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散文最鲜明的特色是什么

李斯散文最鲜明的特色是什么,第1张

李斯散文最鲜明的特色是:流畅谐偶。

秦代唯一可以称为作家的人物是李斯(?-前208),他的主要作品是作 于秦始皇十年(前237)的《谏逐客书》。他是战国末楚国上蔡人,游说秦国 献统一之计,拜为客卿。适值韩国苦于秦国征伐,乃使水工郑国说服秦国开凿水渠,企图耗费秦国人力而不能攻韩。事被发觉,秦国的宗室大臣认为,那些外来 人大抵都是各诸侯国派来游说和离间秦国的,建议秦王把一切来自外国的客人都 驱逐出境,李斯也在被逐之列,因此他写了这封信上书秦王。文章先叙述秦自穆公以来皆以客致强的历史,说明秦若无客的辅助则未必强大的道理;然后列举各 种女乐珠玉虽非秦地所产却被喜爱的事实作比,说明秦王不应该重物而轻人: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 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 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 下陈、娱心意、悦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 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

  文章辞采华美,排比铺张,音节流畅,理气充足,挟战国纵横说辞之风,兼 具汉代辞赋之丽。末尾作结,指出秦人“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的危害, 有极强的理论说服力和艺术感染力。《谏逐客书》最精彩的是中间一段,语辞泛滥,意杂诙嘲,语奇字重,兔起鹘落,可谓骈体之祖。李斯虽为羁旅之臣,然其 抗言陈词,有一种不可抑制的气势,成为后世奏疏的楷模。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曾多次巡游各地并刻石表功。现存刻石共有7篇,这 些刻石大都出自李斯之手,以四字为句的韵文写成。其中除琅邪台刻石为两句一 韵外,其余峄山刻石等6篇皆三句一韵,文辞整饬简洁,读来朗朗上口,是秦文学的独创。如《峄山刻石》:

  皇帝立国,维初在昔,嗣世称王。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戎臣奉 诏,经时不久,灭六暴强。廿有六年,上荐高庙,孝道显明。既献泰成,乃降溥 惠,亲巡远方。登于峄山,群臣从者,咸思攸长。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功战日作,流血于野,自泰古始。世无万数。陁及五帝,莫能禁止。乃今皇 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灾害灭除,黔首康定,利泽长久。群臣诵略,刻此乐 石,以著经纪。

  此为东巡第一篇刻石文,首述秦王嬴政继承王位,继言以始皇为号,最后歌 颂他统一天下的功绩,表达出群臣在抚今追昔中对他产生的敬仰。从总体上看, 秦刻石文都写得气魄雄伟,文字典雅,以浑朴为体,然而,各篇铭文又各具特色。《泰山刻石》其词庄严,其体精深硕大;《之罘刻石》、《东观刻石》、《碣石 刻石》或颖锐,或收敛,变化多端,而且都写得短小精悍。《琅邪台刻石》则铺 张扬厉,囊括并吞之气,震荡于文字中间。《会稽刻石》亦篇幅较长,其中考验事实,称颂秦政,所言尤详。全文清峻为体,前后对比鲜明。刻石文的体制上承 西周《雅》、《颂》及秦统一前的《石鼓文》,但又有所变化和创造。李斯在很 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颂赞体作品雍容华贵的风格,而贯以法家辞气。秦刻石文堪称碑铭之祖,汉魏碑铭,莫不被其遗则。

如前所述,秦始皇创建大秦帝国之初,为了保障秦帝国的国土安全和政权稳定,对外进行了一系列的生存性扩张战争,对内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制,强力推行货币、交通、计量器和文字的统一。从宏大的历史视角来看,这些政治和军事举措,对于中国封建制度的确立,大一统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的确有着巨大的历史推动作用,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但是,毫无疑问,完成这些宏大举措所要付出的巨大而沉重的代价,却是由最底层的劳苦大众所承担的。对于秦始皇时代的广大民众而言,秦始皇西抚诸夷,东占辽东,南平百越,北却匈奴带给他们的,是无穷无尽的苦难。这一点,身处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感受最为深切,陈涉的一句天下苦秦久矣,就道尽了天下人的共同感受。所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借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应者如云,天下为之震动。

事实上,天下人以秦为苦,并非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才开始。统一前,七国鏖兵,秦军攻灭山东六国,杀戮无数,这不仅苦了六国贵族,苦了六国百姓,也苦了秦国百姓。统一后,六国贵族或被杀,被虏,或者隐避山野,屈身下流,失去往日的尊荣和富贵,自然倍感失落,痛苦莫名;六国百姓遗民被强行归于新的郡县制度之下,行秦律,服秦役,被奴役,被歧视,兵赋徭役的负担要比秦国民众更为繁重;秦国民众为统一战争付出巨大的生命和物力代价,原以为战争结束后可以免去这些痛苦,获得休养生息,但没想到统一后仍然兵戈不休,徭役繁重,赋敛繁剧,刑法苛严。在这些如山如海、无休无止的赋税徭役,如火如渊的严刑峻法面前,无论是六国之民,还是秦国民众,都只有一个共同的强烈感受:苦!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压迫愈重,反抗愈烈。天下民众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表达他们的不满和反抗。由于赋税繁重,百姓贺死而吊生,用渭水不洗口赋起的民谣,讽刺秦王朝的横征暴敛;用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的民歌,控诉修长城给人民带来的苦难;用阿房、阿房,亡始皇的童谣直接诅咒秦始皇。公元前211年,有一颗陨石落到东郡,立即就有黔首在这块石头上刻下始皇帝死而地分七个字,诅咒秦始皇,表达了对统治者的仇恨。公元前211年,竟有人在华阴的平舒道上拦截秦始皇的使者,对他说:今年祖龙死,祖龙就是秦始皇,公然咒骂秦始皇今年就死,说明人民的愤怒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人民群众各种形式的斗争,对秦王朝统治者威胁很大,尽管秦始皇本人狂妄骄横、目空一切,也不能不对此感到担心。在统一后的十余年中,他在全国进行了五次远途巡行。秦始皇马不停蹄地亲巡天下,周览远方,当然每次都有其不同目的,但这五次巡行还有一个共同目的:就是到各地耀武扬威,加强对全国的控制。

据文献记载,秦始皇出行时跟随他的有隆重的仪仗和庞大的车队:大驾属车八十一乘,法驾半之。属车皆皂盖赤里,木,戈矛弩菔,尚书、御史所载。最后一车悬豹尾,豹尾以前比省中。这一套铺张排场的车驾仪仗,兼收东方各诸侯国统治者仪仗的特点:秦灭六国,兼其车服,故大驾属车八十一乘也,尚书、御史乘之。秦始皇以这样威风凛凛的气势巡行各地,其他的目的——如游观、封禅、巡视边防——有的还可以达到,唯有防范人民反抗的目的达不到。而且就在秦始皇巡行的过程中,反抗秦朝政府的烈火愈烧愈旺,就连秦始皇本人,最后也在全国农民大起义爆发的前夕,死在巡行的途中。

秦始皇五次巡行,每次的路线都不相同,目的同中有异,其间也发生了一些令人深思的事件。

巡行陇西,首开恶例。秦始皇第一次巡行的目的地是陇西北地。关于这次巡行,史书上只有寥寥数语: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这次出巡的时间是公元前220年,也就是秦统一六国的第二年,巡行的方向是咸阳以西,目的地是陇西边地。当时从咸阳通向西方有两条大路:一条沿泾水河谷上行,一条沿渭水河谷而至洮河流域,再往西就是通向西域的、后世所谓的河西走廊。秦始皇一行由咸阳出发,沿通向洮河河谷的大路,达到渭水发源地陇西郡,又沿泾水至北地郡,直达泾水上游的鸡头山,过回中,然后返回咸阳。

秦始皇结束了在东方的战争后,次年就急急忙忙地到咸阳以西的地区巡游,其目的有两个:一是视察当地政务,安定西部边疆。多年以来,秦国历代君主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东方,一次又一次的兼并战争使得秦始皇无西顾。统一战争结束后,秦始皇西巡陇西边地,宣扬秦王朝的赫赫声威,震慑西域各国,安定秦王朝西部边疆,应该是他巡行的主要目的之一。其次,陇西是秦人的发祥地,陇西留给秦人的族群记忆,几乎全部是以征战杀伐换取生存空间的惨烈。秦始皇此次西巡,一方面是对祖先功业的缅怀与追寻,另一方面也是对祖先的告慰与自己功绩的宣示。如此臆测如果不妄,那么,秦始皇此次西巡故国土地,应该是有过诸如隆重祭祀一类的庆典活动的。

据说秦始皇收天下兵器铸十二金人的想法,就形成于这次巡行途中。民间流传的说法是,有一天,秦始皇梦中遇到天象大变,昏暗无光,鬼神作怪,非常惊恐,在万般无奈之际,有一道人前来指点迷津:制十二金人,方可稳坐天下。秦始皇梦醒后,即下令将全国的兵器收缴集中于咸阳,铸成十二铜人。有的学者指出,秦始皇一生极信方士道人之言,再联系开国不久的担忧心情,此说是可信的。另一种说法是:一天,秦始皇在群臣陪同下,观看舞水火流星和各种杂耍,正在兴高采烈之时,忽见一队杀气腾腾、手执刀剑干戈的武士上场表演。秦始皇见了,触动了心病,于是日思夜想,寝食难安。这时候,正逢临洮农民送来一条消息,说是见到了12个巨人,当地还盛传着一首童谣说:渠去一,显于金,百邪辟,百瑞生。秦始皇听后,正中下怀。于是,便借助天意,下令收缴民间所有的兵器,集中于咸阳,铸成了12个铜人。

封禅泰山,刻石记功。公元前219年,也就西巡归来的第二年,秦始皇又开始了第二次大巡行。这次的巡行方向是东南方,目的除了巡视郡县,检查山东六国旧地落实郡县制政权建设的情况外,最重要的就是祭天告成,歌功颂德,树立皇帝权威。这一次秦始皇的巡行队伍声势浩大,随行的重要官员,有武城侯王离、通武侯王贲、建成侯赵亥、昌武侯成、武信侯冯毋择、丞相隗林、丞相王绾、卿李斯、卿王戊、五大夫赵婴、五大夫杨等。车驾浩浩荡荡由咸阳出发,沿渭水南岸的华阴平舒道,出函谷关,经雒阳县直至荥阳。然后由荥阳附近北行,穿过当时在此尚存的河道交通网,直达邹峄山。据说秦始皇到了峄山之后,登高远望,豪情满怀,对群臣说道:朕既到此,不可不加留铭,遗传后世。李斯当即成文,派人刻于峄山之上。峄山刻石全文为:

西安大秦文明园内的雕塑信息如下:

一、统一货币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均自行发行货币,计有圆孔圆钱、布币、刀币、郢爰等,形状各异,重量悬殊,互不流通,殊为不便。秦统一六国后,废止各国旧币,诏令圆形方孔秦半两为全国通行之法定货币,有力促进经济发展。

二、秦砖

秦砖汉瓦,史上颇负盛名,其颜色青灰,质地坚硬,制作规整,浑厚朴实。秦砖以功能分空心、实心;以形制分条形、曲尺形、券形;以面饰分素面、几何纹、龙纹、画像诸形。因秦法严苛,时人用料精细,做工精致,“敲之有声,断之无孔”,皆乃上乘之品也。

三、秦水禽

秦青铜水禽,出土于秦始阜陵陪葬坑I区和III区,计46件,分青铜天鹅、青铜鹤及青铜凫雁三类,均采用铜板镶嵌补缀工艺,仿真实禽鸟原大制作,在秦代考古中属首次发现,具有重大学术价值。

四、峄山刻石

秦七刻石之一。公元前219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城峄山,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封禅望祭山川之事。李斯即成文篆字,派人勒石于峄山之上。峄山刻石,原碑刊刻222字,后泐毁37字,尚存185字。传秦七刻石皆李斯以小篆体书就,严谨规范,推动了文字统一进程。

五、玄鸟生商

_氏为黄河下游古老部落。传_氏有女简狄,与其娣三人行浴,见玄鸟坠其卵,得而含之,误而吞之,因孕生契。契助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帝任为司徒,封于商地,始为商祖。传秦人创始与商并无二致,故一般认为秦商同源。

六、武王举鼎

秦武王年少继位,联越制楚,结盟魏国,平蜀乱,设三川,伐义渠,_宜阳,功业初成。奈何性格刚烈,嗜力好斗。宜阳之胜后,武王往洛阳,见九鼎,欲举起其中秦鼎,因力不堪任,膑骨数裂,气绝而亡,在位仅四年。

七、九方皋相马

九方皋经伯乐推荐,为秦穆公相马,使行三月而返,报公曰:“己得之,在沙丘,牝而黄。”公遣人往取之,牡而骊。”穆公不悦,召伯乐而责之曰:“子所荐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伯乐答曰:“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八、百里奚相秦

百里奚初为虞国大夫,惜国君不听奚言,虞为晋所灭,奚被俘。时秦穆公求婚于晋,晋献公将奚作为陪嫁送秦。奚不堪其辱,逃回故乡南阳,被楚人拘捕。穆公知奚贤智,遂以缉拿逃奴为由,以五张羊皮将奚赎回,拜为大夫,号“五_大夫”。奚相秦七年,“谋无不当,举必有功”,助穆公逐建霸业。

九、非子养马

非子乃颛顼后裔,善养马,周孝王召使养马于_渭之间。因养马有功,被封于秦(今甘肃清水),并允其承祀嬴姓。

十、荆轲刺秦

战国末年,荆轲奉燕太子丹令,携燕督亢地图和秦敌樊於期首级,往秦刺杀嬴政。太子及宾客白衣白冠送至易水,击筑,轲和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既至秦,秦王着朝服,设九宾,见之于咸阳宫。轲取图奉王,徐展之,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右手持匕首_之。未至身,秦王惊,绝袖环柱而走,侍医以其所奉药囊掷轲,王遂拔剑击杀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5810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