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05309243 课程名称:《学前教育学》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时/学分:51\3
先修课程:本课程是以学前卫生学、学前心理学等为基础的一门基础理论学科。因此本课程的先修课程包括《学前卫生学》、《学前心理学》等,这些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幼儿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并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幼儿园一般教育活动规律,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素养。
适用专业:五年制、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含英语方向) 开课系或教研室:学前教育系(学前教育教研室 )
二、课程教学目标
1、任务和地位:
《学前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之一,它涵盖了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全部内容,偏重于研究幼儿教育的宏观指导理论及其一般教育活动规律等问题,在完成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中起着核心作用。
本课程教学两条线并举,既突出理论性的学习,又加强实践性活动,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学前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并学会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形成科学的幼儿教育观,提高幼儿园保教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和技巧,以获得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综合应用能力,形成从事幼儿园教师职业所必备的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对新时代幼儿教师的职业要求,形成职业能力。 2、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背景、理念与特征,了解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历史,了解本课程的研究方向、任务和体系,掌握学前教育学中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理
论,初步形成现代学前教育的新观念,形成科学的教师观、儿童发展观、教育观、环境观、课程观、教育评价观。 (2)能力目标:
初步学会运用现代学前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探讨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特点、一般规律和方法及各种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运用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分析和评价幼儿园教育教学行为;掌握观察分析幼儿身心发展状况的技能及与幼儿、家长沟通的技能;能根据幼儿园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的特点初步制订班级各类教育计划和课程计划;具备幼儿园教学、游戏、生活等活动的设计和组织的能力。 (3)情感目标:
主动了解幼儿园教育现状以及当前教改的热点、新经验和新趋势,喜欢探究幼儿教育问题,激发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自我专业成长,培养职业素养,树立专业理想。
三、课程教学内容
(一)理论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 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
绪言
教学目标:
1、理解概念:教育、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学。 2、了解学前教育发展简史
3、激发学生学习学前教育学的兴趣。 教学课时:2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内容:
一、 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学前教育? 二、 学前教育发展简史 三、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 四、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方法
第一章 幼儿园教育目标、任务与教育原则 教学目标:
1、理解概念:幼儿园教育目标、教育原则; 2、了解幼儿园教育在新时期的双重任务。
3、理解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具体内涵以及目标的层级分解方法、学前教育八
大原则;
4、能运用八大原则的理论分析幼儿园教育现象,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分
析能力。
5、形成正确的学前教育观 教学重点:
1、幼儿园教育总目标的具体内涵; 2、八大教育原则的理解极其运用。 教学难点: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层级结构 教学课时:3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分析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幼儿园教育目标
一、我国幼儿园教育总目标及其具体内涵 二、制订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依据
三、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层级结构极其分解注意事项 第二节 幼儿园任务 一、 幼儿园的双重任务
二、 新时期幼儿园双重任务的特点 第三节 幼儿园教育的原则 一、 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的原则 二、 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 三、 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
四、 充分利用儿童、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的原则 五、 保教结合的原则
六、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七、 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原则 八、 发挥一日活动整体教育功能的原则
第二章 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
一、 教学目标:
1、 理解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含义
2、 体、智、德、美教育的目标、内容及实施途径
3、 能运用全面发展教育的观念分析、评价幼儿园具体的教育工作 二、 教学重点:
1、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含义
2、体、智、德、美教育的目标、内容及实施途径
3、能运用全面发展教育的观念分析、评价幼儿园具体的教育工作 三、 教学难点:
1、 深刻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的含义。
2 、能运用全面发展教育的观念分析、评价幼儿园具体的教育工作 四、 教学时数:4学时 五、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概述
1、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含义 2 、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意义 第二节
幼儿体育
一、 概念:幼儿体育 二、 幼儿体育的目标
三、 幼儿体育的内容体育活动的实施 第三节
幼儿智育
一、 概念:智育、幼儿智育、知识和智力的关系 二、 幼儿智育的目标 三、 幼儿智育的内容 四、 智育的实施 第四节
幼儿德育
一、 概念:幼儿德育 二、 幼儿德育的目标 三、 幼儿德育的内容
四、 幼儿德育的实施 第五节
幼儿美育
一 、概念:美育、幼儿美育 二、幼儿美育的目标 三 、幼儿美育的内容 四、幼儿美育的实施
第三章 学前教育与环境
教学目标:
1、理解幼儿园、家庭、社区学前环境创设的功能。 2、掌握创设幼儿园环境的原则以及对教师的要求。
3、能运用环境创设的理论分析评价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实例。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创设幼儿园环境的原则,能运用环境创设的理论分析评价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现象。
教学难点:理解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课时:3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学前儿童的教育环境概述 一、 影响儿童发展的有关因素 二、学前儿童发展的三大环境 (一)幼儿园是特别的社会环境
(二)、家庭是幼儿成长的自然的生态环境 (三)社区是幼儿园围墙外的大社会环境 第二节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
一、 环境与教育目标一致原则
二、 三、 四、 五、
适宜性原则 幼儿参与的原则 开放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
第三节 幼儿学习环境的规划 一、学习环境的规划与设计 二、学习材料的选择 三、学习区的类型与组织
第四章 学前儿童与学前教师
教学目标:
1、理解学前儿童的特性、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学前儿童的发展,树 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儿童发展观。
2、理解学前教师的职业特点和专业素养要求,能分析评价学前教师的 教育行为和教育能力。 教学重点:
1、能运用教师能力素质要求的理论分析评价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教育能力。
2、正确认识学前儿童的发展特点,并能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儿童发展观; 教学难点:
1、理解学前儿童的特性及其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2、掌握学前教师能力素质要求的具体运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学前儿童
一、 现代儿童观:
(一)儿童发展是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多层次的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过程。 (二)学前儿童的特性
(三)学前儿童在教育过程中地位 (四)学前儿童的发展
二、儿童权益的保障。《儿童权利公约》。
第二 节 学前教师
一、 学前教师的职业特征和角色、职责 二、 学前教师的专业素质: 三、 学前教师的专业成长
第三节 幼儿与教师的相互关系
一、尊重幼儿是幼儿园教育的内涵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第二部分 幼儿园教育过程与实施
第五章 幼儿园课程
教学目标:
1、理解概念:幼儿园课程
2、了解幼儿园课程要素及幼儿园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3、掌握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制订、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组织与指导方式。 4、树立正确的课程观。 教学重点:
1、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制订 2、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确定
3、幼儿园教育活动组织与指导方式的选择
教学难点:
1、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编制 2、幼儿园教育计划的制订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课时: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概述
一、 幼儿园课程的含义 二、 幼儿园课程的基本要素 三、 幼儿园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方案的结构与编制
一、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制订: (一)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分解 (二)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几个纬度 (三)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表述 (四) 制订目标的依据 (五)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作用 二、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确定 (一)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形态
(二)选择与确定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原则 三、 幼儿园课程的组织
(一)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几种编制方式 (二)幼儿园教育计划的制订
(三)幼儿园课程的活动组织与指导方式
第六章 学前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教学目标:
1、理解概念:幼儿园游戏、教学活动、日常生活活动
2、理解幼儿游戏的含义、特点、教育作用、种类和游戏的指导原则
3、学会观察并能运用游戏理论分析幼儿园游戏对儿童的各方面的影响。
4、理解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特点、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构成要素、教学活动的设计要求
5、掌握幼儿园教学方法,能根据活动内容正确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
6、掌握幼儿园教学原则,并能运用理论分析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过程,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理解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策略。
8、尝试写一个幼儿园具体教学活动的教案,初步学习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9、理解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的含义、内容和要求、教育意义
10、了解幼儿园其他形式活动的组织要求
教学重点:
1、掌握幼儿园教学方法,能够根据活动内容正确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
2、掌握幼儿园教学原则,并能运用理论分析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过程,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掌握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的内容和要求
教学难点:
1、幼儿园教与学的关系
2、理解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策略。
3、学会观察并能运用游戏理论分析幼儿园游戏对儿童的各方面的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观摩活动、教学实训
教学课时:8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游戏活动
一、幼儿游戏的特征
(一)幼儿游戏的含义:
(二)、幼儿游戏的特点
二、幼儿游戏的教育作用
(一)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
(二)促进智力和语言的发展
(三)促进幼儿良好情感的发展
(四)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三、幼儿园游戏分类的几种形式
(一) 创造性游戏和有规则游戏
(二) 主动性游戏和被动性游戏
(三) 手段性游戏和目的性游戏
四、幼儿园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一)儿童游戏的水平分析与预设
(二)幼儿游戏的观察
(三)幼儿游戏的一般指导要求
第二节 教学活动
一、幼儿园教学活动概述
(一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涵义、教与学的关系
(二)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特点
(三)、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1、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手段
2、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方法
(四)、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原则
二、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设计
(一)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构成要素
(二)教学活动各要素的分析
(三)教学活动方案设计
三、教学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一)教学活动过程的组织与指导
(二)教学活动的反思与评价
第三节 幼儿园的日常生活活动
一、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概述
(一)日常生活活动的含义
(二)日常生活活动的教育作用
二、日常生活活动的内容和要求
(一)入园和离园 (二)进餐、饮水、盥洗、入厕和睡眠活动
(三)过渡活动和自由活动 (四)散步
三、组织指导日常生活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一)保教结合 (二)合理常规 (三)生活技能练习
第四节 幼儿园其他形式活动
一、节日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要求
二、外出(参观、郊游)活动的组织与领导
三、亲子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第七章 幼儿园班级管理
教学目标:
1、 理解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意义、目标、原则和指导策略
2、 能运用班级管理的理论分析解决幼儿园班级管理中的各种教育问题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班级管理的指导策略
教学难点:
能运用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理论分析解决幼儿园班级管理中的各种教育问题。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教学实训
教学课时: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幼儿园管理目标与原则
一、 班级管理目标
二、 班级管理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班级管理与指导的策略
一、忽略法
二、鼓励法
三、改变儿童的生活方式
四、讨论法
五、学习冲突解决的方式
第八章 家庭、社区、小学与学前教育
教学目标:
1、了解家庭、社区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及其意义
2、理解家园合作、与社区合作的内容和形式
3、了解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工作的意义和任务及教育策略
教学重点:1、掌握家园合作的指导方法
2、掌握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教育策略
教学难点:理解儿童上小学后面临的主要困难及教育策略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与家庭的合作
一、 家园合作的意义
二、 家园合作的原则
三、 家园合作的内容和主要形式
第二节 与社区的合作
一、 学前教育社区化是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二、与社区合作内容
(一)幼儿园以自身的教育优势服务社区
(二)争取社区对幼儿园工作的支持和参与
第三节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一、 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区别
二 、幼小衔接的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三 、幼儿上小学后面临的主要困难及教育策略
(一)身体适应方面
(二)社会适应方面
(三)学习适应方面
第九章 学前教育评价
教学目标:
1、理解学前教育评价的涵义、作用
2、掌握学前教育评价的主要内容和标准,树立正确的教育评价观
教学重点:
掌握学前教育评价的主要内容和标准,能运用评价理论分析评价幼儿园的教育现状 教学难点:掌握学前儿童发展评价的内容和标准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2学时
教学内容:
一、 学前教育评价的涵义和作用
二、学前教育评价的内容和范围
(一)学前儿童发展评价
1、健康与动作发展评价
2、认知与语言发展评价
3、品德与社会性发展评价
4、艺术与情感发展评价
5、习惯与自理能力发展评价
(二)幼儿园教师工作评价
1、安全工作
2、卫生保健工作
3、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4、对幼儿的管理
5、环境创设工作
6、家长工作评价
第三部分 当代学前教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教学目标:
1、 了解世界先进学前教育思想和教育发展趋势,开阔视野
2、 了解当前幼教课程改革的热点
3、 了解早教事业发展的动态
教学重点:各理论流派
教学难点:各课程模式
教学方法:讲座报告
教学课时:6学时
教学内容:
第十章 当代学前教育发展的理论流派
一、学前教育学的创立和发展
(一)福禄培尔的思想及其贡献
(二)蒙台梭利的思想及其贡献
二、学前教育学在中国的创立和发展
(一)陈鹤琴的思想及其贡献
(二)陶行知的思想及其贡献
三、当代学前教育发展的理论流派及其思想
(一)行为主义(二)认知主义(三)建构主义(四)多元智能理论
(五)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第十一章 学前教育课程模式简介
一 、海斯科普课程模式
二、蒙台梭利课程模式
三、瑞吉欧、艾米利亚课程模式
四、幼儿园园本课程简介
第十二章 0—3岁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
一、早教基本理论
二、早教发展动态
(二)实践教学内容(详见《实践指导书》)
(三)时间分配和进度
本课程在大二第一学期开设,共18周,实际教学周数为17周,每周3学时,教学时数共51学时,其中1周复习考试,课堂理论教学共42学时,实践教学9学时。外加实践周活动20学时,共71学时。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议
《学前教育学》是一门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基础理论课程,在教学中,以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为指导,遵循本课程的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认知特点,采取课内外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形式多样化,课堂讲授,案例(录像)分析、课外实践(见习)、观摩、小调查,研讨、模拟教学、项目行动导向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形式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结合集体讲授、小组讨论、教学资料或现场观摩与分析评价、设计情境等形式进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课程考核方法及要求
本课程注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
1、形成性考核:主要以实践教学考核成绩为主,占总成绩的30%。主要包括:出勤、课堂发言情况(5%);个人书面作业、课后小组讨论作业(5%);小组项目作业(20%)。
(2)期末终结性考核:占总成绩70%。考核方式采用闭卷考式的方式,以百分制评分。
成绩采取综合评定:即期末考试成绩/平时考核成绩=7:3(总评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期末成绩=卷面理论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出勤、课内外作业、课堂学习态度×10%+实践×20%)。
1.考核方式:考试(√ )
2.成绩评定:计分制:百分制(√)
总评成绩构成:平时考核(30)%;结课考核(70)%;
平时成绩构成:考勤考纪(5 )%;书面作业( 5)%;实践环节(20 )%;
五、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一)建议教材:《学前教育概论》桂景宜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年;
(二)辅助教材:陈幸军主编《幼儿教育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
(三)
参考资料:
1、魏建培主编《学前教育学》 科学出版社,2008
2、、李季湄、肖湘宁主编《幼儿园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3、蔡迎期《学前教育概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4、刘焱、牟映雪《学前教育学》南海出版公司,2009
5、郑建成《学前教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六、必要的说明:
大纲的编写围绕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针对学生的就业取向着重探讨幼儿园教育的宏观指导理论和幼儿园教育的一般规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幼儿教育基本原理和基础理论,并通过实践活动初步形成相应的幼儿园教育工作的技能和能力,同时以专题讲座的形式拓展学前教育理论的学习,开阔学生视野,形成理论素养。
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是对幼儿数学学习的要求,也是幼儿园实施数学教育的依据。目标的确立可以明示教育活动的方向,引导教育活动的设计,确立教育活动的评价依据等,因此,在数学教育中,目标的确立十分重要。 一、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的结构 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是以有序的结构组织起来的系统。从纵向的角度来看,它一般可以分为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数学教育活动目标三个层级;从横向的角度来看,它一般可以分为认知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操作技能目标三类。在制定不同层次和类型的目标时,幼儿发展的已有基础、幼儿数学学习的特点与规律以及数学学科本身的逻辑体系与特点都是目标制定者需要把握的因素。 1、总目标(一级目标) (1)认知目标:引导幼儿学习一些粗浅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帮助幼儿获得有关物体形状、数量以及空间、时间等方面的感性经验,使幼儿逐步形成一些初步的数学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幼儿的数学思维活动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以及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独立性;逐渐培养幼儿爱思考的习惯。 (3)操作技能目标:让幼儿学会正确操作和使用材料,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获得有关数学概念的感性经验,培养幼儿做事认真、仔细、有条理、不怕困难等良好习惯。 2、各年龄阶段目标(二级目标) 二级目标是根据一级目标提出的,它是从认知能力、情感与态度、操作技能三个范畴,根据小、中、大班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确立的,操作性较强(详见下页表格)。 3、数学教育活动目标(三级目标) 在数学教育实践中,各年龄阶段目标必须层层分解为具体的、可操作的目标,即分解成可以在一次数学活动中实现的目标或需要通过若干数学活动实现的目标。这一级目标应与一、二级目标相一致,使之相互衔接,以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 二、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与表述 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规定着预期的某种活动效果。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教育内容选择、方法运用及效果评价的依据。目前,幼儿园数学教育实践中仍存在着只有内容没有目标的盲目的数学教育以及“程式化”、空泛无物的目标设定倾向,因此,教师在制定与表述数学教育活动目标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目标的发展性 在制定数学教育活动目标时,教师首先应当着眼于幼儿的发展,既包括数认知方面的发展,也包括情感、学习态度、个性和社会性方面的发展。只有充分把握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发展水平,才能在活动设计中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注重目标的发展性意味着教师必须清楚地了解本班幼儿的发展基础,以此确定所设计的活动目标对幼儿是否具有发展价值。 小班中班大班 认知目标1、学习按物体的一个特征分类 2、学习按物体量(大小、长短)的差异进行5以内的排序 3、认识“1”和“许多”,并能正确区分 4、学习用一一对应方法比较两物体的数量,感知“多”“少”和“一样多” 5、学习手口一致的点数5以内的实物,并能说出总数 6、按数(5以内)取物 7、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并能说出其名称 8、以自身为中心区分上下 9、认识早晨、晚上、白天、黑夜,并学会基本的运用1、认识10以内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学习顺数和倒数 2、学习不受物体空间排列形式和物体大小等外部特征的干扰,正确判断10以内数量,即学习数量守恒 3、认识10以内自然数列中相邻两数的等差关系 4、认识长方形、梯形和椭圆形 5、学习按粗细、高矮的差异进行6以内的物体的正逆排序 6、正确点数10以内物体 7、按物体某一特征分类 8、按物体的数量分类 9、学会比较粗细、厚薄、轻重等量的差异 10、学习不受图形大小、颜色和摆放位置的影响,正确辨认和命名图形,即学习图形守恒 11、初步理解平面图形的简单关系 12、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前后 13、学习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前后 14、学习向上、下、前、后等指定方向运动 15、认识并学会运用“今天、明天、昨天”等时间概念 16、理解“=”和“≠”等符号1、学习10以内序数、单数、双数、相邻数等概念 2、学习10以内数的组成与分解,理解其包含、互换、互补关系 3、学习10以内加减计算,并体验加减互逆关系 4、理解“+”“-”“<”“>”“→”等符号的意义 5、认识正方体、长方体、球体、圆柱体,学习区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6、学习按两个以上特征将物体分类 7、按物体量的差异和数量的不同进行10以内正逆排序,初步了解序列排的传递性、双重性和可逆性 8、学习等分实物或图形 9、学习自然测量 10、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和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会向右、向左方向运动 11、学习认识时钟,学会看整点、半点,学习看日历,知道一星期中每天的名称和顺序 12、学习在教师的帮助下归纳数学经验 情 感与态度1、在数学活动中大胆回答问题 2、产生对数学幼儿的兴趣以及操作数学活动材料的兴趣 1、在数学活动中能安静地倾听教师和同伴的讲话 2、在日常生活中喜欢选择数学活动 3、主动、专注地进行数学操作活动1、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问题的讨论 2、在数学活动中能安静地蜻蜓教师和同伴的讲话 3、在日常生活中喜欢选择数学活动 4、学习与同伴友好地进行数学游戏,采取轮流,适当等待,协调等方法协调与同伴的关系 操作技能目标1、听懂教师的要求,学习按游戏规则活动 2、学习用语言讲述同伴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3、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习按要求拿取、摆放和操作活动材料1、学习听清楚教师的要求,按要求进行活动并检查自己的活动结果 2、学习讲述自己的操作活动过程和结果 3、基本学会数学操作活动技能1、倾听清楚操作活动的规则,按规则进行活动并检查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2、能清楚的讲述操作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3、学习有条理地摆放、整理活动材料 2、目标的全面性 目标的全面性是指教师在制定目标时,应思考在本活动内容和情境条件下“幼儿学会了什么”(知识目标)、“幼儿能学吗”(能力目标)、“幼儿学得有兴趣吗”(情感目标)。一般说来,活动目标应包括学习内容的要求及幼儿行为的养成要求。在制定数学教育活动的目标时,教师应避免两种倾向:一是偏重知识的学习,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二是错误理解“全面性”,表现为脱离活动内容和具体情境的形式上的面面俱到,即凡是数学活动就必定有认知、情感与态度、操作技能三个方面的目标,从而使某些目标成为装饰或点缀,对幼儿发展以及教育教学并无价值。 3、目标的针对性 由于教育活动的目标可以作为检验活动效果的依据之一,因此目标应当是具体的、可观察的、可操作的、可评价的。也就是说,目标的制定必须有针对性,而不是空泛、笼统的。如某中班数学活动“家里的数字”的目标设定为: (1)感受数字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培养幼儿对家的美好情感。显然,这样的目标是空洞而无针对性的,无法作为评价活动效果的依据。 这一活动的目标可以调整为: (1)寻找和搜集家里带有数字的照片或,通过交流与分享活动感受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理解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 (2)愿意与同伴交流,尝试大胆表述; (3)在集体参与的观察和交流活动中进一步萌发对家的美好情感。这样的三条目标就比较有针对性。 4、目标的统一性 美国课程专家布鲁姆认为,“教师所期望的学生的变化便是教学目标或教学目的。”“阐述教学目标,就是要以一种较特定的方式描述在单元或学程完成之后,学生应能做(或产生)些什么,或者学生应该具备哪些特征。”也就是说,教师既可以以幼儿为主体表述教育活动目标(行为目标)
#三年级# 导语一份优秀的说课稿,体现的不仅仅是教师的能力,更体现出教师对工作的热爱认真程度,通过说课稿,教师可以更好地展开教学,合理科学的规划使教学作用化。以下是 无 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用。
篇一
说教材
1教材内容
本课时的教材内容是一篇对话,让学生围绕着Ben和Ben's father对动物园里三只猴子的讨论,进一步掌握高度、长度以及形容词比较级的用法。
2教材的地位
本课时教材是在学习了形容词的比较级以后,为了提高学生对比较级的阅读能力而设计的,可以说有些句型对于前两个课时是一个阶梯式的提高。
说目标
1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够听、 说 、认读Let's read 中的三会单词和句型并完成填充句子的练习;特别要能看懂、会朗读句子:I think the little monkey is only 40 cm tall。The monkey is shorter but you are funnier能够完成Pair work部分的绘图并描述朋友的活动。
能力目标 学会用形容词的比较级来谈论自己朋友及其他人或事物,如I'm taller than you,but you are stronger than me学会用英文的长度单位来描述人 、物的身高和长度,并能根据所给数据,对两种事物进行比较。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在观察和测量中使用英语的习惯,引导学生关注自己身边的人、 事物及自然界中与我们共同生活的其他生命,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2 教学重难点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正确朗读对话;教学难点是学生能看懂、会朗读句子:I think the little monkey is only 40cm tall The monkey is shorter but you are funnier
说教法
1教法设计
小学英语教学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作为教学重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采用以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引导学生完成本课学习任务。
2 学法指导
在学习过程中,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和交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主动思维,大胆实践,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3教学手段
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我除了采用常规的教学手段外,同时采用了现代教学技术,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说设计
1 导入设计
(1)Let's chant
在热身时让学生一起说唱本单元Main Scene中的chant让学生进入到学习英语的氛围中。
(2)Listen and do
Touch your head / nose / …教师发指令,学生做动作。
2 新课呈现
(1) 呈现猴子,初步接触知识。
教师在发指令时,加入 Touch your tail当学生觉得茫然时,老师趁机出示课件(一只猴子)Look,We have no tails,but the monkey hasLook at the monkey,How long is the tail在课件上呈现数据38cm学生回答:Its tail is 38cm long根据教材内容教师提问:How tall is the monkey学生:It's 40cm tall老师自己引出only一词,注意这个词的发音。
多媒体再出示两只猴子的,一只,一只棕色,让学生加以比较。教师问:Which monkey do you likeThe yellow one or the brown one
设计思路 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时,也同时在复习前两课时所学内容,起到知识循环的作用。
(2) 猜一猜游戏:它们有多高?
让学生猜一猜这两只猴子的身高。注意提示学生用上I think…这一句型,表示自己的猜测。在这里也可安排一个竞赛,看谁能猜中正确数据,教师让一些学生猜后出示数据。
设计思路 学生对有悬念的东西都特别感兴趣,在此不仅练习了两位数的读法,又满足了学生的好胜心理。
(3) 学习younger、taller、funnier
画面上同时出现上述三只猴子,让学生比较Which one is olderWhich one is youngerWhich one is tallerWhich one is funnier在此特别注意funnier的发音,可在 说教材
1教材内容
本课时的教材内容是一篇对话,让学生围绕着Ben和Ben's father对动物园里三只猴子的讨论,进一步掌握高度、长度以及形容词比较级的用法。
2教材的地位
本课时教材是在学习了形容词的比较级以后,为了提高学生对比较级的阅读能力而设计的,可以说有些句型对于前两个课时是一个阶梯式的提高。
说目标
1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够听、 说 、认读Let's read 中的三会单词和句型并完成填充句子的练习;特别要能看懂、会朗读句子:I think the little monkey is only 40 cm tall。The monkey is shorter but you are funnier能够完成Pair work部分的绘图并描述朋友的活动。
能力目标 学会用形容词的比较级来谈论自己朋友及其他人或事物,如I'm taller than you,but you are stronger than me学会用英文的长度单位来描述人 、物的身高和长度,并能根据所给数据,对两种事物进行比较。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在观察和测量中使用英语的习惯,引导学生关注自己身边的人、 事物及自然界中与我们共同生活的其他生命,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2 教学重难点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正确朗读对话;教学难点是学生能看懂、会朗读句子:I think the little monkey is only 40cm tall The monkey is shorter but you are funnier
说教法
1教法设计
小学英语教学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作为教学重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采用以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引导学生完成本课学习任务。
2 学法指导
在学习过程中,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和交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主动思维,大胆实践,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3教学手段
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我除了采用常规的教学手段外,同时采用了现代教学技术,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说设计
1 导入设计
(1)Let's chant
在热身时让学生一起说唱本单元Main Scene中的chant让学生进入到学习英语的氛围中。
(2)Listen and do
Touch your head / nose / …教师发指令,学生做动作。
2 新课呈现
(1) 呈现猴子,初步接触知识。
教师在发指令时,加入 Touch your tail当学生觉得茫然时,老师趁机出示课件(一只猴子)Look,We have no tails,but the monkey hasLook at the monkey,How long is the tail在课件上呈现数据38cm学生回答:Its tail is 38cm long根据教材内容教师提问:How tall is the monkey学生:It's 40cm tall老师自己引出only一词,注意这个词的发音。
多媒体再出示两只猴子的,一只,一只棕色,让学生加以比较。教师问:Which monkey do you likeThe yellow one or the brown one
设计思路 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时,也同时在复习前两课时所学内容,起到知识循环的作用。
(2) 猜一猜游戏:它们有多高?
让学生猜一猜这两只猴子的身高。注意提示学生用上I think…这一句型,表示自己的猜测。在这里也可安排一个竞赛,看谁能猜中正确数据,教师让一些学生猜后出示数据。
设计思路 学生对有悬念的东西都特别感兴趣,在此不仅练习了两位数的读法,又满足了学生的好胜心理。
(3) 学习younger、taller、funnier
画面上同时出现上述三只猴子,让学生比较Which one is olderWhich one is youngerWhich one is tallerWhich one is funnier在此特别注意funnier的发音,可在 屏幕上同时出现funny/funnier,happy/happier
(4) 任务阅读
经过以上过程,已基本解决了短文中的难点。这时,就可让学生小组合作阅读课文中的对话,教师用课件出示一些判断题,让学生带着任务阅读。判断题如下:
①There are three monkeys Two are big,one is small
②The yellow monkey is taller than the brown one
③The yellow monkey is stronger than the brown one
④The little monkey is 38cm tall
⑤The little monkey is younger
⑥The yellow monkey is about 150cm tall
⑦The brown monkey's tail is 40cm tall
⑧Ben is taller than the little monkey
⑨Ben is funnier than the monkey
如果学生可以判断以上句子,就说明他们读懂了这篇阅读材料。
设计思路阅读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看懂短文主要内容,通过上述判断题,可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5)完成课文中的填空并校对。
(6)学生听录音跟读,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
3操练巩固
请学生合作表演课文中的对话,课件出示情景和提示。这里也可进行分层次教学:有些学生擅长表演但语音语调在这节课上还没完全掌握,这里就可以请那些擅长表演的学生脱开课文表演,一部分学生可以与他人合作进行配音。
设计思路 采用这个方式,可以照顾到程度不同的学生,参与面更广。
本课时的阅读材料是动物间的比较,接下来我们要进行人物间的比较,让学生能更好地运用比较词和人称代词。这里可以采用游戏法和交际法。教师在屏幕上依次出现下列几组学生熟悉的人物:小丸子和蜡笔小新:王楠和张怡宁:贝克汉姆和欧文:樱木花道和流川枫。首先可以让学生猜一猜How old is he/she How tall is he/sheWho is stronger/tallerWho is older/younger等。在这一块内容里,教师需在课前找好资料。待学生做出猜测后,教师可同时出示上述几组人物地和资料,让学生同桌配合自主选择一组进行讨论比较。
篇二
一。说教材: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开心学英语》第三册第九课。本课将学习现在进行时,现在进行时是一个重要的时态,常用于日常生活对话中。通过学习这个时态,学生将提高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本课的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中的阶段性目标和中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
1 认知目标:使学生掌握想知道别人正在做什么应该怎样用英语进行问答。
2 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基本掌握现在进行时和现在分词的基本结构和用法。
3 情感目标:使学生体验学习,参与,合作,竞争的乐趣。
4 创新目标:在认知和技能掌握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动作表现正在做的事情。
本课重点:学习八个现在分词并能用现在进行时进行问答。
本课难点:三种不同形式的现在分词的特点和现在进行时的基本句子结构。
二。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标》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即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参与和完成真实的教学任务,从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因此我采用“任务——探究——创造”型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有趣,开放式的语言环境中,学会观察,思考,讨论和总结,把学生培养成为思想健康积极,有创造性的人材。
三。说教学过程 :
新课标特别强调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兴趣,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
因此,我设计第一环节:导入 ——巧妙引导
在美丽的大海画面中,学生欣赏到一首着名的歌曲:I am sailing。歌词:“我在航行,我在飞翔” 引出了本课学习的重点:现在进行时。通过任务设计: I am sailing I am flying和问题:What are you doing?很好地提出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
第二环节:新授——创设语言环境,激发学生兴趣
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难点,我使用形象生动的多媒体画面来展示,使现在分词和现在进行时的结构变得生动有趣。
大屏幕上,Gogo来到一个大房间,这个房间里有三扇门,Gogo依次打开了三扇门。在第一个门里,Gogo看到了sleeping, studying, painting, playing and eating这几个动作画面。为了让学生对现在分词和现在进行时有深刻的印象,我设计当每个动词出现在各图画的下方时,字母“ing”从右面慢慢向动词移动,当“ing”和动词结合成现在分词时,播放单词和句子的发音。
在第二个门里,Gogo看见一个妇女在购物,他问:“What's she doing”,“ing”从右边慢慢向“shop”这个词移动,当组成“shoping”时,一个商品从货架上跳下来挤进“shop”和“ing”之间,并变成字母“p”不停地闪烁。另一单词“running”也以同样的方法呈现。
在第三个门里,Gogo看到一个人在写字,这次“ing”从上面向“write”移动,在字母“E”上跳动并踩落了它,字母“E”慢慢向下移走并消失。
观看了有趣的动画后,请学生总结:Gogo进去的三个门有什么不同?进而帮助学生总结出现在分词的三种不同的构成方式:一:在动词后面直接加“ing”,二:有些动词要双写最后一个字母再加“ing”, 三:以“E”结尾的动词要去掉“E”再加“ing”。
如果教师用传统的方法来教学现在分词的结构,时间一久,很容易忘记。但是动画效果使学生感知迅速,记忆深刻。他们能清楚地记得现在进行时的用法。我用这个方法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第三环节:看看,猜猜——巩固所学
八个新单词的图画再次出现在屏幕上,学生选择正确的现在分词形式。这个练习是为基础薄弱的学生设计的。
第四环 节:比比,赛赛——合作学习
以小组为单位,教师给每个小组一张纸,纸上分别有三扇门,代表三种不同的构词形式,小组合作,看哪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里写出最多的三种不同形式的现在分词。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和竞争意识。
第五环节:动作秀——语言交际
教师将学生分成三组:模特团,记者团,观众团。模特团的同学们在迪斯科音乐响起时伴着音乐以时装步走到教室中间,做各种动作,如:做饭,跑步,洗衣,睡觉,踢足球,打乒乓球,读书等。记者团的同学们用这节课所学句型去采访模特团的同学,“What are you doing”,模特团的同学也用本节课所学句型进行回答。观众团的同学在观众席上也用本节课所学的句型就模特们的动作进行讨论“What is he\ she doing What are they doing”“He\ She is sleeping They are playing”。
这一环节的设计贴近生活实际,创造了一个开放的语言交际环境,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动起来,对所学的句型也能进行充分的练习,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的乐趣。
第六环节:总结:
教师启发学生总结本课:
现在分词有三种形式,现在进行时的句子结构:人称+BE+动词的ING形式。
四。说教学效果和反思:
通过巧妙的多媒体展示,学生对现在分词和现进行时有了很深的印象。他们能在对话中正确使用现在进行时。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对这些活动很感兴趣。我相信学生们真正地从学习中感受到了快乐。
本节课教学过程 自然,流畅,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巧妙使用是本节课的亮点,多媒体的展示使本节课的重难点在不知不觉中突破,教学环节的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合作中愉快学习。
在这节课中,“动作秀”这一环节设计新颖独特,并且使语言的交际功能得以充分实现,但教师在设计中没有充分估计学生在活动中的能动性,所以活动过程 稍显凌乱。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就要充分估计教学过程 中出现的各种情况,使教学效果得到更大提高。
板书设计 :
Unit 9 What are you doing
1 2 3
sleeping shopping writing
studying running dancing
painting swimming using
playing sitting smiling
eating
What is he\she doing What are you \they doing
He \ She is Ving They are Ving
篇三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 PEP UNIT 4 PART B 的第二个课时,包括Let's try Let's talk Let's play
一、 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本课主要学习有关家务劳动的表述,主要句型有:Can you ……?Yes ,I can \No, I can't 本课时的大部分动词词组在四年级上下册中都已出现过。如:Water the flowers ,sweep the floor ,set the table
2教学目标。
(1)语言技能与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询问别人能做什么家务。如:Can you set the table
(2)运用能力目标
会用Can you…?语句询问并作出肯定或否定回答。
(3)情感、策略、文化目标
A、情感态度:注重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
B、学习策略:注重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合作精神。
3教学重、难点。
重点:句型Can you…? 并作出肯定或否定回答。
难点:句子I'd like to have a try 以及在实际情景中正确运用所学对话。
4说教学过程
STEP1 Practise Oral English
T:Who's your math teacher
S:Miss Shen
T: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
S:My favourite food is chicken
STEP2 Let's try
(1)、先请同学们听一遍录音,并完成连线。
(2)、再听一遍,请两名同学上来完成连线。
(3)、师生互问,教师指着sarah 的图像问What can she do 指着吴义凡的头像问What can he do 然后指着陈杰的头像问What can she do 引出Let's talk 。
STEP3 Let's talk
(1)请同学们自己阅读,然后找出答案。
(2)听录音,并跟着磁带朗读。
(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分小组,男女生朗读比赛。分小组表演对话。
STEP4 INTERVIEW “Can you …?”
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个组调查的人数多。
STEP5 开火车
分成4小组,第一名学生向他后面的学生提问:“Can you …?”后面的学生回答,然后向后面的学生提问,依次类推。
音乐教学目标是指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结果和标准。它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的作用。
我认为音乐教学目标的确立和表述是每一位音乐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自主行为,必须根据音乐内容来设计切实可行的目标。不必过于追求统一,千篇一律;因为音乐教学本身就是艺术,而艺术是需要个性的,没有个性就形不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更谈不上创新与发展。音乐教学目标的设计和实践,应该是三个维度的整合,应该形成一个有机的联系,所以新课标指出要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注意过程与方法的教学体现。三维目标各有各的规定性,我们要把它统一成有机的整体,来加以关注。
比如《太阳出来喜洋洋》一课,教学目标的两种设计表述,
第一种:1、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会用高亢弹性的声音演唱。2、以组织学生为歌曲选择节奏型参与合奏的形式,来提高学习兴趣,加深音乐体验。3、以组织学生即兴创作音乐剧的形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第二种:1、情感态度目标:分析了解作品的形成环境,感受民歌魅力,并能喜欢这些民歌。2、过程与方法:乐于参与小组活动,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现音乐作品。3、知识技能目标:了解四川民歌的特点,以及传统民族音乐的相关知识。
可以看出,同一课目标的设计表述完全不同。第一种从教师的角度出发,第二种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第一种第一条是知识目标,二三条是过程与方法。第二种三个维度有机结合,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第一种属于传统音乐教学目标,强调共性,过于追求标准化与规范化,而眼下我们的音乐新课程则首先关注一个 新字,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音乐教学目标的设计与表述必然会精彩纷呈,焕然一新。
所以,作为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的设计中,我们必须做到以学生为本,从实际出发,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以音乐为本,紧紧抓住音乐要素,深化音乐审美,运用音乐语言的手段来促成音乐教学,从而科学的整合教学目标。
相信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在师生情感的交融中,一定能愉快地完成音乐任务。
答案:C
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评价要求,一是目标要求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避免过于笼统、概括和抽象。二是活动目标定位要科学、合理,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情感需要。三是目标表述方式要统一。四是一个目标要通过多种活动实现,一个活动要指向多种目标。因此,D选项认为一个目标主要通过一个活动就可以达到是不正确的。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劝学教案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劝学教案 篇1一、 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
《孙权劝学》是人教社20xx年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自读课,选自宋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讲的是三国时期东吴吕蒙在孙权劝说下认真读书,才略长进的故事。文章短小精悍,对话描写生动,既可承担、落实本单元写人的教学重点任务,又是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的好文本,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
本设计以朗读(不同形式)为主线,以练习(不同形式)为副线,意在通过引导,学生能够疏通文意,积累一些基础的文言词句,体会传神的语言,感知生动的人物形象,习得文言文基本的学习方法,从而达到“教师为了不教”的目的。
二、学情学法分析
教学此课前,学生初中阶段已学过八篇文言文,初步掌握了借助工具书与课文注释疏通浅显文言文文意的能力,本课的主题与学习有关,易于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联系实际选准切入点,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在读中质疑文题,圈点勾画,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通过体会人物对话时的神态、心理,进而感知文本思想内容,提升学生的感悟与理解能力。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及“吴下阿蒙”、“刮目相待”两个成语。
2在朗读的基础上,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正确翻译课文;理解文意,品味人物对话,评说人物特点。
3领悟开卷有益的道理。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并积累文中涉及的文言词语及两个成语,把握文意;
2难点:品味人物对话并据此评说人物形象的特点。
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
六、教学方法与准备
1方法:自读法、质疑文题法、讨论法等。
2准备:课件,学生搜集的相关学习资料等。
七、教学步骤
一)创设悬念,导入新课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时代,英雄辈出的时代,关羽就是群雄中的一位大英雄,但他最终败在东吴的一位将军之手,可想而知这位将军定有非凡之处,他也是咱们安徽人,他是谁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他有关的一篇文章。(板书文题:孙权劝学)
二)范读课文,正音断句
1师范读,生听读,注意正音断句。
2生试读,生评议,师随机纠正。
3指名读无标点课文,要读音准确,断句正确。(投影无标点课文)
三)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1交流学习资料,明确课文背景。(投影作者作品及文中人物,呼应导语)
2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译课文,圈点勾画疑问之处,小组讨论解决或师生全班共同解决。(投影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及示例)
四)演读课文,感知内容
1发问文题。孙权劝学的对象是谁为什么要劝学怎么劝学的结果如何
小组合作讨论,明确答案,理清课文思路。(板书: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
2分角色演读课文,模仿并感受人物对话中的语气、神态、心理,完成课后练习二,评说人物形象特点。(板书:对话 善劝 肯学 敬才)
五)赛读课文,探究质疑
1师生赛读,尝试背诵。
2从文中找出能够表现吕蒙就学前后鲜明对比的两个成语,并以此说一段话。(板书: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 对比)
3与《伤仲永》比较阅读,找出异同点。
小组合作探究,明确答案。(板书 同:与学习有关;异:《伤仲永》----少年不学,泯然众人 先叙后议 《孙权劝学》----成年肯学,刮目相待 对话描写)
4本文主要人物是谁用哪一个成语能概括本文的思想主题
小组合作探究,明确答案,完成课后练习一。(板书:开卷有益)
六)齐读课文,梳理总结
1以练习题的形式梳理与巩固本课的知识点。(投影练习题)
2请学生对照板书,回顾本课教学内容,齐读课文。
七)拓展延伸,布置作业(选做)
1课下搜集与学习有关的名言、故事,第二天交流。
2根据课文内容,补写一段“就学”时的情况。
3 以《方仲永巧遇吕蒙》为题,写一篇想象作文。
4 学完本课,你肯定有所感悟,联系生活,写一篇读后感。
附板书设计:
15 孙 权 劝 学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吴下阿蒙
对比
(详、正) (略 写) (详、侧)
孙权 劝学 —对— 吕蒙 就学 —话— 鲁肃 赞学
(善 劝) (肯 学) (敬 才)
刮目相待
启示:开卷有益
八、教学后记
教罢此课,心中的那份快乐久久不去。文言文真的很难教吗我看不尽然。整合学生与文本的情感结合处,以读为主线,运用不同形式的读,带着适宜的任务去读,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在读中思、在读中练、在读中悟,一切都那么自然。教学中正是以读贯穿始终,学生读背文言文的意识得到增强;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问文题,探究文本,展开与文本的对话,积累了重要的文言词句,提升了感悟与理解能力,学会了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本课的教学环节如能紧凑一些,将随文练笔放在课堂上练习,教学效果会更好一些,这是值得我今后教学思考与改进的地方。
劝学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积累一定的文言文知识,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学习本文严密的论证方式。
3、通过本文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了解学习应持的态度和方法。
教学重点:
1、积累一定的文言文知识,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学习本文严密的论证方式。
教学用具:
PPT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高中阶段,学习是我们的主要任务,其重要性毋庸置疑,至于对学习所应持的态度和方法,相信同学们也都了解很多。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有人对学习的重要性和对学习所应持有的态度及方法进行了阐述,这个人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荀子,下面就让我们来共同感知他的观点。
二、作者介绍: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荀子和孟子是儒家中对立的两派。孟子强调施仁政、行王道,强调以礼治国、民贵君轻;荀子强调“法后王”,主张选贤能、明赏罚,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孟子认为“性本善”,荀子认为“性本恶”,所以要“明礼而化之”。荀子是韩非子的老师,他承认儒家的基本思想,但事实上是法家思想的前奏者和培育者。
三、文本研讨:
1、这是一篇议论文,课文既然是“劝学”,也就是劝勉人去学习,那么,你觉得文中哪句话可以作为课文的中心论点呢?
明确:“学不可以已”。已就是停止的意思,这里的“可以”和今天的“可以”有所不同,这里是两个词,“可”即相当于今天所讲的“可以、能够”,“以”仅作为起舒缓作用的语气助词。
2、那么,作者是如何来论证这一中心论点的呢?我们首先来看第一段。课文大家都预先翻译过了,下面同学们可以把这一段翻译时遇到的疑难之处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明确: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于”:介词,第一个相当于“从”;第二个相当于“比”。
木直中绳。中:符合的意思。
輮以为轮。“輮”同“煣”,通假字。这也是一个省略句,“以为”中省略了宾语“之”。
虽有槁暴。“有”同“又”,通假字。
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者……也……”判断句的标志。
金就砺则利。“金”,古今异义词。这里指“金属做成的刀剑”。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每日。“乎”同“于”,相当于“对”。介宾短语后置句。“而”连词,表并列。
则知明而行无过已。“知”同“智”,“而”连词,表递进。
3、这一段讲的是学习的意义,那么,作者讲到了学习具有哪些重要意义呢?其中又运用了哪些论证方式呢?
明确:比喻论证。
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輮木为轮。—— 学习可以改变一个人。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学习可以提高一个人。
总结:知明而行无过矣。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荀子的生平经历,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学习了一些文言文基础知识,了解了第一段的论证方法。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来感学习后两段的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荀子的生平经历,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学习了一些文言文基础知识,了解了第一段的论证方法,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的后两段。
二、文本研析:
1、还是按照上节课的程序,同学们首先将第二段自己在翻译时遇到的疑难之处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明确:吾尝终日而思矣。“而”是表示修饰的连词。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之”相当于结构助词“的”。
“所学”是“所字结构”,是一个名词性结构。
登高而招。“而”表修饰的连词。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而”表示转折的连词。
非利足也。“利”为使动结构,“使……锐利”。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假”:借助。“水”名作动,游泳。
绝:横渡。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同“性”,天赋、资质。
2、这一段讲的是学习的重要作用,同学们思考,作者在这一段中讲到了学习具有什么样的重要作用呢?运用的论证手法又是什么呢?
明确:比喻论证。
登高博见;臂见者远;声闻者彰;假舆马者致千里;假舟楫者绝江河。
学习可以弥补一个人的不足。
总结(和“人”联系到一起):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同学们将自己在第三段翻译时遇到的疑难之处提出来,我们共同探讨解决。
明确:风雨兴焉。“焉”释为“这里、此处”。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而”是一个表承接的连词。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锲而舍之。“锲”意为“雕刻”。“而”是一个表假设的连词。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为名作动,“向上”、“向下”义。
用心一也。“用”意为“由于、因为”。
蟹六跪而二螯。“而”表并列的连词。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特殊句式,判断句。
4、这一段阐述的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同学们找一找,文中写了哪些有关学习的态度和方法,用的是什么样的论证方法呢?
明确: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善成德、积跬步成千里、积小流成大海 —— 贵在积累
骐骥一跃,驽马十驾;锲而舍之、锲而不舍。——坚持不懈
蚓用心一也,蟹用心躁也。—— 专心致志
三、总结:
课文运用比喻、对比等论证手法,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态度和方面三个方面论证了“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点,生动形象、明白晓畅,论证严密,不愧为流传至今、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
劝学教案 篇3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孟、推、剪”等8个字,会写“母、泪、孩”等7个字及本课的词语。
2、能力目标: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演一演。
3、情感目标:使学生懂得学习、做事都要持之以恒,否则将一事无成的道理。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语,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表演课文,在情景表演中明白做事要持之以恒的道理。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文录音、收集关于孟子的资料以及孟母教子的故事
教学方法:讲授法、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合作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开门见山,直接入题
师述: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篇和我们平时不大一样的课文,它就是24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并读准字音。
2、师范读课文。
3、学生再读课文,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启发学生认识与以前学过的课文的不同之处,初步感知剧本的特点。)
三、识记生字
1、学生自主识字。
2、形近字比较:党——堂稚——推继——断桃——逃
3、加一加:前——剪子——孟口——呆
4、强调易错字:念(不要少写一点)
四、写字教学
1、自主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老师范写。
3、学生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一、故事导入
以“孟母三迁”的故事导入。孟母是一位对孩子要求很严格而又讲究教育方法的母亲。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另一个关于孟母教子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小组讨论:
孟母听了孟子的话,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
孟子听了孟母的话,心里想些什么?说了些什么?他以后会怎么做?
3、全班汇报
三、指导分角色朗读
1、指导学生进行对话练习
重点指导学生准确地读出语气。先确定角色,明确角色的关系,联系实际想想母亲、儿子交谈时各用什么语气。
可把课文分为三个情节:孟子逃学——孟母断织——孟子悔悟。并确定对话的基调:母询问、儿作答;母断织、儿惊讶;母述因、儿悔悟。
2、同桌练习分角色表情朗读。
要注意括号内的提示。
3、全班汇报表演。
四、分角色演课本剧。
五、扩展练习
收集孟子的故事并讲给同学听。
附《孟母断织劝学》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孟母断织劝学》是一个剧本,讲的是孟子逃学回家后和孟母的一段对话,孟母知道孟子逃学回家不想读书后,没有骂他也没有打他,而是以剪断快要织好的布来激励他,告诉他,剪断了的布是没有用的布,逃学的孩子是个没有出息的孩子。 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总会遇到这样的尴尬局面:一堂课下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总是不太深刻;对文中出现的语言不会加以运用。那么究竟如何做才能很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他们活泼好动而又具有极强的模仿性和表现欲望的普遍特点,如果把课本剧引入语文课堂教学中,会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于是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注意挖掘课本中那些语言生动形象又蕴含人物的动作描述,内容生动有趣的课文组织学生分小组编演课本剧。例如教学《孟母断织劝学》这篇课文是以剧本的形式呈现的,括号里的话提示了场景、人物动作、神态;括号外的内容是人物的对话。讲述了我国古代大学问家孟子的母亲教育他学习要持之以恒、不能逃学的事。孟母以剪断布无法再接,比喻学习如果间断,将-无所获。刚开始编排时,绝大多数的同学虽然已经搞懂了文章的内容,但只会照着书来念所谓的台词,根本就没有自己的独特创造。
如何让学生真正学会创造性地使用语言文字,而把他们认为平淡无味的课文变成有声有色,生动形象的课本剧呢?学生们就自主地提出由他们自己去改编、排演。于是我就让他们自主讨论确定一篇声情并茂的课文《孟母断织劝学》作为剧本的题材,然后根据学习小组的编排方式进行表演。在这一次的表演活动当中,我很高兴地看到每一个演员都是那么像模像样,对课文语言的理解是如此的透彻,就是连平时最讨厌上语文课的万通同学在扮演孟子时也是那么投入,那么专注;当其他组同学在表演时,每一个同学都看得那么认真,每一个脸上都带着灿烂的笑容。
在这节课上,我教的轻松,学生们更是学的轻松快乐,可以把课文在舞台上演出来,还可以让自己当一当演员,他们真高兴。就这样孩子们自己说自己演,自己评论,自己说收获,这节课比我预想的要好的多,也要顺利的多。下课铃声响了,我和同学们似乎还留在演出中,都觉得不尽兴,有些同学听我说下课了,他们大声喊着:“老师,下节课我们还来演好不好?看着学生喜形于色的表情,我身心愉悦的结束这节课,因为今天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演绎 一堂精彩的课本内容,发现了许多同学身上的闪光点,改变了 同学们对学语文的态度,也让我看到了今后自己教学中新的思路。
劝学教案 篇4教学目标 :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
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能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
2、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三)情感目标学生能够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
教学重点:
品味鲁肃、吕蒙对话并说出其中表现的人物形象特点。
教学难点 :
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课型、课时:新课 1课时
教学手段:
黑板、粉笔和投影片
教学设想:
1、自读质疑学生借助工具书自读课文,将其中疑难提出,小组间讨论解决,或提出来共同解决。
2、编课本剧学生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将课文编成课本剧,一来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有益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二来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3、合作探究针对学习过程中的疑难,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可通过合作,共同探讨解答。
一、导语设计:
师:这几天有个难题让我吃不好睡不好,大家能帮我想想办法么?
师:什么事呢?我有个学生,他总是不肯下功夫学习,我劝他应该好好学习,他说自己的事很多,况且又不想当学者,不学也罢。我很想好好跟他讲讲道理,可又不知该怎么说,大家看看我应对他说些什么呢?
师:东汉时,吴国的国君孙权也遇到这种情况,大家想不想知道他是怎么做的? (教师向学生求教,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而且体现了学生式的老师这一课改精神。由此导入,引发学生求知欲。)
师:我们已经学过多篇文言文了,那对文言文我们应该怎么学呢?谁来说说? 学生回答。
( 学生参与学习目标制定,益于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对之进行概括。
二、作者及文中人物简介
1作者: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2孙权(182~252)字仲某,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
3吕蒙(178~219)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
4鲁肃:字子敬,三国时吴国军师。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以史实为纬,以年月为经,按时代顺序记录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长达一千三百六十多年的历史,书名是宋神宗所赐,有鉴于往事,资以治道的意思,主要是为皇帝提供统治人民的历史经验。
三、竟读课文
师:现在请大家各自大声朗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查工具书,同时结合注解了解文章大致内容。
师:刚才大家读过课文了,现在把书合上,看投影,然后各自大声地流利地朗读课文。 师:大家读得不错,现在能不能对着无标点符号之课文大声、流利学生读课文?投影片展示无标点符号之课文,训练学生断句停顿之能力。教学千法读为本。读会字音、再加上个快速?试试看!师:我们来个比赛,看看谁能大声、流利、快速地朗读课文。学生单读、小组齐读。 (读品意味,真正用朗读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意蕴。)
四、合作探究、质疑问难
师:大家读得很好,我们借助各种参考资料继续了解课文内容,不懂的提出来互相研究,解决不了的一会儿提出来,我们共同研究。
师:大家看看还有哪些地方要说说? 学生讨论、交流,互相质疑问难。学生边读、边议、边圈点。学生讲述课文内容。学生对文中疑难提问;学生自答教师引导。
(以学生自读、发现、讨论的活动为主,还时间给学生、还主动给学生、还思想给学生。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若提不出问题,教师可就重点词句之理解发问,避免疏漏,强化理解。)
1、小组合作翻译课文,每组确定一中心发言人,展开比赛,看谁翻译的最准确。
2、抢答题,词语解释选择正确的一项。
3、提示古今异义现象。
4、揣测人物语气。
五、编课本剧,深入课文
师:课文有多处对话,但人物的神态、心理并未直接表现出来,现在,假如你是编剧,你怎么来编写呢?假如让你做演员,又该怎么样?小组内先试试。
师:哪一组主动来表演一下?
师:通过朗诵、表演,你认为文中的人物当时神态和心态如何?
师: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来说说对文中任何一个人的看法?小组编剧、表演。学生选出代表进行表演。学生发表各自的看法。学生讨论发言。
(本环节发挥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借此深入了解课文意蕴,开阔学生学习课文之天
地。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对课文进行品味。对学生的回答不要简单地肯定或否定,鼓励学生互相解答。)
六、联系课文,延伸拓展
师:学与不学,使吕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今天学习《孙权劝学》是为了什么呢?难道说只是为了知道古人的言行吗?知道了这个故事,作为跨世纪的一代人,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可不可以跟大家说说?师:很多同学都谈到了学习的重要性,那么古人在学习上还有哪些说法值得借鉴?
师:现在,回顾一下课前我请大家帮忙解决的问题,试着再帮我劝劝这位同学。
师:我们应该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更应该带着深层次的问题走出课堂。根据你的理解和认识,有没有什么新问题呢?比方说大家有兴趣了解更多与孙权、吕蒙有关的事情吗?课文与文学作品一样么?读书使人聪明,老师建议大家课后读读《三国演义》,从中了解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
(这一环节既是照应,同时又是加深和强化,使学生对学习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认识,让他们自己教育自己。激发学生兴趣,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达到延伸拓展的目的。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自主解决问题,做到教是为了不教。)
七、小结
师:大家这一节课一定有许多收获,无论是课堂表现、问题回答,还是课文学习,能不能说出来,我们共同分享?学生就自己这堂课的表现发言。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话给予适当肯定和总结,并升华德育教育。
八、作业
师:课后大家练习背默课文,让它成为自己的知识储备。另外,我们学过《方仲永》,大家一定还记得那个天才少年,那么,请以《方仲永巧遇吕蒙》为题,展开想象,写篇作文,文体、字数不限,只要你觉得表达出你的意思就行。学生针对课文,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作文,是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加深和巩固。
板书设计: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学习的必要性
正面描写 现身说法 学习的可能性
鲁肃言行 结友而别侧面烘托
(板书主要内容,尽可能做到简洁明确,让学生一目了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