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条件下不断的提升,培养孩子也是很多家长都比较关注的问题。现在有很多年轻的父母由于要工作,大多数都会将自己的子女给老人带。但是老人在带孩子的过程中肯定会和年轻人是不一样的,就会存在隔代教养的矛盾。如果想要缓解这种现象,其实老人也要适当的改变,为了孩子还是要让孩子在健康的环境之下成长。
隔代育儿有很多老人在带孩子的过程中还是以往的带娃方式,但是为了影响家庭的冲突,为了孩子的发展,希望老人还是要听取年轻人的一些建议。有的时候的纵容孩子,就会导致孩子无法无天,非常的叛逆,如果没有满足孩子的条件,孩子就有可能会发脾气,在这种性格下会影响孩子的性格问题。所以老人在带孩子的过程中,在照顾孩子的同时也要注意孩子的成长问题。
不同想法和老人出现不同的想法其实是比较正常的现象,但是年轻人也不能抱怨,在带孩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毕竟还是要考虑到老人的年龄比较大,在照顾孩子的同时也是非常辛苦的。在这种艰巨的工作之中,一定要多理解他们。他们也不想因为孩子受到伤害,所以平时非常的严谨,但是这些冲突的条件都是为了孩子,希望还是要正确的去面对问题。
不要抱怨每个人都是希望孩子能够健康的成长,所以说父母也不要埋怨老人带孩子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事情。适当的让老人休息,在这种情况下老人也能得到关心就会减少摩擦。老人他们也是很需要面子的,他们的脾气也非常的大,在和老人沟通的时候还是要掌握一些技巧,避免发生冲突,家庭才会更加的和谐。
[心]今日分享:隔代 育儿 ,我们到底要怎么去解决矛盾呢?
[微风] 1、 把角色的定位先明确,养和育一定要分开。
在隔代教育当中,爸爸妈妈的地位永远是处于一个主要地位的,是第一责任人;老人只是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 老人负责养好孩子,比如照顾好孩子的饮食起居,家务的清洁,日常的活动;爸妈负责教育孩子,主导应该用什么样的 育儿 理念和教育的方式来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思想品格还有他的学习,这些是应该由父母主要去担当起来的。
[微风] 2、明确谁都不是 育儿 专家,我们不能相互去责怪。
我们要明确一点就是:允许对方犯错。所以,家庭成员首先要相互鼓励,相互认同,少一点指责和抱怨,才能站在统一战线上营造出更好的 育儿 氛围。
当我们回到家的时候能够对孩子和颜悦色,也要对老人注重一下说话的方式。管理好情绪,不要当面反驳,尊重老人的体面,她的体面不仅仅是在你面前的体面,还有在她孙辈面前她也要有一份体面。
当老人出现了一些在 育儿 方面跟我们意见相左的时候,或者明明就是她这件事情做得欠妥当的时候,我们能不能也换个地点、换一个时间,把这个谈话的效果争取到最好!所以,家庭会议一定要开,而且不光是父母跟孩子开,应该是我们跟父母也有这样的机会。
[微风] 4、我们不要小看自己的父母,引导一起学习。
相信自己家里的老人他们是可以与时俱进的,我们要帮助他们一起来提升的是科学 育儿 的能力。比如发个公众号推文、找个抖音视频、一起听早自习等等,促进老人自主地去学习和改变。
[礼物] 金句分享 :
[玫瑰]① 养和育这两方面父母都可以做,但是尽量在家庭当中养的部分由老人来担当,育的部分尽量不要让老人参与进来。
[玫瑰]② 当老人带孩子的时候心情好了,带孩子的质量绝对会提高。
[玫瑰]③ 要记得:老人也是老小孩,需要的是鼓励和表扬。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玫瑰]④ 隔代亲是爱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延续,而且隔代养育也可以通过我们这一代人的智慧让它变得更美好。
如今孩子的教育问题是每个家庭的重中之重,那么遇到隔代育儿分歧的时候,该怎么办?
1、对老一辈坚持尊重:现实中因孩子教育问题产生对立,多在婆媳之间,关于不友善的婆媳关系来说,无疑是落井下石。儿媳牢记要对老一辈坚持尊重,切不可恶语相向。无论老一辈的教育方法有何不当,要必定的是他们完全是出自对孩子的爱,只不过方法方法不当。日常中要多与老一辈交流,就孩子的教育进行交流。交流是最好解决问题的方法,冷战、争持、置之不理,除了让问题更糟之外,我看不出有任何好处。
2、制定方针和计划:关于孩子的问题,首先家长们要观念一致。观念一致之后,选出一个主导者,这个主导者要有绝对的威望。往往家庭教育呈现对立,便是由于观念涣散,然后各自为营,谁也说服不了谁。举个比如:一家人合理分工,妈妈抓孩子的教育,奶奶担任饮食,爸爸担任接送。分工清晰,各司其职。每周或每月聚在一起,彼此提出对方的不足,便于改善。有不只教育孩子如此,家庭其他日子,分工清晰,有主有次,都会提高功率,促进友善。
3、一起管理:有些家庭关系比较特别,老一辈不肯放手,晚辈又很孝顺,遇到孩子问题,更是一筹莫展。这样的家庭不妨试着一起管理。婆婆和儿媳商量着制定一套教育计划,这里边必定有些是婆婆坚持的,有些是儿媳坚持的,先保存下来。履行过程中,根据作用去调整,事实胜于雄辩,这种调整,无论对方多么强势,也无话可说。究竟,起点都是为了孩子,谁也不会拿孩子的前途去赌气,争个输赢。
先举个例子,孩子被板凳绊倒了,老人扶起孩子之后把板凳拉过来就是一顿拍打,嘴里还念念有词:让你绊倒我孙子,看我不打死你。这种现象很常见,也体现出了老人带孩子问题。
老人带孩子的弊端主要有两个:
1、容易忽略孩子的成长需求
很多老年人带孙子的认识还停留在吃饱、穿暖、玩好的三大件上,但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不仅仅是物质条件上的满足甚至是奢侈,成长是最重要的,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就会和我们现在的年轻人女儿方式产生一定的矛盾。
2、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有着极大影响
祖辈对于孩子事事迁就,甚至放纵、溺爱,容易使孩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我们从诸多儿童心理咨询个案中发现,某些隔代抚养方式可能会导致一些心理问题,如心理老年化、社交恐惧、性格孤僻、心理脆弱等。
有不少的少年儿童在溺爱的环境下成长,家中小皇帝出门胆小鬼,对于孩子和家庭来说,这都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
1、借助权威、媒体的帮助去引导老人转变观念
这时不妨借助报刊、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体,通过专家传达新的和正确的教育理念,让他们接受更多的信息。
2、感谢老人的付出,让她感到被尊重每个人都需要被肯定
平时要多感谢老人的付出。比如借着教育孩子的机会对孩子说:“奶奶今天辛苦了”。遇到一些问题时,也可以向她请教:“妈,你看我这么做对吗?”平时多给老人一些关心和交流。
3、冷处理
有时候分歧过大时,可以不与老人争论,按照自己的方法教育孩子,对于老人的指责可以选择性忽视,既可以坚持你的立场,也避免因争执伤害到彼此的感情。当老人在看到你的做法更有效时,她可能也会转变自己的态度。
对于老人们来说,他们并没有教育孩子的义务,只是出于爱和关心,才会帮忙照顾孩子。
所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你都要认识到这一点:你是孩子的父母,没有谁能够取代你养育和教育的责任和义务。
文|CC爸妈
公众号:CC爸妈 ID:CC-bama
有人说孤独是一个人吃火锅、看**,一个人看病。
但其实,最惨烈的孤独是一个人带孩子。
好多妈妈说太有共鸣了:
有什么是比一个人带娃更惨的呢?
那可能是一个人带娃,外加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加持”。
我周围很多朋友、公号许多妈妈,都因隔代带娃产生的矛盾而“饱受摧残”。
每天跟我倒的苦水,都可用于南水北调造福一方了,哈哈哈
下面这些场景,你一定不陌生:
@以前觉得孩子磕碰怪地板的太夸张了。直到我娃出生才发现我有多傻多天真。孩子摔倒后,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一同冲出来,抢先抱娃的有,骂地板桌角的有,还顺带着给我和队友安看护不周罪名的也有 就,全家人搞“快闪”似的。
@孩子湿疹买了药膏不让涂,非要试试偏方用艾草洗澡,说“是药三分毒”。但,孩子发烧我坚决不用药,又说我不给孩子吃药,要耽误她大孙子病情。
@前边刚说了孩子不能老看手机,结果一转头,人家就把手机递给孩子了,还说我给你把电都充满了,玩吧!
@孩子犯错,你刚张口教育,半路绝对杀出程咬金“孩子还小,懂什么”,8岁了还小?就离谱。
@说了不要喂饭、不要喂饭,可老人就是不听,都5岁了,还追着喂呢。
隔代 育儿 的冲突就真的没法化解吗?
其实也不然。
在很多妈妈看来,老人总是固执己见,不肯接受现在科学 育儿 方法。
想要改变一个老人很难,改变一个固执的老人更难。
但是 当我们跳出常规思维,把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转移到孩子和我们自身上,问题就变得简单一些啦 。
接下来C妈分享几个“曲线救国”的套路招数,保准有用。
01
教会孩子拒绝“安排”
对症:性格强势、太操心的老人
要说有一个强势、控制欲强的老人是什么感受?我闺蜜可是深有体会。
相爱相杀的半辈子外加生娃后的这6年,除了留下越来越多的心结,什么也没改变。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防着老人破坏规矩、独断专行、过分宠溺孩子等,其实是怕老人的行为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怕影响孩子的习惯、性格等。
但 其实我们转换思维,与其在与老人不断battle的过程中,两败俱伤,倒不如利用“小将”,曲线救国。
在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不是去阻止问题的发生,而是给孩子多提供一些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让孩子获得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次,老人越俎代庖,孩子自己就会反抗:不用你帮我打开,我可以自己打开零食袋。我手撕不开,我还会用剪刀,我会动脑筋。比我们告诫老人一千遍“妈,你别总替他做事”更直接有效。
02
成为对孩子的主要影响人
对症:过分宠溺或有不良行为、习惯的老人
隔代带娃,一定会有老人的各种“陋习”,一定会不断地挑战你的养育底线。但若是强硬的否定,甚至是批判,反而适得其反,谁都不会好受。
在和老人共同带娃时,父母首先要明白并不是有老人来帮忙,父母就可以偷懒撒手不管的。 不能既要老人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又想要老人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教育孩子。
隔代教育并不等于父母缺位。
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养育人,要掌握 育儿 的主动权,永远做孩子最主要的影响人。
无论你是全职还是在职,只要在家的时间,尽可能陪伴孩子,参与孩子的互动。
既拉近亲子关系,也可以为孩子提供正确的行为示范,灌输正确的是非观念。
生活本身就是大型教育现场,处理不好鸡飞狗跳,但处理好了,则事半功倍。
想想我们小时候大多也是爷爷奶奶带大的,但我们身上最多的却还是父母的影子。
任何一个孩子的性格成长都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不用过于担心老人的某些习惯会带偏娃,作为与孩子最亲密的父母,才是影响孩子最大的人,请相信自己的影响力。
你的价值观、是非观都在一点一滴地影响孩子,与其担心老人的行为和做法会伤害孩子,不如做好自己,给予孩子榜样和示范的力量,成为对孩子最有影响力的人。
03
加持孩子内心正的能量
对症:爱贴标签、提供负面情绪的老人
老朋友都知道,我家也是奶奶帮忙照顾孩子的,虽然我很少说,但大家经历过的 育儿 冲突我一点也没少经历。
一是可能是我本身比较心大,二是 我知道相对于父母而言,老人对孩子的影响其实很小的。 (前提是父母没当甩手掌柜)
CC奶奶也是属于口直心快的人,而CC又是比较倔的孩子,自然从小少不了被数落。
就说吃饭这事儿,昨天还被奶奶数落。她迟迟不吃饭,说饭太烫,奶奶就不太高兴了,亲自尝了一口说,“哪儿烫?早就不烫了,我早已经给你晾很久了,别找借口,赶紧吃!”
搁开始那几年,这话我听了就会很不舒服,不尊重孩子感受啦,说话不够客气啦
现在,不用我亮态度,CC自己:您觉得不烫是因为您是大人,我觉得烫因为我是小孩儿,人跟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您不能拿您的感觉要求我。
类似的例子,我之前也举过许多。
奶奶有口无心,常脱口而出拿她跟DD比较,她也会毫不示弱的回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你说的是DD的优点,我也有我的优点。”
总之,奶奶想要传递给她负面情绪(不经意),真不太容易,她都能自我化解。
不谦虚的说,这种心理能量,完全是父母可以给到孩子的。
孩子不可能一直生活在真空中,早晚是要面对外界的各种评价和质疑的,早点面对不一样的声音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
与其磨破嘴皮告诉老人不要总是贴标签,倒不如引导孩子学会去面对不同的评价,学会坚守内心的底气,看待外界的评价。
让孩子知道人都有不同的性格,看问题也会有不一样的角度,如何去消化处理这些信息以及和不同性格的人相处也是一项人生重要课题呀。
04
多一份理解,不要总把老人当做假想敌
对症:爱纠结、郁闷的妈妈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老人好像成了科学 育儿 路上的敌人,很多妈妈一提起家中老人带娃的方法,都一脸无奈。
很多时候不自觉地就带着敌意和不耐烦看待,一张口就带着指责和埋怨的语气。
要是提炼生活中的关键词,那就是四个字心累!无解!
自己看不惯,却又离不开,需要老人的帮衬。
最后活得拧巴,过得也憋屈。
隔代带娃的矛盾,在每个有孩子的家庭,都有细数不清的无奈。年轻的爸妈有,老人也有数不清的心酸与无奈啊。
他们过了大半辈子苦日子,又放弃了本可以悠闲的晚年生活, 连我们自己带都吃力的娃,他们也不过是在咬牙硬撑着。
更何况在一个年轻人做主的家中,自身存在感极低,他们迫切地想通过孩子找到自己的地位所在,有时候就忍不住刷刷存在感。
老人不是保姆,我们不能要求他们照顾我们的生活,又丝毫不能僭越。这样只能让老人越来越压抑,找不到存在感,内心积聚不满,家庭矛盾只会越来越多。
其实,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孩子可以 健康 成长 。只不过老人有时候方法不太得当。
既然大家目的一致,那在一些无关原则、无伤害性的事情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没什么的。
毕竟,回想一下咱们小时候,有着宠爱自己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也是人生中很幸福的事呀,只要我们父母把好最重要的原则性关卡就可以了。
最后灌一句鸡汤吧,之前在微博上看到过一段话,现代女性的平等,是靠剥削上一代女性得来的。哪有什么家庭和事业的两全,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欲受其援,必承其重!
CC爸妈:“中国父母学习计划”推行者,C爸-中国医科大学硕士,三甲医院医生;C妈-报社 育儿 主编,《家长好脾气 才有好教育》作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