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部电视剧....

求一部电视剧....,第1张

肯定是TVB的百集电视剧<男亲女爱>,我看了好几遍还是好喜欢,特别好笑哈哈,经典得没有话说

导演: 徐正康

编剧: 鲍伟聪 林少枝

主演: 黄子华 苑琼丹 郑裕玲 陈彦行 原子鏸 邓健泓 胡枫

上映: 2000年

类型: 情景喜剧片

地区: 中国香港

语言: 粤语

时长: 89集

《男亲女爱》不但是名副其实的“千禧年剧集巨制”,更掀起香港城中火爆话题,其收视率数周排名第一,荣登TVB历年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宝座,其大结局收视更创下平均47点、最高50点,吸引3018万香港观众收看的“奇迹”,此纪录至今无另一港产剧打破。

收视率之高,受众范围之广——几乎全家大小追看,争相谈论之热烈——媒体大幅报道男女主角的花边新闻,讨论剧中的经典口头禅,副产品之多——《男亲女爱》的舞台剧及黄子华最新系列的“栋笃笑”顺势出炉并大受欢迎……此现象在当年的香港电视圈可以说是带动“潮流”。

《男亲女爱》之成功,在于其塑造的不是童话,而是生活。郑裕玲饰演的MissMo,或黄子华饰演的阿Lok,他们的可爱,在于他们展露了所有都市小人物的个性,优点或缺点。情节很夸张,品位也许低俗市井,性格却真实如镜。每个人都能在“她”或“他”的身上找到自己的一部分。除了热闹夸张搞笑之外,《男亲女爱》有一种根植民心的温暖,让普罗观众产生强烈的自我代入感。

《男亲女爱》成就了郑裕玲,此剧为它赢得了2000年TVB最佳女主角,无论舞台剧或者接下来的《一笔OUT销》,都借其东风令嘟嘟姐的事业再登高峰;更准确地说,它成就了黄子华。《男亲女爱》将黄子华在1990年开创的“栋笃笑”表演再一次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此后为他度身定做的《栋笃神探》、《奸人坚》在TVB推出,每播必红;无线的处景喜剧时段,后来者虽有《皆大欢喜》、《高朋满座》等,各有各捧场客,但都无法逾越这个高峰。在电视圈,原来观众真的很需要这样一个喜剧之王。

二十世纪的男女关系永远都给人一种纠缠不清的感觉,有男欠女的,亦有女欠男的。嘟嘟姐(郑裕玲之昵称)终再允演电视连续剧,对上一次已是差不多十年前的《新上海滩》。为演这剧嘟嘟姐出动不少“私伙”,显然极为重视这次的演出!而这剧更找来黄子华这个堪称喜剧大师的他和嘟嘟姐大斗演技!

《男亲女爱》有个婆妈老土而不吸引的名字,但剧集却出奇地好看。

最精彩的,是演员擦出意外火花,谁也不会被比下去。我们以为郑裕玲强,黄子华却不甘示弱,而“小强”更强。其他合演者,大都伶牙俐齿,抵死顽抗,转眼就看完了一集。

以为律师之类的知识分子专业人士题材剧,师奶会抗拒。谁知她们却被俘虏,口碑不错。剧中还有不少对香港社会乱象的影射--比如"向富婆索回内裤及**光盘"事件,那么无聊又戏剧性丰富,大加利用,先抓住一批八卦观众。等于捉猫揪脖子。

黄子华在《男亲女爱》中的演绎方式也可讲是同周星驰一种比较。两个人的出身不同,黄子华是脱口秀(Talk Show)出身,比较针砭时事,强调思考性,不太注重身体语言,近来因为走入电视这个媒体,加上与郑裕玲的化学作用,令黄子华人气急升。而周星驰强调的是身体语言和个性表演。两种不同表现形式,各有千秋。

一套剧集的成功演员是主要因素之一,此剧的主干人物纵使有几个,但却被Miss Mo及阿Lok借用了这个处境歇斯底里地去发挥他俩一贯的“郑裕玲式”、“黄子华式”的演绎,幕后制作人或可美其名谓此等角色是“度身订造”吧。无可否认他俩的演出确是观众捧场的原因之一,但过分的个人化,形同架空了其要扮演的角色或身份的任务。反之苑琼丹所扮演的“仙姑”却恰如其份、专业地去演绎一个小女人的角色。太过人化的表演会令角色失去独特性及立体感,流于“又系果套”的下场。

我们的观众每晚如痴如醉依时坐在彩电前无“男亲女爱”不欢的大有人在。生活是否真的逼得我们透不过气来,以至我们只愿意及乐意在不需动脑筋的情况之下,隔岸观看别人如何自私、尖酸刻薄、愚昧、性别歧视而尽情爆笑:越不依常规,越变态的越能吸引,叫人拍烂手掌。然后翌日便可拿靠着这些外围的话题与他人交往,以避免进入到个人的层面去。这就是现代人的心态,亦间接助长了该剧的声势。

[剧情介绍]

毛小慧(郑裕玲饰)乃典型都会成功女事业家,美丽聪明,自视甚高,努力工作之余,感情上落得一片空白,每天暗地期盼真命真子的出现。一天旅行回来,公司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板竟安排了一名放浪不文、恶名远播的古惑仔流氓余乐天(黄子华饰)单任慧的助手,令慧苦不堪言、啼笑皆非……

与此同时,慧父(胡枫饰)在美国续弦,慧本来十分高兴,却万料不到,后母竟然是比自己还年轻二十岁的甜姐儿阮婉(原子鏸饰),却迁入慧家,担起母侵之职,令慧的生活起了意想不到的变化与烦脑……

本来是南辕北辙的人,阴错阳差地走在一起,复杂微妙的感情关系,引发出一段段风趣幽默、轻松爆笑的故事!

《男亲女爱》人物谱

毛小慧(郑裕玲饰):又名Francis,个性率直,独立,外表虽坚强,实质敏感脆弱;为事务律师,行为偶然带点神经质,却有“律己以严,但律人亦以严”的原则。因经济问题而要在公在私都要和老板及同事妥协,却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另一段人生。

余乐天(黄子华饰):又名阿Lok,于草根阶层长大,为人市井,酒色财气无一不精,古惑刁钻,其实观人于微,具正义感,有主见;平日虽口花花,但对爱情的态度是坚贞而执著。由信差做起,由于天生聪敏,火速升为师爷,但做事作风与慧不同,所以闹出不少笑话。

詹士安(蒋志光饰):又名James,言行感性,情绪化,易受伤害,外表阴柔,善与女性做朋友。为一事务律师,因而见尽男女世情,但仍坚信婚姻神圣不可侵犯,常在电台主持排解夫妇纠纷。谭嘉莉(陈安琪饰):又名Carrie,为人计算,态度嚣张,爱炫耀出锋头,好摆架子,有风驶尽“巾里”,然对有“产”阶级却甚尊重。自少与母亲在屋“村”长大,毕业后决到中环的大机构工作,希望能持靓行凶,结识条件优厚的对象,盼望一登龙门升价十倍。

梅日仙(苑琼丹饰):又名Angel,平日斯文得体,温柔大方,然火爆起来则如河东狮吼,绝非等闲;有时极度悲观,会为小事过度担忧;有时则性格爽朗,如众人大家姐,和事老;对爱情专一,认定目标后便义无返顾的等待,希望终有一天感动他。

《男亲女爱》带旺配角:

《男亲女爱》一剧不仅带旺了主角,连一些配角,如饰演律师楼老板CK的萧亮、饰演"娱记"的邓健泓,甚至饰演小文员的几个漂亮女孩,也备受观众喜爱。

★萧亮(饰律师楼老板CK):自《男》剧播映以来,不断有萧亮的负面新闻传出,如指他抢镜头、经常迟到、漏对白,甚至遭剧组其他演员杯葛等,但他毫不介意。他说:"有新闻就说明我有价值,我觉得很开心,问心无愧!"

★邓健泓(饰"娱记"):邓健泓的"戆直青年"形象也赢得不少观众缘。他自己也承认该剧令他知名度大增,"现在很多人找我拍照做访问;以前一个星期只收到四五封影迷信,现在增加到十几封;走在街上也有人认得我,真是很开心!"对于《男》剧只播到100集,邓健泓就大感惋惜。

★杨凯慈、陈瑞华(饰演淘气秘书):杨凯慈和陈瑞华是完完全全的新人,却凭该剧的秘书角色而受人注目。杨凯慈说:"我的角色本来没什么对白,幸亏子华跟监制要求为我加了戏份,现在做了短短三个月已经接到三十多个大小演出,还有人邀我拍**,不过因为档期问题推掉了。"陈瑞华就说:"以前拍的剧集都没能给人留下印象,但自从出演该剧之后,有好多杂志邀请我做访问,而且跟郑裕玲和子华学到很多东西。"

《男亲女爱》5大罪状

第1罪证:教人养蟑螂

余乐天最初在剧中养"小强",都有被MissMo和观众投诉;但后来小强在剧中变得愈来愈可爱,令不少《男》剧的小影迷跟风,纷纷买小强回家饲养;其实蟑螂是害虫,绝对不适合当宠物来养。

第2罪证:幕后虐待小强

《男亲女爱》中的MissMo和阿Lok都很爱护小强,但其实在镜头背后,工作人员往往为了拍摄小强的特写镜头,要用大力胶将它们粘住,而之后便会弃用该蟑螂。虽然很多人认为这样对待蟑螂是无伤大雅,但它们始终是有生命,这些行为好像有虐待之嫌。

第3罪证:武力解决问题

MissMo在剧中常常与阿Lok争吵,但通常不够两句便会大打出手,令人觉得一向标榜自己有教养、又身为律师的MissMo都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

第4罪证:歧视30岁以上女人

阿Lok在剧中常常耻笑30岁以上的女人,其中一幕更称她们没有MarketValue(市场价值),所以很少30岁以上的女人会收到花。不知道香港的"平等机会委员会"会否因这些年龄歧视剧情,而同广管局一样插手处理呢?

第5罪证:美化非法行为

阮婉在剧中是个动物爱护者,往往因为想营救动物而做出非法行为,如擅闯皮草晚会裸体示威、深夜私闯龟苓膏货仓放龟等;虽然阮婉都是出于善意,但这些始终是非法行为,不应将其美化。

《男亲女爱》3大贡献

虽然《男亲女爱》在不经意间宣传了不少"歪理",但其实当中亦有不少情节是具教育意义的,现在就让大家重温《男》剧的3大贡献。

第1贡献:不断进修

虽然阿Lok一直都非常自负,但也试过因Michelle学成回来,怕配不上她而跟MissMo学习英文;其后亦有一幕讲述MissMo要阿Lok努力学习普通话,以便日后北上之用。虽然阿Lok最后两样都没有学好,但亦教育了观众要不断进修,替自己增值。

第2贡献:学习中国历史

毛教授身为汉学专家,当然是负责教大家中国历史的知识;他除了讲解过"姑婆屋"的古旧建筑法外,也教会不少人原来宋朝打麻雀称为"马吊",而当时是没有十三幺的。

第3贡献:爱护生命

虽然上文提过小强的幕后被虐辛酸史,但幕前的它就可谓万千宠爱在一身;MissMo和阿Lok并没有因为小强的身世而冷待它,反而给它金地毡的豪宅。相信不少观众看到Miss Mo连蟑螂都照顾周到时,都会学懂什么是"尊重生命"了。

男亲女爱副产品:蟑螂成"宠物"

近日香港吹起一股蟑螂旋风,旺角街头年轻人身穿蟑螂T恤,连宠物店也推出一批马达加斯加巨型种的宠物蟑螂。在百货公司里,更有专售蟑螂发夹、襟针、磁石及其它摆设的摊位,顾客走过免不了惊叫一声"小强呀1

蟑螂目前最流行的称号是"小强",出自九十年代周星驰《唐伯虎点秋香》一剧,取其体积虽小但生命力强之意。不过,由于**的渗透度始终有限,当时并不流行此叫法。直至最近一部电视剧《男亲女爱》讲述男主角黄子华饲养了一只名叫"小强"的蟑螂,更与它称兄道弟倾吐心事,剧集播出后,黄子华和其蟑螂兄弟皆大出风头,"小强"这个称呼才街知巷闻。

经典再现:二十年中收视率最高的港台电视剧50部!

第一部《霍元甲》

《霍元甲》摄于1981年,20集。犹记《霍元甲》播放的时候那绝对是万人空巷,那时只有一部分家庭买有电视机,而且还是那种12寸的黑白电视机,什么孔雀牌、西湖牌、北京牌等等。记得当时每到播放《霍元甲》的时候,外婆家的电视前面肯定是坐满了左邻右舍,那个七嘴八舌讨论剧情的场景我现在还记忆犹新。

《霍元甲》是第一部在内地播出的港台电视剧,也是当时的当红小生黄元申的最后一部代表作。黄元申在成功扮演了霍元甲之后不久,突然宣布割绝红尘,毅然去了九华山出家。黄元申的**作品主要有《反碗底》、《漩涡》(与赵雅芝搭档演出)。在拍摄新版《霍元甲》时,剧组曾通过各种渠道与黄元申联系,欲力邀黄元申友情客串,扮霍元甲之父。黄元申现出家在美国某寺庙。

第二部《射雕英雄传》

《射雕英雄传》摄于1983年,重提此剧,眼前立刻浮现一片广褒的草原,牛羊跳跃,郭靖策马驰骋,手拾弯弓射大雕还有蓉儿的巧笑嫣然,她扬着脸娇声唤着‘靖哥哥’。在我的心目中,黄日华就是郭靖,翁美玲就是黄蓉,他们已随着岁月的流失永远定格在我少年的记忆里,那么美丽,那么清晰,触手可及。曾经因为他们的演绎而遍寻金庸的作品,一次次沉醉在风云变幻的江湖恩怨里,为了大侠的豪情万丈,儿女情长而唏嘘。如今已是而立之年,忆起当年,仍是激动,那些经典的画面,翁美玲的红颜早逝,都如歌中所唱‘依稀往梦似曾见,心内波澜现’。

如今的明星们,也许漂亮胜过美玲,但不会有她的灵气,那是涌自内心的灵气,不矫情做作,不是上过**学院就能演绎出来的生活中的翁美玲重情重义,如同黄蓉,所以她走了,犹如昙花一现,只留下些幽幽的芬芳。2005年的翁美玲已经46岁了,可她还是那般美丽,一笑两颗洁白的兔仔牙。这种跨时空的美丽,又有那个明星可以比呢?郭靖的憨,郭靖的正气,郭靖的痴心,又岂是如今那些油头粉面的明星能演的?

黄日华虽然已是不惑年龄,可前几年见到他在《天龙八部》里饰演的乔峰,一样的气宇轩昂,正义凛然,柔情万丈,他是我少年时代的英雄,是我那个年代的梦。

第三部《上海滩》

“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上海滩》摄于1980年,这部讲述许文强和冯程程的爱情故事,使周润发红遍中国内地。当年班上的女生个人都在语文笔记本上画许文强,白色的围巾,黑色的礼帽,觉得许文强的形象简直帅呆了。之后,无论许文强和冯程程的故事被多少人演绎过,也无论周润发和赵雅芝又和多少人扮演过情侣,在《上海滩》里的这一对,才是观众心目中无可替代的完美组合。就连周润发自己也认为拍过的最经典镜头就是《上海滩》中撑着伞和程程漫步雪中那一幕。时光荏苒,可每当想到许文强和冯程程,看过这部戏的观众脑海中浮现的,一定是周润发和赵雅芝深情相拥的样子。

第四部《流氓大亨》

《流氓大亨》摄于1986年,此剧是万梓良的成名作,但此剧1989年才进入内地。也由此剧开始,香港无线时装电视剧有相当一段时间独领风骚,很多几年前在香港武侠剧里面露过面的演员又在时装剧里见到,倍感亲切。我最早知道刘嘉玲也应该是在此剧中,以后在银幕或荧屏上看到刘嘉玲的时候,总会想到《流氓大亨》。而该剧的主题曲由徐小凤演唱的“婚纱背后”也红极一时。记得播完此剧后,某报还开展了一场“谁是流氓大亨”的讨论,因为在人们观念中正面人物怎么会有流氓的手法呢大家不能认同方法是为目的服务的。

第五部《义不容情》

《义不容情》摄于1992年,此剧众星云集,由黄日华、温兆伦、刘嘉玲、周海媚、蓝洁瑛、商天娥、邵美琪主演。《义不容情》的确称得上是一部经典之作,就如同很多tvb电视同大陆很多电视的区别,因为演技和风格,我看到的戏里的人们,不是在演戏,而是在生活。我现在只能称赞他们的演技好,因为坏人坏到让人恨不得远而避之,恨不得杀死他,而好人却好到人忍不住要去跟随他助他一臂之力。之所以有这种效果,最重要的是因为它有一种吸引力让你进入他们的世界,这一点也是同好书一样。这种感觉读金庸小说的时候体会过,看其他经典的电视作品时也体会过。再则这部剧集让我们听到了陈百强的《一生何求》及片尾曲王杰的《一场游戏一场梦》。一首主题曲由如剧集一般经典,这些都是值得记忆的。

第六部《绝代双骄》

《绝代双骄》摄于1988年,梁朝伟这部是第二版本的《绝代双骄》,第一版本是1978年由黄元申和石修主演的,但时代久远,内地观众基本上都没看过。但能够堪称经典的我想只有梁朝伟这版才算。这部也是最如实还原古龙原著的版本了。由梁朝伟、吴岱融双双领衔小鱼儿与花无缺,成为梁朝伟的代表作品之一,其中还有谢宁、黎美娴、苗侨伟、关礼杰、陈美琪等,苗侨伟扮演的“燕大侠”也成为剧中非常瞩目的人物之一。

第七部《戏说乾隆》

《戏说乾隆》摄于1991年,主角郑少秋、赵雅芝自此剧后成为“荧屏情侣”的最佳搭档,一个风流倜傥的皇帝,三个温柔端庄的民女,历史武打言情三味俱全,惊险缠绵搞笑件件出彩,乾隆爷的传奇,是“戏说”中的精品。两人配合默契,红遍大江南北,一时间传遍大街小巷,当时非常轰动。而此剧中的小答应春喜(江淑娜饰)是我最喜欢的角色。记得前一阵子在某个网站看到《戏说乾隆》续篇,说的是淮秀生了一双女儿的故事,现在再看《戏说》,竟觉得如果真是这样,那真的是太好了。

第八部《新白娘子传奇》

《新白娘子传奇》摄于1992年,又是一部赵雅芝的作品,往前数数,赵雅芝好像每部作品都很经典。当年一部《新白娘子传奇》掀起举国之“白蛇”热,民间传奇故事《白蛇传》又一次广泛的普及全国。而此剧更值一提的便是反串许仙的叶童,当年有不少内地观众还以为她是专事“反串”角色的“特型演员”呢。可当叶童如一叶秋风飘然而至,坐在你面前时,你会觉得她的柔媚、她的风情甚至超过了与她同龄的女性。好像每部经典的剧集都会配有一首经典的主题歌,由高胜美演唱的“千年等一回”成了卡啦OK的最热歌曲。

第九部《大时代》

《大时代》摄于1992年,但此片于1994年才进入内地,该剧应该算是无线精品。郑少秋演了个反派丁蟹,备受好评,刘青云的表演也很出彩,还有周慧敏演的小犹太(犹记周慧敏在剧中唱的那首“红河村”超好听)。香港《明报》曾经这样评论“如果没有《大时代》,郑少秋永远都是公子哥;如果没有《大时代》,刘青云也只会演呆傻的角色;如果没有《大时代》,周惠敏就是一个花瓶;如果没有《大时代》,郭蔼明不可能走红。”所以《大时代》造就出了一批巨星,堪称经典之作。

第十部《法网柔情》

《法网柔情》摄于1995年,此剧是米雪和刘松仁合作的第一部时装剧。曾经我对律师这个职业非常非常的向往,无他,仅仅因为一部《法网柔情》而已,在他的诠释下,律师这个职业顿时崇高起来,风度翩翩和咄咄逼人完美的联合在一起。现在想来,有些情节已经不能回忆起来了,但刘松仁在雨中给米雪留下雨伞的那个细节,怕是再过一个二十年依然会很自然在脑海中浮现出来.

第十一部《八仙过海》

《八仙过海》摄于1985年,20集。在当年电视节目严重匮乏的内地,这部香港神话连续剧当时非常受欢迎。但对于部戏中的八位主演(潘志文,曾伟权、阮佩珍、黄曙光、凌文海、梁汉威、林迪安、唐品昌、蔡国庆)我已没多少记忆了。不过对于这部剧的主题曲还蛮熟悉的,记得当年满街都是“人说仙山好,神仙乐逍遥,不知不觉地来到了”。

第十二部《再向虎山行》

《再向虎山行》摄于1985年,由徐小明执导,梁小龙 董骠 米雪 张铮 曹达华主演。记得是在我念小学的时候,《再向虎山行》在大陆首播,顿时掀起巨大波澜。随着此剧的热播,街头巷尾随处都能听到人们唱着“老包!喂,老包!”,那本是《再向虎山行》的插曲兼片尾曲。直到近几年,人们才知道那应是“留步!喂,留步!”。

第十三部《万水千山总是情》

“莫说青山多障碍,风也急风也劲,白云过山峰也可传情”《万水千山总情》摄于1980年,这是我最早看的汪明荃的戏,《万水千山总是情》在内地播出后,人们对港台电视剧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汪明荃也因此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当时我好像还不懂事,剧情已经完全不记得了。但是那首主题曲不会忘记,“3455653,213216”(歌词第一句简谱),汪明荃似乎经常演唱她主演电视剧的主题曲,大多都非常好听。但对男主角谢贤我已经完全没有印象了,不过当时非常有影响力却是真的。

第十四部《日月神剑》

《日月神剑》摄于1990年,这部戏让我认识了张卫健和郭晋安,里面那个大眼睛忽闪忽闪,蹦蹦跳跳的可爱男孩阿月,曾把多少小女孩迷得神魂颠倒。《日月神剑》每一集都很搞笑,能把你从沙发上笑到地上。其实他们的故事很简单:一个是要变妖的,一个是要杀妖的;他爱上了她,她也爱他;妖怎么才能变成人,人和妖又怎么能一起?她死了,而他还在人间。好像后来《日月神剑》还出了部续集,不过我没看过。

阿月和小蝶的爱情让我突然发现,原来回忆也是可以分享的,只是,与你分享回忆的不一定是回忆里的那些人

第十五部《天地男儿》

《天地男儿》摄于1996年,香港无线电视集合幕前幕后精英制作的一部长剧,由郑少秋、罗嘉良、张智霖、古天乐、宣萱、伍咏薇、陈松伶演绎的错综复杂的爱情伦理让人印象深刻。此剧是给我最大震憾的一部港剧,至此以后到现在,现也没能找到一部能看得如此投入的电视剧。这部剧是郑少秋继《大时代》之后再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角色;罗嘉良则出神入化地演绎出了一个人性扭曲变化的反面角色;而当时并不是太出名的古天乐也凭借这部剧让人们记住了他的英俊面孔;另外萱萱、张可颐的事业也都是凭借这部剧开始上升。这部无线大戏真正地推出了几个重量级的演员。

第十六部《雪山飞狐》

《雪山飞狐》摄于1991年,从上世纪至今,《雪山飞狐》、《飞狐外传》两部曲,就有三个电视剧版本。相比之下,旧版本的《雪山飞狐》还是循规蹈矩,依照原著慢慢将故事展现和推进。孟飞版的《雪山飞狐》是儿时最难忘的记忆,壮丽的雪山,好看的打斗,帅帅的孟飞,好听的“雪中情”和“追梦人”,当然,还有让人耿耿于怀的爱情。记忆中,程灵素总是陪在胡斐身边,冰雪聪明,好像无所不能,现在想来,唯一做不到的,是让胡斐接纳她的心意。也许太聪明的女孩都有一点点骄傲和自尊,要用兰心蕙质让所爱的人俯首称臣,但是她料不到,胡斐越敬越感激就越是不能爱他。当时年龄还小,无法理解这些,只是觉得那个不该出现时出现的袁紫衣攫去了胡斐的心智。什么不曾付出过,居然奢望爱情,凭什么?但是,她赢了!爱上程灵素,就像一首歌中所唱: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却不曾感动过……

第十七部《京华烟云》

《京华烟云》摄于1987年,由赵雅芝、官晶华、赵家蓉、曾亚君、欧阳龙、常枫、傅雷、吴静娴等主演。该剧是台湾华视由林语堂先生的长篇名著《京华烟云》改编而成,在内地播映后反响很大。赵雅芝也因此剧一举红透大江南北,还由此获台湾广播电视“金钟奖”最佳女主角提名。由她演绎的大家闺秀姚木兰,也成为了公认的语堂先生笔下最完美的女性。不过这部剧除赵雅芝还有些印象我,其它的都忘得差不多了,看来需要重温一遍的说

第十八部

《楚留香》摄于1979年,这是一部系列剧,都是由郑少秋饰演的香帅,之后还拍有续集,如《楚留香传奇》、《楚留香新传》等。此部剧集由郑少秋、赵雅芝、汪明荃、黄杏秀、陈玉莲、欧阳佩珊主演。《楚留香》是最早引起轰动的古龙剧,此剧使郑少秋大红大紫,成为第一代一线小生,和赵雅芝也成为最早的荧屏情侣档。武侠剧从此片开始摆脱了第一轮粤语长片的样式,掀起新一轮武侠风潮。主题曲“湖海洗我胸襟,河山飘我影踪”更是家喻户晓,成为经典名曲之一。

第十九部《神雕侠侣》

《神雕侠侣》摄于1983年,这部由金庸原著改编的电视剧是版本最多的剧集,至今已有好几个版本了吧,其中除刘德华这部版本外,还有古天乐版的《神雕侠侣》也算经典之作。出演这部戏时,刘德华的演技还颇为稚嫩,但凭着俊朗的脸庞和年轻的微笑仍因此一炮而红。陈玉莲扮演的小龙女一袭白衣,淡淡的哀伤尽得神韵,今天看来依然非常动人。台湾《民生报》1998年9月的一份读者调查表明,观众普遍认为刘德华与陈玉莲演绎的《神雕》最具原汁原味,也最忠于原著。

第二十部《火玫瑰》

《火玫瑰》摄于1992年,由温兆伦、温碧霞饰、尹扬明、崔嘉宝、罗嘉良、蔡嘉利、王伟饰、馀倩文主演。当年这个片子初登荧幕,可以说是红遍两岸三地。温碧霞在剧集中饰演的海潮一角,深受观众喜爱。她将海潮身世凄惨、坚强独立、果断倔强,为了实施复仇计划不择手段的女性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让温碧霞为此“俘虏”了很多人。而在剧中深情始终如一的温兆伦也超极帅。就是罗嘉良给我的印象不是很好,因为他在剧中演的反派。温碧霞自从主演了这部片子以后开始走红,她所饰演的海潮那一头微带**的波浪卷长发,当年可成为了许多少女争相模仿的对象。

第二十一部《家有仙妻》

《家有仙妻》摄于1990年,但引进内地时已是1993年了。由澎恰恰、林以真、孙兴、戈伟茹、白冰冰主演,该剧在台湾曾勇夺收视率第一的骄人成绩,并一度风靡大陆和香港等地区,引起收视狂潮。一提到此剧,我便脱口而出“阿贵”超级搞笑的陈天贵(澎恰恰饰),特别是他装女人那场戏,简直笑死个人了,再配上主题歌草蜢的《失恋阵线联盟》,绝了!其实这就是一部天马行空版的“美女与野兽”的故事。只靠那么一只魔力手镯,就使一切荒诞不经皆成可能,一切胡说八道都成顺理成章;爱情主线也颠覆了“俊男配美女”的传统模式,楞是让长得很有创意、很后现代、很“河马”的陈天贵追求到了身材高挑、美丽高贵还会施展魔法的何莉莉,这一切不断的惊奇和笑料吸引着我。我记得当时在学校讨论的话题都是《家有仙妻》,还有澎恰恰当时在卫视台主持的节目也很受欢迎。

第二十二部《一号皇庭》

《一号皇庭》摄于1992年-1998年,此剧有五部共110集,分别用七年才将这一系列拍完,是我最喜欢的剧集之一。看完此剧真是不得不佩服监制邓特希,他的作品独树一帜,以精炼而深刻的对白和轻松的小资情调著称,捧红了一大批如今无线的一线明星。

《一号皇庭》系列剧中云集了大批TVB优秀演员,有欧阳震华、陈秀雯、邓翠雯、陶大宇、林保怡、蔡少芬、宣萱、陈慧珊、郑秀文、苏永康、王菲(当年还叫王靖文)、吴启华、江希文、陈梅馨等,都是TVB的大梁(此剧的阵容与后来的《妙手仁心》很相似咯)。该剧与现实生活联系的很近,剧中的主角们似乎就在我们身边,或者就是一个变相的自己,而剧情的深刻内涵是其成功的原因之所在,本身更是一个“经典话语”制造机。除开剧集中police,律师等职业的专业性问题,以及关于人与人之间各种情感的成分,现代香港都市的酒吧文化,居家文化,在剧集中也得到充分,真实的展示。后来《一号皇庭》被观众戏称为打官司最多的剧集,1-5部中一共打了30多堂官司。

PS:《一号皇庭》的主题音乐从第一部延续到第五部,非常之经典

第二十三部《灰网》

《灰网》摄于1989年,由温兆伦、吴镇宇、邓萃雯、陶大宇、姚芷菁、张凤妮等主演,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这部剧,反正我已经记得不多了,印象最深的也不过是温兆伦唱的主题歌“随缘”,因为当年这首歌可谓唱得家喻户晓。刚刚问了一个同事,他只告诉我他还记得中间插播的宝灵孕保健康两代人的广告,还有二号男主角吴镇宇,一个重情重义,为情义而死的男人,他的出色表演完全超过了第一男主角温兆伦,但这部戏最终也没让吴镇宇红起来。陶大宇在此剧里是演的反角吧,那个时期他好像总是演反角,而且是那种坏得没有任何理由的人,不需要其他的性格,扮狠基本上就可以了。

第二十四部《一帘幽梦》

《一帘幽梦》摄于1995年,由陈德蓉、萧蔷、刘德凯、林瑞阳主演。前面已经说了,琼瑶阿姨的戏出一部红一部,每部戏都能在内地造成轰动。此剧印像最深的是男主角费云帆(刘德凯饰),一个深有内函的好男人当时成为众多少女心中的择偶对象,刘德凯也因此剧红遍内地;而这部戏也让大陆观众认识了台湾第一美女萧蔷。

以《一帘幽梦》为主题的歌曲专辑当年在亚洲销售成绩超过220万张,也使主唱许如芸成为了该年度媒体最畅销女歌手。

电视剧《我的1997》6月22日将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开始播出。

《我的1997》是由华影文轩影视、幸福蓝海影视、南方领航影视、浙江影视联合出品,王伟民执导,张强编剧,印小天、瑛子、巫刚、陈瑾、刘之冰、高可儿、邱林 等主演的电视剧。

该剧讲述了1976年至1997年香港回归前后陆港两地二十多年的岁月变迁,用高建国和安慧年轻时的一段扣人心弦的爱情,连接起了特殊的时代坏境下,香港与大陆两地一群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年轻人们的奋斗历程。

作为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的献礼大剧,电视剧《我的1997》6月22日将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开始播出。

《我的1997》由王伟民导演,张强编剧,印小天、巫刚、陈瑾等众多演员联合主演,讲述了内地与香港两地横跨二十年的岁月变迁与主要角色的情感转折。

《我的1997》辗转四地拍摄,倾情奉献“时代风情画卷”

《我的1997》重点展现了改革开放初期的北京、香港两地的时代变化与人情悲欢。摄制组分别在北京、广东、深圳、香港四地取景拍摄,精心打造出一幅生动的“时代风情画卷”。导演王伟民坦言,接拍此剧的初衷是源自己对这段历史的特殊情怀所在。而诸如“改革开放”、“深圳特区建设”、“中英香港问题谈判”、“一国两制地提出”、“主权交接仪式”等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都深刻在他的记忆之中,并最终在剧中以特别的形式分别呈现。王伟民导演强调,“通过在小人物的爱恨情仇中再现历史的变迁别有一番味道。”

印小天巫刚再演父子,展现两代人不同价值观

此次,实力派演员巫刚与印小天再度合作扮演“父子”,在《我的1997》中扮演男主角高建国的父亲高志远,因意外与妻儿失散,相隔数年;直到香港回归前夕,才得以与家人重聚。巫刚表示自己的角色是一个老式传统的父亲,有着那个时代独特的价值观,面对生活的挫折,仍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理念。而印小天也表示,父子两代人作为站在时代分叉路口上的两种人,经历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命运变迁,但在逆境中重新出发后的父子俩,都依然不轻易更改信念,在各自的坚守中迎来时代的转变,都很值得点赞。

大时代与小人物相互辉映,精彩故事6月22日起播出

电视剧《我的1997》描述了从1976年至1997年香港回归以前,内地与香港二十多年的岁月变迁中,以主角高建国为代表的一系列角色的小人物视角,折射出一代人在时代的沧桑巨变中,生活与情感的起伏沉淀,以及他们为改变命运而不屈奋斗的励志情怀。大时代影响着小人物生活的轨迹,小人物的生活也反衬出大时代的精彩。

电视剧《我的1997》中,无论是热血激扬的励志创业故事,还是在时代大潮中艰难跋涉的儿女情怀,都从一个侧面展现出了改革开放造就的时代新貌,以及“一国两制”为香港社会所带来的蓬勃气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807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