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我去门口的小店去买东西,张大叔热情的走过来问我要什么,我说要一跟冰棍,张大叔善良的眼睛里闪烁着慈爱的光芒,令我今生难忘。
在一个大雪分飞的下午,张大叔因为平时经常胃痛而到医院检查。经过医生的诊断,张大叔得了胃癌,最多也只能活几个月了。为什么那么善良的人要那么早就离开了人世,再也看不到美好的景色,再也听不见动听的声音呢?这是为什么……知道了自己得了胃癌的张大叔并不害怕,只是微微一笑的说道:“有什么关系啊,人老病死,天经地义啊。”可是我还是知道,张大叔还是不员走的,但是……
几个月过去了,我再次步入哪个小店,张大叔还是热情的接待我,然后递给我所需的东西。我的眼睛湿润了,但我强忍住泪水,赶忙结果东西边跑开了。
这是最后的一天了,我并没有在去那个小店,因为我知道,张大叔已经不在了,去了只是会让我更伤心,他走了……
也不知道是哪一天了。我缓缓做进店堂,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凄惨与悲伤。这时,从我的眼睛里滴下的一颗晶莹的泪珠,这泪珠里是张大叔和他那充满慈爱的眼睛……
我最爱看的革命影视作品是“举起手来,”它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
这部作品的主要人物是赵大叔,它主要讲的是赵大叔接受了保护金佛像任务,日本人发动全面兵力来夺走金佛像,所以说这是一份坚巨的任务,可是赵大叔冒着生命危险把这份任务顺利完成的故事。
在这部作品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几个老奶奶用滑倒日本人的战斗方式,既省事又利索,她们把豆子装在簸箕里面,日本军官来了,她们打开门,把豆子从簸箕里倒出来,豆子像河水似的哗哗的往下滚,日本军官是只能后退不能前进,最终,日本军官得到了“好”下场,我坐在电视机前面,哈哈大笑,连连拍手叫好。
这部影视作品虽然先好笑,但是它能让我体会到了革命先烈们奋勇抗战的勇敢,就别说是一个有力的年轻人了,就连不怕牺牲的老奶奶也参于到了抗日战争中去,她们用机智的方法战胜了年轻有力的日本军官,这里让我感受最深。
我最喜爱的影视作品是“举起手来”。
帽子里塞着厚棉,凝聚着沉甸甸的爱。--题记
天气越发冷了。女儿在县里读高中,放假才能回家。母亲心里有些不安:“她爸,妞妞会不会冻着?咱们做顶棉帽送过去吧?城里的帽子好看,怕不顶用,也贵……”“别瞎操心了,我明儿去看看。”
奶奶听说媳妇要做帽子,大老远地赶过来,带来一床棉被:“外面棉花不好找,用老棉实在些。”母亲有些迟疑:“您这腿?”奶奶摆摆手:“不妨事,老毛病了,被子薄点不碍事。”说着便带上老花镜,凑近被子,专心地拆起棉被来,嘴里还絮叨着:“妞妞好长时间没回来了,我心里想得慌……”
傍晚,忙活了一天的父亲带回了一小卷麻布:“我打听过了,这种料子做帽子最好,软和透气……”父亲脸上是难掩的疲惫。母亲湿了眼眶,赶紧低下了头。
爱,在小小的帽子上,开始悄悄凝聚。
挑着一盏煤油灯,母亲连夜赶活。灯下,光影摇曳,映得母亲的脸忽明忽暗。她佝偻着背,一针一线密密地缝,揉碎了满腔的爱意,缝进了细密的针脚中。夜深了,父亲醒来:“她妈,先睡吧。这可伤眼!”母亲回头笑:“不妨事,做惯了的。”她揉了揉有些沉重的额头,揉了揉有些酸涩的眼,听着窗外呼呼的风声,有捏紧了手中的针。
天色将明,那橘黄的灯光才渐渐暗下。
帽子做成了,结实温暖的布,厚厚的棉花,细密的针脚,凝聚着家人浓浓的关爱,显得愈加厚重。可县城那么远,家里人都没去过,怎么把帽子交到妞妞手里啊?邻里的大叔知道了,笑呵呵地说:“给妞妞送帽子,我去,前些年也是我把她送到县城里的呀,那学校,我认识!”说话间,就套上了车:“放心,我快快送去,不让咱妞妞冻着!”大叔接过棉帽,一脸郑重。
马路上,一辆马车驾驾地奔跑着。父亲站在路上,直望到马车没了踪影:“唉,她大叔年纪也不小了。”
当妞妞拿到棉帽时,心中莫名地感到沉甸甸的。她摩挲着厚实的帽子,凝聚着多少人爱心的帽子啊!她鼻子有些酸涩,赶快戴上帽子,笑得合不拢嘴:“太好了,我真喜欢!”
那年的高考,妞妞在作文里写道:“凝聚亲情,收获关爱;凝聚关爱,收获温暖;凝聚温暖,收获感动。感动是那份浓浓的沉甸甸的亲情啊!”
毕业后,妞妞把珍藏的棉帽带回家中。她将感激的目光投向母亲、父亲、奶奶和大叔,心潮起伏。后来,那顶帽子一直留在妞妞枕边,她叫它:“凝聚的爱”。
正因为爱的凝聚,生活才溢满感动。
家乡的“名人”
我们村有一位“名人”,他就是我们村的“养猪大户”——李大叔。
李大叔养的猪个个肥头大耳,胖墩墩的,足有百十来斤重,活像一个个大肉球。
李大叔养猪十分有经验。每天一大早,李大叔便起来把猪圈打扫打扫,给猪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干完后,他便为猪做“早餐”了,“早餐”十分丰盛,不仅有上好的猪饲料,还有一些青菜萝卜呢!李大叔的猪也很乖,从不挑食,不管给他们什么食物,它们都会全部吃完,从不留下任何剩菜剩饭。每天中午,李大叔便会请来兽医,为他的猪检查身体,看看有没有病,如果有病,李大叔就让兽医为它们打针,直到好了为止。晚上,李大叔便会搬来一些稻草,为那些猪铺上,让那些猪睡得暖和些。难怪,李大叔家的猪会养得这么好。
每年年底,李大叔便把所有的大猪卖掉,留下小猪仔,让那些小猪仔长大后再卖。李大叔一年就因养猪就赚了七、八万元钱,没过几年,李大叔便发家致富了。
村里的人看到李大叔养猪能发家致富。便去请教李大叔,李大叔毫不犹豫地对大伙说:“只要对猪有无微不至的关照,那么猪也不会亏待我们的。”大伙听了,都知道了自己养猪不能发家致富的原因:没有给猪好吃的,没有为猪看病……现在,我们村里的人都改正了养猪的方法,全都发财了,现在,大家都感谢李大叔的提醒,让我们村的人都发家致富了,过上了小康生活。
我非常敬佩李大叔。
相亲角轶事
□ 湖 山
一
周五晚上,我接到一位女士的电话,她约我明天来相亲角见面。
打来电话的是弟妹子英,她絮絮叨叨地向我倾诉,说儿子安安太不像话,一个三十出头的剩男,到现在还没有女朋友,看到同学结婚他也不着急,对婚姻大事无动于衷,完全没有一点危机感,简直就是在浪费青春。她说她看不下去了,要求我和她同心协力,到相亲角去替安安相亲。
星期六上午,我和子英来到人民公园。从公园的北门走进相亲角,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我完全没有想到,这里相亲的场面如此壮观。偌大的人民公园里,到处都是征婚广告,到处都是相亲的人群,就像过年赶大集一样热闹。众多的婚介公司,占据了相亲角的最佳位置,地上一排排摆放的,树上一排排悬挂的,都是他们发布的征婚广告。
我忽然发现,这里的相亲主角,并不是那些未婚男女,而是未婚男女的父母。他们并不信赖婚介公司,更愿意自己亲力亲为,给子女牵线搭桥当红娘。随着人群往里走,每一条道路的两边,都立着很多撑开的折叠伞,五颜六色的折叠伞曲折延伸,一眼望不到头。每一把伞上,都别着一张相亲贴;每一把伞后,都坐着一位相亲的父母。父爱母爱的倾注,使这里的白发相亲,成为了上海一道别样的风景。
五花八门的相亲贴,内容大同小异,每一张相亲贴上,都是一个真实的社会人。他们的年龄、学历、籍贯,户口、住房、职业,都写在一张白纸上,成为相亲不可或缺的要素。每一个相亲要素,都对应着具体的征婚条件,形成约定俗成的相亲门槛。没有上海户口,没有上海房子,没有稳定工作的,属于相亲角的“三无产品”,至于那些年龄大、长相差,离过婚的,就直接划入了“相亲黑五类”。
这儿的相亲对象,主要是那些80、90后,年纪大约在三十岁上下,属于大龄的剩男剩女。他们大都受过良好的教育,不少还是有留学经历的海归,硕士以上学历的征婚者,几乎占了相亲角的一半,简直就是一个人才市场。成千上万的征婚者中,女生的数量远远多于男生,据说这里的男女比例,达到了惊人的一比十。这种女多男少的现况,对于侄儿安安的相亲,可谓占尽了性别优势。
子英约我来的一个目的,就是帮安安拟一份相亲贴。对于相亲贴的撰写,子英极为重视,她要求我用160个字左右,把安安的征婚条件,言简意赅的表达出来,而且当晚必须完成,明天上午正式开始相亲。
二
可我担心的是,子英的做法有点独断专行,没有征得安安的同意,就擅自决定代他相亲,这种一厢情愿的做法,往往会好心不得好报,容易引起孩子的抵触。
也许是杞人忧天,晚上子英打来电话,电话里腔调有点激动,他告诉我安安同意了。不过他有一个条件,就是只找上海女生,不找外地女生,他认为只有找个上海女孩,才能更好地融入上海。接完子英的电话,我开始替安安写相亲贴,外甥女伊伊走了进来,她看了我写的纸头,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我想手心手背都是肉,对两个孩子应该一视同仁,于是我就问伊伊:“你如果同意的话,我也替你写一张相亲贴,明天一起带到人民公园去。”伊伊一听我这话,立刻就不高兴了,她黑着脸对我说:“舅舅你别给我整这事,现在优质的男生,还用得着去相亲角吗?”
话不投机半句多,我立刻就此打住,再也不敢吱声了。
三
星期天上午,我和子英早早来到相亲角。我从包里拿出相亲贴,相亲贴一式两份,一份是电脑打印的,另一份是毛笔书写的。子英接过相亲贴,认认真真阅读,逐字逐句推敲。她说相亲贴写的很好,内容简明扼要,分寸把握得当,征婚要素齐全,字体大小适中,足以见得我是用心良苦。子英选用了手写的那份,她说这张相亲贴,字体写的相当漂亮,比电脑打印的那份好,可以当书法作品来欣赏,也更能体现家长的文化素质。
子英带了几张照片,照片显然是精心挑选的。有安安的生活照,也有他教学的工作照,有近距离的特写镜头,也有站立的全身画面。这几张照片从不同的角度,展示出了一位年轻帅哥的光辉形象,很能吸引女生家长们的眼球。
我们在相亲角见缝插针,支起一把粉红色的折叠伞,在伞上摆放安安的相亲贴,然后坐下来静候天赐良缘。安安的条件,放在整个相亲角,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他211大学硕士毕业,有上海户口、有上海住房、有体面的工作。31岁的年龄,对于男生不大不小,加上他长相一表人才,相亲应该不会很难。我们刚坐下不久,就不断有人朝这边走来,他们来看相亲贴,来与子英搭讪攀谈,来主动推介自己的女儿。由于安安有言在先:长得不漂亮的不要,年龄偏大的不要,不是上海女生不要,于是一拨拨的人来了,一拨拨的人又走了,原来这三条红线一划,选择的范围就缩小了一半。
相亲是双向选择,你要挑别人,别人也要挑你。上海人有排外的恶名,地域歧视在相亲角展现的淋漓尽致。你觉得你条件不错,你觉得你卖相蛮好,你觉得你现在是新上海人,可是许多人一看你是外地籍贯,就一声不吭地离开了,有的临走时还撂下一句话:“阿拉小姑娘不找外地人。”
真实的情况,并没有想像的那么严重。大多数的上海人并不排外,因为他们知道,一个人是否优秀,婚姻生活是否幸福,跟他是哪里人并没有多大关系。那天午后,情况明显好转,前来相亲的女生家长,大都是当地的上海人。如果碰到上海爷叔,交谈会简单直接,倘若碰到那种老精明的上海阿姨,就会打破沙锅问到底。侬的儿子工资几钿、奖金有多少?抽不抽香烟,吃不吃老酒?尤其是谈到了房子,问题就特别的多,因为上海一套房子很贵,所以必须弄得清清楚楚:侬小人房子在啥地方、是新房子还是老房子、是一房两房还是三房、现在还要不要还房贷?房产证上写几个人的名字、父母是不是也住在一起?这八字还没有一撇,她就能问出十万个为什么来。
不管怎么说,只要双方的父母有交流,就能为子女创造机遇。夕阳西下时分,子英已经收到了五张纸条,纸条上****各不相同,有人留的是电话号码,也有人留的是孩子的QQ。第一次试水相亲,我们总算是没有空手而归。
四
那天晚饭过后,子英向安安传递了相亲信息。安安拿着那五张纸条,照着上面的电话号码,开始逐个与女方联系。联系的过程有点滑稽,先是安安打电话,回绝了三位大专学历的女生。然后他又再打电话,接电话的是女生的母亲,母亲把电话交给女儿,女儿拿过电话之后,声嘶力竭地大吼了一声:“我的恋爱我作主!”,吓得安安赶紧掐断了通话。碰了钉子的安安,坐下来打开电脑,又跟最后一位女生开始了网聊,他一边聊天一边笑,看上去情绪并没有受到影响。最后两个人在网上约定,明天晚上在徐家汇见面。
从网聊到见面,少了一层隔阂,多了几分真实。就在他们迎面相遇,目目相视的那一刻,彼此都有点出乎意料。安安瞧见这位身姿绰约,五官端庄的姑娘,顿时就有了“君子好逑”的感觉。姑娘更是没有想到,前来约会的男生,是一个气质儒雅,英俊潇洒的帅哥,脸上也流露出一见钟情的羞涩。女孩是国企的会计,安安是中学的老师,职业似乎也不相上下。互有好感的两个人,在徐家汇公园散步,他们说说笑笑,暗送秋波,安安一口流利的上海话,使彼此的交流愈发热情真挚。从不撒谎的安安,毫不隐瞒地告诉姑娘,自已现在还是人事派遣。姑娘显得十分稳重,尽管她对安安心生爱慕,但却非常在乎他的编制性质,于是一句坦诚的大实话,使聊天的气氛急转直下。姑娘刻意地看了看表,说时间不早了,明天还要上班。安安已经知道,这是女生的委婉拒绝,但是他依然表现的很绅士,坚持打车把姑娘送回了家。从此安安的影子,一直在她心中挥之不去。
五
第一次相亲无果而终,我和子英准备再进相亲角。一个星期之后,我们又来到人民公园,在路边支起那把红伞,别上安安的相亲贴,坐等着女生家长们的光临。那天天气很好,相亲的势头也很好,到了下午四点半钟,子英已经收到了十张纸条,于是她决定收工回家。
子英的丰收,引来了旁人的羡慕。边上坐着的两位阿姨,都是来为女儿相亲的,辛辛苦苦了一整天,几乎是毫无所获。尤其是那位江西阿姨,风雨无阻地蹲守了半年,女儿至今没有谈上对象。比她更为执着的,还有一位老潘大叔,在相亲角坚持不懈了五年,儿子仍然是一个老光棍。据说他的儿子有点神经质,自身条件非常一般,却要找那种颜值很高的美女,总想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早已过了不惑之年,还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非要折磨白发苍苍的老爹。
对于子英带回的信息,安安又进行了一番筛选,首先被他剔除的,就是两名外地女生。他的这个举动,令子英很不高兴,她说这两个女生,无论是自身条件,或者是家庭背景,都可以说是相当的不错。然而安安就是一根筋,坚持非上海女生不娶,气得子英拂袖而去。安安拿着那些纸条,挨个地打电话联系,安排与女孩子约会。约会一场接着一场,整整忙活了一个多星期,也化掉了他一个月的工资。
六
安安十里挑一,遇到了一位心仪的女生。女生的小名叫彤彤,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不知是不是机缘巧合,两个人都在虹口区上班,而且住在虹口区的同一个街道,相距大约只有两站路。近在咫尺的便利,使他们的交往日益频繁,自从认识了彤彤,安安就像变了一个人,晚上很少宅在家里,双休日也是早出晚归,恋爱似乎成了他的业余工作。我很想知道,到底是什么样的女孩,会让安安如此的迷恋?
过了不久,我从南昌回到上海,安安带着彤彤到古美来看我。彤彤给我的最初印象很好,她面容清秀,皮肤白皙,言谈举止大方得体,有那种典型的海派女生气质,一看就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小家碧玉。我留他们在家吃饭,刚刚吃完饭,彤彤就抢着抹桌子洗碗,显得十分的乖巧伶俐。
恋爱持续了一年多时间,双方的家长终于见面,商量儿女的婚姻大事。女方家长通情达理,并没有提出什么过分要求,子英夫妇也很好说话,于是两家人一拍即合,敲定了结婚的日期。婚房的装修,由彤彤的父亲负责,爷叔是个精打细算的人,尽管装修由男方出资,但他决不铺张浪费,令子英感到非常放心。
婚房装修期间,安安住到了彤彤家,俨然成了人家的准女婿。就在好事将近的时候,形势发生了逆转。彤彤突然提出,要在房产证上加名,如果不同意就只能分手。子英自然不肯答应,安安也完全不知所措,于是彤彤公开摊牌。就在一个星期之前,她那位前男友的母亲,亲自到单位找过彤彤,郑重其事地作出承诺:只要彤彤与她的儿子复合,房本上就会加上彤彤的名字。听到这个消息,我劝子英退让一步,成全安安的婚事。
可是,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即使子英答应她的要求,也挽救不了这桩婚姻。原来看似挺好的彤彤,一直在脚踩两只船,这边在跟安安恋爱,那边又在与前男友来往,只是安安傻乎乎地蒙在鼓里。她的那位前男友,虽然其貌不扬,五短身材,但是要论其他的条件,安安明显处于劣势。人家是地道的上海人,父母是政府机关的官员,自己是高收入的建筑工程师,年薪至少是安安的两倍。如果要论感情,安安就差得更远,他们在大学恋爱了三年,只是由于男方家长的反对,才被迫暂时分开。现在男生的母亲主动撮合,而且开出了很好的条件,彤彤自然想要嫁的更好。
尽管安安苦苦哀求,恋恋不舍,但彤彤丝毫不为所动,表现的十分果断坚决,她不跟你拖泥带水,也不留给你半点念想,她很直白地告诉安安:“我想要的你给不了我!”
七
一场功败垂成的婚恋,对安安的打击很大。每天下班回家,他就把自己关在房里,对着他和彤彤的照片,时而失声痛哭,时而坐着发呆,有时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这不是他第一次失恋,他在大学也谈过一个女生,毕业后不到三个月,那位女生就另有新欢。那个时候,他也非常痛苦,但却比现在平静理智,不会这样萎靡不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他对彤彤用情太深,以至一时难以自拔。
他开始怀疑相亲角,认为这种相亲根本就不靠谱。他恨彤彤玩弄感情,把他当作一只备胎。他恨自己学坏了专业,也选错了职业,收入拼不过人家。他甚至后悔来了上海,认为这个地方太世俗,一切都可以当成买卖。他觉得在上海结婚太难,不到洞房花烛夜,随时随地都存在着变数。他用电脑游戏来发泄,一玩就是大半夜,一玩就是一整天,谁跟他说话也不搭理。
看到安安这样变态,子英天天以泪洗面,生怕儿子会闹出精神病来。听说这种情况,我也感到十分揪心,特地跑到虹口来看安安。听见我的声音,安安毫无反应,仍然在房间里玩游戏。我想好言相劝,已经无济于事,对安安必须要响鼓重锤。我使劲地敲开了房门,看见他一脸憔悴的样子,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忍不住一顿严厉训斥:“我真是看走了眼,原来你是这么脆弱,这么的没有出息,为了一个女人要死要活,半痴不颠,你这样卖惨是要演给谁看哪 ?如果你还是个男人的话,就给我振作精神,勇敢面对,重头再来,大上海美女遍地,大丈夫何患无妻……”
简单粗暴的训斥,就像是以毒攻毒。昏昏噩噩的安安,渐渐地开始清醒,也渐渐地恢复了常态,他终于想明白了:像这样婚前分手,总比结了婚再离婚要好。旧的一页已经翻篇,新的生活重新开始。他不再恨命,不再恨上海,也不再排斥外地女生,他开始相信缘分,认为一切自有上天的安排,他也不再诅咒相亲角,他需要借助这个平台,尽快找到命中注定的那个姻缘。
八
冬去春来,相隔一年半时间,我和子英重返相亲角。这里依然是人头攒动,依然是热闹非凡,人群中有许多的熟悉面孔,江西阿姨还在路边守候,老潘大叔还在一如既往地坚持。子英再次撑开那把红伞,再次别上安安的相亲贴,坐在路边等候天赐良缘。一周又一周,一月又一月,记不清收了多少张电话号码,也不知道联系过多少个女生,反正一次相亲不成,我和子英就继续坚守,就像电视剧《渴望》里所唱的那样:茫茫人海,到处寻找,一息尚存,就别说找不到……
忽然有一天,桃花运从天而降。一位似曾相识的爷叔,来到了我们的面前,子英很快就想起来了,这不是姜勤的父亲吗?就是在徐家汇跟安安约会的那个。爷叔说他的女儿挑三拣四,到现在还没有谈成一个,听说我们又来了相亲角,女儿特地要他来问问,安安现在转正了没有。子英告诉姜家爷叔,安安早就转正了,现在是正式编制的中学老师了。一段消失已久的情缘,就这样意外的失而复得了。
回到南昌九个月后,安安和姜勤给我发来了结婚请柬。收到他们的请柬,我兴奋的彻夜难眠,安安终于脱单了!十天之后,我从南昌赶到上海,专程去参加他们的婚礼。婚礼在黄浦江畔的一家酒店举行,在喜庆的乐曲声中,我目送着两位新人,手挽手地走进婚姻的殿堂,心中的喜悦难以言表。忙于操持婚礼的子英,举起酒杯来到我的面前,她满心欢喜地对我说:“大哥,我们的任务终于完成了!”
一年后,小宝宝降生,子英又要忙着带孙子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