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花和思念的诗句
一、关于思恋的古诗 1、北宋诗人李清照的《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3、北宋诗人秦观的《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二、关于梅花的诗 1、王安石《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陆游《梅花绝句》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3、萧纲《雪里觅梅花》 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 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
俱羞惜腕露,相让道腰羸。 定须还剪采,学作两三技。
2关于花的和美好回忆的唯美句子有哪些1、其实无论哪块土地,都有痴情的钟情的人。是他们的存在,让我们脚下的土地湿润,而我,怀着虔诚的心情,为他们祈祷当下的幸福。路很长,脚很冷,命很薄,放下吧,忘掉Ta,像忘记一朵花。
2、烟雨落断桥,青石碎。斟一杯天涯、一半花开,在风雨中潇洒。轻风过竹林,低声语。酌一杯牵挂,在青苔上开花。
3、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
4、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
5、蔷薇开出的花朵没有芬芳,想念一个人,怀念一段伤,不流泪,不说话。
6、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7、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8、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9、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10、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11、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
12、那些上演着繁华不肯谢幕的年华里开出一朵地老天荒的花。
13、只要心中有景,何处不是花香满径。
14、繁杂的经历在眼角镌刻深深的纹,我转身雕下一朵花。
15、梦里繁花落尽,此情未央,此意难忘,弦虽断,曲犹扬。
3唯美的思念诗句有哪些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明知相思苦,偏要苦相思,欲要与君绝,岂料更相思。 明知相思苦,何必苦相思,几番细思后,还是相思好。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泪纵能干终有迹,语多难寄反无词。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怕相思,已思相,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也想不相思,可免相思苦。几次细思量,情愿相思苦!
一棵开花的树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
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4花寄相思的诗句蔷薇妍媚繁艳,锦簇花团,明丽耀眼,作为玫瑰的姐妹花,蔷薇在我国自古就象征着男女恋情。宋代徐积《锦被堆》诗云“春风萧索为谁张,日暖仍熏百合香,遮处好将罗作帐,衬来堪用玉为床;风吹乱展文君宅,月下还铺宋玉墙;好向谢家池上种,绿波深处盖鸳鸯”。诗中紧扣蔷薇“锦被堆”之别名,其爱情寓意显而易见。
芍药 芍药丰盈娇艳,绰约多姿,香韵姿色不亚于牡丹,故号“草牡丹”,又有“花相”之美誉。《诗经·郑风》上就有“惟士与女,伊其相谑,增之以芍药”的记载。远在周代,男女交往,即以芍药相赠,作为结情之物。另外,古人离别时,也常馈赠芍药,以示惜别之情。
莲花 “览百卉之英茂, 无斯花之独灵清灵婉雅、亭亭玉立的荷花,亦有纯洁爱情的寓意。莲谐音“恋”或“怜”,藕则谐音“偶”,尤其是并蒂莲。并生于同一藕节,莲花并蒂,莲子同房,比喻夫妻恩爱,忠贞不渝。诗如“牵花怜并蒂,折藕爱连丝”,“雾露隐芙蓉,见莲(怜)不分明”。又如常伦的《采莲曲》“棹发千花动,风传一水香。傍人持并蒂,含笑打鸳鸯”,都在婉转含蓄的词句中,流露出脉脉深情,令人砰然心动。
桃花 《诗经》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句,是以桃花的娇艳来描摹少女的美貌。相传春秋时,被掳进宫中的息夫人终日沉默无语。后人建庙尊她为桃花夫人。唐诗人刘长卿曾作“寂寞应千岁,桃花想一枝”来颂赞她对爱情的专一。“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首脍炙人口的唐诗所包含的爱情故事,早已为人熟知。而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一剧,那化爱为血,又化血作花的传奇故事,更是可歌可泣、憾人心灵。
5关于女人相思的唯美诗句1、《相思》
[ 唐 ]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译文
鲜红浑圆的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春暖花开的季节,不知又生出多少?
希望思念的人儿多多采集,小小红豆引人相思。
2、《长相思·折花枝》
[ 明 ] 俞彦
折花枝,恨花枝,准拟花开人共卮,开时人去时。
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
译文
折下美丽的花枝,不觉又怨恨起花技,原来打算花开时我们一起赏花共饮,谁知花开后情人一去不返不见踪影。
害怕相思折磨自己,相思之情却早愁人,到相思时却事无办法摆脱它,心中稍稍平静眉头又露几分。
3、《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 宋 ] 欧阳修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译文
分别后不知你的行程远近,满目凄凉心中有说不尽的苦闷。你越走越远渐渐断了书信;鱼书不传我去哪里问讯?
深夜里风吹竹叶萧萧不停,千声万声都是别愁离恨。我斜倚单枕想到梦中见你,谁知道梦没有做成灯芯又燃尽。
4、《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
[ 唐 ] 韦庄
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
难相见,易相别,又是玉楼花似雪。
暗相思,无处说,惆怅夜来烟月。
想得此时情切,泪沾红袖黦。
译文
别后半年未收到你的信,思肠为你断作千百寸,每一寸都系结着万千的愁,每一个愁结都揪着我的心。相见的机会是那样难得,悔不该就那样轻易地离分,又是去年一样梨花白如雪,登楼看花更伤春。
相思的情只能在心中郁结,相思的话儿无处去诉说,愁过白天又愁烟云遮明月,愁到此时心情更凄恻。伤心的泪不停地流淌,把鲜红的袖口染成黑黄颜色。
5、《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
[ 宋 ] 柳永
洞房记得初相遇。便只合、长相聚。何期小会幽欢,变作离情别绪。况值阑珊春色暮。对满目、乱花狂絮。直恐好风光,尽随伊归去。
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早知恁地难拼,悔不当时留住。其奈风流端正外,更别有,系人心处。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
译文
记得初次相遇时的洞房情景,就只想应该永远在一起。谁知道短短的幽会欢好,竟会变成分离前的最后情爱,又恰好是在阑珊的暮春。对着满眼乱飘的柳絮,心里恐慌着这美好的春光将全部随他的离去而消释了。
一场情爱最终寂寞,又跟谁说呢?想起以前的海誓山盟,被轻易辜负了。早知道如此难受,后悔当初不把他留住。奈何他除了长得风流端正,更还有让人朝思暮想的地方。一天不想他就要皱千次眉了,更何况想他呢?
6描写 花的唯美句子1、貌似玫瑰,却不如玫瑰艳丽,但,只要有充足的阳光空气,月月都是它开花的季节。而不象玫瑰,只为夏天释放热情。
2、蔷薇的花儿虽没有玫瑰的艳丽,也没有玫瑰的丰韵,更没有玫瑰的高雅,但是一簇簇,一朵朵,一瓣瓣都是那样的淡雅,幽静,赏心悦目。蔷薇花儿散发的那种淡淡的清香,比玫瑰花的浓郁更令人沉醉,神往,深入心脾,久闻不厌。
3、是花,还是果?嘿,它是花,也是果。花中有果,果中有花。它是甘香果子的花样年华,亦是娇羞花儿的果意生活。
4、桃花点缀着爱情,爱情点缀着桃花,花开花落中,爱在步步向前。
5、花儿终会凋零;即便是木棉花,也终有凋落枯萎的时候。但是,我心中的木棉花,正在静静地怒放着,永远也不会凋谢。
6、桃花桃花,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不知为何,今年的桃花,好似比那一年的桃花都美,都令人陶醉?哦,原来是因为爱情。我不再孤单,因为我的右手,一直被他牵着。
7、我和你携手并肩,踩着粉色的花瓣一路向前。看着漫天的桃花雨,我和你伴着凉寺的钟声,坐在凉亭中畅饮交谈。一壶花酿,一首琵琶曲,如花般的爱情也在不经意中悄然绽放。
8、一花一世界。总以为牡丹,生在一个华美的世界,开得张扬,甚至一季的花,便能开出一世的荣耀,让人只能远观,却走不进那份富丽堂皇。
9、黎明之前就把故事结束,仿佛一切还没有开始。短暂绽露笑靥,旋即离去,虽然苍白,却是真心献给守着黑夜等待它的人儿。
10、五月的暖风,吹醒了沉睡的花蕾,吹开了花儿无数。院墙上的蔷薇也在这个温润的季节里,带着“爱情和爱的思念”的花语,盛开了。()一墙姹紫嫣红的色彩,代表了五彩缤纷的心情,怒放了久违的爱的思念,让平静的心湖荡起层层的涟漪。
11、总是风风火火开满枝桠间,红得那样决绝,不要叶子的陪伴。可不是它骄傲、轻狂,这是一种美的极致。想尽显张扬个性,所需的不止勇气,还要智慧。
12、冉冉初夏时,蔷薇花又开,开在了栅栏上,美丽了篱笆墙。远远望着它,数不清的枝条,密匝匝的花,闻着蔷薇悠悠香,把爱的思念变浓。
13、蒲公英是花吗?是。也许不是!它是快乐的种子,随着轻风,一路向前,风儿把它带到哪里,那儿就是它安家的所在。
7关于樱花思念的诗句有哪些?? 三四句,则由故国之思转入身世之感。芒鞋破钵是点明自家的僧人身份。僧人自然只能是一双草鞋、一个破钵,走千村、求万户地讨生活。“踏过樱花第几桥?”究竟走过了多少桥梁道路,记不清了。当然,诗人未必如此凄惨,以至于要化缘乞讨。这两句只是极力渲染身世的凄楚而已。“芒鞋破钵”与漫天樱花之间又是何其的不相称!一片绚烂美丽的背景里,走来的便是这样一个地老天荒无人识的行脚僧。背景的绚烂,将主人公的潦倒反衬得异样的显目。
“踏过樱花第几桥?”又似从小山词中来。小山《鹧鸪天》词云:“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杨花”换成了“樱花”,不变的是梦境和诗情。几百年前的词人小晏,是个多愁多病多情种;几百年后的诗人苏曼殊,亦复如是。小晏《临江仙》词又云:“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诗人总是敏感于飞雨落花交织成的梦境,该篇首句的“春雨”、末句的“落花”不正透漏出这一信息么?漫天花雨中,走来一个芒鞋破钵的诗僧,正是梦幻一般的意境呀!
樱花是极美丽绚烂的一种花,但花期却太短暂,不消半个月的时间,便在风雨中凋零了。我们震惊于她的绚烂,痛心于她的凋零。她是美的极至,却不能永驻,一如我们美好的青春、美好的人生。生命一如飞雨落花的梦境,美丽,然而短暂。短得触目惊心。以至于让我们怀疑她的存在,以为她只是梦境,不曾真实。为我们留下这美丽篇章的诗人,也只在人间度过三十五个春秋,便在贫病之中永远的走了。曼殊是诗人中的诗人,他用诗篇来抒写生命,亦用生命来诠释诗篇。诗人的诗篇与生命,相互应证。
记得曾问朋友:樱花是什么样的一种感觉?朋友回答:繁花如梦缀浮生。真是感动极了。?? 三百年来的诗人,最爱是曼殊。曼殊的作品,最爱是此篇。此篇于曼殊而言,正如《锦瑟》之于义山——都是压卷之作,都是身世之感,都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此诗易解,四句不过是两层意思:前二句写思乡之情,后二句写身世之感。而故国之思与飘零之感,又浑然交织,全无半点隔断。
起首一句,七个字是三种意象:春雨;楼头;尺八箫。三种意象,简简单单的陈列,譬如三面墙,围起一个空间,留给人无限的想象。这三种意象乃是最好的诗料——春雨朦胧,不知是谁家的楼头,吹起了一片箫声。春雨易让人惆怅,箫声入耳,撩拨起的便是无边的乡愁了。
果不其然,接下来的一句,诗人便说起乡愁。当时,诗人流落在异国他乡的日本。尺八是日本的箫,樱花是日本的国花,这两样都是对处境的点明。日本的箫,在式样上与中国的不尽相同,但一样是作诗的好材料。箫与笛,在中国诗歌里有着神奇的魔力,它们是乡愁的催生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诗云:“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云:“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曼殊写此篇的时候,潜意识里或许受他们的影响。由箫声而及乡愁,是旧诗常见的模式,但本篇并不因此减色。玫瑰和玫瑰总是相类,我们并不因此减少一分爱。
关于“春雨”、“尺八箫”和“浙江潮”,尚有几句可以交代。《燕子龛随笔》(二九则)云:“日本尺八,状类中土洞箫,闻传自金人。其曲有名《春雨》,阴深凄惘。余《春雨》绝句云:……”。相传,日本僧人乞食,常吹尺八箫。曼殊流宕异国,心境近于乞食之僧。乞食箫中,最凄惘者,莫过于《春雨》一曲,故曼殊于此曲最是萦怀。“春雨”固然是曲名,但在篇中,毋宁解作实景。若于篇中,拘泥“春雨”只是曲名,则神色顿减。读此诗,当知《春雨》是何种曲子,又不可拘泥其只是曲子。
《断鸿零雁记》(第二十章)云:“……更二日,抵上海。余即入城,购僧衣一着易之,萧然向武林去,以余素慕圣湖之美,今应顺道酬吾夙愿也。既至西子湖边,盈眸寂乐,迥绝尘寰。余复泛瓜皮舟,之茅家埠。既至,余舍舟,肩挑被席数事,投灵隐寺,即宋之问‘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处也。”“浙江潮”,即自宋之问诗中来。《断鸿零雁记》是曼殊带有自传性质的作品,写于日本归来之后。武林是自古灵秀地,更兼有宋之问佳句添采,曼殊何日能忘之?故自异国归来,第一站便奔此地。《断鸿零雁记》是记已归之事,《春雨》诗则写未归之思。总而言之,“浙江潮”于曼殊而言,是梦绕魂牵的埋骨地。“归看浙江潮”,正是狐死必首丘之意。而“浙江潮”者,乃名震天下的钱塘潮,是激情和力量的象征。故“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是壮语,“归看浙江潮”亦是壮语。全诗之悲,不掩此句之壮;此句之壮,更增全诗之悲。
中国十大名花分别是:花中之魁——梅花、花中之王——牡丹花、凌霜绽妍——菊花、水中芙蓉——荷花、花中皇后——月季、繁花似锦——杜鹃、花中娇客——茶花、君子之花——兰花、十里飘香——桂花、凌波仙子——水仙这十种名贵又美丽的地方名花。
梅花:代表冬季,是中华民族与中国的精神象征,象征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受到人们的赞美和爱戴。梅花不畏严冬酷寒,环境艰难,暗香浮动,即零落亦清香如故,是高洁的志士,也是报春的使者(如《卜算子咏梅》),又如名句“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咏红梅花》)。
牡丹:花开热烈灿烂,色泽艳丽,玉笑珠香,风流潇洒,富丽堂皇,是豪华富贵的象征,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刘禹锡的诗句“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脍炙人口;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千古绝唱。
菊花:代表秋季,凌寒傲霜,是高洁的志士,也象征孤高的隐者(如陶渊明的《饮酒》)。在中国十大名花中列第三,花中四君子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产量居首。因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中国人有重阳节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在古神话传说中菊花还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
兰花:兰花代表春季,兰花更有“空谷幽兰”的雅称,是高洁典雅的象征,并与"梅、竹、菊"并列,合称"四君子"。通常以"兰章"喻诗文之美,以"兰交"喻友谊之真。也有借兰来表达纯洁的爱情,"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寻得幽兰报知己,一枝聊赠梦潇湘"。
荷花:荷花代表夏季,出污泥而不染,为花之君子,是高雅纯洁的象征(如周敦颐的《爱莲说》);荷花的花语:洁净、纯真、水晶般的心,神圣。相传睡莲是山林沼泽中的女神。其属名Nymphaea,意思便是“水中的女神” 。古埃及人称睡莲为“尼罗河的新娘”,经常把它当作壁画上的主题。凡是受到这种花祝福而生的人,天生具有一股异性难以抗拒的魅力,可是却难以和同性朋友和平相处。在某些诗词中,莲花还是爱情的象征,因“莲”与“怜”同音,是情的意思(如南朝乐府《西州曲》)。
月季:红月季表示纯洁的爱,热恋或热情可嘉、贞节等,人们多把它作为爱情的信物,爱的代名词,是情人节首选花卉,红月季的蓓蕾还表示可爱。白月季寓意尊敬和崇高,在日本,白玫瑰(月季)像征父爱,是父亲节的主要用花。粉红月季表示初恋;黑色月季表示有个性和创意。蓝紫色月季表示珍贵、珍稀。橙**月季表示富有青春气息、美丽。**月季表示道歉(但在法国人看来是妒忌或不忠诚)。绿白色月季表示纯真、俭朴或赤子之心。双色月季表示矛盾或兴趣较多。三色月季表示博学多才、深情。苏东坡赞美月季:“花落花开无间断,春来春去不相关;牡丹最贵惟春晚,芍药虽繁只夏初,惟有此花开不厌,一年常占四时春” 。
桂花:象征荣耀 据神话传说,月亮中有一桂花树。过去称应试及第为“蟾宫折桂”,比喻十分荣耀。福建地区的古越人还将月桂编织成“桂冠”,奉献给荣誉最高的人。
杏花:象征幸福 因为杏与“幸”谐音,表示“有幸”,杏与花瓶表示“祝您高中”;又因为杏花非常美丽,常用以象征美丽的少女,杏仁则比作美女的眼睛,俗语常说“柳叶眉,杏仁眼”。
水仙花:象征来年走运 “水仙”字面意思为“水中的仙人”,由于它正好在春节(旧历年节)前后开花,又称作“年花”,因此就成为来年走运的一个合适的标志。
年代:北宋
作者:王安石
作品:梅花
内容:
墙角数枝梅,[1]
凌寒独自开。[2]
遥知不是雪,[3]
为有暗香来。[4]
作品注释
注释:
[1]数:几枝。
意思:墙角有数枝梅花。
[2]凌,冒着。
意思:在寒冷的冬天独自开放。
[3]遥,远。
意思:远远看去好像是雪。
[4]为,因为。
暗香,幽香。
意思:幽香飘来才知道那是梅花。
[解说]
墙角有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为什么远看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简析:
这首诗通过写梅花,在严寒中怒放、洁白无瑕,赞美了梅花高贵的品德和顽强的生命力
花是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的意象。“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是在讲忧愁无法排遣。此外有感叹时光流逝的“流水落花春去也”。(李煜《浪淘沙》)还有对红颜易老、生命无常的感叹,如“不是爱花即欲死,只恐花谢老相催。”(杜甫《江畔独步寻花》)“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纯金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林黛玉《葬花吟》)
菊花作为傲霜之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屈原《离骚》中“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象征自己品行的高洁。“晋陶渊明独爱菊”“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才会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脱俗生活。唐人元稹《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在古诗中,花被诗人赋予各种意向,或傲气、或高洁、或隐忍、或富贵,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花的意向。
梅花
古代,人们认为梅花开在百花之前,乃是百花的魁首,故称其为“花魁”。梅花象征着坚毅高洁。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香气飘散,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
陆游《卜算子》:“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齐己《早梅》:“村前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描绘了一幅十分清丽的雪中梅花图,深雪中梅花傲然独放
莲花
生长在淤泥之中的,却不为淤泥所染,象征志趣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周敦颐《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成为士大夫修身养性的新准则和儒家君子人格的象征。
白居易《感白莲花》:“白白芙蓉花,本生吴江赢。不与红者杂,色类自区分”,以白莲花的遗世独立来喻自己不屈的人格。
菊花
临秋而开,凌冰傲霜;淡泊名利,不求闻达。
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郑思肖《寒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能力训练# 导语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花,每种花有它独特的美和味道。花儿为大地增添了很多美丽。花也是诗人笔下的“常客”。下面是 分享的关于花的古诗赏析六首。欢迎阅读参考!
篇一关于花的古诗赏析
庆全庵桃花
朝代:宋朝|作者: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赏析/鉴赏
诗题的是自己门前的桃花,但诗直接由题宕开,从桃花联想到桃花源。桃花源是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理想世界,文中说武陵有个渔夫,见到一条小溪,溪边长满桃花,落英缤纷,他顺溪水找到了一个地方,人民男耕女织,安居乐业,自称是避秦乱而迁移至此,遂与世隔绝,不知外面的世界已几经变更。渔夫回家后,告诉了当地太守,再去找那地方,却再也找不到了。诗首句就是借桃花源,说自己找了块与世隔绝的地方隐居,目的是为了躲避新朝。诗人在感情上已经把自己等同于桃花源中躲避秦末的人物,万事不关心,因此第二句说自己自从避世后,连时间概念都没有了,只是见到眼前桃花盛开,方才知道,又是一年春天到来。这两句虽然读来觉得平易自然,实际上隐含着诗人无数的伤心血泪在内;他的避居,完全是不得已,他何尝不是天天在祈祷有人起来元蒙统治,恢复宋朝河山呢?
三、四句,把基调更降下一层。桃花源中的人,因为桃花随着流水而出,被渔夫所追逐而发现了隐避之所。诗人当时变姓埋名,更怕被人知道,因此他担心地提出,门前的桃花凋谢时千万不要随流水淌出,怕有人见到,跟寻而至,发现自己隐居的地方。诗人这样说,不仅仅是表示不愿让人知,更多地是宣言自己绝不与新朝合作。全诗随手设譬,既符合自己身世与当时社会现实,又明白地表明了自己的志向,自然熨帖。
不过,诗人最终还是被人发现了,程文海、留梦炎等人交相荐举他出仕,他都严词拒绝,最后元世祖也下令他到京城大都去,在福建参政魏天祐的强逼下,他到了大都,不肯做官,绝食而死,实现了自己与新朝不两立的誓言。
篇二关于花的古诗赏析
东栏梨花
朝代:宋朝|作者: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赏析/鉴赏
苏东坡最为得心应手且作得的诗体,自然是七言古诗,然而苏轼另有一绝,在宋朝诗坛堪称独步的,那就是七言绝句。比起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的七古,这些清新绝俗的小品诗或许更有它令人喜爱的特色。
苏东坡的七绝纯粹是性灵的流露、天才的横溢,不假修饰,不用典故,几乎全是白话的作品,这些全是苏轼这位伟大的诗人,伟岸的心灵在闲暇时偶发的,对人生明澈观照。有的如晶莹浑圆的明珠,有的如清晨,有的如朝露,有的如儿童的嬉笑。总之这些作品是读者一读就会喜欢的而且百读不厌的。《东栏梨花》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首。
《东栏梨花》是一首感伤的诗,诗人因为梨花盛开而感叹时光的流逝。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的哀愁;也抒发了诗人淡看人生、从失意中得到解脱的思想。
《东栏梨花》,看似很平淡,好像人人都写得出这样的诗,但古今以来却只有这一首写梨花的诗篇,传诵千古,至今仍脍炙人口。至于原因,要说出个所以然来,实在不容易,只觉得他所描写的景物很美,又很亲切,真是近在眼前。
梨花的淡白,柳的深青,这一对比,景色立刻就鲜活了,再加上第二句的动态描写:满城飞舞的柳絮,真是“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同时柳絮写出梨花盛开的季节,春意之浓,春愁之深,更加烘托出来。诗人见梨花而“惆怅”是因为他感到春光易逝,人生短促
柳絮飘飞,梨花亦开遍了一城的雪白。这里更加强调的是白色——春色之美原在万紫千红,花团锦簇,如锦绣般的大地——但是这里单只描写雪白的梨花(柳絮只是陪衬),更着眼于自己家门口东栏边的一株梨花——它愈开得热闹,愈引人惆怅——到这里,此诗的获烈特色完全显现出来了,一株如雪的梨花,一味强烈的白色这引起人共鸣的主要关键所在,任何人面对如此一幅画面,也会为之动容:
东坡此诗似伤春而实未伤春,一点也没有颓废衰飒的调子,只是纯美地欣赏与人生哲理地透视。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也抒发了诗人淡看人生,从失意中得到解脱的思想感情,让人们感受到了“人生苦短”,引人深思。
清明时节,草熏风暖,梨花如雪,已是暮春繁华过眼即空,但是这一刻仍是一年当中最美的,人生能有几度清明诗人以柳青衬梨白,可谓是一青二白,这就抓住了梨花的特点,它不妖艳,也不轻狂的神态,又在“一株雪”里再次赋予梨花以神韵,并把咏梨花与自咏结合了起来。其实,这“一株雪”不正是诗人自己的化身吗?因为苏轼一生正道直行,清廉洁白,坦荡如砥。在咏梨花时,苏轼用了“柳絮飞时花满城”来加以衬托,你看梨花既不像“颠狂柳絮随风去”,也不像“轻薄桃花逐水流”,其品格是何其高尚的;诗人还用了“人生看得几清明”来加以侧面烘托梨花之“清明”。“一株雪”和“几清明”是对偶的写法,一不是指有一株梨树,而是指一株梨树一个作者自己,后两句意境如下:作者惆怅的站在东栏旁,梨树上满是白色的梨花,同时柳絮在飘,落在作者身上,作者也变成了“一株雪”,写的是凄清惆怅的意境,最后一句,人生看得几清明,人生能有几次清明,更增添悲凉的气氛,苏轼的诗,一向以豪放著称,像这样悲凉的很是少见,须得细细品味,不过,有时没必要字斟句酌的理解诗句,意境更重要。
梨花的淡白,柳的深青,这一对比,景色立刻就鲜活了;第二句的动态描写,满城飞舞的柳絮,春意之浓,春愁之深,跃然纸上。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或者以梨花自咏,寄予了自己清正坦荡的风骨。
篇三关于花的古诗赏析
宣城见杜鹃花
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赏析/鉴赏
此诗是感物而起兴的。“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暮春三月,寄寓在宣城的李白,觉得昏花的老眼中忽然映入一片红色,仔细瞧,原来是杜鹃花开了。这杜鹃好像就是故乡的花。诗人的乡思因此被触动了。
在蜀中,每逢杜鹃花开的时候,子规鸟就开始啼鸣了。子规鸟,又名杜鹃,花与鸟的名字相同,也是勾起诗人联想的一个原因。这鸟,相传是古蜀帝杜宇的精魂化成。杜宇号称望帝,他自以为德薄,于是禅让了帝位而出亡,死后化为杜鹃鸟。暮春时节,它就悲鸣起来,鸣声仿佛是呼叫着:“不如归去!不如归去!”昼夜不止,一直啼叫得嘴边淌出血来。此刻,诗人耳边似乎响起了子规鸟的蹄叫声,一声声地呼唤他归去。
诗的一、二句,形成自然的对仗,从地理和时间两个方面的对比和联结中,真实地再现了触动乡思的过程。这两句的语序倒置:本来是先看见宣城的杜鹃花,才联想到蜀国的子规鸟,诗人却将它倒了过来,先写回忆中的虚景,后写眼前的实景。这样,就把故国之思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上,表明这故国之思原本就郁积于心,此时一旦勾起,大为凄苦强烈。然而,被乡思苦苦折磨着的诗人,眼下不能回到故乡去。青年时代,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要到故乡之外的广阔天地中去实现宏伟抱负。本想功成名退再荣归故里。不料功业无成,老来竟落到这步田地,他觉得没有面目见蜀中父老。何况,李白眼下困居宣城,拖着老迈的病体,也无法踏上旅途。飘泊终生的诗人,到头来不但政治与事业上没有归宿,就连此身也无所寄托,遥望着千里之外的故乡,他心中的悲戚可想而知。
三、四句,分别承接一、二句,进一步渲染浓重的乡思。首句说“曾闻”,第三句则强调了真切如闻:子规鸟的俗名,就叫断肠鸟,“一叫一回肠一断”,它啼叫起来,没完没了,诗人的愁肠也断成一寸寸了。末句点明时令,用“三春三月”四字,补叙第二句;“忆三巴”三字,则突现了思乡的主题,把杜鹃花开、子规悲啼和诗人的断肠之痛融于一体,以一片苍茫无涯的愁思将全诗笼罩了起来。诗的三、四句看似对仗,其实对得又不甚工。诗句把“一”“三”两个字各自串连起来,纡结萦回,使人感到乡思袭来时无比的悲切伤痛。
篇四关于花的古诗赏析
燕山亭·北行见杏花
词牌名:燕山亭|朝代:宋朝|作者:赵佶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者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赏析/鉴赏
此词是宋徽宗赵佶于1127年与其子钦宗赵桓被金兵掳往北方时途中所写,是作者身世、遭遇的悲惨写照。全词通过写杏花的凋零,借以哀伤自己悲苦无告、横遭摧残的命运。
词之上片先以细腻的笔触工笔、描绘杏花,外形而及神态,勾勒出一幅绚丽的杏花图。近写、细写杏花,是对一朵朵杏花的形态、色泽的具体形容。杏花的瓣儿好似一叠叠冰清玉洁的缣绸,经过巧手裁剪出重重花瓣,又逐步匀称地晕染上浅淡的胭脂。朵朵花儿都是那样精美绝伦地呈现人们眼前。“新样”三句,先以杏花比拟为装束入时而匀施粉黛的美人,她容颜光艳照人,散发出阵阵暖香,胜过天上蕊珠宫里的仙女。“羞杀”两字,是说连天上仙女看见她都要自愧不如,由此进一步衬托出杏花的形态、色泽和芳香都是不同于凡俗之花,也充分表现了杏花盛放时的动人景象。
以下笔锋突转,描写杏花遭到风雨摧残后的黯淡场景。春日绚丽非常,正如柳永《木兰花慢》中所云:“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但为时不久就逐渐凋谢,又经受不住料峭春寒和无情风雨的摧残,终于花落枝空;更可叹的是暮春之时,庭院无人,美景已随春光逝去,显得那样凄凉冷寂。这里不仅是怜惜杏花,而且也兼以自怜。试想作者以帝王之尊,降为阶下之囚,流徙至千里之外,其心情之愁苦非笔墨所能形容,杏花的烂漫和易得凋零引起他的,种种感慨和联想,往事和现实交杂一起,使他感到杏花凋零,犹有人怜,而自身沦落,却只空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无穷慨恨。”愁苦“之下接一”问“字,其含意与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亦相仿佛。
词之下片,以杏花的由盛而衰暗示作者自身的境遇,抒写词人对自身遭遇的沉痛哀诉,表达出词人内心的无限苦痛。前三句写一路行来,忽见燕儿双双,从南方飞回寻觅旧巢,不禁有所触发,本想托付燕儿寄去重重离恨,再一想它们又怎么能够领会和传达自己的千言万语?但除此以外又将凭谁传递音问呢?作者这里借着问燕表露出音讯断绝以后的思念之情。“天遥”两句叹息自己父子降为臣虏,与宗室臣僚三千余人被驱赶着向北行去,路途是那样的遥远,艰辛地跋涉了无数山山水水,“天遥地远,万水千山”这八个字,概括出他被押解途中所受的种种折磨。回首南望,再也见不到汴京故宫,真可以说是“别时容易见时难”了。
以下紧接上句,以反诘说明怀念故国之情,然而,“故宫何处”点出连望见都不可能,只能求之于梦寐之间了。梦中几度重临旧地,带来了片刻的慰安。结尾两句写绝望之情。晏几道《阮郎归》末两句“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秦观《阮郎归》结尾“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都是同样意思。梦中的一切,本来是虚无空幻的,但近来连梦都不做,真是一点希望也没有了,反映出内心百折千回,可说是哀痛已极,肝肠断绝之音。
作者乃北宋书画家,其绘画重高写生,以精工通真著称于世。这种手法于此词的景物刻画中也有所体现,尤其上片对杏花的描绘,颇具工笔画的意蕴。
篇五关于花的古诗赏析
海棠
朝代:宋朝|作者: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赏析/鉴赏
这首诗写的是苏轼在花开时节与友人赏花时的所见。首句写白天的海棠,“泛崇光”指海棠的高洁美丽。第二句写夜间的海棠,作者创造了一个散发着香味、空空蒙蒙的、带着几分迷幻的境界。略显幽寂,与海棠自甘寂寞的性格相合。后两句用典故,深夜作者恐怕花睡去,不仅是把花比作人,也是把人比作花,为花着想,十分感人,表明了作者是一个性情中人。作者要烧红烛陪伴、呵护海棠,另一方面创造了一种气氛,让海棠振作精神,不致睡去。后两句极赋浪漫色彩。宋释惠洪《冷斋夜话》认为此诗“造语之工”“尽古今之变”。
“东风袅袅”形容春风的吹拂之态,化用了《楚辞·九歌·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之句。“崇光”是指正在增长的春光,着一“泛”字,活写出春意的暖融,这为海棠的盛开造势。
次句侧写海棠,“香雾空蒙”写海棠阵阵幽香在氤氲的雾气中弥漫开来,沁人心脾。“月转廊”,月亮已转过回廊那边去了,照不到这海棠花;暗示夜已深,人无寐,当然你也可从中读出一层隐喻:处江湖之僻远,不遇君王恩宠。
“只恐夜深花睡去”,这一句写得痴绝,是全诗的关键句。此句转折一笔,写赏花者的心态。当月华再也照不到海棠的芳容时,诗人顿生满心怜意:海棠如此芳华灿烂,怎忍心让她独自栖身于昏昧幽暗之中呢?这蓄积了一季的努力而悄然盛放的花儿,居然无人欣赏,岂不让她太伤心失望了吗?夜阑人静,孤寂满怀的我,自然无法成眠;花儿孤寂、冷清得想睡去,那我如何独自打发这漫漫长夜?不成,能够倾听花开的声音的,只有我;能够陪我永夜心灵散步的,只有这寂寞的海棠!
一个“恐”写出了我不堪孤独寂寞的煎熬而生出的担忧、惊怯之情,也暗藏了我欲与花共度良宵的执著。
一个“只”字极化了爱花人的痴情,现在他满心里只有这花儿璀璨的笑靥,其余的种种不快都可暂且一笔勾销了:这是一种“忘我”、“无我”的超然境界。
末句更进一层,将爱花的感情提升到一个极点。“故”照应上文的“只恐”二字,含有特意而为的意思,表现了诗人对海棠的情有独钟。宋释惠洪《冷斋夜话》记载:唐明皇登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待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明皇笑日:“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此句运用唐玄宗以杨贵妃醉貌为“海棠睡未足”的典故,转而以花喻人,点化入咏,浑然无迹。
“烧高烛”遥承上文的“月转廊”,这是一处精彩的对比,月光似乎也太嫉妒于这怒放的海棠的明艳了,那般刻薄寡恩,不肯给她一方展现姿色的舞台;那就让我用高烧的红烛,为她驱除这长夜的黑暗吧!此处隐约可见诗人的侠义与厚道。
“照红妆”呼应前句的“花睡去”三字,极写海棠的娇艳妩媚。“烧”“照”两字表面上都写我对花的喜爱与呵护,其实也不禁流露出些许贬居生活的郁郁寡欢。他想在“玩物”(赏花)中获得对痛苦的超脱,哪怕这只是片刻的超脱也好。虽然花儿盛开了,就向衰败迈进了一步,尽管高蹈的精神之花毕竟远离了现实的土壤,但他想过这种我行我素、自得其乐的生活的积极心态,又有谁可以阻挠呢?全诗语言浅近而情意深永。
清代诗人查慎行说:“此诗极为俗口所赏,然非先生老境。”写此诗时,诗人虽已过不惑之年,但此诗却没有给人以颓唐、萎靡之气,从“东风”“崇光”“香雾”“高烛”“红妆”这些明丽的意象中我们分明可以感触到诗人的达观、潇洒的胸襟。
篇六关于花的古诗赏析
牡丹
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招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文学赏析
首联是单株牡丹的特写图。开头借用《典略》典故,以锦帷乍卷、容颜初露的卫夫人形容牡丹初放时的艳丽夺目含羞娇艳。次句用《说苑》典故,原典是鄂君举绣被拥越人,此谓“绣被犹堆越鄂君”,清人马位《秋窗随笔》及桂馥《札朴》已指出其为误用(桂谓当为“楚鄂君”)。诗人将牡丹的绿叶想象成鄂君的绣被,将牡丹花想象成绣被覆盖的越人,传神地描绘初开的牡丹花在绿叶的簇拥中鲜艳的风采。“犹堆”二字刻画花苞初盛时绿叶紧包的形状,与“初卷”相呼应。
颔联展示牡丹随风摇曳时的绰约丰姿。垂手、折腰都是舞名,亦指舞姿。玉佩指舞女身上佩戴的玉制饰物;郁金裙指郁金草染色的裙。这两句以舞者翩翩起舞时垂手折腰,佩饰翻动,长裙飘扬的轻盈姿态来作比喻,牡丹花叶在迎风起舞时起伏翻卷,摇曳多姿的形象。
前两联重在描绘牡丹静中的形态,颈联具体地描写了牡丹的色香。“石家蜡烛何曾剪”形容牡丹的颜色像燃烧着的大片烛火,却无须修剪烛芯。“何曾剪”西晋石崇豪奢至极,用蜡烛当柴,烛芯自不必剪。“荀令香炉可待熏”是说牡丹的芳香本自天生,岂待香炉熏烘。据说荀彧到人家,坐处三日香。旧时衣香皆由香炉熏成,荀令自然身香,所以说“可待熏”。
尾联写诗人陶醉于国色天香,恍惚梦见了巫山神女,盼望她传授一支生花彩笔,将思慕之情题写在这花叶上,寄给巫山神女。梦中传彩笔,典出《南史·江淹传》,这里反其意而用之,表明诗人心摇神荡的兴奋激动之情。
这首诗构思巧妙,借物比人,又以人拟物,借卫夫人、越人、贵家舞伎、石家燃烛、荀令香炉等故事描写牡丹花叶的风姿绰约、艳丽色彩和馥郁香味,使牡丹的情态毕现。最后诗人突发奇想,欲寄牡丹花叶于巫山神女。明写牡丹,暗颂佳人,一实一虚,别具一格,令人回味无穷。
1诗词中“落花”的意象是什么
诗词中”落花“的意象是指:
一、是把落花作为自然景物来描写,构成一种优美的意境。
示例:
1、“春城无处不飞花”——韩翃《寒食》
分析:给人的感觉是春风和煦,阳光明媚,各种颜色的花儿在风中轻扬曼舞,美妙极了。
2、“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分析:伴随着风雨之声,落花片片,满地缤纷,可以想见春天的美好和童子的天真烂漫之趣。
二、是面对落花,唏嘘感叹:叹年华易逝,美丽不再。
示例:
1、“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分析:从中可以看出国破家亡之恨,无可奈何之情
2、“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
分析:抒发了浓浓的郁闷之情,幽幽的相思之苦。
3、“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红楼梦》
分析:花落巳葬,己去谁葬,暗含自己的命运还不如落花,道尽了心中的绵绵的悲苦。
三、还有一种是以落花寓意昂扬向上的精神
示例:
1、“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王安石《北陂杏花》
分析:暗寓诗人宁可在与顽固派的斗争中粉身碎骨,也不愿委曲求全同流合污。
2诗词中“落花”的意象是什么“落花”是种美丽、短暂、动态的意象,以忧伤之美,给词人留下的印象必然更为深刻。
飘零的落花中,弥漫着春光不再、青春不再、美人迟暮的感慨与恐惧。采用“落花”意象的词人,通常是借落花来表达那种生命易逝、命运难料的情怀。
在描写落花的时候,大多处于一个抑郁不得志的状态,对“落花”意象的表述,是一个由外在意象对内心世界进行表述的过程。
扩展资料:
译文:想要趁着花朵未落之时折取下来,物色一个美丽的侍女赠送给她。赏析:此处的“荣华未落”,其实是比喻诗人容颜未老;“及……”的句式,则是“恐美人之迟暮”的另一种说法。
诗人委婉表达对落花的想象,用象征手法,直接将花与生命联系在一起。这种美人迟暮的忧虑,将在后世诗人那里成为一种惯用的手法。
2、《前溪歌》:“花落逐水去,何当顺流还,还亦不复鲜”译文:花落逐水而去,为什么当顺流回来,回来也不再新鲜。赏析:诗人写出落花随水一去不返,轻微的叹息声中似乎隐隐传出生命流逝的无奈。
这一声低低的叹息,也将成为一种惯性,而“流水落花”的意象组合,将成为中国诗歌中最凄美、最伤情的场景。3、《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
译文:兴尽才发现鸣叫的鸟儿已经换了种类,坐的时间太长,以至丁地上的落花也多了起来。赏析:落花抒发诗人心境澄明意象,体悟悠闲细致的生活情趣;落花中人们纵情游乐,饮酒欢笑。
—意象群(含落花意象)。
3古诗词中落花意象的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充分表现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即柳絮,是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作者写他人对杨花的态度,表达的仍是自己对杨花命运的关注,看似无情,实则有心。由眼前的流水,联想到思妇的泪水;又由思妇的点点泪珠,映带出空中的纷纷杨花。可谓虚中有实,实中见虚,虚实相间,情景交融。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赞之“煞拍画龙点睛”。
4古代以“花”为意象的诗句有那些描写梅花古诗1。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2。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3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杂诗》之一"王维)4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梅"陆游)5山间幽步不胜奇,正是深夜浅暮时。
一枝梅花开一朵,恼人偏在最高枝。(探梅"杨万里)6卜算子 咏梅--陆游的《卜算子》,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7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如泥,二十里路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陆游8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宋人陈亮《梅花》9“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元人王冕《墨梅》描写菊花的诗句1。“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菊花诗》“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黄巢《题菊花》2。“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陶渊明《过故人庄》3。
“秋丝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4。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红楼梦》5。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采桑子·重阳》6。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7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明日黄花:指重阳过后菊花逐渐枯萎。
蝶也愁:菊花枯萎,蝴蝶无处寻花,故曰“愁”。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8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9“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描写荷花诗句1。
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 败荷:残荷。
元·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2园翁莫把秋荷折,因与游鱼盖夕阳 宋·周密《西塍废园》(又《西塍废圃》。塍:田间的土梗子。)
3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 阿谁;何人。
背西风:背向秋风。指荷叶被秋风吹得叶梗都弯了。
宋·秦观《虞美人》4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菡萏:荷花的别称。南唐·李璟《浣溪沙》5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 不觉;不睡。
唐·窦巩《秋夕》6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 飞霜使荷叶破碎,秋雨落在破叶上再也无法形成水珠了。唐·来鹄《偶题二首》7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东倾斜,暗寓伤秋的情绪。
府·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8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南朝齐·萧悫《秋思》9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小池》10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写花的诗句 咏梅(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钱氏池上芙蓉 (文征明) 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转在中洲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还生渺渺愁露洗玉盘金殿冷,风吹罗带锦城秋相看未用伤迟暮,别有池塘一种幽 咏芙蓉 南朝·梁·沈约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古风 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陆游 梅花绝句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早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红梅 苏轼 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新栽梅 白居易 池边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莫怕长洲桃李嫉,今年好为使君开。
探梅 杨万里 山间幽步不胜奇,正是深夜浅暮时。一枝梅花开一朵,恼人偏在最高枝。
5描写落花的诗句和赏析白头吟 李白 东流不作西归水,落花辞条羞故林。
闻王昌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少年行其二 李白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人胡姬酒肆中。
寄人 张泌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过元家履信宅 白居易 落花不语空辞树,流水无情自入池。 春来频与李二宾客郭外同游因赠长句 白居易 朝踏落花相伴出,暮随飞鸟一时还。
金谷园 杜牧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鹭鸶 杜牧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春晓 孟浩然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题兴化寺园亭 贾岛 蔷薇花落秋风起,荆棘满亭君自知。
北山 王安石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春暮 曹豳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
丰乐亭游春 欧阳修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浪淘沙 李煜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忆仙姿 李存朂 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 更漏子 韦庄 深院闭,小庭空,落花香露红。
归国谣 韦庄 春欲暮,满地落花红带雨。 谒金门 韦庄 满院落花春寂寂,断肠芳草碧。
好事近 李清照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 雪梅香 柳永 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
瑞鹧鸪 欧阳修 更被春风送惆怅,落花飞絮雨翩翩。 如梦令 秦观 池上春归何处,满目落花飞絮。
临江仙 晏几道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虞美人 叶梦得 落花已作风前舞,又送黄昏雨。
谒金门 朱淑真 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春晚 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梅花 王冕 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 葬花吟 曹雪芹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1诗词中“落花”的意象是什么
“落花”是种美丽、短暂、动态的意象,以忧伤之美,给词人留下的印象必然更为深刻。
飘零的落花中,弥漫着春光不再、青春不再、美人迟暮的感慨与恐惧。采用“落花”意象的词人,通常是借落花来表达那种生命易逝、命运难料的情怀。
在描写落花的时候,大多处于一个抑郁不得志的状态,对“落花”意象的表述,是一个由外在意象对内心世界进行表述的过程。
扩展资料:
译文:想要趁着花朵未落之时折取下来,物色一个美丽的侍女赠送给她。赏析:此处的“荣华未落”,其实是比喻诗人容颜未老;“及……”的句式,则是“恐美人之迟暮”的另一种说法。
诗人委婉表达对落花的想象,用象征手法,直接将花与生命联系在一起。这种美人迟暮的忧虑,将在后世诗人那里成为一种惯用的手法。
2、《前溪歌》:“花落逐水去,何当顺流还,还亦不复鲜”译文:花落逐水而去,为什么当顺流回来,回来也不再新鲜。赏析:诗人写出落花随水一去不返,轻微的叹息声中似乎隐隐传出生命流逝的无奈。
这一声低低的叹息,也将成为一种惯性,而“流水落花”的意象组合,将成为中国诗歌中最凄美、最伤情的场景。3、《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
译文:兴尽才发现鸣叫的鸟儿已经换了种类,坐的时间太长,以至丁地上的落花也多了起来。赏析:落花抒发诗人心境澄明意象,体悟悠闲细致的生活情趣;落花中人们纵情游乐,饮酒欢笑。
—意象群(含落花意象)。
2诗词中“落花”的意象是什么诗词中”落花“的意象是指:
一、是把落花作为自然景物来描写,构成一种优美的意境。
示例:
1、“春城无处不飞花”——韩翃《寒食》
分析:给人的感觉是春风和煦,阳光明媚,各种颜色的花儿在风中轻扬曼舞,美妙极了。
2、“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分析:伴随着风雨之声,落花片片,满地缤纷,可以想见春天的美好和童子的天真烂漫之趣。
二、是面对落花,唏嘘感叹:叹年华易逝,美丽不再。
示例:
1、“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分析:从中可以看出国破家亡之恨,无可奈何之情
2、“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
分析:抒发了浓浓的郁闷之情,幽幽的相思之苦。
3、“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红楼梦》
分析:花落巳葬,己去谁葬,暗含自己的命运还不如落花,道尽了心中的绵绵的悲苦。
三、还有一种是以落花寓意昂扬向上的精神
示例:
1、“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王安石《北陂杏花》
分析:暗寓诗人宁可在与顽固派的斗争中粉身碎骨,也不愿委曲求全同流合污。
3古诗词中落花意象的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充分表现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即柳絮,是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作者写他人对杨花的态度,表达的仍是自己对杨花命运的关注,看似无情,实则有心。由眼前的流水,联想到思妇的泪水;又由思妇的点点泪珠,映带出空中的纷纷杨花。可谓虚中有实,实中见虚,虚实相间,情景交融。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赞之“煞拍画龙点睛”。
4有意境的落花诗句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 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柳永 落花不语空辞树,流水无情自入池。
--白居易 落花坛上拂,流水洞中闻。--李易 无限春愁莫相问,落花流水洞房深。
--赵嘏 落花逐流水,共到茱萸湾。--刘长卿 黄卷清琴总为累,落花流水共添悲。
--李嘉祜 诗成流水上,梦尽落花间。--钱起 远山芳草外,流水落花中。
--司空曙 落花流水草连云,看看是、断肠南浦。--欧阳修 酒到强寻欢日路,坐来谁为温存。
落花流水不堪论。--李之仪 钱塘江上客归迟,落花流水青春暮。
--向滈 流水落花都莫问,等取,榆林沙月静边尘。--王质 桃溪近、幽香远远,谩凝望、落花流水。
--黄裳 忆高阳,人散后。落花流水仍依旧。
--王雱 醉归来、恰似出桃源,但目送、落花流水。--黄庭坚 门外落花流水。
日暖杜鹃声碎。--谢逸 落花流水两关情。
恨无凭。梦难成。
--张继先 暮雨朝云相见少,落花流水别离多。--赵鼎 欢心未已。
流水落花愁又起。--向子諲 玉楼依旧暗垂杨。
楼下落花流水、自斜阳。--邓肃 歌声里。
落花流水。明日人千里。
--冯时行 一瞬光阴,霎时蜂蝶,还付落花流水。--史浩 问伊今夜在谁行。
遗恨落花流水、误刘郎。--赵善 括烟雨楼台,晓来独上无滋味。
落花流水。--陈亮 此情苦,问落花流水,何时重见。
--高观国 流水落花去路,画象棠阴陈迹,霄观傍楼台。--魏了翁 记年年、曾来几度,落花流水。
--陈以庄 流水落花芳草渡。明年好记归时落。
--陈德武 流水落花,夕阳芳草,此恨年年相触。--周端臣 碧草烟淡,落花流水,不堪回伫。
--赵以夫 宿粉残香随梦冷,落花流水和天远。--汤恢 恍出山、红尘吹断,落花流水。
--刘辰翁 斜阳落花流水,吹紫宇、澹成林。--赵文 夕阳芳草,落花流水,依然南浦。
--詹玉 春来春去。人在落花流水处。
--吕岩 流水断桥芳草路,淡烟疏雨落花天。--牟融 利及生人无更为,落花流水旧城池。
--熊孺登 兰浦苍苍春欲暮,落花流水怨离琴。--李群玉 落花流水认天台,半醉闲吟独自来。
--高骈 百年流水尽,万事落花空。--韦庄 流水物情谙世态,落花春梦厌尘劳。
--谭用之 古岩寒柏对,流水落花随。--修睦 落花徒绕枝,流水无返期。
5关于落花流水这一意象的意味摘要:本文分析了中国古代表达思妇念人怀远的情诗中的"落花"、"流水"意象,展现了其中包含的情感,并从"物感说"的角度指出在诗人笔下,一切自然之物皆成为有情之物。
作者单位: 大连工业大学图书馆;
关键词: 落花意象 流水 思妇情感 物感说 中国古代诗歌 中国古代文学 唐代诗人 表达 红楼梦 女子
分类号:I20722
正文快照: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最早出自南宋初年禅宗士珪禅师讲述用心参禅的重要性的典故。意思是说如果把人的“眼见”等间接功能比喻为落花,将人的真心比喻为随缘而流动的水,那么用“眼见”去体察人的真心,这就好比是“落花有意随流水”一样,一般情况下,难以体察到这种整体性特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