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段时间曾经觉得自己与女友已经没有爱情了。
那个时候是我要找工作还没有找到,一向可依赖的他也不能帮我太多,再加上刚住在一块,生活上有习惯冲突,种种压力与摩擦加在一起让我觉得,我们更像是朋友。那个时候我对他很不上心,脾气很暴躁,时不时想着,这样没有爱情也可以过一生吗,时常怀疑我已经不爱他。
在这三年里,我自认那次是最大的危机,因为那种感觉不到爱的时间持续了很长时间,比什么吵架的严重的多,那时已经不是幼稚地生气,而是成熟地思索爱情在哪。
不过我很理智地知道,因为在特殊阶段,所以感情也许也正在起伏,如果这个时候仓促分手,以后十有八九要后悔。而且我不能让他知道我当时的想法,不爱他这样的想法一定会让他受不了,我只能静静地等,等这个阶段过去,等爱的感觉回来。
我缄默不言,耐心地等待自己见到他会重新心跳。后来工作找到了,生活中也渐渐达成共识,又回了一趟学校,再重新回到北京的住所的时候,我感觉对他的感觉回来了。是的,回来了,一看见他就忍不住微笑,心中总是甜蜜幸福。
有很多时候,在他让你失望的时候,在自己对生活不满的时候,在觉得他没有将自己好好保护住的时候,经常会蹦出分开的想法。然而,我真心地劝诫所有的情侣,如果前面有足够的甜蜜足够的幸福,请一定等一等。幸福与爱都需要用理性经营,当你对生活失望时,你会觉得所有的人都不能理解你,但这并不是真的。若一个人所有的精力都用来应付现实中的各种问题时,也许就腾不出精力爱人,而没有爱人的人,是感受不到别人给自己的爱的。
自己的 情感 自己经营,人家的办法,也许是经验之谈。于己多了个参考,可以借鉴,不可以生搬硬套,假想敌,最可怕!
办法是想出来的。好用就表明这类问题多,用了就有局限性,不用才是高明。
如果都用某种方法,解决同一类却错综复杂的问题,那毕竟不是真理,何来一劳永逸?
世上没有灵丹妙药,别妄想它能包治百病。我相信,开始都可能很好,末了出现危机,不要病急乱投医。除了包容、信任,双方最应该坐下来,诚肯地沟通交流,找出问题所在,对症施治。各自反省检讨承诺,不失为 情感 转机的良方。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当自己身边的家人,亲戚或者同事,因为经受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在心里留下沉重的打击和伤心,心情变得很低落,郁闷,难过,痛苦。甚至是那种伤心欲绝,生不如死的心结。这个时候,如果有个旁人或是熟人能够给予开导安慰,晓之以事,说之于理,苦口婆心的真诚劝慰。这些个办法是有极大用处的。
每个人都有情绪低落的时候,都有遇到伤心事的时候。 社会 是多样性的,人与人之间也经常会因为误解,因为一时犯错被上司责备。也有的小孩因为学习成绩不够好,被老师,家长的责骂,数落,批评等等,心情就会很槽,觉得自己很委屈,不被理解或是受到误解,受到了欲加之罪等等,这都是常有的事情。当一个人的内心承受力不够强大的时候,就会产生出很负面的 情感 纠结,甚至是生不如死的极端情绪。深陷于悲伤忧愁之中。尤其是有一些男女青年因为感情的破裂,爱情的背叛等等事情,那种打击就更严重了。世间演泽出痴情女子负心汉的故事还少吗?劫情夺爱的故事还少吗?往往给人留下的是伤害痛苦。甚至是失去了生命。人都是感性很强烈的动物。遇事总有 情感 ,或悲或喜,可以说人的 情感 贯穿于人的一生。
在一个人受到 情感 极其深重打击的时候,内心是极其痛苦的,整个人几乎崩溃。这个时候如果有个人给予同情,理解,安慰,问候,开导。让受伤的心灵走出阴霉,重拾对生活的希望。世事无绝对,要拿得起放得下,豉起勇气振作前行。
世间情是何物
经霜红叶Cbq
有同事突然问我中国民间四大古典爱情传奇都是什么?我说:“牛郎织女……白娘子……梁祝——哦,哦,还有……还有……”,“还有”了半天,我竟然没能回答完全。即使说出的这三个,也不知道是否确切在此范围之内。可见对此之不甚了了。不过我也没不甚了了到一无所知的地步,起码知道,在中国,这些故事感动民间千百年,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在现在的戏剧舞台上仍然是最为经典的剧目。这应该与农耕 社会 的生产方式单一和生活方式长久稳定有关,除了帝王与贵族,绝大多数人们也需要在精神世界和 情感 领域追求或保持一种恒定,以契合与之相对应的价值观。
分析起来,农耕 社会 里等级简单明确,其 情感 婚姻生活,包括爱情故事,依人的身份至少也是应该分为三个较为明晰的等次:
第一,最为普通的大众阶层,主体就是广大的农民,其理想境界是男耕女织。而且“你耕田来我织布”的常态化生活是稳定的,即使你有至高无上的权势如秦始皇,一旦破坏了这种常态化,也会有孟姜女勇敢地站出来哭倒你的长城!劳动者最惬意的就是男女平安地在一块儿干活,生儿育女,哪怕只有一孔寒窑,只要能遮风挡雨,就会满足并白头偕老。所以,你作为统治者要想坐稳江山,就要创造平安、祥和的 社会 环境,最大限度地允许你的子民男女一辈子在一起干活儿,满足老百姓这个最起码的要求。别收了农业税派了义务工,还要活生生地把人家分开或拆散。
第二,中等人,多是文人学子,可以类比今天的中产阶级或小资。才子佳人,郎才女貌,一见钟情,中间虽然会有一些麻烦,甚至一波三折,但双方要忠贞不二,不能象今天的有些小白领和职场多如牛毛的经理们,动辄见异思迁。虽然中间有些波折,男的最终要金榜题名,然后奉旨成婚,以代替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的自然跟着凤冠霞帔,出尽风头。洞房花烛之后要勤劳王事,建功立业,同时传宗接代,最终完成立身扬名光宗耀祖显父母,延续祖宗香火的重大 历史 任务。
以上两种均属由爱情,即 情感 世界转化到 社会 功能,又最终归结于自然法则——延续生命,也就说要有果实。否则爱情就会成为空中楼阁,不但难乎为继,而且会出现问题或演变成悲剧。
第三,聪明不过帝王家,富贵不过帝王家。
不过, 历史 证明,这“聪明”在很多时候是要大打折扣的,而富贵却是毫不含糊的,权势多数时候也不是假的。因此形成与臣子和庶民最大的不同,即他们家里占有了大量容貌出众且数量惊人的女人。惟其如此,所以帝王的 情感 世界,或说爱情生活——如果他们有的话——远比一般人要复杂的多。无论在艺术领域,还是现实世界都是如此,从“一自襄王梦觉迟,楚天云雨尽堪疑”神女生涯的扑朔迷离,到李隆基杨玉环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再到大量宫闱嫔妃争宠、册立、废死……总之,“得宠忧移失宠愁”。虽然皇家意识形态公开宣扬的是大老婆,即皇后掌管六宫母仪天下;小老婆,即嫔妃们备位六宫以广皇嗣。但实际上,整个封建皇权时代,这些女人总体还是处于——绝大多数是或最终是“玉颜不及寒鸦色”;少数会或暂时会 “三千宠爱在一身”——冰火两重天中。这些,都是一些剪不断理还乱的事情,是皇家的常态,这里不再多加罗列。
这里要说的是,任何事物都有复杂的一面。过去主流叙述并重复无数遍的是封建统治阶级荒*腐败,重色不重人,男是君王,女是臣妾,人格不平等,感情自然永远不会专一……等等。虽有好事者要演绎出帝王钟情的特例,编造了流传最广的所谓顺治皇帝因爱妃夭亡而到五台山出家的故事,并且还扯上了明末清初的江南名妓董小宛。但稍有 历史 常识的人也都明白这是演义,是小说家言,不可信。但是,发生过的个别真事,却因当事人名气不著反而被人忽略。同时, 历史 上也的确不都是一种面孔,也真有过王才人自愿殉情于唐武宗李炎这样的事,但不是像杨玉环被逼无奈才发生的。唐武宗在 历史 上是一个不算最好也不是很坏,在位年份虽然不长,却曾经也是想,并且真有过一些作为,为人更谈不上残暴的皇帝。缺点只是轻信了道士的方术,幻想长生,最后误服丹药,中毒身亡。据《资治通鉴》的记载,武宗临死前,问守候在病榻前平时十分受宠的王才人:“我死,汝当如何?”王才人答曰:“愿从陛下于九泉!”武宗驾崩,王才人毅然决然地就这么做了。要知道唐代是个继承了在汉代皇家就已废除了殉葬制度,并在男女方面朝野舆论相对较为宽松的时代。还有,明宪宗朱见深一直宠爱比他年龄大十八九岁的万贵妃,最后竟因其死去而很快抑郁而亡……有人因明代有几个皇帝行为怪诞,就把这也归结于病态心理。依我看,这些事情,都很难用一种简单的结论加以概括。你总不能把付出生命的行为,完全说成是假的!当然,不是假的,却不是宫廷的常态,因此也就不能作为论据来说明宫廷的实际状态。
那么,宫中女人情爱除了君恩的不可靠,有时与倾轧排挤、政治阴谋,甚至血腥纠缠在一起,那么就没有任何出路吗?也不是的,嫔妃们,尤其是皇后,只要给皇帝生了儿子,儿子后来又得以继承皇位的,照样继续作威作福,不但生受尊崇而且死备哀荣。儿子没做皇帝,只要儿子明智,安富尊荣别扯仨挂俩拉帮结派,别心怀叵测或试图干预朝政,尤其在领受王爵之后,千万别“日夜思谋坐皇帝”,老妈不但可以出宫与其住在一起,而且一家子荣华富贵那也是没得说的!给皇帝只生了女儿的待遇可能要降几个等级,但也与没生的不可同日而语。
最差的当然就是白居易《上阳白发人》描写的那些没被皇帝临幸,或临幸了而肚皮不争气没有生育的嫔妃和宫人们,尽管你一样是“脸似芙蓉胸似玉”,也没用!要把皇宫比成一台电脑的话,那么当老皇帝过世,这些无子女的嫔妃和宫人就成了电脑垃圾,新皇帝要清理磁盘释放空间,以便存储新的内容。她们的去处,就像你看过的电视剧《武则天》和一些较为尊重 历史 的影视作品描述的那样,“发放感业寺为尼”或打发到有关司、坊洗衣或干些手工杂活,不管你多年轻,也只能独守空房一直到死。当你读到《三国志·魏书》中《武帝纪》裴松之注文里曹操关于分香卖履的临终嘱咐,以及《文帝纪》中“……帝疾笃……遣后宫淑媛、昭仪以下归其家……”,一定会觉得曹氏父子在这一点上特别人道。其实,曹魏基本承汉制,后宫规定在皇后之下将嫔妃又细分为十二个等级,淑媛、昭仪是位列贵嫔、夫人、淑妃之后的第四、第五等小老婆。也就是说从第四、第五等开始,共有八个等次的小老婆——当然必须是无子女的——被放出了宫。“遣”某某“归其家”,在正史里的语境里就是遣送回娘家,不再是皇家的人了,可以嫁给别人的。在这一点上,不是只有曹氏父子特别仁厚,而是汉魏的后宫制度与后来的唐宋元明清有很大的不同,并非像我们通常认为的那样,越古老的就越反动、越野蛮。
我们通过以上三个等次的叙述,你可以看到农耕 社会 里的情爱,尽管质量、行为方式等有极大的差异,但都有一个方向上的共同点:都指向延续生命,而且必须有尽可能圆满的结果。这一点形成悠久的 历史 文化传统,影响到方方面面,包括传统戏剧和一些小说,一般都是以大团圆收场。连不圆满的,也一定要加上人为的圆满情节:牛郎织女虽然被迫分开,但还是被准许每年七夕一会;白娘子被压到塔下,状元一祭塔,雷峰塔轰然倒塌;梁祝虽然死了,但还是化蝶,胡蝶也是生命体,而且欢快地翩翩起舞上下翻飞,到21世纪,还要飞越红尘永相随……
但是, 历史 在前进, 社会 在演变。以上是农耕时代的基本情况,而工业 社会 表面上看是增加了无数前所未有的事物,而实际上,尤其在人的 情感 世界,反而不复杂。马克思早已总结过了,并且没有过时。我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一下:不要一提到马克思,就和资本主义、 社会 主义、阶级斗争……这些冷冰冰的政治术语和意识形态概念联系起来;不要一提马克思就好像谁要进行政治说教,马上摆出掉头要走的姿势!你要知道,马克思除了革命家的身份,他首先是一名学者和理论家,只不过在论述 社会 变革时,他的主张比别人激进,或者说空前激进而已。他的好多真知灼见,迄今为止,那也不是随便谁都可以比拟或者可以轻易否定的。这是我要说的第一点;第二,他所说的无论资本主义还是 社会 主义,其实都是农业 社会 转型到工业 社会 后的两种形态,只不过后者到现在为止歧义尚多认识不一而已。但都是工业革命后的一个 历史 阶段,这一点已为大多数人基本认同,没有疑义。至于走过的路径,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
既然是工业 社会 ,当然就会具备工业 社会 的一切特质。工业 社会 在取得 社会 生产力巨大增长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同时,也引起发了 社会 各种关系的剧烈变动。 社会 日益分裂,贫富悬殊,物欲横流……在闪闪发光的金钱面前,一切都变得黯然失色,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要由其来衡量轻重。这当然也无可避免地包括到爱情、婚姻和两性关系,也就同样无可避免地像马克思曾经论述过的那样:揭开其温情脉脉的面纱,在很大程度上都会沦为一种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而 社会 主义由于民主程度的原因,可能还要加上一种权势关系。西方十九世纪经典文学作品里描述过的大部分 社会 现象和弊端,均重现于全面向工业 社会 转型时期的中国。如果不承认这一点,就没法解释大量贪官、二奶、三奶……N奶(江苏省建设厅原厅长徐其耀达到146奶)的现象,更不能理解各级政府大院家属楼里,那些隐藏在幕后经常守活寡的怨妇们。
理解了上面这些,自然也就不难理解和定位当今 社会 的爱情、婚姻,包括一切两性关系。在工业 社会 里,简陋和贫寒是产生不了爱情的,空洞的激情是维持不多久的,它们都需要建立在实实在在的物质基础之上,所有背离物质利益方向的男女 情感 关系都将遭到无情排斥。这很庸俗,很可怕,但不幸却是事实,谁也改变不了,也极少有人能例外。完成这种诠释和定位,我们下面才可以进一步谈谈爱情和婚姻怎么维持。怎么维持呢?
工业 社会 相比于农耕 社会 ,人的身份等级首先已经发生很大变化,而一夫一妻制的确立,则使婚姻关系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多妻制使一男一女白头相守彼此忠贞显得弥足珍贵,一夫一妻制让婚姻之外感到新鲜并充满诱惑,皇帝和草民的婚姻不可同日而语,总统和工人在爱情与婚姻上已无本质区别。其次,工业 社会 的爱情婚姻的方向都不一定再指向延续生命。和农耕 社会 没区别的是当事人最终都要完成 社会 功能和角色的转换:爱情要演变成亲情,情人要变为亲人。成为亲人,就有了责任和义务,有了对应的责任和义务,其关系就有了维持下去的可能和必要。这是人的爱情和婚姻在工业 社会 的唯一出路。当然,情人不会凭空成为你的亲人,爱情也不会无条件地转化成亲情。这需要物质条件的支持,多数时候更需要金钱做催化剂。这是工业 社会 的残酷和冰冷,也是工业 社会 的简单和明瞭。面临此问题时千万别学那些满脑子充满天真和幻想的青涩愤青们,一张嘴就是“你俗不俗呀!”更别信那些表面故作哥们儿,骨子里其实与痞气没多少区别的豪爽“别提钱,提钱就远了!”相反,我在这里郑重地提醒你:一定要提钱!当然,如果你为了要显得超脱一点或表现得有点品位,可以做得巧妙些,但绝不能不提钱和物质。不与物质挂钩,你的情即使一时轰轰烈烈,最终却要无所依托。
难道真的就这么不美好吗?和我们在文学、影视作品里看到的差距就这么大吗?
进入21世纪,有西方学者给爱情下了一个全新的定义,他说:爱情其实是一种性幻想,充其量也只是一种比较高雅的性幻想而已。这话应该归入话糙理不糙的范畴。因为是幻想就有了进行美化和艺术加工的可能,这是一切相关神话、艺术产生的前提。把它说得多么好,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人在特定年龄的一种感觉,而且说得太多就会形成误区,会遮蔽人的视野,会误很大的事的。昏君沉溺美色荒政误国,贪官为多包二奶大肆敛财而败身离此太远,不能拿来类比。但贾宝玉为此不求上进被老子狠揍事小,误了仕途前程必有其生活原型;英王爱德华要美人不要江山也只能传为佳话,不能奉为楷模却是毫无疑义的。
现在我们可以回到本文的题目上来了:问世间情是何物?
答曰:真正可持续的情,不但有正确方向,而且有坚实的基础;空洞无厘头的情,多数时候是毒药,即使以毒攻毒也要把握用量和分寸。其实古人也早有明确、振聋发聩的告诫,本来是用不着我来饶舌的,那句话就是:多才必为累,多情必为殃!同时我还愿意借用一部经典名著结尾里面的一句话来结束此文:人啊,你们要警惕!
世间的办法千千万,世间的道理千万条,可是别人成功的路数你照搬而来,有时候非但不能成功反而还会一败涂地。
每个人的性格都不同,每个人的 情感 问题都不一样。小到你们的习惯、习性、工作和家庭,大到你们的价值观、品性等等,每个人的生活环境都是不一样的,面临的问题也不一样。
适合别人的 情感 问题不一定就适合你。
就像那些是人标榜的成功学,很多是独辟蹊径,铤而走险,在某些方面不得不承认,成功自有成功的道理,然后很多成功都无法复制。
人和 情感 是最复杂的事情,它存在太多的偶然和条件,不存在一个固定公式去解决所有的问题。
有些办法当然可以了解和学习,可以帮助你改变心态,换一种思维方式,学会理解对方,试着去化解矛盾。
每个人的性格都不同,这与他的家庭环境、学习教育、生活经历等等有关。一个人的性格养成就先天遗传和后天经历共同作用的结果,一个人的性格可以稍微修整,但是彻底改变根本不可能。
你问不同的个性能轻易统一在一起吗?
其实我想说,与其想着统一和融合,不如想着欣赏和磨合,因为这世上不可能找到和你一模一样的个性特征的人。
在性格中求同存异才是更好的办法,维护和发展共同的喜好,理解和尊重对方的一些不同的生活方式。
你说有的已经超越了对方的底线。这个问题说明你们的底线标准是不一样的,一方认为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在另一个人那里确是不可原谅。通过你的提问,你可能是遇到一些性格和底线上的问题,想要去解决。
网络上有很多 情感 专家的说辞和言论,乍听之下很有道理,但是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如果你想要改善你的现状,没有什么比沟通和坦诚重要。感情是你们两个人的,究竟处于什么状态只有你自己最清楚。
那些解决 情感 问题的办法真的管用吗? 情感 问题的办法真的管用,例如端正思想,理智行事,包容之心,相互体帖,一只八掌拍不响,不忘初心,相互敬重,相互帮助,枕头教育,天上下雨地下流,两口吵架不记仇等等办法都能解决问题。
能作到吗?作不到那就不是爱人,也不是好伙计。那是一般的伙计,一人自私,一人露能,隔不了几天就散了。
情感 婚姻的意义是什么?是叫你组成一个家庭,一个小家庭就组合不成,相处不好,证明俩个人都没有头脑。过着过着矛盾深了就会散了。
情感 问题在家在外不能使自已的三毛二性,自私心严重,做事慌荡,不想后果,女的没把男的作到眼里,放到心上,任意而行,伤害男的自尊心,最后落到身败名裂。而男的没把女的当成个人,任意胡作非为,最后是伤害了妻子,而苦害了自已。这都是 情感 上的问题所存在的现象,而产生了不良的后果。 情感 情感 不能做事使人反感,那是一生的伴侣,是骨肉相连的亲人,所以得爱心的对待。
我的体会是,作为大于命运,命运怕的是素质,怕的是坚定的正确思想,正能量,在弯曲的命运只要有了这些正的能量,就能把命运捋直埒顺。
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创造好的气场,都能和和睦睦的生活。在 情感 方面的问题,必须正确的对待,它是人的终身大事,不能随随便便,稀里哗啦,糊糊涂涂的生活,要知己知彼,以团结和谐处事去努力,才是夫妻的正常生活。
学会辨别对方,知道他的心理,采取对应的方法去跟他相处。对于你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你觉得你懂他吗?
你的情商不高,也不懂异性思维,你了解的可能只是他她的脾气、性格和习惯,并不知道他她想要什么,两个人之间长期缺乏有效的沟通,就会缺少精神上的共鸣,感情容易出问题,这样的感情是最容易让别人趁虚而入。
不了解对方的需求,思想。自己也不懂正确的表达爱,表达自己,所以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感情家庭是一门很深的学问,都是需要用心去学习跟经营的,就算是好男人也是需要女人去调教去引导的。
一个聪明的女人可以改变一个男人,怎么了解男人的内心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当你变得更好的时候,你才能去引导他,而不是他引导你的,你引导的好,他才会跟着你的方向走的,会教你如何提高自己的情商,如何用异性思维去考虑问题。
感情的修复提升是一件复杂的事情,每个人的人生经历和 情感 经历都是不一样的,不是盲目去做去处理就可以挽回的,是要用对方式方法的,你们之间的感情的提升和挽回也是要布局的。
每个家庭都会遇到问题,要学会去解决,维护好现有的感情,永远要比开始一段新的恋情来的简单的。花了这个钱并不会影响你的生活,但是这个问题不解决,一直会是你心头的刺
其实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不去解决问题,一切的根源都是在于自己。
感情也是需要经营,就像打牌一样,有些人明明拿了一手好牌,却打得很烂。
如果一段感情已经走到了分手的地步,而且一方说明了想重新开始,那就说明俩人的矛盾已经失去了自愈能力。如果想要挽回,就必须全面诊断这段感情,并加以自我反省。
女人偶尔发发脾气会让男人觉得你很有个性,也愿意哄着你,让着你。但是在两性相处中,如果你一直不收敛自己的坏脾气,男人不免会产生疲倦和厌烦的情绪,最后离开你也就不难理解了。
亲密关系需要互相理解和尊重,如果一味地发泄情绪,或者逃避现实,无法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那么问题就很难解决。
一个熟知男人心理的女人,会懂得如何引导对方,从而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有时候,一句关心的话,换一种表达方式,会有另一种效果。
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经营好自己,给对方一个优质的自己。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可以察觉自己的问题所在的,只要用几个很简单的步骤,就可以知道自己到底在人际关系中,亦或是爱情关系中,到底卡住的点在哪里。
和自己喜欢的类型的人找到共通点,你就会知道你自己必败或必胜的心态、行为模式、态度是怎么样的,只要把两个共通点反过来对不同的对象用就会容易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了。
我们用换位思考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如果我是他,我会怎么想,怎么做?另外一种模式是自己套入那个情境。
举例来说,如果你很喜欢一个男生,那个男生也表示喜欢你,但却迟迟不肯问你要不要做他女朋友,你甚至有问他为什么不给彼此一个机会,他回答是“我怕伤害你,如果我会犹豫的话我就不会想要随便决定交往”。
我觉得两个原因,一是因为许志安,不过在演唱会上哭,更多的是因为对粉丝的感动吧。
我觉得我们不能从一个女明星的人设上就来判断她的内心是否强大,她的承受能力是否出众。毕竟她是一个女人,一个有家庭的女人。我想对于任何已婚的人来说,看到自己一直十分信赖的配偶突然出轨,都会是一种十分大的打击吧。
而区别可能就是这个打击是会击垮这个人,还是会让这个人很快的调整心态恢复过来吧。所以我觉得郑秀文并没有走出许志安出轨的阴影。虽然出轨的人已经受到了舆论的口诛笔伐,但是心理创伤真的不是一时半刻就可以治好的。
不过在演唱会上痛哭,我觉得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许志安,应该就是面对这么多年了,还有粉丝的支持觉得很感动吧。难道明星不应该感动吗?茫茫人海中,有这么一群人不顾一切的支持你,信任你,就是因为单纯的作为你的粉丝。这种还不让人感动吗?对粉丝怀有敬畏之心和感激之情不是最正常的事情吗?
不管她和许志安的感情生活如何,我觉得郑秀文是会难过的,但是我相信她能够调整好心态,走入人生的下一段路程。虽然许志安出轨真的很渣,但是婚姻和恋爱还是有所不同,所以我觉得两个人如果能够敞开心扉,继续这段婚姻也是可以的。毕竟许志安如果真心悔过,那么是可以继续爱下去不是吗?
春夕旅怀
崔 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惟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崔涂(850—?),字礼山,江南桐庐富春(今浙江桐庐)人。唐僖宗光启四年(888)进士,终生漂泊巴蜀、吴楚、河南、秦陇等地。工诗,多离怨之作,情调抑郁苍凉,《全唐诗》录其诗一卷。《春夕旅怀》一作《春夕》,也作《旅怀》。
首联扣题写暮春。起句写感到“水流花谢两无情”,金圣叹在《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卷九中分析道:“‘水流’是水无情,‘花谢’是花无情。何谓无情?明见客不得归,而尽送春不少住,是以曰无情也。”次句写流水与落花将“楚城”的春风送走了,却将诗人留在了“楚城”。这一方面表现了流水与落花之无情,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之无奈。一个“送”字,将春水、春花与春风,均作了拟人化处理。“楚城”,原属于楚国地盘上的某个城市。
颔联进入正题写春夕对家乡的思念。三句承上写梦中回家。但是此梦乃《庄子·齐物论》所描写的蝴蝶梦,是虚幻的,一觉醒来,依然故我。四句写梦醒后,由于思乡情切,再也难以入眠,于是在月色如洗的三更天,不断听到杜鹃鸟在枝头的啼叫声:“子归!子归!”这当然更加深了诗人的思乡情绪,而诗人也就更加睡不着觉了。
颈联直抒胸臆。五句嗟叹家书之稀少,不但长期不能回家,甚至长年都收不到一封家书,怎能不让人牵肠挂肚、忧心如焚呢!一个“动”字表达了诗人期待、怨嗟、沮丧的复杂心情。当然难以收到家书,也是唐末社会动荡不安造成的。六句感叹唯有自己在万物萌生的春天却长出了满头白发。“春惟满镜生”,一作“春惟两鬓生”,一作“春催两鬓生”。此据唐韦庄《又玄集》卷下、韦縠《才调集》卷二校定,一方面因为版本原始,另一方面也反映夜半因思乡失眠,一直到清晨对镜梳头因见到满头白发而嘘唏不已。将白发满头生说成“满镜生”也是颇为新颖的。
尾联见意,表示不如归去。七句有自责意,满头白发都是由“自是不归”造成的,而“归”无疑是最正确的选择,因为回去后再也不用思乡了。末句所表达的也就是李白《襄阳歌》所说“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的意思。当中自然也有对社会现实中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的不满与厌倦情绪。清薛雪《一瓢诗话》指出:“崔礼山‘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与‘相逢尽道休官去,林下何曾见一人’同一妙理。”想归隐而未能归隐,除贪恋官场荣华富贵外,也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羁绊而无可奈何。正如清人黄生《唐诗摘钞》卷三所说:“本不能归,而为此语者,反言自怪之词。”“五湖”指太湖及其附近湖泊,为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归隐之处。
此诗的特点是情景交融,诗歌从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角度,通过对暮春之夜流水、落花、啼鸟、月色的描写,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凄清、孤独、悲凉的意境,长期积淀的思乡之情形诸梦寐,闻诸子规,见诸铜镜,而家乡暮春三月之烟景,虽遥隔千里,却如在目前。故清毛张健《唐体肤诠》称该诗“情生景,景生情,情中有景,景中有情,萦纡飘渺,使读者神为之移”。
哥们:作为同样是大四即将毕业的学生,看了你这篇所谓的提问,不,我更倾向把其看成是倾诉,我也是感受颇深,可能是因为大家都是一样走过来的原因吧,多少有些相似的地方。
大四,找到了工作,现在真的算是闲下来了,当一个人没有事做的时候,就会开始思考一些平时不是很注意的问题,例如:感情。看得出,你和我的观念差不多,大一的时候,傻的要命,还本想让大学四年的时光能够很充实的度过,所以,感情方面的培养被忽视了;大二,忙了起来,有了所谓的理由不去想感情问题;大三了,这时候再想感情问题已经是有些晚了,可能是没有遇到心仪的人吧,大四了,可以说爱情已经是不现实的事情了,除非是抱着玩玩的心态来看待恋情,但我想说千万不要这样看待感情。
上大学之前,看过一篇文章,里面说大学要正儿八经的谈一次恋爱,就连唐骏也是持这样的观点,当然,不同的观点自然有其不同的出发点,我个人感觉,大学恋情是美好的,但又是可遇不可求的,强行获得的未必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如果遇到了,就好好把握,遇到了真正喜欢的女孩就去争取一下,就像你前期的调查,起码不让自己将来后悔,当然,我很欣赏你的态度,得知她已经有男朋友后,没有贸然的做出冲动的事情,我完全能够理解你此时的心情,该不该把内心真正的想法对她表白?我想说:不要这样做,还是维持做好朋友吧,因为看她和男朋友现在的感情基础和状态,你的表白是不会带来转机的,或许连朋友都做不成了,就把这份感情埋藏在心底吧,或许不久的将来,她又成了一个人,这时候,是你出现的时候了。你现在要做的,就是作为一个好朋友,能帮忙的就帮忙,保持着联系,但绝不过格,懂吗?
毕竟是大四的最后时期了,世间有缘无分的事情很多,路边的风景是很好,驻足后赶紧上路,别耽误了自己前进的征程。
祝你早日找到真正属于你的幸福!
一、情感教育的“单向度”倾向 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是当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诚如朱小蔓教授所言:“关注人的情感发展是教育中的一个本源性、根基性的问题。因为只有情感才是真正属于个体的,它是内在的、独特的,是人类真实意向的表达。”这种对学生情感发展的重视使得情感教育成为当前教育的关切点。情感教育对学生情感的关注实际上是沿着两个向度进行的。第一个向度是对整体性情感的关注。这种关注涉及到的是诸如:何为情感情感发生的机制是什么如何开发情感的价值怎样培养情感等等,这是从普遍性的视角来进行情感教育的。第二个向度是对那些一般性、个别性、基础性情感的教育,如同情感、幸福感、秩序感、敬畏感、安全感、责任感等。这一向度实质是把情感教育细致化和具体化了。因为仅仅从整体上进行情感教育还带有很大的空洞性与抽象性,只有从一个个具体的情感人手,才能让情感教育更具生命力。但是,必须指出的是,目前对一般性、个别性、基础性情感的教育还存在着不足之处。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其视角大多指向具有积极意义的正性情感,而对学生的负性情感缺乏专门的关注。这一点在朱小蔓教授论述“基础性情感”的开发与教育时就明显地表现出来了。她说:“随着情感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我们把研究的视角逐渐深入到那些个体生命中综合性的、能为真善美情感的发展起奠基和迁移作用的基础性情感,重视对生活中真实的、可直观的、能促进人格全面发展的基础性情感作教育的研究和开发。”很显然,对基础性情感的教育和开发仅仅是基于它们“能为真善美情感的发展起奠基和迁移作用”以及它们“能促进人格全面发展”。而这些具有发展性价值的基础性情感显然只是指正性情感,而绝不是那些具有消极意义的负性情感。
情感教育之所以会对正性情感给予特别重视,而忽视了对负性情感的关注,笔者认为原因有三:首先,在很多人看来,教育是一种发展性的活动,而情感教育也就理所当然要在学生身上发展情感品质。这种情感品质的发展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要让学生内化情感品质,换言之,学生本来就缺乏某些情感品质,而通过情感教育能够把某些情感品质内化到学生的情感体系中去,从而使得学生的情感体系更加丰富;二是提升学生的情感境界或能力,这是指学生的情感还处于低水平,情感教育就是让认知服务于情感的发展,即让知识内化到学生的情感体系中,从而使得学生的情感得以提升。在这两种情况中所提到的情感显然也只是指正性情感而言的。因为第一种情况中要内化的情感品质不可能是内化消极意义的负性情感,而第二种情况中所提升的情感也只是指处于低水平的正性情感。如果是负性情感。显然无须提升而是要想方设法加以消除。其次,认为正性情感能够引发学生的某些积极性道德行为,即“当一个人不断积累了一些积极情感体验后,就会在行为上产生某种偏爱的立场、定向的行为”。既然学生产生偏爱的立场与定向的行为是与自身的情感体验有关,所以要让学生的立场具有正确性以及行为具有道德性,就应该要让学生体验到的是一种积极意义的情感,即正性情感。相反,如果体验到的是消极意义的负性情感,其立场与行为显然会偏离正确性与道德性。而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积极的立场与道德行为,所以情感教育相应地要关注正性情感。最后,在一些人看来,负性情感通常是与阴暗、消极、负面等相联系的,正性情感是与积极、正面、光明等相联系的。而在今天的教育中,我们往往又要提倡积极、正面、光明的一面,极力避免阴暗、消极、负面的方面,由此,情感教育中突出正性情感而忽视负性情感也就理所当然了。这种对正性情感的重视和对负性情感的忽视,使得当前的情感教育走向了“单向度”倾向。今天的情感教育要么是谈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情感品质,要么是谈怎样去提升与增长既有的情感,而对于学生的负性情感却避而不谈。这种“单向度”的情感教育无疑是一种片面的、畸形的教育。
二、情感教育要关注学生的负性情感发展
情感教育之所以要关注学生的负性情感发展,其基本的理由是因为学生的情感既有正性性质的,也有负性性质的。如果只关注学生的正性情感,而忽视学生的负性情感,这既不利于我们对情感教育作出全面的理解,也不利于学生情感的全面发展。而最深层的缘由则是因为学生的某些恶行正是植根于负性情感。而情感教育要关注学生的负性情感发展,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找到引起这些恶行的根源。换言之,要确立到底是何种负性情感导致了学生恶行的出现,从而对负性情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干预,以达到最终杜绝和摒除恶行的目的。
而在目前的教育中,由于对学生的负性情感缺乏必要的关注,因此,很多教师难以认识到学生的恶行与负性情感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大多只是把这些恶行简单归咎于学生的“邪恶”本性。在很多人看来,学生是一个具有“幽暗人性”的人,即他们的深层本质就是危险的、邪恶的,他们有着不服从的烈性。“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家们经常把小孩看成是‘小鬼’,天生就带着原罪,内心深藏着仇恨。”对于这些由“邪恶”本性导致的恶行,教育当然要进行干预。那么,如何干预才能使他们出现善行呢一般来说,基于对学生“邪恶”本性的认识,教师无非就是采取诸如控制、抑制、训导、纪律、惩罚等规训式的方法来促使学生放弃恶行。诚如马斯洛所说:“儿童主要是些充满破坏性、进攻性和敌对的小动物,人们必须用纪律和惩罚来约束他们,这样在他们身上才会出现少许的善性。”当用这种规训式的方式来教育学生时,他们的恶行是否会得到彻底的矫正呢法国思想家居友说:“如果一种罪行可以通过物质上的惩罚而获得赎补,如果可以通过一定量的身体上的痛苦来处罚恶的行为,那就像教会的纵欲可以用来缝补皇冠上的裂缝一样方便了。不!所做的只是做了而已,但道德上的罪恶却依然存在。”显然,这种规训式的教育干预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无功式教育。因为学生对这种教育干预产生的很可能是一种憎恶与反感心理,他们尽管慑于教师的权威而放弃了恶行,但这只是一种“免而无耻”的暂时性选择,而根本无法达到“有耻且格”的高层次境界。马斯洛对此有过精彩的论述,他说:“我们有足够的事实把大量所谓的邪恶归咎于身体上的疾病和人格上的缺陷,归咎于人的无知和愚昧,归咎于人的不成熟,归咎于败坏的社会机构和江河日下的世风。但是我们却没有足够的事实来肯定到底有多少邪恶可以归到这些因素上去。众所周之,邪恶可以通过健康和治疗、知识和智慧、年龄上和心理上的成熟、良好的政治经济以及其它健全的社会习俗和体制而逐日减少。但到底减少了多少呢这些措施能把邪恶减少到零吗现在确确实实可以保证,我们有足够的知识拒绝这样一种看法,即认为人的本性就其本质而言,从生物学意义上来看主要地和根本上是邪恶、有罪、刻毒、残忍、暴虐、凶狠的。”显然。马斯洛认为把人的恶行归咎于人的本性是搞错方向了。而由此采取的教育措施也是根本无效的。那么,学生的恶 行是源于什么样的动机呢
实际上,学生的恶行很大一部分只是一种派生性或继发性动机行为,而不是一种所谓的原发性动机行为。这种派生性或继发性动机行为是源于自身所受的某种伤害、体验到的某种挫折或者说是自身的某些利益或需要得不到满足的结果。当学生经历这些伤害与挫折后,就会产生某些消极性的情绪体验,从而生发出某种负性情感。而这种负性情感充溢在人的内心时,人都有一种想宣泄出去的冲动。这种宣泄往往伴随着某些恶行的出现。如怨恨是一种负性情感。怨恨情绪产生后,学生有着一种发泄出去的冲动,这种发泄并不会直接地针对怨恨诱因,而大多是采取间接的破坏性或攻击性等恶行来实现的。马斯洛对此有明确的认识,他说,人的敌意情绪“极有可能是出于失望、遭到拒绝、孤独以及那种害怕失去尊重和保护的心理,换句话说,都是由于他们的基本需要受到阻碍,或者由于他们感到了这种受阻所带来的威胁,而不是由于他们生来就有一种仇恨或伤害的冲动”。所以,当我们发现学生的恶行并非源于其“恶本性”,而是植根于某种负性情感时,那么,我们就找到了对学生的恶行进行教育干预的“钥匙”,那就是在教育中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来杜绝负性情感的滋生,或者采取理性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化解这种负性情感。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唯一能够从根本上摒除学生恶行的教育措施,这也是情感教育必须要关注负性情感的根本要义之所在。如果情感教育放弃了对学生负性情感的关注,那么对于那些由学生的负性情感所引起的恶行,我们很可能就会错误地归咎于其他原因,这就使得我们无法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所以,情感教育关注学生的负性情感发展在根本上是为了能够让我们寻找到摈弃其恶行的有效途径。这一点与情感教育关注学生的正性情感发展有着同样的重要性。因为教育既要在学生身上发展出善行,也要消除他们身上已有的恶行。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不仅仅要发展学生的正性情感,还要注重对学生的负性情感进行必要的教育干预。而只有两者同等重视,才是一种全面性的情感教育。如果只看到了在学生身上发展正性情感从而产生善行的增力效果,而忽视负性情感衍生恶行的减力作用,那么,情感教育所带来的增力效果必然会被负性情感的减力作用所抵消,这就使得情感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而这种情感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无疑就是一种情感上的“单向度”之人。
三、关注学生负性情感发展的应有之策
1 要懂得如何识别负性情感。如果不知道学生积聚了负性情感,情感教育就无所谓关注学生负性情感发展的问题。当前情感教育缺乏对负性情感的关注,其中也与教师难以识别学生的负性情感有关。所以,懂得识别负性情感是情感教育能够关注学生负性情感发展的前提条件。那么,如何识别负性情感呢一般来说,从身体状态和行为举动两个方面来识别是最常用的方法。美国心理学家斯托曼说:“情绪一词的含义在于,情绪是情感;是与身体各部位的变化有关的身体状态;是明显的或细微的行为,它发生在特定的情境之中。”身体状态变化主要是指身体的某些部位(眼、嘴、鼻、眉、脸色等)会表现出一些明显的变化或不同于正常情况下的身体状态。如通常出现的皱眉、出汗、脉搏的增快、双目圆睁、肌肉紧张、脸色苍白、怪叫、悸动的或颤抖的感觉、身体避开(疏远)以及一些紧张的面部表情等。如愤怒感表现为扭曲的嘴唇、绷紧的面部肌肉、咬牙切齿的动作等;行为举动主要是由负性情感引起的某些异于正常情况的动作等。如怨恨感出现时往往会有迁怒动作、诋毁或贬低性举动等。所谓迁怒动作主要是泄愤、攻击、破坏等;所谓诋毁或贬低性举动即把高贵的价值或特质诋毁或贬低为是低贱的价值或劣质,而把低贱的价值或劣质想象性地看成是高贵的价值或特质。出现这种举动是因为学生自己未能获得自己心仪的高贵价值或特质,从而产生了心理上的不平衡,为了消除这种不平衡,他选择对高贵价值或特质进行诋毁或贬低。通过这些动作,我们可以大致判断学生出现了怨恨的心态。识别负性情感一般要经过两个步骤:一是从学生的身体状态与行为举动判断出学生是不是出现了消极性情感;二是对这种消极性情感再作出细微的辨析,确认是属于何种负性情感,这一步骤需要较高的技巧。
2 要允许学生表现或宣泄内心的负性情感。由于负性情感会导致消极性的后果,一些教师通常会采取各种措施禁止学生表现出自己的负性情感,对学生宣泄自己的负性情感更是加以训斥与责骂。如一些教师面对学生表现出来的愤怒感、怨恨感等,会如此呵斥道:“你不要在我面前表露出你的愤怒与怨恨!”教师的这种态度往往会导致学生被迫隐藏自己的负性情感。其实,高明的教师在情感教育中不但不禁止学生表现或宣泄自己的负性情感,而且还会鼓励或创造条件让学生自由地加以表现或宣泄。为什么呢首先。让学生自由表现出自己的负性情感有利于找到情感教育的“着力点”。因为情感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实际情感状况,只有从学生的这种实际情感状况出发“对症下药”,才能取得情感教育的明显效果。而学生所表现出的消极性f青感正体现了学生的实际情感状况。如果禁止学生表现其真实的情感状况,学生就会刻意地对自己的负性情感加以隐瞒,呈现在教师面前的只是虚假的情感现状,这就使情感教育的“着力点”陷入了盲目之中。其次。情感表现或宣泄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如果对学生的负性情感表现与宣泄一味加以压制,无疑会使学生产生身心上的疾病。而“任何真正的需要的满足都有助于个人的改进、巩固和健康发展。这就是说,任何基本需要的满足,都是背离神经病的方向而向健康的方向迈进了一步”。所以,允许学生表现或宣泄内心的负性情感能够使他们体验到一种基本需要的满足,从而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
3 要对学生的负性情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干预。这种干预主要是从两个方向进行:一是要针对负性情感生发的内外条件,提供某些教育策略,让负性情感消除在萌芽状态。这是一种从根本上消除负性情感滋生的教育策略。一般来说,负性情感的滋生是由社会基础与心理基础交互作用的结果。社会基础通常是指外在的伤害性因素、挫折性环境等。心理基础一般是指性格特征,如勇敢或怯懦、自信或自卑、宽宏大量与心胸狭窄等。像怨恨就是由社会基础(伤害性因素)与心理基础(软弱无力)两者交互作用而生发的。换言之,如果没有伤害性因素,怨恨也就失去了滋生的外在土壤。而有伤害性因素却未必会产生怨恨――如果学生是一个强者,因为,他会对伤害者做出即时的反击,不满情绪被宣泄出去了。而如果他是一个软弱无力者。他就缺乏即刻回击的勇气,不满情绪只能隐忍在心,变成怨恨。其实,在负性情感产生的两大基础中,心理基础是决定性的因素。因为同样受到伤害,有些学生会产生愤怒感、怨恨感,而有些未必会产生。这其中的决定因素在于学生的不同心理状态。所以,情感教育要从根本上杜绝负性情感的滋生,应该重点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学生的心理变得强健,从而能够承受各种外在的伤害或挫折。教育干预的第二个方向是要针对负性情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式让学生的消极性情感得到理性的宣泄或疏导。如对于学生的忧愁感,教师可以创设对话性社区,提供倾听者,让学生无忧无虑地倾诉。倾听者则通过安慰、开导、解释、移情等形式来帮助忧愁者。另外,提供学生合适的发泄场所也是消除负性情感的较好方式。这主要是针对学生内心积聚的不满、不平之气而形成的负性情感,如愤怒感、怨恨感、报复感等。像目前一些学校特意设置的情绪发泄室就是针对这些负性情绪的宣泄而言的。在发泄室中,一般会设置一些替代物,如橡皮人、沙袋、抱枕、塑料袋等,让学生在发泄室中对橡皮人进行拳打脚踢、大声叫骂或者胡乱涂抹等,以达到宣泄不平情绪的目的。
(责任编辑 杨子)
情
情是镶嵌在生命体反物质结构上为了维护天伦、地伦、仙伦、人伦而生命必需追寻满足的一种反物质能量。
情为何物?
织女下凡嫁牛郎,白蛇化素贞嫁许仙,孟姜女千里寻夫哭长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罗密欧情愿喝毒药,祝英台奋身跳坟茔。书中演绎的只是冰山一角,千百年来,世间上演着罄竹难书的情之悲剧,情浓处,断肠崖,相思销尽玉肌肤,到头魂断天涯。偷情设计,私奔他乡,为情殉命,为情决斗,为情债台高筑,为情杀人,闹得鸡犬不宁,家破人亡,痴情一片为哪般?英华蒸发,遗憾终生,无言对苍天,只剩恨与羞。
除了情人情和夫妻情男女恋情,还有那父子情、母女情、父女情、母子情、兄弟姐妹情、知己情、朋友情、战友情、同学情、师徒情、师生情、故乡情等等,构成了人生之情网、情海、情阵,许多人一辈子就为情而生,为情而活,一旦失去了情,人就会失意怅然,心无所系,失魂落魄,精神崩溃。
情到底是什么东西,让人为此山盟海誓生死相许,为此坐卧不宁相思憔悴,为此留恋往返百折不挠,为此耗尽一生无怨无悔,为此寻死觅活铤而走险,为此争杀夺抢违法犯罪?
情是镶嵌在生命体反物质结构上为了维护天伦、地伦、仙伦、人伦而生命必需追寻满足的一种反物质能量。生命必须有情,无情生命必亡。神佛有情,仙人有情,鸟兽有情,草木有情,妖魔鬼怪亦有情。
情越丰满丰富的地方越靠近天堂,情越贫乏贫瘠的地方越靠近地狱,情越博大,越靠近天堂;情越狭窄,越靠近地狱。
情是一道道八卦阵。
神有神情,魔有魔情,仙有仙情,人有人情,妖有妖情,鬼有鬼情,兽有兽情,鸟有鸟情,树有树情,草有草情,花卉更有情,如此构成了生命的层次和阶梯,构成了天网天阵,以情约束使各层生命在各自的空间中繁衍生息久盛不衰而井井有条纲纪不乱。
意识、结构、能量是构成宇宙的三要素,性、爱、道是生命的三大法宝,性是结构的特征,爱是能量的特征,道是意识的特征,那么情呢?
情兼具意识、结构、能量三大特征。情既有意识的成分,又有结构的成分,更有能量的成分,也就是说,情是意识的需要,也是结构的需要,但它的本质是一种能量,是意识和结构必需的一种反物质能量。
因此,情与性、爱、道息息相关,只要有性,就有情;只要有爱,就有情;只有有道,就有情。反过来说,若无性,就无情;若无爱,就无情;若无道,就无情。
对人生而言,情如盐,情太淡,人生无味;情太浓,人生苦涩。
人要升华为仙,就必须从人之情阵中逃出来,不逃出人情,就入不了仙情,入不了仙情,就成不了仙。
人如何逃出为人设置的人情八卦阵?
一句话,不要人情,要仙情。
具体来讲,淡化父母子女情,深化佛祖上帝情;淡化兄弟姐妹朋友情,深化宇宙万物自然情;淡化专一男女人间情,深化随遇随缘仙国情;淡化师徒师生情,深化道情真理情。
从理论上讲,情越丰富博大,越具备仙情;情越贫乏狭窄,越具备人情。
从实践上讲,亲人越多,越具备仙情;情人越多,越具备仙情;爱人越多,越具备仙情;越热爱山河自然,越具备仙情;越珍爱一切生命,越具备仙情;越喜欢游戏玩耍,越具备仙情。
来源:
禅院百科
艺术创作和艺术赏析就是来源于情感,用理智怎么去创作和赏析啊?情感算是艺术创作和艺术赏析的根吧!
艺术创作表达作者情感,艺术欣赏要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并通过联系欣赏者的体验而升华,进而产生与众不同的独特的艺术体验和情感历程。
扩展资料:
分类:
大致有以下四大类:泄情动机;兴趣动机;成就动机;私欲动机。在各种各样的创作动机中,只有符合艺术创作活动的审美性质和规律的,才能创作出真正的艺术作品。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艺术批评彼此制约,有着紧密的联系。
艺术创作是艺术欣赏和艺术批评的基础和前提,为欣赏和批评生产对象。没有艺术创作,就没有艺术作品,也就没有艺术欣赏和艺术批评。
艺术欣赏和艺术批评对艺术创作又具有反作用,具体表现为:艺术欣赏以“消费”的形式刺激艺术“生产”,从“消费”方面赋予艺术“生产”以切实的社会价值和功能;艺术批评则从理论上指导、影响艺术创作,从而沟通创作与欣赏的关系。
-艺术创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