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内蒙古,我身边有很多蒙古族朋友,一直以来我都想写写身边的蒙古族印象。
蒙古人大多身材健壮,面庞宽厚,颧骨较高,眉眼细长,鼻梁挺直。蒙古族男子体格魁梧,性情豪爽。女子身体丰腴,神态温婉可亲。平日里他们都是和我们汉族一样穿着日常的休闲服或西装。城里长大的蒙人都能讲流利的汉语,牧区的蒙人大多汉语讲得比较生硬。蒙古人爱喝酒、唱歌和跳舞,我也常参加他们的聚会,和他们一起欢唱,感受他们的文化魅力。
一个月前, 我参加了一个蒙古族朋友嫁女儿的婚礼,再一次被蒙古人的民族情怀感动。蒙古人的婚礼是我见过最隆重和富有感染力的,最为突出的是蒙古民族的音乐、服饰和礼仪。虽然城市里的蒙古人与草原上的蒙古人生活环境上迥然不同,但他们内心深处的民族情怀却完全相同。在婚礼上,悠扬的马头琴曲烘托着喜庆的气氛,所有蒙古族来宾都身着艳丽的蒙古袍,女士服饰精致耀眼,珠光宝气,长辈男士一律头带各色礼帽,年轻的男士个个风流倜傥、神采飞扬。来宾们见面都要行礼拥抱,那种亲切场面好不叫人感动。整个婚礼仪式都是蒙语主诗,尤其是在婚礼上新郎父母送给新人一套《蒙古秘史》,并用蒙语说了一段寄语,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蒙古人血液里的民族情感。
记得有一年夏天,我们一家人去锡林郭勒草原看骆驼大赛,赛场设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周围插着各色彩旗。牧民们有的骑着马,有的骑着摩托车,还有的是开车从四面八方赶来。随着一阵低沉而震撼的号角声在天空苍穹间响起,所有观众都拥向了赛场的四周。开幕仪式上男主诗人那富有磁性的嗓音让人心潮澎湃。赛场上骑骆驼的小伙光着油黑的膀子,头上系着红色头带,腿上穿着彩色马裤,腰间系着别致的腰带,脚蹬马靴,挥舞着马鞭奔跑在赛场上。观众都身穿节日盛装追逐着骆驼骑手,为他们加油呐喊,每一波参赛的骑手下来,都会有人为他们献上哈达表示祝福。整个赛场上阵阵的呐喊声、鼓掌声和口哨声此起彼伏,热闹中不失庄严与神圣。从在场的每一位蒙古牧民脸上都能看到他们的热情、豁达、坚韧以及真诚,无不感受到他们对本民族的热爱和骄傲。
多年来,在与蒙古人的交往中,我体会到蒙古人并不像影视剧里描绘的那样粗鲁,蒙古人其实心很细,很友善,很重感情。他们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热爱生活,对美的欣赏与追求很独特。他们思想开放,性格豪爽,不排外,很喜欢和其他民族交往。曾经有一次陪一个内地老师去草原玩,路上我们被草原的美景吸引,当我们感到饥饿时已经过了中午饭时间,司机把我们拉到了一个蒙古人家,这家有三间砖房和一个蒙古包,砖房和蒙古包中间有个纸箱大小的发电机,当时家里只有中年夫妻,见我们过来热情地招呼我们进了毡房,摆上了手扒肉、奶茶及各种奶食品,由于语言不通彼此只能用手比划着交流。过了一会儿,女主人找来他们在城里上过学的姑娘,为我们做翻译,这才解了围。在茫茫的大草原上,除了我们来到的这家我没有看见周围还有人家,可是不大功夫家里又来了好几个身穿蒙古袍,手提马头琴的男人,说是邻居。他们一进来就右手放在左胸部弯腰行了见面礼,然后和我们坐在一起,拉起了马头琴,喝起了热情高亢的洒歌,歌声是那么欢快而悠扬,我们一边吃喝一边也拍手和着他们的音调⋯⋯,在这样快乐的气氛中知不觉天黑了下来,我们被他们的热情感染着不想离去。我们又来到草地上,打开汽车大灯,与他们一起跳起了舞,当我们离开时,草原上已经黑的伸手不见五指了,只有天上的星星争先恐后地闪烁着。我坐在车里依然沉浸在那种欢乐的气氛之中,心潮久久不能平静。
蒙古人祖辈生活在辽阔的草原上,他们对自己的历史非常敬畏,他们以自己是成吉思罕的子孙而自豪,他们以狼、鹿、熊等为图腾,敬仰大自然。我常常被他们的这种民族情怀所感动,我庆幸自己能够生活在他们中间,成为他们的朋友。
这就是我对蒙古族同胞的印象。
1、穿着各色的民族服装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2、用手抓羊肉和奶酒招待客人,席间姑娘们还要唱民歌。
3、饭后表演套马、摔跤和民族舞蹈。
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依次描写草原的美丽风光,蒙古族人民热情迎客的场面,主客饮酒联欢的场面。通过这些画面,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扩展资料
《草原》是现代作家、诗人老舍创作的一篇散文。已选入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课、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课。文章主要讲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和蒙汉联欢图。作者在最后引用了一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抒发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和对蒙汉两族的深情厚谊。
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老舍的“舍”就是取的他的姓“舒”,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草原
蒙古族的风土人情:
1、见面要互致问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问好。平辈、熟人相见,一般问:“赛拜努(你好)”;若是遇见长者或初次见面的人,则要问:“他赛拜努。”(您好)。
2、款待行路人(不论认识与否),是蒙古族的传统美德,蒙古族待客十分讲究礼节和规矩。例如,吃手把羊肉时,一般在将羊的琵琶骨带肉配四条长肋送给客人。如果是用牛肉待客,则以一块带肉的脊椎骨加半节肋骨和一段肥肠送给客人。
3、到蒙古族人家里做客必须敬重主人。进入蒙古包后,要盘腿围着炉灶坐在地毡上,但炉西面是主人的居处,主人不上坐时不得随便坐。主人敬上的奶茶,客人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有失礼貌;主人请吃奶制品,客人不要拒绝,否则会伤主人的心。如不便多吃,吃一点也行。
4、献哈达也是蒙古族的一项高贵礼节。献哈达时,献者躬身双手托着递给对方,受者亦应躬身双手接过或躬身让献者将哈达挂在脖子上,并表示谢意。
5、蒙古族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动畜群;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忌在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猎;
6、蒙古族牧民视绵羊为生活的保证、财富的源泉。日食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得”,意为圣洁、纯净的食品,即“白食”;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乌兰伊得”,意为“红食”。蒙古族除食用最常见的牛奶外,还食用羊奶、马奶、鹿奶和骆驼奶,其中少部分做为鲜奶饮料,大部分加工成奶制品。
7、蒙古族的肉类主要是牛、绵羊肉,其次为山羊肉、少量的马肉,在狩猎季节也捕猎黄羊肉。羊肉常见的传统食用方法就有全羊宴、嫩皮整羊宴、煺毛整羊宴、烤羊、烤羊心、炒羊肚、羊脑烩菜等70多种,最具特色的是蒙古族烤全羊(剥皮烤)、炉烤带皮整羊或称阿拉善烤全羊,最常见的是手把羊肉。
8、在日常饮食中与红食、白食占有同样重要位置的是蒙古族特有食品──炒米。西部地区的蒙古族还有用炒米做“崩”的习俗。面粉制作的各种食品在蒙古族日常饮食中也日渐增多,最常见的是面条和烙饼,并擅长用面粉加馅制成别具特色的蒙古包子、蒙古馅饼及蒙古糕点新苏饼等。
9、蒙古族每天离不开茶,除饮红茶外,几乎都有饮奶茶的习惯,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煮奶茶,煮奶茶最好用新打的净水,烧开后,冲入放有茶末的净壶或锅,慢火煮2-3分钟,再将鲜奶和盐对入,烧开即可。蒙古族的奶茶有时还要加黄油,或奶皮子,或炒米等,其味芳香、咸爽可口,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滋补饮料。有人甚至认为,三天不吃饭菜可以,但一天不饮奶茶不行。
10、蒙古族还喜欢将很多野生植物的果实、叶子、花都用于煮奶茶,煮好的奶茶风味各异,有的还能防病治病。
11、大部分蒙古族都能饮酒,所饮用的酒多是白酒和啤酒,有的地区也饮用奶酒和马奶酒。每逢节日或客人朋友相聚,都有豪饮的习惯。马奶酒是鲜马奶经发酵制成,不需蒸馏。
12、典型食品:蒙古族富有特色的食品很多,例如烤羊、炉烤带皮整羊、手把羊肉、大炸羊、烤羊腿、奶豆腐、蒙古包子、蒙古馅饼等。民间还有:稀奶油;奶皮子;煺毛整羊宴;熟烤羊;白菜羊肉卷;新苏饼;烘干大米饭。
13、蒙古族民间传统节日有“白节”、祭敖包、那达慕等。“白节” 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相当于汉族春节的年节,亦称“白月”,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节日的时间和春节大致相符。除夕那天,家家都要吃手把肉,也要包饺子、烙饼,初一的早晨,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在锡林郭勒盟民间除过年节外,还在每年的夏天过“马奶节”。节前家家要宰羊做手把羊肉或全羊宴,还要挤马奶酿酒,节日的当天,每个牧民家都要拿出最好的奶干、奶酪、奶豆腐等奶制品摆上盘子里,用以招待客人,马奶酒被认为圣洁的饮料,献给尊贵的客人。招待客人最隆重的是全羊宴。烤全羊过去多用来进行祭典或祭敖包时才用,现在已成为盛大节庆或迎接贵宾用的一种特殊菜肴。
14、“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纳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10几个人。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然后沿着画好的圆圈将“哈纳”(用25米长的柳条交叉编结而成)架好,再架上顶部的“乌尼”(长约3 2 米的柳条棍),将“哈纳”和“乌尼”按圆形衔接在一起绑架好,然后搭上毛毡,用毛绳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户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户了。蒙古包搭好后,人们进行包内装饰。铺上厚厚的地毡,摆上家具,四周挂上镜框和招贴花。现在一些家具电器也进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畅欢乐。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双轮牛车就可以运走,两三小时就能搭盖起来。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居住和使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