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和西方人婚姻观的对比

中国人和西方人婚姻观的对比,第1张

西方人的婚姻观与中国人的婚姻观有着极大的不同。因为他们认为:婚姻纯属个人私事,任何人不能干涉;同时婚姻不属于道德问题。一个人有权选择和他/她最喜欢的人生活在一起,一旦发现现有的婚姻是一个错误,他/她有权作第二次选择。如果夫妇一方爱上了第三者,任何一方都不会受谴责。在他们看来:强迫两个不相爱的人生活在一起是残忍的。中国的传统婚姻观,一般都讲百年好合,一定终身。问题是,在现实生活中,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家庭中出现裂缝甚至解构的也为数不少,小问题可以调解,大问题象原则性的问题,就难说了,硬撑着,于己于人都未见得是好西方式的的婚姻观,就不一样了,在建立家庭之前后,都始终讲究一个“情”字,有“情”便合在一起,无 “情”便分开

在西方人眼里,爱就是爱,很简单。而且西班牙中产阶级对婚姻的态度是很认真的。中国会这么“开放”,让杰斯相当吃惊。杰斯认为流行音乐不仅仅是旋律必须优美,内容也应当健康,它应该宣扬一些值得提倡的男女情怀。如果每个新娘在“明天将成为别人的新娘”的时候,还可以“最后一次想别的男人”,是一件让新郎无法接受的事,这样的婚姻将来怎么可能长久。如果这样的歌曲能广泛流行和传唱,社会的文明度怎么可能提高?如果每个人的行为都像《心雨》那样,家庭怎么可能和谐?家庭是社会的一分子,家庭不和谐,社会就会堕落。这就是一个西班牙人对中国流行歌曲的看法。各位在继续往下看的时候,可否先在心里想一个问题,如果你是一个男人,正在参加一个重要的比赛,这时候,你妻子生孩子了,你会退出比赛,赶去陪妻子生孩子吗?如果你是一个女人,你觉得你老公这个时候应该回来吗?想好的话,就请带着你自己的回答继续往下看吧。

不久前,全世界的NBA球迷们都在津津乐道一件事情,火箭队的头号球手麦迪在火箭对爵士的比赛中途突然退场,致使火箭队输给了爵士队。麦迪中途离开的原因是什么呢?原来,在火箭对爵士上半场比赛还没有结束的时候,麦迪一位助手打电话给火箭新闻主管内尔松,说小麦的未婚妻哈里斯腹痛难忍,被送往医院生产,他们的儿子即将诞生。内尔松把这个消息转告给了训练师琼斯,等到前两节比赛结束,琼斯就拉住小麦传达了这个消息。焦急的麦迪立刻换掉球衣,迫不及待地赶往医院,一个多小时后,儿子出生了,火箭也输球了。虽然麦迪知道自己对球队无比重要,他的离开很可能让火箭赔掉一场胜利,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离开。家庭永远都是第一位,这个时候,火箭形势再凶险,也只能退居其后。

没有人指责麦迪,在美国,陪着老婆生孩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火箭主教练范甘迪也没有埋怨他们的头号球星,“我们输球并不是因为他不在这里,而是因为我们在进攻上无能,我们都是职业球员,所以我们没有借口”。在美国社会,主流的观点永远是家庭比工作重要,当工作和家庭发生严重冲突的时候,让位的都会是工作。对 NBA熟悉一点的朋友也都知道,只要NBA球队中的球员因为家庭发生重大事情,诸如孩子出生、亲人病重或者死亡等原因请假,即使是在打总决赛,球队都会一律准假,毫无疑义。

但是,在中国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在中国,自古就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伟大榜样,主流思想宣扬的也是先国后家、先公后私的意识,违反者便会被认为是自私自利,缺乏高尚的道德情操。仅就体育圈来说,不要说老婆生产运动员仍然坚持在赛场奋战的例子不胜枚举,就是亲人去世运动员忍住悲痛坚持比赛的也屡见不鲜。所以,不少中国的火箭球迷认为球队形势那么危急,身为头号球星的麦迪应该竭力争胜,率队打完比赛,不应该一时儿女情长,不识大体。现在,我就先来测测诸位的爱情婚姻观,请你先在心里想一想,你是支持小麦离开呢?还是反对小麦离开?

为什么同样是人,但对于婚姻家庭的观念却有着如此大的差别呢?麦迪有句名言:“我就是自己家的'囚犯’,我愿意成为这样的角色”,试想,做为麦迪的妻子,该是多么的幸福呀?可是,在中国呢?有几个男人能做到这点?能说出这样的话?有几个女人可以享受到这种殊荣?既然文化、道德传统等诸多因素决定了人们对于家庭婚姻观念的不同,那么朋友们,你们可曾经想过,我们现在所遵循的婚姻家庭观念就一定是正确的吗?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吗?是符合人性的吗?

(一)

“爱情是婚姻的基础,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这句话已经成了我们目前评判婚姻的一把尺子,可是这句话里,又隐藏了一个致命的悖论:爱情和婚姻究竟是什么关系,究竟应该谁服从谁?如果婚姻应该服从于爱情,那还要婚姻做什么?可是,如果要爱情服从于婚姻,那岂不是要求人类可以控制自己的爱情?可是,爱情真的是可以自我控制的吗?你可以收放自如的要求自己去爱一个人,或者不爱一个人吗?我们不妨先来探讨一下,究竟什么是爱情,“爱情”这个令世人皆魂牵梦萦的情感是否可以胜任“婚姻的基础”这一角色呢?

爱情因其可以带来深沉的幸福感以及诸多惊心动魄的心理感受而使其成为人类共同追求与认同的一种情感。若干个世纪以来,爱情一直是哲学、宗教、心理学、社会学、美学等诸多领域激烈争论的一个命题。尽管人类对于爱情的评价因着文化的差异而各有不同,但爱情也有着许多共同的特性。爱情是男女之间由于爱慕对方而产生的强烈的倾慕之情,包含精神和肉体的两个方面,爱情一旦产生,就会碰撞出耀眼的火花,产生出巨大的能量。爱情是欢乐的,天真的,幸福的,可一旦破裂,便会带来深沉的痛苦,甚至短暂的离别,都会产生轻重不同的痛苦感觉。

西方从古罗马时代就开始研究爱情,而中国,从诗经开始就出现了赞颂爱情的诗句。我们还是来看看中西方一些名人对爱情的评价吧:

费尔巴哈:爱情,就是要成为一个人。

莎士比亚:一个人明明知道沉迷在爱情里是一件多么愚蠢的事情,可是,在讥笑他人的浅薄无聊以后,偏偏会自己打自己的耳光,照样陷入爱情温柔的怀抱。因为美妙的男欢女爱,是天衣无缝的珠联璧合。

卢梭:如果说爱情使人忧心不安的话,则尊重是令人信任的;一个诚实的人是不会单单爱而不敬的,因为我们之所以爱一个人,是由于我们认为那个人有我们所尊重的品质。

歌德:在爱情中,最宝贵的不是占有,而是彼此的尊重与爱慕。

弗洛伊德:健康而正常的爱情,需要以来两种情感的结合,一方面是两心相悦的挚爱的情,另一方面是肉感的性欲。

塞万提斯:情欲只求取乐,欢乐之后,欲念消退,所谓爱情也就完了。这是天然的分界线,不能逾越,只有真正的爱情才是无限量的。

冈察洛夫:爱情的基础不是那种虚伪的动摇的情感-----它娇藏在金碧辉煌的宫殿里经不起一撮金子的诱惑,听不得几句暧昧的话语,那种坚强的爱情,愿意赴汤蹈火。

孟子:食色,性也。

林语堂:一个没有孩子的妻子就是情妇,而一个有孩子的情妇就是妻子。

周国平:相爱者互不束缚对方,是他们对爱情有信心的表现,谁也不现在谁,到头来仍然是谁也离不开谁,这才是真爱。

苏青:就是为肉体着想,我也主张须看重精神恋爱。

傅雷:要找永久的伴侣,也得多用理智考虑,勿被感情蒙蔽。情人的眼光一结婚就会变,变得你自己都不相信,事先要不想到这一着,必招来无穷的痛苦。

老舍:爱情要是没有苦味,甜蜜从何处领略?爱情要是没有眼泪,笑声从何处飞来?爱情是神秘的,宝贵的,必要的,没有他,世界上只有一片枯草,一带黄沙,为爱情而哭而昏乱是有味的,真实的!人们要得不着恋爱的自由,一切的自由都是假的,人若没有两性的爱,一切的爱都是虚空。

胡适:爱情的代价是痛苦,爱情的方式是忍受痛苦。

(二)

对于爱情的论断,古今中外,难以记述。但细究中西方的爱情论调,可以发现一些细微的本质异同,西方人是崇尚爱情的,除了宗教中将“性欲”作为一个需要抑制的东西去约束外,人们对爱情的美好是带着崇敬的心理去接受的。但在中国,大多数的人,对爱情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因素,需要又排斥,接受又逃避,既憧憬爱情激动人心的一面,又恐惧爱情令人痛苦的一面,甚至于直接将爱情视为痛苦。这种矛盾的心态恰恰来自于中国人的传统道德观念。爱情,从孔子的时代起,就未能名正言顺的登上大雅之堂。“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如此看轻女性的儒家创始人,中国文化的老祖,又何以能倡导出一个平等的爱情观?所以说,中国人的爱情观从开始就打上了畸形的烙印,以这种畸形的爱情观为基础的婚姻又如何能幸福?

然而,就算西方的爱情观比较合乎人性,比较成熟,可这种爱情的本质也注定了它不可能给婚姻带来幸福。诚如情爱大师瓦西列夫所说:爱情是本能和思想,是疯狂和理性,是自发和自觉,是激情和修养,是残忍和慈悲。爱情的种种特质都决定了它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爱情跟其他快乐一样,需要一定的刺激,如果没有不快乐做陪衬,这种快乐就会显得平淡,一般说来,晴空万里的爱情会很快的消失,爱情的幸福离开陪衬的感受就不复存在。因此,爱情需要一点点嫉妒、猜疑和戏剧性的游戏,需要一层淡淡的忧伤。爱情要想长久,要想始终保持激情,就要求爱情对象的精神世界极其丰富,要永不停滞,相爱的双方都必须具有细腻的心灵和丰富的想象力,具有善于观察的能力。否则,再热烈的爱情也终会平淡,消失,毁灭。

爱情具有时间上的周期性,这个问题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所证实。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哈赞和多罗瑟历时两年调查了37对不同文化背景的 5000 对夫妻,得出了结论:对大多数人来说,真正的爱情最多只能保持18-30个月,此后,两人要么分道扬镳,要么过上一生平淡的夫妻生活。有证据表明,爱情是大脑中的一种“化学鸡尾酒”激发出来的,这些化学物质即是:多巴胺,苯乙胺和催产素,而这些化学物质的作用在体内最多只能保持两年。可见,爱情本身就是一种阶段性的东西,它赋予人们的刺激感和幸福感总是被限制在一定的时间内,而且在时间上也呈现从高到低的下滑趋势,到最后,麻木和厌倦就产生了。这就是千百年来被人苦苦追求的爱情的本质,它短暂,易变,动荡,不稳定,让如此不确定的东西做为婚姻的基础,婚姻还会是安全幸福的吗?

喜新厌旧是人类的本性,可是幸福的婚姻就必须排斥喜新厌旧,这一点对于女人来说,可能容易做到,但对于男人,你们觉得容易吗?从美国的状况来看,目前,传统模式的一夫一妻制,即一对夫妻生活在一起,共同抚养子女的婚姻已经不足10%,单亲家庭占到美国现实婚姻的一半以上,而同居家庭,系列婚姻,同性婚姻,群婚,开放式婚姻等婚姻形式已经占到美国家庭数目的40%左右,而且还有增长的趋势。所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对传统的婚姻形式提出了质疑:我们的婚姻究竟怎么了?

其实,造成人们婚姻困惑的原因就是长期以来约定俗成的思维:“婚姻必须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之上”。我以上的论述都是在试图说明,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推敲的论断。因为,爱情和婚姻的本质是格格不入的,爱情需要不断变化,而婚姻却寻求稳固不变,将两种自相矛盾的东西拴在一起,怎么可能不导致冲突,而冲突的受害人自然就是人类本身了。在西方,人们没有受到什么传统道德观念的束缚,所以,一段婚姻没有了爱情,就走到了尽头,在中国,因为种种的原因,婚姻即使没有了爱情,可还能继续存在,因为维持婚姻的东西还有很多,比如亲情,比如责任,比如道德,比如家族的观念等等,这本是很可贵的东西,甚至是可以推广的西方世界的一种维持并发展婚姻的思想体系,可中国人却又缺乏自信,认为自己的这一套并不好,认为西方人所说的“爱情是婚姻的基础”才是正确的,所以,中国人也困惑了,一些家庭也算幸福的男人和女人都困惑了,没有了爱,我们还算幸福的家庭,美满的婚姻吗?

如果整个社会都能树立一种观念:爱情只是婚姻建立的基础,而婚姻的维持和发展应该是友情,亲情,责任,义务,善良,宽容等种种中国文化中的优良品质,即使没有爱情,我们也可以让婚姻变的温馨而快乐,这样我们也就不会羡慕和感叹别人的婚姻是充满浪漫爱情的,怀疑自己是悲惨痛苦的,那么大家在面对婚姻的时候,是不是会轻松许多,坚定许多

(三)

在西方人眼中,爱情是人生的至乐。人生如果没有了爱情,那就失去了无限的趣味。所以西方人将宗教家的天堂,称之为“永远的蜜月”,即是此意。西方人认为人在热恋中时,所倾慕的对象就好比天使一样,是完美无缺的,是绝对纯粹的。所以一次真正的爱情,会使人的灵魂得以净化,道德得以升华。用中国人的话来说,一次真心的爱情,会使人大死大活一番,确使人有脱胎换骨之感。此所以西方的文人学者艺术家,无不重视爱情,甚至于一生多次恋爱,以从中寻找灵感与激情。歌德每经过一次恋爱,就有一首好诗,即是此证。

中国人亦深知爱情的美妙,但更知爱情不能仅囿于生理的范围,所以将爱情与孝悌、礼义相配合。中国人以前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来定婚姻。一旦订亲,虽然男女双方从未见面,或仅见过一面,但都知道对方是自己的终身伴侣,所以不免要经常猜测、揣摩、打听,这样,心有所属,终身有托,时间久了,仍会有相思之苦,仍会产生纯真的爱情。虽然没有西方人那样有形的恋爱对象,但无形的对象更易使人联想,使人美化对方,更易产生一超尘脱俗的纯粹美感。“爱情使人高尚”,中国传统的爱情方式仍会使人对此有深刻的体验,且比西方人更刻骨铭心。中国人的爱情观中,不仅男女双方要亲密无间,水乳交融,而且要爱中有敬。爱而敬,使爱的境界得以拓展。西方男女夫妇只是爱而恋。只有爱恋,没有敬意,容易使对方视我为他的私有财产,产生一占有欲。更要命的是,视对方为我所喜爱的物品,平日里固然可以像喜爱收藏物一样予以欣赏、把玩,一旦时过境迁,不再喜爱对方,自然可以弃她(他)而去,像抛弃一件物品一样毫不可惜。此所以西方社会离婚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也就是只爱无敬的爱情观之弊端。试想,我们对自己尊敬有加的长辈、领袖或偶像会轻易抛弃吗?忍心轻易抛弃吗?恐怕不会吧。不仅不会,而且对我们所尊敬的人,还要追随一生,效仿一生。

中国人的爱情观中主张夫妇间要既爱且敬,敬爱有加,以使夫妻关系天长地久。中国的成语形容夫妻关系“举案齐眉,相敬如宾”,没有说“相爱如宾”的,道理即是如此。《诗经》谓“宴尔新婚,如兄如弟”,因兄弟间要互敬互谅。中国古代夫妻常以兄弟相称,西方则无此。中国古代夫妻,又以君卿相呼,则敬的意味更浓。

中国人真诚地希望夫妻双方能恩爱一生,白头偕老。祝福所有人的爱情都能天长地久。“在天愿为比冀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

对话节目《真情调解》中,调解员有胡剑云、柏燕谊。

一、简介

《真情调解》是江西卫视推出的一档演播室对话节目,是全国卫视首档电视调解类栏目。

由章亭担纲主持,栏目组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称号,是全国电视法制节目十佳栏目之一。

《真情调解》聚焦中国人真实情感和现实生活,致力于调和百姓面临的棘手而复杂的矛盾问题,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节目集“室内剧”、“真人秀”、“泛法制类节目”、“公开法庭式”和“娱乐节目”为一体。

 主持人和人民调解员现场为“当事人”排忧解难。融和法庭辩驳元素,通过舞美、灯光、镜头等表现手法,给普通民众的情感提供诉求平台。

十多年来,以其广泛的影响力、传播力及超高的美誉度,成为中国电视史上的现象级节目之一。

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长久的生命力,节目于2011年3月21日21:15在江西卫视首播。

二、节目内容

调解相关生活的方方面面,调解是一种生活态度,调解影响幸福指数。

在这个强调和谐、追求和谐的年代,《真情调解》以调解纠纷,化解矛盾,促进和谐为宗旨。

集最权威的金牌调解员和观察员队伍,集最独到的视角和观点,让观众看到一个不一样的电视调解节目。

它顺应了当前民间争议纠纷较多而期待更多的法庭外和解以提高社会和谐效率的社会需求。

它运用媒介的力量更好地推动了社会尤其是普通民众的和谐感。

家就是有一个等你的人,家是一个避风港 是一个可以给你温暖的地方 你不开心时 家人给你安慰 你开心时 家人陪你一起开心 这就是家 对一个人来说 家 , 永远是可以给你抚慰的地方,家是温馨的港湾,家是我们每一个人最熟悉的地方,家是一个充满亲情的地方,是落叶所能回归的根,是孤雁所能向往的巢,是江河所能拥抱得海,是航船所能依靠的岸。家是温馨的港湾中国人住在城里勒紧裤腰带也要买一幢自己的房子,住在乡头省吃俭用也要建一栋房子,那是因为有了自己的房子才有家的感觉,这是几千年形成的观念,深入进了骨子里,不好改变!中国人老到动也不能动,没有子女很好的照顾也不愿意去养老院,病到快与世长辞时也要回到家中终其一生!所以说,中国人传统观念强烈,较之西方思维是比较守旧,也甚为保守的!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像歌中唱的一样,我们华夏子孙共同有一个温馨的大家庭——中国。中国,一个响亮的国名,牵动着13亿人民的心脏,受着13亿兄弟姐妹的关注。——国富我荣,国辱我耻。中国人不屈不挠、不认输。想当年,有多少烈士倒在敌人的枪口下?有多少烈士上了战场便没再回来?但是,八年,八年来中国人没有低,没有认输。最后,永远的光荣变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中国人爱国,他们要保护自己的国土,同时,他们说,他们希望和平!中国人很团结。当2008年那场惊心动魄的地震发生时,终于让我们看到了可以融化一切寒冷和黑暗的爱。爱创造了多少奇迹?是中国人创造的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灾难来临,大家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全国各地的人们都伸出了援助之手,捐衣的捐衣,捐物的捐物。新的充满温暖的家园又在昔日因发生灾难而变成废墟的土地上建起来了。中国人有的哭了,有的笑了……同时,在2008年的奥运会上,中国健儿似一颗星,让中国这片天空星光璀璨。此时的中国已是一只褪了壳的蝴蝶,披着五彩缤纷的外衣,展开翅膀,正要飞翔更远的地方。她们英姿飒爽地奔跑在运动场上,博得了掌声,取得了至高无上的荣耀,谁不为中国、中国人暗暗称好。在这个大家庭内,发生了太多的事。我们都热爱它,拥戴它。不管我们身在何处,在心中那个最重要位置,放的永远是那两个沉甸甸的字——中国——我的家!

中国人的亲情感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里。家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中国的文化里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所谓家和万事兴。在《大学》里,“齐家”也放在了“治国”“平天下”之前,由此足以证明家对中国人的重要。

而在“家”这个环境下所包含的感情,应该就是亲情的范畴。当然,夫妻之间也会有爱情,但夫妻之间的爱情比情侣之间的爱情要更加深厚,可以说已经超越了爱情。因为夫妻已经成为了一家人,爱情已然升华为亲情,这种亲情虽然不是来自血缘,但却是与来自血缘的亲情相似的一种情感。

我认为,中国人的亲情感就在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在古代,中国十分强调孝道,百善孝为先。古代中国非常注重子女对于父母及长辈的孝顺。当然,同样也强调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中庸》里说“道不远人”,而最近的道即为孝道。我曾经想过一个问题,中国如此注重孝道,为什么父亲节、母亲节都是西方的节日?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中国人将自己对父母的尊敬、爱戴等等一切美好的情感都融入到了每一天的生活里,可以这么说,在中国每一天都是父亲节、母亲节。我们的先人认为对父母尽孝是理所应当、天经地义的事,而且是每天都必须做的事,哪怕是父母去世后也依然要做的事(这里我指的是守孝和祭祀),因此,不会将某一天特别提出来作为父亲或母亲的节日。我想,西方有父亲节、母亲节也是为了表达对父母的爱,只不过中西方的文化有差异。西方可能是认为对父母的爱每天都需要,而选出一天来作为节日,更能突出这种爱。而中国则认为,对父母的爱是子女的义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仅仅局限在某一天里。

结合我们自己的生活体验,也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人的亲情感就在日常生活中。小时候,父母辛辛苦苦养育我们,给我们吃、给我们穿,生病了带我们去打针吃药。长大一点了就叫我们做人的道理,之后还要为我们的学业、事业、婚姻操劳。或许,我们有时候会嫌父母唠叨,但是,我们仔细想想,父母的唠叨还不是为了我们好,还不是希望我们生活得更幸福。试想一下,等到父母都不在了,谁还会在我们耳边唠叨这唠叨那?到时候,我们再想听这样的唠叨,再想感受这样的亲情感都不可能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不要说亲情感离我们很远。其实亲情就在我们身边,只是它太平凡、太普通了,以至于我们忽略了它的存在。这才是最可悲的事情。我们忽略了亲情,却大喊亲情不在了。用一颗敏感而善良的心,去仔细发现亲情的点点滴滴,父母双鬓的白发,父母额头上的皱纹……我们做子女的,难道就一点感触都没有吗?

亲情就在身边,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624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