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温暖感人的故事

疫情期间温暖感人的故事,第1张

  疫情狙击手张定宇的故事:

 1、张定宇爷爷,现年56岁,1986年7月参加工作。曾任武汉第四医院医务处副主任,院长助理,副院长;武汉血液中心主任、党委副书记; 2013年12月起任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他是一名临床医学博士,更是一名优秀的***党员。

 2、第一是反应迅速:2019年12月29日,与华南海鲜市场有密切接触的首批七名不明原因肺炎患者,转入金银潭医院。

 这引起了张定宇的高度重视。张定宇反应非常迅速,对病毒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张定宇从事传染病工作多年,职业敏感让他深感这病不简单。他一边叮嘱医务人员加强防护,一边率先让人采集7名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送去检测。

 在这批药管中,他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

 没过多久,很快,病情在周围附近开始蔓延。

 3、第二是意识清楚:张定宇对同事们说:“我们已经处在世界的暴风之眼,一举一动都被别人关注着,我们要尽心尽力保护武汉的人民。”他清楚地认识到疫情的严重性,率先对新冠状病毒这一目标进行了定位分析,做出了清楚的判断。

 从此,张定宇便开始了对病毒的斗争。经常是凌晨1点左右睡觉,清早5点起床,这已经成为张定宇的家常便饭。

 但天不遂人愿,我们敬爱的张大夫却患有渐冻症。他隐瞒了身患渐冻症的病情,顾不上被感染的妻子,用羸弱的身躯,只为多救几个人。

 4、第三动作快速:张定宇无法延长自己生命的长度,此刻的他,正在用渐冻的生命,与死神竞速,与自己的狙击目标赛跑,时间对这位狙击手来说,意味着必须用秒来计算。

 2月2日,他面对央视记者的采访时说自己的年龄,“应该往小了说,因为我愿意多做点事情,想让自己的时间长一点。”张定宇的双腿渐渐开始萎缩,但内心的力量不容置疑。

 张定宇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

 5、一个目标,对敌情实施精准打击:

 今年57岁的张定宇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阻击战中,冲锋在前、身先士卒,不顾自身绝症在身,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2020年1月31日,湖北省委授予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同志“全省优秀***员”称号。

抗击疫情医护人员感人 事迹材料 5篇

 国家正在变强,有句古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我相信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一定能够共同对抗新型冠状病毒,实现幸福生活。下面是我整理抗击疫情医护人员感人事迹作文,欢迎阅读。

 

 

 抗击疫情医护人员感人事迹一

 谭青苗:疫情不退 战斗不休

 “护士长,拿套防护装备过来。”“护士长,这个表格怎么填”2月29日10点30分,黄冈市中医医院综合科里,护士长谭青苗正忙得团团转。

 谭青苗是宜昌姑娘,在黄州安家多年。如果没有这场疫情,她本该与父母、年幼的儿女共享天伦。1月21日,她的父母从宜昌来到黄州,准备和她一起过个热闹的新年。不料早在1月19日,谭青苗就已进入市中医医院感染科,回不了家。她的父亲说:“你让我来过年,我整个春节都没看到你的人。”“特殊时期没有办法。”她很愧疚地对父亲说。

 1月22日晚,谭青苗转战黄冈市惠民医院。那里三层楼住了97名新冠肺炎患者。刚入院的病人还不适应隔离,每天谭青苗都得大着嗓音讲解着隔离知识,没两天嗓子都哑了。护理部主任周祥想法找来扩音喇叭,这才让她的嗓子轻松了点。每天的隔离知识讲解与安抚,让病人们慢慢接受了不能出门的治疗生活。

 特殊时期又正值春节,保洁工人和护工都不好找,谭青苗就与另一名护士长承担了整个三层楼的所有垃圾清运工作。每次做完清洁,两人的衣服都是从里湿到外。“这些垃圾处理不好,容易造成污染源。”谭青苗说,就算找到清洁工人,她们也是会跟着清洁工人,指导他们做好防护:“毕竟我们也要为他们的生命安全负责。”

 1月29日晚11点30分,有8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需要转运到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本该跟车的护士因不适应负压车无法跟车。谭青苗当即顶上,一直到1月30日凌晨4点左右才转运完成。在凌晨2点左右,一名70多岁的婆婆被抬上车,婆婆担忧地问:“我是不是好不了”谭青苗握着婆婆的手,说:“别担心,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医疗条件很好,您一定会好起来的。”婆婆却说:“姑娘,你看起来好累,你睡会儿。”

 谭青苗一回想起此事,就抑制不住感动,她说:“我一定要坚持战斗到最后,为这样可爱的人尽一份力。”

 抗击疫情医护人员感人事迹二

 周敏:职责所在 累也坚持

 “虽然很累很辛苦,但只要工作需要,我还会继续干下去。”2月28日晚,刚回到驻地休息的黄冈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医生周敏表示,疲惫的声音里,透着坚定。

 为了集中收治新冠肺炎确诊和疑似病人,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区自2月18日投入使用,急需大量医务人员值守,周敏第一时间请战。而当时,他刚刚结束19天的县市疫情防控督导工作。

 从2月22日开始,周敏和同事两人承担起新院区4——11楼的医疗废物转运工作。每天早上7点多准时上岗,9点进入各楼层,对电梯通道前的医疗废物进行整理、搬运,送到楼下污物出口,再转运到暂存间……因为医疗废物大多是患者的治疗和生活垃圾,为了保障所有人的安全,必须及时进行清运,最多时,仅一层医疗废物就达20多桶。尽管接触医疗废物很危险,需要两个小时进行一次修整,但他和同事在工作时几乎没有时间概念,只想着全力加快进度,连续工作6、7个小时是常事。有时等同事招呼吃晚饭时,才发现自己的中饭都忘了吃。

 “前几天天气闷热,不到半个小时,口罩和身上的防护衣就全部湿透了。”周敏告诉记者,防护衣穿脱不便,加上密闭的防护镜和口罩,本就行动困难,呼吸不畅,每次搬运一桶桶重达几十公斤的医疗废物时,他们更会面临体力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稍有不慎还会受伤。“好几次,我坐着就睡着了。”周敏每天完成工作任务回到驻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赶快休息,好积蓄力量迎接第二天的高强度工作。

 周敏的妻子余灿是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副护士长,每天早出晚归,一直在老院区负责产科病人的收治及护理工作。两岁的儿子年前被送回浠水外婆家看护,夫妻俩已有一个多月没看到儿子。

 “我们都不敢和儿子视频,怕他哭,也怕自己难受。”周敏低声说,自己很想儿子,也知道妻子的辛苦,但是,身为医务工作者,站在抗疫一线,这是职责也是使命,他愿意付出,选择坚守。

 抗击疫情医护人员感人事迹三

 “我是一名好医生,但却不是一个好孩子“

 “我是一名优秀的医护人员,但我不是一个好孩子。”工作6年的90后武汉第四医院医护人员姜思达对健康时报记者这样评价自己。

 几天前接到通知,医院需要紧急开设两层抗病毒的新病区,急缺人手,经过再三考虑后,他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连夜写好了请战书,交给了院领导。

 姜思达说,母亲身体不好,早在十年前就做了子宫切除术,父母就只有我这一个儿子,我如果不幸感染牺牲了,谁来给他们养老。

 “但是时间不等人,病毒正在以飞快的速度肆虐传播!我就是应该冲在最前面!”1月25日12点,医院下达了通知,下午两点钟之前到西院报道!此前四天,他已经工作了70多个小时了。

 姜思达作为东院第一批护理支援队队员,主动要求被划分到门诊输液室,感染病人最开始接受的治疗就是在输液门诊。“明显觉得自己身体极度透支,随时都有可能倒下。” 姜思达回忆到。当时心情极度困扰,一方面是因为没有休息好,另一方面是担心自己现在状态很差,免疫力是极度低下的。

 上前线之前,必须要回家看父母一眼。吃饭的时候骗父母说,科室最近有人感染了病毒,自己跟那个同事有过接触,去科室住把自己隔离几天,如果没什么症状就回来。

 “这一餐我吃得特别多!眼眶里的泪水不停的在打转,因为我知道,很久以后才能够再次吃到父母亲手为我做的饭菜了,下次回家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时候。”

 抗击疫情医护人员感人事迹四

 延迟婚礼主动请缨上抗疫一线

 普外科90后护士陈娟娟,原定正月初十结婚,为了坚守一线抗击疫情,她主动推迟婚期,从正月初七开始便投入隔离病房紧张的工作中,同“战友们”并肩作战。作为年轻的护士,她说,“进入隔离病房之前,我们都接受了严格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接诊、检查、治疗及自我防护等一系列相关救治流程专业培训。”当问及家人的态度时,姑娘腼腆着说到:“我的家人也很理解我,既然医院需要我,定当不辱使命、坚守岗位。我和家人共同商量把婚期延迟,等这场战役结束,再来准备做最美的新娘”。

 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李艳艳、邢静护士因为长期戴口罩,鼻梁、耳背的皮肤都被压烂了,反复的洗手、消毒使他们的双手都开始皴裂,因为穿防护服如厕不便,她们甚至都不敢多喝水;同时进入感染科的党彪大夫的妻子也是医院妇产科的一名护士,因为工作两个小孩也只能留给年迈的父母照看了;李晓红结婚不到十天就放弃婚假,到感染病区工作……

 当前通渭县人民医院隔离病房共有3名患者,其中1例为通渭县第1例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其余2例均为医学观察患者。目前,3名患者病情平稳。

 新春佳节,本是万家灯火、阖家团圆的日子,疫情无情人有情,正是有无数医护人员坚守在抗疫防疫一线,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才多了一份保障。

 抗击疫情医护人员感人事迹五

 医务人员是人民健康的守护者。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冲上疫情防控第一线,他们夜以继日、连续奋战,全力以赴救治患者,不少医务人员不幸被病毒感染,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付出换来了一个个患者的康复,换来了疫情防控形势的持续向好,他们是新时代最可敬、最值得关爱的人。

 在大屏播放抗疫一线医务人员的照片,既是向广大抗疫一线医务人员表达敬意,也是在宣传医务人员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在一定意义上,宣传抗疫一线医务工作者的事迹,不仅能起到激发医务人员战斗力的作用,而且也能激发更多人抗击疫情的信心,还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尊医重卫的浓厚氛围。

 宣传医务人员要找准宣传对象。疫情肆虐,全国数万名医务人员不惧危险、奋战在抗疫一线,他们有的主动请战,写下“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请战书;他们有的推迟婚期,立下“疫情不结束,我们不结婚”的承诺;他们有的亲人去世也没能看最后一眼、送最后一程,诠释了忠孝难两全的古语……每一个故事的背后,都体现着他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和临危不惧、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舍己救人的责任担当。宣传医务人员,我们就要深入挖掘这样的典型人物。

 宣传医务人员还要找准宣传载体。不同的宣传载体背后有着不同的受众群体,不同宣传载体也有着不同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我们要精准研究载体的特点和受众喜好,让典型医务人员事迹既走进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也要走进微信、抖音等新媒体,还要走上讲台、舞台,走进影视剧……只有采取立体化的多载体多形式的宣传,医务人员的感人事迹才能走进千家万户,使之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通过对典型医务人员事迹的宣传,就会发挥出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鼓舞和激励广大医务人员更加英勇地奋战在抗疫一线,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同时,也一定能鼓舞和激发更多的人投入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推动这场战“疫”尽快全胜。

 

关于柯城区集中隔离点新增1例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的通报

2022年11月20日,柯城区在集中隔离点发现1例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系11月19日报告的阳性感染者的核心密接人员。目前,该人员已闭环转运至定点医院治疗。其在柯城区内主要活动轨迹如下:

11月18日:15时左右自驾前往十五田铺村自建房,停留10分钟后自驾返家。

11月19日:12时左右自驾至小二在零食店买零食,40分钟后自驾离开返家。16时20分左右自家中步行至火红兽重庆老火锅店就餐,17时24分离开,途经百汇路步行回家。

请与上述活动轨迹有交集的人员立即报告属地疫情防控部门、所在村社、工作单位,严格做好个人防护,非必要不外出,配合做好风险排查、核酸检测等防控措施。如隐瞒相关接触情况造成疫情传播扩散等不良后果的,将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在此提醒广大市民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保持社交距离,主动配合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及时关注官方发布的权威信息,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

衢州市柯城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2年11月20日

分类: 地区 >> 浙江 >> 衢州

解析:

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六日,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衢州便遭到了日军飞机的狂轰滥炸,房屋被炸毁一百余间,死亡一百六十五人。然而,对这座古城来说,这还仅仅是噩梦的开始。

一九四0年十月四日上午九时,一架侵华日军飞机从东北方向直接飞临衢州城上空。这可恶的飞机盘旋一圈后,便快速俯冲下降至二、三百米的低空,向衢州城内撒下大批麦粒、黄豆、跳蚤、小纸包(每包约有十只跳蚤)等带有鼠疫、霍乱病菌的食品与物品及宣传单。

敌机来回往返撒播两次后飞离衢州。十七天之后,衢州城即发生鼠疫。先是城内罗汉井街五号一户人家的家属郑冬香发病,其孕育的胎儿早产,随后她也死亡。至十二月末,鼠疫疫情已蔓延至衢州全城五十八条街巷、十三个乡镇,致使两千多人因患鼠疫而死,病死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七点五。

据统计,一九四0年至一九四五年间,侵华日军在衢州进行细菌战,造成衢州各地连续八年传染病大流行,患上传染病者达三十万人以上,死亡五万人以上。衢州人民遭受的这场惨无人道的细菌战,其惨暴之厉、毒害之烈,罄竹难书。

时间就像环绕衢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江水一样不停地流淌,为了让后人永远牢记日寇在这块土地上犯下的滔天罪行,一九九八年清明时节,衢州人民在罗汉井街侵华日军细菌战受害区遗址的门外竖立了一块“铭记牌”;随后,以杨大方、吴世根、邱明轩等为代表的细菌战受害者后人又于二00二年六月五日,在罗汉井街五号正式建立侵华日军衢州细菌战受害者纪念馆,以哀悼死难的同胞。

在这个面积不过三十余平方米的小纪念馆里,展出的内容大致按“七三一细菌部队的罪行”、“衢州的深重灾难”、“为尊严而斗争”、“正义的呼声”等几部分。它以翔实的证据控诉了当年日本鬼子的罪恶行径。有不少图文资料还是由美国、加拿大等国外友人提供的。其中的一张老照片格外引人注目。这是由日本友人提供的六名日本飞行员在飞机前的合影,其中一人旁边有箭头提示:“就是这名飞行员增田美保,在一九四0年十月四日飞到衢州上空撒布细菌犯下滔天罪行。”浙江衢州。1940年10月4日凌晨。

这个清晨太阳照样升起,但这个清晨是一个灾难的开始。一架日机飞临衢州城上空,旋转一周以后开始向下俯冲,到了200-300米的低空后,即沿衢州城的西安门,向上营街、水亭街、柴家巷、罗汉井、县西街一带的居民区飞,一边飞一边撒下了大量的麦粒、粟粒、破布、纸包和传单等物。来回往返两次后飞离衢州上空。

黄运兴住在罗汉井巷3号。这天早晨他听到了凄厉的空袭警报,一家人赶紧躲进自家院里的防空洞里。当他们从防空洞里出来后,立即发现了这次空袭与平常的不同。

黄运兴看到院子里,天井中,屋顶的瓦片上,到处都是麦粒、破布、小纸包,地上有很多很多的死跳蚤。打开门,门口和整个街巷里都是。

“那是很怪的死跳蚤,个头特别大,比平常看到的跳蚤大到一倍。”黄运兴说。黄运兴的父亲是一个有文化的人,两个姐姐是学医的,他们猜测敌机没有进行轰炸、空袭的时间也很短的原因,想到了可能是放毒。于是父亲让家人将所有的东西全部扫起来烧掉,还用来苏水洒了院子。

黄运兴家的隔壁邻居是黄权一家,这一天黄权有事出门,家里有黄权的大、小两个妻子和七个房客。当他们看到麦粒的时候,也心存怀疑,这时有人提议:扫起来喂鸡,看看鸡死不死。结果是黄权的两个妻子和七名房客在几天之内全部死光。

10月10日之后,也就是在衢州受日机空投跳蚤之后,奇怪的现象开始在衢州出现,衢州的街上大白天出现老鼠,它们并不怕人,摇摇晃晃地走着走着突然倒地而死。居民家里的角角落落死老鼠成堆,不知是什么时候死的。居民们将死老鼠用簸箕扫出来,有时候,一所房子能扫出很多。

11月12日,家住柴家巷3号的吴家十二岁的女孩吴士英突然高烧、呕吐。后来大腿的淋巴结肿大,大喊大叫要水喝。“当时我只比我姐姐小一岁,全家人眼睁睁地看着姐姐在床上抓挠,第二天早晨姐姐就死了。”现年七十六岁的吴士福说。(《罪证——侵华日军衢州细菌战史实》,1999年11月中国三秦出版社出版)

不止是衢州,这次受到日军细菌攻击的还有宁波、金华、温州、台州、玉山。

关于衢江区集中隔离点新增1例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的通告

11月24日,衢江区集中隔离点新增1例新冠肺炎病毒阳性感染者,系其他县市区报告的新冠阳性病例的密接人员。目前,该感染者已闭环转运至定点医院治疗。

涉及衢江区范围内的主要公共场所轨迹如下:

11月21日,上方镇金牛村文化礼堂核酸采样点、上方镇金牛村黄连寿棋牌室。

11月22日,上方镇金牛村黄连寿棋牌室、上方镇政府对面宝丽理发店。

11月23日,上方菜场旁边的和谐上方小吃、上方镇文化礼堂核酸采样点、中国石化上方加油站、上方镇立模村雪平饭店、上方镇金牛村黄连寿棋牌室。

11月24日2时01分,闭环转运至集中隔离点。

在上述时间段、上述地点与该阳性感染者有轨迹交集的人员,请立即向所在村、单位报告并配合落实相应管控措施,如瞒报、迟报、谎报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请广大市民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主动配合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公共场所自觉佩戴口罩、主动扫验“衢通码”,尽快完成新冠疫苗接种,共筑防疫屏障。

衢州市衢江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2年11月24日

周迅演的世间有她周迅在剧里感染新冠被抢救过来了没死。

《世间有她》中周迅饰演的儿媳和婆婆都感染了新冠,周迅刚被抢救过来,婆婆又紧急抢救。夹在两个女人间的男人对着妻子哭喊着说的这段话甚是感人。最后两人痊愈的故事。

周迅,1974年10月18日出生于浙江省衢州市,华语影视女演员、歌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676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