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关于疫情中的感动作文素材

2022高考关于疫情中的感动作文素材,第1张

在当今和平年代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时刻保卫着我们的安全,似乎永远不知疲倦,哪里有危险,他们就会用身躯挡在危险的最前线,他们就是最美“逆行者”。下面我给大家带来2022高考关于疫情中的感动 作文 素材,希望大家喜欢!

2022高考关于疫情中的感动作文开头

在当今和平年代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时刻保卫着我们的安全,似乎永远不知疲倦,哪里有危险,他们就会用身躯挡在危险的最前线,他们就是最美“逆行者”。

在2020年的 春节 来临之际,一场不见硝烟,不闻炮响的战争打响了,不宣而战。“新型冠状病毒”这个令人谈虎色变的字眼,跳跃到了我们眼前,这是生命与病毒的对抗。成千上万名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纷纷请战,勇敢“逆行”于第一线,他们没有被吓倒,凭着大无畏的气概,守护着每一位病人。

所有的岁月静好,都是因为有人负重前行。今年的万家灯火,是一群把自己包裹在闷罐子防护服中的白衣天使在守护。

别人回家,他们出发,从新年到前线,只隔一列动车。所谓伟大,就是平凡人在本可以保持沉默的时候,拼尽全力燃烧自己,为世界发出微光。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我们相信,大地回春、疫情消散、隔离解除,就在不远的明天。

天亮之后,我们一定不能忘记,那些在漫长冬夜里,为我们披霜冒雪的守夜人。

阴霾终究会被阳光驱散,困难终究会被努力打败。

2022高考关于疫情中的感动作文结尾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无数90后在严峻疫情面前挺身而出,奔赴一线,不顾个人安危,深入一线探访疫情真相的青年记者; 除夕 夜整装待发,支援前线的解放军医疗队;各地医院,在请战书上坚定地按下红手印的医护工作者;还有心系武汉,捐助物资善款的海内外爱心人士。无数感人肺腑的事情中,90后用实际表现告诉社会:我们,一定行!滴水汇成江河,有14亿同胞站在我们背后,众志成城万众一心,请相信每一个人的付出,相信阴霾过后终有灿烂彩虹。

此刻,离我们这么近,白衣天使的工作是如此危险,当人民群众的生命遭遇危险,他们用生命诠释新时代医务工作者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就是最美的逆行者!作为当代少先队员的我,要向最美逆行者学习、致敬!

最美的逆行者,期待人间再也没有病痛与伤害。愿你们,英雄没有用武之地。谢谢你们!

2022高考语文复习的 方法

一、不问收获、但问耕耘

进入高三以后,有两种状态是常见的,也是我们最需要警惕的,一就是根本就紧张不起来,进入不了状态,这样导致的就是学习效率很低,学习成绩下滑或处于低迷状态;二就是紧张过度,老是担心最后的结果,但是没有行动,不能静下心来学习,永远被现实和想象中的结果困扰着,最后成绩也是不断下滑。

在人生的过程中,在现实操作中我们应该把目标分解,给自己设计发展的阶梯,按部就班的完成我们该完成的任务,这样说来高三应该“活在当下”,走好每一步,也就是说认真对待每一个月、每一个星期、每一天,上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道题,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做好每一个“一”),每一步都走好了,最后一定能取得好的成绩。

二、夯实基础、扬长补短

我们一直强调要落实基础,对于高考来说,基础知识多牢都不为过,借用一句 广告 词,没有最扎实、只有更扎实。

学科发展一定要均衡,要有优势科目,但绝对不能有劣势科目。在第一轮复习的时候除了把优势学科学得更好之外,更主要的任务是把劣势学科给补上来,有的学生总是说自己不适合学哪个学科,我看不是,第一是心里暗示的结果,仗还没打呢就认输了可不最后就得输;还有就是对自己太温柔了,得狠一点,只要狠下决心猛下功夫,成绩就能上去,想做就能做好。

三、计划性、条理性

对于高三的复习来说特别忌讳打无准备之仗,不能无计划做事情,脚踏西瓜皮溜到哪儿算哪儿就好比是无头的苍蝇瞎撞。计划的制定要科学、实际、有效,要符合高三的规律和特征,也得符合自己的基本情况。

计划再好也只是计划,不落实没有实际价值,执行力非常关键。做口头上的巨人很容易,但是做行动上的巨人太难了。高三的计划要做到宏观和微观的辨证统一,既要有大计划,每一个阶段都有计划,同时也要把任务分化到每一个星期每一天,小计划的学习内容要具体到位,而且争取每个星期和每个阶段结束后都有 总结 ,从计划的可行性、执行力、效率和效果等多个角度分析,为下一阶段提出可操作性的 措施 。

四、从容应对备考

对于高三来说,考试是一个常态,提醒大家对待考试要有从容的心态,不要总是充满焦虑。对此有几点对同学们的建议。第一,不要过于在意与他人的竞争,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是必须有的,但是我们不能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同学之间可以相互激励,我们应该和同学多交流,取他人之长为我所用,但更重要的还是认真做好自己的复习。第二,如果出现情绪波动这是很正常的,但是要及时调整,争取整体上做到保持积极、乐观、自信的心态,始终做到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始终充满信心的按照计划稳步推进。

2022高考关于疫情中的感动作文素材相关 文章 :

★ 2022年新高考一卷作文素材优秀范文10篇

★ 抗击疫情金句高考作文素材

★ 2022高考热点作文素材10篇

★ 2022高考热点作文素材精选范文

★ 2020抗击疫情高考作文800字

★ 2022钟南山抗击疫情的故事作文5篇

★ 2022高考热点作文素材摘抄

★ 2022年高考热门话题作文素材参考

★ 2022年高考作文素材

★ 2022高考作文热点素材10篇

这次新冠疫情期间,数以万计的医护人员赶往武汉,他们日夜的在一起,为疫情防控做努力。在隔离期间,大家的感情有如亲人一般。甚至于有人调侃,听到声音我都知道是谁。除了医护人员之外,还有各行各业的人为新冠疫情捐款捐物,大家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帮助武汉渡过难关。

在这期间有很多感人的故事,他们的所作所为让我们看到之后就热泪盈眶。比如说环卫工人李大爷,他拿着自己省吃俭用,辛苦攒下来的10071元,毫不犹豫的捐给了武汉。他自己只留下一句话,转身就走,连姓名都无法查证。像这种大公无私,舍己为人,却不留名的好人每次看到都让人很感动。

在江苏省,也有这样一位做好事不留名的老大爷。这位老大爷把自己50万的积蓄,全部捐给了武汉。后来经过广大网友的调查发现,老人自己是一名退休的工人,每个月只有微薄的退休金。在这种情况下,依然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捐了出来,实在是太令人佩服。

这疫情期间武汉很多商店和超市都关门了,尤其是一些吃的和医疗用品的物资非常短缺。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很多捐款捐物的好心人。比如说一位秦师傅,骑着自己的一个电动三轮车,在完全不认识路,也不知道怎么导航的情况下,非常艰难的把20多箱的蔬菜运到了,武汉医疗队所在的地方。我们不知道他走了多少的弯路,在寒冷的冬天,手和脸全部都冻的通红。他却丝毫的不在意,就为了把这些蔬菜送到需要的地方。

正是因为有了这么多平凡的好心人,给予了如此多的物资援助和精神动力。医生们和政府们才更有勇气与新冠疫情做斗争,我们国家的新冠疫情才得以控制住。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全中国人民的心。武汉已封城两周,全国确诊数字还在持续上涨。疫情发生的特殊时期里,出现了很多让人感动的事。

疫情感人故事素材

01、驰援武汉的医疗救援队中,有一支138名队员的特殊队伍——汶川医疗救援队。

除了医务者的天然使命,他们内心还有一个深埋的情结:

“08年汶川地震全国各地的救援队来支援我们四川的时候,义无反顾,这次的疫情也是一样,所有成都医院都愿意派出自己的救援队。报名的人太多太多了,全是自愿的。也算一个报恩吧。”

02、一位老人来到派出所户籍室,他是一位环卫工人,在柜台上放下一个纸包,工作人员起身询问,老人只匆匆说了一句“在那个纸包里包着。”随后便匆匆离开。

工作人员打开纸包只见到一万两千元现金。

老人随后被记者找到,面对采访他只说道:“国家有困难,我就出一份力,不要写我的名字,也不要报道我。”

03、武汉肺科医院的陈军,负责患者核酸检测工作。

他说:“很累,但我不能退缩,外面还有那么多人在等着这个结果。”

一次核酸检测要用大约6个小时,他和同事要不间断地工作12个小时以上。因为手部长期捂在橡胶手套里,汗水无法排除,陈军的手长满了红斑……

04、山东医疗救援队抵达湖北黄冈,奋战在抗疫一线。

为了穿上防护服,女医生们集体剪掉长发:“我还想再短一些,剪个男孩发型吧。”

奋战在疫情一线,短发的你们最美!

05、14岁女孩孙婉清的父母,都是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这个春节她被迫留守在家。她忧心父母,也满怀希望。

春节前,孙婉清用200余字文言写了一封家书,传递着她对父母的问候和鼓励,以及对这场疫情必胜的决心。

她写下每一位医生的誓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她也写下自己坚定的信念:“我坚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

关于疫情作文

我们在过年,他们却在过关,在这病毒肆虐的惴惴不安里,他们一路上披荆斩棘,无所畏惧。

在新型冠状病毒面前,是他们冲到了一线,是他们,不畏艰难。他们,就是来自各个省市的白衣天使,是抗病毒路上的逆行者。

八十三岁的钟南山爷爷,本来可以避开病毒的危险,安度晚年,但是他在人民最需要他的时候,站了出来,就跟十七年前,SARS病毒爆发的时候一样。十七年前,他曾坚定的说:“把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这斩钉截铁的话语,带给全世界无比的震撼。十七年来,这颗为人民服务的心,始终未改,为人民的安全逆行的志,始终不变。

还有许多医生与护士,在大年三十,当我们吃着团圆饭,阖家欢乐的时候,他们却义无反顾地离开家人,踏上去武汉的战场。这些逆行者在医院战地中,为人民安全而战。

致敬逆行者,敬畏自然,守护生命。是他们用执着和坚守诠释着“爱的奉献”,诠释着“大医精诚”。我们由衷的向他们致敬。让我们众志成城一起战胜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期待着他们早日归来阖家团圆,一起走上街头,繁花与共!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用到过 事迹 吧,事迹不是单纯为其单位和个人评功摆好,而是为了鲜明地体现和积极宣扬一种特定时代所需要的精神。一般事迹是怎么起草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疫情防控人物主要事迹学生素材,欢迎阅读与 收藏 。

疫情防控人物主要事迹学生素材1

2020年,注定在历史上写下不凡的一页,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夺走了 春节 的热闹与喜庆,对病毒的不安,在防疫中隔离成了过新年的常态,但与此同时,有这样一批逆行者,他们毅然走出家门,用平凡的肩膀担负起不凡的艰难使命,用“身体”为群众搭建起了一堵防护墙,他们就是社区工作者,李晓中便是他们中的一员。

年轻的“老社区人”

李晓中,男,31岁,中共党员,2016年考入城西街道以来,先后在城西街道高溪社区、城西街道综治办、城西街道未来城社区、城西街道龙溪社区工作,常年的基层工作,让他练就了“轻松愉快地和居民群众打交道”的本领,他有时开玩笑说“我要把城西街道4个社区都服务到,老社区人了”。2020年春节,李晓中正就职于未来城社区党政办,也正是在这时,他“遇到了中高风险地区返凯重点人员”,并坚守疫情防控一线,与同事并肩作战,化险为夷,为凯里新冠疫情防控迎来“春暖花开”。

一条通知匆匆返岗:“宝宝,跟爸爸说再见”

“全体干部立即到岗到位……”。时值大年初一,万家团圆的喜庆正浓,一条工作通知在城西工作群闪动,李晓中立马整理行装,告别他异地工作才见面2天的妻子,和一对牙牙学语的龙凤胎宝宝,踏上返岗行程。

“你放心去吧,爸妈和宝宝我会照顾好”,临行前,妻子不舍地抱着两个孩子送他上车。

“喂,您好,请问近期您和您的家人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吗”,一返回社区,李晓中就投入了全辖区地毯式摸排,这句话每隔一分钟便在李晓中的口中说出,社区电话排查人手紧缺,座机不够,他就用自己的手机,饿了,就与同事一起吃泡面,就在一次次询问,一次次排查,一次次解除警报中度过了春节“假期”。

“我们辖区有5户中高风险地区返凯重点人员”

2020年1月26日下午,在凯旋厂片区开展排查时,得知厂区内有5户中高风险地区返凯人员,厂区的气氛惶恐凝重起来,李晓中压着紧张的情绪立即联系医护人员排查了解,并详细记录相关人员的基本信息。李晓中向他们宣传凯里相关防控政策,叮嘱他们做好每日体温监测,得知有一户中高风险地区返凯人家没有体温计后,李晓中便立即跑往就近药店为其购买体温计,并送到他们手中,同时一再嘱咐他们做好居家隔离观察。

“爽约的爸爸”在坚守疫情防控线

2020年1月29日这天是李晓中的一对龙凤胎宝宝的周岁生日,说好在晚上9点前赶回家陪伴孩子过生日的他,这次又“爽约”了,他说类似的“爽约”已记不清有多少次了,看到爱心企业送来的水和方便面,看到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决心,看到全体同事们顶着熊猫眼在各卡点、各小区奔走,他把对家人的愧疚藏在心中,用消瘦却坚实的肩膀,扛起一名党员干部、一名社区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在2020年1月29日这天下午,他投入到动员凯旋厂5户中高风险地区籍返凯人员到凯里市指定的集中隔离点隔离工作中。然而,动员工作并不顺利,有两户人家始终不同意前往集中隔离点,从下午四到晚上九点,电话里磨破嘴皮子也依然不见效的李晓中和同事们,陷入了不知所措中。

“大家跟我走”,街道党委书记周益民的一句话打破了凝固的空气,就这样,大家共同大踏步走向了“钉子户”,此时什么病毒、危险、防护服等统统抛在了脑后。最终,在多方共同努力下,通过长达6个小时的思想工作,当日晚上10点终于将这5户人员全部安全送到凯里市集中隔离点。回到家中已近凌晨12点,孩子们都睡着了,但回想起能够顺利将5户人家送往集中隔离点,便也无遗憾了。

此后,在这5户人家中有2人被确诊。然而,正是通过前期一系列政策宣传、思想动员、隔离防护等工作,才避免了疫情蔓延,为辖区甚至为凯里市疫情防控赢得了时间。

“强哥,还有菜没今天需要点啥”。2020年3月,经过医疗部门多次鉴定之后,中高风险地区返凯5户家庭中未确诊且达到居家隔离条件的回到了厂区居家隔离,隔离期间他们不能出门,吃饭购买居家用品成了难题,这时,李晓中又得忙碌起来,他每天除了通过电话微信了解他们的身体情况外,还了解他们的“吃饭”情况,只要他们“有求”,李晓中同志必定“有应”,直到疫情缓解。

疫情反复责任不缓

疫情防控进入了常态化后,疫情防控宣传、重点来凯人员、重点场所排查及疫苗动员接种又成了日常工作,李晓中坚持一次次深夜入户排查,一次次解除“警报”,始终按照防疫工作要求,做到第一时间核实、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时间反馈,尽职尽责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2021年8月,国内疫情多点爆发,此时,“警报”再次拉响。地毯式排查,挨家挨户走访又成了日常工作,“您好,请问您及您的家人都接种疫苗没”这句话一天不知道要重复多少次,从1楼走到顶楼,又从顶楼下到1楼,不断的重复着就是为了能够摸清辖区人员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并在其身体符合接种条件的情况下积极动员接种,为建立好疫情防控屏障贡献自己的力量。几天奋斗下来,李晓中同志所负责的片区累计排查982户2448人。

自疫情发生以来,李晓中走街串巷,逐个楼栋排查,挨家挨户宣传动员,累计共排查4000余人次,跟踪监测重点对象500余人。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李晓中始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恪尽职守,将辖区居民群众的安全健康放在首位、护在身后。当疫情暂缓,看着久居家中终于出门踏青的人群,看着只能遥寄相思到团圆相聚的居民群众,从惶恐不安到回归正常的生活,深感欣慰,他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这一岗,我站好了”,他深知,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是无数个和他一样的基层党员干部,携手并肩,给他力量!

疫情防控人物主要事迹学生素材2

李安霞同志,女,1984年5月出生,群众,大专学历。现任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铜兴街道梵净山社区居委委员。2017年1月参加工作,一直担任该职务。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1月24日晚( 除夕 ),李安霞同志接到社区工作群消息“因疫情情况紧急,请社区两委所有成员立即回到社区上班”后,李安霞同志义无反顾地冲上了疫情防控第一线。然而此时的李安霞同志,已是一位怀孕四个月的孕妇。

从那天开始一直到在她分娩之日的前几天,她一直奋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并没有因自己孕妇的身份而要求区别对待。在疫情防控刚开始时,她和同事们挨家挨户地入户进行外地回铜人员排查登记并宣传疫情防控 方法 ,面对很多不理解、不配合的居民,她都耐心地解释政策和为居民们做思想工作。设置卡点执勤后,考虑到她孕妇的身份不能久坐,社区并没有为她安排工作,然而李安霞自己主动请缨去做抗疫后勤保障工作,为在卡点上日夜执勤的抗疫战士们送饭送水。有些卡点缺乏物资,她积极与办事处对接,并主动开车到办事处领取后又送到卡点上。卡点上登记表没有了,她又开车到办公室打印好,送到需要的卡点。社区共设置有19个卡点,给每个卡点轮流送餐一次下来起码两个小时,李安霞同志就这样每天从早上8点30分开始开着车在辖区内来回穿梭,直到下午6—7点每个卡点的战士们都吃上热气腾腾的盒饭后才回家。都说怀孕的孕妇是大熊猫,但是她一直和前线抗疫战士并肩作战,并没有因为自己是孕妇的身份而懈怠,反而打起更多精神投入抗疫工作中。有人曾问李安霞为什么在怀孕的时候不好好休养身体反而这么努力的工作,李安霞回答说“看到同事们都这么辛苦的工作,如果我就这么休息着我心里会感到不安”。

有段时间李安霞孕吐反应严重,但卡点上人员紧张,很多同事都是连轴转,甚至刚值完夜班后第二天又要值白班,为了让值班的同事休息得更好,她没有请假,而是强忍着不适把东西送到需要的同事手中。李安霞同志还主动帮同事承担在电脑上录入数据的工作,孕妇不能久坐,而她却为了疫情防控的任务常常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这让被她帮助过的同事们十分感动。

李安霞同志就是这样一个热爱社区工作、敢于担当的社区工作人员,她平时工作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疫情防控这种特殊时期更是如此,不因自己特殊情况而讲特殊,从1月开始到6月份生产的这5个多月的时间里克服怀孕带来的各种不适,坚持投入工作,团结同事。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如今疫情防控的工作暂时缓和下来了,但她在疫情防控期间所表现出的舍己为人、敬业爱岗的精神,让群众们看到了一个社区居委委员的责任与担当。李安霞同志为疫情防控所付出的努力,也让身边同事们对这个带着身孕坚持工作的女同志感到由衷地敬佩,李安霞同志身上的坚韧品质与不畏苦不怕难的光辉形象,也一直鼓舞着身边的人们。

疫情防控人物主要事迹学生素材3

一个志愿者就是一把泥土,无数把泥土聚集在一起,成就一座山峰。在潘集区芦集镇荣庄社区就有这样一群人,面对疫情,她们勇往直前,用柔弱的肩膀扛起守护家园的重责,保卫一方安全。

舍“小家”为“大家”,积极参与疫情防控。2022年3月26日晚上接到镇里封闭管理通知,芦集镇荣庄社区便连夜召开了两委会,传达会议精神,部署当前疫情防控重点工作,按要求将社区道路全部封闭。田利、刘红梅、姜红艳3人是荣庄社区居民,得知社区防控急缺人手时,她们便第一时间向社区汇报,加入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服从社区安排。“疫情形势严峻,我们也想为社区尽一份力,共渡难关。”

巾帼“红”化身“大白”,主动参与核酸检测。为切断病毒传播途径,准确掌握群众健康状况,荣庄社区志愿者也参与了全员核酸检测。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志愿者穿上防护服,带上护目镜,化身“大白”挨家挨户上门为居民进行信息登记、核酸检测。她们不怕跑断“腿”、说破“嘴”,用心用情为群众服务。荣庄社区5次全员核酸检测都能看到她们忙碌的身影。

“小喇叭”成抗疫“神器”,全面参与疫防宣传。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李玉杰,梁渺,她们是幼儿园的老师,利用给孩子们上网课后的空余时间,加入疫防宣传队伍,主动投身疫防宣传工作中。她们拿起小喇叭,走村串巷,耐心讲解防疫知识,宣传新冠肺炎危害,劝导群众居家不要外出,对外来入村人员及车辆予以劝返,力求让“人人参与防疫、防疫人人有责”理念深入人心,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疫情防控人物主要事迹学生素材4

___,___区___镇___村妇联主席,中国***党员。她是母亲、是妻子、是女儿,但在疫情面前,她化身勇敢的“战士”,舍“小家”顾“大家”,默默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自己的辉煌。

主动请缨,奔赴“疫”线。在大家眼里,___为人热情健谈,做事认真细致,深得广大村民的信赖。面对这次疫情突然来袭,“我家没什么负担,我愿意去抗疫一线。”___在得知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后,第一时间向村书记汇报,主动申请加入疫情防控第一线。简单收拾几件行李,来不及和年幼的孩子告别,便加入了疫情防控中去,冲锋一线,坚守卡口。“党员就该有党员的样子,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是主战场”。面对村民的称赞,她总是这样淡淡的说到。

不畏困难,保卫“疫”线。动员群众居家防护,广泛宣传防疫知识,化身“大白”参与全员核酸检测,为村民运送生活物资……繁重的工作令人疲惫,连续多日的工作让她和家人没有吃过一顿团圆饭,清秀的面庞被口罩勒出血痕,声音变得沙哑不能发声,但她没有怨言,依然坚守在“疫”线,用责任与认真去维护全村的第一道安全防线,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撑起了村里疫情防控工作的“半边天”。

共克时艰,守望“疫”线。尽管不知道这场疫情什么时候能结束,但___总说“阳光总在风雨后”,相信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有人问___:“你在一线不怕吗家里有老有小的。”她回答说:“我其实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怕啥。”一句朴实的话语体现了___的担当精神。她全身心的投入到抗疫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勇担使命,诠释了一名基层妇联人的崇高形象。

疫情防控人物主要事迹学生素材5

在接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紧急通知后,__镇党委闻令而动,__村委会也按照党委要求迅速布防,封路设卡,启动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对__村连夜开展返乡人员摸排工作。__村乡村振兴专干___也积极参与到工作当中。

“我叔,你这是要出去干嘛,你不知道现在疫情形式有多严峻吗,村里大喇叭天天喊,你还想着往外跑,你这不是在给淮南疫情防控工作拖后腿吗回家去吧,要是家里缺吃缺喝缺日用品,你跟我讲,我来给你想办法解决。”__村乡村振兴专干___在__村值守点值班时这样对一位村民说道。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__村疫情防控卡点,___对来(返)__村人员进行检查,查体温、查健康码、行程码;口罩佩戴情况、查核酸检测 报告 ,对不符合进入条件的人,坚决予以劝返。精准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进一步筑牢疫情防控墙,切实保障__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在__村开展的五轮核酸检测工作中,___作为信息采集录入人员参与工作,共采集2148人次,为__村核酸检测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核酸检测点现场,穿着防护服,带着口罩,脸上勒出深痕,手套把手指捂得发白,但是她没有说过一句累,只因为坚持自己心中的理想信念。

___不仅是村干部,同时也是名母亲,家中还有两个年幼的孩子,她把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和磨刀石,始终与__村百姓站在一起,坚决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她的力量,她白天黑夜忙碌、疲惫的身影,她舍小家顾大家,给__村全体干群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无数个“___”上演了“最美逆行”,她们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用责任和担当守牢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以实际行动保障了__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向她们致敬。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终将战胜疫情,迎来春暖花开。

疫情防控人物主要事迹学生素材相关 文章 :

★ 关于疫情防控的作文素材大全5篇

★ 2020六年级抗击疫情作文素材

★ 疫情期间的感人事迹材料范文十篇

★ 关于2020疫情防控的作文

★ 2020抗击疫情党员先锋模范事迹素材大全5篇

★ 关于疫情防控的800字作文精选5篇初中范文素材

★ 大学生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心得体会素材优秀范文5篇

★ 关于疫情防控个人工作总结

★ 李兰娟院士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2020抗击疫情先锋人物感人小故事

 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那你知道学习抗击疫情先锋英雄事迹 心得体会 都有那些吗以下是我为大家准备的抗击疫情先锋人物事迹,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抗击疫情先锋人物事迹一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湖北武汉的医疗垃圾数量快速增长,最高峰时,一天的医疗废物产生量达到240多吨。在这条医院背后的战线上,同样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废处理专业团队赶来驰援。不惧风险、不辞辛苦,他们携手守护着这座城市的安全防线,董清就是其中之一。

 3月24日下午4时,武汉市蔡甸区人民医院,董清正和同事们将一桶桶医疗垃圾装运上车,运往20多公里外的集中处置点。

 董清来武汉已经差不多两个月了。春节期间,当得知武汉当地处置医废的人力、运力出现明显缺口时,董清所在的公司主动向湖北省环保厅请缨驰援。1月29日大年初五,包括董清在内的第一批突击队共12人驾驶5辆清运车从襄阳出发,当天赶到武汉后就立刻投入工作。

 为了尽可能多地处理医废,最开始的一个月里,董清他们每天工作的时间都在12个小时左右。

 虽然清楚自己工作的风险,但董清从未退缩。2月4日,专门接收重症患者的火神山医院投入使用第一天,产生的医疗垃圾需要有人处理。得知任务后,董清果断决定报名先上。

 今年36岁的董清是一名退伍军人,有着14年的党龄。在部队的8年里,他主要在卫生队工作。这次抗击疫情工作中,他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尽可能地帮助队友。

 截至3月25日,董清所在的团队81人已收集转运1933车次共9181吨医疗废物,无一人感染。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武汉市的医废处置能力明显提升,从最初的每天50吨增加到目前的每天2638吨,可以实现“日产日清”。目前,董清的队友大部分已完成任务返回襄阳,他依然继续坚守在武汉。

 抗击疫情先锋人物事迹二

 从除夕夜第一批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出征,到现在已两个月有余。4000余名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坚持精准施治,用爱心温暖了很多患者。记者走近其中3名军队医护人员,倾听他们的抗疫故事……

 来自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三科主任谢渭芬——

 “要精准治疗,细节是关键”,一次握手、一句抚慰都可能是“良药”

 他常说自己就是一名普通军医。事实上,在医学消化内科领域,他可算是全国****之一。他就是来自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支援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三科的主任谢渭芬(见图①,曹希摄)。大年初二刚查完房,他来到院长办公室,言辞恳切地说:“如果没有上战场,就愧对军医这个身份!”请战最终获得批准,谢渭芬赶往抗疫一线……

 “要精准治疗,细节是关键。”查房时,谢渭芬会随时提问管床医生:“患者今天血糖、尿量、血压数据分别是多少”如果回答磕磕巴巴,他就一改平时的温和,黑着脸批评对方……

 一天,医生邹最从病房门口经过,看到谢渭芬正在盯着输液管,嘴里默念着一串数字……邹最明白:谢主任是在计算每分钟输液的滴数。个性化治疗,对输液速度有着非常严苛的要求,100毫升液体需要45分钟内输完,每分钟至少50滴。那天,谢渭芬在病床前站了60秒,数满50滴才放心走出病房。

 “患者再小的事,都是大事。”谢渭芬说,一次握手、一句抚慰都可能是“良药”。一位74岁的患者,高度焦虑,谢渭芬每天查房都握着老人的手,俯身唠唠三五分钟;他还请心理医生柏涌海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几天之后,老人饭量大了,睡觉也踏实了。出院那天,老人紧紧握着谢渭芬的手说:“是您救了我一命!”

 来自联勤保障部队第980医院的火神山医院感染八科一病区主任赵玉英——

 “心病还要‘心’药医”,随时回复微信群里的各种提问,每天数百条

 2月4日,火神山医院收治首批50名感染患者,其中24名被分到了联勤保障部队第980医院副主任医师赵玉英所在的病区。每个班4名护士,除了基础护理,还要负责打扫卫生、照顾患者起居,很多人的身体都吃不消……

 “刚住到医院的患者们,情绪有些焦虑,有什么缓解的好办法”作为感染八科一病区主任,赵玉英试着建起了一个“感染八科医患交流群”。从此,赵玉英就像一个应答机,随时回答群里的各种提问,每天回复数百条,最短的一个字或者一个表情,最长的要一两百字。渐渐地,患者的焦虑感少了,医生也松了一口气:即使不是自己当班,也能随时了解患者的情况。赵玉英总结:“心病还要‘心’药医。”

 “心”药也用在了尹奶奶和钟阿姨身上。得知钟阿姨的儿子小李也是一名感染患者,由于病情较轻,在另一家医院隔离治疗。赵玉英多方协调,把小李转院到火神山医院,安排和钟阿姨住同一个病房。看见儿子来了,钟阿姨脸上有了笑容,在儿子的照顾下,身体一天天好起来。

 后来,赵玉英把小李的另一位病友尹奶奶也搬到这个病房,既方便沟通交流,又可以让小李帮助照顾生活起居。在小李带动下,志愿者越来越多:病房里,有的患者帮助医护人员照顾重症患者起居;医技楼外,有的患者协助医护人员推轮椅、抬担架;楼道里,他们拿起扫把和拖布,打扫卫生、倾倒垃圾……

 如今,病区已有10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了,很多患者“出院不出群”,把名字后边备注上“已出院”,还继续留在群里给大家鼓劲加油。这个病区的医护人员也用上这剂“良方”,建起了自己的医患交流小平台;即使医疗队离开武汉,他们也可以随时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了。

 来自火箭军某医院的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十四科护士长李晓莉——

 “称呼一改,暖心多了”,进病房不叫床号,而是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地叫着

 江城的第一缕阳光洒进窗户,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十四科护士长李晓莉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她麻利地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即将奔赴她的战场:重症病房。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房污染区,感染风险极高。来自火箭军某医院的李晓莉,个头娇小,短发齐耳,说话如蹦豆,走路带阵风,干啥事就一个字:快。

 李晓莉当兵31年,临床护理干了26年。此次支援湖北,李晓莉虽然已经上报了退休,仍带领科里护士集体递交请战书。到了武汉,她担任感染十四科护士长,在全科护士中年纪最大,却也最拼。主管护师乔惠霞与李晓莉一起共事13年,对她的印象就是:“一穿上防护服就像充满了电,投入工作就有使不完的劲儿。”

 在李晓莉的带动下,护士进病房从不叫床号,而是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地叫着。“称呼一改,暖心多了。”李晓莉说,这个“特殊规定”,她已坚持了十多年。

 一位六旬左右的胡阿姨告诉记者:“一下子感觉我们像是亲人,特别热乎。”胡阿姨年前从杭州到武汉探亲,没成想滞留江城无法返乡,还染上了新冠肺炎,刚入院时心情很糟……李晓莉每次见她一口一个“大姐”,和她聊几句家长里短,还在防护服上画上西湖风光,缓解她的“思乡之苦”。如今,胡阿姨不仅身体恢复很快,还乐呵呵地给病友加油。

 92岁的王奶奶,是李晓莉重点护理的患者。这天,她要出院了。李晓莉想临别前给她说上几句话,一进病房,看到王奶奶已坐在床边等她:“闺女,我今天出院啦,老婆子就想多看你一眼。”

 “您出院,我们比您还高兴呢,一会儿用轮椅送您出去,回去了也要注意这些事,第一个……”李晓莉凑在王奶奶耳朵边,叮嘱了一番,带人把她送出了大门……

 送王奶奶出院,李晓莉又开始了新的忙碌。她不到一米六的身影,在人群中显得有些娇小,却在大家心里越发高大……

 抗击疫情先锋人物事迹三

 们来认识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14科护士长李晓莉。从事临床护理专业26年,她曾远赴刚果(金)参加国际维和,也曾冲锋在玉树抗震救灾、舟曲泥石流抢险中救治伤员。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她又一次冲到了第一线。

 一大早,护士长李晓莉像往常一样,赶在早班护理组接班前进入“红区”,每天掌握患者的第一手病情早已成为她的习惯。

 看患者、问病情、查体征,进入病区的李晓莉就像上了发条一样进入了快节奏,一刻也停不下来。所有发现的问题她都现场记录下来,有的粘到病房门上,有的贴在护士站最显眼的地方。

 在这里,患者们有个大事小情,都愿意找风风火火的李晓莉。

 风风火火却也细致入微。85岁的郑大爷前几天有些不舒服,生命体征却并无异常。凭着多年的临床经验,查房时,李晓莉暗暗地留了心。当天中午,郑大爷突然并发症急性发作,血氧急速下降,危及生命。李晓莉和医护人员迅速采取静脉补钾、高流量吸氧等措施急救,从死亡边缘把郑大爷拉了回来。

 李晓莉所在的科室老年患者接近七成,对于这些老年患者,李晓莉为他们一人设计一套护理方案,细心照顾。

 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那你知道学习抗击疫情先锋英雄事迹心得体会都有那些吗以下是我为大家准备的抗击疫情先锋人物事迹,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抗击疫情先锋人物事迹一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湖北武汉的医疗垃圾数量快速增长,最高峰时,一天的医疗废物产生量达到240多吨。在这条医院背后的战线上,同样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废处理专业团队赶来驰援。不惧风险、不辞辛苦,他们携手守护着这座城市的安全防线,董清就是其中之一。

 3月24日下午4时,武汉市蔡甸区人民医院,董清正和同事们将一桶桶医疗垃圾装运上车,运往20多公里外的集中处置点。

 董清来武汉已经差不多两个月了。春节期间,当得知武汉当地处置医废的人力、运力出现明显缺口时,董清所在的公司主动向湖北省环保厅请缨驰援。1月29日大年初五,包括董清在内的第一批突击队共12人驾驶5辆清运车从襄阳出发,当天赶到武汉后就立刻投入工作。

 为了尽可能多地处理医废,最开始的一个月里,董清他们每天工作的时间都在12个小时左右。

 虽然清楚自己工作的风险,但董清从未退缩。2月4日,专门接收重症患者的火神山医院投入使用第一天,产生的医疗垃圾需要有人处理。得知任务后,董清果断决定报名先上。

 今年36岁的董清是一名退伍军人,有着14年的党龄。在部队的8年里,他主要在卫生队工作。这次抗击疫情工作中,他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尽可能地帮助队友。

 截至3月25日,董清所在的团队81人已收集转运1933车次共9181吨医疗废物,无一人感染。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武汉市的医废处置能力明显提升,从最初的每天50吨增加到目前的每天2638吨,可以实现“日产日清”。目前,董清的队友大部分已完成任务返回襄阳,他依然继续坚守在武汉。

 抗击疫情先锋人物事迹二

 从除夕夜第一批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出征,到现在已两个月有余。4000余名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坚持精准施治,用爱心温暖了很多患者。记者走近其中3名军队医护人员,倾听他们的抗疫故事……

 来自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三科主任谢渭芬——

 “要精准治疗,细节是关键”,一次握手、一句抚慰都可能是“良药”

 他常说自己就是一名普通军医。事实上,在医学消化内科领域,他可算是全国****之一。他就是来自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支援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三科的主任谢渭芬(见图①,曹希摄)。大年初二刚查完房,他来到院长办公室,言辞恳切地说:“如果没有上战场,就愧对军医这个身份!”请战最终获得批准,谢渭芬赶往抗疫一线……

 “要精准治疗,细节是关键。”查房时,谢渭芬会随时提问管床医生:“患者今天血糖、尿量、血压数据分别是多少”如果回答磕磕巴巴,他就一改平时的温和,黑着脸批评对方……

 一天,医生邹最从病房门口经过,看到谢渭芬正在盯着输液管,嘴里默念着一串数字……邹最明白:谢主任是在计算每分钟输液的滴数。个性化治疗,对输液速度有着非常严苛的要求,100毫升液体需要45分钟内输完,每分钟至少50滴。那天,谢渭芬在病床前站了60秒,数满50滴才放心走出病房。

 “患者再小的事,都是大事。”谢渭芬说,一次握手、一句抚慰都可能是“良药”。一位74岁的患者,高度焦虑,谢渭芬每天查房都握着老人的手,俯身唠唠三五分钟;他还请心理医生柏涌海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几天之后,老人饭量大了,睡觉也踏实了。出院那天,老人紧紧握着谢渭芬的手说:“是您救了我一命!”

 来自联勤保障部队第980医院的火神山医院感染八科一病区主任赵玉英——

 “心病还要‘心’药医”,随时回复微信群里的各种提问,每天数百条

 2月4日,火神山医院收治首批50名感染患者,其中24名被分到了联勤保障部队第980医院副主任医师赵玉英所在的病区。每个班4名护士,除了基础护理,还要负责打扫卫生、照顾患者起居,很多人的身体都吃不消……

 “刚住到医院的患者们,情绪有些焦虑,有什么缓解的好办法”作为感染八科一病区主任,赵玉英试着建起了一个“感染八科医患交流群”。从此,赵玉英就像一个应答机,随时回答群里的各种提问,每天回复数百条,最短的一个字或者一个表情,最长的要一两百字。渐渐地,患者的焦虑感少了,医生也松了一口气:即使不是自己当班,也能随时了解患者的情况。赵玉英总结:“心病还要‘心’药医。”

 “心”药也用在了尹奶奶和钟阿姨身上。得知钟阿姨的儿子小李也是一名感染患者,由于病情较轻,在另一家医院隔离治疗。赵玉英多方协调,把小李转院到火神山医院,安排和钟阿姨住同一个病房。看见儿子来了,钟阿姨脸上有了笑容,在儿子的照顾下,身体一天天好起来。

 后来,赵玉英把小李的另一位病友尹奶奶也搬到这个病房,既方便沟通交流,又可以让小李帮助照顾生活起居。在小李带动下,志愿者越来越多:病房里,有的患者帮助医护人员照顾重症患者起居;医技楼外,有的患者协助医护人员推轮椅、抬担架;楼道里,他们拿起扫把和拖布,打扫卫生、倾倒垃圾……

 如今,病区已有10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了,很多患者“出院不出群”,把名字后边备注上“已出院”,还继续留在群里给大家鼓劲加油。这个病区的医护人员也用上这剂“良方”,建起了自己的医患交流小平台;即使医疗队离开武汉,他们也可以随时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了。

 来自火箭军某医院的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十四科护士长李晓莉——

 “称呼一改,暖心多了”,进病房不叫床号,而是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地叫着

 江城的第一缕阳光洒进窗户,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十四科护士长李晓莉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她麻利地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即将奔赴她的战场:重症病房。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房污染区,感染风险极高。来自火箭军某医院的李晓莉,个头娇小,短发齐耳,说话如蹦豆,走路带阵风,干啥事就一个字:快。

 李晓莉当兵31年,临床护理干了26年。此次支援湖北,李晓莉虽然已经上报了退休,仍带领科里护士集体递交请战书。到了武汉,她担任感染十四科护士长,在全科护士中年纪最大,却也最拼。主管护师乔惠霞与李晓莉一起共事13年,对她的印象就是:“一穿上防护服就像充满了电,投入工作就有使不完的劲儿。”

 在李晓莉的带动下,护士进病房从不叫床号,而是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地叫着。“称呼一改,暖心多了。”李晓莉说,这个“特殊规定”,她已坚持了十多年。

 一位六旬左右的胡阿姨告诉记者:“一下子感觉我们像是亲人,特别热乎。”胡阿姨年前从杭州到武汉探亲,没成想滞留江城无法返乡,还染上了新冠肺炎,刚入院时心情很糟……李晓莉每次见她一口一个“大姐”,和她聊几句家长里短,还在防护服上画上西湖风光,缓解她的“思乡之苦”。如今,胡阿姨不仅身体恢复很快,还乐呵呵地给病友加油。

 92岁的王奶奶,是李晓莉重点护理的患者。这天,她要出院了。李晓莉想临别前给她说上几句话,一进病房,看到王奶奶已坐在床边等她:“闺女,我今天出院啦,老婆子就想多看你一眼。”

 “您出院,我们比您还高兴呢,一会儿用轮椅送您出去,回去了也要注意这些事,第一个……”李晓莉凑在王奶奶耳朵边,叮嘱了一番,带人把她送出了大门……

 送王奶奶出院,李晓莉又开始了新的忙碌。她不到一米六的身影,在人群中显得有些娇小,却在大家心里越发高大……

 抗击疫情先锋人物事迹三

 们来认识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14科护士长李晓莉。从事临床护理专业26年,她曾远赴刚果(金)参加国际维和,也曾冲锋在玉树抗震救灾、舟曲泥石流抢险中救治伤员。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她又一次冲到了第一线。

 一大早,护士长李晓莉像往常一样,赶在早班护理组接班前进入“红区”,每天掌握患者的第一手病情早已成为她的习惯。

 看患者、问病情、查体征,进入病区的李晓莉就像上了发条一样进入了快节奏,一刻也停不下来。所有发现的问题她都现场记录下来,有的粘到病房门上,有的贴在护士站最显眼的地方。

 在这里,患者们有个大事小情,都愿意找风风火火的李晓莉。

 风风火火却也细致入微。85岁的郑大爷前几天有些不舒服,生命体征却并无异常。凭着多年的临床经验,查房时,李晓莉暗暗地留了心。当天中午,郑大爷突然并发症急性发作,血氧急速下降,危及生命。李晓莉和医护人员迅速采取静脉补钾、高流量吸氧等措施急救,从死亡边缘把郑大爷拉了回来。

 李晓莉所在的科室老年患者接近七成,对于这些老年患者,李晓莉为他们一人设计一套护理方案,细心照顾。

 医者心父母心,医生们在此时此刻像个战士一样挺身而出,纷纷前往武汉去救治病人。他们放弃了假期,也不顾忌了自己的性命,义无反顾地奔向武汉。下面我整理抗击疫情医务人员感人 故事 作文 ,欢迎阅读。

 抗击疫情医务人员感人故事作文1

 带病上岗坚守防控救治第一线

 “疫情就是命令,我们不能等!”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感染科医师张璟琪带病和同事们并肩战斗在防控救治一线。张璟琪是第一批进入隔离病区的医生,从腊月二十七开始到正月初一,他24小时坚守在病区,戴着严密的口罩、护目镜,穿着闷热不透气的防护服,水也不敢多喝,一天工作下来,他本来就因病折磨的腰疼愈加明显,腰也直不起来,只能赶紧平躺着缓解一下。腊月三十日,两个孩子在家里等着他回来过年,从视频中看到他们期待的眼神,听到他们娇嫩的声音,张璟琪说他感到自己是那么的无助,心里也暗暗难过。但是,想到病房里的病人需要及时的救治,需要倍加呵护,他说,“作为一名医生就要舍小家顾大家”。直起腰杆,继续工作,为疫情救治工作奋力前行,张璟琪做到了“不忘从医初心,牢记健康使命”。

 抗击疫情医务人员感人故事作文2

 临危受命感染科主任勇挑重担

 田国祥是县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他是第二批进入感染病区的医生。疫情发生后,他主动担当,积极工作,在做好医疗工作的同时,还做好同事各种思想工作,让大家放松心情,认真工作。他说,作为感染科主任,他由衷地感受到自己所带领的团队,在医治新冠肺炎病人过程中表现出的舍己救人的精神是值得让人肯定的。他们克服着孩子无人照料,自身身体病痛等各种困难留在救治一线,舍小家为大家,展示了医务人员“救死扶伤”的使命担当。

 谈及病区的情况时,田国祥说,在这里我们每天都会对每一位患者进行仔细认真的体格检查,及时上报相关信息,进行心理安慰,思想疏导,并对患者目前的病情进行耐心细致的讲解,尽最大努力消除他们的心理恐惧,缓解他们精神压力,以保证每位患者能够积极配合留观治疗。同时,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隔离病房医务人员和患者的饮食都能得到较好的解决。

 抗击疫情医务人员感人故事作文3

 “我是一名好医生,但却不是一个好孩子“

 “我是一名优秀的医护人员,但我不是一个好孩子。”工作6年的90后武汉第四医院医护人员姜思达对健康时报记者这样评价自己。

 几天前接到通知,医院需要紧急开设两层抗病毒的新病区,急缺人手,经过再三考虑后,他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连夜写好了请战书,交给了院领导。

 姜思达说,母亲身体不好,早在十年前就做了子宫切除术,父母就只有我这一个儿子,我如果不幸感染牺牲了,谁来给他们养老。

 “但是时间不等人,病毒正在以飞快的速度肆虐传播!我就是应该冲在最前面!”1月25日12点,医院下达了通知,下午两点钟之前到西院报道!此前四天,他已经工作了70多个小时了。

 姜思达作为东院第一批护理支援队队员,主动要求被划分到门诊输液室,感染病人最开始接受的治疗就是在输液门诊。“明显觉得自己身体极度透支,随时都有可能倒下。” 姜思达回忆到。当时心情极度困扰,一方面是因为没有休息好,另一方面是担心自己现在状态很差,免疫力是极度低下的。

 抗击疫情医务人员感人故事作文4

 主动支援夫妻二人齐上阵

 呼吸内科医师雷卫伟,儿科护士王宇涵,他们是普普通通的医务工作者,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他们既是夫妻,又是同事,更是战友。今年 春节 ,因为抗击疫情,他们夫妻主动进入隔离病区,用“仁心”守护着患者的安康。因为老人年迈,两个孩子还小,只能托付给堂弟家照顾。作为父母,他们知道孩子的思念,也深深牵挂孩子,越是这样,他们越是感觉到亲情、健康的重要,也越知道自己作为医护人员的职责重要。在特殊的环境里,王宇涵度过了她26岁的生日,没有烛光,没有生日 蛋糕 ,在布满消毒水味道的房间里,她默默的祈祷,这次疫情赶紧过去,祝福家人、朋友、全国人民健康幸福。她说能和丈夫并肩战斗,有丈夫的理解支持,她也感觉到很幸福。“职责所在,使命在身,我们一起加油!”这是他们夫妻二人共同勉励的一句话。

 抗击疫情医务人员感人故事作文5

 一封寄往前线的家书

 “亲爱的老婆:你在武汉辛苦了!视频看到你在那边没事,真好!你专心坚守自己的岗位,我和爸妈做你坚强的后盾……也请你照顾好自己,我们等着你们尽快打赢这场防疫战,早日回家团聚!”

 2月10日,是第二批河北支援湖北医疗队入驻武汉市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的第四天。“90后”护士马玉洁收到了丈夫满怀深情的信,信息虽简短却饱含牵挂。

 马玉洁是故城县人民医院ICU重症室的一名护士,她的丈夫曹子岩是该县的一名交警,两人有一对可爱的儿女,女儿三岁,儿子仅一岁。

 “大年初二,玉洁跟我说,她想向单位请战,去湖北抗疫。”曹子岩说,那时,新冠肺炎疫情日渐严峻,防控疫情阻击战的号角刚刚吹响。“她说,病房是医务人员的战场,救护伤患是她的责任。大疫当前,外表柔弱的她,骨子里满是坚韧和担当,纵然不舍我也必须支持她去。”

 2月5日13时20分许,正在单位值班的曹子岩接到了马玉洁的告别电话:“我的请战被批准了。作为故城县第一批参加河北支援湖北医疗队的成员,我们一会儿就出发,你要照顾好爸妈和孩子。”“家里你放心,只管照顾好自己……”“通知我开会呢,我先挂了。”未等曹子岩把话说完,妻子已经匆匆挂断了电话。几乎是一瞬间,七尺男儿红了眼眶,轻轻呢喃,“一定要平安回来。”

 抵达武汉后,马玉洁和队友们经过紧张的培训,在 元宵节 当晚便投入到了战“疫”一线。“方舱医院原本是体育馆,里面分隔出一个个病区,摆满了床,触目所及都是人。”尽管已经提前获知了院内的情况,但眼前的情景还是令马玉洁深感震撼。来不及多想,队友们迅速按之前的分组顺序进入工作岗位,“八九个人为一组,负责护理照顾区域内250张床位上的病患。”

 抽血、取咽拭子、测体温……自打进入医院后,马玉洁和她的队友们没有停歇过。“护理站设在靠墙的一侧,就是一张桌子,上头摆放着体温计、胶带等物品,紧挨着护理站堆放着药品和供患者使用的一次性生活用品和食物,没有给护士们安排座位,当然,有座位我们也没有时间坐。”马玉洁说。

 换完班静下来时,马玉洁不免想念家人,尤其是两个孩子。读完了“与妻书”,马玉洁潸然落泪,“来了这边都没敢跟他们视频过,实在忍不住了就看看他们的照片。爸妈、老公,我一定会照顾好自己。孩子们,你们听话,等着妈妈回去!”

相关 文章 :

1 抗击疫情医生感人事迹作文素材5篇

2 2020抗击疫情感人故事

3 抗击疫情的一些感人故事作文素材5则

4 抗疫情感人事迹作文素材

5 关于疫情中的感人故事作文

6 2020疫情作文素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629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