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七夕的诗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一年一度是七夕,一半有情半忘情。——《七夕》啸之风雨七夕计已久,炎凉人事亦非鲜。——《风雨七夕夜》啸之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徐凝《七夕》韩庄闸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 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牵牛织女 唐·杜甫 牵牛出河西,织女出其东。 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有个叫乐维斯的品牌钻戒的寓意也挺好的,“以我之名,冠你指间,一生相伴,一世相随”很有诗意很有意义的戒指,还必须男士凭身份证实名制定制来着,很受女生喜欢的说。
是否可以解决您的问题?
我记得在今年214情人节上我朋友求婚弄的很浪漫,那小情诗说的蛮感人的“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特别是当他拿着乐维斯实名钻戒单膝跪下,当着大家的面说出“一生一世不离不弃”的誓言,真的很感人。有几个女孩就差流眼了,所以嘛这求婚的东西真的需要一些天赋啊!
#能力训练# 导语《临江仙·送王缄》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写妻弟王缄到钱塘看望作者,勾起了作者对亡妻和故乡的深切思念,想到自己宦游漂泊的羁旅生涯,不禁悲从中来。下片写送别时的愁苦心情,作者借酒消愁意在排遣内心的离情别恨,渗透着浓重的无奈和感伤。这首词融离情别恨、悼念亡妻、仕途失意、乡愁故思为一体,情感发自肺腑,沉郁而真挚,字里行间渗透着浓厚的伤感意绪。下面是 分享的苏轼诗词《临江仙·送王缄》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参考!
苏轼诗词《临江仙·送王缄》翻译及赏析
临江仙·送王缄
苏轼〔宋代〕
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凭将清泪洒江阳。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
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殷勤且更尽离觞。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
翻译
忘掉了成都那些事儿已经有十多年了,但是因为你的到来,使我不得不再三思念。今日送别,请你将我的伤心之泪带回家乡,洒向江头一吊。我又何尝不知道故乡的好啊,自己飘零已久,赋归无日,自成天涯孤凉客。
哪里悲凉的愁绪你不会知道,早已被我吟断的衷肠已不会再过分伤愁。今日殷勤给你送上离别的酒宴,希望你能尽兴。我的身躯就好像传舍一样辗转流离,何处才能是我的家乡啊!
文学赏析
这首词抒发的感情极为复杂。概而言之,共有四条脉络可寻。一是送别的惆怅,二是悼亡的悲痛,三是政治上受排斥的失意,四是对故乡的思念。这四条感情脉络交织在一起,而以生离死别之痛为其主脉,遂使此词成为苏轼极度伤感的代表作之一。
上片写悲痛的勾起、扩展以至不能自已的情状。开头两句“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一下子触到了苏轼爱情生活中的一个剧痛点。苏轼爱妻王弗自至和元年(1054)嫁到苏家以后,一直很细心地照顾着丈夫的生活。苏轼于婚后五年开始宦游生涯。王弗便在苏轼身边充当贤内助。苏轼性格豪爽,毫无防人之心,王弗有时还要提醒丈夫提防那些惯于逢迎的所谓“朋友”,夫妻感情极为深笃。不料到治平二年(1065)王弗突然染病身亡,年仅二十六岁。这对苏轼来说,打击非常之大。为了摆脱悲痛的缠绕,他只好努力设法“忘却”过去的一切。哪知大凡人之至情,越是要“忘却”,越是不易忘却。从王弗归葬眉山至王缄到钱塘看望苏轼,其间相隔正好“十载”。这“十载”两字恰恰说明苏轼没有一年不在想念王弗。每逢一年,便作一次纪念,添一重伤感。十年便是十次纪念,十重伤感。“忘却”所起的作用不过是把纷繁堆积的难以忍受的悲痛,化为长久的有节制的悲痛而已。但是王缄的到来,一下子勾起了往日的回忆;日渐平复的感情创伤重又陷入了极度的痛楚之中。“凭将清泪洒江阳”,语本是“凭君”,“君”字蒙上“因君”而省去。这句话是说:今日送别,请你将我伤心之泪带回家乡,洒向江头一吊。王缄此来,与苏轼盘桓甚久,日常话说故乡眉山种种情事,使苏轼知道“故山好在”,自感宽慰,但一方面觉得自己宦迹飘零,赋归无日,成为天涯孤客,又不禁悲从中来。所谓“悲凉”,原因有种种。苏轼当时因为与变法派政见不合而被迫到杭州任通判。内心本来就有一种压抑、孤独之感。眼下与乡愁、旅思及丧妻之痛搅混在一起,其情怀之恶,更是莫可名状了:由此可见,“孤客自悲凉”一句的意蕴是十分丰富的。
下片写送别的情怀及内心的自我排遣。过片“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始入送别之意。题目是“送王缄”,而上片只写王缄到来后的悲凄情怀,看似与题目无关,其实不然。盖王缄为苏轼之内弟,即至爱亲属。由王缄来到而勾起对乃姊的思念,实为人之常情。人生世间,凡百痛苦,苟无可亲之人,只好忍住不说,一任其盘旋郁结于胸腹之中。一旦与亲人相对,方能尽情倾吐。这对排解苦闷,颇为有效。王缄千里来访,使苏轼十年积闷能对内弟一恸,亦可使其愁怀稍得舒展;且王缄此行带来故乡消息,苏轼的乡愁虽缘是而增。但促膝之际,孤寂也略略得解;更何况苏轼在政治上的种种不如意及一肚皮的不合时宜,早先无处可说,眼下方可畅所欲言,一吐为快。毋庸置疑,王缄的到来,在苏轼悲凉的感情中多少增添了几分暖意。而现在王缄又要匆匆离去,当然更使苏轼感到难以为怀了。于是国忧、乡思、家恨,统统融进了“别愁”之中,从而使这别愁的分量,与古往今来一切单纯的别愁顿有钧铢之别。但苏轼毕竟是善于自持的,而且在饯别的宴会上也不宜痛形于色,只是送别归来以后,内心的痛苦将有不可胜言者。“归来欲断无肠”,是说这次相见之前及相见之后。愁肠皆已断尽,以后虽再遇伤心之事,亦已无肠可断了。出语之痛心彻骨,实无以复加。“殷勤且更尽离觞”一句,意在借酒浇愁,排遣离怀,而无可奈何之意,亦见于言表。结尾两句,苏轼将整个人生一切看破,以求彻底之解决。这在今天看来,无疑过于虚无消极。而在苏轼当年,舍此似亦别无妙法。《汉书·盖宽饶传》云:“富贵无常,忽则易人。此如传舍,阅人多矣。”此词“此身如传舍”一句借用上述典故而略加变通,以寓“人生如寄”之意。又《列子·天瑞篇》云:“古者谓死人为归人。夫言死人为归人,则生人为行人矣。行而不知归,失家者也。”歇拍“何处是吾乡”暗用其意。苏轼另有《临江仙·送钱穆父》词云:“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意思与此词略同,而用典反不如此词深切。其时苏轼将调任密州知州,其倦宦之情,于此可见。
扩展阅读:关于苏轼的趣味小故事
1、无肉与无竹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是苏轼在黄州东坡种菜时写下的对联,是写给苏小妹的。
东坡上风光旖旎,遍布奇花异草,苏轼自是情绪开朗,也变得更加浪漫。高兴之中,苏轼在房前种了一大片竹子,看着自己的竹子雨后春笋,节节生长,自是怡然自得。但是生性刁蛮的苏小妹见状却闷闷不乐,埋怨哥哥浪费地亩,只知道玩乐,不懂生活之艰辛。在他看来,就应多种一些值钱的草药蔬菜,卖了钱,把生活过好,多买些鱼肉吃。于是苏轼就给妹妹写了这副对联规劝妹妹。在苏轼眼里,人无论在什么状况下都得活得艺术一些,作为“四君子”的梅兰竹菊从不一样方面解读了人生,要勇敢顽强,一片芳心,活出气节,清心寡欲尤其竹子的气节令苏轼景仰。苏轼嗜好画竹,他对竹子的一枝一叶都有深深的感悟,都能够悟到一些人生的真谛。
2、出人头地
苏轼在京城会考时,主审官是大名鼎鼎的北宋文学名家欧阳修。他在审批卷子的时候被苏轼华丽绝赞的文风所倾倒。为防徇私,那时的考卷均为无记名式。所以欧阳修虽然很想点选这篇文章为第一,但他觉得此文很像门生曾巩所写,怕落人口实,所以最后评了第二。一直到发榜的时候,欧阳修才知道文章作者是苏轼。在知道真实情况后欧阳修后悔不已,但是苏轼却一点计较的意思都没有,苏轼的大方气度和出众才华让欧阳修赞叹不已:“这样的青年才俊,真是该让他出榜于人头地啊(成语出人头地就是从这儿来的)!”并正式收苏轼为弟子。
3、敷衍豪门
据说,苏小妹为了找到如意郎君,曾以文选婿。当时消息一传出,呈文求婚者不计其数。其中有一豪门公子叫方若虚,他对小妹倾慕已久,闻讯后连忙应选。他呈上得意诗文若干篇,谁知小妹一看,淡如白水,便提笔在上面批了一联:笔底才华少,胸中韬略无。苏东坡看到小妹的对联,可急坏了。方府豪门是得罪不起的,为了避免是非,便悄悄在小妹的联语后面各添一个字,把对联改成:笔底才华少有,胸中韬略无穷。方若虚读后真是欣喜若狂,他急于要见苏小妹以表衷肠。苏东坡知道小妹根本看不上他,生怕玩笑开大了不好收场,急忙托故阻止,说:“我妹妹文才是有些,但其貌不扬,脸长,额突,不信我给你念首诗便知: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未出房门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方若虚怎知是苏东坡在骗自己,还真以为苏小妹很丑,于是怏怏地走了。
扩展阅读:苏轼诗词经典名句阅读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东坡尽情的歌颂了赤壁的壮丽风景。同时抒化了对于风雅超群的周公瑾的向往之情。此词被誉为宋词中豪放派的巅峰之作。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句出自《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当时苏东坡官场失意,自愿调离京城,赴穷乡僻壤为官。睹物而思人,想起别离7年的弟弟苏辙。便妙笔生花,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
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前赤壁赋》乃是苏东坡代表性的散文之一,也是整个古典文坛水准的散文之一。在此文中,东坡以极富诗意和思想的笔调,为我们展现了当年的赤壁风情。
4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此句出自《恋蝶花·春景》。其意从广义上而言,可以理解为世界上机会很多,不分拘泥于一端。狭义上理解,多指男女之间的爱情无须固守一方,可以选择的人很多。
5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一旦心境超然于物外,外境的一切将不是阻碍,“竹杖芒鞋”尚且可胜飞驰的奔马。面对风雨,亦是风景,心中无有丝毫波澜。
6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寄情于山水,隐逸于山林,超然物外,而得自在之乐。这是苏轼道家思想的集中体现。《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中的此句最能反映苏东坡的道家思想。
7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须有坚忍不拔之志
东坡指出,成大事者,出众的天资固然是一个很好的条件,但是并非主要条件。主要的条件,乃是面对任何困难之时,要有一种越挫越勇、坚忍不拔的坚强意志。
8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此句出自《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当时东坡被贬黄州,心情抑郁。胸中无限冤屈,无人可诉。面对官场的黑暗,誓愿不栖“寒枝”,以全高洁之身。
9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在《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之中,东坡为了纪念去世10载的亡妻,写下了这些感人肺腑的言语。
10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此句反映了东坡极为豁达的一面:故人故国已然过去,无须太过牵念;且在这美好时光,醉于诗酒之中。
诗的原文和翻译分别是:
《我怎样爱你》。
How Do I Love Thee -我是如何爱你?
How do I love thee Let me count the ways
I love thee to the depth and breadth and height to
My soul can reach, when feeling out of sight.
For the ends of Being and ideal Grace
I love thee to the level of everyday's
Most quiet need, by sun and candlelight
I love thee freely, as men strive for Right;
I love thee purely, as they turn from Praise
I love thee with the passion put to use
In my old griefs, and with my childhood's faith
I love thee with a love I seemed to lose
With my lost saints, -I love thee with the breath,
Smiles, tears, of all my life! - and, if God choose,
I shall but love thee better after death
我是如何爱你?说不尽万语千言。
我爱你之深邃,之宽广,之高远
尽我的灵魂所能及之处--犹如探求
玄冥中神的存在和美好之极。
我爱你如每日之必需,
阳光下和烛焰前都少不了。
我自由地爱着你,像人们争取他们的权利;
我纯洁地爱着你,如人们在赞美前会垂首。
我爱你,带着我昔日悲伤时的
那种激情,童年时的那种诚意;
我爱你,抵得上往日对圣者怀有的
如今似已消逝的那种爱-我用呼吸,
用微笑,用眼泪,用我整个生命来爱你!
--假使上帝愿意,我死后将更加爱你!
经典爱情协奏曲—白朗宁夫人的爱情及其《葡萄牙人十四行诗集》
作者:梅子君
1.伊丽莎白•巴莱特**身上的爱情正效应
爱情的力量终于使白雪公主苏醒、投入王子的怀抱,王子和白雪公主永远快乐的生活在一起,这故事虽然美好,但大家都知道这是古老的童话传说。港台**里面,小说故事里面偶尔也会出现爱情使病人起死回生的奇迹,但大家都知道,这是艺术家刻意虚构的结果。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离不开爱情,都在寻找爱情,追求爱情,同时又都在诉说爱情带来的种种不幸和痛苦,甚至有的年轻朋友都说“爱比死更冷酷”,这无疑是指失恋带来的爱情负效应。
任何事物都有两方面,爱情也不例外,也有其正效应和负效应之分,现实中那些由于堕入情网而遭受爱情煎熬的人们承受的是爱情的负效应一面,本文里不打算说。本文里只想说说关于写《葡萄牙人十四行诗集》的作者,也就是后来成为白朗宁夫人的伊丽莎白•巴莱特**因意外获得爱情而驱走病魔的事情,在她身上无疑显现的是爱情的正效应一面。
伊丽莎白•巴莱特(ElizabethBarrett)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女诗人。1806年3月6日出生于一个富裕的贵族家庭,她从小就表现出了良好的语言文学天赋,8岁开始写诗,13岁发表史诗四卷(私印本),她还自学了古希腊文,并翻译了埃斯库罗斯的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和其他一些古希腊人的诗篇。她还学会了拉丁文和欧洲好几个国家的语言,她的聪慧无与伦比。可是在她15岁那年,不幸的事情降临到她身上,她骑马跌伤了脊椎,从此瘫痪在床,失去了一个女孩子应有的健康和欢乐。
对于瘫痪在床的巴莱特**来说,诗歌成为她唯一的寄托和安慰。可怜的巴莱特**而后又经受了母亲去世、爱弟溺死等一系列沉重打击,使她一度陷于绝望。此时的她,鼓起勇气,努力把悲怆和希望写进诗歌里,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832年和1838年先后出版了《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英译本和诗集《天使们》,并在伦敦文学杂志上大量发表作品。
就是这时候,幸运之神又开始敲响了她的门,青年诗人白朗宁先生读了她的诗集《天使们》后因钦慕她的才华而提笔给女诗人写了一封信,大胆地对她说:“我爱极了你的诗篇……,
而我也同时爱着你……”。
失去了健康在生死边缘徘徊的巴莱特**意外地收到了这样的信件,在她沉寂已久的心湖里仿佛投进去一块小石子,不可能不激起一些欢乐的浪花,她回了白朗宁先生一封热情洋溢的信。没想到三天以后又收到了白朗宁先生的求婚信,这让多年生病卧床的她大吃一惊,继而冷静下来思考,以自己身体不好为由回信断然拒绝,白朗宁透过这“无情”理解了她的无私和真诚,白朗宁先生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她的追求……。
从此以后每当黄昏的时候就会听到邮差的叩门声,那也是巴莱特**最兴奋的时刻。随着两地情书的频繁往来,爱情的力量在巴莱特**身上迅速显现,她脸上有了喜色,身体日渐好转。这无疑是爱情的力量,这是爱情的正效应在发生了作用。
从春天到夏天,白朗宁先生不断地从他家的花园中采集最好的玫瑰给女诗人送去。花的鲜艳、花的芬芳,还有送花人的情意,点燃了巴莱特**心中的春天,为了让那些可爱的鲜花更有生气些,一直关闭着的窗子打开了,春天的阳光照了进来。
在这一段时期里,巴莱特**的健康飞快地进步着,生命焕发了新的活力,萎缩的腿肌有了好转,大夫们不知道这是爱情、这是生命的新的欣喜、新的希望所创造出的奇迹,对这种惊人的现象只能感到惊奇而已。
经过了春、夏、秋、冬一年的四季,在第二年的正月里,她终于站起来了,她用自己的双腿,迈着蹒跚的脚步走下了楼梯,走进了会客室,她自己曾说:“我叫人人都大吃一惊,好像我不是从楼梯头走下来,而是从窗口走出去了。”其兴奋难以言表。
终于,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气象更新,公园里的丁香花和山楂已经开放了,画眉已经在枝头尽情地歌唱了。巴莱特**也对未来有了信心,她托佣人悄悄地买了一顶妇女外出戴的软帽。五月中旬的一天,梳妆打扮了一番的巴莱特**由她妹妹陪同着,乘着马车来到了公园。她下了马车,踏上绿油油的草坪,大自然的清新空气让她如痴如醉……。她从树上采下了一朵小小的金链花,打算带回去,随信一起寄给她亲爱的白朗宁先生,以回报他不断送给她的那些鲜花和情谊。
这一年多的时间是巴莱特**恋爱的时间,也是她身体康复的过程,又是她写下献给她爱人的《葡萄牙人十四行诗集》的过程,《葡萄牙人十四行诗集》是她艺术才华展现的最高峰。
2.伊丽莎白•巴莱特**与白朗宁先生的爱情婚姻
当爱的奇迹发生后,他们的婚姻却遭到了具有门第观念的巴莱特**父亲的强烈反对。巴莱特的家族原来是个较为显赫的家族,他们家一直在牙买加经营种植园,曾经相当富有过。虽然后来由于奴隶制的逐步废除和种植园的管理不当,巴莱特家族一年不如一年,最后衰落了。奴隶的解放,种植园的败落,使得巴莱特**的父亲愈发脾气暴虐,性情古怪。他认为女儿“下嫁”平民家庭是件伤风败俗,有辱门庭的事情。
在家庭的阻挠下,巴莱特**不得不离家出逃,她逃离了破落的旧贵族家庭,毅然决然地投入到了白朗宁先生的怀抱。这时候,白朗宁先生也以男子汉的勇敢承担起了呵护她的责任,带上久病初愈,身体依然虚弱的巴莱特**踏上了迷蒙的行程,漂泊到了异国他乡。他们先是去了法国,后又来到意大利,并在意大利定居了下来,以他们果敢的行动又一次验证了爱情的力量,并证明了爱情与身份、地位、家庭、财产等等的身外之物无关。
在意大利他们开始了共同生活,婚后第三年,在她四十二岁的那年还平安地生下了一个男孩。生育后的白朗宁夫人脸色红润,身体得到了彻底恢复,竟可以陪同丈夫登山涉水、探故访胜,威尼斯、帕度亚、米兰等地都留下了他们的游历的足迹。据说在米兰,她还牵着丈夫的手,一直爬到了大教堂的最高处。
1851年,白朗宁夫妇带着两岁的儿子,经过瑞士、法国,访问了阔别5载的英国,但是顽冥不化的老父亲却闭门不开,不与其相见。就这样,获得了爱情,但娘家的大门却永远地对她关闭了。这个固执己见的老头儿甚至把亲生女儿写去的信,连同以前的去信,都原封不动地退了回来,至死都没有宽恕她的女儿。
虽然失去了亲人的疼爱,但爱情的力量使白朗宁夫人那孱弱的生命延续了15年,并使她写出了很多优秀的诗篇,后期甚至还有歌颂民族独立和妇女解放的诗篇问世。
他们夫妇沉浸在爱情的幸福里,从来不知道上帝会如此吝啬,只给了他们幸福的15年。也许因为他们幸福太多了,把别人50年,60年的爱情集中到15年里享用完了。1861年6月29日,白朗宁夫人突然永别了她的罗伯特。临终之前,她并没多大病痛,也没有什么先兆,只是说有些疲倦,要睡一回儿,就偎依在白朗宁的胸前睡去了。她这样地瞌睡了几分钟,她的头忽然垂了下来,她在她丈夫的怀抱中,就这样毫无预感地走了……,她的容貌,依然是那样安详、微笑、快乐。
她走了,巴特莱与白朗宁留下的爱情见证之一便是两卷本一百多万字的《白朗宁——巴莱特书信集》,该书信结集出版于白朗宁夫人死后的第37年,即1898年,这些书信公开出版后令世人震惊,读者深深地被他们的真挚细腻的情感所感动,该书一版再版,被世人称为举世罕见的纪实性“情书文学”。
他们的爱情的另一历史见证便是白朗宁夫人的《葡萄牙人十四行诗集》,这些情诗是白朗宁夫人婚前在病榻上悄悄写出的,反映了她在思念中挣扎,在挣扎中犹豫,最终被爱情征服的感情过程。该诗集出版于婚后第四年,当时为了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才命名为《葡萄萄牙人十四行诗集》,因为白朗宁私下里曾戏称他那个子矮小的小夫人为“小葡萄牙人”。
3。白朗宁夫人的《葡萄牙人十四行诗集》
十四行诗起源于意大利,原是配有曲调的一种意大利民歌体,后来才演变成为文人笔下的抒情诗。这一诗体在英国诗坛曾风行一时,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集》(1598)无疑成就为最高。但白朗宁夫人的代表作《葡萄牙人十四行诗集》也算是一份难得的珍品。
早年我曾见过这部诗集,是谁翻译的已记不清了,因为那时我对诗歌并没有多大兴趣。前些时候见雪妙子翻译了几首白朗宁夫人的十四行诗,所以又想起此事,想找来对照看看,一时又找不到了。从网上试着搜索了一下,竟意外地搜到了著名翻译家方平先生翻译的这部《葡萄牙人十四行诗集》,而且是中英文对照,方平老先生不亏为著名的翻译家,他的译诗语言优雅,结构齐整,节奏明亮,读来上口,于是就下载收藏了。而后又打印装订成小册子,闲来无事就拿出一读,读来满口余香,感觉很是不错。
我觉得读诗和听音乐道理大体是一样的,不需要一个音符一个音符的去逐字逐句琢磨分析,而是应该用整个心灵去倾听,去感受。尤其白朗宁夫人的诗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它没有什么艰涩难懂的句子,语言浅显,诗意直白,读她的诗就仿佛在聆听一位优雅的少女在向你倾诉内心的爱情,听着女诗人发自内心的对爱的倾诉和呼唤,你的心仿佛被一个个细小的触针所触动,在这种触痛中又似有些许的甘美,你的心不由得被女诗人那纤细的感情脉络所牵引,又被她那崇高神圣的爱情火焰所灸烤,让你的心为之颤动,为之心痛,随着她的诗起起伏伏,继而心潮涌动,情感奔涌。
这部诗集之所以感人,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作者倾吐了发自内心深处的爱的挣扎,爱的犹豫,爱情虽然是每个人都向往的,她,一个身患残疾的大龄姑娘,经过了多年的等待,爱神终于来敲她的门了,她敢不敢接受这份爱?这份爱沉甸甸的哦!对爱情的渴望和柔弱自卑的内心,让她的心灵备受煎熬,她不得不在涌动的情感中强迫自己冷静思考,可是冷静又顷刻被涌动的情感所吞没,一颗柔弱的心灵在思恋中挣扎,在挣扎中犹豫,以无情的沉默,以悄然的泪滴来回答来自自己心爱的人的一声声爱的呼唤,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谁倾听了这样的心声不会为之动容?经过了长久的挣扎,长久的低回,长久的音咽,她终于在第43首诗里将自己内心里涌动的爱呼喊了出来,这便是那首最著名的《我怎样爱你》。
原文:
HowdoIlovethee
HowdoIlovetheeLetmecounttheways
Ilovetheetothedepthandbreadthandheight
Mysoulcanreach,whenfeelingoutofsight
FortheendsofBeingandidealGrace
Ilovetheetothelevelofeveryday's
Mostquietneed,bysunandcandle-light
Ilovetheefreely,asmenstriveforRight;
Ilovetheepurely,astheyturnfromPraise
Ilovetheewiththepassionputtouse
Inmyoldgriefs,andwithmychildhood'sfaith
IlovetheewithaloveIseemedtolose
Withmylostsaints,--Ilovetheewiththebreath,
Smiles,tears,ofallmylife!--and,ifGodchoose,
Ishallbutlovetheebetterafterdeath
方平老师的译文:
我是怎样地爱你?让我逐一细算。
我爱你尽我的心灵所能及到的
深邃、宽广、和高度——正象我探求
玄冥中上帝的存在和深厚的神恩。
我爱你的程度,就象日光和烛焰下
那每天不用说得的需要。我不加思虑地
爱你,就象男子们为正义而斗争;
我纯洁地爱你,象他们在赞美前低头。
我爱你以我童年的信仰;我爱你
以满怀热情,就象往日满腔的辛酸;
我爱你,抵得上那似乎随着消失的圣者
而消逝的爱慕。我爱你以我终生的
呼吸,微笑和泪珠——假使是上帝的
意旨,那么,我死了我还要更加爱你!
雪妙子老师的译文:
我怎样爱你?让我把方法细数。
我爱你尽我的心灵所及
直到那样的深度、广度和高度
如同对幽玄存在和理想神恩的探究。
我爱你,遍及太阳和烛光映照下
日常生活中静谧无言的需求。
我自由地爱你,像男子汉为正义奋斗;
我纯洁地爱你,似他们在赞美面前低头。
我爱你,带着往昔悲伤时
满腔的辛酸,带着我童年的信仰。
我爱你,怀有那似乎随着消逝的圣徒
而失落的慕恋,--我爱你以我终生的
呼吸、微笑和泪珠!--假如上帝愿意
我还要更加爱你,在我死去之后。
在白朗宁夫人的所有作品中,《葡萄牙人的十四行诗集》无疑是最著名的,而在这本诗集中,第43首《我怎样爱你》又是最著名的一首。这本诗集中,共收录了44首十四行诗,全是白朗宁夫人婚前恋爱期间写下的。《我怎样爱你》这首著名的情诗,世人皆知,几乎所有的爱情诗选集都收录了它。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白朗宁夫人不仅热情讴歌了爱情,甚至毫不隐讳的表示她对白朗宁先生的爱胜过对上帝和宗教的爱,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英国教会才对这首诗一直持反对态度,也许因为这首诗曾引起过争议和贬斥,所以这首诗才更加风靡世界和倍受欢迎。
爱情,是一个古老的永恒的生命主题,几千年来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不知演绎了多少动人心弦的故事,伊丽莎白•巴莱特这是一个光辉的名字,是一个不屈的灵魂,她不仅用她的真诚写下了爱情的不朽诗篇,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更让热爱她的人,将他们的爱情故事连同她的《葡萄牙人十四行诗集》一同铭记,世代相传。
让我们再回过头,再读一遍《HowdoIlovethee》吧,当我们轻轻读出“我是怎样地爱你?让我逐一细算,……”这些句子的时候,我们能深切感受到白朗宁夫人那份对爱情的期待,那份对爱人生死相许的决然,那份找到了爱情伴侣的喜悦心情。它像一首经典的爱情协奏曲,它将跨越时空,在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心里引起回响,并一代又一代地继续传唱下去。
1诗经氓中感叹自己婚后日夜劳作的诗句是什么
诗经氓中感叹自己婚后日夜劳作的诗句是: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诗经·卫风·氓》原文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翻译:
无知农家小伙子,怀抱布匹来换丝。其实不是真换丝,找此借口谈婚事。
送你渡过淇水西,到了顿丘情依依。不是我要误佳期,你无媒人失礼仪。
希望你不要生气,我们以秋天为期。
登上那堵破土墙,面朝复关凝神望。复关遥远不得见,心里忧伤泪千行。
情郎忽从复关来,又说又笑喜洋洋。你去卜卦问吉祥,卦象吉祥心欢畅。
赶着你的车子来,把我财礼往上装。
桑树叶子未落时,挂满枝头绿萋萋。唉呀那些斑鸠呀,别把桑叶急着吃。
唉呀年轻姑娘们,别对男人情太痴。男人要是迷恋你,要说放弃也容易。
女子若是恋男子,要想解脱不好离。
桑树叶子落下了,又枯又黄任飘零。自从嫁到你家来,三年挨饿受清贫。
淇水滔滔送我归,车帷溅湿水淋淋。我做妻子没差错,是你奸刁缺德行。
做人标准你全无,三心二意耍花招。
婚后三年为你妇,繁重家务不辞劳。早起晚睡不嫌苦,忙里忙外非一朝。
你的目的一达到,逐渐对我施凶暴。兄弟不知我处境,个个见我都讥笑。
静下心来想一想,独自黯然把泪抛。
白头偕老当年誓,如今未老生怨愁。淇水滔滔终有岸,沼泽虽宽有尽头。
回想少时多欢聚,说笑之间情悠悠。当年山盟又海誓,哪料反目竟成仇。
不要再想背盟事,既已恩绝就算了。
2诗经中适合结婚的词语有哪些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佚名-《关雎》 释义: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2,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白居易-《长恨歌》 释义:在天愿为比翼双飞鸟,在地愿为并生连理枝。 3,生死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释义:不论生死离别,都跟你说定了,我要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白头。
4,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卓文君《白头吟》 译文:嫁了个情意专一的称心郎,可以相爱到老永远幸福了。
5,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身上虽然没有象彩凤那样能让两人人比翼齐飞的翅膀, 但是心里有灵犀,彼此的心理一点的明白, 6,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佚名《击鼓》 译文:握住你的手,白头到老此生休。 7,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佚名《留别妻》 译文:和你结发成为夫妻,就从没怀疑与你恩爱到老。 8,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白居易《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译文:我问这江潮和海水,哪里像郎君的深情和女子的心意。
男女互相埋怨的时候认为对方不如潮水守时有信,互相思念的时候才发觉海并不算深。 9,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译文:刻骨的相思如今只在,那芬芳的丁香枝上,那美丽的豆蔻梢头。 10,君为女萝草,妾作菟丝花。
——李白《古意》 译文:新婚夫妇,夫君就像是女萝草,妻妾就如菟丝花。
3诗经里描写爱情的诗句遥想2500年前的爱情 文/路生 《诗经》是我国文学的宝贵遗产,它收集了距近2500年前500年间的305篇诗歌作品,其中,有大量的是描写恋爱与婚姻生活的,如今读来感慨良多。
(一)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劳动是美丽的,劳动的女性惹人爱慕。《诗经》的首篇《关睢》就是描写劳动的女性获得男性爱慕的作品。
劳动给予了女性窈窕的身姿。劳动的女性不用减肥。
劳动的女性的窈窕的身姿,深深吸引了爱慕她的男性。男性为她展转反侧,夜不能眠,她因此获得了爱情。
劳动的女性观之若画,其韵深遂;劳动的女性品之若茶,其香清心;劳动的女性咏之如歌,其声远矣!2500年前的劳动的女性不知今天的“傍大款”为何,劳动让她美丽无比,招人爱慕的同时,自食其力。 (二) 有梅,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有梅,顷筐之。
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这位女子仿佛不大会“推销”自己,到了婚嫁的年龄还嫁不出去,只能在心里一个劲儿地着急。开始时,她还想出嫁时选择一个好日子,但很快,她便有些等不住了,也管不了什么吉日不吉日的了。
她似乎还想在向自己求婚的男人前面撒撒娇,但易逝的青春如同成熟的梅子纷纷落地,越来越稀少,她很快便没有那个兴趣了,巴不得人家开口呢!这个女子若为足不出足的那类,她将自己这份真实的情感写下来,等待有人前来求婚,而当那一天真正到来,她也许会被羞得满面徘红——这是多么的可爱!而她若为敢于在山间向众多的男子唱此类情歌的那类,这将是何等地大胆与直白!我没有理由怀疑她的相貌,因为,诗或曰歌已使她非常之美了。美丽的诗歌要比美丽的征婚广告强千万倍。
(三) 女曰:“鸡鸣。”士曰:“未旦。”
“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妻子说:鸡叫了。 丈夫说:天还未亮。
妻子说:你起来看看吧,启明星那么亮。 丈夫说:那我要去射凫雁了。
妻子说:我用射得的凫雁为你制肴下酒,愿我们和乐偕老。 丈夫说:我知道你与我同心,衷心爱我,我把杂佩送给你,表示我的报答。
奔走于都市,我似乎从未想到去一片原始古老的地方狩猪。霓红灯下的女人成群结队,但与她们结婚,我肯定得学会做饭。
她们已不愿为别人做出牺牲了,甚至拒绝生孩子。那古老的土地上的茅草屋令我向往,是它和那个乖巧的女人让我重心找到了爱情的感觉,但我并非原始蒙昧主义者。
(四)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
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漂亮的女孩似乎很顽皮,她将诗作者约到了城楼,自己却藏了起来,在暗中望着诗作者“搔首踟蹰”。
她送给诗作者一支“彤管”(红色的笔管)和几根茅草,在诗作者的眼里不但彤管很美丽,而且她更美丽了。 简单的礼物却能加深爱慕的情意。
送礼物的人也许有很大的随意性,但这却被精心准备的更会人喜欢。若是茅草变做鲜花,彤管变做更加值钱的东西,也未必能使对方更加地真诚与痴情。
爱,最为重要的是情。情人眼中出西施,说不定那人送礼物给诗作者的女子很丑! (五)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这是《诗经卫风》中一首题为《氓》诗中的几句,是一位弃妇所写。
作者通过劝说斑鸠不要馋嘴去吃桑葚,告诫姑娘别轻易爱上男人。她说,男人们寻欢作乐,把女人说甩就甩了,而女人一旦投入进去便会不能自拔的。
女人为爱而生,女人甚至可以为爱而死,被弃的女人叫人同情。女人最善良,善良的女人最易动情,这也便注定了她们最易受伤。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祝愿美好的爱情地久天长! (作者注:“有梅”一首出自《诗经召南》;“女曰:‘鸡鸣’。”
一首出自《诗经郑风》;“静女其姝一首出自《诗经郑风》。《氓》出自《诗经卫风》。)
祝您好运。
4关于诗经中的婚恋诗《诗经》是我国五千年文化长河中伟大的作品。《诗经》韵律和谐,优美质朴,内容丰富多采,对于当时社会的各方面都有十分深刻的反映。譬如社会的不合理,民间普遍的疾苦,人民对于虐政的讽刺等等。其中婚恋诗占有一定的比例。朱熹在《诗集传》中写道:“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男女言情,在《诗经》中占了1/3。”
古人为什么把爱情、婚姻当作头等大事呢?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每一个家庭都倚靠夫妻来战胜灾害,希望家庭和睦。娶妻是头等大事,妻子的内在素质决定了家庭的未来。
早期的《诗经》中描写初恋的爱情诗,其风格简明而朴素,大都描写男女从爱慕一直到幽会以及互赠信物的故事。这时的感情是纯洁的,充满幻想的,甚至是无拘无束的,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制度的自由以及人们朴素的爱情观。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芒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是《诗经》的第一篇《周南·关睢》,它描绘的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姑娘在河边采择药菜,引起了一个男子的深深爱慕。作者采用了比兴的手法:在清浅的河上,看到水鸟雌雄依偎,希望有佳偶。由水鸟兴起求淑女的愿望。所谓比兴,并非诗人直接采取的亲耳所闻,亲眼所见。乃是采取诗意化的情景,作为思乡感情的媒界,由此产生联想,与主题合拍,使之典型化。诗中设想男子找到了梦寐以求的理想对象,用琴瑟和她联系感情,用钟鼓使她快乐。体现了淳朴而又高尚的情操。
另外一首《邶风·静女》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一共三章,每章四句,用“直陈其事”的写法,描写一对青年约期幽会的生动情景。全篇都出自男子的口吻。描写了静女与情人相见并送情人以信物的爱情诗。第一章写小伙子赴约等待对方时的急切心情。第二章写情人相见后馈赠信物,以加深感情。第三写静女赠送嫩草和男青年内心的喜悦。《静女》诗虽短,但格调明朗欢快,静女的顽皮、活泼,男青年的忠厚淳朴,他对静女所持的炽热情感,在这首优美的诗歌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还有一首《秦风·蒹葭》也是一首男慕于女的情歌。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日希。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5关于婚嫁的诗句关于婚嫁有以下诗句:
1、欣闻令媛正华年,两姓联姻缔夙愿,仰慕钱江人溢喜,更传锦绣女情坚; 承欢初试调羹手,姆训常遵德妇虔,贵客同声歌好合,纷投珠玉短长篇。
2、皓月描来双影雁,寒霜映出并头梅。
3、春暖花朝彩鸾对箅,风和月丽红杏添妆。方借花容添月色, 欣逢秋夜作春宵。槐荫连枝百年启瑞,荷开并蒂五世征祥。
4、才高鹦鹉赋,春暖凤凰楼。
5、比飞却似关睢鸟,并蒂常开边理枝。
6、杯交玉液飞鹦鹉,乐奏瑶池舞凤凰。
7、百年恩爱双心结,千里姻缘一线牵。
8、琴韵谱成同梦语,灯花笑对含羞人。
9、林苑一隅秀牡丹,国色无言暗香传,民兄愉悦喜意涟。张灯结彩闹新婚,齐聚亲朋笑开颜,景色炫美更空前。
10、欢庆此日成佳偶,且喜今朝结良缘。秋水银堂鸳鸯比翼,天风玉宇鸾凤和声。紫箫吹月翔丹凤,翠袖临风舞彩鸾。
11、红妆带绾同心结,碧树花开并蒂莲。
12、芝兰茂千载,琴瑟乐百年。
13、银镜台前人似玉,金莺枕侧语如花。白首齐眉鸳鸯比翼;青阳启瑞桃李同心。文窗绣户垂帘幕,银烛金杯映翠眉。
14、祥云绕屋宇,喜气盈门庭。
15、堂开蓬莱景,人醉武陵春。
16、似梦明眸剪秋水,有志丈夫立人魁。还当共挑人生担,无垠恩爱总轮回。
17、笙箫奏凤凰,鼓乐迎佳宾。
18、快婿如今喜乘龙,浓妆淡抹展花容,明年共庆麟儿获,美满夫妻唱阿侬。
19、自是传家彩笔真,择婚闺秀辩琴人,郎才女貌桃华宴,珍重同心达道身。
20、银蟾映影异寻常;风送新妆出画堂,学识原知才咏絮,相夫刻烛有余光。
21、鸳鸯比翼日相亲,爱甚画眉敬似宾,痴伯今朝无所赠,愿期早获玉麒麟;
喜值阳春二月天,双修慧福缔良缘,华堂争看神仙侣,璧合珠联恰斗妍。
22、蓬瀛春暖艳阳骄,引凤初吹紫玉箫,良夜漏长更似闰;百花伫待庆生朝。
23、天长地久两多情,伦理绵延百世赓,为祝人间仙眷属,齐家先叶风鸾鸣。
24、标梅迨吉订红丝,宝炬光辉乐可知,绣罢鸳鸯移玉步。诗成柳絮展花枝; 珠楼喜见乘龙选,璇阁还闻跨风姿,奏得催妆歌一曲,相夫有礼室家宜。
25、雪案初吟柳絮飘,凤台香谱奏今朝,红丝远系鸳鸯耦,五指轻挥琴瑟调;才女惟应逢雅士,彩鸾端合配文箫,并肩人立如双璧,遥看星光耀碧霄。
26、光辉凤烛乐怡怡,女貌郎才俊俏奇,好学精明通哲理,耽吟风雅幕唐诗;鸳鸯注定朱丝结,锦帐花开玉蕊技,对镜画眉纤细细,双双丽影美丰仪。
27、春生葭律暧风吹,淑女于归正及期,情意甚绸红豆室,情何款密碧纱帏;子平欣遂浮生愿,谦益却工嫁女诗,一柬招邀朋谊厚,老饕准拟醉千卮。
28、鸥鹭联盟萃一堂,于归志庆颂隆昌,□君喜凤如心愿,□女祥龙得意偿。
29、吉日于归灿锦娘,家风十德配钦郎,和耽和乐谐琴瑟,双宿双飞羡凤凰;彩线结心缘夙缔,赤绳系足愿初偿,河山合咏欢今夕,举案深期比孟光。
30、于归爱女老心怡,选婿挑来绝世奇,秀质灵苗原有种,凤呜燕喜岂无诗;凝香髻乱朦胧月,舞影风摇连理枝,快意而翁开口笑,璧人成对见容仪。
31、风卜于归恰约年,三生有约缔良缘,绿云环髻簪钗艳,白首盟心铁石坚;秋霁明蟾征慧秀,春风化雨见恭虔,翠楼酣醉吟声响,争诵而翁嫁女篇。
32、河洲窈窕两怡怡,坦腹东床足炫奇,掌上明琰双彩笔,座中骚客合欢诗;同心曲唱扬金阕,并蒂花开满玉枝,律应黄钟调岁令,苑梅新放映丰仪。
33、拥上氍毹双璧人,笙箫迭奏瑞光臻,红丝一系偿心愿,好向三生问夙因。
以上是所有关于婚嫁的诗句。
6诗经中关于婚姻道德的是哪个诗诗经·卫风·氓》 诗经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氓》是一首叙事诗。叙事诗有故事情节,在叙事中有抒情、议论。作者用第一人称“我”来叙事,采用回忆追述和对比手法。
第一、二章追述恋爱生活。女主人公“送子涉淇”,又劝氓“无怒”;“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是一个热情、温柔的姑娘。
第三、四、五章追述婚后生活。第三章,以兴起,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第四章,以兴起,概说“三岁食贫”,“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第六章表示“躬自悼矣”后的感受和决心:“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作者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线索叙事。作者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