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冷静下来:在处理争吵之前,确保自己冷静下来。情绪激动时不利于解决问题,所以需要给自己一些时间来冷静思考。
2 了解争吵原因:了解导致争吵的原因,是否是因为某些具体的问题或是双方误解了某些事情。如果有必要,可以与房东阿姨坐下来谈谈,尝试理解彼此的观点和需求。
3 沟通:沟通是解决争吵的关键。尽可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要倾听房东阿姨的观点。尝试寻找共同点和解决方案,以满足双方的需求和利益。
4 寻求调解:如果双方无法就某些问题达成共识,可以寻求第三方的调解。可以找中介或者房屋管理机构来协助解决问题。
5 留下记录:如果争吵导致了不愉快的结果,建议留下记录,例如通过邮件或短信等方式记录下双方的观点和讨论的内容。这可以作为后续的证据,以防止出现更多的纠纷。
最重要的是,尽管情绪可能很激动,但要保持理性和冷静,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尊重彼此的立场和权利。
你觉得在异地工作,生活中最难打交道的是什么人?我的同事给出的答案是“上海老阿姨”。而且我的问题激起了他们的倾诉欲,当天晚饭的话题基本就是一部外地人在上海与老阿姨歧视抗争历险记。
当然,不只在上海,在北京也一样,大部分外地来北京工作人士更多地把对其有歧视态度的人群指向年龄在 55 岁左右的女性。

为什么老阿姨们会更表现出更明显的对外来者歧视倾向?
尤里·格尼茨是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经济学教授,对这类问题进行过实地试验。格尼茨带领他的团队带领他的团队让各种年龄、种族以及不同穿着的人,让他们在陌生的城市问路,然后测试他们的被歧视或者说受欢迎程度。
实验的结果是,这种陌生人歧视现象对于不同的人群存在很大的弹性差别。比如,对于黑人男性青年,人们普遍对这个群体表现出不欢迎。而随着黑人男青年穿着得像华尔街的银行家,人们对这个群体的态度也变得更和气。而对于其他年龄、肤色和性别群体,人们随着衣着态度的改变则没有那么大变化。“歧视弹性”可以说明,那些拒绝回答陌生人问题的人并不讨厌黑人,他们更多的是出于对自身安全感的考虑而拒绝和看似危险的陌生人说话(在当地黑人青年男性犯罪率偏高)。
在格尼茨测试中,感到自身防御能力弱的人会表现出更明显的对陌生人回避态度,而这种态度往往被人们理解为不欢迎、歧视。对于一些生活状态比较更保守的女性来说,出现在她们生活范围的年轻力壮的“外乡人”可能被想象成最危险的。除非这些人穿着非常考究。
不过问题似乎还没完,如果自认为防御能力较差的老年妇女对陌生人表现出更明显的拒绝和不友好,那么为什么年纪更大的女性,比如 70 多岁的老奶奶,为什么老奶奶们没有被人们认为是最歧视外来工作者的人群。
很明显,老奶奶离开自己房间和陌生人接触的机会要远远少于老阿姨。当然表现对对方反感的清晰程度上,老阿姨也明显更胜一筹。
当然,对老阿姨的反感也有外来人口自身的原因。很多人本身就对老阿姨难对付有预期,当他们真的遇到和想象相吻合的情况时,这种想象就会被自我证实,并留下深刻印象。这个过程有点像人们对闹鬼的自我想象印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