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三门峡市渑池县回达州渠县需要隔离吗?

河南三门峡市渑池县回达州渠县需要隔离吗?,第1张

截止目前,三门峡市为低风险区,来返达无需隔离,建议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达,抵达后按照社区要求,24小时内再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推荐阅读:河南省疫情防控要求

重点关注河南省安阳市疫情。对2021年12月28日至2022年1月9日24时有河南省安阳市旅居史的来达人员,实施居家或集中隔离措施;对自2022年1月10日0时以来有河南省安阳市旅居史的来川人员,实施集中隔离措施。

高度关注河南省疫情,特别是郑州市疫情,对2021年12月28日以来有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区、二七区、中原区旅居史,对2021年12月30日以来有河南省郑州市所有县旅居史的来达人员,实行居家或集中隔离直至离开郑州市满14天,隔离期间每3天完成1次鼻咽拭子核酸检测,第14天采用“双采双检”。

对2021年12月28日以来有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周口市太康县旅居史,对2021年12月31日以来有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旅居史,对2022年1月3日以来有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旅居史的来达人员实施居家或集中隔离。

撰文|董鑫

我国疫情防控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11月28日,新华社、《人民日报》和央视接连就疫情防控发表评论。

新华时评:

《尽最大努力为老百姓提供方便》

《方舱无小事》

《“三个坚定不移”是制胜法宝》

人民日报仲音:

《科学精准,提高防疫工作的有效性》

央视快评:

《以快制快,打赢常态化疫情防控攻坚战》

新华时评指出,实践证明,我们的防控政策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我们的防控措施是科学有效的。

坚持就是胜利。

只要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定不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坚定不移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全国上下_力同心、并肩作战,提升科学防控之智、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就一定能打赢常态化疫情防控攻坚战。

现阶段及时控制疫情的最佳选择

国家卫健委最新数据显示,11月27日0-24时,31个省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748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6304例。

新华社和央视都在评论中对我国目前疫情形势做出了判断:

在这一波疫情中,奥密克戎变异株呈现出免疫逃逸能力更强、潜伏期更短、传播速度更快的特点。

本土疫情态势严峻复杂,传播范围广、传播链条多、疫情波及面扩大。

防控难度远大于以往,任务艰巨繁重,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人民日报仲音指出,遭遇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我们不断适应新冠病毒变异新特点和疫情防控新形势,先后出台了九版疫情防控方案和最新的二十条优化措施,新冠肺炎重症率和病亡率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

央视快评指出,从近三年我国防疫成效来看,以快制快,方能保持“动态清零”,从而保证了我国极低的发病率、死亡率和住院率,以及经济社会的平稳运行,这是综合社会成本最低的防疫策略,是现阶段我国及时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的最佳选择,我们要坚决贯彻执行。

以快制快

缜密的部署,需要各地的坚决落实。

“以快制快”,这是三大央媒接连发布的五篇评论文章都提到的关键词。

新华时评提出,要以快制快,加快局部聚集性疫情处置;人民日报仲音指出,要以快制快,构筑全社会共同防控的战线。

总得来说,“以快制快”都有哪些要求?央视快评给出了完整解读:

各地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第九版防控方案,落实二十条优化措施,不动摇、不走样;

优化核酸采样点布局,强化常态化监测预警,及时发现管控社会面的感染者,准确判定管控密切接触者,及时精确划定并公布风险区;

疫情防控中要切实做到快检、快转、快隔、快解,尽最大可能切断传染源、控制疫情波及范围,减少疫情处置时间,减少因疫情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不便;

坚决快速整治“层层加码”“一刀切”等问题,进一步纠正与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二十条优化措施不相符的做法;

全力做好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服务保障,切实满足疫情处置期间群众基本生活需求,保障看病就医等基本民生服务,加大对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的关心帮助力度,解决好人民群众实际困难,尽力维护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抗疫的目的就是为民造福

有效的措施,需要各方的有力执行。

新华时评的两篇文章专门聚焦了目前广受关注的封控措施和方舱设施两个问题。

在疫情封控措施方面,评论文章指出,抗疫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民造福,就是护佑每一个人的健康、平安。要让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支持、配合,凝聚起疫情防控基层一线的强大合力。

政知道注意到,近期,已有不少地方开始对疫情防控工作,特别是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做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

北京提出,严禁采用硬质围挡封堵消防通道、单元门、小区门,临时管控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4小时;严格把控全市涉及民生保障相关的商场超市涉疫处置工作,做到快封快解,原则上关闭一天后即重新开放,最多不超过三天;在近期疫情防控实际操作中,一些小区出现阳性后,封控措施精准限定于单元,且快封快解等。

合肥探索实行“16个不得”负面清单管理,对居家隔离人员要加强上门服务,不得贴封条、上锁、焊门;不得随意扩大封控区域、延长封控时间;楼栋不得一封了之,生活必需物资要力争及时保障到位等。

在方舱设施方面,近期有不少网友反映方舱医院存在环境比较差等问题。

新华时评指出,不少方舱医院是由会展中心、体育场馆等临时改造而来,在硬件设置、物资准备和人员安排等方面,因时间仓促还没能完全到位。

许多进入方舱的感染者面对身体、生活和心理上的多方面不适,需要周到服务和细致照顾。希望相关地区从好的做法中吸取经验,在确保建设速度的同时确保服务质量。

要及时听取患者意见,加大物资调配、统筹各方力量,尽快予以调整和改进。要格外关注群众冷暖,特别要保障好老人、孩童等特殊群体的身心健康。疏解他们的焦虑和困难,让他们住得安心,尽早康复。

延伸阅读:

北京此轮疫情为何居高不下?专家:遭遇国内目前传播力最强毒株

北京此轮疫情已持续近两个月。据北京市卫健委消息,11月26日,北京新增747例本土确诊病例和3560例无症状感染者,数量已突破4000。

在同样的防控处置下,本轮疫情为何如此复杂?对于部分小区流传的“邻居阳性可居家”倡议,应该如何看待?4名死亡病例均为新冠轻型,接种疫苗是否还有意义?

11月27日,对于市民关心的多个问题,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进行了释疑。

问题1:采取了同样的甚至更大力度的防控措施,为何此轮疫情感染者居高不下?

李侗曾:北京本轮疫情的主要毒株是奥密克戎BF7。作为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一种,BF7的传染性太强,德尔塔的R0是5-6,奥密克戎超过了10。且奥密克戎免疫逃逸能力更强,喜欢在上呼吸道繁殖,这意味着感染者能够通过说话、咳嗽,感染给更多的病例,周围的人更容易传染上,奥密克戎轻症较多,也容易降低警惕性。

即便和奥密克戎其他变异株相比,如与年初BA1、BA2和前段时间很多地方流行的BA5变异株相比,BF7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能力更强,是目前国内奥密克戎家族中传播力最强的新冠变异株。

此外,奥密克戎感染后1天就可排毒,两三天就可出现第二代病例,因此依以前的检测频率可能漏掉一些人,检出阳性的时候已经造成了传播;从我个人接触的病例看,虽然感染性增强了、代际时间变短了,但感染后转阴的时间仍在7-10天,也没有缩短。我觉得这些都造成了防控的难度增加。

问题2:BF7的特点是怎样的?

李侗曾:BF7是奥密克戎的一个分支,因此也遵循了奥密克戎的特点:

首先是免疫逃逸能力很强,接种过疫苗和感染过的人,虽然获得了抗体,但是面对奥密克戎仍然可能再次感染,从全球看,各地都因奥密克戎引起了疫情反弹。

其次,奥密克戎的潜伏期短了,传播速度更快了,感染后两三天就已经有传染性,可以出现第二代病例。一旦流调慢一些,人数就可能迅速增加。

从致病力角度看,相比原始毒株、德尔塔有所下降,更多表现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发烧、流涕等,少数人有消化道症状。

问题3:如果邻居同意,阳性可以居家隔离不送方舱。这种方式是否可行?

李侗曾:对于无症状感染者或密接本人来说,大多数人是愿意居家观察的,但是不能只考虑自己,需要考虑家庭以及社区。

从家庭的角度看,奥密克戎传染性太强,家庭成员有老人、孕妇一定要小心;我们在临床看到新冠给每个家庭带来的影响千差万别,一些老人感染后会成为重症、危重症病例,基础病加重。如果家里没有高危人群,那么邻居家是否有?他们是否有顾虑?

讨论这个问题,我们会看到两种观点。有的群体同意,也有的居民在邻居阳性后很关心何时转走,担心影响到自己的家庭。

如果能够做到精准,一家一策、一人一策,当然是最好的,但需要通过专业人员评估社区环境、家庭通风下水条件等,确保周围是安全的。现实是没有可靠的评估方法,很多社区也做不到这一点,采取集中隔离的策略是考虑到现实情况。将来怎么调整,要做好预案。

问题4:北京此轮疫情出现了4名死亡病例,有什么特点?接种疫苗还有意义吗?

李侗曾:从总体信息上看,死亡病例都有严重的基础疾病。从我们看到的一些偏重病人看,一种是本身基础病就很严重,另一种可能是感染新冠后加重了基础病。

接种疫苗的问题,根据全世界的反馈,疫苗可以降低重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完成疫苗接种的人群,重症病死率明显低于完全没有接种的人群。

对于疫苗犹豫这个问题,其实疫苗非常安全,包括很多老人担心的慢性病等,只要处在疾病稳定期,不用过于担心。很多老人完成了全程和加强接种,结果非常安全。目前疫情形势严峻,冬季又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呼吁老年人尽快完成加强接种。

问题5:目前对不同分级的患者是如何治疗的?

李侗曾:无症状感染者没有症状,可以暂时不治疗,也没必要用药。但要区分高风险人群,比如老年人、基础病人群、免疫低下人群、长期吸烟人群、肥胖人群、孕晚期人群,他们可能出现症状甚至重症。

对于轻型病例,主要是对症治疗,高风险人群如有必要也会使用抗病毒药物。

对于普通型病例,很多已经有肺炎,如果经评估进展风险比较大,可以在临床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抗病毒药物。

丰城市泉港镇开展疫情防控安全知识宣讲会活动,向村民普及防疫知识。受访者供图

丰城市泉港镇所有发热门诊的接诊量,高峰时期一天曾达上千人,目前已回落到一天接诊20人左右。

丰城市是江西省宜春市下辖的县级市,胡小琅是丰城市泉港镇党委委员,分管全镇疫情防控工作。过去一个多月,他所在的泉港镇提前备药、精细用药,减缓医护人员感染速度,平稳度过了第一波感染高峰。

过去三年,疫情阻挡了很多人春节回家团圆的脚步。1月8日,“新十条”发布满月,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即将到来的兔年春节,在外地工作的人终于可以返乡过个团圆年。但对江西省丰城市泉港镇干部胡小琅而言,今年春节他依旧无法陪伴家人。

目前泉港镇常住人口感染率达到85%,大部分人都已经“阳康”,但胡小琅心里绷着的弦始终不敢放松。当下正值春运返乡潮,胡小琅最担心的是返乡人员有可能会将新毒株从外地带回家乡。为迎战有可能到来的第二波感染高峰,他仍在忙碌着。

以下是胡小琅的自述:

提前储备药品,平稳度过第一波感染高峰

泉港镇是丰城市比较偏远的一个乡镇,镇上到市里约有30公里路程,开车大概40分钟。泉港镇户籍人口有5万余人,绝大多数都长期在外务工,只在春节期间才回来,留在镇里的常住人口仅有13万余人,主要是留守在家的老人、妇女和儿童。

镇里前期做过专门的摸排登记,留守在家的13万余人里,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等重点人群数量占到一半,约有6000余人,因此防疫的担子不轻。全镇干部一直都是紧绷防疫之弦,作为分管疫情防控工作的党委委员,我更是如履薄冰。

“新十条”发布后,市里在全省率先采购了一批呼吸机,并组织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的专家到各乡镇展开业务培训,指导乡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及各村村医如何识别危重症患者、如何科学用药、在部分药品紧缺时如何改用平替药品等等。

随着全国各地陆续迎来第一波感染高峰,多地遭遇缺医少药,布洛芬等退烧药更是“一药难求”。值得一提的是,泉港镇全程没有出现缺药的情况,这是因为我们早早做了打算,提前储备了相应药品。

在“新十条”正式发布之前,镇里就已经关注到广州、北京等大城市放开的迹象。当时我们预判,全国进一步放开的脚步即将来临。于是镇党委、政府立即谋划部署,提前采购了一批药品,为后来平稳度过第一波感染高峰,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保障作用。

在药品使用方面,我们也是精打细算“过紧日子”。“新十条”一经发布,镇里就立刻通知辖区所有医院、诊所、村卫生室,即日起一律按需开药,将药品拆整为零,每位患者每次就诊只开一个疗程的药,其中布洛芬我们是免费发放不收费,有效避免了药品资源的浪费。

在确保重症患者救治方面,我们及时对镇卫生院的病房进行了改造提升,床位数由原来的50多张增加到了70多张,方便症状较重的老年患者等能够就地住院观察治疗。最终统计,全镇住院患者总共只有20多名,病房并没有出现担心的爆满情况,疫情形势比我们预想的要乐观,我们得以成功度过第一波感染潮。

就诊高峰回落,全镇常住人口感染率达85%

由于分管镇里的疫情防控工作,全镇每天的感染人数都会上报汇总到我手中。我清楚记得,泉港镇的第一波感染高峰,出现在“新十条”发布一周后,也就是2022年12月15日前后。高峰期的那段时间,全镇发热门诊最多的一天一共接诊了上千名患者。

放开后因为感染人数激增,在实际诊疗过程中,门诊医生主要依据是否有发热、咳嗽、乏力、肌肉酸痛等显著症状,来判断患者是否为感染新冠病毒。如果患者有需求,也可以到镇里的固定检测点做核酸或抗原检测,进一步确定是否为阳性。

在农村地区交通不便,距离镇上较远的患者,一般会优先选择在村卫生室就医;距离镇上较近或是症状较重的患者,才会选择到镇卫生院看病。针对这种情况,镇卫生院也安排了医生到各村巡诊,并加强对村医的用药指导。

对于轻症患者,拿药后即可自行回家;对于重症患者,医生会建议到镇卫生院住院治疗,如果住院期间观察到病情有转为危重症的恶化迹象,镇卫生院会第一时间通过医联体机制联系一对一的上级医院,将患者转运至市人民医院接受救治,等送到时市人民医院的床位及专家已做好准备,可以免去患者重新办理入院手续的等待时间。在第一波感染潮中,全镇重症人数只有10余人,向上级医院转运的不足10人。

为了防止社会面感染与医护感染叠加,第一波感染潮来临时,镇卫生院开设了专门的发热门诊,将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分为三班进行轮替并进行闭环管理,强调做好院感防控和医护人员个人防护。这样一来,一旦出现医护人员感染,轮替力量还可以继续顶上。多措并举之下,医护人员的感染速度得到了有效遏制,第一波高峰期间,医护人员感染率维持在50%左右的较低水平,确保了医院门诊的基本运转。

资料图/图文无关

到了2022年12月20日左右,全镇发热门诊就诊高峰明显回落,第一波感染潮开始进入尾声。目前全镇常住人口的感染率达到85%,基本都已经“阳康”。现在全镇发热门诊每天的接诊数量在20人左右,与疫情暴发之前的往年冬季无异。

春节坚守岗位,全力迎战第二波感染高峰

1月8日,“新十条”发布满月,新冠病毒感染正式实施“乙类乙管”,防疫措施进一步放开,加上春运返乡潮,农村地区很可能迎来第二波感染高峰。按照上一次的经验,我们预测同样是在一周以后,也就是1月15日左右,泉港镇将迎来第二波感染高峰。

考虑到国内部分城市已经出现了XXB和XBB15等新型毒株,当下我们最担心的就是返乡人员可能会将新型毒株从外地带回老家,从而导致本地村民二次感染,或是威胁到那些一直未感染过的脆弱人群。

春节期间同样是农村地区举办宴会的高峰期。为防范人员聚集带来疫情传播风险,连日来,全镇干部们走村入户加大宣传力度,倡导红白喜事简办,规模控制在5桌以内。同时,告诉老表们要劝说在外的亲戚,如果仍是阳性尽量暂缓返乡,避免给家中老人带来健康风险。部分处于感染期的在外务工人员经过家人劝说后,表示取消返乡计划或是等到痊愈之后再返乡。

我们对全镇3万多名在外务工人员进行了返乡意愿摸排,其中打算返乡过春节的有1万多人。目前已经有两三百名在外务工人员返回了镇里,年龄集中在40岁至50岁,其中的90%都感染过一次并已痊愈,疫情输入风险总体可控。

迎战第二波感染高峰,我们有充足的信心和准备。

针对新型毒株的特点,我们再次组织全镇医护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以便在接诊过程中能够快速识别患者感染的是否为新型毒株。一旦发现新型毒株将立即上报,及时采取有力措施控制新型毒株的传播范围。此外,疫苗接种工作也在持续推进,符合条件的村民已可以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第四针。

随着防疫措施的不断放开,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为防重症。在前期建立了重点人群健康台账的基础上,接下来我们要重点做好入户健康监测和持续跟踪,重点人群一旦出现感染症状,将提前用药干预,避免转为重症。

近日,在走村入户过程中我欣慰地发现,经历了第一波感染潮之后,老表们的防疫意识普遍提高,进入超市等公共场所都会自觉佩戴好口罩。同时大家也不再谈“疫”色变,全民防疫意识变得更加科学。

相比第一次感染潮,现在全镇的药品储备量已经翻倍。全镇干部和医护人员也已经感染过一次,镇政府及卫生院的正常运转,在短时间内不会再受到疫情影响。我自己是2022年12月16日感染,接种了3针疫苗,症状较轻,吃了中成药后第二天体温恢复正常,就回到了工作岗位。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党员干部是为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和群众最贴近的人。疫情三年,基层党员干部坚守了三年。虽然今年的防疫政策放开了,按理说终于可以陪家人好好过个团圆年。但放开不等于放松,为全力迎战第二波感染高峰,春节我们仍然将在岗位上度过,继续做好千家万户的健康守护人。

浙江嘉兴海宁目前属于B类管控地区,返渠需居家隔离7天,返渠须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抵渠后扫“入川码”,24小时内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并及时主动报备。

返达人员可以在微信小程序上报备行程。

渠县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电话:0818-7777777

渠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电话:0818-7322049

推荐阅读:“两节”期间,我省农村地区返乡人员有哪些注意事项

根据《四川省农村地区2022年元旦、春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十二条工作措施》规定:

_返乡人员到家后要第一时间向居委会或网格员报备近14天的旅居史;

_做好个人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第一时间向网格员报备,并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前往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就诊。

根据《四川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规定:

_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县人员严格限制出行,这类人员来川后将实施居家或集中隔离,每3天进行1次核酸检测,直至离开风险地满14天;

_有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地市的其他县旅居史的来川人员需持有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到达川内目的地后24小时内再进行1次核酸检测。

_陆地边境口岸城市的来川人员需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_倡导所有从省外来川的人员均进行1次核酸检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630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