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的资料~!~!~

贝多芬的资料~!~!~,第1张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祖籍荷兰(也有传说是波兰的),出生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能,八岁开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有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等等。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贝多芬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

  贝多芬于1770年12月16日诞生于德国波恩。父亲是该地宫廷唱诗班的男高音歌手,喜怒无常、嗜酒如命;母亲是一个厨司,心地善良、性情温柔。艰辛的生活剥夺了贝多芬上学的权利,他自幼表现出的音乐天赋,使他的父亲产生了要他成为音乐神童的愿望,成为他的摇钱树。他不惜打骂,迫使贝多芬从4岁起就整天没完没了的练习羽管键琴和小提琴。8岁时贝多芬首次登台,获得巨大的成功,被人们成为第二个莫扎特。此后拜师于风琴师尼福,开始学习作曲。11岁发表第一首作品《钢琴变奏曲》。13岁参加宫廷乐队,任风琴师和古钢琴师。1787年到维也纳开始跟随莫扎特、海顿等人学习作曲。1800年,在他首次获得胜利后,一个光明的前途在贝多芬的面前展开。可是三四年来,一件可怕的事情不停的折磨着他,贝多芬发现自己耳朵变聋了。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没有比失聪更可怕的了。因而人们可以在他的早期钢琴奏鸣曲的慢板乐章中理解到这种令人心碎的痛苦。

  贝多芬无时不冲满着一颗火热的心,可是他的热情是非常不幸的,他总是交替地经历着希望和热情、失望和反抗,这无疑成了他的灵感源泉。1801年,贝多芬爱上了朱列塔•圭恰迪尔,他把《月光奏鸣曲》献给她。但是幼稚自私的奇丽爱太不理解他崇高的灵魂。1803年与他人结婚,这是令人绝望的时刻,他曾写下遗书。

  1803年他从灰暗中走出来,写出了明朗乐观的《第二交响曲》。之后更多更好的音乐在他的笔下源源不断的涌现。《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还有优美动听、洋溢着欢乐的小提琴协奏曲,以及绚丽多彩的钢琴协奏曲和奏鸣曲。

  1823年,贝多芬完成了最后一部巨作《第九交响曲》(合唱)。这部作品创造了他理想中的世界。1826年12月贝多芬患重感冒,导致肺水肿。1827年3月26日,他在暴风雪中离开。终生未婚。29日出殡,送葬者有两万人,遗体葬于圣麦斯公墓。

  作曲家只在人世间停留了57年,一生完成了一百多部作品。主要作品有交响乐9部;管弦乐几十首(《爱格蒙特序曲》最为著名);钢琴协奏曲5首,小提琴协奏曲一首;其他协奏曲5首;钢琴奏鸣曲32首(热情、月光、悲怆、黎明、暴风雨等最为著名);室内乐80首;歌剧1部〈〈弗德里奥〉〉;另有神剧1部;弥撒曲2首等等。

  生平逸话

  童年

  贝多芬的祖父与父亲都是宫廷歌手。在大部分时间里,他的父亲都喝得大醉,没有对家庭和气过一点,甚至连家人们是否有足够的吃穿都从未过问。起初,善良的祖父还能使这个家庭免受太多的苦;反过来,他最大的孙子的音乐才能也使老人感到莫大的欣慰。但是当小贝多芬只有四岁时,祖父就去世了。贝多芬的父亲常把孩子拽到键盘前,让他在那里艰苦地练上许多小时,每当弹错的时候就打他的耳光。邻居们常常听见这个小孩子由于疲倦和疼痛而抽泣着睡去。不久,一个没什么水平的旅行音乐家法伊弗尔来到这个市镇,被带到贝多芬家里。他和老贝多芬常常在外面一个小酒馆里喝酒到半夜,然后回家把小路德维希拖下床开始上课,这一课有时要上到天亮才算完。为了使他看上去象一个神童,父亲谎报了他的年龄,在他八岁时,把他带出去当做六岁的孩子开音乐会。但是天下哪有后天培养出来的神童,尽管费了很多事,老贝多芬始终没有能够把他的儿子造就成另一个年轻的莫扎特。与莫扎特相比,贝多芬的童年太不幸了。莫扎特在童年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练功时间是愉快而安静的,有着一个慈爱的父亲和一个被钟爱的姐姐;而贝多芬则不然,虽然他的演奏赢得了家乡人的尊敬,但世界性的旅行演出却远未象莫扎特那样引起世人的惊叹。

  良师

  父亲把这个男孩子带到一个又一个老师那里,让他学习不同的乐器和作曲的艺术。这些老师中没有一个可称为好的,直到他落到宫廷琴师和波恩剧院的经理尼费(Neefe)的手里。这是一位令人尊敬的音乐教师,友善、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这对贝多芬来说实在是一个幸运。因为虽然波恩城里有最好的学校——连善良的老巴赫都会高兴地送他的许多孩子们去学习的那种学校——但是贝多芬的父亲从来也不认为值得送贝多芬去那里学习哪怕是两三个月,在他眼里读书远不如学音乐那样能挣钱。年轻的贝多芬有生以来第一次发现上课是愉快的。尼费先生对他很慈爱,不仅教音乐,而且还教他世界上许多别的事情。为了付他的学费,当尼费先生很忙或离开市镇的时候,贝多芬就代替老师做风琴师。于是当他刚满十四岁的时候,他就被任命为剧场的助理宫廷风琴师和古钢琴师。那可恨而又不幸的父亲看到他儿子的音乐终于挣了一些钱的时候,他是多么得意啊!

  访问

  莫扎特大约在这个时候,他生平第一次访问维也纳,为他最崇拜的偶像莫扎特演奏。莫扎特认为这个孩子只是在演奏一首为这种场合练过很久的卖弄技巧的展品,出于客气,只好礼貌而冷淡地称赞他一下。小贝多芬生气了,要求莫扎特给他一个主题,然后他在它上面用了那么多的感情和天才加以即兴变奏。莫扎特惊讶不已,马上跑到隔壁房间门口,“注意这位年轻人,”他向里面一群正在聚会的朋友大喊道,“有一天全世界都会听到他的声音!”

  贝多芬终于明白,他在家乡是不可能有更大进展的,于是决定再到维也纳去寻求他的幸运。此时莫扎特已经去世了,但是海顿刚刚获得他第一次在伦敦的胜利,正处于盛名的高峰。在经过波恩的时候,海顿已经听过并且大加赞赏贝多芬的大合唱之一,因此贝多芬决定首先转向海顿学习。海顿这时早已过了他的青年时代,并且在创作和指挥自己最伟大的作品时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勤奋。难怪他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去改卷子。而且他要求学生们每一堂课只交两毛钱,他大概觉得自己也没有必要花太多时间在练习稿纸上。于是贝多芬常常发现他的练习中有些未改正的错误,他很生气。当那年老的教师出发到伦敦进行第二次访问时,贝多芬转向一位天才较低但很严格的教师学习。后来他常常大声宣告他从海顿那里什么也没学到。不过,不久后,他一定会逐渐觉得,假如他没有从改正练习方面得到什么的话,他却从海顿那里获得了灵感,因为他把他最初的几首钢琴奏鸣曲献给了海顿。而且当海顿为他的《创世纪》的演出最后一次在台上露面,被他的几个仆人扶出去的时候,贝多芬弯下腰来亲切地吻了这位衰弱的老人。

  我行我素

  贝多芬不愿做一个客厅里的宠儿,他宁愿在自己的住所,能够随己意进进出出、起床、穿衣和吃东西。他喜欢按照自己的兴趣为房间里的琐事瞎忙。有一次,为了空气流通和看清窗外的景物,他竟特意把窗户砍掉一块。他总是同房东们发生纠葛,总是不断地搬家。每当他处于创作高潮时,他总是把一盆又一盆的水泼到自己头上来使它冷却,直到水浸透到楼下的房间——我们可以想象那房东和其他房客的情绪会怎样!有时他搬家搬得是这样的频繁,以致他甚至不愿操心把钢琴的腿支上,干脆就坐在地板上弹奏它。由于他每次租新房时必须签署一张租契,指明租期,他就往往同时为四个公寓付房租。这大概就是为什么他虽然挣了不少钱,可总是没有多少积蓄的原因吧!

  失聪

  当他真切地感觉到自己的耳朵越来越聋时,他几乎绝望了。人生似乎不值得活下去了: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还有比听不见他喜欢听而且靠它生活的甜美声音更不幸的事情吗!起初,只有威格勒医生和斯蒂芬冯勃罗伊宁等几个老朋友知道他的不幸。他放弃到各王宫去听他如此喜爱的欢快的音乐会,他怕人们注意到他的耳聋,以为一个听不见声音的音乐家是写不出好作品来的。不!他想起他想写的一切音乐,“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也许对他来说,在耳聋的时候创作音乐并没有别的音乐家那么难。在他看来,音乐不仅是用迷人的声音安排各种主题或音型,它也是表现最深刻的思想的一种语言。

  贝多芬和他的朋友们

  没有一个音乐家像他那样,在一生中有那么多的成功和那么少的幸福的日子。他的朋友们是善良而忠诚的,但是他的该诅咒的耳聋把他同他们隔离开了。甚至他的助听器也往往使他失望,因此他和他们保持接触的唯一方法就是他经常带在身边的“会话本”和铅笔。他看见他们互相谈话,以为他们总是谈论他,说他的坏话,阴谋害他。有一天他这样写道:“再也不要在我跟前露面!你是一条卑鄙的狗,一个不老实的家伙!”第二天,当他发现自己的疑心是错的而他的朋友是真诚的时候,他又写了另外一个便条:“亲爱的朋友,你是一个诚实的人,你是对的。我现在明白了。所以今天下午来我这里,接受你的贝多芬的爱吧。”而他的朋友们——他们是多么好的人啊——总是原谅他那粗暴的吵嘴,并且和他相伴到最后。他的家庭生活自始至终都是悲惨的:他从来也没有结过婚。当他头一次到维也纳的时候,他向一个从他自己家乡来的歌唱家玛格戴林娜•威尔曼(MagdaleneWillman)求婚,但是她拒绝了,因为贝多芬“太丑了”。从那以后,他曾先后爱上过好几位贵族女子——有着可爱的名字的可爱的女子——他用音乐向她们倾诉,但她们接受了他的音乐,而拒绝了他的爱!

  大师风范

  英雄交响曲

  贝多芬的心中充满了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他是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热烈拥护者。1798年,柏纳多特将军(1763—1844)出任法国驻维也纳大使,贝多芬常到他的家里,并和他周围的人有密切的交往。1802年,贝多芬在柏纳多特的提意下,动手写作献给拿破仑的《第三交响曲》。在他的心目中,拿破仑是摧毁专制制度、实现共和理想的英雄。1804年,贝多芬完成了《第三交响曲》。正当他准备献给拿破仑时,拿破仑称帝的消息传到了维也纳。贝多芬从学生李斯(1784—1838)那里得知这个消息时,怒气冲冲地吼道:“他也不过是一个凡夫俗子。现在他也要践踏人权,以逞其个人的野心了。他将骑在众人头上,成为一个暴君!”说着,走向桌子,把写给拿破仑的献词撕个粉碎,扔在地板上,不许别人把它拾起来。过了许多日子,贝多芬的气愤才渐渐的平息,并允许把这部作品公之于世。1804年12月,这部交响曲在维也纳罗布科维兹亲王的宫廷里首次演出。1805年4月在维也纳剧院的第一次公开演出,是由贝多芬亲自指挥的,节目单上写着:“一部新的大交响曲,升D大调,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先生作,献给罗布科维兹亲王殿下。”奇怪的是,贝多芬不说是降E大调,而说是升D大调。1806年10月总谱出版时,标题页上印着: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从此,《第三交响曲》就被称为“英雄交响曲”。

  命运交响曲

  贝多芬的《c小调交响曲》(作品67号)开始的四个音符,刚劲沉重,仿佛命运敲门的声音。这部作品因此被称作《命运交响曲》。《命运交响曲》作于1805至1808年。贝多芬在1808年11月写给他的朋友韦格勒(1765—1848)的信中,就已经说出:“我要卡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把我完全压倒!”“命运敲门的声音”在1798年所作《c小调钢琴奏鸣曲》(作品10之1)第三乐章中就已经出现过,以后又出现于《D大调弦乐四重奏》(作品18之3)第三乐章、《热情奏鸣曲》(作品57号)第一乐章、第三《列奥诺拉》序曲(作品72号)、《降E大调弦乐四重奏》(作品74号)等一系列作品中。可见,通过斗争战胜命运,是贝多芬一贯的创作思想。《命运交响曲》所表现的如火如荼的斗争热情,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西班牙女低音歌唱家马丽勃兰第一次听《命运交响曲》时,吓得心惊肉跳,不得不退席而去。拿破仑一个旧日的卫兵,听了第四乐章开头的主题,禁不住跳起来喊道:“这就是皇上!”柏辽兹把《命运交响曲》中惊心动魄的斗争场景,看作是“奥赛罗听信埃古的谗言,误认黛丝德蒙娜与人私通时的可怕的暴怒。”舒曼认为:“尽管你时常听到这部交响曲,但它对你总是有一股不变的威力——正象自然界的现象虽然时时发生,却总教人感到惊恐一样。”1830年五、六月间,门德尔松在魏玛逗留了两星期,和歌德作最后一次会晤,在钢琴上为他演奏了古今著名的作品。歌德听了《命运交响曲》的第一乐章后大为激动,他说:“这是壮丽宏伟、惊心动魄的,简直要把房子震坍了。如果许多人一起演奏,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1841年3月,恩格斯听了《命运交响曲》的演出。他在写给妹妹的信中赞美这部作品说:“如果你不知道这奇妙的东西,那么你一生就算什么也没有听见。”他说,他在第一乐章里听到了“那种完全的绝望的悲哀,那种忧伤的痛苦”;在第二乐章里听到了“那种爱情的温柔的忧思”;而第三、第四乐章里“用小号表达出来的强劲有力、年轻的、自由的欢乐”,又是那么鼓舞人心。恩格斯用短短的几句话,揭示了《命运交响曲》的精髓。

  《月光曲》的传说

  “一百多年前,德国有个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谱写了许多名曲。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叫《月光曲》,传说是这样谱成的: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间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忽然停了,屋子里有人在交谈。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么弹的,那有多好啊!’一个男子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连忙说:‘哥哥,你别难过,我只不过随便说说罢了。’贝多芬听到这里,就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在微弱的烛光下,男子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睛瞎了。皮鞋匠看见进来个陌生人,站起来问:‘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贝多芬坐在钢琴前弹起盲姑娘刚刚才弹的那首曲子来。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象披上了银纱。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象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处升起,微波粼粼的海面上,一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他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宁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醒来时,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即兴弹的‘月光曲’记录了下来。”这是我国小学语文课本第七册里的一篇文章,讲的是贝多芬为盲姑娘演奏《月光曲》的故事。

  这的确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贝多芬的这个曲子(作品27之2——《#c小调钢琴奏鸣曲》)描写的是海上月光的说法,源出于德国音乐批评家雷尔施塔布(1799—1860)。俄国钢琴家安东•鲁宾斯坦(1829—1894)非常反对用“月光”来解释这个曲子。他说:“月光在音乐描写里应该是暝想、沉思、安静的,总之,是柔和光明的情绪。《#c小调奏鸣曲》第一乐章从第一个音符到最后一个音符,完全是悲剧性的(用小调来暗示),是布满云彩的天空,是阴郁的情绪。末乐章是狂暴的、热情的,表现的正是和温柔的明月完全相反的东西。只有短短的第二乐章可以说是一瞬间的月光。”在德国,也有人称此曲为“园亭”奏鸣曲。园亭是建筑在树荫下的凉亭,显然这标题对于这首奏鸣曲也同样是不确切的。看来,这首曲子所表现的决不是一幅明净的风景画,而是一种内在的阴郁情绪。《贝多芬传》的作者泰厄(1817—1897)说第一乐章是“少女为生病的父亲祈祷”,这无论如何要比“月光”和“园亭”恰当一些。贝多芬的这首曲子作于1801年,当时他正和朱丽法塔•贵恰尔第(1784—1856)相爱,这个曲子是献给她的。这一年的十一月十六日贝多芬写给韦格勒的信中提到她时还说:“她爱我,我也爱她。”但到1802年初,她已另外爱上了罗伯尔•哈伦堡伯爵,并于1803年和他结了婚。罗曼•罗兰把此曲和贝多芬的失恋联系起来,说“幻想维持得不久,奏鸣曲里的痛苦和悲愤已经多于爱情了。”罗兰把第一乐章解释为忧郁、哀诉和痛哭。俄国音乐学家奥立比舍夫(1794—1858)认为第一乐章是失恋的“沉痛的悲哀”,好比“垂灭之火”。但1801年正是贝多芬和贵恰尔第热恋的时候,说这个作品是写失恋的痛苦,也许和事实不符。对于这个作品的解释,也许俄国艺术批评家斯塔索夫(1824—1906)的见解是比较合理的。他在回忆了听李斯特在彼得堡的演奏后,认为这首奏鸣曲是一出完整的悲剧,第一乐章是暝想的柔情和有时充满阴暗预感的精神状态。他在听安东•鲁宾斯坦的演奏时也有类似的印象:“……从远处、远处,好象从望不见的灵魂深处忽然升起静穆的声音。有一些声音是忧郁的,充满了无限的愁思;另一些是沉思的,纷至沓来的回忆,阴暗的预兆……”《#c小调奏鸣曲》因“月光”的标题和传说而特别出名。贝多芬有一次说过:“人们常常谈论《#c小调奏鸣曲》,但我曾写过比这更好的东西,象《#F大调奏鸣曲》(作品78号)就是一例。”可见贝多芬自己对《月光曲》是并不十分满意的。

  热情奏鸣曲

  兴德勒有一次向贝多芬问起《d小调奏鸣曲》(作品31之2)和《f小调奏鸣曲》(作品57号)的内容时,贝多芬的回答是:“请读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因此前者被称为《暴风雨奏鸣曲》,而后者则由汉堡乐谱出版商克兰茨(1789—1870)加上了《热情奏鸣曲》的标题。(另一说,“热情”的标题是由德国钢琴家、小提琴家、作曲家和指挥家赖内刻(1824—1910)所加,这似乎是没有根据的。)“热情”的标题没有贝多芬的认可,但用于这部英雄豪迈、气势磅礴的作品,是相当恰切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有一次在莫斯科听到俄国作曲家和指挥家多勃洛文(1894—1953)演奏这首奏鸣曲后,说道:“我不知道还有比《热情奏鸣曲》更好的东西,我愿每天都听一听。这是绝妙的、前所未有的音乐。我总带着也许是幼稚的夸耀想:人们能够创造怎样的奇迹啊!”1870年十月三十日,巴黎在普法战争中已经被普鲁士军队包围三个多月了。设在凡尔赛的普鲁士国王威廉的大本营里,铁血宰相俾斯麦正同法国资产阶级政府首脑梯也尔谈判停战条件。这天晚上,曾任德国驻意大利大使的格台尔,在凡尔寒的一架破旧不堪的钢琴上,为俾斯麦演奏了《热情奏鸣曲》。俾斯麦听了最后一个乐章后说:“这是整个一代人斗争的嚎哭。”他是从一个嗜血成性的野心家立场来领会贝多芬的“热情”的。他曾说过:“要是我能常听这个曲子,我的勇气将不会枯竭”,因为“贝多芬最适合我的神经”。贝多芬在1801年六月二十九日说过:“我的艺术用以改善可怜的人们的命运。”贝多芬如果地下有知,听说他的音乐为俾斯麦利用,他一定是死不暝目的。

  贝多芬的朋友

  美尔策尔(1772—1838),以发明和制造机械乐器著称于世。1813年秋,贝多芬为美尔策尔发明的万能琴(即机械乐队)写作了一部战争交响曲,题为《威灵顿的胜利》或《维多利亚之战》,描写同年6月21日英将威灵顿在西班牙北部城市维多利亚大败拿破仑的场景。美尔策尔曾经在温克尔(1776—1826)发明的基础上,创制了今天通用的拍节机。贝多芬首先采用,并按照它每分钟所打的拍数来标明自己作品的速度。贝多芬的助听器,也是1810年左右美尔策尔为他制作的。有一次,贝多芬在送美尔策尔出行时,写了首富于风趣的卡农,来歌颂拍节机的创制者。这首象征贝多芬和美尔策尔之间友谊的卡农,后来被贝多芬选进了他的第八交响曲(作品93号),成为第二乐章的主题。

  芭蕾舞台上的第七交响曲

  瓦格纳称贝多芬的《第七交响曲》(作品92号)为“舞蹈的极致”、“最高形式的舞蹈”、“按照理想形式的身体运动的最妙的体现”。据说他曾设想在李斯特的钢琴伴奏下,用舞蹈来表现《第七交响曲》。瓦格纳的理想,后来由俄国舞剧编导马辛实现了。1938年,他把这部交响曲编成了芭蕾舞,用来表现一个寓言式的故事情节——世界的创造和毁灭:第一乐章:创造——在创造精神的指引下,混沌世界变成了植物和动物的有秩序的住所。出现了男人和女人,还有危险的蛇。第二乐章:大地——地球上出现了憎恨和强暴。一群男人和女人哀悼着被谋杀的少年。第三乐章:天空——天空中的神和女神对大地上的骚乱无动于衷,依然尽情欢乐。第四乐章:酒色和毁灭——人们沉湎于酒色。神看见他们恶劣地模仿上界的欢乐,因为愤怒而用火毁灭了世界。1938年5月,这出舞剧由巴西尔的俄国芭蕾舞团在摩纳哥的蒙特卡洛作了第一次演出。

  欢乐颂与合唱交响曲

  1793年1月,德国诗人席勒的朋友、波恩大学法学教授菲舍尼希写信给席勒夫人夏洛蒂说:“有一位青年……抱着伟大而崇高的志向,要把席勒的《欢乐颂》一节一节地谱成音乐。”这个青年就是贝多芬,当时他住在波恩,只有23岁。贝多芬在1798年和1812年,都曾为《欢乐颂》的音乐起过稿。在1812年写的《欢乐颂》主题,后来用于1814年10月完成的《C大调命名日节庆序曲》(作品115号)。贝多芬在1795年的前后为毕尔格的诗所作的歌曲《互爱》和《合唱交响曲》末乐章中《欢乐颂》的主题,在音调上有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是《欢乐颂》主题的前身。后来贝多芬在1808年的《c小调钢琴合唱幻想曲》(作品80号)中又借用这个曲调作为主题,演唱库夫纳歌颂音乐魅力的诗。《钢琴合唱幻想曲》的合唱部分,是为写作《合唱交响曲》的终曲而作的一次尝试。1824年3月,贝多芬在写给普洛勃斯特的信里说过:“《合唱交响曲》的终曲,是按照《钢琴合唱幻想曲》的格调写的,但规模则远较宏大。”由此可见,贝多芬为《欢乐颂》谱曲的意图,从1793年开始,前后琢磨了30年,才最后在《合唱交响曲》中得以完成。《合唱交响曲》完成于卡尔斯巴德决议后一切自由思想和民主运动都遭到残酷镇压的反动时期。1824年5月在维也纳刻伦特纳托尔戏院初次演出时,听众反映的热烈是空前的。贝多芬出场时,受到听众五次的鼓掌欢呼,以致警察不得不出面干涉。但站在乐队中背对着听众的贝多芬什么也听不见,幸而女低音歌手翁格尔牵着他的手转过身,才“看到”了听众的欢呼。从初演所引起的异乎寻常的情绪可以看出,歌唱欢乐,也就是歌唱自由,在当时有着何等深切的现实意义。

  乐圣境界

  欣然忘食

  一天,贝多芬来到一家饭馆用餐。点过菜后,他突然来了灵感,便顺手抄起餐桌上的菜谱,在菜谱的背面作起曲来。不一会儿,他就完全沉浸在美妙的旋律之中了。侍者看到贝多芬那十分投入的样子,便不敢去打扰他,而打算等一会儿再给他上菜。大约一个小时之后,侍者终于来到贝多芬身边:“先生,上菜吗?”贝多芬如同刚从梦中惊醒一般,立刻掏钱结帐。侍者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先生,您还没吃饭呢!”“不!我确信我已经吃过了。”贝多芬根本听不进侍者的一再解释,他照菜单上的定价付款之后,抓起写满音符的菜谱,冲出了饭馆。

  日有进境

  晚年的贝多芬有一次听到一位朋友弹奏他的《c小调三十二变奏曲》。听了一会儿,他问道:“这是谁的作品?”“你的。”朋友回答说。“我的?这么笨拙的曲子会是我写的?”然后又补充了一句:“啊,当年的贝多芬简直是个傻瓜!”歌德评论席勒的话,完全适用于贝多芬:“他每星期都在变化,在成长。我每次看到他时,总觉得他的知识、学问和见解比上一次进步了。”有一时期,贝多芬甚至想毁掉他青年时期所作的歌曲《阿黛莱苔》和《降E大调七重奏》(作品20号)。这决不是偶然的,象贝多芬这样,真可以说是“五十而知四十九之非”了。

  令敌手剽窃无门

  贝多芬在18岁时(1788年)和波恩的勃劳宁一家交上了朋友,这一家的女儿埃雷奥诺

诺瓦利斯(Novalis)德国诗人。早期浪漫派代表人物。原名弗里德里希·莱奥波尔德·封·哈登贝格。1772年5月2日生于曼斯菲尔德附近的上维德施泰德一贵族世家,从小受到严格的宗教教育。1790年在耶拿随费希特学习哲学,并结识席勒。1791至1793年在莱比锡大学学习。后在法院、盐务局供职,并与早期浪漫派作家弗·施莱格尔等交往。1801年3月25日死于魏森菲尔斯。

诺瓦利斯 受洗时取名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封·哈登贝格。作为家里的长子,他给父母带来了无穷的欢乐。虔诚的父母,把他视为上帝的恩赐。诺瓦利斯出生的时代是和一系列重要人物联系在一起的:拿破仑、梅特尼希、黑格尔、荷尔德林、贝多芬、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路德维希·蒂克,等等。这些人物预示了那个时代的成熟,无论是对于社会生活的决定性转变,还是对于精神生活的决定性转变,都是如此。 关于诺瓦利斯的出生,可说的并不多。哈登贝格家是古老的下萨克森贵族,但此时已不再那么显赫。祖先迪特里希·封·哈登贝格生活在十二、十三世纪之交,那是中世纪诗歌的繁荣时期。迪特里希的幼子京特获得了一片垦荒地产,编年史作者明白地报道:“住在那里的京特血统的人,叫垦荒的诺瓦利。” 诺瓦利斯的父亲海因里希·乌尔里希·埃拉斯穆斯·封·哈登贝格出生于1738年,曾受过管理与矿山开采的专业训练。他于1764年结婚,但他的妻子1769年就去世了。这唤起了他灵魂深处的不安,使他陷入了虔敬主义的宗教迷狂。1770年,32岁的他再度结婚。妻子奥古斯特娥·贝恩哈迪内·封·比尔齐时年20岁,此后,她陆续为丈夫生了十一个孩子。在最后一个孩子出生的时候,她已超过了45岁。在这十一个孩子中,有一个死于13岁,有8个死在20岁至30岁之间,有一个死于37岁,仅有一个孩子,即儿子安东,活过了他的母亲,他在44岁时死去。

父亲是一家之主,其虔诚的罪恶意识从精神上控制和支配着整个家庭。他为孩子们主持宗教课时声色俱厉,这一点曾令来访的路德维希·蒂克甚为惊讶。 严格近乎苛刻,爱便难于来得那么自然。孩子们,尤其是几个儿子的爱的力量,便都集中到母亲身上。她是一个聪慧、敏感而又富有理解力的女子。诺瓦利斯与母亲感情尤其好,直至成年对起其母始终深怀热爱与感激。与其他兄弟姐妹相比,幼年的诺瓦利斯体弱多病且智力迟钝。1780年,诺瓦利斯孩童生活出现了一个很大的转变。那一年他九岁,不幸患了痢疾,以及作为此病后果的胃下垂。在使用了令人痛苦的刺激药物并进行了旷日持久的疗养之后,他的健康状况才得以改善。而经此一病,他的心智似乎一下子苏醒了。父亲对长子的关注也随着他的思想的迅速发展而不断增加,去旅行时偶尔也会带上他。1783年,他将诺瓦利斯送到年长自己十岁的兄长(即诺瓦利斯的叔父)戈特 罗布·弗里德里希·封·哈登贝格那里暂住。叔父是条顿骑士团的一个领地管辖者,居住在赫尔姆施泰特和沃尔芬比特尔之间的卢克卢姆城堡。在他那里,正在成长起来的诺瓦利斯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卢克卢姆宽广的、装饰良好的庄园住宅存在着另一种氛围,透露出一种别样的气息、一种善交际应对的懒散。这位骑士团首领在与家连在一起的教堂里有完全独立的席位,在他乐意时,甚至可以身着家常晨服列席礼拜。洛可可 风格带着逐渐淡薄的光彩走到了严格的虔信派教徒 的苦行面前。作为留着假发辫子、身着闪光的甲胄、佩带着骑士团大十字勋章的洛可可式贵族骑士,这位主人甚至还让人为自己画了像。诺瓦利斯在卢克卢姆逗留了多久并不为他人所确知。然而,从这位骑士团首领给他弟弟的一封信中可以看出,这中环境对这个十二岁的孩子不无深刻影响却不容置疑:我心情舒畅,弗里茨重新寻获了自己并步入了生活的常轨,我决然不想再让他离开这正轨了;我的家因他的心意而太过紧张了,他变得非常挑剔,而且我看到太多的陌生人,也不能阻止在我的饭桌旁谈论许多对他并没有什么用处和助益的东西。而在诺瓦利斯的眼里,叔父则是个坚定正直并严格忠实于自己原则的人。他促诫孩子们勤奋而知足。在诺瓦利斯看来,叔父非常依恋于出身和地位的优越,而父亲对这两者都只付之一笑而已。

由于家庭经济原因,埃拉斯穆斯·封·哈登贝格于1784年谋求了库尔萨克森盐场阿特恩、克森和迪伦贝格的一个空缺的场长职位。每年可获贴补薪水650塔勒 ,附加条件是在迪伦贝格附近建立长期居所。1785年,埃拉斯穆斯举家迁居魏森费尔斯。这个地方就成了弗里德里希·封·哈登贝格生活圈子的中心,他从这里出发,又总是返回这里。此时的魏森费尔斯是个人口只有3800左右的小城,但商业贸易和丰富学识的中心莱比锡,距此只有大约30公里。在西南有大学城耶拿,一个上午便可顺利到达;在西面不远,是拥有大约6000人口的魏玛,部长歌德、总军需官赫德尔和枢秘官维兰德都是那里的居民。这就是对诺瓦利斯生活区域的一个简单的描述。诺瓦利斯一家迁居以后,宗教传统继续得到保持。他认真学习希腊语和拉丁语,古典文化在他内心里蕴藉为巨大的精神财富。他喜欢阅读诗歌与童话,同时凭借勤奋和自律与体质上的衰弱顽强搏斗。

1790年,诺瓦利斯在艾斯莱本以数个月的文科中学生活结束了他的基础教育。该中学当时是由克里斯蒂安·达维德·雅尼领导。他作为一本拉丁语诗学的作者和贺拉斯(Horaz)作品的出版者而享有很高的科学声望。很明显,他能够把自身的热情甚至狂热传递给学生,因为诺瓦利斯从来未丢弃对于贺拉斯的偏爱,这由许多(部分还非常成功)的翻译尝试可以得到证明。所有课时中,有将近一半花在了希腊语和拉丁语的作家的研究上。雅尼于1790年10月去世。诺瓦利斯在攻读法学之前,回魏森费尔斯呆了不长一段时间。

父亲为他指定了一条在萨克森任国家公职的人生道路,然而对美的科学的偏爱却在他内心里发展成了更为强大的力量。除了拉丁语和希腊语作家外,正在蓬勃发展的德语文学也使诺瓦利斯很感兴趣。莱辛、歌德和席勒代表了戏剧,维兰德是小说的****,而在抒情诗人的轮舞中,继克洛普施托克之后,产生了乌茨和格莱姆、拉姆勒和戈特尔(Gotter)、赫尔提(Hoelty)、比格尔和弗里德里希·莱奥波德·封·施托尔贝格等众多优秀诗人。他们都是年轻诗人学习的对象。诺瓦利斯于1788至1790年间创作了300多首诗歌,这远远超过了他后期抒情作品的规模。此外,这个时期他还写出了大量的、部分未完成的诗体叙事、寓言、戏剧残篇、小说开头和翻译作品。它们集中于对人的思想、信仰和知识等领域的探索,同时也记录了诗人纯真的经历体会和生活感觉。这些作品尚有模仿痕迹,但从中已可发现诺瓦利斯自己的声音,初步展示了年轻诗人大有希望的天赋。

此时,诺瓦利斯将历史视为过去、未来的有机整体的想法尚未完全系统化,但首先从德国圣林同盟(又名哥丁根林苑诗人,1772--1774)的诗歌中接受了一个被美化了的从前的回忆,并与对当下缺弊的抱怨和对一个更富有、更和谐的未来的预感联系起来,多方面地反映和投射到他这一时期的诗歌中,并发展成为他后期历史观的基本主题。1789年5月,戈特弗里德·奥古斯特·比格尔到朗根多夫(Langendorf)看望他的妹妹,那里距魏森费尔斯仅一里左右。诺瓦利斯乘机与之通信、见面,并建立了师生般的友谊。比格尔的影响在诺瓦利斯的诗歌中有迹可寻,但却并未为诺瓦利斯打开通向诗歌王国的大门。当年轻的大学生弗里德里希·封·哈登贝格在耶拿与弗里德里希·席勒相遇时,后者刚在一篇对比格尔诗歌的尖锐批评的评论中,将之批评为一种“柔弱的、幼稚的声音”,并向诗人提出了这样的任务,“尽可能使他的个性变得高贵,净化为纯粹的、壮美的人性”。

1790年10月23日,弗里德里希·封·哈登贝格在耶拿大学获准注册为法学专业的大学生。耶拿,时为拥有4500人的城市,容纳了800多名大学生,它的大学是德国中部地区除了哈勒之外最大的大学。重要学者移居此处,使她在18世纪最后十年里在思想上达到领先地位。卡尔·莱昂哈德·赖因霍尔德在那里讲授伊马努埃尔·康德的新哲学,并在大学生心中唤起了对于哲学的兴趣。在哈登贝格开始大学学习之前一年半的时候,弗里德里希·席勒在耶拿举行了大学教授就职后首次讲座,主题是关于谋生学者与哲学头脑之间的区别。

1790年至1791年的冬季学期,他讲授欧洲诸国史和十字军东征史。其时,诺瓦利斯便怀着崇敬、的心情坐在下面,钦佩地仰视着这位才三十一岁的历史学与哲学副教授,认真地倾听他讲课。作为他非常敬重人,席勒不仅是历史学家,他在他的《堂·卡洛斯》(Don Carlos)(1787年)一剧中高唱友谊的赞歌,并且他也还是位抒情诗人,他在诗歌如《艺术家》和引起争议的《希腊诸神》中提出并回答了艺术对于社会的关系、天国的和世俗的权威等重要的问题。还在与他结识之前,诺瓦利斯就动手写了一篇弗里德里希·席勒的辩护,为《希腊诸神》反对假虔诚的信徒和其他狂热分子作辩护。1791年1月,席勒不幸患了重病。据席勒的嫂子卡萝莉内·封·沃尔措根记载,当时有不少学生都热情地照顾席勒,而诺瓦利斯正是第一个亲密地接近席勒并为他提供衷心的看护的人。

有证据表明,席勒对这位十九岁的大学生的影响是多么深刻而持久。维兰德出版的《新条顿的墨丘利》于1791年4月发表了哈登贝格的《一个少年的泣诉》。这是诺瓦利斯第一次公开发表作品,维兰德在一条脚注中也称赞“今天在少年中少见如此的谦逊,美慧女神 和缪斯女神 已绕着年轻的诗人飘舞,将他引诱向愉快的、但却太过柔弱的享受。”席勒与诺瓦利斯之间的相遇和交往已不再局限于诗坛前辈与诗坛新秀之间---如同比格尔之于诺瓦利斯那样---的“影响---接受”范围,而是触发了诺瓦利斯自我认识的进程。席勒成了诺瓦利斯(一个)“人”的榜样,他能够从厄运那里夺取内心力量的和谐,力量将德行与美丽、内在精神世界与外部现象结合成合乎道德的优雅,以此显示出解决生命难题的可能途径,在这能够产生激情的、被印象和感觉催逼、困扰着的青年面前展现出来。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诺瓦利斯却并未严格地沿着席勒所指出的人性的完善的道路走下去,而是执着于向自身内在心灵侵凌,深入到他复杂的精神或心灵结构中去了。也正因如此,诺瓦利斯才得以摆脱诗歌创作中仿效之弊,而实现了向着终生目标的自我理解和个性品格的强化。诺瓦利斯青少年时期的创作到1791年就结束了,除了一些即兴诗歌之外,后来在完全改变了的情况下,诗人才在其中突显出来。 诺瓦利斯在耶拿呆了仅不足一年,随后便转迁到莱比锡大学。莱比锡,有“小巴黎”之称,拥有30000人口,是诺瓦利斯踏进的第一个大城市。它的商品博览交易会使它成为东西方之间最大的转运中心;音乐和艺术在城市新贵 的资助、促进和支持下繁荣起来。这里的大学虽以大约650名学生的规模小于耶拿和哈勒,但人们认为她更高贵而有教养,并被深深地打上了富有骑士风范的大学生的典型的烙印。在这里,市民阶级的大学生数量要少于其他大学,甚至过了十八世纪末,贵族大学生仍拥有诸如听课中的荣誉席之类的特权。但也就在这个时期,法国革命的变动开始对中欧国家的市民产生直接的影响。1792年4月20日,立法会议在巴黎作出决议,决定向奥地利宣战。普鲁士是奥地利的结盟国家,萨克森—魏玛在第一次同盟战争中派出了一支军队,诺瓦利斯那比自己小四岁弟弟卡尔·封·哈登贝格也在其中服役。然而年轻一代的同情却更多地放在了莱茵河那边试图建立一个新的、相对于旧的习俗和惯例来说自由的社会的那些人身上。诺瓦利斯在回顾往昔时承认,当时的民主潮流使他背弃了过去的贵族的信念,尽管他没有像克洛普施托克、施托尔贝格或荷尔德林等人那样如此狂热的宣示流传下来,也没有像年轻的舍林(Schelling)那样翻译出马赛曲。

尽管如此,这对于他而言仍是内心骚动、纷扰最为强烈的一个时期。这骚动尤其是通过与一个人的相遇而受到推动。此后,他与这个人保持着最紧密的联系并与之一起为浪漫主义的概念赋予了内涵和深度。这个人便是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他比诺瓦利斯大七周零四天,比诺瓦利斯早半年成为莱比锡大学的学生。施莱格尔在1792年1月给他哥哥奥古斯特·威廉的信中,强烈地表达了对于诺瓦利斯的好感,并对两人之间的趣味相投深信不疑。他非常赞赏诺瓦利斯的灵敏的理解力和易感性。他认为,哲学研究使诺瓦利斯轻松地形成了丰美的富于哲理、有独到见解的思想。他说:“他(诺瓦利斯)不是致力于真,而是致力于美。” 根据施莱格尔的看法,诺瓦利斯最喜爱的作家是柏拉图和黑默斯特尔胡易斯。

1792年年底,诺瓦利斯满怀激情地爱上了一位名叫尤丽叶的莱比锡女孩。诺瓦利斯对这一关系显然是认真的,但父亲对此却缺乏理解。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担心由于年轻人的狂热关于学习的良好决心会退居次要地位,还因为在他对社会地位、身份的优越感非常厌恶和反感的情况下,这在这位老男爵面前呈现为一桩最不受欢迎的、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尤丽叶出身于资产阶级。父亲的怒气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此后,诺瓦利斯于1793年5月只得带着遗憾与不满离开了莱比锡。此前,他向父亲表达了想成为军人的强烈意愿。这一热情洋溢的浪漫计划,在战争动荡的时代背景下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这也迅速而乏味地不了了之。哈登贝格家恶劣的经济状况排除了诺瓦利斯在骑兵对或选帝侯骑兵中服役的可能,于是这样一条生活教训便被揭示在他面前:有了钱处处都好,没有钱就只能过一种不幸的生活。结果只能断念和放弃:在法学学习结束时于1793年4月转如维滕堡大学。

在那里,诺瓦利斯又回复到平凡的、谦朴的境况。如果说莱比锡大学生被看作衣着时髦考究的人、耶拿大学生被看作夸夸其谈的人,那么大约250名维滕堡大学生则被看作“吝啬的极端”、“不走运的可怜鬼”而声名狼藉。然而,诺瓦利斯却在那里找到了出色的老师,并在一位女教授家获得了包供午餐。与此同时,诺瓦利斯继续与施莱格尔保持联系。施莱格尔在一封信中对诺瓦利斯说到:你在最简单的事物中觅求隐秘,甚至使你的想象过分夸张了;你看得很深刻,但却很少抓住一个非常宏观的整体。在不断的自我反省中---(这种反省)从他对席勒的倾诉中可以看得出来,诺瓦利斯带着逐渐增加的怀疑关注自身,但同时还是试图通过自我教育达到和谐,实现男子气概。鸿沟看来是不可逾越的。苦行主义的严格信仰、狂热的宗教虔敬、迫不得已的顽强不屈和顺从迁就的爱在他的教养中交汇。青春期的障碍通过自然天性与社会道德之间的对立被加强了,这种对立是年轻的贵族必然要在自己身上体验到的。最终对于等级特权的传统的想法和观念从根本上发生抵触,古老的贵族的信念和新的民主潮流,而对于德国而言,还没有解决这样一个冲突的前景。1794年6月14日,弗里德里希·封·哈登贝格的学习时期以参加国家法学考试---成绩第一---在维滕堡结束了。他重新回到了魏森费尔斯的家园,并于同年8月1日,怀着新获自由与独立的情感,瞻前顾后,致信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我整个个性获得了一个智慧的飞跃。这句话不仅对于诺瓦利斯此刻的心绪,而且对于他整个个性人格都是特有的。在他学习时期的末了形成了一种明确的使命——传教布道意识,这种超越了自我教育的普遍的责任与负责的情感,此后再也没有离开过他。“现在是订婚期的日子---还自由而无拘无束,但已限定于自由选择之外---我焦急地渴盼新婚夜、婚期和子孙。要是天国[上帝]想要我的新婚夜成为——对专制与监狱来说—— 一个圣巴托罗缪之夜 ,那么我要欢庆幸福的婚姻生活。”

1794年11月初,诺瓦利斯作为见习生在区行政官克莱斯汀·奥古斯特·尤斯特领导下的泰恩施泰特县政府就职。尤斯特是一个因他的知识渊博如同因他的教养坦率和博爱而很有名望的人物。当时,他已经44岁了,但还是单身汉,家务则由他的侄女卡萝莉内料理。弗里德里希·封·哈登贝格搬到了他的家里,并很快成了他老师的知己和朋友。后来,尤斯特还成了诺瓦利斯的第一个传记作者,在1805年对诺瓦利斯的描述中,热情地赞赏了诺瓦利斯的聪慧、坚毅、勤勉和工作才能。

感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件多余的装饰品,那是很难堪的,活着而又没有目标是很可怕的。〔俄〕契诃夫:《契诃夫文集》

凡是能够帮助你达到目的的,就是你所应该采取的手段。〔英〕莎士比亚:《无事生非》

首先对你自己说出想要做的事,然后去做你所能做的事。〔古希腊〕爱比克泰德:《谈话录》

胸怀目标,无论达到与否,都能使生活有意义;争取做个莎士比亚,其余的事听由命运决定!〔英〕布朗宁:《布劳格拉姆主教的辩白》

照着墨线锯下去,随便那木屑落在什么地方。〔美〕德莱塞:《珍妮姑娘》

无目标的努力,有如在黑暗中远征。英国格言

你所要达到的一切目的应该是你的国家、上帝和真理所要达到的目的。〔英〕莎士比亚:《亨利八世》

人若没有目标,很快会一无所有;有个低微的目标也胜似毫无目标。〔英〕卡莱尔:《致丘顿柯林斯》

目的是引导万物前进的。〔俄〕阿志巴绥夫:《沙宁》

过分讲究方式,就会忘记目的。日本谚语

失败不是罪过,目标太低才是罪过。〔美〕JR洛厄尔:《柳下集》

有目标,生活才有意义。〔美〕CH柏克赫斯特:《训诫:框中的典范》

伏在一大堆蛋上的母鸡,孵不出一只小鸡。罗马尼亚谚语

一个人若是没有确定航行的目的港,任何风向对他来说都不是顺风。〔法〕蒙田:《随笔录》

我曾企求成为心目中那样的人,虽未做到,却给我以慰藉。〔英〕布朗宁:《本埃兹拉犹太教士》

生活有个明确的目标就能使人幸福。〔俄〕西利比亚克:《普里瓦洛夫的百万家私》

人有智慧,就是要达到他们所企望的。不能走一俄里远,那么,就走一百步也好,这总好些,总离目标近些,如果有一个目标的话。〔俄〕陀思妥耶夫斯基:《冬天记的夏天印象》

人的追求总应超出他的把握,不然,天堂要来干什么?〔英〕布朗宁:《男人和女人》

宁可追求崇高的目标而失败,像我那样,胜似那只求卑下的目标而成功,感谢上帝,我不是那样。〔英〕布朗宁:《小客店的纪念册》

渔人的眼睛总是往浮子上看的。印度谚语

如果你想射中目标,你就必须瞄得略高一点。〔美〕朗费罗:《挽歌体诗》

感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件多余的装饰品,那是很难堪的。活着而又没有目标是可怕的。〔俄〕契诃夫:《契诃夫小说选》

很少有什么事情从本性上说是不可能达到的,要达到它们更有赖于我们自己,而非有赖于手段。〔法〕拉罗什福科:《道德箴言录》

人们如欲有所作为,必须注意两项标的——可能标的和适当标的。人们努力以赴各自的标的,尤应注意这些标的的可能性和适当性确实与本人的情况相符合。〔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追两只兔子——将会一无所获。〔俄〕陀思妥耶夫斯基:《少年》

没有目标的生活,就像没有舵的船。英国谚语

无论何等显赫的行为,若不是出于伟大的目标,便不能算是伟大。〔法〕拉罗什福科:《箴言录》

在瞄准遥远目标的同时,不要轻视近处的东西。〔古希腊〕欧里庇得斯:《瑞索斯》

若欲到达指定的目的地,必须循由一条道路前进,不要在许多路上徘徊。

〔古罗马〕塞内加:《致卢齐利乌斯书信集》

生活的目标是人类美德和人类幸福的心脏。〔俄〕乌辛斯基:《教育文选》

人生的真正欢乐是致力于一个自己认为是伟大的目标。〔英〕萧伯纳:《萧伯纳文集》

生活有个明确的目标就能使人幸福。〔俄〕西利比亚克:《普里瓦洛夫的百万家私》

人有了大目标才会自然而然地伟大起来。〔德〕席勒:《席勒文集》

耐心追求目标,不断进步,在获取无限的过程中,表现了人类惊人的伟大性。〔德〕奥铿:《致答辞》

世上最重要的事,不在于我们在何处,而在我们朝着什么方向走。〔美〕戴尔卡耐基:《智慧的锦囊》

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自己认准的路,不管谁说什么,都要挺起胸膛走到底。〔日〕池田大作:《青春寄语》

在跨上你第二步前,千万不要只低头试探脚下的土地,只有那牢牢盯着远方地平线的人才会找到自己正确的道路。〔瑞典〕哈马会尔德

人们早就把世界称为狂暴的海洋,有幸的人带着指南针而航行。〔苏〕卡拉姆辛

我只专心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全力追求前面的目标。《新约全书腓立比书》

你想要达到什么目的,就要把所有的力气,所有的手段,所有的条件,所有的一切都花上去,要盯住不放!〔苏〕尤特里丰诺夫:《老人》

我活得愈久,愈是确定人与人之间,弱者与强者之间,伟大与微小之间的最大差异,是活力——不可征服的决心——一个目标一旦确立,不是为它而死,便是胜利。〔美〕戴尔卡耐基:《智慧的锦囊》

一个心怀伟大目标的人安详工作着的那一天,永远是属于他的。〔美〕爱默生:《美的透视——爱默生散文选》

啊!必须朝更远更远的方向扯起风帆!〔美〕惠特曼:《草叶集通向印度之路》

人就像凌空翱翔的雄鹰,总喜欢把眼睛盯在高耸入云的目标上。〔英〕普赖尔:《致查尔斯蒙塔克》

人生唯一有理性的目的,是在地上建筑人间天堂。〔瑞士〕希尔泰:《为了不眠之夜》

朋友啊,你若能坚定不移地/奔向目标,请相信/即使你现在非常低微/将来也一定前程远大。〔阿富汗〕胡什哈尔:《鹰第一次冲出窝巢》

一个人应该永远为自己树立一奋斗的崇高目标,只有这样做的时候,他才会感到自己是一个真正的人,只有这样,他才能前进!〔法〕亨利穆瓦桑

只要目的集中,全力以赴,事情一定能成功。〔日〕春日潜庵

那些出类拔萃的人正是在生活的早期就清楚地辨明了自己的方向,并且始终如一地把他们的能力对准这一目标的人。〔英〕布尔沃利顿:《美国人谈生活的艺术》

人是否能实现目标,这点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一旦有了目标,就会成为一股吸引力,使他做好工作,取得发展和进步。〔日〕广中平佑:《学术的道路》

要选择最正确的道路,哪怕它多么崎岖不平,习惯了就会觉得平坦舒服。〔古希腊〕毕达哥拉斯

我至高无上的目标就是上进,……不管为实现这一目的而可能被迫做出的牺牲有多么痛苦,我决不畏缩。〔英〕汤姆森:《英国历届首相小传》

要保持长远的目光,必须暂时摆脱眼前的事情。〔美〕尼克松:《***》

我这个女人不会改变方向。〔英〕撒切尔夫人:《撒切尔夫人传》

最低陋的事情往往指向最崇高的目标。〔英〕莎士比亚:《暴风雨》

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泉源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没有它,天才也会在矛盾无定的迷径中,徒劳无功。〔英〕查理德斐尔:《智慧的锦囊》

世界上最重要的事,不在于我们在何处,而在我们朝着什么方向走。〔英〕奥立佛温德尔福尔摩斯:《智慧的锦囊》

赢得好射手的美名并非由于他的弓箭,而是由于他的目标。〔英〕莉莱:《英语格言菩华》

一个伟大人物怀有远大目标,就可以使孱弱身体强壮起来,而且可以一直保持强壮。〔美〕马克吐温:《冉达克》

事无大小皆须先定规模,规模立则意向坚,意向坚则事功成。若泛图浪谋,断无有成之理。〔中〕罗壁:《识遗》

一个有目标的人和别人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他虽然在纷纭杂乱之中,仍然不致迷失。他可以操纵自己,而不被别人操纵。〔法〕罗曼罗兰:《罗兰小语》

灵魂如果没有确定的目标,它就会丧失自己,因为,俗语说的好,无所不在等于无所在。〔法〕蒙田:《随笔集》

没有目标,哪来的劲头?〔俄〕车尔尼雪夫斯基:《序幕》

活着而又没有目标是可怕的。〔俄〕契诃夫:《游猎惨剧》

没有目标,个人完了,目的也就完了。〔苏〕奥斯特洛夫斯基:《奥斯特洛夫斯基两卷集》

不能确定目标,则意味着他是没有这种勇气的人。〔日〕德田虎雄:《产生奇迹的行动哲学》

如果一个人没有远大目标,那么凡事只能停留在思考阶段,不想去行动。〔日〕德田虎雄:《产生奇迹的行动哲学》

失去了人生目标的人,是最不幸的人。〔中〕赵鑫珊:《哲学与当代世界》

目的总是证明手段明确。〔意〕马基雅维里:《马基雅维里》

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个人的目的达到之后,他的热情就会逐渐冷却下去。〔俄〕屠格涅夫:《别屠什科夫》

凡是以追求自己的幸福为目标的人,是坏的;凡是以博得别人的好评为目标的人,是脆弱的;凡是以使他人幸福为目标的人,是有德行的。〔俄〕列夫托尔斯泰:《托尔斯泰传》

一个人努力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越快,对于社会就更有效果。〔苏〕高尔基:《和青年作家谈话》

力量发挥出来的程度,决定于一个人面前所展示的目标,决定于一个人意识到他已经接近目标的程度。〔苏〕柯切托夫:《茹尔宾一家》

一个好的目标,却决不会因为慢慢来而落空。〔美〕林肯:《第一次就职演说》

当人们感到自己没有能力获得巨大成功时,他们会鄙视伟大的目标。〔法〕沃夫纳格:《思考和格言》

每一点滴的进展都是缓慢而艰巨的,一个人一次只能着手解决一项有限的目标。〔澳〕贝弗里奇:《科学研究的艺术》

成功都必须经历艰辛,所以,盼望清高也能不以小成为满足,朝更大的目标努力。〔日〕吉本晴彦:《给你一把致富的钥匙》

当人们因讨好而有所得或因尽责而有所失时,一定会轻而易举地作出选择,没有人会错过目标。〔英〕哈利法克斯:《政治思想及见解》

急于达到目的,结果反而不如慎重前进的快。〔法〕卢梭:《爱弥儿》

要实现伟大的计划,有时要碰运气,有时要用计策。〔法〕雨果:《巴黎圣母院》

一个竭力追求崇高目标的人,就不应该想到自己。〔俄〕屠格涅夫:《罗亭》

只要坚定不移地向着目标前进,就一定会达到目的。〔俄〕托尔斯泰:《创作过程》

你想要达到什么目的,就要把所有的力气,所有的手段,所有的条件,所有的一切都花上去,要钉住不放!〔苏〕尤特里丰诺夫:《老人》

现在就像打猎一样,披荆斩棘,四处寻找,对每一棵灌木都要查看一番;找的目标不对就扔在一边,再去寻找。找,找,找!〔瑞典〕斯特林堡:《女仆的儿子》

野心勃勃会使你树立高不可攀的目标。对目标的追求要量力而行,要着眼于自己的努力,而不要一心只想结果。〔美〕阿里基夫:《人生的战略》

如果想成功,目标要愈大愈好,这么一来,在未达到目标前,就会严以律己,时时警惕自己不要懒散。〔日〕吉本晴彦:《给你一把致富的钥匙》

“不耻最后”。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令落后,纵令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的目标。〔中〕鲁迅:《华盖集补白》

航海远行的人,必先定个目的地,中途的指针,总是指着这个方向走,才能有达到那目的地的一天。若是方向不定,随风飘转,恐怕永无达到的日子。〔中〕李大钊:《李大钊选集》

感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件多余的装饰品,那是很难堪的。活着而又没有目标是可怕的。〔俄〕契诃夫:《契诃夫文集》

目的是引导万物前进的。〔俄〕阿吉巴绥夫:《沙宁》

在你高喊着“向前进”的时候,必须指明所谓前进的是哪一个方向。请你注意:如果不指明方向,把这句话同时向一个僧侣和革命者乱喊一通,那么他们是会朝着完全不同的方向前进的。〔俄〕契诃夫:《契诃夫手记》

要是没有纯洁和神圣的爱情充实一个人的生命,那么,对权势的渴望也能促成美妙的事业,——只要能摆脱一切个人的利害,以国家的光荣为目标。〔法〕巴尔扎克:《高老头》

一个人如果认为自己在一生中能干一番不同寻常的大事,就比没有远大理想的可怜虫,有着更多的成功机会……〔美〕伯纳德马拉默德:《伙计》

生活的目的就是自我发展。我们这儿每个人都在追求完善地认识自己的天性。现在人们怕他们自己。他们忘了最高尚的责任,就是个人对自己应负的责任。〔英〕奥斯卡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

我认为一个老鼠的心眼儿最没有出息,只知道钻一个洞,这个洞钻不进就一切都失败了。〔英〕乔叟:《乔叟文集》

在狭隘的环境中使精神狭隘,人要有更大的标准才能大成。〔德〕席勒:《华伦斯坦》

并非凡是有水的地方都有青蛙,但是有青蛙的地方总会到水。〔德〕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我说生命的确是黑暗的,除非是有了激励;一切的激励都是盲目的,除非是有了知识;一切的知识都是徒然的,除非是有了工作;一切的工作都是空虚的,除非是有了爱。当你仁爱地工作的时候,你便与自己、与人类、与上帝连系为一。〔黎〕纪伯伦:《先知》

没有目标,哪来的劲头?〔俄〕车尔尼雪夫斯基:《序幕》

把自己的弟兄们由压迫下解放出来,是一种值得人去出生入死的目的。〔俄〕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罪恶之源无关紧要,人们关心的是对抗它和战胜它,既不要乐观,也不要悲观,要把不懈努力使事情变得更美好作为唯一指南。〔西〕伊巴涅斯:《不速之客》

土地、朋友、还有金子:这三件东西都是战争的果实:如果连一件都没有希望的话,人们也就再也不会发动战争。〔印度〕《五卷书》

如果没有可能得到大量的财宝,如果得到的只有失败,那么聪明人也决不会发动战争自己往里面栽。〔印度〕《五卷书》

为了给朋友带来幸福,为了给敌人带来灾难,聪明人才去依附王侯。〔印度〕《五卷书》

作一件事情而名誉扫地,作一件事情而往地狱里坠落,作一件事情而破坏了自己的事业,这一件事情就不应该作。〔印度〕《五卷书》

雄心是生活的动力,也是一切灾难的渊源。〔西〕松苏内吉:《合同子》

你要我指点四周风景,你首先要爬上屋顶。〔德〕歌德:《格言诗》

人有智慧,就是要达到他所企望的。不能走一俄里远,那么,就走一百步也好,这总好些,总离目标近些,如果有一个目标的话。〔俄〕陀思妥耶夫斯基:《冬天记的夏天印象》

地是大的,可是地在我的脚下。〔哥伦比亚〕里维拉:《漩涡》

我们处在一个探索的时代,这个时代有一个好处,就是什么也不相信,探索是主要的。现在就像打猎一样,披荆斩棘,四处寻找,对每一棵灌木都要查看一番,找的目标不对就扔在一边,再去寻找。找,找,找!〔瑞典〕斯特林堡:《女仆的儿子》

勇于进取者者永远长生!〔德〕歌德:《浮士德》

全部秘诀只有两句话:不屈不挠,坚持到底。〔俄〕陀思妥耶夫斯基:《少年》

耐心与持久胜于暴力与激怒。〔法〕拉封登:《拉封登寓言选》

天才不是一切。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苏〕巴鲁兹金:《自然而然》

缺乏勇气的人,即使拿着石头和火药也不会用。〔德〕孚希特万格:《戈雅》

力量并非是体力的代名词,真正的力量是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产生的。〔巴基斯坦〕阿卜杜拉侯赛因:《悲哀世代》

将无法实现之事付诸实现正是非凡毅力的真正标志。〔奥地利〕茨威格:《拜占庭的陷落》

没有一次争取是一劳永逸地完成的。争取是一种每天重复不断地行动。人们必须一天又一天地坚持,不然就会消灭。〔法〕罗曼罗兰:《先驱者》

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我确信这也是一个真理。〔苏〕高尔基:《和青年作家谈话》

人有了伟大的目的,就会把劳动当休息。〔伊〕谚语

当人达到目的或有保证能达到目的时,一切辛苦都比休息更适意。〔古希腊〕德谟克利特:《古希腊罗马哲学》

你若是把力量用于伟大的目标,这力量便是上天最高贵的财宝如果用来装装门面,那它就不过是手里拿的可怜的玩具。〔德〕拉萨尔:《弗兰茨冯济金根》

一定的目的会产生达此目的的一定手段。〔法〕柏格森:《创造的进化》

倘若目的是合法的,手段也即合法。〔德〕赫尔曼布森鲍姆:《神学道德家的精髓》

一切手段都是好的,只要它们是有效的。〔法〕萨特:《脏手》

聪明的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甚至可以让敌人骑在自己肩膀上。〔印〕《五卷书》

正当的目的要采取正当的手段去实现。切不可认为只要目的正当就可不择手段。〔英〕塞约翰逊:《艾琳》

人们如果立定生活的“目标”.那么生活的“方法”自可唾手而得。〔德〕尼采:《权力意志》

高尚的目的只有用高尚的手段实现。〔英〕蒲柏:《论》

大凡走路,如果目标本身没有摆正,要想取一条正确的途径是不可能的。〔英〕弗培根《新工具》

请收起对古人傲然的睥睨,/你们脚踏在通向崇高的征程。/记住,远方总有一片朦陇的雾霭/把那一切目标遮隐。〔英〕霍顿:《咏古人》

任何人都是目标的追求者,一日达到目的,第二天就必须为第二个目标动身起程了。〔美〕马克斯韦尔莫尔兹:《人生的支柱》

一个目标达到之后,马上另一个目标,这是成功人生模式。〔美〕戴尔.卡耐基:《写给女孩子》

目标越大,在实现目标之后,其结果又变成了实现下一个目标的基础和手段,从而使后来确定的目标更为远大。〔日〕德田虎雄:《产生奇迹的行动哲学》

向着某一天终于要达到的那个终极目标迈步还不够,还要把每一步骤都看成目标,使它作为步骤而起作用。〔德〕歌德:《歌德谈话录》

目光远大的人应当将自己的每一个愿望摆好位置,然后逐一地去实现它。贪得无厌常常把这种秩序打乱,使我们同时去追逐许多目标,以至贪小失大。〔法〕拉罗什富科:《道德箴言集》

通常,我们离预期的目的地越近,它看上去就显得越遥远,这是因为我们的测量刻度比先前更微细,或仅仅是因为我们突然想起要测量它。〔法〕马塞尔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野心勃勃会使你树立高不可攀的目标。对目标的追求要量力而行,要着眼于自己的努力,而不要一心只想结果。〔美〕阿里基夫:《人生的战略》

我们应该知道本身能力的限度。目标太高不仅愚蠢而且危险,我们应该用自己的才能来衡量我们的抱负愿望,不能超过我们实现愿望的能力。〔意〕达芬奇:《世界画家传》

目的并不一定是为达到它才树立的,而是作为瞄准点才树立的。〔法〕儒贝尔

不要把志向立得太高,太高近乎妄想,没有人耻笑你,而是你自己磨灭目标的。目标不妨设得近点,近了,就有百发百中的把握。〔美〕托摩尔根:《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传略》

没有树立生活目标的人就等于没有灵魂。〔法〕蒙田:《随笔集》

没有目标而生活,恰如没有罗盘而航行。〔德〕康德

感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件年多余的装饰品,那是很难堪的的。活着而又没有目标是可怕的。〔俄〕契诃夫:《游猎惨剧》

没有目标,哪来的劲头?〔俄〕车尔尼雪夫斯基《序幕》

无目标的远征,无异于在茫茫黑暗中远征。〔英〕谚语

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泉源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没有它,天才也会在矛盾无定的迷径中,徒劳无功。〔英〕切斯特菲尔德:《智慧的锦囊》

一只牛虹有意志力就能征服一头优柔寡断的牛。〔希腊〕卡赞扎基:《自由或死亡》

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的。〔俄〕陀思妥耶夫斯基:《少年》

重要的是别冒险,而这要有坚强的意志力才能做到。〔俄〕陀思妥耶夫斯墓:《少年》

对付贫穷要有勇气,忍受嘲笑要有勇气,正视自己营垒里的敌对者也要有勇气。〔英〕罗素:《我的信仰》

人应当使自己的面貌日新月异,要像坚硬而有韧性的金属那样经得起任何斗争的锻炼。〔俄〕列斯科夫:《大堂神父》

一棵质地坚硬的橡树,即便用一柄小斧去砍,那斧子虽小,但如砍个不停,终必把树砍倒。〔英〕莎士比亚:《亨利六世》

懦夫在未死以前,就已经死过好多次;勇士一生只死一次。〔英〕莎士比亚:《裘力斯凯撒》

我们所要做的事,应该一想到就做;因为人的想法是会变化的,有多少舌头、多少手、多少意外,就会有多少犹豫、多少迟延;那时候再空谈该作什么,只不过等于聊以自慰的长吁短叹,只能伤害自己的身体罢了。〔英〕莎士比亚:《哈姆莱特》

从内心深处,从母胎内,多少生命想见天日;可是要由小变大,就必须自强不息。〔德〕歌德:《上帝、心情和世界》

今天做不成的,明天也不会做好,一天也不能够虚度,要下决心把可能的事情一把抓住而紧紧抱住,有决心就不会任其逃去,而且必然要贯彻实行。〔德〕歌德:《浮士德》

万事起头难,不要害怕困难。事情做不好往往不是因为没有能力,大部是由于缺乏恒心。要坚强,要勇敢,不要让绝望和庸俗的忧愁压倒你,要保持伟大的灵魂在经受苦难时的豁达与平静。〔意〕亚米契斯:《爱的教育》

最最要紧的是坚定。不要让痛苦使你背离你已经开始的、值得赞美的事业。谁只要能坚持到底,他便是有福的。〔德〕格里美尔斯豪森:《痴儿西木传》

你如果愿意有所作为,就必须有始有终。〔墨西哥〕费尔南德斯利萨尔迪:《堂卡特林》

在下决心以前,犹豫也许是必要的。然而,一旦下了决心,就应该一直往前走。〔日本〕石川达三:《敞开的门》

我不能选择那最好的,是那最好的选择我。〔印度〕泰戈尔:《飞鸟集》

追两只兔子——将会一无所获。〔俄〕陀思妥耶夫斯基:《少年》

贤者有言,一个人到处分心,就一处也得不到美满的结果;这样的人若遇事不顺意,岂足为怪?〔英〕乔叟:《乔叟文集》

任何人只要为了避免掉进生活中的种种陷阱而战斗,并且心里明白当天的战斗并不是最后的决战,因而总是在后面留一道可以退到安全地带的桥梁,那么他就可以放胆去做他要做的事,心中毫不紧张。〔挪威〕易卜生:《培尔金特》

不考虑事情的后果者,必为时代所遗弃。〔阿拉伯〕《一千零一夜》

命运对于我们并无所谓利害,它只供给我们利害的原料和种子,任那比它强的灵魂随意变转和应用,因为灵魂才是自己的幸与不幸的唯一主宰。〔法〕蒙田:《蒙田随笔》

人生的命运是多么难以捉摸啊!它可以被纯粹几小时内发生的事而毁灭,也可以由几小时内发生的事而得到拯救。〔美〕欧文斯通:《总统之恋》

要是遇上有利时机,须好好利用,但不可损害他人的利益。〔尼日利亚〕哈吉伊芒:《非洲夜谈》

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

歌德是德国古典文学最主要的代表,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一生经历了德国文学史上狂飙突进运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三个阶段,是德国历史上少有的长寿作家。歌德在世界文学史上的显赫地位无须多言,除了马克思、恩格斯都特别喜欢他的著作外,列宁在流放时携带的仅有的两部文学作品中,就有一部是《浮士德》。哲学家谢林说:“歌德活着的时候,德国就不是孤苦伶仟的、不是一贫如洗的,尽管它虚弱、破碎,它精神上依然是伟大的、富有的和坚强的。”

1749年歌德生于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父亲约翰·卡斯帕尔·歌德是皇家顾问、法律博士,母亲是当时法兰克福市长泰克斯托尔的女儿。童年的歌德已显出惊人的理解力。8岁时,他把文科中学最高学年的拉丁文练习题译成德文,并开始学习法语、英语、意大利语以及希伯来语。10岁时他广读伊索、荷马等人的作品,11岁时又博览拉辛和莫里哀的名著。1765年8月,在父亲的坚持下,歌德违背自己学习古典文学的意愿,到莱比锡学习法律。1770年4月前往斯特拉斯堡继续完成学业。歌德的写作生涯是从10岁开始的。1774年秋,《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出版使他一举成名。1775年11月,歌德来到魏玛,次年进入魏玛公国宫廷参政,开始了他近10年的官宦生涯,曾任枢密顾问官、军事长官,主持过税务署,等等。1786年9月,他开始为期数年的意大利之游,这为他日后写作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1794年,歌德与席勒相遇,开辟了“以歌德和席勒的友谊为特征”的德国古典文学全盛时期。在10年时间里,他们在创作上互相帮助,各自写出了他们的名作。在席勒的促进下,歌德创作了他的毕生巨著《浮士德》。两位文学巨人10年的相处与合作把德国古典文学推向了高峰,并使魏玛这座小小的公园都城一跃成为当时德国与欧洲的文化中心。

作为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人物,歌德在他的一系列作品中呼唤自由,歌颂反抗。《少年维特之烦恼》发表后,立即轰动了全德和全欧,它表现了觉醒的市民阶级知识分子在当时封建社会环境里的精神苦闷。小说对封建道德、等级观念的激烈反抗以及对个性解放、发展“天才”的强烈要求,喊出了当时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的内心呼声,因此进步人士对之欢呼喝彩。这部书信体小说使多少人爱不释手,就连一生戎马倥偬的拿破仑也随身携带,先后读过七遍。恩格斯说它绝不是“一部平凡感伤的爱情小说”,而是“建立了一个最伟大的批判的功绩”。

歌德花了58年时间完成的诗剧《浮土德》则是其一生丰富思想的总结与艺术探索的结晶,是堪与荷马的史诗、莎土比亚的戏剧媲美的伟大诗篇。当歌德于1831年最终完成此书时,他曾在日记中写道:“主要的事业已经完成”,“我以后的生命我可以当做是纯粹的赐予了。我是否做什么或将做什么现在已经完全无所谓了。”《浮士德》塑造了一个不断探索人生真谛、不断进取的形象。主人公浮士德博士年届百岁、双目失明时,仍然认为,人生应当“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然后才能作自由和生活的享受”,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追求真理、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是德意志民族优秀传统的反映。

歌德一生的恋爱生活丰富而曲折,充满浪漫主义色彩。1775年,他在法兰克福与16岁的莉莉·斯温曼订婚,使他度过一段“一生中最激动、最幸福的时光”,但终因家长反对,两人未能结成连理。1806年10月,经过多次恋爱挫折之后,歌德与克里斯蒂涅结婚,10年后妻子先他去世。歌德在晚年又经历了一次传奇式的爱情—74岁时爱上了19岁的莱维佐夫。社会舆论的反对,使他的最后一次爱情遭到失败。歌德生活的最后20年是相对平静的,他竭尽全力从事创作和自然科学研究。这位文学伟人在完成他的巨著《浮土德》的第二部后,于1832年3月22日与世长辞。

歌德生平年谱

1749年 生於德国梅因河畔的法兰克福市。

1756年 7岁 父亲严格监督下,培养多方面才华。接受拉丁语、法语、义大利语、英语、希伯来语等多国语言,以及绘画、音乐、剑术与马术多方面教育,培养多方面的才华。

1763年 14岁 与葛蕾卿相恋,为期两年的初恋。

1765年 16岁 进入莱比锡大学攻读法律。

1768年 19岁 因病返乡,醉心诗画,并培养了泛神论式的宗教感情。

1769年 20岁 处女诗集『新歌集』付梓。

1770年 21岁 进入史特拉斯堡大学攻读法学。德国文坛掀起狂飙运动,开启歌德对自然、荷马、莎士比亚、圣经、民谣等的醉心。并与牧师之女佛莉德莉克‧布里安相恋。

1771年 22岁 取得法学位,返回法兰克福。完成德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历史剧『格兹‧芬‧贝里兴根』。

1772年 23岁 至帝国大法院研修法律,逗留威兹拉尔。在此相遇夏绿蒂并深深爱恋,但绿蒂已经订婚,强忍激烈的思慕之情离开,构筑『少年维特的烦恼』张本,以发抒自己的情感。

1773年 24岁 对歌德而言这是个寂寞的一年,夏绿蒂结婚,最亲爱的妹妹珂内丽雅也结婚了。『格兹‧芬‧贝里兴根』出版,『浮士德』起稿。

1774年 25岁『少年维特的烦恼』出版,震撼世界文坛,跻身文坛名家之列。完成戏曲『克拉维哥』,会晤威玛公国的两位王子,彼此留下良好的印象,为往后前往威玛留下伏笔。

1775年 26岁 与伊丽莎白‧谢尼曼相恋订婚,遂后却因故解除婚约,於是接受威玛大公的邀请,前往威玛,担任政务,后又因经办矿山工作,钻研地质学、矿物学、植物学、骨骼学、解剖学的研究,而威玛也成为终身安居之所。此时完成歌唱剧『艾尔文与爱弥丽』、戏曲『司第拉』。

1776年 27岁 爱上年长七岁的史坦茵夫人,这次恋情长达十二年之久。著作『司第拉』出版并完成戏曲『兄妹』。

1782年 33岁 父殁,受勋列为贵族,任内务长官,政务繁忙但仍孜孜不倦地钻研学问,尤其倾力自然科学,并有多部作品出版。

1786年 37岁 赴义大利之旅,续写『浮士德』。

1788年 39岁 返回威玛,与史坦茵夫人赋别,再次执笔写抒情诗。与诗人席勒初逢,成为挚友,使歌德的文笔活动更具活力,以因此增加创作作品的类型。

1789年 40岁 长子奥古斯都诞生,完成戏曲『达梭』,此时亦爆发法国大革命。

1801年 52岁 患丹毒,愈后重生。续写『浮士德』。

1806年 57岁 与克丽斯汀结婚。神圣罗马帝国瓦解,拿破仑攻略威玛。

1808年 59岁 拿破仑在埃菲召见诸侯,歌德亦蒙召见,并对其崇敬甚深地说『这才是一个人』。

1816年 67岁 妻克丽斯汀殁,但歌德精神视野亦增,身心丝毫未因年龄而消退。

1819年 70岁 续写了六年的东洋风格的诗篇,辑成『西东诗集』出版。

1823年 74岁 因心脏病往马伦巴疗养,认识十七岁少女乌丽克,求婚被拒,因此写下抒情诗之巨构『马伦巴悲歌』。

1830年 81岁 子奥古斯都殁。

1831年 82岁 完成历时五十八年的伟大巨著『浮士德』。

1832年 83岁 歌德偶染感冒,卧病数日后安详地逝世。

分类: 文化/艺术 >> 文学

解析:

首先是多方面地反映社会生活的真实。

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所表现的,可以说是纵贯古今(从古罗马到十六世纪),横断洲际(从意大利到英伦三岛,从丹麦到埃及),五光十色,千差万别,是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所描写的人物如君王、官吏、贵族、僧侣、农民、市民、手工艺人、奴仆、士兵、巫师、卜徒、流氓、强盗、傻子、小丑以及神妖、精灵等等各行各业,三教九流,无所不包,无奇不有。例如在《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中,莎士比亚集中描绘了一个典型人物福斯泰夫。这是一个荒* 的酒徒,受吹牛撒谎的懦夫、寄生虫。他是封建社会解体、资本主义刚刚萌芽的过渡时期的产物,既不是封建主,也还不是资本家。他以破落骑士的身份,广泛地接触到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同他联系的上至君王、下至流氓。以他为中心构成了一幅恩格斯所说的“福斯泰夫式的背景”。我们透过它看到了在封建社会解体过程中动荡的社会情况,如旅途的抢劫,郡警的搜捕,抓丁当兵的骚扰,贪官污吏的敲诈,农民的挨打受骂,工匠失业的痛苦,封建贵族的破落等等。整个历史变革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社会生活风习以及阶级关系的变动,通通生动形象地反映出来了。

多方面地反映社会生活的真实,还表现在莎士比亚的戏剧的形式方面。莎士比亚的戏剧打破了古希腊、罗马以及古典主义戏剧体裁上的严格界限。他把悲喜成分融合起来,悲剧中有喜剧成分,喜剧中也有悲剧成分,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崇高和卑下,可怕和可笑,英雄和丑角的奇妙的混合”。这样从内容上可以包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表现各式各样的人物,多方面地反映社会生活的真实。

其次是多姿多彩的人物性格个性化描绘。

莎士比亚所写的题材,有的本来是前人已经写过的,但到了他的笔下,经过他的典型化的创造,就成了不朽的文学典型。如哈姆雷特、麦克佩斯、夏洛克、理查三世、李尔王、福斯泰夫就是其中最著名的。

《哈姆雷物》所写的故事,最早见于十二世纪末一部丹麦史上的记载,十六世纪末,英国作家把它编成戏剧,主题就是王子复仇。但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却创造了一个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表现了文艺复兴时期一个急剧变革时代新旧阶级之间的斗争,表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和理想。这部戏剧可以看作是一出描绘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同最反动的封建帝王争夺统治权的剧本。恩格斯说:“我觉得,一个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样做”。在人物鲜明个性的刻划方面,同样是“复仇”,但在莎士比亚的笔下,哈姆雷特、勒替斯和福丁勃拉斯做法和表现都不相同,各自体现了他们不同的性格特征:哈姆雷特的个性特点是多愁善感、忧伤抑郁,爱沉思。因此他在采取行动之前,总是考虑到各个方面的问题,个人的责任到社会制度的变革。他要使自己行事确实有把握,考虑周全应该怎样去做,所以不善于采取迅速的行动。勒替斯的个性特点是头脑简单,情绪急躁,轻举妄动。因此,还尚未弄清父亲死因便兴师动众,直捣王宫大门,而听了别人的三言两语就退兵,终于落入了别人圈套。福丁勃拉斯的个性特点是年少气盛,雄心勃勃。他虽然放弃了为父亲复仇的要求,但就为了争一口气,不惜二千人的生命,二万块金元的代价,从挪威远征波兰,去争夺一块弹丸大小的不毛之地。还有麦克佩斯和克劳迪斯同样干了杀君而自立的勾当,但克劳迪斯计划严密,考虑周全,因此得手。显示其老奸巨滑的个性。而麦克佩斯却是生性犹豫迟疑,优柔寡断。听了夫人的怂恿,催逼才下手,事后却自己心神不宁,乱了阵脚,终被人识破,忧悔至死。夏洛克是一个高利贷商人的典型形象,他竟然要凭他的期票,从借贷者身上剜下一磅肉,这是多私尖锐、深刻地刻划出他残酷无情的本性!理查三世用卑鄙的手段,血腥地剔除了六个王位继承人而登上国王的宝座,虽然他很快地被敌党所杀,但作为一个暴君的典型形象,其阴险狡猾、冷酷毒辣的性格特征不会被读者所忘记。还有那个刚愎自用、崇高虚荣、不辨伪真的李尔王;那个荒* 、泼皮无赖的破落骑士福斯泰夫……正是由于这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刻划,由于这一系列典型形象的艺术创造,莎士比亚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本质和特征。以致于我们说到文艺复兴时期,总要把它同莎士比亚联系起来。

第三是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

恩格斯在给 尔的信中,特别讲到要把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完美地结合起来。恩格斯所说的生动性就是非常逼真,引人入胜,能使人身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所谓丰富性,就是各种各样,千变万化,不单调、不雷同、不千篇一律。而这些,的确是莎士比亚艺术的又一特点。

莎士比亚的喜剧,大都具有线索交错,情节曲折,戏中有戏,画中有画,色彩鲜明,语言隽永,出奇制胜,皆大欢喜的特点。例如在《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中,恩格斯所称赞的第一幕,就是一幅色彩鲜明的农村风俗画:作为农村特征和农村风貌的农舍、饭馆以及在这种环境中活动的乡坤、牧师、医生,乡村法官等以及农村青年男女。他们一出场就把主要情节、线索和盘托出:乡村法官的侄儿和乡村医生同时打算向一个姑娘求婚;福斯泰夫同时写“情书”妄图勾引两个女人。每个人都以各自独特的行动方式,表明了自己独特的个性:乡村法官的侄儿的愚蠢,乡村医生的自负,福斯泰夫的流氓成性。线索交错,情节曲折,戏中有戏,生动风趣。

莎士比亚的悲剧虽然大都以死亡作结,但是每个死亡的情节并不相同,而是各有特点,丰富多彩。

哈姆雷特为父报仇,错把大臣波娄涅斯杀死,而这位大臣又偏偏是他的情人莪菲莉亚父亲,这就倒致情人莪菲莉亚疯癫溺水而死。而莪菲莉亚的哥哥因此与哈姆雷特决斗,结果二人同归于尽。哈姆雷特是在格斗场上被毒剑刺死的,这种死令人感到残酷;《罗密欧与朱丽叶》虽是一出悲剧,但全剧却洋溢着一种青春和欢乐的气氛。这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是那样纯真,那样圣洁,那样地充满着深情和诗意。他们的死,却是出于误会。善良的法老本来已经给他们定计做合,让朱丽叶服安眠药假死,只等她醒来后便可与罗密欧成亲。只是由于报信人误期,致使罗密欧以为意中人真死了,于是也自杀殉情,当朱丽叶醒后发现情人已死,又用短剑自刎而死。这种死使人发出由衷的赞叹;而在《安东尼与克奥佩屈拉》中,安东尼迷恋于埃及女王“这个古老的尼罗河畔的花蛇”,忘记了自己远在罗马的妻子和政敌。后来反对派来攻打他,这时女王却临阵脱逃和投降,他失败了。但是女王还是仍然深爱着他。她假装移居坟墓,差人告诉安东尼说女王已经死了,等到安东尼自杀,女王于是用一个农民的一篮无花果(毒蛇)把自己咬死。这种死,使人产生一种奇特和神秘感。

第四是利用故事、场面、情节自然而然地表现作者的倾向和理想。

《哈姆雷特》的主题是对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的赞颂和对封建帝王的否定。但它的主题却是隐蔽在一个个情节之中。剧中有三条复仇的情节线索交织在一起,对照之下,突出了哈姆雷特复仇的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威尼斯商人》则通过高利贷资本的代表夏洛克与商人资本的代表安东尼奥的曲折复杂的斗争,通过对夏洛克的贪婪、嫉妒、仇恨、残酷和安东尼奥的慷慨、无私、友谊、真诚的性格特征的刻划,通过安东尼奥的胜利和夏洛克人财两空的结局,使作者的倾向性在情节的发展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了,那就是反对旧式资本即高利贷资本而歌颂新式资本即商人资本。莎士比亚认为前者坐收高利,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而后者冒险于海外,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莎士比亚后期的《暴风雨》更是一出表现社会理想的戏。在他以前,托马斯·莫尔曾在《乌托邦》里表达了自己对人类社会的理想。他用一个葡萄牙航海家讲故事的形式,虚构了一个理想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没有私有制度,财产公有,人人平等,大家过着幸福的生活。《乌托邦》是一部社会政治论著。与它完全不同,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则用文艺形式表达自己的理想。在他的理想国里,没有私有土地、继承权和税收,没有富裕、贫困和奴役,没有官吏、刁民和叛变,甚至没有文字。大自然产生一切,所有的人都无须劳动。这理想国,要靠人的纯贞的本性,靠道德的改善,宽恕和悔悟来建立。这当然是空想,所以,莎士比亚只能用魔术手段来实践这一点。这一切作者都不是通过说教,而是用戏剧形式,通过场面、情节,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的。

综上所述,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倡导的“莎士比亚化”,至少包含着这样几个方面的重要内容:一要从客观社会生活出发,通过广阔、生动的艺术图画真实地、正确地反映时代的脉搏、时代的本质;二要塑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三要使情节不仅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而且要使反映出来的生活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四要使作者的主观倾向性达到与客观真实性和艺术形象性的有机统一。

什么是“席勒式”呢?

所谓的“席勒式”,应该主要指席勒在从事历史、哲学研究时期,受康德影响,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来的观念化,即不从生活出发,而是从抽象观念出发。理想化,即把他所描写的人物和世界无限加以美化,离开和超越了观实生活的土壤。以及把人物当作表达自己观念和理想的工具,即马克思说的“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这样一种创作倾向。这种倾向在他早期的创作如《强盗》中已露围诸端倪,但严重的是在后来,1787年写的《唐·卡洛斯》可以说是表现“席勒式”创作倾向的代表作。

《唐·卡洛斯》描写西班牙国王菲力普二世的公子唐·卡洛斯,恋爱他的继母,王后伊丽莎白·瓦鲁亚,引起国王的猜疑。虽经他的忠实朋友波萨侯爵的设法帮助,但仍然无济于事,最后恋爱归于失败,波萨慷慨地贡献出自己的生命。卡洛斯和波萨是剧中的主要人物。卡洛斯被描写为追求自由并且众望所归的理想人物:王后给他爱情,波萨为他献出生命,受奴役的尼德兰人民寄托他的是解放的希望。总之,他是“正义事业的坚强堡垒”,“为人类幸福而战斗”的“世界第一人”。波萨侯爵是个“士为知已者死”式的人物,是“一个未来世界的公民”,他在别人播种死亡的地方,播种生命。他把一颗心永远交给王子,是想“通过他拥抱整个世界”,他要在王子的灵魂中,“为千百万人筑起地上的天堂”。为此,他贡献了自己的全部的大智大勇,以致于他死后,连国王也说:“他的心是为人类,为世界,为未来千秋万代的幸福而跳动”。

席勒写此剧的目的是想通过它表现反对专制主义、要求自由的思想和关于抽象的“人”的理想。但是,唐·卡洛斯的恋爱、剧本的情节和内容却并不能包含如此重大的社会政治内容。而且剧中的人物,只能是艺术虚构的产物,完全脱离了人物所生活的历史土壤,人物是根据、按照作者的观念和理想去说和去做的。对于席勒的这种创作倾向,歌德批评说:“席勒对哲学的倾向损害了他的诗,因为这种倾向使他把理念看得高于一切自然,甚至消灭了自然。”。歌德还谈到了他与席勒在文艺创作问题上曾产生的分歧:“我主张诗应采取从客观世界出发的原则,认为只有这种创作方法才可取。但是席勒却用完全主观的方法去写作,认为只有他那种创作方法才是正确的。”席勒的这种创作倾向,与他在1786年写成的《哲学书简》一书中所表明的哲学观点是一致的。在那本书中,他认为,研究对象不取决于对象本身,而是取决于主观的方法,也就是对象以主观的认识为转移。

对于这种倾向。席勒本人后来在歌德的帮助下也有所认识和克服。1796年,他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说:“从前我在波萨和卡洛斯等人物身上,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现实,如今在华伦斯坦身上,我试着单纯用真实来弥补贫乏的理想(也就是热情)。”并表示要“遵循纯粹现实主义的途径来创造出一个戏剧性强烈的,包括真正生活原则的性格。”1798年6月27日他给威廉·亨布尔物的信中说:“正是现在,当我的全部活动集中在创作上的时候,我每天都感到,一般抽象的概念对于诗人的创作没有什么帮助”。席勒的这个转变,是从1794年他同歌德交往开始的,是同歌德对他的影响和帮助分不开的。二人合作达十年之久,这使席勒从哲学的研究上重又回到文艺创作上来。这一时期的创作没有了中期那种“席勒式”的倾向,他有意追求的现实主义的成分增多了,1799年完成的《华伦斯坦》和1804年完成的《威廉·退尔》就可说明这一点。

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反对“席勒式”,并不意味着对席勒创作的全面否定,而只是限于对他的创作的薄弱方面和严重缺陷作些批判。而且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莎士比亚化”和“席勒式”的概括,也是建立在对前人的资料进行科学分析和批判继承的基础之上的。前人评论莎士比亚,如赫士列特、撒·约翰孙、柯勒律治、歌德等,都把莎士比亚叫做自然诗人。从他们的评论来看,所谓“自然”就包含两层意义:一是象自然那样真实,那样符合自己原来的样子和本性;二是象自然那样丰富,无穷无尽,应有尽有。关于席勒一段时期创作的局限,前人也是有人指出过的,除了歌德,还有黑格尔、别林斯基等,如前所述,就是席勒本人也意识到和毫不隐讳地承认。因此,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全面否定席勒从而无视席勒的伟大贡献是不正确的。恩格斯对席勒的《强盗》和《阴谋与爱情》的高度评价,并不是偶然的。这两部充分体现席勒激进倾向的作品,不仅在德国发生巨大影响,而且其影响超出了国界,以致法国革命中成立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给予席勒以名誉公民的光荣称号。席勒的作品同歌德的作品一起,不仅是德国民族文学的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席地位。席勒在美学和文艺理论方面的建树,对于后世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他的整个体系虽然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之上,但他揭示了资本主义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和对立,区分了“素朴的诗”和“伤感的诗”两种基本类型,第一次在文学领域使用了“现实主义”这个词,并给它以确定的含义,表达了企图通过美育途径培养和谐理想的人性的思想,探讨了象艺术起源这样重要的文艺理论问题,这些都为后来包括黑格尔在内的美学家提供了可贵的思想资料。在历史上,席勒的功绩和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23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7
下一篇2023-06-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