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氓》中男主主人公形象

诗经《氓》中男主主人公形象,第1张

全诗为我们展示了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一个是卑鄙的男子“氓”的形象。虽然这个小商人看起来很老实,但实际上却是个始乱终弃、无信义、自私自利的坏家伙。他以虚假的热情欺骗了淳朴的少女,用谎誓空咒赢得了女子的信任,女人对他来说是劳动力和满足私欲的工具,一旦骗取到手,便露出了卑劣、凶暴的本相。

诗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位善良、热情的劳动妇女的形象。她勤劳、能干、淳朴,不畏贫苦。与“氓”结婚后,操持家务,任劳任怨,真诚地把幸福的希望寄托在“氓”身上。然而婚后丈夫对她日甚一日的暴虐和欺辱,使她“及尔偕老”的愿望完全破灭了,她由忍耐、不平而转为怨恨,终于发出痛楚的呼喊。诗中表露的她的怨恨更多于悲伤,在彻底无望的处境中,她变得清醒而坚强,和氓彻底地决绝,这使我们看到了封建社会中受压迫和欺凌的底层妇女身上的另一面。

  人教版高中教材必修二中的《氓》选自《诗经,卫风》,叙述了一个女子从恋爱、结婚、受虐到被弃的过程,感情悲愤,态度决绝,深刻反映丁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的婚姻制度对女子的压迫和损害。虽属叙事诗,但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笔者执教之际,发现女主人公对其配偶称谓的几次变化颇有深意,值得探微。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这是女主人公以自悼的口吻回忆与丈夫初识时所用的称呼。“氓”,字从民,从亡,亡亦声。“亡”意为“丧失”、“没有”。“民”指土著氏族、本地居民。“亡”与“民”联合起来表示“丧失本地人口”。本义是本地人口外流,当然,本地外流的人口亦可称“流氓”。“流氓”的最显著特征就是没有田地,因为到了外乡,属于外来人口,自然分不到田产,只能从事非农业性行业,如贸易行业。古代人民的最大财产就是田产,没有田产就是无产者、无产阶级。文中的“氓”应该是一个从事商业行为的外来者。下文的“抱布贸丝”为此提供了佐证。

“氓”,朱熹的解释是“男子不知其谁何也”,这个人刚出现时,诗中的女子是不认识他的。“蚩蚩”形容人的时候一般有两解,一是“痴呆、愚钝”,一是“丑恶、面目可僧”,在这里应采用前解。但此人是不是真的很愚笨呢当然不是。“布”是当时流通的一种货币即“布币”。“抱布贸丝”很显然是一种商业行为,通过这一行为,两个素不相识的年轻男女相识了。植桑养蚕在当时是较为普遍的农业生产方式,在《诗经》305篇诗歌中,与蚕桑有关的就有27篇,丝和丝织品的需求较大,可能已出现固定的贸易市场,也可能在农户家中直接销售。通过“抱布贸丝”这一交易活动的描述,我们可以推测出,这个女子是交易活动的另一方,即卖方。这就大致交待了两人相识的时间、地点和双方的身分,时间在春夏之交蚕丝上市时节,地点或是在市场,或是在女子家中,在市场的可能性较大,男女双方基本上都属于平民阶层,要亲自参加生产劳动。“匪”即“非”。“即”是“就”,有“靠近、趋向”的意思。“谋”是“谋划、商量”,这个字用在这里非常值得推敲,年轻男女相识后开始一段爱情,是很美好的事,这一段写的是女子对初恋情景的追忆,为什么用这个殊无愉悦之情的“谋”字呢原来这个看上去有点呆呆的外来人,根本不是来买丝的,而是借故和女子接近,以制造机会打动女子的芳心。哪里是愚笨甚至有一点小小的狡狯。这一段可以这样直译成现代汉语:(那个)看上去很老实的家伙,拿着钱(到我这里)买丝,(他其实)不是买丝的啊,是来打我的主意。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注意这里对男子称呼的变化,开始的“氓”,是一个泛称,现在的“子”,则是对男子的尊称,有明显亲近的感情色彩。这个称呼的变化,昭示了女子的感情变化,她爱上“他”了。然而,诗中直接写到女子送这个“他”渡过淇水,走了,没有交待这个感情变化的过程。从“来即我谋”到“送子涉淇”,中间发生了什么女子是怎样爱上这个男子的他们两情相悦的情景如何都没有描写。为什么没写由于有了后来的薄情寡意,使开始的甜蜜温柔变得极其酸涩了,所以在这里作者留下了一段空白,我们只能从这个称呼的变化去细细体味。

“顿丘”是地名,到了顿丘这个地方,停下来不走了。送君于里,终须一别,这很正常,但下面女子的说辞却颇令人费解。“匪我愆期”,“愆”是“错过”,不是我故意拖延时间啊,“子无良媒”,你还没有“良媒”。“良媒”在这里不是指“好的媒人”,而是没有按当时约定俗成的社会规范履行“媒”的程序。中国古代把婚礼过程分为六个阶段: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其中,前五个环节都可以看作“媒”的过程。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这几句话中的真实含义,到“送子涉淇”时,两人只还私相愿许,并没有正式进入婚姻程序。这里出现了两个“期”字,无疑指的都是婚期,但两个“期”是有不同含义的。前一个“期”字不是双方的约定,而只是男子单方面提出的要求。在没有“良媒”的情况下提出“期”的要求,是什么要求呢只能是私奔。很显然,男子是想女子不要在此停下脚步,而是要跟他回家。但女子没有同意这样的要求。而是委婉地提出要履行婚姻程序,这时男子有点不高兴甚至发怒了。所以下面女子在劝慰、恳请男子,“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求你于万不要生气,把秋天作为婚期吧。很显然,这里的“期”是经过“媒”的正式婚期。从这两个“期”的描写上,我们可以看出,两人对婚期是有不同意见的,实际上是在对婚姻的态度上有了分歧。尽管男子依从了女子的意见,但并不是心甘情愿,而是不太满意、带着情绪的。对婚姻态度的分歧,决定了日后婚姻生活的变化。这段描写为以后隋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这一章以直叙其事,是“赋”的手法,后面几章也多是采用这种手法,总体上看,属于叙事性的诗篇。也有人据此把这首诗作为我国古代叙事诗的滥觞之一。

“乘彼块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送别男子回家以后,这个女子陷入深深的思念和苦苦的等待之中。“乘”是“登上”,“块”是“破败、残缺”的意思,“垣”是“院墙”。“复关”在这里一般解释为男子居住的地方,这个称谓代指男子本人,这样的以祖籍郡守代指人称的用法在后世也有很多,比如“韩昌黎”、“柳河东”等。也有人把“关”解释成“车厢”,“复关”即指返回的车子。这几句诗写了一个持续的过程,从春末夏初的相见到秋天的婚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幅场景:一个年轻的姑娘每天站在破败的矮墙上,企盼心上人的身影,有几分羞涩、几分焦虑,还有着几分忐忑不安——“他”走的时候不太高兴,会不会不来了见不到“他”的身影,姑娘的眼泪就不曾于过;一旦见到“他”出现在眼前,姑娘的心情如雨过天晴,马上就有说有笑了。这是对一个陷入情网的年轻女子的心理刻画。写得非常生动。从上文“子无良媒”的介绍看,女子等待的未必是男子本人,更可能是男子派来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的人,总之,是与婚姻有关的信息。“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当时,巫术依然十分盛行,在进行重要活动之前,都要通过各种占卜活动以预测吉凶,大到国家的内政外交,小到个人的婚丧嫁娶,都是如此。“卜”是把龟甲放在火上灼烧,根据烧裂的纹路进行卜测;“筮”相对比较复杂,是用著草推演成卦进行预测。“体”即卦象,指卜筮的结果。“咎”是”不利”。“体无咎言”就是说卜筮的结果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似乎预示了一段美好的婚姻。“车”在这里可以理解为送聘的车,也可以理解为迎娶的车;“贿”即“嫁妆、妆奁”,指女子的出嫁。子是,男子的载着聘礼的车来了,又载着女方的妆奁去了,企盼已久的婚姻终于成为现实。这一章同样用了“赋”的手法,是第一章叙事的延续,讲述女主人公与她的爱人相遇、相识、相爱到结为夫妻的过程。

《国风·卫风·氓》出自《诗经》。为先秦时代卫国华夏族民歌。共6章,每章10句。这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长诗。诗中的女主人公以无比沉痛的口气,回忆了恋爱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遗弃的痛苦。全诗六章,第一章,追叙自己由初恋而定的婚;第二章,叙述自己陷入情网,冲破了媒妁之言的桎梏而与氓结婚;第三章,她对一群年青貌美的天真少女,现身说法地规劝她们不要沉醉于爱情,并指出男女不平等的现象;第四章,对氓的负心表示怨恨,她指出,这不是女人的差错,而是氓的反复无常;第五章,接着追叙,叙述她婚后的操劳、被虐和兄弟的讥笑而自伤不幸;第六章,叙述幼年彼此的友爱和今日的乖离,斥责氓的虚伪和欺骗,坚决表示和氓在感情上一刀两断。此诗通过弃妇的自述,表达了她悔恨的心情与决绝的态度,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会妇女在恋爱婚姻问题上倍受压迫和摧残的情况。

 《国风·卫风·氓》出自《诗经》。为先秦时代卫国华夏族民歌。共6章,每章10句。这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长诗。下面由我给大家整理了《诗经·卫风·氓》原文及赏析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诗经·卫风·氓》原文及赏析

 原文

 氓之蚩蚩(1),抱布贸丝(2)。匪来贸丝(3),来即我谋(4)。

 送子涉淇(5),至于顿丘(6)。匪我衍期(7),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8),秋以为期。

 乘彼诡垣(9),以望复关(10)。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11)。

 以尔车来,以我贿贿(12)。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13)。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

 无与士耽(14)。士之耽兮,犹可说也(15)。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16),三岁食贫。淇水汤汤,

 渐车帷裳(17)。女也不爽(18),士贰其行(19)。

 士也罔极(20),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21),

 至于暴矣。兄弟不知,硒其笑矣(22)。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隅则有泮(23)。总角之宴(25),

 言笑晏晏(25)。信誓旦旦(26),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注释

 (1)氓:民。蚩蚩(chi):笑嘻嘻的样子。

 (2)布:古时的货币,即布币。贸:交换。

 (3)匪:非。

 (4)即我:到我这里来。谋:商议,这里指商谈婚事。

 (5)涉:渡过。淇:河名。

 (6)顿丘:地名。

 (7)衍(qian):过,拖延。

 (8)将:请。

 (9)乘:登上。诡垣(guiyuan):毁坏了的墙。

 (10)复关:地名,诗中男子居住的地方。

 (11)体:卦体,咎言:不吉利的话。

 (12)贿:财物,这里指嫁妆。

 (13)沃各:润泽的样子。

 (14)耽:沉迷,迷恋。

 (15)说:同“脱”,摆脱。

 (16)徂(cu):去,往。

 (17)渐(jian):沾湿,浸湿。帷裳:车饰的帷幔。

 (18)爽:差错,过失。

 (19)贰:差错。

 (20)罔极:无常,不可恻。

 (21)遂:安定无忧。

 (22)硒(xi):大笑的样子。

 (23)隅:即“湿”,河名,指漯河。泮(pan):岸。

 (24)总角:古时 儿童 的发式,借指童年。宴:逸乐。

 (25)晏晏:和好柔顺的样子。

 (26)旦旦:诚恳的样子。

 《卫风·氓》-鉴赏

 《诗经》分风、雅、颂三大类,共三百零五篇。《卫风·氓》共六章,章六句,二百六十三字,为《诗经·国风》一百六十篇中第一大篇。《卫风·氓》这首诗一方面抒写了男女美好的爱情生活;另一方面,又揭露、批判了当时社会出现的男女不平等现象,从而表现了中国古代妇女对不平等的家庭生活和遭虐待被歧视的处境的强烈不满和怨恨。但是,对于这首现实主义的完美里巷情歌,长期以来,不同 历史 时期的注释者、批评家,总是按照自己特定的时代意识,从封建礼教出发,以儒家“诗教说”的原则,加以曲解和诋毁,称其为“*乱之诗”,称诗中女主人为“*妇”,不同程度地遮蔽了作品的本真面目,减损了这首诗的艺术光辉。为了剔除古人的曲解和附会,还《卫风·氓》这首诗以本来面貌,现对《氓》诗的产生年代与地域、《诗经》时期的婚姻家庭观以及《氓》这首诗的主题思想等方面加以释析。

 一、《氓》诗产生的年代与地域

 根据《毛诗序》言“宣公之时”可推知,《氓》大约产生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即公元前7世纪,距今大约2700年左右。它产生的地域,诗中有“送子涉淇,至于顿丘”、“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和“淇则有岸,隰则有泮”等,多处提到顿丘和淇水。对淇水没有异端,即现在从西南到东北,斜贯浚县全境的淇河故道。但对顿丘,个别古籍注释虽有异说,但大多数群经正史都把《氓》诗“送子涉淇,至于顿丘”的“顿丘”,标注在春秋卫地,今河南省浚县。最具有权威性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商务印书馆1982年11月出版)、《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3月出版),都详细注释着:“《诗·卫风·氓》‘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在春秋卫地,今河南省浚县。”郦道元的《水经注》“淇水”卷中说得更为详细,曰:“淇水,迳雍榆城南,又北迳其城东,东北迳同山东,又北迳白祀山(现在白寺山)东,又北屈而西转,迳顿丘北,又屈迳顿丘县故城西,《诗》所谓‘送子涉淇,至于顿丘’者也。过顿丘,淇水又东北迳枉人山(象山和善化山)东、牵城(王庄乡前军寨村)西入内黄境。”《水经注》中提到的雍榆城、同山、白祀山、枉人山和牵城,均在浚县境内。

 《卫风·氓》诗中的顿丘具体位置在浚县什么地方,这又是史家关注的一个焦点。对于这一问题,其实《水经注》中已说的比较明确,即在枉人山东、淇水南,现在的浚县屯子镇的蒋村一带。在蒋村遗址南、枉人山东2公里处,即淇水岸有一村庄,名屯子。该村南北最长处为600米,东西最宽处为400米,中间隆起,高达4米余,这里显然在当地是一个丘了。再就名称而论,它和顿丘有点音近。如果蒋村遗址确为顿丘故城,则屯子村当为原来的顿丘无疑。同时,遗址和文献记载的顿丘及顿丘故城位置相印证。

 二、《诗经》时期劳动人民的婚恋观

 《诗经》所处的时期,正值商代末期。受社会制度和经济结构变化的影响,这一时期劳动人民的婚恋观念集中表现为:(一)以忠贞不渝为尚,视二三其德为耻。《诗经》在赞扬和肯定劳动人民忠贞不渝、真挚专一的严肃爱情态度的同时,也对朝三暮四、喜新厌旧和忘恩负义之徒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二)男女对终身大事有强烈的自由意识。在《诗经·国风》中,从很多情歌中可以看出,男女恋爱结婚是比较自由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诗反映了婚恋必须经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始能正式结婚。还有一部分诗反映了恋爱婚姻受到限制和破坏,使得一些青年既想追求真正的爱情,又不得不瞻前顾后,从而陷入痛苦之中。(三)男女在相爱中,感情抒发炽热,语言表达温柔淳朴,相爱活动大胆热烈,特别是女方比男方更为主动、直率,毫无芥蒂与顾忌。同时,以原始性爱为基础的自由恋爱,是极为普遍的。(四)劳动人民的择偶标准是重视人的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但首要条件还是看重人的内在美,即勤劳勇敢、善良和顺。

 三、《氓》诗的主题思想

 诗经《氓》诗采用赋、比、兴和倒叙、插叙的艺术手法,通过诗中女主人公追忆她与一青年男子氓的恋爱、婚姻、家庭生活展开情节,内容上叙述三个生活片段:一是婚前的美好爱情;二是诉说婚后不平等、不美满的家庭生活;三是对背弃信誓之人并不留恋,抱着“亦己焉哉”的决绝态度,毅然大归离开男家。它的主题有四:一是崇尚美好、自由的爱情、婚姻生活;二是申诉男女不平等、为妇之苦,对遭虐待、被歧视的地位和处境表示不满和反抗;三是对朝三暮四、喜新厌旧和忘恩负义之徒进行揭露和批判;四是告诫社会同友要当心,不要再上那些负心郎的当。

 《氓》诗一、二章,用赋直陈女主人公与氓从美好纯真的恋爱到结婚的过程。据女主人述说,她原本是一位靠采桑、养蚕、缫丝卖钱为生的乡间桑女。在生产品交换的集市上与一青年男子氓相遇,相互在交易中接触相识。她追忆说:“当初那氓说用他的布来换我的丝,其实是借故来向我谋求婚事的。他的憨厚、朴实引起我的好感,我愿意与他相处。每次相会,我都送他渡过淇水,一直到顿丘才肯分手。他多次恳求我嫁给他,甚至一再抱怨我有意拖延佳期。我也一再向他解释说:不是我故意拖延婚期,而是你还没有选好媒人向我家正式行求婚之礼。你可千万别生我的气,那么咱就把金秋作为婚期好了。”通过相处,一个热烈追求,一个痴心相爱。经占卜问筮、说媒请亲之礼,男娶女嫁,终成婚眷。女主人公对这一段恋爱生活,是那样痴情向往。

 诗中第三章,为全篇转捩点,采用比而兴和插叙手法,通过女主人公的议论和抒情,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的比喻,为下章“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张本,来表达她的感情已由开始的爱情得意高峰,顿时跌落到失意绝望的深谷。

 第六章,是这首诗的总论,是全篇的点睛之章。女主人公唱道:“开始你对我发誓,夫妻要白头偕老,如今老来却使我恨怨。淇水虽宽尚有岸,沼泽再广也有边,惟我之痛苦无限回顾少年未嫁时,想你言笑多温雅,海誓还在耳,谁料翻脸变冤家。违背誓言你不顾,那就此算了吧。”女主人公认为,既然你背叛初衷到情意已断、恩爱已绝的地步,我何苦为你的负情百思不解、自寻苦恼呢!对此,她并不徘徊留恋,愤而决绝大归,表现了她性格的刚毅和强烈的反抗精神。综观全诗,实为刺时之诗,是《诗经》中最有特色、最富感染力、最具批判性的上好作品。

 《诗经·卫风·氓》读解

 这是《诗经》中著名的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位女子从青梅竹马、求婚恋爱、两心相许、结婚度日,到男子变心、一刀两断的全过程,把弃妇的悲愤一泻无余地抒写了出来。

 从中使我们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夫妻关系如何才能持久在传统社会中,这个问题使无法讨论的,因为道德准则规定了妻子是附属于丈夫的,要“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另一方面,对丈夫却少有约束,实际上就是我们前面说过的,对作丈夫的网开一面,可以可以三妻四妾,而不必将情感专注于一个女人。

 如今传统的观念和道德准则已随时代发生了改变,在一夫一妻制的社会中,维持夫妻之间的关系的问题并未解决,并且由于观念的巨大变化,甚至还更加突出。

 仅靠美貌来维持夫妻关系,显然是幼稚的。花无百日红。美丽的花朵,也有凋谢的时候。再漂亮的脸蛋儿,也会有徐娘半老、人老珠黄之时。更要紧的是,当两个人朝朝夕夕同在一个屋檐下相处时,漂亮的脸蛋儿无法弥补彼此间的各种摩擦和矛盾。性格是否相合,生活习惯是否能彼此容纳,观念是否一致等等比脸蛋更加重要。它们的融合补充有助于关系长久 健康 地持续发展。

 以为感情不会变化,或者以为感情可以代替一切,同样也是天真的。初恋时的激情不可能始终保持高热度,随着结婚、生子、度日,热度会逐渐降低,甚至可能接近冷漠状态。如果对情感的期望值太高,那么情感热度降温带来的失望就会越大,挫折就会越深。这么说来,夫妻长期相处就没有情感了吗肯定不是。情感的确是使夫妻关系和谐的重要粘合剂,但它不是空中楼阁,而有现实的基础。外表的吸引力,性格的投合,情趣的一致,性生活的和谐等等,是不断为情感提供活力的源泉。另一方面,这些因素中的变化,也会对情感产生微妙的影响。如何意识到各种变化,并努力使它们朝自己所希望的方向发展,需要付出很大的精力。倘若对此麻木不仁,直到某一天突然发现事情发生了转折,情感出现剧变,再来呼天叫地,就迟了。西方格言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同样,夫妻间的情感,以及情感的变化,也不是一天出现的,必须像培育花朵一样地经常松上、浇水、施肥、剪枝、除虫、防冻,才可能使之茁壮成长。

 世上没有不变的情感,只有在变化中不断更新和不断充实的情感。世上没有架在空中的爱情,只有在实实在在、平平淡淡的度日中生长起来的爱情。

 涉及夫妻关系的因素实在大多了。仔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公牵一葛动半山似地产生连锁反应。这不单单是变不变心的问题,也不单单是所谓女人独立的问题(男人同样也有独立的问题)。从令天的立场来看,仅仅以某种固定不变的观念来评判无限丰富、无限复杂的夫妻关系,简单地指责这不对那不道德,已经大大地落伍与僵化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603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