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美究竟是何方神圣?

陈世美究竟是何方神圣?,第1张

传统戏剧中的陈世美,自报家门是“湖广均州人氏”。据《均州志·进士篇》记载:“顺治十二年,乙未科史大成榜,陈年谷,官贵州思石道兼按察司副使布政司参政。”又据《湖北历史人物辞典》(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记载:陈世美,清代官员。原名年谷,又名熟美,均州(即湖北均县,现丹江口市)人,出身于仕官之家。清初游学北京,顺治八年(1651年)辛卯科进士。初任河北某地知县,后因得康熙赏识,升为贵州分守思仁府兼石道按察使,兼布政使参政。 在贵州为官时,同乡同学来投,谋取官职,他多次接待,并劝以刻苦攻读以求仕进。后因来投者日多,难于应付,乃嘱总管家一律谢绝。家住均州城郊秦家坡的同窗胡梦蝶,昔日与他进京赴考时,曾以钱财相助,因遭总管家回绝,顿生报复之心,遂将社会上一些升官发财、忘恩负义而抛妻灭子之事,捏在一起,加在他身上,编成戏剧《秦香莲》,在陕西、河南等地演出。相传清末一河南剧团到均州演出此戏时,陈的一个后人看了,气得当场吐血,陈世美第八代孙还组织家族众人,当场砸了该剧团衣箱,并殴打演员死伤数人,演出被迫停止。 一般地方和一般人看此戏并不把它当真,可是在丹江口市(原均州),陈姓居民一向认真对待此事,说这个戏冤枉了好人,因而愤愤不平,不许在均县上演陈世美的戏。自1980年以来,湖北省民间文艺研究会全面开展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工作,当地民众为陈世美鸣冤叫屈,并逐渐用文字发表出来。关于陈世美的冤情便在海内外传播开来,引起越来越多的民间文艺学者和有关部门的研究和重视。 丹江口市的童德伦老人为解开陈世美之谜,花费了数十年心血,他认为:陈世美在历史上实确有其人,当地民间传说和1992年在丹江口市发现的有关陈世美的碑文记载,陈世美都是为官清廉、刚直不阿、体察民情的清官。那些强加在他身上的所谓嫌贫爱富、杀妻灭子之事,乃系嫉贤妒能之辈所为。因此,均县有“北门街不唱陈世美,秦家楼不唱秦香莲”的俗话。 清代陈世美怎么会被宋朝的包公铡了呢?二百年来,《铡美案》虽然在世上演唱,使陈世美臭名昭著,但从现在搜集的大量素材来看,《铡美案》确属戏剧舞台上的历史“冤案”。 据传,清朝某年正月十六,有一个戏班子演《秦香莲抱琵琶》,看戏的人格外多,他们嫌戏文太短了,唱不到半天,不肯散去。掌班的没办法,只好在正戏前头加个《陈州放粮》的短戏。 戏唱到中午,陈世美的家将韩琪受命追杀秦香莲,又放走秦香莲,韩琪自刎,秦香莲拉着儿女倒在血泊中……又是到此煞戏了。看戏的不肯走,大家齐声吼:“杀了陈世美!”砖头瓦块齐向戏台上打来。掌班的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团团乱转,不敢在前台露头,赶紧溜到后台。这时,唱《陈州放粮》的“包公”还未下装,他问:“台下怎么啦?出了什么事?”掌班的一见“包公”,忽然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推着他说:“快,快到前台接着往下唱。” “包公”说:“你急糊涂啦!我在宋朝,陈世美在清朝,相隔几百年,咋能同台唱戏?”“哎呀,事到这般时候,管他同朝不同朝呢!”掌班的说,“陈世美那么大的驸马官,谁敢杀他?只有你‘包黑子’铁面无私可以把他铡了,给老百姓出出气,就算煞戏了。” 黑脸包公只得重新整衣,带着王朝、马汉、张龙、赵虎一班人马上场了。唱到他将陈世美一铡,台下欢呼起来。从那以后,小戏《秦香莲抱琵琶》就变成大戏《铡美案》了。

http://yanjinqingblog163com/blog/static/970416201002133657358/

晋剧戏词史佳花《见皇姑》“完整版”+其它戏词链接

大平调属板腔体梆戏,因伴奏乐器大梆灼目贯耳,故称“大梆戏”,后改称大平调;因起源于濮阳(开州),又称 “开州平”。

大平调表演艺术形式古朴,音乐唱腔优美,特技和专用乐器较多,在豫北及周边地区深受群众喜爱。现存独有唱腔音乐4类16种,曲牌音乐38种,打击乐10种,口述传承剧目630本,(其中口述抄录180余本),特殊身段特技15种;专用乐器4种。它的音乐板式结构多与豫剧相同,艺术风格则比豫剧更加粗犷火爆。大平调在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有着很大影响,逐渐形成三个支派,即东路平调、西路平调和河东平调。

大平调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剧目,据统计约有六百余出,现在保留下来的只有二百余出,其内容主要取材于《三国演义》、《水浒传》、《隋唐演义》、《杨家将》、《包公案》等小说,多以黑脸、红脸的“袍带戏”为主,民间生活故事戏较少,常演剧目有《下高平》、《下燕京》、《下江南》、《反阳河》、《晋阳关》、《反徐州》、《收姜维》、《百花亭》、《战洛阳》、《秦香莲》、《铡赵王》、《赵公明下山》、《金鞭记》、《张飞滚鼓》、《三传令》、《火龙阵》等。

大平调的唱腔与山东梆子大体相同,但是发声一般都用真嗓,惟慢板、拐头钉等板式起板时,尾声使用极高的假嗓。主要伴奏乐器有大弦、二弦、三弦、大梆、大号等。在大平调的脚色行当中,黑脸和红脸居于主要地位,形成剧种的重要特色。其表演气势恢弘,场面宏大,唱做念打并重,粗犷豪放,刚中带柔 。

大平调在河南地方音乐、戏曲历史等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值得引起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戏剧市场的滑坡,大平调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观众群体日渐萎缩,剧团生存和演出条件恶劣,缺乏后继的表演人才,目前这一古老剧种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亟待抢救。

扮演包公的豫剧名家:李斯忠(1921~1996),著名豫剧大师,豫剧第一黑头,豫剧净行第一代表人物,豫剧李派宗师。

李斯忠简介

  李斯忠(1921~1996),男,豫剧净角,著名豫剧大师,豫剧第一黑头,豫剧净行第一代表人物,豫剧李派宗师。曾用名银忠,字海清,艺名暑龙。商丘市宁陵县人。自幼家境贫寒,7岁时学唱民歌,12岁拜王家玉为师,17岁出科,因嗓音洪亮绰号"八里嗡"、"黑脸王"。曾任河南省文联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河南分会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经历

  李斯忠同志是豫剧著名“黑头”演员。一九二一年五月二十四日,生于河南省宁陵县柳河村一个贫农的家庭。他七岁给地主放牛,十二岁在民权县李庄寨拜王甲玉为风专攻“黑头”,入科学习七十二天即能登台演出。科班学戏十二出,他担任主角上演的就有十一出。如《秦香莲》、《铡赵天》中的包公,《白玉杯》中的严嵩《二进宫》中的徐延昭,《陈乎打朝》中的陈平等角色。李斯忠十七岁正式出科,在商邱快乐戏院登台上演。因其嗓音宏亮,作派豪迈,初出茅庐就一呜惊人。当地群众给他送了个外号叫“嗡八里”。解放后,李斯忠分到宁陵豫剧团。一九五五年加入中国***。一九五六年参加了全省戏曲观摩演出,他主演的《司马茅告状》,荣获演员一等奖。一九五八年他与崔兰田合作为敬爱的周总理演出《见皇姑》一折。一九六零年调河南豫剧院二团。在一次由李先念同志陪同为越南政府胡志明主席的招待演出结束后献花时,胡主席曾幽默的说:“这一朵鲜花应献给谁况献给包公吧,因为他最正直”。

  徒弟

  李斯忠的亲传弟子有王清海、兰力、李娜(女)等,再传弟子有李根旺、李根栓、杨艳玲、邢爱玲等。

  艺术特色

  李斯忠为人诚恳正直,在艺术上精益求精。难能可贵的是他虽为净行演员却非常讲究唱功技巧,很注意博采众长,广泛吸收借鉴别家唱法技巧,以丰富自己的演唱经验。他喜爱“红脸王”半说半唱、偷字闪板的唱法和“花脸爷”高亢自然的声腔艺术,细心研究琢磨,以提高自己的唱腔技巧。如在《刘墉下南京》和《坐定远》中都采用了半说半唱、偷字闪板的技巧。在李斯忠的其他名段中,如《下陈州》中的《十保官》、《司马茅告状》中的《十大状》,都可以看出李斯忠对前辈老艺人演唱技巧的学习和运用。他还注意向兄弟剧种学习,如《见皇姑》中“踢莽下跪”的动作,就是采自京剧麒派;《铡美案》中“跺地一蹲”的动作,学自裘盛戎老先生;《下陈州》中《十保官》的动作造型则学自一位秦腔艺人。在吸收中,他能做到取舍有度、融会贯通,把兄弟剧种中的精华巧妙地融进豫剧中,丰富了豫剧唱、念、做、打的技巧。

  李斯忠同志的唱腔,以豫东调”为主,刚健豪迈,如“十保官”这段唱腔,旋律变化虽然不大,但通过他演唱技巧上的处理,如掌握仰、扬,顿’挫,运用偷字闪板,再加上他嗓音宏亮,作派威严雄伟,演唱铿锵有力,朗朗上口,,因此,能成功地表现出包公不畏权势和铁面无私的性格特征。他经常强调唱腔必须结合剧情和从人物性格出发。如:老包为人直正无私,执法严明,善辩奸伪,有柔有钢,万不可演成猛张飞。在唱腔上也要朴实大方,不可华而不实。在声音上更不可声嘶力竭凭嗓子嗡,否则,好嗓子也不一定能喝好此如《劝美》这段唱陈他就选用了“栽板”、慢板转流水板。开始节奏自由、徐缓,给人以心乎气和诚心相劝的感觉,接着进入抒惰性比较强的促板,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随着感情的发展进入流水板,便义正词严的指责陈世美贪图富贵、忘思负义。同时还想进一步挽救他,希望他能认下香莲母女,回心转意。这段唱腔与《铡美》一场的唱腔处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直言规劝有刚有柔;后者则铁面无私,执法严明。通过演唱,从不同的侧面塑造了包公——这个人民心目申清官的艺术形象。

  艺术历程

  李斯忠出生在贫穷的豫东,家中一贫如洗,幼年的他和老母亲就靠着一架纺花车艰难度日。7岁时他因生活所迫,去给地主家当羊倌。放羊时,他喜欢放声唱小曲。每逢周围村庄演戏,他便偷偷跑去看戏,看后就模仿唱。他还根据羊倌的生活用“二八”、“流水”编了一段小曲:“有为王坐树墩,满朝文武把王尊。那一厢卧下‘羯羔子’,这一边立着‘臊胡臣’。地有青草自己啃,不许抵角散了群。哪个不听王的令,一鞭打恁命归阴。”因常年坚持唱歌,他嗓子越唱越响亮,乡亲们都称赞他有副好嗓子。民权县李庄寨大平调姜庙科班的老艺人王甲玉听到李斯忠的歌声,非常喜欢他这个有艺术天才的小羊倌,1933年就吸收他进了科班学戏,那时他刚满12岁。入科班之后,他专攻净行。因他天资聪颖,又勤奋好学,入科班72天即登台演出。在科班中,他共学了12出戏,其中担任主角上演的就有11出,如<秦香莲>、《铡赵王》中的包公,《白玉杯》中的严嵩,《陈平打朝》中的陈平等角色。

  李斯忠17岁正式出科,在商丘快乐戏院登台上演,经常演出于商丘、睢县、宁陵、柘城等地。因其嗓音洪亮,作派豪迈,初出茅庐就一鸣惊人。虽然他也演过张飞、关公、李逵、曹操、严嵩等各种角色,但他最爱演也是最擅长的则是“黑头”。他一生饰演过黑头的剧目很多,如《老包放羊》、《老包赶考》、《下陈州》、《审牌坊》、《秦香莲》、《铡赵王》、《断乌盆》、《九头案》等90多出,从童年的包公演到晚年的包公。因他嗓音洪亮,似虎啸狮吼,声传数里,加上他常演黑头,身材高大,扮相威严,人称“八里嗡”、“活包公”、“黑脸王”。大平调剧种后来在豫东一带逐渐衰微,李斯忠又改唱豫剧。1950年,他从柘城县大平调剧团转入宁陵县豫剧团。1953年,他任宁陵县豫剧团团长。同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了他主演的《秦香莲》全剧。1954年,他被评为“河南省先进文艺工作者”,1955年加入中国***。1956年李斯忠参加了河南省戏曲观摩演出,他扮演《司马茅告状》中的司马茅,荣获演员一等奖。田汉看后称赞“这是一个大悲剧”。该唱腔被灌制成唱片,北京宝文堂出版了剧本。这个戏的唱词有310句,其中司马茅就唱了210句,约占全剧的三分之二,而且唱段多是“紧二八”、“快流水”板,节奏紧,速度快,感情激愤。若没有洪亮的嗓音和演唱技巧,是很难演好这个角色的。司马茅形象塑造的成功,充分显示了李斯忠的演唱水平。

  1958年李斯忠与崔兰田合作,为周总理演出《见皇姑》一折,受到周总理的称赞。一次,他参加了李先念陪同接见越南胡志明主席的招待演出,表演了《铡美案》。戏结束献花时,胡主席曾幽默地说:“这一朵鲜花应献给谁呀?献给包公吧,因为他最正直。”1960年他调入河南豫剧二团,参加了现代戏《传家宝》的排演,用黑头行当塑造了一个老民兵英雄的形象,艺术上达到了新的境界。1980年,他参加了河南省流派演出,演出了《下陈州》,受到了同行和专家的好评;而后演出的《唐知县审诰命》获建国30周年献礼一等奖。

  李斯忠自童年入科班学戏,在他的艺术生涯中,为了在豫剧舞台上塑造不同年龄、不同时期、不同身份的包公艺术形象,他永无止境地学习、探索、实践。李斯忠在艺术上开拓创新,为豫剧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提供全剧剧本

  铡美案(一名:不认前妻)

  主要角色

  包拯:净

  秦香莲:旦

  陈士美:老生

  公主:旦

  国太:老旦

  情节

  韩琪既自杀,秦香莲遂拾取其刀,迳投包拯处控告。包拯准之,方欲招陈士美,适陈士美亦至,以盗杀韩琪事来谒。包拯遂以秦香莲状递陈士美阅看,并劝其相认。讵陈士美力讳无妻。包拯命秦香莲面质,陈士美一味以势相恐吓,卒不认。包拯怒甚,命左右褫陈士美衣。执付铡刑口。公主及太后闻信相继至争救。包拯始犹豫,似觉进退两难。既见太后等,徒以皇亲势相凌,遂决弃官殉法,乃自免其冠,卒铡陈士美。

  注释

  此剧为《柳林池·韩琪杀庙》之后本。刘永春演此,气旺神流,尊威严重,真有凛凛不可犯之概。

  根据《戏考》第七册整理

  录入:CRT

  全剧剧本:

  第一场

  (包拯引张龙、赵虎同上。)

  包拯 (引子) 忠心赤胆,扶宋室,锦绣江山。

  (念) 铁面无私做南衙,文臣武将胆战麻。任他皇亲并国戚,犯法难逃虎头铡。

  (白) 老夫包拯。时才下朝回来,偶遇秦香莲,拦轿喊冤,状告当朝驸马陈士美,杀妻灭子。老夫命她前去写状,为何不见到来?左右伺候。

  (马汉引秦香莲同上。)

  秦香莲 (白) 叩见相爷。

  包拯 (白) 呈状。

  秦香莲 (白) 是。

  包拯 (白) 吓!老夫命你前去写状,为何还是白纸呈上?

  秦香莲 (白) 状告当朝驸马,无人敢写。

  包拯 (白) 哦。状告当朝驸马,无人敢写。来,将她带在官代书写状。有人不写,抓来见我。

  (马汉引秦香莲同下,圆场,同上。)

  秦香莲 (白) 呈状写毕,大人过目。

  包拯 (白) 呈上来:

  “具告状氏女秦香莲,年三十二岁,状告当朝驸马陈士美,杀妻灭子,后婚男儿,招为东床驸马。”

  来,将状押过,带下去。

  (秦香莲下。)

  包拯 (白) 来,拿我名帖,请驸马过府一叙。

  (马汉允。)

  太监 (内白) 驸马到。

  马汉 (白) 驸马到。

  包拯 (白) 哦,我正要请他,他倒来了。有请。

  (四太监、一小太监引陈士美同上。)

  包拯 (白) 驸马,

  陈士美 (白) 明公。

  包拯、

  陈士美 (同笑) 哈哈哈。

  (同白) 请。

  包拯 (白) 请坐。

  陈士美 (白) 有坐。

  包拯 (白) 不知驸马驾到,未曾远迎,当面恕罪。

  陈士美 (白) 岂敢。本宫来得卤莽,明公恕罪。

  包拯 (白) 驸马到此,必有所谓。

  陈士美 (白) 我命家人韩琪,出府私访,被响马杀死,特到明公台前审问。

  包拯 (白) 响马可曾带到?

  陈士美 (白) 已经带到。

  包拯 (白) 何不带上堂来?

  陈士美 (白) 来,带响马。

  (太监引王朝同上。)

  王朝 (白) 参见相爷。

  包拯 (白) 吓。你可是王朝?

  王朝 (白) 正是王朝。

  包拯 (白) 为何项带铁链?

  王朝 (白) 驸马爷言道韩琪是小人杀死,故而项带铁链。

  包拯 (白) 你可招认?

  王朝 (白) 招认了。

  包拯 (白) 吓。人命关天,尔就不该招认。

  王朝 (白) 小人若不招认,驸马爷焉能过府?

  包拯 (白) 吓。驸马,此乃是臣府王朝,怎说是响马?

  陈士美 (白) 明明响马,怎说王朝?

  包拯 (白) 王朝也罢,响马亦好。来,将他铁链去掉。

  陈士美 (白) 且慢!走脱响马,那还了得?

  包拯 (白) 驸马你来看,走脱了响马,走不脱臣老包。铁链去掉。

  吓,驸马,真响马被为臣拿住了。

  陈士美 (白) 哦,被明公拿住了?

  包拯 (白) 正是。

  陈士美 (白) 并非一人?

  包拯 (白) 三五成群。

  陈士美 (白) 何不带上堂来?

  包拯 (白) 来,带响马秦氏香莲。

  王朝 (白) 香莲走上。

  (秦香莲上。)

  秦香莲 (西皮摇板) 忽听相爷一声叫,

  急忙上前问根苗。

  陈士美 (白) 啊!

  (西皮摇板) 一见贱人心头恼,

  三番两次把我招。

  三尺龙泉出了鞘,

  管叫一命赴阴曹!

  (秦香莲下。)

  包拯 (白) 驸马你太莽撞了,哈哈哈。她母子找上京来,你就该相认才是。

  陈士美 (白) 住了!本宫命你审问响马,怎么你到盘起本宫来了。来,搭轿。

  包拯 (白) 哪里去?

  陈士美 (白) 回府。

  包拯 (白) 只恐你来得去不得!

  (西皮导板) 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

  (西皮快三眼) 尊一声驸马爷细听端的:

  曾记得端午日朝贺天子,

  在朝房与驸马相过了面皮。

  我相你左眉长来右眉短,

  左膀高来你的右膀低。

  眉长眉短有儿女,

  膀高膀低你定有前妻。

  我劝你相认是正理,

  祸到临头后悔迟。

  陈士美 (白) 明公,

  (西皮原板) 明公说话言太浅,

  细听本宫表家园:

  甲子年前开科选,

  天下的举子来求官。

  头一名就是陈士美,

  御笔亲点为状元。

  跨马三日游宫院,

  金枝玉叶配良缘。

  一无证,二无见,

  叫我招认为哪般?

  包拯 (白) 驸马,

  (西皮快板) 驸马爷不必巧言讲,

  现有凭据在公堂。

  人来看过香莲状,

  (王朝递状。)

  包拯 (白) 驸马,

  (西皮快板) 驸马爷仔细看端详:

  上写着秦香莲三十二岁,状告当朝驸马郎。

  欺君主,灭皇上,

  后婚男儿招东床。

  将状纸押在爷的大堂上,

  尊一声驸马听端详:

  劝你相认回府往,

  咬定牙关你就为哪桩?

  陈士美 (西皮摇板) 既是有人将我告,

  就该升堂问根苗。

  包拯 (白) 住了!

  (西皮摇板) 口似沙糖舌如刀,

  心似狼虎未长毛。

  叫我升堂有什么好,

  霎时叫你魂魄消!

  人来击鼓站堂道,

  带上了秦香莲,叫她认夫豪。

  王朝 (白) 香莲走上。

  (秦香莲领二小孩同上。)

  秦香莲 (西皮摇板) 忽听相爷一声叫,

  急忙上前问根苗。

  包拯 (西皮摇板) 大堂坐的陈士美,

  看他把你怎开销?

  秦香莲 (西皮摇板) 听说儿夫驾来到,

  不由香莲喜眉稍。

  走上前来忙跪到,

  陈士美 (西皮摇板) 一掌打在地埃尘!

  秦香莲 (西皮摇板) 上前挖了你的眼,

  陈士美 (西皮摇板) 这一足要你命归阴!

  (秦香莲、二孩子同哭。)

  陈士美 (西皮摇板) 二娇儿哭得珠泪滚,

  铁石人儿也伤心。

  本当上前将妻认,

  包拯是我对头人。

  咬定牙关不招认,

  看他把我怎样行?

  包拯 (西皮摇板) 你命韩琪行霸道,

  来在我的公堂你敢不招!

  陈士美 (西皮摇板) 我命韩琪谁知晓?

  包拯 (西皮摇板) 现有你府杀人刀。

  陈士美 (西皮摇板) 为何有刀没有鞘?

  包拯 (白) 啊!

  秦香莲 (西皮摇板) 刀鞘现在韩琪腰。

  包拯 (西皮摇板) 土地祠内取刀鞘,

  王朝 (西皮接唱) 刀鞘付于相爷瞧。

  包拯 (白) 着着着!

  (西皮摇板) 大堂之上刀对鞘,

  件件是实你敢不招?

  陈士美 (白) 哎呀!

  (西皮摇板) 大堂之上刀对鞘,

  寻个计策好脱逃。

  人来与我忙搭轿,

  包拯 (白) 哪里去?

  陈士美 (西皮摇板) 我和你上殿奏当朝。

  包拯 (西皮摇板) 开封府有人将你告,

  你先打官司后上朝。

  陈士美 (西皮摇板) 既是有人将我告,

  你把我东床驸马怎开交?

  包拯 (白) 住了!

  (西皮摇板) 慢说你是驸马到,

  就是哪龙子龙孙我也不饶。

  头上摘去你的乌纱帽,

  身上再脱去你的滚龙袍。

  芦席捆了陈士美,

  (白) 陈驸马,

  陈士美 (白) 包明公。

  包拯 (白) 陈士美,

  陈士美 (白) 包黑子。

  包拯 (白) 住了!

  (西皮摇板) 忘恩无义不可交。

  曾对老天来祝告,

  贪财误国怎姓包?

  (白) 刽子手,

  (西皮摇板) 将陈士美搭在铡口到,

  我将他正了国法,再奏当朝。

  (众人同下。)

  第二场

  (四太监、二宫女引公主同上。)

  公主 (西皮慢板) 奴本是金枝体玉叶根本,

  配儿夫陈士美结发婚姻。

  驸马爷过府去把酒来饮,

  为什么这时候不见回程?

  将身儿坐至在皇宫内等,

  眼又跳心又惊所为何情?

  (太监上。)

  太监 (白) 启公主:大事不好了!

  公主 (白) 何事惊慌?

  太监 (白) 不知驸马身犯何罪,被包拯搭入铜铡口内!

  公主 (白) 不好了!

  (西皮摇板) 听一言来吃一惊,

  胆大包拯乱胡行。

  人来摆驾开封进,

  (王朝、张龙同上。)

  王朝、

  张龙 (同白) 迎接公主。

  公主 (西皮摇板) 快叫包拯把我迎。

  王朝、

  张龙 (同白) 有请相爷。

  (包拯上。)

  包拯 (西皮摇板) 吃王爵禄当报效,

  王法条条不恕饶。

  王朝 (白) 皇姑驾到。

  包拯 (西皮摇板) 走上前来忙跪倒,

  皇姑千岁受臣朝。

  公主 (西皮摇板) 哀家口内传旨意,

  包相免礼且平身。

  包拯 (西皮摇板) 叩罢头来恩谢了,

  皇姑到此为哪条?

  公主 (西皮摇板) 驸马过府把宴饮,

  为何不见转宫庭?

  包拯 (西皮摇板) 臣府并无陈驸马,

  有一个后婚男儿招东床。

  公主 (西皮摇板) 何人告下冤枉状,

  快把原告带上堂。

  包拯 (西皮摇板) 皇姑问我要原告,

  不由包拯喜眉稍。

  站立堂口把香莲叫,

  (秦香莲领二小孩同上。)

  秦香莲 (西皮摇板) 相爷呼唤为哪条?

  包拯 (西皮摇板) 金车辇来五彩轿,

  里面坐的是龙凤娇。

  你母子上前苦哀告,

  也免得老包把心操。

  秦香莲 (西皮摇板) 听说皇姑驾来到,

  不由香莲喜眉稍。

  将身站在大堂道,

  看她把我怎开交?

  公主 (西皮摇板) 哀家这里将你问,

  你是何人说分明?

  秦香莲 (西皮摇板) 奴家配夫士世美,

  秦香莲就是我的名。

  公主 (西皮摇板) 既配儿夫陈士美,

  见奴不跪为何情?

  秦香莲 (西皮摇板) 我居大来你居小,

  论理跪在我跟前。

  公主 (白) 唗!

  (西皮摇板) 贱人说话太欺心,

  不由哀家怒气生。

  吩咐宫娥将她打,

  (秦香莲领二小孩同下。)

  包拯 (西皮摇板) 上前忙把内侍拦。

  皇姑做事理不端,

  你打香莲为哪般?

  公主 (西皮摇板) 贱人与我分大小,

  因此哀家怒眉稍,

  包拯 (西皮摇板) 说什么大来论什么小,

  快对为臣说分明。

  公主 (西皮摇板) 她言配夫陈士美,

  见奴不跪为何情?

  包拯 (西皮摇板) 香莲说话是正理,

  皇姑与她姐妹称。

  公主 (西皮摇板) 你向香莲因何故?

  包拯 (西皮摇板) 状告当朝驸马公。

  公主 (西皮摇板) 驸马犯了何条罪?

  包拯 (西皮摇板) 杀妻灭子欺了祖宗。

  公主 (西皮摇板) 欺了祖宗该何罪?

  包拯 (西皮摇板) 老包铜铡不顺情。

  公主 (西皮摇板) 看着哀家将他放。

  包拯 (西皮摇板) 香莲官司未断明。

  公主 (白) 唗!

  (西皮摇板) 好一个胆大包文正,

  哀家讲话全不听。

  吩咐内侍将他打,

  包拯 (西皮摇板) 休要在此胡乱行。

  公主 (白) 吓!

  (西皮摇板) 一见包拯动了嗔,

  不由哀家心内惊。

  宫娥摆驾后宫进,

  后宫搬请老娘亲。

  包拯 (西皮快板) 皇王之女少训教,

  敢在开封骂老包。

  慢说搬来国太到,

  宋王爷到此我也不饶。

  (众人同下。)

  第三场

  (国太上。公主、四太监、二宫女同上。)

  国太 (西皮摇板) 皇儿进宫报一声,

  到叫哀家吃一惊。

  来在开封下车辇,

  (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同上。)

  王朝、

  马汉、

  张龙、

  赵虎 (同白) 迎接国太。

  国太 (白) 罢了。

  (西皮摇板) 唤上包拯问分明。

  王朝 (白) 有请相爷。

  (包拯上。)

  包拯 (西皮摇板) 王朝禀来马汉报,

  接驾来迟望恕饶。

  国太 (西皮摇板) 哀家口内传旨意,

  包相免礼且平身。

  包拯 (西皮摇板) 叩罢头来谢罢恩,

  国太待臣好恩情。

  问驾不在皇宫院,

  来在开封为何情?

  国太 (西皮摇板) 驸马过府把宴饮,

  为何不见转宫庭?

  包拯 (西皮摇板) 臣府并无有陈驸马,

  有一个欺君王藐皇上、杀妻灭子状元郎。

  国太 (西皮摇板) 听罢言来问其详,

  后婚男儿招东床。

  (白) 包卿,

  (西皮摇板) 看在哀家将他放。

  包拯 (西皮摇板) 香莲的官司无下场。

  国太 (西皮摇板) 不看哀家看圣上,

  包拯 (西皮摇板) 圣上降罪有臣当。

  国太 (西皮摇板) 好一个胆大包文正,

  哀家传旨你不听。

  我这里大堂来坐定,

  看你把他怎样行。

  包拯 (白) 啊!

  (西皮摇板) 国太大堂来坐定,

  依大压小欺为臣。

  (白) 刽子手,

  (西皮摇板) 铜铡搭在大堂内,

  霎时叫他命归阴。

  公主 (西皮摇板) 一见铜铡大堂到,

  全凭母后作主张。

  国太 (西皮摇板) 皇儿但把宽心放,

  自有为娘作主张。

  何人告下冤枉状,

  快把原告带上堂。

  包拯 (西皮摇板) 二次又把香莲叫,

  (秦香莲领二孩子同上。)

  秦香莲 (西皮摇板) 相爷呼唤为哪条?

  包拯 (西皮摇板) 大堂坐的龙国太,

  看她把你母子怎开交。

  (包拯、众人同下。)

  秦香莲 (西皮摇板) 走上前来忙跪倒,

  国太接 (西皮摇板) 一掌打在地埃尘。

  你是谁家窈窕女,

  擅敢前来冒皇亲?

  人来抢她儿和女,

  管叫你母子两难分。

  (太监抢二小孩,同下。)

  秦香莲 (西皮摇板) 国太抢去儿和女,

  到叫香莲无计行。

  走上前来击堂鼓,

  (包拯、众人同上。)

  包拯 (西皮摇板) 香莲击鼓为何情?

  秦香莲 (西皮摇板) 国太抢去儿和女,

  包拯 (西皮摇板) 你为何抢她的小娇生?

  国太 (西皮摇板) 何曾抢她儿和女,

  王朝 (西皮摇板) 她子现在紫霞宫。

  包拯 (西皮摇板) 王朝追回她的儿和女。

  王朝 (西皮摇板) 相爷与她把冤伸。

  包拯 (白) 王朝,

  (西皮摇板) 看过爷的俸银三百两,

  香莲拿去作养廉。

  叫你的孩儿南学把书念,

  自管读书莫作官。

  你丈夫不把高官作,

  焉能一家不团圆?

  吩咐香莲下堂转,

  秦香莲 (西皮摇板) 香莲下堂泪不干。

  人道包相是铁面,

  官官相护有牵连。

  包拯 (白) 招回来!

  (西皮摇板) 香莲下堂将我怨,

  她道我官官相护有牵连。

  我本当铡了陈士美,

  (公主哭。)

  包拯 (白) 啊!

  (西皮摇板) 金枝玉叶靠哪般?

  我本当不铡陈士美,

  (秦香莲哭)

  包拯 (白) 哎吓!

  (西皮摇板) 倒叫包拯两为难。

  (白) 刽子手,

  (西皮摇板) 陈士美搭在铡口上,

  (刽子手搭陈士美同上。)

  包拯 (西皮摇板) 霎时叫他见阎王。

  国太 (西皮摇板) 一见驸马搭大堂,

  不由哀家着了慌。

  我这里铜铡来护上,

  三人一同见阎王。

  包拯 (西皮摇板) 国太铜铡来护抱,

  不由包拯怒冲霄。

  头上摘去我的乌纱帽,

  身上再脱我的紫龙袍。

  将身来在铡口道,

  三人一同赴阴曹。

  (白) 铡了为臣!

  国太 (白) 铡了哀家!

  包拯 (白) 开铡!

  (同下。)

  (完)

  来源 中国京剧戏考 http://wwwxikaocom/

  在百度mp3搜索“铡美案”或“秦香莲”,有部分是全本演出实况。

1、肯定没有,秦香莲是包公案-铡美案中的苦情人物,秦香莲是被抛弃的妇女的代名词。包公怎么会娶她呢!

2、北宋年间,陈世美进京应试,考中状元,被招驸马 。其家乡连年荒旱,父母去世,妻子秦香莲(湖广均州人士,今湖北丹江口人)携儿女进京寻夫,闯宫遭逐。丞相王延龄怜之,试图让秦香莲在陈世美寿辰之日扮成歌女席间弹唱以助破镜重圆,不成。王延龄授秦香莲纸扇,暗示其到开封府告状。陈世美派家将韩琪追杀,韩终放走秦香莲母子,自刎……秦香莲逃出三官堂,至包拯前控告陈世美"杀妻灭嗣",包拯将陈世美召到开封府,好言相劝,话不投机。令秦与对质,陈世美自恃国戚,强词狡辩;包拯怒欲铡之。……皇姑、太后闻讯阻刑……包拯不顾,铡死陈世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5939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2
下一篇2023-09-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