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盆池中的偷一字有何好处

杜牧盆池中的偷一字有何好处,第1张

杜牧的《盆池》中的“偷”一字用的好处:

“偷”字既点明了偷到的“天”不是真正的天,又表现了诗人对看到盆池美景的一种喜悦。诗人认为盆池跟天空一样明净而美,倒影中的白云与月堪与天上的相比。用一“偷”字,更是表现了盆池与天空媲美的景色,让诗人以为它是真的天,而不是一潭水,更好的表达了这个意义,如用“如同一片天”,效果必然打折。

《阿房宫赋》,《寄扬州韩绰判官》,《九日齐山登高》,《赠别》,《题乌江亭》《过华清宫绝句三首》,《长安秋望》,《赠别二首》,《紫薇花》,《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这十首诗。

奉和钱七兄曹长盆池所植赏析,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唐代诗人韩愈,这首诗主要关于咏荷,下面是此诗的原文,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原文:

奉和钱七兄曹长盆池所植

韩愈

翻翻江浦荷,而今生在此。

擢擢菰叶长,芳根复谁徙。

露涵两鲜翠,风荡相磨倚。

但取主人知,谁言盆盎是。

奉和钱七兄曹长盆池所植注音:

hào hào fù tāng tāng ,tān shēng yì gèng yáng 。

bēn liú yí jī diàn ,jīng làng sì fú shuāng 。

mèng jiào dēng shēng yūn ,xiāo cán yǔ sòng liáng 。

rú hé lián xiǎo yǔ ,yī bàn shì sī xiāng 。

奉和钱七兄曹长盆池所植翻译:无

奉和钱七兄曹长盆池所植字词解释:

1、卢给事:即卢汀,字云夫,排行四。给事是官名,即给事中,掌侍从皇帝,备顾问应对。卢汀所作《曲江荷花行》已逸。钱七:即钱徽,字蔚章,元和中曾三迁中书舍人,深得宪宗宠信。阁老:唐制,中书舍人六人,以年久资深者一人为阁老,判众事。这里指钱徽。张十八:指张籍,时为国子助教。此诗作于元和十一年秋,这年五月,韩愈由中书舍人降为太子右庶子。

2、曲江:即长安城东南隅的曲江池。

3、大明宫:在长安宫城东北,内有含元、宣政、紫哀三殿,门下省在宣政殿左侧,给事中属门下省。

4、立不正:指曲江池。曲江因水流屈曲而得名,隋文帝恶其名曲不正,曾改称芙蓉园。

5、明珠九十六:卢汀所作《曲2公简花行》共九十六字。

6、睡骊目:睡龙之珠。

7、婆娑:形容悠闲的样子。

8、昆明:即昆明池,在长安西南丰水和潏水之间。唐时多种荷,杜甫《秋兴》诗有“昆明池水汉时功”,“露冷莲房坠粉红”等句。云锦:喻荷花。

9、叫:唱。吴歌:六朝时江南吴地的歌曲,多为情歌。

10、太白:山名,在陕西眉县南,为秦岭主峰。

11、玉山:蓝田山的别称。见郭缘生《述征记》。前却:一忽儿向前,一忽儿后退。

12、汀滢:清澈的样子。

13、天门:宫门。九扇:九重。相当:相对。

14、上界真人:天上的仙人。喻指卢汀,也兼指钱徽。顾况《五源诀》:“番阳仙人王遥琴子高,言下界功满,方超上界。上界多官府,不如地仙快活。”足:多。

15、散仙:未有职务的闲散仙人,即方士所谓地仙。这里是韩愈自喻,也兼比张籍。

奉和钱七兄曹长盆池所植赏析:无

韩愈主要功绩:

政治

在政治上,韩愈反对藩镇割据。对于韩愈对待藩镇割据的态度,郭预衡指出:韩愈《平淮西碑》的主要倾向是“反对藩镇割据,而歌颂平叛的胜利;赞扬主战派,而批评主和派”,认为“韩愈反对藩镇割据的坚定立场,不应因为碑文少写了李愬之功便加以贬低”,而且他“反对藩镇割据的主张,还不仅表现在平定淮西的一时一事,他在一系列的文章里都贯穿着这个思想。”他在思想上,崇奉儒学,力排佛老。

文学

韩愈的主要贡献是在文学上。他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继承先秦两汉散文传统,反对专讲声律对仗而忽视内容的骈体文。韩愈文章气势雄伟,说理透彻,逻辑性强,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时人有“韩文”之誉。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韩诗力求新奇,重气势,有独创之功。韩愈以文为诗,把新的古文语言、章法、技巧引入诗坛,增强了诗的表达功能,扩大了诗的领域,纠正了大历(766年—780年)以来的平庸诗风。 在封建思想道德方面,他也有独到的建树,大力提倡儒学,以继承儒学道统自居,开宋明理学家之先声。

他的古文可大致概括为论说与记叙两类。论说文气势雄浑,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记叙文则爱憎分明,抒情性强,韩文雄奇奔放,风格鲜明,语言上亦独具特色,尤善锤炼词句,推陈出新,许多精辟词语已转为成语,至今还应用在文学语言和人们的口语中。

教育

韩愈三进国子监做博士,担任国子监祭酒,招收弟子,亲授学业,留下了论说师道激励后世和提携人才的文章。韩愈力改耻为人师之风,广招后学。在教育方面的论文中,他强调了求师的重要性,认为只要是有学问的人,就是自己的老师;把有才能人比作千里马,阐释了在位之人如何识别人才对待人才和使用人才的问题。

史学

唐时人称韩愈有史家的笔力,等到他撰写《顺宗实录》,由于繁简不当,叙事取舍也不恰当,深为时人指责。穆宗、文宗都曾命令史官增添修改,但那时韩愈的女婿李汉、蒋系官居显位,诸位史臣很觉为难。而韦处厚则另撰《顺宗实录》三卷。

个人资料: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郡望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因谥号“文”,又称“韩文公”。贞元八年(792年)中进士,曾参加讨伐淮西叛藩吴元济的战争,任裴度的行军司马。

韩愈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苏轼称其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奉和钱七兄曹长盆池所植赏析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给您的好友吧。更多古诗词尽在:!

关注公众微信号:miyu_88,精彩内容无限推送!

卷一(二十七题,二十八首):

感怀诗一首 杜秋娘诗并序

郡斋独酌 张好好诗并序

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 李甘诗

洛中送冀处士东游 送沈处士赴苏州李中丞招……

长安送友人游湖南 皇风

雪中书怀 雨中作

偶游石盎僧舍 赴京初入汴口晓景即事……

独酌 惜春

题安州浮云寺楼寄湖州张郎中 过骊山作

池州送孟迟先辈 重送

池州弄水亭 题宣州开元寺

大雨行 自宣州赴官入京路逢裴坦……

赠宣州元处士 村行

史将军二首

卷二(五十四题,六十七首):

华清宫三十韵 长安杂题长句六首

河湟 许七侍御弃官东归潇洒江南……

李给事中敏二首 题永崇西平王宅太尉愬院六韵

东兵长句十韵 过勤政楼

过魏文贞公宅 早春阁下寓直萧九舍人亦直……

秋晚与沈十七舍人期游樊川不至 念昔游三首

今皇帝陛下一诏征兵…… 奉和白相公圣德和平……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登乐游原

闻庆州赵纵使君与党项战…… 送容州唐中丞赴镇

夏州崔常侍自少常亚列…… 街西长句

春申君 奉陵宫人

读韩杜集 春日言怀寄虢州李常侍十韵

李侍郎于阳羡里富有泉石…… 赠李处士长句四韵

送国棋王逢 重送绝句

少年行 奉和门下相公送西川相公……

朱坡 早春寄岳州李使君……

送王侍御赴夏口座主幕 自贻

自遣 题桐叶

沈下贤 李和鼎

赠沈学士张歌人 忆游朱坡四韵

朱坡绝句三首 出宫人二首

长安秋望 独酌

醉眠 不饮赠酒

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 道一大尹存之学士庭美学士……

杏园 春晚题韦家亭子

过田家宅 见宋拾遗题名处感而成诗

雪晴访赵嘏街西所居三韵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卷三(八十三题,八十八首):

洛阳长句二首 洛中监察病假满送韦楚……

东都送郑处诲校书归上都 故洛阳城有感

扬州三首 润州二首

题扬州禅智寺 西江怀古

江南怀古 江南春绝句

将赴宣州留题扬州禅智寺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 句溪夏日送卢霈秀才……

自宣城赴官上京 春末题池州弄水亭

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 齐安郡晚秋

九日齐山登高 池州春送前进士蒯希逸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齐安郡后池绝句

题齐安城楼 池州李使君没后十一日……

见刘秀才与池州妓别 池州废林泉寺

忆齐安郡 池州清溪

游池州林泉寺金碧洞 即事黄州作

赠李秀才是上公孙子 寄李起居四韵

题池州贵池亭 兰溪

睦州四韵 秋晚早发新定

除官归京睦州雨霁 夜泊桐庐先寄苏台卢郎中

新转南曹未叙朝散初秋暑退…… 题白苹洲

题茶山 茶山下作

入茶山下题水口草市绝句 春日茶山病不饮酒因呈宾客

不饮赠官妓 早春赠军事薛判官

代吴兴妓春初寄薛军事 八月十二日得替后移居霅溪……

初冬夜饮 栽竹

梅 山石榴

柳长句 隋堤柳

柳绝句 独柳

早雁 鵁鶄

鹦鹉 鹤

鸦 鹭鸶

村舍燕 归燕

伤猿 还俗老僧

斫竹 将赴湖州留题亭菊

折菊 云

醉后题僧院 题禅院

哭李给事中敏 黄州竹径

题敬爱寺楼 送刘秀才归江陵

见吴秀才与池妓别因成绝句 湖南正初招李郢秀才

赠朱道灵 屏风绝句

哭韩绰 新定途中

题新定八松院小石

卷四(七十七题,八十四首):

往年随故府吴兴公夜泊芜湖…… 怀钟陵旧游四首

台城曲二首 江上雨寄崔碣

罢钟陵幕吏十三年来泊湓浦…… 商山麻涧

商山富水驿 丹水

题武关 除官赴阙商山道中绝句

汉江 襄阳雪夜感怀

咏歌圣德远怀天宝因题关亭…… 途中作

重到襄阳哭亡友韦寿朋 赤壁

云梦泽 除官行至昭应闻友人出官因寄

寄浙东韩乂评事 泊秦淮

秋浦途中 题桃花夫人庙

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员外 书怀寄中朝往还

寄崔钧 初春雨中舟次和州横江……

和州绝句 题乌江亭

题横江馆 寄沣州张舍人笛

寄扬州韩绰判官 送李群玉赴举

送薛种游湖南 题寿安县甘棠馆御沟

汴河怀古 汴河阻冻

酬张祜处士见寄长句四韵 寄宣州郑谏议

题元处士高亭 郑瓘协律

和野人殷潜之题筹笔驿十四韵 重题绝句一首

送陆洿郎中弃官东归 寄珉笛与宇文舍人

寄内兄和州崔员外十二韵 遣兴

早秋 秋思

途中一绝 春尽途中

题村舍 代人寄远六言二首

闺情 旧游

寄远 帘

寄题甘露寺北轩 题青云馆

正初奉酬歙州刺史邢群 江上偶见绝句

题木兰庙 入商山

偶题 送卢秀才一绝

醉题 题商山四皓庙一绝

送隐者一绝 题张处士山庄一绝

有怀重送斛斯判官 赠别二首

寄远 九日

寄牛相公 为人题赠二首

少年行 盆池

有寄

外集(一百一十八题,一百二十五首,联句一首):

斑竹筒簟 和严恽秀才落花

倡楼戏赠 初上船留寄

秋岸 过大梁闻河亭方宴赠孙子端

题吴兴消暑楼十二韵 奉送中丞姊夫俦自大理卿……

中丞业深韬略志在功名…… 和裴杰秀才新樱桃

春思 代人作

偶题二首 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

洛下送张曼容赴上党召 宣州留赠

寄题宣州开元寺 赠张祜

残春独来南亭因寄张祜 宣州开元寺南楼

寄远人 别沈处士

留赠 奉和仆射相公春泽稍愆……

寄李播评事 送牛相公出镇襄州

送薛邽二首 见穆三十宅中庭梅榴花谢

留诲曹师等诗 洛阳

寄唐州李玭尚书 南陵道中

登九峰楼 别家

归家 雨

送人 遣怀

醉赠薛道封 歙州卢中丞见惠名酝

咏袜 宫词二首

月 忍死留别献盐铁裴相公二十叔

悲吴王城 闺情代作

寄沈褒秀才 入关

及第后寄长安故人 偶作

赠终南兰若僧 遣怀

秋感 赠渔父

叹花 题刘秀才新竹

山行 书怀

紫薇花 醉后呈崔大夫

和宣州沈大夫登北楼书怀 夜雨

方响 将出关宿层峰驿却寄李谏议

使回枉唐州崔司马书…… 郡斋秋夜即事寄斛斯处士许秀才

同赵二十二访张明府郊居联句 早春题真上人院

对花微疾不饮呈坐中诸公 酬王秀才桃花园见寄

走笔送杜十三归京 送王十至褒中因寄尚书

后池泛舟送王十 重送王十

洛阳秋夕 赠猎骑

怀吴中冯秀才 寄东塔僧

秋夕 瑶瑟

送故人归山 闻角

押兵甲发谷口寄诸公 和令狐侍御赏蕙草

偶题 三川驿伏览座主舍人留题

陕州醉赠裴四同年 破镜

长安雪后 华清宫

冬日题智门寺北楼 别王十后遣京使累路附书

许秀才至辱李蕲州绝句…… 送张判官归兼谒鄂州大夫

宿长庆寺 望少华三首

登沣州驿楼寄京兆韦尹 长安晴望

岁日朝回口号 骕骦骏

龙丘途中二首 宫人冢

寄浙西李判官 寄杜子二首

卢秀才将出王屋高步名场…… 送刘三复郎中赴阙

羊栏浦夜陪宴会 送杜顗赴润州幕

有感 书怀寄卢州

贺崔大夫崔正字 江南送左师

寝夜 十九兄郡楼有宴病不赴

愁 隋苑

芭蕉 汴人舟行答张祜

牧陪昭应卢郎中在江西宣州……

别集(五十七题,六十首):

寓言 猿

怀归 边上晚秋

伤友人悼吹箫妓 访许颜

春日古道傍作 青冢

大梦上人自庐峰回 洛中二首

边上闻笳三首 春日寄许浑先辈

经阖闾城 并州道中

别怀 渔父

秋梦 早秋客舍

逢故人 秋晚江上遣怀

长安夜月 云

春怀 逢故人

闲题 金谷园

重登科 游边

将赴池州道中作 隋宫春

蛮中醉 寓题

送赵十二赴举 偶呈郑先辈

子规 江楼

旅宿 杜鹃

闻蝉 送友人

旅情 晓望

贻友人 书事

别鹤 晚泊

山寺 早行

秋日偶题 忆归

黄州偶见作 醉倒

酬许十三秀才兼依来韵 后池泛舟送王十秀才

书情 兵部尚书席上作

骕骦坂

补遗(六十九题,七十一首,残句六条):

题水西寺 江楼晚望

赠别宣州崔群相公 吴宫词二首

金陵 即事

七夕 蔷薇花

中秋日拜起居表晨渡天津桥…… 寄卢先辈

南楼夜 怀紫阁山

题孙逸人山居 中途寄友人

送苏协律从事振武 宣州开元寺赠惟真上人

绿萝 陵阳送客

川守大夫刘公早岁寓居敦行…… 冬日五湖馆水亭怀别

不寝 泊松江

闻开江相国宋下世二首 出关

暝投云智寺渡溪不得…… 宣城赠萧兵曹

过鲍溶宅有感 寄兄弟

秋日 卜居招书侣

西山草堂 贻隐者

石池 怀政禅师院

送荔浦蒋明府赴任 秋夕有怀

秋霁寄远 经古行宫

秋晚怀茅山石涵村舍 留题李侍御书斋

行次白沙馆先寄上河南王侍郎 贵游

越中 闻范秀才自蜀游江湖

宿东横山濑 贻迁客

寄桐江隐者 长兴里夏日寄南邻避暑

送大昱禅师 梁秀才以早春旅次大梁……

分司东都寓居履道…… 题白云楼

赠别 秋夜与友人宿

将赴京留赠僧院 寄湘中友人

江上逢友人 金谷怀古

行经庐山东林寺 途中逢故人话西山读书早曾游览

将赴京题陵阳王氏水居 送别

寄远 新柳

旅怀作 雁

惜春 鸳鸯

闻雁 残句六条

还有很多都在这里啊~~

http://wwwlingshidaocom/gushi/dumuhtm

1、作品介绍:《盆池》的作者是杜牧,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23卷。

2、原文:

盆池

作者:唐·杜牧

凿破苍苔地,偷他一片天。

白云生镜里,明月落阶前。

3、注释:

盆池:以瓦盆贮水、植荷、养鱼,就算是“池”。

4、作者介绍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的代表作有《江南春》、《泊秦淮》、《过华清宫》等。杜牧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他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

《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晚唐诗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矫之。其七绝尤有逸韵远神,晚唐诸家让渠独步。 牧之有抱负,好言兵,以济世之才自诩。工行、草书。《宣和书谱》云:“牧作行、草,气格雄健,与其文章相表里。”董其昌《容台集》称:“余所见颜、柳以后,若温飞卿与(杜)牧之亦名家也”,谓其书“大有六朝风韵”。传世墨迹有《张好好诗》。著作甚富,主要著有《樊川文集》,《旧唐书》卷百四十七、《新唐书》卷百六十六皆有传。《张好好诗》,行草墨迹,系太和八年(834)32岁时所书。帖为麻笺,纵282厘米,横162厘米,46行,总322 字。从整幅诗卷中可以看出,其书法深得六朝人风韵。真迹现藏故宫博物院。此篇书法作品气势连绵,墨笔酣畅,因是诗稿,所以更得朴实无华之美。卷首尾有宋、元、明、清人的题签、题跋印章。曾经宋直和分府、贾似道、明项子京张孝思、清梁清标、乾隆、嘉庆、宣统内府及张伯驹收藏。曾著录于《宣和书谱》、《容台集》、《平生壮观》、《大观录》等。杜牧由于以诗称著,故其书名为诗名所掩盖。此书刻入《秋碧堂法帖》。延光室、日本《昭和法帖大系》均有影印。

5、繁体对照

杜牧

凿破苍苔地,偷他壹片天。

白云生镜裏,明月落阶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973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