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鼠穿垣
今有垣厚五尺,两鼠对穿。大鼠日一尺,小鼠亦一尺。大鼠日自倍,小鼠日自半。问:何日相逢?各穿几何?
题意是:有垛厚五尺(旧制长度单位,1尺=10寸)的墙壁,大小两只老鼠同时从墙的两面,沿一直线相对打洞。大鼠第一天打进1尺,以后每天的进度为前一天的2倍;小鼠第一天也打进1尺,以后每天的进度是前一天的一半。它们几天可以相遇?相遇时各打进了多少?
此题刊于我国著名的古典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一书的“盈不足”一章中。《九章算术》成书大约在公元一世纪,由于年代久远,它的作者以及准确的成书年代,至今尚未能考证出来。该书是采用罗列一个个数学问题的形式编排的。全书共收集了246道数学题,分成九大类,即九章,所以称为《九章算术》。
解答本题并不十分繁难,请你试一试。
(2)韩信点兵
传说汉朝大将韩信用一种特殊方法清点士兵的人数。他的方法是:让士兵先列成三列纵队(每行三人),再列成五列纵队(每行五人),最后列成七列纵队(每行七人)。他只要知道这队士兵大约的人数,就可以根据这三次列队排在最后一行的士兵是几个人,而推算出这队士兵的准确人数。如果韩信当时看到的三次列队,最后一行的士兵人数分别是2人、2人、4人,并知道这队士兵约在三四百人之间,你能很快推算出这队士兵的人数吗?
(3)和尚分馒头
我国明代珠算家程大位的名著《直指算法统宗》里有一道著名算题:
一百馒头一百僧,
大僧三个更无争,
小僧三人分一个,
大小和尚各几丁?"
如果译成白话文,其意思是:有100个和尚分100只馒头,正好分完。如果大和尚一人分3只,小和尚3人分一只,试问大、小和尚各有几人?
方法一,用方程解:
解:设大和尚有x人,则小和尚有(100-x)人,根据题意列得方程:
3x+1/3(100-x)=100
解方程得:x=25
小和尚:100-25=75人
方法二,鸡兔同笼法:
(1)假设100人全是大和尚,应吃馒头多少个?
3×100=300(个).
(2)这样多吃了几个呢?
300-100=200(个).
(3)为什么多吃了200个呢?这是因为把小和尚当成大和尚。那么把小和尚当成大和尚时,每个小和尚多算了几个馒头?
3-1/3=8/3
(4)每个小和尚多算了8/3个馒头,一共多算了200个,所以小和尚有:
200÷8/3=75(人)
大和尚:100-75=25(人)
方法三,分组法:
由于大和尚一人分3只馒头,小和尚3人分一只馒头。我们可以把3个小和尚与1个大和尚编为一组,这样每组4个和尚刚好分4个馒头,那么100个和尚总共分为100÷(3+1)=25组,因为每组有1个大和尚,所以有25个大和尚;又因为每组有3个小和尚,所以有25×3=75个小和尚这是《直指算法统宗》里的解法,原话是:"置僧一百为实,以三一并得四为法除之,得大僧二十五个。"所谓"实"便是"被除数","法"便是"除数"。列式就是:
100÷(3+1)=25,100-25=75。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由此可见一斑。
(4) 以碗知僧
有一位妇女在河边洗碗,过路人问她为什么洗这么多碗?她回答说:家中来了很多客人,他们每两人合用一只饭碗,每三人合用一只汤碗,每四人合用一只菜碗,共用了碗65只。你能从她家的用碗情况,算出她家来了多少客人吗?
(5) 百钱问题
今有鸡翁一,值钱五;鸡母一,值钱三;鸡雏三,值钱一。凡百钱买鸡百只。问鸡翁母雏各几何?
相传在南北朝时期(公元 386 年——公元 589 年),我国北方出了一个“神童”,他反映敏捷,计算能力超群,许多连大人一时也难以解答的问题,他一下子就给算出来了。远远近近的人都喜欢找他计算数学问题。
“神童”的名气越来越大,传到当时宰相的耳中。有一天,宰相为了弄清“神童”是真是假,特地把“神童”的父亲叫了去,给了他 100 文钱,让第二天带 100 只鸡来。并规定 100 只鸡中公鸡、母鸡和小鸡都要有,而且不准多,也不准少,一定要刚好百钱百鸡。
当时,买 1 只公鸡 5 文钱,买 1 只母鸡 3 文钱,买 3 只小鸡才 1 文钱。怎样才能凑成百钱百鸡呢?“神童”想了一会,告诉父亲说,只要送 4 只公鸡、 18 只母鸡和 78 只小鸡就行了。
第二天,宰相见到送来的鸡正好满足百钱百鸡,大为惊奇。他想了一下,又给了 100 文钱,让明天再送 100 只鸡来,还规定不准只有 4 只公鸡。
这个问题也没有难住“神童”。他想了一会,叫父亲送 8 只公鸡、 11 只母鸡和 81 只小鸡去。还告诉父亲说,遇到类似问题,只要怎样怎样就行了。第二天,宰相见到了送来的 100 只鸡,赞叹不已。他又给了 100 文钱,要求下次再送 100 只鸡来。
岂料才一会儿,“神童”的父亲就送来了 100 只鸡。宰相一数:公鸡 12 只、母鸡 4 只、小鸡 84 只,正好又满足百钱百鸡……。
这个“神童”就是张丘建。他继续勤奋学习,终于成为一个著名的数学家。他的名著《张丘建算经》里,最后一个题目就是这个有趣的“百鸡问题”。
“百鸡问题”是一个不定方程问题。 X+y+z=100
设买公鸡、母鸡和小鸡分别为 x 、 y 、 z 只,依题意可得方程组: 5x+3y+ 1/3z=100
另外再设一个整数参数 k ,就有: x=4k , y=25 - 7k , z=75+3k 。
因为鸡数 x 、 y 、 z 都只能是正数,所以满足这组式子的 k 值只能是 1 、 2 、 3 。分别用 1 、 2 、 3 去替代式子中的 k ,算出的答案正好与张丘建的一模一样。
在张丘建生活的那个年代,人们还不会列出方程组,那么,他又是怎样算出题目的几个答案的呢?
原来,张丘建发现了一个秘密: 4 只公鸡值 20 文钱, 3 只小鸡值 1 文钱,合起来鸡数是 7 ,钱数是 21 ;而 7 只母鸡呢,鸡数是 7 ,钱数也是 21 。如果少买 7 只母鸡,就可以用这笔钱多买 4 只公鸡和 3 只小鸡。这样,百鸡仍是百鸡,百钱仍是百钱。所以,只要只有求出一个答案,根据这种法则,马上就可以求出其它的答案来。
这就是驰名中外的“百鸡术”。
(6)元代数学家朱世杰于1303年编著的《四元玉鉴》中有这样一道题目:
九百九十九文钱,及时梨果买一千,
一十一文梨九个,七枚果子四文钱。
问:梨果多少价几何?
答案:梨有657个,共803文钱,果有343个,共196文钱。
(7) 百羊问题
《算法统宗》里的问题《算法统宗》是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之一。书里有这样一题:
甲牵一只肥羊走过来问牧羊人:“你赶的这群羊大概有100只吧”,牧羊人答:“如果这群羊加上一倍,再加上原来这群羊的一半,又加上原来这群羊的1/4,连你牵着的这只肥羊也算进去,才刚好凑满一百只。”请您算算这只牧羊人赶的这群羊共有多少只?
(8)李白买酒
我国唐代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张逐曾以“李白喝酒”为题材编了一道算题:“李白街上走,提壶去买酒。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斗是古代酒具,也可作计量单位)。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原有多少酒?”
解题方法:壶中原有酒量是要求的,并告诉了壶中酒的变化及最后结果--三遍成倍添(乘以2)定量减(减肥斗)而光。求解这个问题,一般以变化后的结果出发,利用乘与除、加与减的互逆关系,逐步逆推还原。"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可见三遇花时壶中有酒巴斗,则三遇店时有酒巴1÷2斗,那么,二遇花时有酒1÷2+1斗,二遇店有酒(1÷2+1)÷2斗,于是一遇花时有酒(1÷2+1)÷2+1斗,一遇店时有酒,即壶中原有酒的计算式为
[(1÷2+1)÷2+1] ÷2=7/8(斗)
故壶中原有7/8斗酒。
以上解法的要点在于逆推还原,这种思路也可用示意图或线段图表示出来。
当然,若用代数方法来解,这题数量关系更明确。设壶中原有酒x斗,据题意列方程
2[2(2x-1)-1] -1=0
解之,得x=7/8(斗)
(9)浮屠增级
在明朝程大位<<算法统宗》中,有这样的一首歌谣,叫做浮屠增级歌。
远看巍巍塔七层 红光点点倍加倍
共灯三百八十一 请问尖头几盏灯
这首古诗描述的这个宝塔,其古称浮屠。本题说它一共有七层宝塔,每层悬挂的红灯数是上一层的2倍,问这个塔顶有几盏灯
答曰:顶层三盏浮屠就是佛塔本题是说,远处有一座雄伟的佛塔,塔上挂满了许多红灯,下一层灯数是上一层灯数的2倍,全塔共有381盏,试问顶层有几盏灯
首先列出各层灯数的比是 1:2:4:8:16:32:64 其总和为了+2+4+8+16+31+64=127 即把总灯数分成127份,一份的灯数是 361/127=3,这就是顶层的灯数
解:设一层x
x+2x+4x+8x+16x+32x+64x=381
127x=381
x=3
8x=24
答:第四层24红灯
(10)物不知数
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有这样一道有关自然数的题,
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
翻译:一个数被3除于2,被5除3,被7除2求这个数
请你解释一下这个数是几
孙子算经>的解决方法大体是这样的,
先求被3/2,同时能被5,7都整除的数,最小为140
在求被5/3,同时能被3,7都整除的数,最小为63
最后求被7/2,同时能被3,5整除的数,最小为30
于是数140+63+30=233,就是一个所需求的数,
它减去或加上3,5,7的最小公倍数的105倍数,比如233-210=23
233+105=388,也是符合要求的数,所以符合要求的数有无限个最小的是23
1,宋朝有中国历史上唯一封王的宦官,童贯。据说童公公相较于其他公公有非常明显的特点,他有胡子,创造了中华医学史上的奇迹。(补充一下,据宋史记载,童贯“颐下生须十数”,虽然胡子不多,但是聊以 吧。)
2,宋真宗在历代皇帝中存在感比较低,但是有首诗可谓妇孺皆知。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励学篇》 宋真宗
3,宋代的教育真正是从娃娃抓起,神童一个接一个的出现。晏殊14岁(虚岁)中进士,不过这也不算什么,与他同期的福建福清人蔡伯俙4岁(虚岁)为进士,秒杀一众神童。只不过长大后品行不良,历史上没啥名声。(补充:蔡伯俙考的是童子科,不同于普通的进士科,被宋真宗赐进士出身))
4,说到进士,在宋代以前,就算考试成绩好,未来也不一定前途光明。宋太宗刻意提拔进士,于是未来将近一千年的时光中,中进士成为读书人的梦想 。
5,据某些野史记载宋高宗赵构与女人在做羞羞事情的时候,金人追杀至,吓得阳痿,丧失了生育能力。
6,根据宋朝法律,妻告夫要判处3年徒刑,李清照改嫁后就因为告改嫁的丈夫有幸监狱9日游(不是3年因为有人营救)。
7,李清照与秦桧的老婆王氏是表姐妹。
8,宋徽宗时期“六贼”之一梁师成自称是苏轼的私生子,许多书中都有记载,是不是真的很难说。不过梁师成相当照顾苏轼家族的人,苏轼的诗文也因梁师成得以流传(苏轼死后被编入元祐党籍,诗文不得流传)。另外,童贯也声称是韩琦的私生子。(囧)
9,宋朝人民夜生活丰富,是第一个不执行宵禁(晚上不许乱出门)的朝代。
10,北宋东京汴梁,一到农历六月份,街道两旁皆有冷饮摊,冷饮摊上撑着青布大伞,伞底下摆着红木桌椅,等着顾客买冷饮吃。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有“冰雪甘草汤”、“冰雪冷元子”、“生淹水木瓜”、“凉水荔枝膏”名目。《梦粱录》记载,南宋首都杭州也有卖冷饮的。
11,宋恭帝最后被强逼到 做和尚,成为一代高僧。明初流传宋恭帝是元顺帝的生父,基本上可以肯定是伪造的,但也算是帮老赵家报仇了。
12,我们经常听的“反清复明”,在元末存在“反元复宋”,元末刘福通称韩林儿为宋徽宗八世孙,建国号大宋,很长时间内朱重八名义上也是给他打工。
13,宋仁宗是皇帝中脾气最好的一个(没有之一),有一次用餐,他正吃着,突然吃到了一粒沙子,牙齿一阵剧痛,他赶紧吐出来,还不忘对陪侍的宫女说:“千万别声张我曾吃到沙子,这可是死罪啊。”相关的记载不绝于史书。
14,每次看到宋代官制总是一个头两个大。元丰改制以前,一般官吏多有三个头衔,即官、职和差遣。例如真宗朝寇准曾为虞部郎中、枢密直学士,判吏部东铨。郎中是官,直学士是职,判吏部东铨是差遣,才是实际职责。
15,号称“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的沈括曾经参与针对苏轼的挖坑行动(乌台诗案),差点让苏大学士扑街(沈括属于新党)。之后又因为在永乐城战役中惨败,负领导责任,被贬官,政治生涯完结。不过对于后人来说,这次贬官实在是贬的好,之后创作出了《梦溪笔谈》。
16,将胡子连肉一起扯下来,还驱逐了原配之子(这还是封建男权社会?)。更为奇葩的是,张氏死后,沈括居然郁郁寡欢,一度想跳江自杀。这种重度受虐患者估计是没得治了
17,在宋代有着非常严重的地域歧视,北方人歧视南方人,尤其歧视福建人。寇准就极力反对南人做状元,也曾经打压晏殊,理由是““南方下国人,不宜冠多士”。到神宗朝,司马光直接说“闽人狡险,楚人轻易”,以此为据反对王安石当政。(今日地域黑的前辈)
18,宋仁宗去世后,“京师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就连讣告送到辽国时,竟“燕境之人无远近皆哭”,辽道宗耶律洪基痛哭道:“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史载其“惊肃再拜,谓左右曰:‘我若生中国,不过与之执鞭持盖一都虞侯耳!
19宋仁宗因为无子,将侄子赵宗实(后来的宋英宗)接到宫中抚养,曹皇后也将自己的外甥女高滔滔(后来的高皇后)接到宫中。两者年龄相仿,宫中上下都习惯将宗实称为官家儿,而把滔滔称为皇后女。之后,仁宗与曹皇后作主将高滔滔嫁给赵宗实为妻,宫中称此事为“天子娶儿媳,皇后嫁闺女”,一时传为佳话。
20,元朝 藏传僧人杨琏真迦盗掘南宋六陵,见宋理宗尸身保存完好,将尸体倒挂在树上三天,结果流出水银,又以理宗头盖骨奉给帝师八思巴为饮器,是为骷髅碗。明太祖得知此事,“叹息久之”,派人找回理宗的头颅,重新安置。(明严从简《殊域周咨录》)
21,缠足起于北宋,最终成为迫害女性的封建象征之一。
22,宋哲宗之孟皇后一生极具传奇色彩,3次被立、2次被废、2次垂帘听政。其生涯的波动与当时的政治斗争有着亲密的联系,靖康之耻后,孟皇后竭力保障南宋的半壁江山安稳过度。
23,《宋史》奸臣称号获得者之一章惇曾经以“端王(宋徽宗赵佶)轻佻不可以君天下”。《宋史》作者叹息的写到“使二人(章惇,赵良嗣)之计行,宋不立徽宗,不纳张觉,金虽强,何衅以伐宋哉?”(《宋史本纪二十二》)
24,《宋史》奸臣这一荣誉称号获得者的另外一人贾似道被誉为“蟋蟀宰相”,被认为是南宋灭亡的推手之一。然而,贾似道是名将孟珙推荐的接班人,另外忽必烈对贾似道也赞赏有加。之所以名声这么臭,一部分是私德不好,一部分是王朝覆灭原因的替罪羊。(个人意见,请轻喷)
25,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产生于北宋,这个想必诸位都清楚。最初的交子只在四川地区商人间流行。之后被规定为 官方货币,在宋代一朝中,纸币通货膨胀的情况经常出现。
26,北宋尹洙说:“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虏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宋朝重文轻武之风可见一斑。
27,金兵攻下汴梁之后,掳走徽钦二帝,同时立太宰张邦昌为帝,国号大楚。不过张邦昌是个怂人,登上帝位完全是被逼无奈。金兵退兵后,张邦昌将帝位还给赵构。他最终的结局是被下诏赐死,而其实赵构并不想杀他。
28,宋光宗被逼退位之后,与他一同失势的李凤娘一反常态,对光宗不再像以前一样咄咄相逼,反而有同病相怜之心。她惟恐触动光宗脆弱的神经,常以杯中之物来宽解光宗心中的郁结,还反复叮嘱内侍、宫女,不要在光宗面前提起“太上皇”和“内禅”等敏感字眼。摆脱了权力的魔咒,爱情才姗姗回归。
29,宋朝出过四任太上皇——宋徽宗,宋高宗,宋孝宗,宋光宗;其中高宗、孝宗和光宗属于太上皇帽子戏法,宋高宗还是中国历史上唯四的超过80岁的皇帝(另三位:梁武帝,武则天,清高宗)。
30,宋朝皇帝的名字即位前是很寻常的,即位后为了避免常用字成为避讳子会改名,比如赵匡胤即位后,弟弟改为了赵光义和赵光美,赵光义即位后改名为赵炅,弟弟改名为赵廷美。
31,赵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理论上自秦以后唯一一个存在时间超过300年的朝代(960—1279)。
32,王安石这个人性格有点偏执乖张,和人一言不和就会吵起来,经常坚持己见。争论到面红耳赤时,还经常冷不丁冒出一句“公不读书”,类似于今天我们吵架时候有人骂了一句“你这小学生的智商”。但王荆公的私德是无可厚非的,司马光虽然和他政见不同,但是私底下还是很好的朋友。
33,宋朝是一个文官集团的势力可以说是达到巅峰的朝代,巅峰到司马光曾经上书劝诫宋仁宗要多管管政事,不要把事全放权给大臣们。
34,宋朝纹身是很多文人也追捧的时尚,纹身起源于军队,很多兵士的纹身主要是为了炫耀军队的气势,纹身传入民间后成为名人身上的个性彰显,当时还出现了纹身俱乐部,酒家老板会邀请纹身界红人,将他们身上精美的刺青作为店面装饰的一部分,宋朝纹身师水平极高,很多周边国家的人都会到中国纹身~~
35,整个南宋时期,中国一直没有定都,临安府的级别不过是“行在”(陪都)。
36,南宋之所以一直偏安并非完全因为统治者不愿收复故土,而是因为民间反对的声音太大。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民间之所以反对是因为担心收复故土后宋廷会增加江南地区的税收来扶植已被女真人严重破坏的收复区。
吐槽点一:剧情一个案件走到底,没多单元剧题材新颖。
有人吐槽这剧剧情单一没多单元剧好,然而我不那么觉得。有时候,多单元的剧不代表就剧情好,反而有狗尾续貂只为凑集数的嫌疑。
九岁县太爷这剧在剧情方面或许有些单调,只在一个案件上下功夫,但至少整条故事线索明朗统一,在一个案件上多加元素,过程中加上各种小情节,这些小元素构成的九岁县太爷,成为了今天口碑良好,褒多过于贬的一部剧。
吐槽点二:整体画面偏暗
九岁县太爷这剧有很浓的批判封建社会旧思想旧规条的意思,用着喜剧的方式在体现剧情搞笑的同时却引人深思。一段让人捧腹开怀的剧情,更多的却是体现着人情世故。
还有官场的一些虚伪做作,老百姓对为官者的敢怒不敢言、为官者对官阶更高者的阿谀奉承。如此看来,这剧画面偏暗也不是没有一定道理的。
吐槽点三:关于陈文杰和徐莲
最后关于角色方面的,不是有句话说么,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看电视剧也是一定道理,在九岁这剧中,演员对角色的诠释都可圈可点,好与坏各人有各人的看法。
不过对于那些吐槽曹骏的陈文杰就一彻彻底底的小孩,除了对对子不会别的,还有曹颖的徐莲不生动还不守妇道的,曹骏和徐莲的感情戏份非常的不明显。
曹骏的陈文杰,他只有九岁,本身确实就还是一个小孩,对人情世故显得一知半解不是很正常么?
有时胆小懦弱,有时鬼头圆滑,私下里有着小孩天真淳朴的一面、顽皮捣蛋的一面,也有语言行为幼稚的一面。
但是在大是大非上,他却也有不属于孩子的一面,除恶霸惩贪官,不畏强权,一心为民。说他只会对对子的,我就当你在夸他,一个九岁的小孩在对对子上却有极大的天赋,连大人对不出的他脑筋一转弯就给对出来了。
如果不是他会对对子,他也不会对出个县令,也不会有为民请命,智斗贪官的一出好戏了。
对联是我们中国特有一种语言艺术形式,它的用途有很多种,例如:新春用的春联、道喜用的贺联、悼念死者用的挽联、不同行业贴于店内的行业联等等。对联还是古时文人知识结构中重要一部分,他们经常通过作对来和朋友交往和游戏。不乏有文采斐然的文人墨客,他们创作的对联非常新颖,让人眼前一亮。
苏轼佛印,一见如故
苏轼是北宋著名诗人,文学上的造诣非常高,豪放派诗人的代表人物,他创作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诗词被后人广为传唱,他为人率真、性情豪放、广交朋友。虽然仕途不顺、屡遭挫折,但他豁达洒脱,能把世事看透,能活得逍遥自在。苏轼曾几次被贬,但他每被贬一处都能发生不少的趣事,结交许多好友。而且他非常善于对对子,可以说他做对子脱口而出并且十分巧妙。他和朋友佛印对了很多有趣的对子,被世人流传。
有一次,苏轼因为与朝中权贵的政见不合被贬到瓜州,此时他是无比愤懑惆怅。苏轼听闻瓜州金山寺有一位被称为“英灵的衲子”的禅师,据说这位禅师是个神童,三岁读《论语》、五岁能背诗三千多,十九岁研习佛法,二十八岁学有所成,宋神宗曾赐他“佛印禅师”的称号。苏轼喜欢交朋友,不久就登门拜访佛印这位得道高僧。他们二人一见如故,因为志同道合,二人交谈非常投机,渐渐的他们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至交好友。
同游山水,妙语作对
二人来往日渐密切,时间久了他们就非常的熟悉了,对于世俗礼节也就不那么注意,经常开彼此的玩笑。有一日,苏轼邀请佛印乘船游玩。在游船上,佛印大师拿出一把提有苏轼诗词的扇子,苏轼以为佛印是欣赏自己的才华正得意之时,佛印将扇子扔到河里,并大声道:“水流东坡诗(尸)!”苏轼明白这是佛印在捉弄自己。
苏轼想着如何回击佛印时,看到有狗正在啃食骨头,于是他灵感乍现,笑着吟道:“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出的上联非常巧妙,苏轼对的下联也毫不逊色,以至于他们的对子被当时的人们津津乐道。苏轼和佛印就像这样经常用诗对来调侃彼此,但二人没有因为玩笑伤了感情,反而感情越来越深厚。
有一次,苏轼约苏辙和佛印共游山水。佛印看着眼前的山清水秀的美景兴致大发,于是即兴对出了一句“无山得似巫山好”的上联。这个上联也是非常的新颖巧妙,一句话中 “无”、“巫”是谐音。苏轼听后便立即对出一句:“何叶能如荷叶圆”。下联巧妙地以谐音“何荷”与谐音“无巫”对上,但苏辙思索片刻说:“何水能如河水清”会不会更好一些。一旁的佛印听后连连称赞,因为用“水”对“山”,显得对仗更加的工整。
“东坡吃草”巧成千古绝对
在当时,文人墨客多喜欢通过对对子来游戏取乐。在环境的影响下,小孩子耳濡目染,不乏有“小神童”对出不逊色于大人的精妙的对子。佛印大师身边有一个小和尚,由于经常受到佛印的教导和熏陶,他在文学上也是小有成就。
有一回苏轼去找好友佛印,刚进金山寺庙门就大喊“秃驴何在?”不巧佛印大师没有在庙中,只有那个小和尚在院中扫地。扫地小和尚听见苏轼对师傅不敬,骂自己师傅是“秃驴”,小和尚心中自然是非常的不高兴,但无奈苏轼是师傅好友不得无礼,于是小和尚头也不抬地随意说了四个字—— “东坡吃草”。苏轼听后面露难色、羞愧难当。
为何小和尚随意说出口的四个字竟让苏轼作此反应,原来苏轼心里明白:自己别号又叫苏东坡,小和尚说:“东坡吃草”,这是一语双关,一方面是回答自己的问题说:驴在东边山坡上吃草,另一方面是说:苏东坡吃草,暗指苏轼就是头驴。苏轼听罢被小和尚的文学造诣所折服,并且也感觉自己对佛印的称呼确实不雅,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有失礼仪。
孔融知道这个世界并不是他想象的那个样子的时候,他才是真正的悲愤,他从小就受到教育,就是孔子一直以来教育,不过随着汉朝的统治下,这种思想开始变得坏起来。这种思想逐渐的禁锢起来,再加上当时的时代,最终孔融从年纪轻轻的那个小小的神童变得一个是非常痛恨现在这个时代的人,却又无能改变世界。
尤其是看到曹操的所作所为的时候,那个时候可能才是真正的愤怒,自己是多么爱戴这个朝代和君主,可是对于曹操的所作所为自己却无能为力,但是他自己有一张嘴,他自己看不惯的事情他想要直接说出来,自古以来读书人也是这样子的,所以他就和曹操作对,把自己的愤怒发泄在曹操手里,可是曹操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自然是不会放过他的,最后孔融被杀了。
三国并不是一个太平的盛世,孔融是生错了时代。
三国很多人看起来是一个非常美好的时代里面是有很多英雄人物是我们想要成为的人,但是他们却忽略了这个环境,这是一个混乱的时代。正是时势造英雄,才会有这么多英雄出现,在这么乱世之中,很多人生存不下来,所以才会打仗,想要为自己争夺一丝机会。
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那些打兵打仗的人物,而不是那些文官,他们生活在美好的时代就可以了,要是生活在唐朝的话,过着像李白一样的生活那是最好的,可惜这是一个乱世,要是每个人能够成为像关羽和张飞这样的大将军,他们才是真正有用的人,而文人是没有什么用的,除非是像诸葛亮那样呼风唤雨,能够在三国之中成为一个厉害的谋士,可是孔融并不会这些,所以他感到非常的自卑。
没有人想要用孔融这样的人,因为他没有什么用。孔融发现自己这么多年来都是这么聪明,而且那么努力地读书,却发现自己一点用都没有,这个时候他开始怀疑了自己了,他过得并不快乐,家族的压力重重地砸在他身上,他身为孔子的子孙,而且从小就那么聪明,所有人的目光是给了他很重的压力,已经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了,所以他开始内心发生改变。
汉朝的思想也有一点束缚,孔融都成了书呆子
而当时的汉朝思想和儒家的思想已经是开始发生了改变了,从汉武帝时期,虽然成就了大一统的局面,但是百家争鸣的状况已经是没有了。汉朝开始重用儒家的一些思想,但是这些思想主要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为了服务所有的人民,他们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帮助君主。
而孔融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里,虽然也没有当时的那么舒服,可是也会对自身造成一些影响。孔融虽然是能说会道,但是在历史上并没有什么厉害的功绩,尤其是在三国这个需要建功立业的时代里,它可以说是一个书呆子,只会读书,并不会做什么厉害的大事情。
第四章 名传千古的大宗师
一、命运开了玩笑
看到她的时候,他明白了,原来命运跟他开了一个玩笑。
那个女子身着华贵服饰,却是一副清丽的容貌,双目炯炯,温婉含情,分明是相中了自己。这时他想把眼光移开,却发现很难,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被“女色”迷惑了,难道说这么多年的经书白念了么?
那一年,他不顾家人的劝阻,毅然出家去修行。他还记得父亲那失望的眼神,原本他可以得到旁人做梦都想得到的权力与财富,父亲是这样说的,他也知道这是事实,他的家族世袭着天竺国一国之相的权位,他姓鸠摩。
鸠摩罗炎自幼聪颖,显赫的家室让他有机会见识到许多东西,也学到了许多东西。成年后的他为人倜傥不群,一派富家公子哥的气象。可是后来这个公子哥却没有继续做下去,鸠摩罗炎仿效了当年的释迦牟尼,出家抛弃了属于自己的一切。不同的是,鸠摩罗炎出家时并没有娶亲,作为一个倜傥公子,能放弃欲望是不易的,这说明他当时是完全相信了自己选择的道路,或者说,他认同了命运对自己的选择。
为了继续修行,鸠摩罗炎离开了自己的国家,开始四处游历,在游历途中,他以神战的佛法和高尚的修养赢得了越来越多的人的敬仰。后来,他东越葱岭来到了一个叫龟兹国的地方。
龟兹国王白纯对鸠摩罗炎十分敬重,请这位西来的和尚作了国师。说来那个时候在西域乃至中国北方的国家里迎请高僧做国师已成了风尚,不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平民百姓都认为那些西边来的大和尚都是神异之人,能够呼风唤雨、撒豆成兵,而得到高僧的辅助便能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石勒请去的那个神僧佛图澄便是最好的榜样。
就在鸠摩罗炎准备安心守戒律、致力弘佛法的时候,龟兹国王请他见了那个改变他命运的人,为了这个人,他破了戒娶了亲。
龟兹国王有个女儿,叫耆婆,这个女子聪敏才高,悟性极好,而且长得也是花容月貌。过了及笄之年,各国显贵竞相来提亲,但她却都不肯答应,直到快二十岁了还没找到一个中她意的男子,这在那个年代也算是少见的。
而当俊朗魁梧而满腹经纶的鸠摩罗炎出现的时候,这个女子心里想着,这才是自己的如意郎君。
这个大胆的女子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王。
“父王,我要嫁给他。”
“可是他是个出家人啊。”
“出家人又怎么样?您先让我见他一面说说话吧。”
鸠摩罗炎见到了这位公主,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知道自己的心再也离不开了。这个时候的鸠摩罗炎,估计也会感叹“世上那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啊。
龟兹王很高兴,赐婚。
于是鸠摩罗炎与耆婆公主成了亲。
命运开了玩笑,这个玩笑开的挺大,让一个人从坚毅的放弃到孤独的执着,又在执着的路上转了一个让人怎么也想不到的弯儿。然而作为后人的我们在今天看来,若不是这个玩笑,可哪里会有一位名传千古的大宗师啊!
传说耆婆公主身上长着一颗显眼的红痣,按命相的说法是必生贵子。果然,她的儿子继承了她和她丈夫的“优良基因”,是个天生神童,这个神童名叫鸠摩罗什。
神童鸠摩罗什七岁的时候,母亲耆婆带着他,不顾鸠摩罗炎与龟兹国王的劝阻,出了家。命运的玩笑来了,谁也挡不住。
二、天生神童
鸠摩罗什,音译为鸠摩罗耆婆,又作鸠摩罗什婆,简称罗什,出生在龟兹国。鸠摩罗什可以说是个佛学神童,用佛家的话说就是很有慧根,他七岁出家,九岁便随母亲游历他国,十二岁就已经是声名显赫了,到了二十岁,回到龟兹国开坛讲经,语惊四座。
说鸠摩罗什是个“神童”其实并不夸张。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神童,诸如五岁“称象”曹冲、女诗人蔡文姬、唐初四才子“王杨卢骆”第一人王勃、唐玄宗时的著名经济改革家刘晏等等,当然神童里最为出名的算是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王安石《伤仲永》)这个方仲永,首先是生于农民家庭,没读过书,其次是打生下来就没见过写字的东西,可忽然有一天就向父母要纸笔。别说他大字不识一个的老父亲,搁谁都会“异焉”。这还不算,只见这个五岁的小童大笔一挥就写下了四句诗,还是能上得了大场面的好诗!这样的人还能说“不神”么?当年的“王子”十分感慨,不免在文中语重心长的议论了一番。而就是这么一议论,使得这个农家神童的名字流传了下来,甚至成了“神童界”的代表。
鸠摩罗什虽然不是突然有一天心智大开而写出诗来,但也能够“无师自通”,而且从小记忆力惊人,是一般人所赶不上的。
鸠摩罗什早年“惊人事件”略览:
1过目成诵
七岁出家时,罗什从师盘陀达多(又叫盘陀蒲达多)。师傅每天让他读诵一千首偈颂,每一首偈颂有三十六个字,这一千首偈颂就有三万六千个字这么多,可是他居然真的用短短一天时间给背完了!《法华经》那是六万余言,一部《法华经》对他来说也就两天时间便记住了。他更是过目不忘、悟性超人,不用老师给他过多解释,就能通晓妙义,令人不能不咋舌。
2顶佛钵事件
罗什与母亲行至沙勒国时,一天,十二岁的小罗什在寺庙里看见一个大佛钵,这个童性未泯的小和尚便把这东西当成了玩具,拿起来顶在头上玩耍。本来一个佛钵对小孩来说是挺重的,而自己竟能轻而易举地把它顶在头上,罗什心里就想:“这个佛钵的形体那么大,我怎么会觉着这么轻呢?”没想到刚有这种念头,马上感到佛钵沉重无比,力气不够,不觉失手,佛钵咣地掉了下来。母亲听到声音,忙出来问他出了什么事,罗什答道:“孩儿的心有分别执著,所以佛钵有轻重的差别。”
顺便说一下,关于小罗什悟出的这个道理究竟应怎么理解,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种说法称这是一种“唯心论”,心里不觉的时候便“没有”,动了心才变成了“有”,或者说,一切唯心造。另一种说法则比较通俗,说小罗什能轻松地把大而重佛钵顶到头上,却不能坚持很长时间,也就是说事情刚着手容易,可要“执着”的干下去就不会那么简单了。
《高僧传》里说因为这件事情,罗什更加专注于佛法研究,不久便开始学习“大乘”。那么说罗什悟出的是近于大乘的“心即佛”自有其道理,说是“坚持”精神也说得过去。但联系到佛教思想中的有特定意义的“执着分别”的概念,第二种说法似乎对这个“执着”曲解了。
3为师说法事件
从西边的天竺等国家游历回来后,鸠摩罗什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名气,二十岁出头便开始开坛讲法。以前教授他小乘佛法的师傅盘头达多也不远千里前来听讲,罗什便与盘头达多讲大乘佛法,讲得师傅茅塞顿开,此事也传为“大小乘互为师”的佳话。
盘头达多听说鸠摩罗什学大乘,便问大乘佛法的妙处。佛教理论的大小乘之分是后来人分的,本身没有什么优劣可讲,只是大乘里讲“空”,“我空”、“法空”,其中的妙义似乎比较深远。
盘头达多以前也听说过大乘那个“空”,只是不能理解,也不赞同,他给罗什讲了个故事。说从前有一个狂妄的富商,命令织匠造出最细的棉丝,那位织匠施展本事,织出他所织过的最细的丝,拿到富商面前时,那富商不满意,说“太粗!”织匠没办法,回去下了大工夫,特意织出像微尘般的细丝,可是那个蛮横的富商依然嫌粗,织匠直想发火,便指着空中说:“最细的棉丝在这里!”富商瞅了半天问:“为什么我看不见呢?”织匠说:“这棉丝,非常细致,连我这么优秀的织匠也看不见,何况是别人呢?”富商听后很高兴,很满意,便付钱给织匠。
本来这个故事是盘头达多用来讽刺大乘的说法的,后来却成了大乘佛法中常讲的公案。“空”这个意象,表面上看起来是“没有”,可是“没有”就是“全都有”,这与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无不为”在一定程度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鸠摩罗什为师傅讲了一个多月的“真空妙有”的道理,总算说服了这个大和尚。盘头达多郑重向鸠摩罗什顶礼,说:“和尚是我的大乘师父,我是和尚的小乘师父啊。”
动荡的年代里,鸠摩罗什有着怎样的多舛命运,一代大宗师又是怎么样智启后人的?请看下一篇《如此迎请》。
上一篇 第三章 初来乍到(二)|释道安与庐山慧远
下一篇 第四章 名传千古的大宗师(二)|如此迎请
目录 佛教牛人录 缘起: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