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开疫情放开有没有新闻分布的

中国公开疫情放开有没有新闻分布的,第1张

12月17日,我国全面优化当前疫情防控措施。这是不是也预示着,我国的“抗疫”战争全面结束,还是说,这场战争才刚刚真正的开始?

感染高峰

自从全面优化疫情防控措施以来,我国各地疫情新增感染人数日益俱增,每天新增的无症状感染者更是骇人听闻。专家预测,我国第一波感染高峰,将在12月下旬至2023年中下旬全面爆发。

届时,可能将有90%的人都会感染新冠疫情(奥密克戎)。专家又称:这其中有90%的人都是无症状感染者。

我们从我国十大主要城市来看一下

上海市:预测第一波感染高峰从2022年12月24日开始,到2023年1月27日结束,最高感染峰值在12月24日。预估当日(12月21日)有1218万人感染,占总人口的5%,截止目前大概有22%的人已经感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

北京市:预测第一波感染高峰从2022年12月17日开始,到2023年1月24日结束,最高感染峰值在12月17日,目前已经过去。预估当日(12月21日)有892万人感染,占总人口的407%,截止目前大概有457%的人已经感染,已经接近北京市总人口的一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

深圳市:预测第一波感染高峰从2022年12月22日开始,到2023年1月23日结束,最高感染峰值在12月22日。预估当日(12月21日)有119万人感染,占总人口的68%,截止目前大概有274%的人已经感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

广州市:预测第一波感染高峰从2022年12月26日开始,到2023年2月05日结束,最高感染峰值在12月26日。预估当日(12月21日)有8075万人感染,占总人口的43%,截止目前大概有252%的人已经感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

杭州市:预测第一波感染高峰从2022年12月25日开始,到2023年1月28日结束,最高感染峰值在12月25日。预估当日(12月21日)有597万人感染,占总人口的5%,截止目前大概有222%的人已经感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

武汉市:预测第一波感染高峰从2022年12月17日开始,到2023年1月26日结束,最高感染峰值在12月17日。预估当日(12月21日)有359万人感染,占总人口的29%,截止目前大概有433%的人已经感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

南京市:预测第一波感染高峰从2022年12月20日开始,到2023年1月30日结束,最高感染峰值在12月20日。预估当日(12月21日)有491万人感染,占总人口的53%,截止目前大概有286%的人已经感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

重庆市:预测第一波感染高峰从2022年12月18日开始,到2023年1月25日结束,最高感染峰值在12月18日。预估当日(12月21日)有114万人感染,占总人口的36%,截止目前大概有429%的人已经感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

常州市:预测第一波感染高峰从2022年12月26日开始,到2023年1月29日结束,最高感染峰值在12月26日。预估当日(12月21日)有202万人感染,占总人口的38%,截止目前大概有17%的人已经感染。

转阴后为何咳嗽不止?新冠病毒是否攻击人体生殖系统?——国家卫健委组织权威专家解答防疫热点问题)

新华社记者张泉、宋晨

很多新冠病毒感染者转阴后仍一直咳嗽,也有网民反映,感染后出现月经紊乱、子宫异常出血等情况。转阴后仍然咳嗽的原因是什么,该如何缓解?新冠病毒是否攻击人体生殖系统?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权威专家作出回应。

“近期,大多数感染者表现为发热、咽痛、咳嗽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很多人转阴后咳嗽仍会迁延较长时间。我们一般认为,超过三周以上的就是亚急性咳嗽,其中,最常见的是感染后咳嗽。”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副主任林江涛说。

视频截图

林江涛介绍,感染后咳嗽的成因,是上呼吸道感染时造成支气管黏膜的损伤或感觉神经裸露,从而对外界各种刺激的敏感性增高。因此,气温的降低、吸烟的烟雾、厨房油烟等物理和化学性刺激都有可能引起剧烈咳嗽。

“转阴后的咳嗽敏感性增高并不是感染,这个时候既不需要抗病毒,也不需要抗菌药物治疗,可以自行恢复。”林江涛说,感染后咳嗽的患者要避免各种对呼吸道的刺激性因素,如果症状重,影响到工作、学习和休息,可以到医院就诊,医生一般会对症采用止咳药物进行治疗,一些中成药的效果也非常理想。

“从中医角度讲,感染者转阴后处于外邪将尽未尽的状态,这时会出现一些肺的生理功能异常,从而导致咳嗽。”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祝勇介绍,可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清肺或者润肺的治疗方法,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有网民表示,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月经紊乱、子宫异常出血等情况,怀疑新冠病毒攻击人体生殖系统。对此,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杨欣表示,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感染新冠病毒对生殖系统有影响。

视频截图

“月经的调控,受大脑皮层、下丘脑和垂体、卵巢功能等影响,是一个严密的生殖内分泌轴。压力大、身体不适等众多外界影响都可能对月经产生影响。因此,感染者出现月经异常并不能表明是新冠病毒直接对生殖系统的作用。”杨欣说。

延伸阅读

疫情防控是否放开太快?是否低估当前新冠死亡人数?专家们回应

上海未见新变异株,感染人数是千万级别的。

整理|沈林

近日来,随着病毒变异、疫情变化、疫苗接种普及和防控经验积累,我国新冠疫情防控进入了新阶段。不久前,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经国务院批准,自2023年1月8日起,解除对新冠感染的甲类传染病防控措施,实施“乙类乙管”。

与此相对应的,各地正逐步进入感染上升期。

据四川省疾控中心发布的相关数据,省内158506名被调查者的感染率为6352%,另外还有28%的调查人群虽未测核酸或抗原,但有发烧、咳嗽等类新冠病毒感染症状,因此实际感染率应高于6352%;海南全省预计感染率已达50%,三亚市、海口市整体上已过感染高峰;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分析认为,京津冀等地疫情发展相对比较早,目前可能流行的高峰时期都已经过去。

这一个月来,对于疫情防控是否放开太快、上海感染情况、重症/危重症情况、这一波疫情的应对和救治有什么特点等大家重点关切的问题,专家们这样回应。

上海未见新变异株

感染人数是千万级别的

12月31日,上海交大医学院陈赛娟院士团队与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范小红团队联合发布了两支团队合作攻关的新研究成果——评估新冠感染2022年秋冬季疫情趋势的论文《初步分析我国2022年秋冬新冠疫情中奥密克戎亚型多样性与流行病学特征》。通过对2022年秋冬期间上海公卫中心收治的患者进行随机基因组测序,在获得的369个高质量病毒基因组中,共包含全球共享所有流感数据倡议数据库里记录的30个奥密克戎亚型毒株,其中355个基因组序列集中在5个奥密克戎亚系,

主要毒株包括已报道在北京和广州等地流行的BF7和BA52和近期欧美地区出现的BQ1和XBB。

陈赛娟、范小红团队联合预测疫情趋势

研究团队发现,上海本地感染者中,除了BA52以外,还有多个奥密克戎亚株相对占比较高。这些结果中尚未发现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

12月29日,上海市新冠疫情防控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接受大江东专访时提到,

上海从12月22日开始到达感染峰值状态,按照估算,目前感染人数是千万级别的。

“假设上海1000万感染者中05%需要住院,就意味着近期数周内有5万人需要住院,各大医院无一例外要收治上几千人,其中特别危重的还需要做呼吸支持。所以,虽然重症在感染人群中比例低,但基数大了,绝对人数还是多的,这就是这波奥密克戎感染的特征。”

张文宏介绍,目前,上海正在全力提高重症病人的救治能力,从基层卫生机构到三级医院,所有医生护士都投入到针对奥密克戎的全面战斗,让更多病人在发病的“黄金72小时”内得到有效治疗,让重症病人尽快通过分级诊疗体系转诊上级医院。

上海疫情接近尾声

元旦后将主要影响农村和中小城镇地区

在陈赛娟、范小红团队论文中,研究团队依据公开信息,对此波疫情截至2022年11月29日的重症/危重症患者数和感染者总数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重症/危重症人数随感染者人数增长而增加,比例达到0035%。根据一般规律,高危人群在入院2-3周后演变为重症、危重症患者。

研究团队对2022年9月1日至2022年12月26日期间上海公卫中心收治的5706名有症状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临床演变进行了分析,经过综合医学观察和诊断,其中5533名患者表现为轻型和普通型,其余173名患者进展成重症/危重症,其中包括20名仅有新冠感染者和153名伴有由新冠感染而加重的基础疾病患者。此外,年龄偏高者和男性患者发展为重症/危重症的风险显著增高。

陈赛娟、范小红团队联合预测疫情趋势

基于此前北京、广州、上海、重庆等地常规核酸检测的感染者数据,研究团队建立模拟感染者数量变化曲线的数学模型,对近期疫情发展趋势进行评估和预测,

初步判断此轮奥密克戎疫情感染人数于2023年元旦前后在上述主要城市接近尾声。

元旦之后到春节期间,新冠疫情将主要影响农村和中小城镇地区。值得特别关注的是,国内农村和中小城镇地区医疗资源相对匮乏,且有大量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人群;春运期间城市和农村人口流动性将极大影响疫情走向。

这一波疫情的应对和救治有什么特点?

多位专家曾表示,奥密克戎变异株跟之前的原始株和“关切变异株”相比,传播力明显增强,但毒力明显减弱。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介绍,患者绝大多数表现在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局部症状为主,症状包括发烧、咽喉痛痒、干咳,部分病人有头痛和全身关节酸痛症状,也有一部分病人表现在胃肠道症状,无食欲或腹泻。经过对症治疗后,大多数能够在24小时至36小时内缓解症状。

张文宏在最新采访中也坦承,自己感染过奥密克戎,症状很轻。“第一天居家休息,开了六七个网络会议;第二天就到阳性病区查房了。周边没有人觉得我感染过,因为每天都在病房里,都在工作。我打过第四针,我自己的经历也让我更支持疫苗接种。”张文宏介绍,经过这三年,我们形成了很多救治的规范流程。

通过对此前死亡和重症病例的研究分析,疫苗接种可以有效降低重症率与死亡率。在抗病毒药物、呼吸支持、ICU病房和设备等方面,也做了一定的准备。在治疗流程上,根据重症新冠的特征,及早使用氧疗纠正缺氧,使用激素改善炎症以及早期的抗凝治疗等。

视频截图

张文宏表示,一般而言,重症救治的高峰,将紧跟着感染高峰很快到来,应对的武器就是以最大的努力与不眠不休的精神,布局医疗资源,从基层医院到三级医院,以最快的速度抓住72小时“黄金时间”的救治,无论是社区内的早期基层医疗救治还是重症病人的急诊救治,都要力争做到更快更早,才能和死神抢夺时间、抢夺生命,奋力降低重症率、死亡率。

疫情防控是否放开太快?

社会运转将逐渐回归日常状态,但奥密克戎的快速传播在中国内地还处于高峰阶段。有人质疑中国疫情防控是否放开太快,针对这一问题,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冠疫情应对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日前在北京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中国疫情防控政策调整是基于对病原体和疾病的认识、人群免疫水平和卫生健康系统抵抗能力、社会公共卫生干预措施三者的判断,

现在的调整是恰当的、科学的,也是依法的,符合中国防控实际的。

梁万年强调,中国从2020年疫情防控开始,就一直在密切判断三方面因素,一是对病原体、疾病的认识,如它的毒害性、危害性;二是人群免疫水平和卫生健康系统的抵抗能力,特别是防控能力和医疗救治能力;三是社会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在重大疫情面前,中国一直考虑这三个方面要达到努力平衡的状态。

从2020年以来的九版防控方案、二十条优化措施、“新十条”,到调整为“乙类乙管”,无不体现着中国对这三种因素的平衡结果。

梁万年说,这种调整不是完全的放任不管,而是更加科学精准地使资源放到最重要的防控任务和救治任务上来。“这次调整的快慢问题,我想历史会证明这一点,我们认为现在的调整是恰当的、是科学的,也是依法的,符合中国防控实际的。”

中国是否低估当前新冠死亡人数?

随着大规模核酸检测取消,中国是否低估当前新冠死亡人数?

梁万年表示,在疫情流行和快速传播期,很难准确判断有多少病死率、死亡率。从公共卫生角度来看,只有疫情周期过去后,才能比较精准地判断真正的病死率和死亡率大小,判断一场疫情对人群的危害,特别是对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危害,其中死亡是一个重要指标,中国专家团队和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

吴尊友介绍,在公众卫生领域有一种计算方法叫“超额死亡”,能评估可能造成的低估。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中国疾控中心团队很快对新冠流行可能造成的“超额死亡”进行了分析,并公开发表结果。

关于这一波疫情可能引起的“超额死亡”,该团队已经在做相关工作,之后会陆续向社会提供。

综合整理自中新社、大江东、新华社等

上海从12月22日开始到达感染峰值状态,按照估算,目前感染人数是千万级别的。假设上海1000万感染者中05%需要住院,就意味着近期数周内有5万人需要住院,各大医院无一例外要收治上几千人,其中特别危重的还需要做呼吸支持。所以,虽然重症在感染人群中比例低,但基数大了,绝对人数还是多的,这就是这波奥密克戎感染的特征——我们面临着所有国家在疫情开放之初都经历过的严峻挑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6287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6
下一篇2023-07-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