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山节乱象何时休?

花山节乱象何时休?,第1张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支系众多。不同的支系,文化也有所差异,就苗族最盛大的节日 花山节来说,阿卯支系大多在端午节期间举行,文山、红河、广西一带的白苗、花苗、青苗、黑苗花生节举办的时间与新年同时。但近年来花山节乱举办的现象经常发生。比如蒙自豹子洞,借着端午节或者中秋节亦或是国庆节立花杆办花山节,实则是为斗牛找一个名义。在这近年来到处都有花山场,骑车出门超过10km就可以踩上四五个花山,两个花山场之间都可以互相看到对方,可谓一天下来逛十几个花山场都很正常。

近来看朱开勇先生写的长篇小说《彩虹泪》,这部小说讲述的是云南文山老君山原始森林里一个山村苗寨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陶彩虹和朱天雨这对恋人同父辈们一起,在原始森林里以打猎为生,过着刀耕火种的日子。但是,山下的恶霸地主龙镇山和开化府的司爷王慈仁对山里的野味、苗药的配方以及苗寨的美女等垂涎三尺,他们采用诱惑、逼税、半路打劫、绑架、暗杀等手段,将昔日宁静的小山村卷人腥风血雨中。于是演绎出陶又王遭绑被救、朱天雨等智闯龙府杀死开化府总兵王东升和大地主龙镇山、王慈仁血洗苗寨、为救民众陶彩虹和朱天雨被抓从而葬身火海以及陶又王诈降救苗寨并与敌人同归于尽等惨烈的斗争故事。其中有一章的内容写到了花山节——苗寨立花杆举办花山节,是为了团结老君山的民众,为青年男女提供一个相亲恋爱的平台,以好繁育后代,对抗王慈仁。小说中描写的花山节非常热闹,老君山苗寨举办花山节后,开化府的很多苗寨都来参加,花山场一片热闹,苗族青年男女对歌互诉衷肠,鳏寡孤独者互相对歌再组家庭,场面美不胜收。

在暑假期间,毕业于红河学院的吴状元学长参与拍摄了一部采访屏边苗族芦笙师傅的纪录片,本人有幸听到了这部纪录片的一些对话内容,其中有一段对话是关于花山节的。

采访者罗有亮老师询问侯师傅(芦笙师傅):“现在很少有人来跟着您学习立花杆这个过程,而且现在花山节立花杆的内容,也有些变化,就只剩斗牛、斗鸡、斗鸟这些,那您担不担心以后花山节的内容会变质?”

侯师傅回答说:“因为现在的年轻人很喜欢看斗牛,这种情况是会存在的。花山场都去围绕斗牛,就会败。我很不同意斗牛这种活动在花山场捣乱,历来我都不赞成。在我们屏边县,前几年的花山节都是借着这个节日在斗牛。斗牛几万的奖,唱歌的才得到一块手巾,我对此有些意见,前几年都是这样做。我在河口的时候,河口那些小伙子小姑娘有摩托车,他们自动起早吃完早饭就骑车来我们屏边踩花山,那几年规定花山节最热闹的只能有一天,所以当天中午就发奖,但是只得到一块手巾。转来到河口我发奖的时候,发多少呢?发五十块、六十块。他们就说还是在我们本地方好,跑到屏边就只得一块手巾……”

罗先生又问:“侯老师,我又想到一个事情,我想听听您的看法。因为花山节是我们苗族一个盛大的节日,您是否主张这个村委会也立,那个村委会也立?还是要大家一起立?”

侯师傅说:“这种情况打个比方,我们这里,我是毛家村委会的,隔壁也有一个村委会,山头上也有一个村委会,如果我家这里也立,隔壁村委会也立,另一个村委会也立,立多了人少就不热闹了。我的想法是,如果要热闹,哪一个地方人比较多一点,村寨比较密集,在这个地方立花杆就比较热闹。花山场摆多了,没有几个人。”

正如侯师傅所言,这种情况并不只存在于屏边县。记得我读小学的时候,到了花山节,我们一家会早早的起来,爸爸在准备早饭,我和妈妈就梳妆打扮,吃完饭,换好新衣服,一家人就坐着拖拉机,再加上村子里面好玩的几家,一起去隔壁村委会举办的花山节踩花山。那时候花商山场很少,所以无论你去到哪个花山场,都是人山人海,放眼望去,除了遍地的拖拉机,就只剩下摩肩接踵的人,那才叫热闹。2018年春节期间,因我们周边的花山节实在是无聊,就和我的父母开着车一路从平远街到文山市,再从文山市到砚山县城,最后回到原点。这一路我们并没有刻意去村寨里面逛,而只是沿着国道走,但一路上所遇到的花山场多得不可胜数,有些花山场甚至只有一根花杆在那儿,而有些人很少, 比较热闹的 应当是德厚镇花庄的花山场和砚山县响水龙的花山场。但我个人觉得,还是响水龙的花山场更热闹一些,因为这里除了国内比较知名的苗族艺人外,还有不少国外的苗族明星,并且在花山场的门口,有一把大大的芦笙雕像,人来人往,异常热闹。而花庄的花山节,却少了很多民族元素,进入花山场里,各种游乐设施占据了2/3。就像爸爸常和我说的:“以前踩花山,到处都摆满了拖拉机,有时候直接堵车堵到半夜,后来开始流行摩托车,花山场上又到处都是摩托车,现在人们生活好了,家家都买得起私家车,可是花山场上已经很难再看到像以前那种遍地都是车的场景了。”何尝不是呢?

在百度上,一搜索苗族花山节,出来的就是“节日期间,苗族人民盛装汇集到传统的跳场坪,青年男女跳场中央的花杆跳舞,男青年还进行爬杆、赛马、射箭、唱歌、跳舞、选美等比赛,人数多时达十几万人”。除此以外,在我的记忆中,每逢花山节,村子里还会举行一些小活动,例如打鸡毛毽、打陀螺、打秋千,即便在村子里也很热闹。然而现在,这些活动已经随着时光留在童年,现在90后这一代估计没有几个人会削陀螺、打陀螺,00后的孩子们更别说打陀螺了,怕是陀螺是什么样都没见过。而花山场上的活动也越来越单一,除了去看斗牛 我现在已经想不到还有什么值得一提的了。如果有,那一定是舞台上那些群魔乱舞的DJ。好好的一个传统节日,被弄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有些甚至因为斗牛输了钱不服气在花山场上大打出手。现在很多年轻人也不愿意去花山节,这两年因为疫情原因没举办花山节,身边有不少朋友都说举不举办都无所谓,反正举办了他们也不会去。我问:为什么呢?他们给我的回答是:去花山场上除了吃灰还是吃灰有什么意思呢?就只有斗牛还值得一看,又热又晒,还不如在家里面坐着呢!是啊,我也越来越觉得现在的花山节少了一丝韵味,变得没有生趣。

以前的花山节,有对山歌、爬花杆、踢脚架、吹芦笙等等有趣的活动,而现在的花山节,除了斗牛还是斗牛,并且把传统的斗牛演变成了一种赌博形式,有些不良商家竟然公开摆赌博的摊子。导致了警察叔叔们大过年的还要来维持秩序进行检查,严重的地方甚至被查封了花山场,事后有些人埋怨警察叔叔们,说什么明明是民族节日,他们有什么权利查封。可是这民族节日已经变了味儿,变成了赌博现场。前几年花山场上除了斗牛,还有歌舞表演,还有一些看头,即使是群魔乱舞,也能看一下 娱乐 娱乐 。可是这几年,占据舞台的是那些“流浪歌手”,他们不是苗族,他们站在舞台上只是为了宣传他们售卖的唱片、录音机等等,为了生意他们可以一天到晚甚至几天都在那儿卖力的唱啊吆喝呀,把花山场上本该用来给苗族多才多艺的姑娘伙子们表演的舞台变成他们自己的舞台。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起2019年在文山市石榴红拍摄的一部苗族花山节微**——《花山情》,这部微**以一个苗族女孩的视角展开,从制作苗族服装到立花杆,再到花上场上的各种活动,如吹芦笙、跳芦笙舞、打木筒电话等等,非常完美的展示了苗族花山节的传统模样,这才是我想象中的花山节的样子。还有富宁县田蓬的国际花山节也是热闹非常,中越两国苗族同胞在节日期间欢聚一起,展示才艺,增进民族 情感 。

现在的花山节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除了去吃,还能去干嘛?一天四五个花山场溜一圈,溜来溜去都差不多。对比昭通阿卯同胞的花山节,我觉得咱们红河、文山的花山节真的不如他们举办得好。大一的时候参加了昭通市的花山节,在那里,每一个阿卯苗族同胞都非常重视这个节日,提早就做好了准备,组织也非常有力,从迎宾、唱敬酒歌到节目表演,安排的井然有序,表演的表演,玩乐的玩乐,总之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做,人们沉浸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我好奇地问:这里的花山节没有斗牛吗?他们告诉我,他们过花山节从来不斗牛。最让我欢喜的也是我最喜欢的是栏门酒,东道主们会组织村寨里漂亮的姑娘们拿着牛角,有客人来到时,往牛角里倒酒,唱迎宾曲或者敬酒歌,欢迎远方来的客人。但在红河、文山一带,我还从未见过哪个花山场上有这种习俗,更可怕的是有些花山场竟然要收费,好好的民族节日已然成了敛财的一条好路子。与中国不同,东南亚国家如泰国、老挝,他们并不过花山节,过的是Noj Peb Caug,在节日期间,基本上都是自己本民族的同胞,有斗牛、有 美食 、有足球比赛,还有最具特色的抛绣球,在节日场上,摆满了民族服装,还有许多民族传统的居住建筑,供人们免费观看、拍照,我想这样做大概是为了让人们不要忘记苗族艰苦的生活。而在中国的花山场上,传统的民族元素已渐渐消失在视野中,除了那一根高高立起的花杆,除了那一些身着节日盛装的苗族同胞们,已经看不出任何有属于苗族的民俗民风,各种大型游乐设施、马戏团、 游戏 摊子等代替了我们的传统。也正是因为这样,现在的花山节才会越来越让人觉得无趣,还不如赶集有意思。

除了这些 还有我们一开始提到的在非节日期间乱举办花山节,豹子洞的现象并非个例,还有很多地方也这样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记得有一次在某个qq群里,因为举办花山节,我和几个好友与群里的一位同胞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对于非节日期间举办花山节,有人认为这对于传承苗族文化是好的,尤其是对于青年一代,例如云南经济管理学院的苗协会,每年都会举办一次花山节活动。但我认为,非节日期间举办花山节,弊大于利。云南经济管理学院的苗协会,他们举办花山节的目的在于传承苗族优秀文化,团结苗族同胞,丰富苗族大学生的大学生活,为广大苗族同胞的交流提供一个良好平台。对于高校内非节日期间举办花山节,我并不反对,但对于 社会 上非节日期间举办花山节,我却是反对的。与高校苗协非节日期间举办花山节不同, 社会 上非节日期间举办花山节,目的在于为斗牛找一个合适的由头,再收取50元以上的门票费,并且立花杆的时候,他们并不懂得立花杆的各项仪式,就随随便便的找个木头,尖端绑上青松,插进土里就完事了,使得立花杆缺少了仪式感、严肃感。并且在一些地方,立花杆居然是汉族来进行,他们也不懂得苗族立花杆的这一套习俗,因而也是随随便便的立起花杆,用来收取摊位费、停车费。在这里我需要说明的是我并非是针对汉族,也并非觉得花山节就得苗族一家独大,但立花杆这种隆重而严肃的仪式,一定得有苗家人来做,一定得在节日期间来做。为什么?因为花山节的由来是为了纪念苗族祖先蚩尤,是为了使苗族民众团结一心,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花山节已经成为了一个众民族团结共度的节日,成为了民族团结的象征,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忘了节日的起源,忘了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习俗。

一年又一年,我希望花山节能像微**《花山情》中拍摄的那样进行,我希望能在花山场上看到人们在打陀螺、打鸡毛毽,舞台上是一位又一位多才多艺的苗族同胞进行表演,而不止是一大群人围着个斗牛场一天到晚“三百百,两百百”(斗牛赌博爱好人士专用术语,本人也不太懂)。疫情终将会过去,苗族的盛大节日——花山节,也会举办,只是希望各地苗族同胞能够团结一心,办好花山节,办一个热热闹闹、异彩纷呈的花山节。

本篇以小见大,借游山说明治学的道理:一是反对半途而废,提倡深入探索,并分析了“志”(志向)、“力”(能力)、“物”(物质条件)三个条件及其相互关系;二是反对道听途说,以讹传讹,主张探本索源,深思慎取这两点讲的虽是治学,但却反映了王安石那种百折不回、敢于创新的改革家的思想作风在今天仍有启发意义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角家规米gj3773

法来里高omc9597

花山壁画的图形采用了夸张的设计修辞手法。

资料扩展:

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在语言写作时表达方法的集合。修辞手法一共有63大类,79小类。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

63大类修辞手法分别是:比喻,白描,比拟(又名比体,分为拟人、拟物),避复,变用,层递,衬垫(衬跌),衬托(反衬、陪衬),倒文,倒装,迭音,叠字复叠,顶真(又名顶针、联珠),对比,

对偶(对仗、队仗、排偶),翻新,反复,反问,反语,仿词,仿化,飞白,分承(并提、合叙、合说);复迭错综,复合偏义,共用,合说,呼告,互体,互文,换算,回环,回文,降用,借代,设问,歧谬,

排比,拈连,摹绘,列锦,连及,夸张,警策,示现,双关,重言,重叠,指代,用典,引用,移用,须真,谐音,歇后,象征,镶嵌,析字,委婉,婉曲,通感(移觉、移就),跳脱,转文。

常用比喻词是像、好像、若、似、似的、似乎、好似、恰似、如、犹如、有如、仿佛、好比、般、一样、成了、是、变成。

反复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反复是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或突出某种情感而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所要表达的侧重点在于重复的词语或句子上。

作用:主要运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反问又称激问、反诘、诘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台湾高山族有火花节

花山节是苗族的传统节日。

农历正月初二至初七,是云南屏边、蒙自,河口等地苗族人民一年一度的“踩花山”节。每到这个时候,来自各村各寨的苗族人民,潮水般地从四面八方几个苗村寨之间的开阔坡地上。“花杆”是踩花山节的重要标志,一般选择挺直高大的青松或柏树,扎以鲜花,彩旗。定花村的人(又称花杆头)是大家公认的“好心肠的人”。这人必须在节日的第一个早晨,趁太阳出山以前把花杆竖好。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是傣历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节日一般持续3至7天。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网玛”,竟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节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们一边翩翩起舞,一边呼喊“水!水!水!”,鼓锣之声响乇云霄,祝福的水花到处飞溅,场面真是十分壮观

斗牛节 苗族,侗族都有,苗族是一个古老的农耕民族,苗族人民在长期的农耕生活中,对牛结下了特殊的情感,至今苗族乃保持着对牛的敬爱与崇拜心理。苗寨寨门悬挂带角牛头。苗家神龛下放有相连牛角,不忘时祭。苗族人民常说牛如同她们的父母,史记:"蚩尤有角,牛首人身。"可见远古之时,苗族早就是一个崇拜牛的民族了。苗族人民爱斗牛,以水牛相斗,并不是戏牛取乐,而是以斗牛的方式,展示苗家敬牛爱牛拜牛的特性。苗家在对壮硕、威武、雄悍的斗牛的喜爱中,体验优胜的美感,而且在这种情感作用下,苗家崇拜的牛在不断的饲养中,得以实现优选的斗牛的优养进化。苗家喜爱斗牛,基本上每个集会节日都有斗牛活动,每年秋收后,还有特有的斗牛节。斗牛有几种,一种是耕牛兼斗牛,这种牛比较雄健、耕作时节耕田犁地,节日拉去斗打;一种是专业斗牛,这种牛是根据各种条件精选出来的,平常不耕作,为一个寨子或一个家族共有,由一个选定的具有丰富养牛经验的能手饲养,节日期间拉去参赛。苗家人挑选斗牛,有一定的经验。如挑选的斗牛首先要求,身体壮大结实,胸宽头大角大,前肢高后肢低,身长挺胸收腹;体毛乌黑粗硬。此外牛头两角宽实则劲斗,两角节轮呈两窄一宽相对排列能打能碰;眼睛圆浑凶恶,鼻孔大耐打。舌尖带黑斑点打得凶;尾巴根大,尾巴长,尾巴下毛内尾尖又碰又斗;中蹄是整齐半圆,前薄后实便于打斗时用力;小蹄内靠善打等等。此外还讲究牛旋的多少,分布的位置和相互照应的特征等等。哪个能选到一头理想的斗牛;他将感到极大的荣幸 。

侗族人喜欢斗牛为乐,多在春秋之季进行。虽然同是两牛相斗,但南北侗乡礼仪各异,这些不同的仪式都留下了古代征战的遗迹。

"斗牛节”是侗族同胞的传统节日。侗家喜欢斗牛,村村寨寨都饲养着善斗的“水牛王”。“斗牛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二月或八月里逢“亥”的日子里举行。 节前,各自约好对手,作好斗牛的准备。节日这天清晨,铁炮三响,“牛王”在锣鼓和芦笙的乐器声中进入斗牛场。这时一支支队伍,手持金瓜、月斧,举着各种旗帜,前呼后拥,绕场三周,算是“入场式”,也叫“踩场”。接着,各队牵着自己的“牛王”,举着火把,严阵以待。铁炮一响,他们便将火把往前一抛,参斗的两头牛从两端四蹄腾空,冲了上去,斗作一团,难解难分。场外人群呐喊助威,气氛紧张热烈,十分壮观。

如果两头“牛王”久斗不分胜负,人们就用大绳拴住两头牛的角,像拔河一样往后拉,解脱它们的搏斗,算是平局。如果一方输了,他们的彩旗就会被子对方的姑娘们全部夺去。他们需要通过赎旗礼和对歌的方式才能赎回。得胜的“牛王”被披上红布,以示祝贺。

斗牛活动能培养人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斗争精神。

瓦尔邦节我没有听说过,我只知道印度东部有个城市叫布巴内什瓦尔邦

老舍,本名舒庆春,字舍予,清光绪二十四年生于北京西城小羊圈儿胡同的贫民家庭里,上有三个姊姊和一个哥哥,老舍是家中最小的孩子。父亲舒永寿,是满清正红旗的皇城护军,1900年八国联军,他在与侵略者的巷战中身受重伤,全身被炸成肉花,死于北长街的一家粮店中。从此,老舍一家原本清苦的境况更是雪上加霜。

  老舍家境困苦,使他的求学道路上也坎坷多艰。从私塾、小学到中学,经济上十分为难,数进数出,还是母亲咬了牙作难和好心人资助,最后才得以进入北京师范学院。

  老舍在北京师院的五年学习生活,成绩一直是上等,还受校长方环和语文老师宗子威的影响,开始写诗、散文和演讲,光芒毕露,这是在文化基础上奠定他将来创作生涯的第一步,也是他将来走向社会的一个重要起点。

  毕业之后,直接被派任公立小学校长。任上,五四运动爆发,虽不能直接参加,但是反帝国、反封建、争民主的革命潮流,启示了他的思想:

  假若没有‘五四’,我很可能终生作这样一个人:兢兢业业地办小学,恭恭顺顺地侍奉老母,规规矩矩地结婚生子,如是而已,我绝不会忽然想洗去搞文艺。

  以前我以为对的变成了不对……这一下子就打乱了两千年来的老规矩,这可不简单!我还是我,只是我的心灵变了,变得敢于怀疑孔圣人了!这还了得!假若没有这一招,不论我怎么爱好文艺,我也不会想到跟才子佳人、鸳鸯蝴蝶有所不同的题材,也不敢对老人老事有任何批判。

  这运动使我看见了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明白了一些救国存亡的初步办法。反封建使我体会到中国人的尊严,人不该作礼教的奴隶;反帝国主义使我感到中国人的尊严,中国人不该再做洋奴。这两种认识就是我后来写作的基本思想与情感。

  文学革命使他感到狂喜,他开始以白话文创作,写下了他第一篇习作《小铃儿》,叙述小孩子打洋人的故事,这无疑是老舍爱国主义的一个开端。

  二十五岁,老舍受聘到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担任华语教员。为了学英文,他开始拚命地念小说,其中威尔斯、莫泊桑、梅瑞狄斯、特别是康德拉(黑暗之心)对他影响甚大,他喜欢这些近代小说写实的态度,尖锐的笔调。这些小说已成为社会的指导者,人生的教科书;不只提供消遣,而是用引人入胜的方法作某一事理的宣传。

  到了英国,我就拚命地念小说,拿它作学习英文的课本。念了一些,我的手痒痒了。离开家乡时自然想家,也自然想起过去几年的生活经验为什么不写写呢?老舍‘想家’,其实是想在国内所知道的一切。那些过去就像图画,常在心中往回不已。他开始动笔,舍弃中国小说章回体的旧形式,加上往日的生活经验及他富有幽默的特点,大胆放野地写下去,写成三篇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及《二马》,显示其独特风格和观察的特殊生活领域,为其文学之路,奠定重要基础。

  三十一岁回国任教,老舍怀抱着爱国的激情和高昂的创作热情,又由远方的英国切进到他熟悉的古老的中国社会现实中来,再加上对文学理论的研究,这就推动他第一个创作高产和丰收时期。许多重要的长篇小说,如《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甚至今天要讨论的《骆驼祥子》都在这时期创作。这些作品奠定老舍在中国文坛上的重要地位,是他成为一名符其实的大文学家。

  1937年,抗战爆发,老舍成为抗战文艺最积极的实践者。以老舍在在文坛的地位,他的爱国热诚和热心公益事业而又具有团结各方力量的吸引力,在武汉组织‘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被推举为常务理事(实际负责人)达八年之久。

  我是怎样期待着那大时代锻炼出来的文艺生力军,以严肃的生活,雄美的体格,把白面与文弱等等可耻的形容词从此扫刷了去,而以粗莽英武的姿态为新中国高唱那前进的战歌呢!

  他怀抱着爱国热忱的高涨,推动他的社会观和文艺观向着革新的方向发展,所作不出抗战宣传的作品,如《四世同堂》。同时,他也注意到通俗文艺形式,拜访鼓书艺人,学习和讨论鼓书作法,有许多曲艺的创作。同时也融合相声的语言与戏曲的表现手法,大大加强话剧的创作,如《十五贯》。抗战这一大形势,使老舍从学府的生活天地和市民的写作范围突破出来,早期他还着力于赞颂、鼓励群众抗战爱国的热情,到后来,人民的生活愈加困苦,他的眼光不得不转注到抗战背后的社会现象了:国民党消极抗战、顽固统治,小官藉机发国难财,吃抗战饭,老舍将这些面相用讽刺喜剧的形式刻画出来,更显黑暗现象与民族弱点的批判,也深化了老舍的爱国主义。

  1949年,老舍回到了他朝思暮想的故乡——北京。他对北京怀有深情,他把北京看做一块宝地,走过旧时代,真诚地投入新生活,开始新的创作热情。这时期有最著名的剧作:《龙须沟》、《茶馆》。但是,1962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风潮,首要铲除的便是黑五类的文艺家,以老舍在文坛上的崇高地位,当然成为***杀鸡儆猴的首要目标。老舍疑惑的是,他也是穷人家出生,一辈子都在为穷人造福利事业,批评资本主义社会的喧嚣、匆忙、拜金、与贫富不均,为什么是黑五类?但不由分说,老舍即成为众矢之的,批斗、攻击、满身是血,最后,带着所有的绝望,在太平湖畔想了不为人知的一夜,然后吃了许多冷水死去了。

  著作书目:

  《老张的哲学》(长篇小说)1928,商务

  《赵子曰》(长篇小说)1928,商务

  《二马》(长篇小说)1931,商务

  《文学概论讲义》(理论)1931,齐鲁大学文学院

  《小坡的生日》(长篇小说)1934,生活

  《猫城记》(长篇小说)1933,现代

  《离婚》(长篇小说)1933、良友

  《老舍幽默诗文集》1934,的代

  《赶集》(短篇小说集)1934,良友

  《樱海集》(短篇小说集)19Z9,人间

  《蛤藻集》(短篇小说集)1936,开明

  《老牛破车》(创作经验)1937,人间

  《三团一》(曲艺集)1938,重庆独立出版公司

  《骆驼祥子》(长篇小说)1939,人间;修改本,1955,人文

  《火车集》(短篇小说集)1939,上杂

  《残雾》(话剧)1940,商务

  《文博士》(长篇小说,又名《选民》)1940,香港作者书社

  《张自忠》(话剧)1941,华中图书公司

  《大地龙蛇》(话剧)1941,国民图书出版社

  《剑北篇》(诗集)1942,文艺奖金管理委员会出版部

  《归去来兮》(话剧)1943,作家书屋

  《国家至上》(话剧)与宋之的合著,1943,南方印书馆

  《谁先到了重庆》(话剧)1943,重庆联友出版社

  《桃李春风》(话剧,又名《金声玉报》)与赵清阁合著,l943,中西书局

  《贫血集》(短篇小说集)1944.文聿出版社

  《火葬》(长篇小说)1944,晨光

  《惶惑》(长篇小说,又名《四世同堂》第1部)1944,良友

  《偷生》(长篇小说,又名《四世同堂》第2部)1946,晨光

  《东海巴山集》(短篇小说集)1946,新丰出版社

  《微神集》(短篇小说集)1947,晨光

  《月牙集》(短篇小说集)l948,晨光

  《方珍珠》(话剧)1950:晨光

  《龙须沟》(话剧)1951,大众

  《老舍选集》1951,开明

  《春华秋实》(话剧)1953,人文

  《老舍短篇小说》19567,人文

  《福星集》(散文集)1958,北京

  《茶馆》(话剧)1958,戏剧

  《上任》(短篇小说)1958,作家

  《四世同堂》(长篇小说,又名《惶惑》、《偷生》、《饥荒》三部曲)上下册,1959,百花;l—3部,四川人民

  《正红旗下》(长篇小说),人文

  《老舍小说集外集》1982,北京

  《老舍文艺评论集》1982,安徽人民

  《老舍选集》(1—4卷)1982,四川人民

  《老舍戏剧全集》(1一4卷)1982,戏剧

  《老舍新诗》1983,花山

  《四世同堂补篇》(长篇小说)1983,百花

  《老舍散文》1984,百花

  

苗族花山节,是苗族人民的一年一度的重大的苗族传统节日。每年到这个节日,各村的苗族人民都会聚集起来,在一片开阔的土地上,举行活动。其中,花杆是这个节日的重要标志。这个节日很有苗族的民族特色。应该宣传和发扬光大。那么花山节的来历是什么呢?

“花山节”也叫“踩花山节”,是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花山节”的举办者要在山上立一根花杆,前来参加节日活动的人们围在花杆下,进行祭花杆、唱古歌、爬花杆比赛、跳芦笙舞、武术表演、斗牛、对唱山歌等活动。

滇东北和滇南一带苗族,每年农历六月六日过“踩花山节”。传说古时苗族战败流落异乡,想起祖先东逃西散的苦,伤心落泪。一年六月初六,祖先显灵,劝他们不要太难过,应该到高山顶上吹芦笙、唱歌跳舞给我们看。说完天上落下一朵花,挂在一棵树上。

大家围着这棵树歌舞,这年的庄稼长得特别好。从此后,每年六月六,苗家都要穿上节日盛装,到高山上栽一棵花树,举行对歌、跳芦笙舞、斗牛、跳狮子舞、爬花杆等活动。其中,引人注目的是爬花杆,谁爬得高,就把一个猪头和好酒奖给谁。

还有一个传说,过去苗族先民部落遭到外族部落的入侵,苗族民众在首领蚩尤的带领下奋起反抗,终因寡不敌众战败,苗族民众被迫四处流落。为了招集自己的民众,苗族首领蚩尤在山上竖起花杆,让芦笙手吹响芦笙。苗族民众听到熟悉的笙声后,纷纷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花杆下,开始重新生活。从此,苗族人民就在每年的这一天举行“花山节”,以纪念苗族首领蚩尤,庆贺苗族人民重建新生活。

现在,“花山节”已成为苗族人民与其他各族人民交往交流的重要活动。每逢“花山节”,各族群众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花山场,进行文艺表演,开展各种经贸活动。“花山节”已经成为苗族重要的节日文化遗产。

你可能会喜欢:2015年每日财神方位查询表2015年黄道吉日查询一览表大全揭秘国际儿童图书日的由来藏族沐浴节的由来是什么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缘、八字事业、婚姻运势、财神灵签、情感合盘、看另一半、八字测算、姓名速配、一生运势、复合机会,您可以在底部点个赞或者在线咨询(仅供娱乐):http://wwwadxqdcom/xz/

作家简介:

艾青(19103.27—)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1929年在林风眠校长的鼓励下到巴黎勤工俭学,在学习绘画的同时,接触欧洲现代派诗歌。比利时诗人凡尔哈仑给他的影响最大。1932年创作第一首诗《会合》,此诗以笔名“莪伽”发表于同年七月出版的《北斗》第2卷第3、4期合刊。

1932年5月回到上海,加人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并组织春地画社。7月,被捕入狱,在狱中翻译凡尔哈仑的诗作并创作了名篇《大堰河——我的保姆》。接着创作了《芦笛》、《巴黎》等。

1935年10月,经保释出狱。1937年抗战爆发后到武汉,写下《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1938年初到西北地区,创作了《北方》等著名诗篇。同年到桂林,任《广西日报》副刊编辑,又与戴望舒合办诗刊《顶点》,此间较重要作品有《诗论》。

1940年到重庆任育才学校文学系主任,不久赴延安,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工作。此时代表作有《向太阳》等。1944年获模范工作者奖状,并加人中国***。

1945年10月随华北文艺工作团到张家口,后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领导工作,写有《布谷鸟》等诗。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58年到黑龙江农垦农场劳动,1959年转到新疆石河子垦区。1979年彻底乎反后,写下《归来的歌》、《光的赞歌》等大量诗歌。

从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建国后出版的诗集有《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海岬上》、《春天》、《归来的歌》、《彩色的诗》、《域外集》、《雪莲》、《艾青诗选》等。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著作书目:

《大堰河——我的保姆》(诗集)1936,上海群众杂志公司

《北方》(诗集)1939(自费印出);1942,文生

《他死在第二次》(诗集)1939,上杂

《向太阳》(长诗)1940,海燕

《旷野》(诗集)1940,生活

《诗论》(理论)1941,桂林三户出版社

《反法西斯》(诗集)1943,华北书店;1946,读书

《吴满有》(长诗)1943,新华书店;1946,作家书屋

《黎明的通知》(诗集)1943,文化供应社

《愿春天早点来》(诗集)1944,桂林诗艺出版社

《雪里钻》(诗集)t944,新群

《献给乡村的诗》(诗集)1945,北门

《释新民主主义的文学》(理论)1947,香港海洋书屋

《走向胜利》(诗集)1950,文化工作社

《新文艺论集》1950,群益

《欢呼集》(诗集)1950,北京新华书店;1952,人文

《艾青选集》1951,开明

《新诗论》1952,天下

《宝石的红星》(诗集)1953,人文

《艾青诗选》1955,人文

《黑鳗》(长诗)1955,作家

《春天》(诗集)1956,人文

《海岬上》(诗集)1957,作家

《苏长福的故事》(报告文学)署名纳雍,1960,新疆人民

《归来的歌(诗集)198O,四川人民

《艾育叙事诗选》198O,广东人民,1984,花城

《海恋花》(散文集)1980,四川人民

《艾青选集》1980,香港文学研究社

《彩色的诗》(诗集)198O,江苏人民

《抒情诗选一百首》1980,香港时代图书公司

《艾青诗选》1982,外文

《艾青谈诗》(理论)1982,花城

《落时集》(诗集)1982,浙江人民

《艾青抒情诗选》1983,文联

《雪莲》(诗集)1983,黑龙江人民

《域外集》(诗集)1983,花山

《艾青》(综合集)1983,人文

《艾青短诗选》1984,花城

《绿洲笔记》(散文集)1984,四川人民

《启明星》(诗集)1984,百花

《艾青论创作》1985,上海文艺

《艾青选集》(1——3册)1986,四川文艺

5月5日。我国诗坛泰斗艾青逝世10周年纪念日。

在市区求是中学三楼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简陋房间里,语文老师魏国耀以一种最平静的书写方式度过了这一天。

然而这一天他的心里翻江倒海。他从办公桌上随手拿起一本艾青的书,翻开,艾青的音容笑貌便活生生地展现在他面前。

在过去的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在这个只有一张床、两张桌子和一个衣柜组成的既是厨房又是卧室的房间里,魏国耀的生活与这位伟大的诗人紧紧联系在一起,他完成了约15万字的22集电视剧本《艾青》。他恍然觉得自己已经走入艾青所生活的那个时代,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很多时候,他一边写,一边潸然泪下……

“在我面前,艾青是活着的。是的,艾青正向我们走来!”

为了艾青来到金华

事实上,魏国耀老师与艾青的联系早在20多年前就已经发生。

魏老师是湖北赤壁人,上世纪80年代初,同许多当时的文学青年一样,在武汉师范大学(现湖北大学)求学的他热爱文学创作。1983年,在写毕业论文之前,魏国耀准备了一个选题———关于艾青的文学创作。

“当时我的认识是肤浅的,只是觉得艾青是一位有名的前辈。当我着手去搜集资料准备写这篇论文时才发现,关于艾青的资料非常少,论文没法展开来写。于是只好放弃,去写鲁迅。”魏国耀说。

虽然关于艾青的论文没写成,但这一次放弃却成为魏国耀心头永久的牵挂。大学毕业后,魏国耀去过工厂,到温州、台州等地当过老师。其间,他看了许多艾青的作品,读了一些研究艾青的书,对艾青的了解渐渐地深入。有时候,他会问自己:“为什么对艾青的兴趣会同对鲁迅的一样浓烈?”而答案很快就找到:“是艾青的人格魅力感动了我,艾青是刚正不阿的,作为一个文化人,我觉得自己的个性中也有这一点,因此看艾青的书总能激起强烈共鸣。”

去年8月,应求是中学的邀请,魏国耀来到金华任教。作为一名高级教师,他在金华的年薪跟在温州相比要差数万元,然而他不在乎,因为到金华来,那桩纠缠了20多年的心事终于可以了结了。魏老师这样描述他当时的感受:“来到金华,去书店里一看,哇,有那么多关于艾青的书,有许多书在外地的书店都是找不到的。我去了艾青纪念馆,去了傅村艾青的故居,还跟艾青研究会的负责人有了交流。我没有想到,在金华人的心目中,艾青的地位是这么高!”

丰富的资料使魏国耀对艾青的研究如鱼得水。他一有空就读有关艾青的书,课间休息或学生们晚自修时,他也会捧一本艾青的书在读,以至于学生们也对这位语文老师的痴迷感到不解,追问他:“你为什么这么喜欢艾青呢?”他总是笑而不答。

今年3月初,与求是中学副校长、艾青研究会会员邵介安的一番交流,终于让魏国耀下定决心写《艾青》这个剧本。

45天写成22集剧本

写艾青的书很多,但其中大多是评论作品和回忆录,小说、剧本都没人写过。魏国耀先列了个提纲,给邵介安老师和艾青研究会相关负责人过目,大家都觉得不错,鼓励魏国耀写下去。当时,艾青研究会会长叶锦说:“要写好这个剧本,恐怕得花两三年的时间吧。”

从3月10日开始,魏国耀开始写《艾青》。凭着对艾青生平、思想和创作的深刻了解,从写剧本的第一天开始,魏国耀的思绪就如洪水般决堤而出,在他脑海中奔腾汹涌。写作时,他总能不假思索地对某个细节、某个故事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以镜头式的语言把它描述出来。“在写剧本的过程中,艾青仿佛活生生地在我面前,我能够了解他的思想,感受到他的喜怒哀乐。往往是写到哪个场景就知道该如何展开,而不需要过多地思考。”魏国耀说。在这样一种思绪的带动下,他的写作状态非常好,思路从来不会被任何事情所打断,甚至连课间休息的几分钟也能写上一两段。

在魏国耀看来,写《艾青》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与艾青对话的过程。不过,这个对话的某些环节,是通过一些别人难以想象的方式完成的。很多时候,魏国耀会翻开一本书,看书中艾青的照片,彩色的,黑白的;单人照,合影照,他都看得仔细。从照片中,魏国耀尝试去解读、想象艾青:他在那个年代穿什么,是怎么笑的,又是怎么怒的?这样的想象总使他能更进一步地接近艾青。在写到艾青所经受的磨难等情节时,魏国耀就会完全地沉浸在角色中,禁不住流下眼泪……

《艾青》原计划是写20集,可是写到后来,魏国耀难以控制住自己的思绪,就多写了两集。4月25日,22集电视剧本《艾青》初稿完成,前后只用了45天的时间。

渴望尽早将《艾青》拍成电视剧

《艾青》讲述的是艾青从6岁一直到去世的生活、创作和思想,但最主要是集中在艾青的青年时期(23岁至31岁),用魏国耀的话来说,“这是艾青之所以成为艾青的最重要的一个时间段”。魏国耀以艾青的性格为出发点,以其创作思想为背景,描绘出了一个非常生活化的、真实的艾青。与此同时,魏国耀非常重视观众的心理,在剧本中融入了许多充满趣味的情节,“事实上,艾青是一个幽默的人”。

剧本写好后,魏国耀就开始盼望将它拍成一部电视剧。目前,他正在把手写稿打印出来,同时作进一步的细化处理,充实剧本的内容。他说:“现在这个剧本已经完全可以用镜头来说话了,如果能由金华本地的影视公司来把它拍成一部电视剧,那就最完美了。艾青是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他是一个很正直、很真诚的人,一生都在为时代而歌,我相信这部电视剧拍出来会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谈话间,突然觉得魏国耀老师的脸庞、身材跟艾青颇有几分相似,一聊,魏老师自己也有同感,并开玩笑说:“要是有这个条件,我还真想演艾青呢。”

剧本打印好后,魏老师准备先把它送给艾青研究会相关负责人及专家们看一下。他还特别想见一见艾青夫人高瑛女士,虽然在写剧本时从高瑛写的《我和艾青的故事》一书中得到了很多的启发,但他觉得,要是能与高瑛女士当面聊一聊,肯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接下来,身为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的魏国耀还打算用书法把艾青的几首名诗写出来,用自己的书法作品来表达对诗人的敬仰之情。“到金华来之后,特别是写完剧本之后,艾青在我心目中的形象越来越高大,在我面前,艾青是活着的!”

“世纪文学60家”书系的出版,旨在囊括20世纪华文创作的精华,展示具有经典意义的作家作品,打造一份适于典藏的精品书目。她凝聚了数十位专家的心血,寄括着数以万计的热爱中国现当代文学读者的殷切希望。我们期望她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和历罗的淘洗,像那些支持这项事业的朋友们所祝愿的那样:“世纪文学60家”将作为各大图书馆的馆藏经典,高等学校文科考生和文学爱好者的必读书目为世人所瞩目。

这是一次成功的创作实践,是中国当代文学一个重要的收获。

他的光芒给一切命运不幸者以温暖,给无数真理追求者有以信念,给所有心灵受创者以勇气。他,就是被智利大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巴勃罗·聂鲁达称为“中国诗坛泰斗”的艾青,本书精选了艾青一生的创作精华。他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他的诗让读者宣泄心中的痛苦和烦恼,但并不让人消沉、绝望,而是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快感。

我生活着 故我歌唱

第一辑 大堰河

会合

当黎明穿上了白衣

阳光在远处

那边

透明的夜

大堰河——我的保姆

叫喊

芦笛

巴黎

马赛

监房的夜

画者的行吟

古宅的造访

我的季候

泡影

辽阔

卖艺者

晨歌

春雨

太阳

煤的对话

生命

浪笑

黎明

死地

复活的土地

他起来了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第二辑 向太阳

我们要战争——直到我们自由了

手推车

北方

骆驼

补衣妇

乞丐

……

第三辑 黎明的通知

第四辑 归来的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071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