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情感的分类有哪些?

1.情感的分类有哪些?,第1张

人的情感复杂多样,可以从不同的观察角度进行分类。由于情感的核心内容是价值,人的情感主要应该根据它所反映的价值关系的运动与变化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类。

1、根据价值的正负变化方向的不同,情感可分为

正向情感与负向情感。正向情感是人对正向价值

的增加或负向价值的减少所产生的情感,如愉快

、信任、感激、庆幸等;负向情感是人对正向价

值的减少或负向价值的增加所产生的情感,如痛

苦、鄙视、仇恨、嫉妒等。

2、根据价值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的不同,情感可分

为心境、热情与激情。心境是指强度较低但持续

时间较长的情感,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

情感,如绵绵柔情、闷闷不乐、耿耿于怀等;热

情是指强度较高但持续时间较短的情感,它是一

种强有力、稳定而深厚的情感,如兴高采烈、欢

欣鼓舞、孜孜不倦等;激情是指强度很高但持续

时间很短的情感,它是一种猛烈、迅速爆发、短

暂的情感,如狂喜、愤怒、恐惧、绝望等。

3、根据价值的主导变量的不同,情感可分为欲望

、情绪与感情。当主导变量是人的品质特性时候

,人对事物所产生的情感就是欲望;当主导变量

是环境的品质特性时,人对事物所产生的情感就

就是情绪;当主导变量是事物的品质特性时,人

对事物所产生的情感就是感情。

4、根据价值主体的类型的不同,情感可分为个人

情感、集体情感和社会情感。个人情感是指个人

对事物所产生的情感;集体情感是指集体成员对

事物所产生的合成情感,阶级情感是一种典型的

集体情感;社会情感是指社会成员对事物所产生

的合成情感,民族情感是一种典型的社会情感。

5、根据事物基本价值类型的不同,情感可分为真

假感、善恶感和美丑感三种。真假感是人对思维

性事物(如知识、思维方式等)所产生的情感;

善恶感是人对行为性事物(如行为、行为规范等

)所产生的情感;美丑感是人对生理性事物(如

生活资料、生产资料等)所产生的情感。

6、根据价值的目标指向的不同,情感可分为对物

情感、对人情感、对己情感和对特殊事物情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1333433623763感等

我说的弱智点吧

情感:就是你想不想学,有没有学的欲望,如何看待学习

态度:打算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学习,或无所谓,或专心致志,刻苦奋斗

价值观:你打算学成之后做什么,用什么样的方式体现你个人的价值,在一个公司里版样什么样的“齿轮”,如何更好的推动整个公司运转,更好的体现自己的价值(好像一点儿都不弱智。。。)

我回答的还不错吧

情感态度价值观:

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生活的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还强调科学的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的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情感与价值观的联系与区别

  1、情感与价值观具有相同的层次结构,且每一个层次之间具有相同的逻辑关系。

  2、情感是对事物价值特性的间接反映,而价值观是对事物价值特性的直接反映。

  3、情感是人对事物价值特性的相对性认识,而价值观是人对事物价值特性的绝对性认识。

  4、由于事物的实际价值率会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人的情感通常是多变的;由于价值观所反映的事物的价值率通常基于基正常的环境条件或平均的环境条件,因此人的价值观通常是相对稳定的。

5、人的中值价值率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其情感系统与价值观系统通常“平行”、“同向”地运动与变化。

6、人的情感在平时是处于“沉寂”状态的,以便于节省能量与价值的耗费,只有到了事物的价值率偏离主体的中值价值率时,人的情感才开始激发,而人的价值观则一直处于“觉醒”状态。

7、人的行为驱动力是通过情感为直接诱因产生的,价值观不直接为主体的行为和思维活动提供驱动力,而是通过影响人的情感来间接地对行为驱动力产生影响。

(一)知觉——是个体为了对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予意义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影响知觉的因素可以归纳为知觉者、知觉目标或对象及知觉发生的情境三个方面。

(二)判断的归因理论——我们对个体的不同判断取决于我们对特定的行为不同的解释。归因理论解释了这种现象,由于我们对某一特定行为做出的归因不同,因而影响到我们对个体的判断也十分不同。

(三)价值观——是代表一系列基本的信念:从个人或社会的角度来看,某种具体的行为类型或存在状态比之相反的行为类型或存在的状态更可取。

价值观对于组织行为是很重要的,因为它是了解员工的态度和动机的基础。同时它也影响我们的知觉和判断,还会影响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

(四)态度——是关于对事物、人或者事件的评价性陈述或判断:要么喜欢要么不喜欢。态度看成由认知、情感、行为成分的三部份组成,有助于我们理解它的复杂性和态度与行为之间的潜在联系。

在组织中,态度很重要,因为它会影响工作行为。组织行为学主要研究三种态度:工作满意度——指员工对自己工作的总体态度;工作参与——指员工认同自己的工作、积极参与工作、把工作绩效视为个人价值的体现程度;组织承诺代表了员工的组织取向,指的是他们对组织的忠诚程度、认可程度及参与程度。

(五)情感——针对某事物或某人的强烈感觉。情感智商主要由五种能力组成:了解自身情感;控制情感;激励自我;识别其它人的情感;处理关系。

(六)个体学习——学习的定义是:由于经验而发生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改变。我们可以这样说,行为的变化表明了学习的发生,学习是行为的改变。

个体学习是要求个体改变其思维模式的持久行为,这需要进行有意义的谈话和创造学习条件,通过个体的学习优秀来实现绩效的优秀。

二、由于人之间的内在差异,产生了不同的行动风格,管理者应该接受这种差异

由于个体在知觉、判断、价值观、态度、情感、个体学习上存在差异,使人们按照某种方式思考、感觉和行动,并形成一套行动方式。个体行为的理论可以运用于解决许多管理问题,如:冲突管理、变化管理、激励、绩效管理、领导风格、授权等等。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管理者必需认识、尊重差异,并运用差异解决管理上的问题。所以,管理者应学习差异化管理,以保持并开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组织目标。人们按照某种方式思考、感觉和行动,是因为长期以来他们已经发展出一套行动方式。实际上,这些方

式这样根深蒂固,以致被称之为“行为风格”

在心理学的理论中,情感是指人脑对客观现实与个人需要之间关系的一种反映,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情感目标被分解为情感、态度、价值观,分别被赋予了十分丰富的内涵

情感

,

是个体以实际行动追求真实、美好目标时的种种内心体验

主要指一个人的感情指向和情绪体验。也就是他对什么感兴趣,表

现出好奇、兴奋、满意等情绪;对什么不感兴趣,表现出讨厌、不高兴等情绪

情感影响态度,态度引发相应情感。通常情况下,如果将某特定对象与某种感觉形成稳定联结后,就会形

成对该事物相对稳定的态度。

态度是对某特定对象所持有的评价总和与内在稳定的反应倾向。

心理学家普遍认为,

态度由认知、情感、意向三因素构成,是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时蓉华:《现代社会心理学》,

244~255

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

。对具体事物的具体态度肯定会隐含有相应的情感体验,这种情

感体验往往是对态度对象的一种具体的内心体验。在社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个体逐渐形成对社会生活的总体

性评价,

并经过一系列的判断与感受,

表现出前后一致的倾向。

只是具体情感会影响到对某事物具体态度的形成,

态度一经形成,又会决定对该事物相应的情感体验和即将采取的行为举措。情感注重的是将外界刺激与个体需要

相权衡,从而产生一种个体内心的主观体验,态度则侧重于对外界刺激形成总体评价与稳定的反应倾向。这种反

应倾向的形成,既有经验因素也有情感因素,成为个体内在的心理准备状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9490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