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际的舞蹈艺术表演过程当中,舞者情感的表现直接影响着舞蹈的视觉效果,决定着舞蹈能否打动人心,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舞蹈艺术表演中的情感表现。本文基于作者自身的实际学习与舞蹈艺术表演实践经验,首先简单分析了情感表现在舞蹈艺术表演中的重要性,然后就如何在舞蹈艺术表演中把握好情感的表现提出了部分探讨性建议。
关键词 情感表现 舞蹈艺术 重要性 把握
舞蹈在整个人类文化的发展历程与体系当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艺术种类,具有非常广大的受众群体,其既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又能够传递感情和思想,提升与丰富人们的内心,不过要想真正达到这样的舞蹈艺术表现效果,作为舞者就必须要注重自身在舞蹈表演中的情感表现与把握。
一、情感表现在舞蹈艺术表演中的重要性
舞蹈,其实是一门非常古老的艺术,从原始时期开始便就已经出现。其主要是以肢体的规律运动作为载体和形式,进行感情的表达,所以在舞蹈艺术的表演过程当中,舞者情感的表现就显得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说是不可或缺。
(一)促进舞蹈形象的塑造
和其他的一些表演艺术相同,舞蹈其实也是在塑造一个个的形象,这些形象有可能是具体的、明确的,同时也有可能是抽象的、模糊的,但不论如何这个形象都是舞蹈的中心,作为舞者必须要围绕中心,塑造好形象,这样才能更好的展现舞蹈。形象的塑造,于外主要体现在肢体动作上,于内则主要体现在对情感的把握和表现上,舞者通过情感的表现,才能将舞蹈形象塑造得更加立体、真实,更加具有层次感,实现成功的舞蹈形象塑造。
(二)增强肢体运动的表现力
肢体的运动,是舞蹈表演艺术的基本形式,其对于舞蹈表演而言,同样是相当重要的,如果没有了肢体的运动,舞蹈艺术也就不会存在。对肢体运动的支配和控制,我们通常将其归于舞蹈技术、技巧的范畴,通过基础训练,便可以使得动作准确,不过在实际的舞蹈艺术表演当中,缺少情感支撑的肢体运动,给人的感觉往往是空洞的、没有意义的,缺少美感。舞者只有通过情感的表现,才能更加准确的驱动肢体,使肢体的运动达到“言之有物”的效果,增强舞蹈肢体运动的表现力。
(三)烘托和渲染氛围
舞蹈表演艺术的重点在于对氛围的营造,虽然肢体的运动能够给人带来直观的视觉感受,但是氛围的营造,并不能只是通过肢体运动来实现。不论是想营造一种什么样的氛围,作为舞者都必须要首先将自己带入到一种思想和情感境界当中,并将自己所体会和感悟到的情感表现出来,这样才能使得舞蹈艺术的表演更加具有感染力,营造出理想的氛围境界,让观众能够从更深层的内心世界,去欣赏舞蹈,产生于舞蹈之间的情感共鸣,从而达到最佳的舞蹈艺术表演效果。
二、如何在舞蹈艺术表演中把握好情感的表现
(一)反复的练习、适度的拿捏
虽然和肢体的运动、支配不同,情感的表现在很多时候并不能通过外在的形式展示出来,但是其也需要和肢体的运动、支配一样,讲究一定的技术和技巧,这就需要舞者在平常进行反复的练习,对各种在舞蹈艺术表演当中可能出现的情感做分析,并研究如何来进行表现,如何才能拿捏到位,既充实、饱满,又不至于浮夸。例如,在面部表情上,舞者可以对着镜子自己做各种情绪、情感的表现练习,以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在舞蹈艺术表演中自如的通过面部表情控制来实现对情感的适度表现。
(二)深入了解、分析舞蹈作品
任何一个舞蹈艺术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都不相同,作为舞者必须要基于对作品的深入了解、分析,来把握好情感的表现。例如,应当了解舞蹈的内涵,这段舞蹈是讲什么的,舞蹈的背景是什么,只有充分理解这些,才能明白这段舞蹈想要表达的是什么。了解舞蹈内涵本身是情感表现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情感便不能产生或表现出来。另外,对于作品中形象的分析也非常的重要,舞蹈表演的情感往往是演员表演某一形象的情感、某一角色的情感。因此,要掌握形象,从形象入手进入情感体验和表现,主要解决是谁的情感的问题,从修辞学角度可以说是情感的定词,这样演员在表演时就有了一定的限制,才能使情感有方向。如老年人形象是含胸、弯腰、屈膝,英雄形象是挺拔、健壮、英姿飒爽,美人体态为婀娜多姿等等都是表演者要在不同的形态基础上展开的情感抒发。当表现老人时,如果从体态上已经不像老人,那么情感也就不真实了。形象动作或称情感动作是体现出人物情感或特征的最主要的动作,这个动作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一组动作组合,它集中体现出了人物特征以及情感色彩或基调,或感情动作。只要抓住了舞蹈中情感色彩很浓的舞蹈动作,就能把握整个舞蹈的感情基调的思想内容,并更好的表现情感。
(三)丰富个人的阅历和内在
舞者能否准确把握和表现情感,与其自身的阅历和内在也存在直接的关系,如果舞者的阅历较少,内在修养又不够丰富,就必然体会不了舞蹈作品想要传递的感情,其情感的表达也就必然会因此受限,不是情感偏离,就是浮夸、做作。为此,舞者在平常除了要加强专业练习以外,还应当多阅读,多进行社会体验和实践,从而丰富自身的阅历和内在,以更好的把握和表现舞蹈情感。
三、结语
在舞蹈艺术的表演中,情感的表现是非常重要的,其能够促进舞蹈形象的塑造、增强肢体运动的表现力、烘托和渲染氛围,从视觉和内心打动观众,为此舞者必须要把握好自身在表演中的情感表现。
发展的必然进程。从群众自娱性、社交性、礼仪性的抒发单一情绪的生活舞蹈,到表现繁复多样的社会生活内容,形成多种舞蹈形式和体裁的艺术舞蹈,是舞蹈艺术从初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在舞蹈艺术的历史发展中,舞蹈家们为了扩大表现生活题材的范围和丰富舞蹈艺术的表现能力,不断从文学、戏剧、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中汲取滋养,逐步形成高度发展的综合性舞台表演艺术。舞蹈源于生活,又对生活予以积极的作用和影响。舞蹈艺术具有认识、教育、审美、娱乐、交谊、健身等功能和作用。
舞蹈理论的研究又分为基本理论和应用理论两个主要门类。舞蹈基本理论主要包括:舞蹈和生活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舞蹈艺术的本质和特性、舞蹈的起源和发展、舞蹈的内容和形式、舞蹈的种类和体裁、舞蹈和其他艺术的关系等基本问题。舞蹈应用理论主要包括:舞蹈创作理论(或称舞蹈编导理论)、舞蹈表演理论和舞蹈教育理论等。舞蹈创作理论主要研究舞蹈创作的一般规律和创作各类体裁舞蹈的特殊规律、舞蹈创作的过程、舞蹈的创作方法,以及舞蹈编导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能力和技巧。舞蹈表演理论主要研究舞蹈演员如何以自己身体为工具和手段,塑造出鲜明、生动的舞蹈形象,深刻地反映和表现广阔和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以使观众在舞蹈的审美活动中思想上受到强烈的感染和鼓舞、情感上受到陶冶和净化;以及舞蹈演员所应具备的条件、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巧能力。舞蹈教育理论主要研究训练和培养创作、表演、教学、理论研究等各种专业舞蹈人才的方法,必修的主要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大纲制定的原则等,通过对各种舞蹈人才的培养,以期达到在继承、保存、创造、发展、提高和普及舞蹈文化方面保持其科学性和系统性。
由于舞蹈艺术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也由于各人研究方法和侧重面的不同,舞蹈理论的研究必然要向多方面发展,产生各种不同的新科目。如从社会学(包括民俗学、伦理学)、美学、心理学、生理学的角度来对舞蹈进行研究,就形成和发展起舞蹈社会学、舞蹈美学、舞蹈心理学、舞蹈解剖生理学等一些新的学科。进入80年代以来,中国有些舞蹈理论家已经开始从事这些学科的研究和探索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发表了一些学术论著,目前仍处于开创建设阶段。
舞蹈以人体为表现工具,通过有节奏,有组织和经过美化的流动性动作来表达情意。它是一种表情性的时空艺术。由于舞蹈是用千姿百态的舞蹈动作为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借以抒发感情,因而,人们称舞蹈为人体动作的艺术。
舞蹈自然离不开手舞足蹈,但是不能说手舞足蹈就是舞蹈。因为,人们欣喜或悲时,所表现的动作,不能算是舞蹈,它只是一种表达一种自己感情的一种自然形态舞蹈动作。如:踢跶舞脚下急速变化的踏步,印度舞中上身的手臂动作和眼睛上下左右的移动,朝鲜舞中的耸肩等。这是经过加工,还有一定节奏作了有机的组合,能使人产生美感。
究竟什么是舞蹈?英国有位舞蹈家认为:“舞蹈是由感情产生的运动。”美国舞蹈家认为:“舞蹈是身体的一种有节奏的运动。”“舞蹈在一定空间之中,合着一定的节奏所作的身体连续的运动。”法国舞蹈家认为:“舞蹈是通过本能的或提炼的动作,惯常的或富有艺术性的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形式。”日本舞蹈家认为:“舞蹈是存在于时间与空间之中的肉体有节奏的运动。”
苏联美学家给舞蹈下的定义是:“舞蹈是一种通过艺术形象来揭示人的思想感情的艺术,而舞蹈的艺术形象是由形成一定体系的人体姿态的有节奏的和有组织的变换构成的。”现代舞之母——邓肯认为:“反借身体动作以表达思想感情的创造性活动,都是舞蹈艺术。”
我国现代戏剧家欧阳予倩认为:“舞蹈是单独用动作来传达感情的,它所表现的的是高度的感情集中。
根据近年来舞蹈界的探讨,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舞蹈是有节律的,美化的人体动作为手段来表达人的内在心态,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舞蹈的独特之处正在于它以人体的动态深刻的折射出人情,人性和人生的真谛,极大限度地展示其艺术的魅力,使人们在欣赏之中受到感染和启迪
1、律动性
透入舞蹈有形的外壳,钻进去,往里又往里,那里许是绵长深邃的长阶,当你觉得渐渐接近最底层时,你一定已然化为无。
你亦无,长阶亦无,而唯其无,似乎更是无所不在。找不到长阶之底同时找不到你自己时,你们同成为了无所不在却决不解说、不可解说、不存在解说、不解说的震颤,只源于人类生命灵性并与之同在的那种震颤。它有弱、有强、有柔、有刚、有弛、有张、有涩、有畅。它就是律动。
律动,是舞蹈的灵魂。从内向外看,尤其能直观这一真谛。
律动,赋予生命的原始躁动以节奏秩序,使之化为一种情调,可洞若观火地呈现。
律动,核心即是力的样式。律动力的样式变化丰富,最能直接而显著地表现了出舞者的气质、情愫、千种韵致。
2、动态性
舞蹈艺术最基本的特性之一是动态性。所谓动态性,是指舞蹈以人体的躯干的和四肢做。
主要工具,并通过各种动作姿态和造型来形象地反映客观事物和人物的精神世界、塑造舞蹈形象。
这种人体的有节律和美化的动作,并不是一般的动作堆砌和罗列,而是作为一种形象化的舞蹈语言呈现在人们的眼前。舞蹈创作者的形象思维和艺术构思,主要是通过这些动态性的语言来得到充分体现,并创造出鲜明、生动的舞蹈形象。因此,有人也称它为动作的艺术。
3、强烈的抒情性
舞蹈是人类感情最集中、最激动时的表现形式。人的形体动作能抒发最激动时的心态,表达丰富的内在感情。
诗人闻一多说过:“舞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我们从古代文物和历史资料中得知,原始人的舞蹈状态和形式,主要是抒发他们的内心激情,表现生命的无限活力。舞蹈的这种特点,充分体现出它的强烈抒情性。
4、虚拟、象征性
舞蹈与其他表演艺术的又一不同之处是虚拟和象征性。
从包容着我国汉族古典舞蹈的戏曲来说,它的舞蹈动作如骑马、划船、坐轿、刺绣、扬鞭等等,都是虚拟和象征性的。
事实上,舞蹈中的马、船、轿、针等等都是虚拟的,只是用一根马鞭、一支船桨等来作象征性的示意,但这种假设性的舞蹈动作却被观众承认和接受。
在环境的表现上,既无山的模型,又无河的布景,但是双手示意攀登,向高抬腿示意爬山,却使人们相信这是在上山;观众确信一连串的大跳、旋转和翻滚动作是在表现战斗,深信这就是硝烟弥漫的战场。
5、造型性
舞蹈动作不是对生活中自然形态的模拟,而是遵循舞蹈艺术的规律进行提炼、加工和美化的舞蹈语言的基本单元。
由舞蹈动作所组成的舞蹈组合——舞蹈语言在人们的眼前瞬间即逝,如果不能给观众留下印象,就不可能发挥舞蹈艺术的魅力和功能。
舞蹈的造型性就是让舞蹈动作在连续流动的过程中给人以明晰的美的感受,并且在片刻的停顿和静止时呈现出舞蹈内在的含义和韵味。
造型性的特点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有序,二者皆美。它能充分展现人体线条和动作的美,集中反映内在的神情。
扩展资料:
一、舞蹈艺术的表现手段:
舞蹈以人体的躯干和四肢作工具,通过头、眼、颈、手、腕、肘、臂、肩、身、胯、膝、足等部位的协调活动,构成具有节奏感的舞蹈动作、姿态和造型,直接表达人的内心活动,反映社会生活。
而表演性的舞蹈艺术则以舞蹈动作、舞蹈动作组合、造型、手势、表情、构图、哑剧等表现手段,塑造典型化的舞蹈形象,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体现完整的内容美和形式美。
二、舞蹈艺术的种类:
艺术,是由各个不同的艺术品种所组成的。作为艺术之一的舞蹈,同样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天地,它也是由各个不同种类、不同样式、不同风格的舞蹈所组成的。
根据舞蹈的作用和目的,舞蹈可分为生活舞蹈和艺术舞蹈两大类。生活舞蹈是人们为自己的生活需要而进行的舞蹈活动;艺术舞蹈则是为了表演给观众欣赏的舞蹈。
舞蹈一般可分为生活舞蹈和艺术舞蹈两大类。生活舞蹈多指与人们日常生活有直接联系、形式简朴、易于掌握、具有广泛群众性的舞蹈,如民俗风情中的舞蹈、完教舞蹈、社交舞蹈、健美体育舞蹈等。
艺术舞蹈多指由舞蹈家通过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体验,结守选择题材,概括集中后的艺术创造,具有鲜明的主题、具体的内容、完整的形式,塑造艺术形象,羡慕由舞蹈演员表演,供广大群众观赏的舞蹈。艺术舞蹈以高度提炼了的舞蹈语言与技巧,着重刻画人们内心的活动与变化,传情达意,反映现实。
-舞蹈艺术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灿烂悠久的文化艺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过程中,逐渐的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独特的风格韵味,在表现自己民族思想感情、心理状态、理想愿望和生活方式中,舞蹈乃是最突出的表现手段。民族民间舞蹈就是产生于本民族生活的沃土之中,是抒发人们内心的真挚情感、寄托自己的理想而生产在人民之中的,这种艺术形式也就是人民所喜闻乐见的。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的把流行于人民群众之中的,自娱和半自娱表演的业余群众舞蹈活动,同在表现形式和动作形式上吸取和借鉴民间舞素材,以反映新的时代生活内容并作为剧场表演艺术的创作舞蹈,都一概笼统的称之为民族民间舞。在说细点,民族舞蹈,指包括汉族舞蹈在内五十六个民族的舞蹈。每个民族又有他们本民族的古代舞蹈、宫廷舞蹈(有过地方政权的民族)、民间舞蹈以及其他形式。民间舞蹈,则指仍在流传的各种民间舞蹈,使用时应冠以民族的称谓,以示区别。如汉族民间舞蹈,蒙古族民间舞蹈等。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就有多少种民族民间舞蹈,那为什么我们能够将各个民族民间舞蹈分清楚呢?是因为各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的历史文化背景、文化传统、舞蹈形式和生活的地区地域,所以他们各自的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韵味都不尽相同。这里所指的风格韵味即“味儿”。 就拿葫芦笙舞来说吧!彝族葫芦笙舞,主要流传于云南楚雄、大理两个自治州的彝族聚居区,两地风格韵味也有不同。楚雄地区以大姚、姚安一带,名为“跌脚”(彝语称作“古则”)的形式最独特。表演时,以一葫芦笙为伴奏,舞者牵手,周旋踏歌,上身无动作,步伐单一古拙,大跳、大跺为其特色。服饰中尚有披羊皮,羊皮末端留其尾,无尾的,也要用彩线黑布缝上一条,以为美;尚有头上插羽尾的古俗,带有原始狩猎生活的遗风。大理地区的巍山、弥渡、祥云等地的打歌,较前者大有发展,舞者已不牵手,可以甩臂、拍掌、腿部抬高重踏,而且各有不同名称的步法组合,如“三跺脚”、“羊撕打”等。当地尚保持着定期到“本主庙”打歌祭祖祈年的习俗。拉古族葫芦笙舞的表演形式中,自娱性舞蹈和彝族的生活形式相似,而吹奏葫芦笙的各种表演,却很有特色。表现劳动生活时,舞者左手执笙吹奏,右手作喂鸡、撒种、割谷的功能动作;或用脚做内侧“扫腿”,向外“蹁腿”,表现收割谷物。傈傈族葫芦笙舞中“鸟喝水”、“穿山甲爬岩”等表演都很别致,还带有古代狩猎生活的痕迹。 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当中,用舞蹈来传达思想感情、宗教信仰、生活习俗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喜、怒、哀、乐是他们主要的表现形式。而在舞蹈表演中,常常使观众激动不已,赞不绝口的,乃是演员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但是,若没有掌握好舞蹈的风格韵味的话,那么观众也不会真正的激动起来。著名舞蹈表演艺术家贾作光老师,就是怀着对蒙古人民的热爱,以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及特有的艺术表演和强烈内在情感表现来打动广大观众的,但如果他没有对蒙古族舞蹈风格韵味的掌握,没有那股“味人”,那么他也不会被蒙古人民称为“马乃”贾作光,就是因为贾老师融入到蒙古人民之中,因而对蒙古族舞蹈的“味儿”把握到了“火候”,所以贾老师才被誉为“草原之子”。现在有许多编导为了创新,为了标新立异,把大众舞蹈、新潮舞蹈的一些语汇、技巧,不经消化、盲目吸收、信手拈来,穿上民族服装,便堂而皇之的称为民族舞蹈,其实这时民族舞蹈已失去了它的意义,失去了它的民族“味儿”。 进一层,舞蹈所表现的内容应该是本民族文化的反映,是一个民族主体精神的展示,但这种展示要有实在的生活内容,而舞蹈又不是现实生活的简单写照,舞蹈艺术应具有很强的隐喻性和写意性特征。舞蹈的抒情特征使这种“反映”和“展示”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尽管如此,只要真正深入到本民族的实际生活中去搜集、积累创作素材,在这个层次上表现出一种独特的民族“味儿”便是不难做到的。 最深层的民族“味儿”表现在神韵上,一个舞蹈从动作、姿态、韵律到结构的启承转合乃至演员的一颦一笑,都应该传达出本民族的精神气质,在鲜明的时代精神中表现鲜明的民族风情。这一层虽比较难以捕捉,但也并非玄妙莫测,如果编导和演员能够长期深入民族生活去了解一个民族的习惯、心理,以及其观照人生的方式,受到潜移默化的熏
陶,让这种民族“味儿”浸透自己的心灵,创作中便会自然融进作品,融进舞台上的表演中。民族“味儿”,是构成民族民间舞蹈艺术魅力的重要因素,民族“味儿”需要的是自然,本色,却又不可流俗。 可以这样说,“味儿”是情感表现的前提基础,没有“味儿”情感表现是苍白无力的,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民族“味儿”是广大观众欣赏民族民间舞蹈时最起码的审美心理需求。 舞蹈艺术的灵魂存在于舞蹈的表现本体,人的内心情感中。舞蹈与人的各个外在的感觉器官去表现,在表现中人要以自己的内心感觉、理解,去支配外在动作的表现,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以情动人的目的。舞蹈以人自身为工具和手段,它能最直接地体现人内在的情绪、情感和思想的内容。这种情绪上的感染可以推动观众情绪的产生,及达到有一种要舞蹈的欲望。可想而知,舞蹈在传达人民感情冲动和艺术感受时,是一种最为简便、直接的手段。 在生活中,我们把表现人的各种情感和情绪的动作,称为“表情动作”。舞蹈中的表情性动作,主要是以生活中的表情动作为主,经过艺术的提炼、组织、美化、加工而来的。我们一般所谓的表情动作,是指那些与人的情感和情绪状态相联系的身体各部分的动作变化,如面部的表情动作称为面部表情,身体各部分的表情称为身段表情。人的表情动作及为丰富多样,这是由人在社会生活中的情感和情绪的多种多样与繁复变化所形成的。人的各种情感,不管是人的初级情感还是人的高级情感,舞蹈都可以充分、深刻、淋漓尽致的予以表达。可以说,没有任何人的情感领域内容是舞蹈不能表现的。如著名的蒙古族舞蹈家敖登格日乐所表演的《蒙古人》,恰到好处的运用了蒙古舞特有的风格韵律,集民族舞蹈的各种动作与性格于一舞这中,借女性之躯,高度概括的表现了蒙古民族历史气魄与英雄气概和那宽阔的心胸与顽强性,这是一个难得的概括力度较强的舞蹈,尤其结尾强悍奔腾着的蒙古小伙子们,簇拥着一位雕塑般神圣的蒙古母亲,在激情奔放与深沉大度的动与静的强烈对比中,民族升华为母性的光辉,母亲成为民族的象征,感染力极强,感人至深。敖登格日乐的表演,体现了蒙古舞所具有的内在感觉和情感特点,从而也丰富了作品所要表现的情感内容,她富有激情的表演,说明她所表演的舞蹈,不管是从面部表情还是身段表情来说,都是本人内心深处的真情实感的直接表现,从而具有了艺术的感染力。所以无论蒙古舞还是其他少数民族民间舞,在造就一个演员走向成熟成为其特有的表演风格,没有这种深深的内在感觉和内在情感的体现和表现,是不可能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的。 我们的舞蹈艺术发展到今天,它作为人类自身纯洁、纯美灵魂的物化形态,作为人的自由本质感性直观的外化显现,它就应当闪烁着真、善、美的理想灵光,它把人的自然生活情感提炼、熔铸为舞蹈的审美情感,进而在舞蹈中表现出来。我们大家都熟知的青年舞蹈家杨丽萍,她所表演的《雀之灵》,通过手指的孔雀头造型和手腕、手臂、肩、胸、腿部的灵活秀丽的舞蹈动作所呈现出来的孔雀的寻觅、展翅、跳跃、旋转、飞翔以及吸水的舞蹈意象而得到充分体现。《雨丝》中,她的两手在头上、面前,手指向下微微的颤动,音乐的音符好象就从她的指尖缓缓流泻出来,她的手指又似迷朦的水帘或不停的雨珠``````清凉、温柔的雨丝浸润着她的面颊,湿透了她的全身,她缓慢的行进在弥漫的雨中,婀娜的舞姿倩影,就如一股清新浓郁的诗沁人心脾。她的表演细腻优美、纯真生动,从中我们明显的感受到,民族民间舞蹈的魅力关键取决于演员高超的表演艺术风格和打动人们心弦的情感表现力。 我们的舞蹈艺术家大多是来自于人民,他们对生他们的地方和养育他们的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尤其是那些来自于少数民族地区的舞蹈家,他们对那里的人民和民族的感情用言语是难以表达的,他们所感受到的如同母亲在抚育婴儿一样,是人民的乳汁在哺育他们成长,这种发自内心所体验到的强烈感情,他们便用自己掌握的舞蹈艺术进行了充分的表现,所以这些舞蹈家们所表演的舞蹈才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强烈的感染力和生命力。 民族民间舞在内在情感的表现,还需要有广泛的生活基础和较高的文化知识和艺术修养,通过这些知识的综合,我们才具有高度的想象能力和较好的感觉能力,从而产生创作和表演的欲望,来帮助我们深深的感受作品内容,从而更好的把舞蹈的意境
恰如其分的表现出来。我们知道民族民间舞产生于人民之中,人民用舞蹈来反映生活,所以我们必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用我们自己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以达到我们所感受到的艺术想象境界。这就证明,以生活为基础加之融合各种知识给予我们想象能力,通过感性认识转化到理性认识,通过我们的形象思维和艺术创造力,加强我们所要表现的舞蹈内容,使之较全面较细致的掌握民族民间舞的风格韵律,以达到从内心深处所产生的舞蹈艺术感受来,这样,在表演中才能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情感。 我们所讲到的民族民间舞蹈的内在情感表现,就是生活和广泛的知识促使你产生内在情感,而内在的情感才会使你孕育出感人的艺术表现力。现在有些演员,在表演民族民间舞时,只注意到了外在动作,而对舞蹈的内在感情、感觉、韵味没有重视,使观众看完这样的演出,感到象喝白开水一样,平平淡淡、索然无味。所以民族民间舞蹈的表现,不仅仅是外表的动作而已,关键取决于演员的内在感受所产生的艺术表现力,而这种表现力不是任何人都可以随意得到的。 首先,需要较长时间的了解这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以及生活方式,在广泛的深入生活过程中,与那里的人民建立深厚的感情,用自己的思想感情化为艺术表现,再通过长期艺术实践,逐渐的掌握民族民间舞所具有的内在感受,只有在这种内在感受的烘托下,才能够产生出民族民间舞所具有的内在情感的表现力来,从而才能取得完美的艺术效果,使观众得到美的享受。 有丰富广泛的文化知识内涵再加上高超的语言艺术的教师,能诱导、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挖掘学习者的智能和体能,使学生兼受各种知识的培养,从而培养和增强他们的舞蹈表现能力。在我们学习跳蒙古舞时,老师用文学语言来启发我们:眼前是辽阔、美丽的草原,眼睛要放远些,情绪要奔放些。一些神情呆滞的学生理解了该舞的意境后,表演情绪逐渐活跃起来。这主要在于通过启发,调动了他们已有的关于草原及蒙古风情的印象,使他们深入意境,张开想象的翅膀。又如藏族舞动作中膝盖的屈伸、颤动,往往不容易掌握。这时我们就可以想象一下,西藏位于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空气比较稀薄,加上鞋是用皮制的,较沉重,藏民又习惯于背东西上山,走起……
(一)情感的表达关系到舞蹈作品的成功与否
舞蹈相较于武术、杂技等给予观众平板而直观的肢体表演艺术而言,它是最能传达情感的表情艺术。一部成熟的舞蹈作品往往能让观众充分地感受到编排者和演员的内心情感。当一个舞蹈演员只是拥有非常好的身形条件和扎实的基本功,但这不足以将一个舞蹈作品表演得很完整。不过这些外在的条件和扎实的功底的确能丰富情感地表达。不过最为重要的是感染力,一个富有表演力和感染力的演员能够时刻带动观众的情绪。如果一部舞蹈作品可以让观众在欣赏完很久之后都能回味起这个作品所抒发的情感,那么,这部作品就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
(二)表达情感的能力能够直接反映一个舞蹈演员的成熟与否
情感表达是舞蹈表演的关键因素。它是整个舞蹈的支架;是整个舞蹈的灵魂;是连接观众和演员的桥梁。如果舞蹈演员能在舞蹈作品中很好的融入自己的情感,加之自己舒展的动作和高超的技术技巧,就可以描绘生动而难忘的人物形象,并呈现出完整的故事情节。所以,在表演舞蹈作品时,演员的情感表达是最为关键的,如果这个演员没有良好的表达情感的能力,只靠着自身舒展的动作和技巧则难以抓住观众的内心,甚至会使观众跳出画面来,使整个作品显得白板,说不出这个作品想要表达的内涵。
为什么说舞蹈演员相较于武术和杂技演员是最能表情达意的,我们所熟知的武术杂技的表演中,观众们所为之动容的是武术与杂技的高难度动作,并且在武术或者体操比赛中,裁判打出的分数高低也取决于他们的动作完成度与难度。而舞蹈演员所要求的并不只局限与动作和技巧。往往一个舞蹈作品的评判标准,最为重要的则是舞蹈演员能不能恰到好处地把这部舞蹈作品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三)情感的表达是贯穿着所有舞蹈表演的始终
在舞蹈作品中,有很多种形式或题材。无论是抒情的,还是刻画人物的,或者是记叙类作品。情感的表达必须贯穿在这个作品的开始到结束。如果要时时刻刻吸引住观众,就要从每一个细节入手,让情感充分地流入进每一处末梢神经的延伸,每一次绷脚背,每一个细微的眼神,它让观众感受到美的存在,激起观众审美的欲望,这种美不仅仅是肢体的美,而是精神世界的美。在舞蹈作品的表演过程中,情感的表达是连贯的,不是断断续续的。前面说到只靠外部身形和扎实的功底没有情感的表达会使观众们跳出画面,情感的断层也不能时刻抓住观众。情感的表达是起起落落的源泉,是永无止境的。
(四)更好的情绪输出可以提升作品的品质
情绪的输出赋予了舞蹈这门视觉艺术的最佳体现,情感赋予舞蹈以最独特的内涵。如果舞蹈演员能发挥得很出色,把情感表达得恰到好处,那么,这个作品的品质就会更高。相反,如果没有重视情感的表达,那么,给观众带来的只是片刻的回味,很久之后,再说起这个舞蹈作品的时候,便没有了太多的印象。在欣赏舞蹈演出之时,观众不能完全理解编导最初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也不能完全理解表演中舞者的诠释,但是观众能感受到肢体的魅力,他们与演员们在舞台上呈现出来的舞蹈品质与情感的表达有着直接的联系。舞蹈作品最终是要展现在大众视野之中的,也就需要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评鉴。精彩的舞蹈作品一定要有丰富的情感路线,并且需要演员们准确地表达出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