,也是情感关系的问题,因为这个我才走上自我救赎成长的探索,以情感关系为导火索,个人成长问题主要根源去探索发展的,所以在我探索的过程中,我很清楚的知道我自己再找什么,不断的学习找情感问题方面的同时,我也在进行大量的有关个人成长方面的知识,但凡少了一项,我都没有一个很好的整合资源的升维,也就是打开自己的那个点。

在摸索的路上,我有时候,一直存在混淆了这个个人成长和情感关系的发展,我走过了这个迷茫阶段,当初的时候,我两者都想要同时寻找,导致我一直无法看清,我想要一个人成长操作系统,但我发现它太大了,我没有能力去完成它,可能穷尽一生都无法搞成这件事。而情感问题也是一直陷入找了很多,迟迟找不到自己的想要。直到在后期的过程中,遇到了一诺姐的课程和青音姐的心富养课程,是他们让我更加的清晰看到了一切的根源本质就在于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活出自己,说白了也就是做自己,但这个我过去,我是知道的,但这个知道又不等于我现在所理解的那份知道,是因为就像我原来在一层所理解的那个做自己,而现在呢,我已经从绕了一圈的探索后,我在很高的层次维度上领悟理解了这个真正的做自己,活出那份属于自己的人生状态。它是完全不一样的,当你有了这个不一样的认识后,你对于如何做自己就会有一种全然不同的认识,这不需要告诉你太多关于how层面的一些技巧方法了,因为你打通了那个点,从那个层次维度上,你是通的。所以那时候的你,是完全可以借助于你认为,或者你心中想要的那个你想如何真正的活出自己的方式去不断地尝试,发现,纠正的,因为没有一定的方法是适合你,路在自己的脚下,别人是无法帮你走出来的,只有自己在自己的人生路,不断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向前走,你终究会走出属于自己的那个独一无二的道路,而在那时候,你已经活出属于自己的那道光,更有可能的时候,你会照亮跟你一样的相似经历的人,你会影响他人也走上这条路。

爱自己,做自己这个课题,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中,所要修行的课题。在一诺姐的课程中,有一段话,向内求,向外找,我们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向外找,我们想要一个很好的工作,一个很好的伴侣,一些很好的其它方面的需求,但我们从未关照过我们自己,我们内心到底真正的想要的是什么?当我们总是陷入向外找的时候,我们迷失了自己,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就好像我们想要寻找一个伴侣,总是会陷入不知道找什么样的,哪怕我们经历了一些情感关系,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我们也有了自己一些标准和判断,但在找的时候,我们总是因为外界的情况,而总是陷入到底我们该坚持什么样的标准和原则呢?因为我们总是想要这个那个的,外界的变化是不可控的,当外界的情况达不到我们内心的期待,我们就会焦虑、迷失、痛苦,我为什么总是遇不到对的人呢?因为在内心深处,我们根本就没有真正的认识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找一个什么样的人。

当我们从外界的目光收回到自己本身的时候,你学会跟自己相处,与自己对话,就像与自己的另一半谈对象一样,你用情侣中那种相爱的方式,你去好好的爱自己,每一天用不同的方式去真正的爱自己、呵护自己,当你用这样的方式回到自己的中心时候,你跟自己产生了和解。当你情绪不好的时候,你就好好爱护自己,观照自己的情绪,给自己一些爱的方式,让自己的内心得到疗愈和滋养,比如可以听听青音姐的那些心富养的课程,听听青音姐的声音,当你听完半小时的音频,你整个状态就完全得到了疗愈。你也可以读书一小时,让心静下来,你也可以练习瑜伽一小时,你也可以冥想一小时,你也可以给自己做一顿美食,当你用这样不同的方式,聚焦当下,活在当下的每一刻,时刻的用不同的方式去疗愈自己,你的那个心会得到滋养,慢慢的会有强大的内在力量出来。

2020年5月7日,我们相识,时隔今日,写下这篇复盘,感恩遇见,透过你的生命成长,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你,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很多东西。愿我们今后都能活出自己的那个想要更好的自己,勇敢的去面对这未知的世界,坚定心中的那个想要,笃定的去做让自己活出更好状态那个自己,好好爱自己,好好滋养心中那份不安全的内在小孩,让它变的更加勇敢自信一些,它会让你更好的面对出现在你生命中发生的一切。

最后以一篇爱自己的文 作为结束语,如果能把它读出来,你会感受到更多的力量和智慧,如果每天读,你会更加收获很多。因为我已经坚持了很久,深深的领会了这份力量和智慧。就像瑜伽一样需要练108遍一样,重复的体式中,会让更加的接近那个真相。

爱自己,

就是允许不舒服、不痛快以及那些负面的情绪流经过自己,如同一阵轻风拂过,不留一丝痕迹。爱自己,就是让已经过去的就只是留在过去,当下的生活,不再受到它的牵引和羁绊。

爱自己,

就是宽恕所有的一切,让被宽恕的只在那里,不在这里。

爱自己,

就是放开那些死死抓住自己的念头,让念头如天上的云朵,飘然而来,又飘然而去。

爱自己,

就是不贪恋外界的认同,让自己不活在被认同的牢笼里。

爱自己,

就是默默地做自己本分的事情,只是陪伴和付出,不祈求任何的回报。爱自己,就是不把自己封闭在小小的自我里,敞开心门,全然地接受看到、感受到的这个t世界。

爱自己,

就是无分别、不评判、不期待,全神贯注在当下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里。

爱自己,

就是看,只是看,让一切流经自己,

爱自己,

就是对自己的一切负起责任,不活在原因、理由、借口里。

爱自己,

就是时刻记得自己、知道自己,让自己的心静静地在那里。

爱自己,

就是完全地认同自己、肯定自己,欣赏、赞美自己是独特的生命。

爱自己,就是放松自己,

让自己不受外界环境以及评判的影响。

爱自己,就是完完全全地相信自己是最好的,用充满爱意的目光打量自己、用温柔的手轻轻地抚摸自己。

爱自己,

就是活出内心深处想要活出的那个自己,让自己时刻活在轻松、自然、平静、自在、喜乐里!

当生活中出现了情感与原则冲突的事情,我们应该如何选择自己的行为

情感是人的本能反应,最基本的需要,原则是后天的道德理念社会信条,是一种约束。

这本身是一对矛盾,因为你生活在大环境当中,所以原则是必须考虑的,什么事都有至少三个以上的解决方法,两全齐美是最好的选择。

老板所吩咐的事情,与公司的利益有点冲突,我们应该如何选择?

你好。应该以公司的利益为重。也得多注意与老板的交流和沟通。以期待得到他的认可和理解、支持。

爱情和原则之间我们应该如何选择

相爱容易相处难,还是找自己适合的那个吧!呵呵··我男朋友当初也对我说,他对另一个女孩动心了,我就放手了。他总是在心里拿她和我对比,透过她才发现我的好。(PS:那个女孩子很漂亮,他还是和她分了)后来我不理他了,他很痛苦,追了我半年,我才跟他和好。现在他对我很好很好,比以前还好。我们很珍惜彼此。所以,这绝对是我的亲身体验,适合自己的绝对是最好的!不要被一时的冲动冲昏了头!失去了就后悔来不及了啦

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选择直流电动机?

根据你使用的环境,供电电源的电压,电流,以及需要电动机的转速。可以找到比较匹配的电动机

在友情和己情(非爱情)的矛盾冲突下我们应该如何做出选择?

真正的友谊和爱情:是不会介意谁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如果我选择其一,他们都会离我而去,认为我不懂得人情世故。我觉的一个人亲情,爱情,友情,在二者不相冲突的条件下,是可以都选择的。只要你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度量衡,友谊和爱情你都可以兼得

当爱情和亲情起冲突的时候,我们该如何选择?

最近总遇到这个问题, 亲情 爱情 不能说偏向吧~~人活着,本身有许多事情都是我们所无法控制的,我们痛苦的根源就是 明明偏向爱情 却往往最终选择亲情并不是因为我们舍得放弃爱情 而是我们必须去做一个为人子女应该做的一份孝顺 也许有人会说 那我总不能听了父母的话 就放弃自己的幸福吧~~~呵呵 是啊 自己的幸福 让人痛苦 明明爱着彼此 却还不能在一起 因为父母的反对 我们无能为力 我们可以向父母证明我们的爱情 但如果父母还是坚决不同意的话 那就放弃我们的爱情吧 ~~~即使我们的父母在不理解我们 但他们的出发点是善意的 他们是希望我们好 试着理解他们 把自己最爱的那个人放进心底 不用去忘记 把那份记忆尘封起来 也许真正有一天你回首往事 还会甜甜的笑 因为我们经历过 拥有过

如果是我 会选爱情 我随时可以告诉你

当学习与爱情冲突时我们该如何选择

要看你现在的年龄是多大哦,如果年龄不是很大,我觉得还是应该以学习为主先不找女朋友的好,因为学业是以后就业的基础关系到你未来的事业男人还是以事业为主,最好是有了事业再找女朋友的好,因为一但有女朋友了并且你还是很爱她的那就需要为她的以后负责,如果没有事业的话怎么能担起那么大的责任呢又怎么能让自己的爱人幸福呢

如果你是一个有了事业去学习的人,那找一个女朋友也许就是件好事情了

在生活当中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 呢?

多揉,这个是真的

当爱情和亲情有了冲突,应该如何选择?

要是她真的那么好,她是那么的爱你你又那么的爱她,那那就一定选爱情罗,因为真爱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找到的,家庭只是少数的问题

爱与恨的相生相灭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爱和恨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情感的的两面,有爱就有恨。这种情感在很多情况下是由强烈的感情驱动的,比如对某个人强烈的依赖和爱慕,对某个事物或某种信仰的执着。然而,当这些强烈的情感遭遇挫折或失望,或者因为某个人或事物的缺失而无法满足我们的期待时,恨就会从中产生。这种恨可能表现为不满、愤怒、怨恨或者甚至是极端的报复行为。

同时,爱和恨也可能由截然不同的情绪所驱动,比如爱一个人,却恨他的某些行为或决定。这种情况下,我们对这个人的爱和对他所表现的行为的恨可能同时存在,导致我们情感上的波动和纠结。

简而言之,爱和恨的相生相灭是由我们对某个人、事物或者某种情感的强烈情感驱动的。这种情感的两面性使得我们经历各种情感上的波动和冲突,有时甚至可能导致我们产生恨意。

一般情况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从交往由浅入深的角度来看,一般需要经过定向、情感探索、感情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

(一)定向阶段

定向阶段包含着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在熙熙攘攘的人的世界里,我们并不是同任何一个人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是对人际关系的对象有着高度的选择性。在通常情况下,只有那些具有某种会激起我们兴趣的特征的人,才会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在一个团体中,我们在人际关系方面会将这些人放在注意的中心。

注意也是选择,它本身反映着某种需要倾向。比如在我们选择恋人时,某些与我们观念中理想的情人形象相接近的那些异性,尤其会吸引我们的注意。

与注意不同,抉择是理性的决策。而注意的选择是自发的,非理性的。我们究竟决定选择谁作为交往对象,并与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往往要经过自觉的选择过程。只有那些在我们的价值观念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人,我们才会选作交往和建立人际关系的对象。

初步沟通是我们在选定一定的交往对象之后,试图与这一对象建立某种联系的实际行动。目的是对别人获得一个最初步的了解,以便使自己知道是否可以与对方有更进一步的交往,从而使彼此之间人际关系的发展获得一个明确的定向。由于初步沟通实际上是试图建立更深刻关系的尝试,因此,尽管我们所暴露的有关自我的信息是最表面的,但我们都希望在初步沟通过程中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以便使以后关系的发展获得一个积极的定向。

人际关系的定向阶段,其时间跨度随不同的情况而不同。邂逅相遇而相见恨晚的人,定向阶段会在第一次见面时就完成。而对于可能有经常的接触机会而彼此又都有较强的自我防卫倾向的人,这一阶段要经过长时间沟通才能完成。

(二)情感探索阶段

这一阶段的目的,是彼此探索双方在哪些方面可以建立真实的情感联系,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一般的正式交往模式。在这一阶段,随着双方共同情感领域的发现,双方的沟通也会越来越广泛,自我暴露的深度与广度也逐渐增加。但在这一阶段,人们的话题仍避免触及别人私密性的领域,自我暴露也不涉及自己根本的方面。尽管在这一阶段人们在双方关系上已开始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卷入,但双方的交往模式仍与定向阶段相类似,具有很大的正式交往特征,彼此还都仍然注意自己表现的规范性。

(三)感情交流阶段

人际关系发展到感情交流阶段,双方关系的性质开始出现实质性变化。此时双方在人际关系安全感已经得到确立,因而谈话也开始广泛涉及自我的许多方面,并有较深的情感卷入。如果关系在这一阶段破裂,将会给人带来相当大的心理压力。在这一阶段,双方的表现已经超出正式交往的范围,正式交往模式的压力已经趋于消失。此时,人们会相互提供真实的评价性的反馈信息,提供建议,彼此进行真诚的赞赏和批评。

(四)稳定交往阶段

在这一阶段,人们心理上的相容性会进一步增加,自我暴露也更广泛深刻。此时,人们已经可以允许对方进入自己高度私密性的个人领域,分享自己的生活空间和财产。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人达到这一情感层次的友谊关系。许多人同别人的关系并没有在第三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是仅仅在第三阶段的同一水平上简单重复。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最近,不自觉,就能念起《诗经》里的这句诗来。

中学时代,第一次读到它,懵懂清澈如一壶香茗的我,因着缺少了切身的情感经历,对它的体会感悟,自是不深、也是不透。直至时光冉冉、岁月悠悠,青葱的年华渐被苦涩的光阴取代,自身刻骨铭心的感情创伤,迫促我认真审视起这句诗来,也才真正读懂了它所吟叹出的沉重与无奈。

跨越千年流光后的共鸣,令我清晰地意识到,纵使物换星移、世事变迁,只要爱情不死,许多女人的遭遇,从古至今,何其相似,连版本都大同小异,只是换了个时空背景罢了。

现世生活中,多的是,悲戚痴情怨女子。她们在感情里,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委屈求全;纵使心里明镜似地清楚,所爱非人,那个他,不适合、不在意也不属于自己,可,她们就是放不下,死活放不下,甚而变得更加需要他、愈发需要他。于是,陷入了悲痛与虚空的漩涡里,沉溺了自己,堕落了生命,久久不得解脱。

我十分同情,也万般理解这类女子,因为曾几何时,自己就属于她们之中的一员。可,也正是因着经历了那如蝼蚁蚀骨般锥心的疼痛,渴盼心里开出快乐花儿来的我,才开始研究自己,探索自己,以求觅得救赎之方。

我曾以为,这类怨女子,之所以会像迷恋**一般,痴迷于某个“极坏”的男子,一定是因为爱之深、情之切。可如今恍然,那种痴迷的根源,其实可能根本不是爱,而是一种恐惧。

她们的内心充满了恐惧,害怕孤独、害怕自己不可爱和不值得人爱,害怕被忽视、被抛弃或被毁掉。她们拼命地付出爱,希望她们痴迷的那个人能够消除自己的恐惧,然而,那种恐惧却变得越来越深刻,于是,她们就会愈加付出爱,直到为了得到爱而付出爱变成了她们生活的源动力。

一旦那个让她们痴迷付出的男人离开,那个通过付出去获取自身存在感的对象不见后,她们的世界轰然倒塌了。她们越是更加努力地付出,就越是得不到爱,越是得不到爱,就越是爱得更加强烈。如此,恶性循环。

这种被冠以“爱”名的无望挣扎,实则,已经不是爱,爱一旦变成了受苦与累赘,就真地不再是爱。

你可曾注意过这样一种现象?有些缺少父母关爱的小女孩,她们往往特别喜欢布娃娃。在吸引父母关注的尝试失败后,她们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布娃娃身上,和她们玩,给她们梳头,甚至和她们说话,摇晃、安慰那些布娃娃。就像《荆棘鸟》中母亲很冷漠的小梅吉一样。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小女孩觉得自己就像那个布娃娃,她们是在用一种迂回的方式得到自己所需要的父母的关爱。

这类小女孩,长大后,就变成了痴情的怨女子,将儿童时期对布娃娃的那种爱,转移到了那个“他”身上。

美国心理治疗师罗宾诺伍德将这类女人,称作 “爱得太多的女人”

这些悲苦的女子,多经历过严重的童年创伤,她们从小生活在充满不安全感的家庭中,父母关系紧张,父亲角色缺位,父母双方陷入自我的痛苦中不能自拔,给予孩子真正的关爱非常少。

这类女孩长大后,总会试图主动付出关爱来代偿自己这种幼时未得到满足的需要,迫切需要再造自己童年时期那种充满敌意的环境,并继续奋力从那些不能付出爱的人身上赢得爱,重新并再次体验那种不幸的关系,试图使之变得可以控制,以便征服那种不幸。

迫切渴望被人需要、极具牺牲精神的她们往往会被那些需要别人为自己负责或极度自私的男人所吸引。因为,和被爱最接近的,就是被需要了,所以,当一个男人显得需要她的时候,实际上无异于在给她爱。他不必是个善良的人,或给予她、关心她的人。只要他有所需要,就足以在她内心唤起过去那种熟悉的感觉,并激起她付出关爱来回应。

当我抽离出来,潜入自我心理最深深处,客观地审视自己,做了自己的观众,也才明白,在自己失败的感情经历里,那个极具牺牲精神的女孩,活得是那么卑微而又那么用力,这时候,我就真是想好好抱一抱她,好好抱一抱所有如我一般死命付出却不得爱的回应的女孩。

人生的谬论可不就在于此嘛,你越缺乏什么,就会越在乎越渴望什么,越渴望得到什么呢,反而往往又越得不到什么。

一份失去平衡的爱,就如一支步调不协调的舞,注定以散场告终。

可当这类女性试图从这种关系中脱身时,会感觉好像有数千伏的痛苦能量从在她的神经中奔涌,并在被切断的神经末端溢出了来。内心深深处的空虚感奔腾而来,绕着她卷起漩涡,把她吸进仍然鲜活的童年时期对孤独的恐惧中,她确信自己将会溺死于这种痛苦。

她们一直在用拼命付出爱的自我牺牲精神去试图克服小时候留下来的恐惧、愤怒、挫折和痛苦,要她们退出来,就意味着放弃一个寻求解脱、纠正所受委屈的机会。

于是,失去爱,就等于堕入了地狱。

这种如堕地狱的感受,我亲身体验过,中文系出生的我,也深知,文坛上才情甚高的女子,一生感情流离、无枝可依,她们更是经历过,比如张爱玲,比如萧红。

“女人的身体跟着心走,心跟着男人走,而男人却跟着情势走,男人总是在女人最需要他的时候消失,女人永远得学会自己独立面对大时代的悲剧。”

广告界的灵感缪斯李欣频在评论三毛以张爱玲和胡兰成为原型创作的影片《滚滚红尘》时,如是写道。

这段影评,贴切地描写出了张爱玲与胡兰成的悲剧感情。说悲,自然是对张爱玲而言。

40年代,上海滩最富才华的才女张爱玲,24岁时嫁给了长自己14岁的胡兰成。追求张爱玲时,胡兰成尚有家室,届时任职汪伪政府。张爱玲排除世俗的流言蜚语,与胡兰成坠入爱河。恋爱期,在赠送给胡兰成的照片后,她曾写道, “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但后来的故事证明,张爱玲确实将自己低到了尘埃里,只是,她千疮百孔的心里,却始终未能开出花来。

已是二婚的胡兰成,抛弃了妻子,1944年8月,与张爱玲结为夫妻。他们的结合,没走法律程序,仅有一纸婚书为证,其上写着,“胡兰成与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1944年末,时局动荡,汪伪政府岌岌可危,胡兰成到湖北接编《大楚报》,两人开始分居两地。多情的胡兰成一到武汉,似乎全然忘了上海的妻子,很快与汉阳医院17岁的护士周训德如胶似漆,并在其爱母的坚持下,结了婚。1945年3月,胡兰成回到上海小住,将小周的事儿告诉了张爱玲,张爱玲的心深深刺痛,但因为她依旧爱他,因而选择了默默承受。

1945年,日本投降后,供职汪伪政府的胡兰成成了汉奸,为了躲过迫害,他从武汉逃奔浙江温州高中同窗。很快,竟与同窗的庶母范秀美产生了感情,陷入爱河,两人在人前开始以夫妻相称。刚离开张爱玲、周训德的胡兰成,此刻又与范秀美在一起,可见他的滥情!

半年未与胡兰成见面的张爱玲,到温州寻找胡兰成,迎接她的是致命的伤害,三角关系令她痛不欲生,自己反倒成了第三者。离开温州的时候,胡兰成送她,天下着雨,真是天公应离情。她叹口气道: “你到底是不肯。我想过,我倘使不得不离开你,亦不致寻短见,亦不能够再爱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 这场雨,也冲刷了他们曾经的“倾城之恋”。张爱玲已经知道,她这一生最美的爱情,已经走到了辛酸的尽头,再也没有挽回的余地了。

纵然,心伤至此,张爱玲还是保持着与胡兰成通信,并在经济上接济胡兰成,只因怕他在流亡中受苦。1947年,经过一年多的时间,绝望的张爱玲总算下定决心,给胡兰成寄来诀别信,他们的感情终是划上句号,但随信,张爱玲却还给寄了一张30万元的支票。她的稿费。

结束了与胡兰成的感情,张爱玲的心已经枯萎了,后来辗转日本、美国,始终不曾收获幸福的爱情。

萧红曾说过, “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边的累赘又是笨重的。”

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的萧红,也是智商极高,情商极低的“第一苦命女子”。

反抗包办婚姻,14岁,拒绝与汪恩甲成婚的萧红,17岁时,选择了与已有家室的陆振舜婚外同居,成为惊世骇俗之举。扛不住社会舆论的陆振舜最终抛弃了萧红。走投无路的萧红回到了包办婚姻对象汪恩甲的身边,终是受到汪家嫌弃,怀了身孕,仍被汪丢弃。

“那边清溪唱着,这边树叶绿了,姑娘呵,春天来了!去年在北平,正是吃着青杏的时候,今年我的命运比青杏还酸”26岁的才子读到萧红的这首小诗,被深深吸引与打动,他接纳了21岁怀着身孕的萧红。两人开始了一段喁喁私语、朝夕暮处的甜蜜时光。

只是,萧军成了萧红最深的爱恋,却也成了她最大的痛苦。她将他视为自己生命中的最大依靠。可自负傲慢、感情粗疏、性格暴躁、用情不专的萧军,哪里可能为她停留。萧红的寂寞与懦弱、优柔寡断、百依百顺、委曲求全的性格,只能加速他对她的厌倦与嫌弃。

很快,萧军就与一名叫陈涓的女子发生了感情,萧红萧军之间冲突日益加剧,争吵日益激烈,性情暴躁的萧军经常拳脚相向。

1938年,两人分手。这时候,萧红已经怀上了萧军的孩子。伤痕累累的萧红,认识了东北的另一位作家端木蕻良。端木儒雅性格比萧军温和,似乎也比较体贴,能给她踏实感,这让疲惫的萧红有了想尘埃落定生活的想法了。两人很快结婚。

我想,此时被伤透了萧红,与其说是爱端木,毋宁说是想找个依靠,只想过正常的老百姓式的夫妻生活。没有争吵、没有打闹、没有不忠、没有讥笑,只是互相谅解、爱护、体贴。

可男女情事上一再犯错的萧红,又一次做出了错误选择。端木属于依赖性非常强的男人,家里大小事情都要萧红来扛,而萧红的身体本来就不好,此后更是每况愈下,这些琐碎的事情不能不让萧红觉得厌烦。

两人婚后不久,日军轰炸武汉,端木蕻良留下大腹便便的萧红,一人前往重庆。萧红历经磨难到达重庆, 1938年年底,萧红在白朗家生下一子,孩子不久即夭亡。

1942年,年仅30岁的萧红,在香港的一家医院里永远没有醒过来

念大学那会,读张爱玲,读萧红,没有将其悲苦的感情经历,进行过分析,最近思考渐多,重新审视,猛才发现,她们二人,实在是典型的“爱得太多”的苦女子呢。

无独有偶,两人都生活在破碎的家庭中,童年都曾遭遇过严重的心理创伤。张爱玲的母亲,是新时代的女性,很早就抛下张爱玲前往英国。母亲走后,抽吸鸦片成瘾的父亲娶了二房妻子,可是后母对张爱玲恨之入骨,甚至将她囚禁暗室多日。听顺后母的父亲,曾扬言开枪打死张爱玲。

而萧红的童年也没有好到哪里去,9岁时,母亲姜玉兰病故,留下萧红与3个弟弟。去世当年,张廷举便续弦。张廷举对萧红一直非常冷漠,就更别说给予她父爱了。

张爱玲一生在追寻童年缺失的爱,萧红又何尝不是呢。她们具有爱得太多的女人所有的特点。

她们的内心充满恐惧,为了爱,容许别人肆无忌惮地践踏自己、伤害自己,却不敢反抗,因为害怕再次经历儿时那种被忽视、被抛弃的经历。她们爱过全世界,却就是从来没有真正爱过自己。

有了这样的认识后,我也好想抱抱这两位苦命的女子。

于是,开始思考,究竟该如何寻求救赎。

年龄太小的时候,我们就非常清楚怎样照顾别他人,而不是我们自己。我们假装比真实的自己更加强大,更勇敢,更成熟,需要更少的同时,对自己的爱的关注和安全的需要,却始终得不到满足,因此,我们学会了否认自己想要被人照顾的渴望,不承认自己恐惧痛苦和没有得到满足的需要。

长大后,我们很容易就做起了打小就已轻车熟路的事儿——不遗余力满足他人的需求。我们会将自己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那个自私的一味索求我们付出的男人身上,并希冀通过自己的付出,不管是物质还是肉体上的,去满足他们表层的需要,也同时暂时填补自我深层的缺失。

我们被父母忽视太久了,长大后,急需被人所需要,不管对方好与坏、优与劣,只要他需要我们,我们就会选择和他在一起,并希冀通过这种付出,证明自己存在的意义。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说夜里有一个近视的人丢了钥匙,便在路灯下寻找,另一个人走过来想帮忙找钥匙,问他,你确定钥匙是在这里丢的吗?那人回答,不确定,但灯在这里。

就像故事中的那个人一样,因为童年时缺失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爱,诸如张爱玲般的缺爱女子,之后颠沛流离的一生,都在拼尽力气渴望找回它,但她们却不是在最有希望的地方找,而是选择了在最容易看到的地方找。

那个最有希望的地方,其实就是我们自己。

一度,我也不知道,而张、萧尤其不知道。

因此,是时候“自私”一点,先好好爱好我们自己,培养自己想要发展的任何地方。

因而,需要勇敢地断舍离。可,这对于习惯了以付出作为自我存在价值的我们,却又太难。

我曾在感情结束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特别害怕清晨眼睛睁开的那一刻,那一刻,我的内心空虚而茫然,我怕面对新的一天,因为找寻不到支撑我继续生活下去的动力。过早成熟起来,家早已成了回不去的荒原,我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一份死命付出的无望感情里,长达4年之久。它的结束,给我判了死刑。

这种空,是很多爱得太多的女子离开一个人后,都曾经历过的感受。因为过去很久的日子里,她们可是全凭那份飞蛾扑火般的执着付出,证明着自己还活着。

要勇敢地欣然接受这种空虚感。面临心中那股巨大的空虚感,我深知,有时候,这种空虚很深,深到甚至能够感觉到风吹透了心中空缺的地方。要让自己感受这种空虚,并要明白你不会总被这种感觉吞没,而且通过保持平静并感觉它,你就开始明白,自我接受的那种温暖感觉。

除非我们对自己的生活和幸福负起责任,我们就不是完全成熟的人,而是在承认躯壳内的一个依赖他人的、恐惧的孩子。

关注自己,对自己的生活负责,意味着要积极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 我们太久时间将所有的精力集中在取悦对方身上,并将他当成了我们的一项事业,那么,是时候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好好瞧瞧自己了。有多少事,是你自己一直渴望去做,而又没有去做的呢?又有多少事儿,是你自己特别擅长去做,而没有花心思去做的呢?列下一个清单吧,一件一件去完成。

培养我们自己,还意味着去冒险 :去到一个你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去结识一些你从来不曾认识的人,去读一些你从来不愿读的书,去吃一些你从来没有吃过的食物生活真地可以过程像瑞士自助餐一般的丰富,只要你愿意。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明白,这个世界,没有我们,谁都可以照样活下去,而同样,我们离开了任何人,也能够活得精彩纷呈。

我们唯一能够真正改变的,只有自己;我们唯一可以控制的,还是只有我们自己,那么,别的,就交给上天去安排吧。

放开身边的人,让他们去过自己的生活。

之所以写下这些文字,是因为我自己正处竭力治疗“爱得太多”的病症的路上,诸多感想,想与朋友们分享。

可就算永远不会来,又有什么关系呢?

因为,红尘漫漫,能渡我们的,从来就只有我们自己!

备注:本人配图来自**《滚滚红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574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