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蜜家中有个六个月大的宝宝,闺蜜对宝宝实在是又爱又恨。虽然宝宝长得可爱,但因为还尚未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所以通常都用哭闹来表达自己的不适,因此闺蜜和朋友们吐槽在宝宝哭闹时觉得很烦。
听完闺蜜的抱怨之后,朋友们告诉闺蜜,其实可以透过宝宝的肢体语言,去了解宝宝所想表达的意思,例如宝宝喜欢睁大双眼与父母对视,代表宝宝想得到父母的关怀等等。闺蜜听完之后,开始观察宝宝的肢体语言,这让她觉得原来宝宝的肢体语言也代表很多不同的意义实在有趣极了。
根据心理学家研究表示,一场完整的交流肢体语言占70%,而语言只占了30%。因此,宝宝还没有足够能力可以传达自身想表达的讯息时,只使能靠着面部表情及肢体语言来表达他们的想法。
但对于父母来说,要透过肢体语言来了解宝宝的意思其实是很困难的,尤其对新手爸妈来说,难度更为增加。因此,现在就让我们来告诉你,宝宝的肢体语言代表的意思。
肢体语言代表的意思1 睁大双眼与父母对视
如果宝宝一直睁大双眼,盯着父母看的话,则代表他们想要吸引父母的关注,引起父母的关怀。因此,若是发现宝宝一直盯着自己看的话,别忘了一定要给予适当的回应,例如摸摸宝宝的脸,或牵牵宝宝的手,让宝宝们觉得,我们是有接受到他们所想表达的意思。
2 咬人、拉扯头发
有很多宝宝会有咬人或是拉扯父母头发的习惯,但多数父母都觉得这是一个让人很烦恼的坏习惯。儿童发展的分期内有一期为口腔期,他们会藉由咬东西或者是吸吮奶嘴等方式得到开心的感觉,因此宝宝也会觉得这样的行为父母会开心。所以当父母遇到宝宝有这样的行为时,不要大声的斥责他们,毕竟这是宝宝在表达对父母爱意的方法之一。
3 模仿父母的动作
宝宝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模仿父母的一举一动,但这样的行为是有所意义的,宝宝若乐意模仿父母,代表宝宝是完全相信你的举动,因此想要参与你的生活。宝宝相信父母对他们是好的,所以信任父母,相信父母,所以选择模仿父母的动作,但若宝宝因为模仿而让自己受伤的话,父母千万别大声斥责,应该理性的告诉宝宝,这样的行为是不好的,宝宝也会透过父母的面部表情、语气来发现父母现在的情绪为何。
4 紧握拳头
有些父母会观察到,宝宝长有紧握拳头的动作出现,但这不代表宝宝有暴力倾向。主要是因为宝宝在做规律的运动,也可能是宝宝目前正处于饥饿或感到压力时的行为,也有些宝宝在解便的时候,因为要出力,也会透过紧握拳头来帮助自己解便。因此,若发现宝宝有这样的行为时,可先观察宝宝是否有解便,或是让宝宝喝奶,宝宝吃饱喝足后,就会松开拳头了。
5 踢腿
有很多宝宝会有踢腿的情形,父母都会误以为是腿部不适,或是宝宝情绪躁动不安,但其实这是宝宝表达开心时候的方式。大部分的宝宝在快乐的时候,都会使用踢腿来表达他们的情绪,因此若父母发现宝宝一直踢腿,且没有哭闹,反而笑的很开心的时候,这代表他们内心是相当快乐、愉悦的。
运用肢体语言与宝宝沟通1 点头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也可以运用肢体语言与孩子进行沟通。像是宝宝因为好奇心驱使,会想要探索环境时,他们会边在探索的过程中,观察父母的表情,若是此时父母像宝宝微笑且点头,宝宝则会认为父母同意这行为,宝宝就会更加勇敢的探索这世界。因此,对于宝宝来说,父母点头这行为传递的讯息是相当正面的。
2 拉手
有些宝宝并不知道打人的行为是不好的,他们也尚未懂得自己的行为叫做打人,只认为大家都在跟他玩,所以用这样的行为来回应大家。此时,父母千万别大声斥责孩子,因为会让孩子感到有所害怕及有羞愧感。因孩子们还不知道什么的行为是正确的,大声斥责只会让孩子觉得一头雾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被骂。因此,父母若发现孩子有打人的行为时,可以用手轻拉孩子的手,让孩子的动作停下来,并理性的告诉他这行为是错误的,也可示范轻摸对方,让孩子了解,轻摸是可以被接受的行为。
3 拥抱
拥抱是一个非常好的肢体语言,当宝宝感到不安、恐惧、害怕时,给予宝宝一个拥抱,都会让他们感到十分的温暖。因此,适时的给予拥抱,是可以温暖宝宝的心情的。值得注意的是,当孩子大了一点时,我们可以选择用蹲下来的方式来拥抱孩子,因为这样的方式会让孩子觉得,我们是平等的,传递的不单单只是关爱,还是对孩子的尊重与信任。
肢体语言的重要性1 宝宝有话说
在宝宝还没学会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时,肢体语言则代表他们的想法及情绪。像是有些宝宝会藉由单手拍胸,来表达自己对于这事情感到害怕,或者是抚摸父母的嘴巴或脸,表达自己想要父母亲亲他们。因此,对于宝宝来说,肢体语言是他们向外界传达自己感受的一种方法。
2 宝宝的生理需求
有许多宝宝会透过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想要上厕所、肚子饿等生理需求。像是会透过摸肚子、双手紧握等方式来告诉父母,我肚子饿了,想要喝奶。
再大一点的孩子则会有抓着裤子或尿布来告诉父母,我想上厕所。其实这样的肢体语言都是他们在表达自己的生理需求,且这些生理需求都是必须被解决的。因此,父母可以多观察宝宝的肢体动作,来了解他们目前想表达的意思。
3 宝宝身体不适
宝宝因免疫系统尚未发展完全,因此容易感冒或是有身体不适的情形,且只要宝宝有一点不舒服,父母都会特别的着急。像是持续的将背部拱起,可能要注意宝宝是否胃部不适,或是躺久了感到烦躁,此时先将宝宝换个姿势,观察是否有改善等等。
因此,父母可以多注意宝宝的一些举动,来发现宝宝是否有身体不适的状况产生,才可即时送医治疗。
人与人之间,可以运用语言来达自己的想法及情绪,但宝宝还没学习语言之前,只能透过肢体语言及面部表情来告诉父母他们的感受。因此,学会解读宝宝的肢体语言,对父母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因此,当父母发现宝宝的动作不同时,千万别焦急,先让自己静下心观察几分钟,仔细观察宝宝的动作、表情、语气等等,让我们从中去解读宝宝所想表达的情绪,才可以更加了解宝宝。
只要我们稍微懂得倾听孩子,并理解他们的语言,他们会在自己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把他们的任何需要都告诉我们。父母有能力理解自己的孩子,也可以并采取正确的态度回应孩子——只要他们不机械地自动服从教育条例,不对盲从专家的评判偏听盲从,不把自己局限在自己曾面对接受过的、严格的教育框架中,不让自己一直深陷在自己过往所受的伤害中而无法自拔。
每当我们想替孩子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就是在剥夺他们培养自主性的机会。作为父母,你不需要为了孩子奉献自己的全部,你的幸福就是让他幸福的关键要素之一。因为你幸福了,就会让他产生长大的渴望,让他放下想让你变得快乐的沉重负担。而且,只有快乐的父母才能在情感上对孩子更加关注。
当孩子有情绪时,小孩子还不懂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情,有时候遇到不顺心的事,但又无法被大人理解时就会突然发脾气。作为家长,需要了解这一点,并尝试去读懂孩子的情绪。在孩子还不会说话的时候,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但在饿了或尿布湿了感觉难受的时候,会用哭来表达自己的不适,这时如果家长能够及时弄懂孩子哭声表达的意思,孩子很快就会止住哭泣,并露出满足的神情;但如果家长没有弄懂,或者忙于别的事情无法及时响应孩子的需求,孩子往往会越哭越厉害,很难哄住,甚至到最后已经哭不动了,但同时孩子的心灵却也已经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所以家长要及时识别并响应孩子的情绪。
尤其是在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很薄弱时,他们更喜欢用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孩子发脾气、摔东西之类的行为很容易被家长识别出来,然如果孩子只是闷闷不乐地悄悄躲进自己的房间,那么家长就不能很容易地识别出孩子的情绪变化了。而且如果孩子的性格偏内向的话,则相对开朗的孩子更不善于变大自己的感情,这就需要家长的更用心的观察。
孩子通过行为表达自己的情绪,但家长往往只看到表面的行为,而往往意识不到这种行为背后的情绪。比如孩子不开心,家长设法哄孩子,刚把玩具递到孩子手里,孩子就立即把玩具摔了,这时多数家长的反应可能就是怒火中烧,甚至对孩子大打出手,而难以冷静地想想孩子这么做背后的情绪反应。
这就首先要求家长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会因为孩子的行为而轻易生气,并且能够敏锐地察觉到孩子行为反映出的情绪波动。
这是以前发表在《少先队研究》杂志上的一篇书评,在此分享给大家!
《儿童爱之语》是美国盖瑞·查普曼博士畅销书《爱的五种语言》的亲子版,作者强调:爱是教养孩童的基础,也是稳固家庭的力量。但如何对儿童表示爱呢?作者以丰富的经验、发人深省的实际沟通方式,很自然地引出方法。全书读起来流畅、容易理解且感同身受。虽然这是一本翻译的书,也有着文化观点间的差异,然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诸多作法值得借鉴。对家庭的和谐、亲子的互动、情爱的运行都将有所帮助,对于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有很好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每个人都有爱与被爱的需要,每个人也在表达与接收着爱。每个人都有一个情绪的爱箱,用来装载爱。作者发现人们表达爱的语言基本上可以分为五种:
爱的语言之一:身体的接触,是指身体上的碰触。许多研究表明:常被人握着、拥抱和亲吻的孩子,比那些被人长期甩在一边且无人碰触的孩子更容易发展出健全的感情生活。
杰利米是一个大三的学生,他告诉别人自己是怎么知道父母爱他的:
他们总是这样------在的我记忆中,每次我要离开家时,我都会从妈妈那里得到一个拥抱和亲吻,并从爸爸那里得到一个拥抱,如果爸爸在家的话。并且每我回家,这些也都要会重演一次,至今仍然如此。我有些朋友无法想象我父母的行为,因为他们不是出生在一个善于身体接触的家庭,但我很喜欢。我仍然期待父母的拥抱,它使我打心里觉得温暖。
曾经有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个7岁的男孩,每天晚饭后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时一动不动,你换台他也没反应,直到把电视关掉让他准备睡觉他才走开。爸爸怀疑儿子是不是得了自闭症便带他去看心理医生,经过多次的接触,有一天心理医生问孩子:“你在看电视的时候是在等什么吗?”没想到孩子听到这句话哇地哭了出来,哭的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我等……等……等爸爸抱我!”后来得知到在见心理医生的一周前,爸爸的一位同事来到家里,孩子当时在看电视,爸爸对孩子说把电视声音调小点,爸爸要和叔叔说事情。孩子顺从地把声音调小了,同事夸这孩子真懂事。爸爸听了也很自豪,顺手将儿子抱在自己的腿上坐一边和同事谈话,在孩子的记忆里这是爸爸和他第一次这么亲密,他好喜欢。从那天起,每天晚饭后孩子就坐在爸爸那天坐的位置上把电视声音调到一样的大小,等着爸爸再来抱他。后来了解到爸爸是一家企业的高管工作很忙经常出差,每次出差都会给孩子带各种礼物;妈妈是做财务的,不善言辞;带孩子的阿姨是从老家来的也不太说话,平时把孩子照顾地很周到,孩子也很听话,大家都觉得很正常。当爸爸听到心理医生的话时也泣不成声地说:“我从农村来到城市,总想着多挣些钱能让孩子有好的未来,没想到孩子需要的只是一个拥抱!”
爱的语言之二:肯定的言词,就是口头上肯定,即赞美和鼓励的话。对于主要爱语是肯定言词的孩子,再也没有比听到父母或其他大人在口头上肯定更能使他们感受到爱了。就传达爱来说,语言是很有力量的。亲切和热爱的话、赞美和鼓励的话,以及所有能给予下面引导的话都是在说:“我在乎你。”这种话能够滋养孩子内在的价值与安全感。一个孩子可能因为一些肯定的话而终生受益。
爱的语言之三:精心的时刻,即全心陪伴,其焦点是在注意力上,即给予孩子全心的关注。它传达的信息是:你很重要,我喜欢和你在一起。这使孩子觉得他对父母来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感受到真正的被爱。我的儿子今年五岁,他经常会说妈妈陪我玩爸爸陪我玩,或者陪他看书。只要有时间我和爸爸都会陪他,如果不能马上陪他会告诉他什么时间可以陪他。我发现当全心地陪孩子时对自己也是一种滋养,一起玩沓看着孩子光的眼神,一起读书绘本时听着孩子提出的各种奇思妙想的问题,时常一起哈哈大笑。有时我坐下来陪他还没静下心儿子会感受到我的不专注,我便会尽快调整自己。
爱的语言之四:接受礼物,即送礼物给孩子。给予及接受礼物也是表示爱的有力方式,最有意义的礼物会变成爱的象征。曾经在一个父母学习课堂上遇到一位妈妈,她说自己在很久之前就期盼生日的时候先生会送自己什么礼物,而在她生日那天先生却忘记了自己的生日,这让她十分恼火,然后一个人去shopping买了一堆东西,内心对先生说:你今年一年都别想有好日子过!可以看出这位妈妈的主要爱语是接受礼物,礼物对她来说代表先生的爱。
爱的语言之五:服务的行动,即帮助孩子做一些具体的事情。目的在于帮助孩子成为成熟的大人并学会通过服务的行动去爱别人。
发现孩子的主要爱语
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爱的语言来表达爱、接收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要的、偏好的方式,这种方式称为他的主要爱语。如果表达爱的语言,与接收爱的人使用的主要爱语不一致,就会产生信息传递上的错位,就像运行在不同频道的信号,会导致爱的流失。
那么,我们如何发现孩子的主要爱语呢?作者提到可以利用以下几个方法寻找孩子的主要爱语:
1、观察孩子如何向你表达爱
如果5岁到时岁的孩子常常对你说感谢赞美的话,例如:“妈妈,我爱你!我好喜欢你做的饭菜!”“爸爸,祝你今天快乐!”等,可以猜想孩子的主要爱语可能是肯定的言词。
2、观察孩子如何向别人表达爱
如果一个一年级的孩子,总是要带礼物给老师或其他小朋友,这或许表示他的主要爱语是接受礼物。但不要建议孩子送礼物,否则孩子只是单纯地跟从你的引导,这礼物既非爱的表示也不是主要爱语的线索。
3、听听孩子最常要求什么
如果孩子常要求你跟他一起玩,一起散步或者一起读故事,他就是在要求精心的时刻。当然,所有的孩子都需要关注,但以这种方式接受到最深的爱的孩子,要求相聚的时间会大大超过其他孩子。
4、注意孩子最常报怨什么
孩子不是直接要求一些东西,而是报怨没有得到的东西,比如说“人从来都没有把时间给我”、“我们从来没一起去过公园”,在这些报怨中,看出他是在要求精心的时刻。
5、给孩子二选择一的机会
一位爸爸可以对10岁的儿子说:“我这周六下午有空,我们可以一起去钓鱼,或者我也可以帮你挑选一双新运动鞋,你比较喜欢哪个?”这是在精心时刻和接受礼物之间做一个选择。连续几周后记下孩子的选择,如果主要集中在一种爱语上,就可能发现了孩子的主要爱语。注意提供给孩子选择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兴趣来定。
爱,让管教变得更容易
我们不但要表达孩子乐于接受的主要爱语,也要表达其他四种爱语。当我们使用五种爱的语言,并且都特别着重孩子的主要爱语时,我们便是引领孩子如何爱别人。
父母管教孩子是一种爱的行动。当孩子越觉得被爱,管教也就越容易。也就是说我们在管教之前,必须先使孩子的爱箱满溢,这样孩子就能接受父母的引导而没有怨恨、敌意和障碍。
作为家长,发现孩子的主要爱语,可以让“管教”变得更容易,亲子关系更和谐。
作为老师,运用这五种爱的语言可以了解孩子想要学习、探索的内在欲望,可以帮助焦虑的孩子,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鼓励孩子的学习兴趣并让孩子学会负责任。
想要读懂孩子心思其实非常简单,家长一定要及时和孩子沟通,这样才能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经常听到有家长抱怨,自己不明白孩子心里究竟怎么想的,其实这些家长不妨扪心自问一下,你多久没有和孩子沟通了呢?或者说多久没有有效的沟通了。
只有有效的沟通,才能让家长更了解孩子,才能清楚地读懂孩子的心思。打一个比方,孩子在刚学会说话的时候,可能经常会嘟囔一些词语,外人很难听明白,但自家人却总能猜出孩子的意思,这是因为自家人对孩子非常了解,孩子一张嘴就明白他想要什么,或者是想说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的年龄越来越大,家长和孩子的沟通也越来越少,所以自然不明白孩子的心思。
可见及时沟通非常重要,只有及时沟通,我们才能更了解孩子。和孩子沟通也是有技巧的,并不是家长一味的训斥孩子,而是要让孩子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很多家长在和孩子沟通时总喜欢自说自话,好好的一场有效沟通,变成了单方面的教育,这样不仅达不到沟通的目的,反而会让孩子厌恶沟通,今后越来越不愿意开口说话。
每一个家长都会根据孩子的性格来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对于一些内向的孩子,家长可以引导着让孩子开口说话。但是不管怎么说,沟通都是读懂孩子心思的唯一途径。不要总是抱怨孩子的心思太复杂,是因为家长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虽然家长的工作很繁忙,可能无法时刻陪伴在孩子身边,但下班之后总能抽出几个小时的时间来陪着孩子,哪怕是一起外出郊游或者是一起看场**,都能够培养亲子感情,促进沟通。
儿童的一百种语言:一百种语言、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思考、一百种游戏、一百种说话的方式……最早看到这首马拉古兹的《儿童的一百种语言》,是在幼教杂志《幼儿100》教师版上,当时给我最初的感受是原来孩子们的“语言”方式有这么多种,一般情况下,我会遇到一种、两种……细数中我发现了在日常教育教学时我根本遇不到这一百种语言,于是我深思:难道是我束缚的太多?近日在学习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啸教授关于“教师道德与儿童观”的讲座中再次看到这首诗,他的解析使我进一步理解了儿童的一百种语言,这里面的“一百”并不是具体的数字“100”,而是一种“无限多”的表达方式,儿童有着自己独特的世界,他们天生就有无限多的学习和探索表达的方式,所以我们成人应该要尊重儿童的人格、维护儿童的权利,要相信孩子们的能力,做到真正的放手,让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即要读懂孩子们的这一百种语言,也要看懂孩子们的这一百种需求,我们要时刻做到眼里装着孩子,心里想着孩子,我们应从孩子们的视角中去发现他们的世界里是什么样子的,顺着孩子们的“话语”去了解、剖析属于他们的天地。
1、爸爸妈妈的两颗心乘起来等于翅膀,我们会用全部的爱为你护航,不管世界有多少漫长的路,愿你放梦想到处飞扬!
2、恒久不变的浓浓的爱,化作你发奋求知的动力,助你达到理想的彼岸。祝愿你健康永远,爱心永恒!
3、愿你享有期望中的全部喜悦,每一件微小的事物都能带给你甜美的感受和无穷的快乐!
4、所有的爱给我们的孩子,陪伴着孩子一起成长、放飞!
5、当上帝将你赐予我们的之时,幸运与你同时降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