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大帅中的纲子

马大帅中的纲子,第1张

  网上找关于赵刚的文章

  钢子:我没有过浪漫的爱情

  《马大帅》中比较帅气的人物当属小翠的梦中情人钢子了,他的讲义气、够哥们及与小翠的浪漫爱情正经

  打动不少女性观众的心。昨天,由钢子又变回到赵本山经纪人的赵钢接到记者电话时说:“虽然《马大帅》中

  我演了场挺浪漫的爱情故事,但我一生中都没有像别人的爱情那么浪漫过。”曾经的驻唱歌手

  观众还记得《马》剧中钢子在“维多利亚”唱卡拉OK那场戏吧,其实那首《朋友,别

  哭》是赵钢在现场实地演唱的。昨天,他在电话里才透露,虽然没有经过音乐方面的专业训练,但以前他在深

  圳当过歌厅的驻唱歌手,后来由于在当地广东歌较流行,他又不太擅长广东话,就不唱了。“然后就自己做生

  意了,跟娱乐有关的。”赵钢回忆道:“那时可以说我成功得很早,生意场上算小有成就吧。一路做了几年生

  意,有成功也有失败。”由朋友到赵本山经纪人

  赵钢坦言,在他生意失败时是身边的很多朋友帮他度过窘境,“有了这帮朋友,我感到很幸运。”赵钢认

  为就对朋友讲义气而言,他与剧中的钢子很接近。据赵钢讲,其实是在《刘老根1》拍摄前,赵本山找到他的,

  并对他讲:“你就别做生意了,爱冲动,来帮我吧。”刚开始赵老师还点拨道:“以前是朋友,今后是工作关

  系,慢慢来。”于是,赵钢便由一名生意人变身为赵本山的经纪人了,一跟就是3年。一生没有浪漫爱情

  剧中的钢子有种大哥风范,够朋友又敢爱敢恨,是小翠等女孩心仪的对象。可赵钢在电话里却认真地说:

  “我一生中就没有像别人的爱情那么浪漫过。”听到记者的笑声,他接到:“真的,其实我也挺纳闷,但接触

  我的女孩中真没有对我有想法的。”对于这种浪漫能否发生在未来,他淡淡地说:“不知道。”不过就剧中小

  翠的表演,赵钢认为:“她演得挺好的,一个孩子,能演到那程度,不错的。”而他的表演如何,赵钢却套用

  赵本山的评价,他说年初二,赵老师打电话到他丹东的家里:“你火了吧,演得不错,反响也不错。”

  虽然“钢子”成功走进了观众心中,不过对于今后会否向歌坛或是荧屏发展,赵钢明确表示:“唱歌不太

  可能,拍戏还是听赵老师安排,目前我还是想做好我的本职工作———经纪人。”本报记者 孟园园

  经纪人赵钢《马大帅》中担重担

  强将手下无弱兵,熟悉赵本山的记者都知道,本山老师有个很帅的经济人赵钢。赵钢帮着赵老师办扶贫义演、

  参加春节晚会、拍电视剧,把赵本山的日常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条。如今,本山老师又发现了赵钢的演艺才能,

  让他在新剧《马大帅》中出演了一个重要角色——马大帅的“准女婿”刚子。

  刚子“很男人” 感情戏很多

  记者在开原见到赵钢时,《马大帅》剧组正在开原市看守所外拍外景。

  那天正下雪,剧组拍的是马大帅的女儿小翠到监狱里看刚子,却遭刚子拒绝的一场感情戏。小翠的饰演者是年

  仅16岁的殷曦梦,只见她在大雪地里流着泪奔跑——这一切可都是为了赵钢啊!

  赵钢跟记者介绍说,剧中的刚子是个坚强、内敛、义气、天大的事情自己扛着的人,总之“很男人”。刚子的

  弟弟因吸毒而堕落,后来死于非命,刚子怀着一颗为弟弟复仇之心开始自己抓毒贩。在这期间,他结识并真心

  爱上了马大帅的女儿小翠,但是因为他要复仇,害怕不能给小翠幸福,又几次伤害了小翠,最后也没能真的跟

  小翠结合。所以围绕他的感情戏很多。

  本色出演 全无压力

  “从幕后的经纪人转到前台来当演员,你的压力大吗?”本以为面对这样的问题,赵钢会诉诉当演员的苦,可

  他却说得非常轻松。“我没什么压力,因为导演是赵老师。他给演员说戏非常细致,有他在我什么都不怕。”

  赵钢以前曾在《刘老根》中串过小角色,但是毕竟没受过什么专业训练,他的自信和放松完全是来自对赵本山

  的信任。“我1992年认识赵老师,就觉得他人太好了。2000年开始当他的经纪人,和他在一起,我学

  到了太多东西,彼此也非常熟悉。我知道他对自己的艺术作品要求很高,知道他为了让全国观众开怀大笑付出

  了多少,更知道他有极高的艺术追求,所以当他说,‘刚子这个角色我看你行’时,我因为他对我的信任而自

  信,再没想别的,高高兴兴就接了。”

  接下刚子这个角色后,赵钢越熟悉刚子就越喜欢这个角色。“我觉得刚子的个性跟我自己的确很像,外表刚强

  ,内心感情丰富,所以算是本色出演。这个人物有很多动情点,很多感情戏。”其中最让赵钢难忘的是刚子去

  铁岭抓毒贩,小翠苦苦找他,最后在大雪夜里,在刚子家门口等了一夜。刚子第二天回来,看见一身雪的小翠

  ,眼泪刷地就流下来了。赵钢说,“那一刻,我入戏很深,真的觉得我应该好好待她,让她一辈子幸福。但因

  为身不由己,很难让她幸福,所以特别难过。”

  工作像吃饭 多少无所谓

  赵钢从小就学乐器,对艺术很感兴趣,但是这也只限于爱好,没有经过正式的科班训练。后来自己开始做生意

  ,机缘巧合认识了赵本山,而且两人非常投缘。2000年赵本山在丹东拍戏,那里正是赵钢的老家。从那时

  开始,赵钢开始帮赵本山,并继而成为赵本山的经纪人。

  赵本山是“国宝”级的艺术家,追求高、演出多、活动多,所以给赵本山当经纪人绝对不轻松。加上还要在《

  马大帅》中演角色,赵钢的工作状态可想而知。但是他说得还是很轻松(真有点天大的事自己扛的架势),“

  工作对我来说像吃饭一样,今天多点,明天少点,没什么的。关键是我跟着赵老师,我特别知足。”

  我做本山大哥的经纪人

  “钢子这小子是成熟了!”听着向来不轻易表扬“自己人”的本山大哥这样肯定我,我这个大男人竟然当着众

  人的面流泪了。

  2004年4月中旬,全国各地电视台纷纷播出电视连续剧《马大帅》,观众在随着幽默剧情开怀畅笑的同时,眼球

  纷纷被剧中的不良社会青年“钢子”吸引。“钢子”帅气、眼神凌厉,举手投足间带着一股杀气,观众称赞“

  钢子”的表演老练、到位。其实,饰演“钢子”的赵钢压根儿就没学过表演,他是赵本山的经纪人,他和赵本

  山之间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哥们”情谊。下面,就让赵钢的叙述带我们走进他与赵本山的情感世界。

  本山大哥欣赏我

  我和本山大哥相识于1993年9月18日。那天,我和一位朋友到沈阳参加辽宁本山影视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的开业典

  礼。经过短暂的接触,本山大哥对我印象很好,就让我在开业典礼的当天做他的秘书,帮他打理一些事情。那

  天的合作,不仅增进了我们彼此之间的友谊,而且本山大哥对我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开业典礼结束后,我依

  依不舍地离开了本山大哥回到丹东,继续做我的生意。说真的,离开本山大哥那段日子我非常想他,他名气那

  么

  耿直、坦率的赵钢为赵本山所欣赏

  大,那么受广大观众喜爱,却又是那么平易近人。在和我的交往中,他像个老大哥,让我对他有一种特别信任

  、特别依赖的感觉。

  之后的几年期间,我做生意做得并不如意。我做过电子娱乐城、歌厅、桑拿、酒店等行业,但都不很理想,当

  时的境况让我不好意思见本山大哥,只是在过年的时候给他打个电话,道声问候。

  和本山大哥再次相聚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有一天,一个朋友让我帮忙请本山大哥做一家企业产品的形象代言人

  ,于是,我和本山大哥又走到了一起。当他得知近年我的处境后,认为我不适合做生意,就主动对我说:“钢子

  ,你如果有困难,有需要我帮助的事情,尽管说,我来帮你。”听了本山大哥这一番话,我很受感动。

  2000年3月,本山大哥来到丹东拍摄电视连续剧《刘老根1》,即将开机时,本山大哥对我说:“钢子,你先把你

  的生意放一放,来给我帮忙吧。”当时,我手里有30多万,我对本山大哥说:“要不,我把手里的30万放在你这

  里,算我入股吧。”本山大哥笑了,说:“算了吧,你别入股了,你还是给我当经纪人吧。”当时,我有种受宠

  若惊的感觉。我在欣喜的同时也怀疑自己,我从来没做过影视这个行业,我能行吗?本山大哥看出了我的心思

  ,说:“我看你行。不懂就学嘛!”本山大哥的鼓励增添了我的信心。

  我从小酷爱文艺,7岁开始学习黑管、二胡;14岁进了丹东市歌舞团艺校学舞蹈;20岁成了丹东市孔雀歌舞团的

  舞蹈演员兼歌唱演员。我24岁下海经商。我知道能够到本山大哥身边工作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本山大哥

  能这样信任我,说明他真把我当哥们了。我认真考虑了一番后,就正式当起了本山大哥的经纪人。我尽心尽力

  地帮本山大哥打点着一切,本山大哥就一些事情征求我意见时,我总是直言不讳地说出我的看法。本山大哥对

  我这种说真话、从不掩饰自己想法的性格非常欣赏,他好几次用喜爱的口吻笑着对朋友说:“你们看钢子那大眼

  珠子瞪着的样子!他最‘傻’了,天底下没有谁比他更‘傻’的了。”

  本山大哥“修理”我的坏毛病

  本山大哥非常信任我,把整个剧组的财权都交给了我。一天夜里,本山大哥跟我聊天,他说:“钢子,你经商这

  么多年,你知道你失败在哪里吗?”还没等我回答,他接着说,“我给你分析了,原因有三条,一是你讲义气

  讲过了头;二是你不拘小节,失去了不少机会;三是你太冲动,从不提防他人。一个人要想真正成熟起来,做

  事必须要有分寸,还得有胸怀,心思还要细密……注意:胸怀和心思细密并不矛盾。”停了一会儿,本山大哥又

  说:“这些年你净自己当老板了,这回到我身边,就委屈你了,你先给我从小事做起。”

  本山大哥是那种粗中有细的人,生活中,他可以忙忙活活地把衣服穿反,把袜子“配错对”,但对重要的事情

  ,他一件都不会忘记,重要的电话,他每一个都记在脑子里。我到他身边以后,他就把记录近期要做的事项以

  及重要电话号码等杂事全部交给了我。老天!这可苦了我。说不清什么原因,我最怕干这种婆婆妈妈的事情了

  ,我传话常常说错人名,拨打电话总得重拨一次才能拨对。看见我手忙脚乱的样子,有时本山大哥也很着急,

  但他从不批评我,实在急得不行时,他就在我身边走来走去,一边走,一边嘟囔:“这可咋整!”他越是嘟囔,

  我越是手忙脚乱,常常一件小事处理完,我已是满头大汗了。后来,本山大哥让我准备一个本子,把所有重要

  事情都一一列下来再处理,情况才好起来。

  我还特别害怕在重要场合中处理本山大哥临时交给我的小事。有一次,本山大哥参加孟欣组织的一次演出活动

  ,他在那次演出中要唱电视剧《刘老根》的主题歌。演出前,我们录好了两个版本的配曲。临上场时,本山大

  哥把两盘磁带都交给我,并交代我把“入选”磁带交到录播间去。可是,本山大哥刚一转身,我就分不清哪盘

  跟哪盘了,最后,我竟然把那盘被淘汰的磁带交

  赵本山(左)为赵钢量身订做了“钢子”角色

  到了录播间。结果弄得本山大哥在台上很尴尬。他从前台下来时,我看得出他很生气,但他没有多说什么。从

  那以后,凡是遇到这种情况,我就会用笔做好记号。

  本山大哥也讲义气,但他讲的是理性与情感并重的义气。他在沈阳有公司有戏院,身边徒弟众多,但他的合作

  者和徒弟们没有一人因为经济问题说过他半个“不”字。

  本山大哥对艺术的感觉特别准。每年提交给“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小品,都是小品作者拿出本子后,由本山

  大哥进行二度创作的,但本山大哥从不对人提起这些事,他把功劳全都归到了他人身上。

  对同行,本山大哥胸怀非常宽广。2001年春节前,他和范伟、高秀敏在“央视”排练小品《卖拐》,到最后所

  有节目联合彩排时,大伙儿才发现节目总用时比原计划超出了4分钟,这就是说:潘长江的小品《3号楼长》将要

  被拿下。当时,本山大哥硬是与范伟、高秀敏一起,将《卖拐》压缩了1分40秒,让潘长江顺利地当上了“楼长

  ”。

  本山大哥很爱护我,但我处理事情不圆滑却让他头痛。一次,一个曾经受过本山大哥不少恩惠而后来又曾经对

  不起本山大哥的人上门来了,我将那人拦在门外,看着那人并不真诚的笑脸,我说:“本山大哥正在休息,他没

  时间,你有什么事吗?跟我说吧!”我们说话的声音吵醒了正在屋里睡觉的本山大哥,他批评了我,然后客客

  气气地把那人请进了屋。等那人走了,本山大哥对我说:“钢子,你这脾气得改。你的耿直、坦率、疾恶如仇是

  我欣赏你的地方,可是你得把这种性格深藏在心里,不要那么外露。哥让你不外露并不是让你学会世故、圆滑

  ,你要知道,不外露,不撕破那层纸,才不会伤害别人的自尊,才不至于把别人推向极端,才能给别人改正缺

  点的机会。谁不会做出一些不对的事情?人家只要改了,那他就仍然是我们的朋友。”

  本山大哥就是这样用他的真诚和宽厚渐渐地改变了我,我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

  本山大哥送给我一家公司

  2003年3月,本山大哥觉得我可以离开他独立工作了,就在北京成立了“开原本山影视广告有限公司”,公司主

  要负责本山大哥的对外宣传、商务活动、影视演出活动、签约等工作和广告承揽等事宜。

  在本山大哥身边的两年里,我不仅改掉了自身的性格弱点,还跟本山大哥学会了怎样与人谈判,怎样处理错综

  复杂的问题等等。通过我的努力,我将公司经营得让本山大哥比较满意。

  公司成立之后,我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抓了《马大帅》这个选题。本山大哥家里有一个“一根筋”式的工作人

  员,说话做事非常搞笑,本山大哥想以这个人为原型拍一部“农民进城”的喜剧。我和本山大哥把北京中天润

  影视策划有限公司的制片人郭丹请到沈阳,把本山大哥想拍一部“农民进城”的喜剧的想法跟她说了一下,她

  非常愿意合作。我们又找到了**《没完没了》的编剧白铁军,开始了电视剧《马大帅》的创作。

  这个剧本的创作难度很大,直到10月4日开机时才写了五集。为了不影响拍片进度和本子质量,本山大哥又像拍

  《刘老根》一二集时那样亲自上阵。他和我、郭丹、白铁军、范伟及铁岭市的两位作者一起侃剧本。《马大帅

  》于10月4日正式开机,到12月22日关机,再加上22天的后期制作,我们足足折腾了102天!

  2004年1月是本山大哥最忙的一个月。《马大帅》关机仪式之后,本山大哥的心就“分”成了好几瓣:“央视”

  搞首届小品大赛,他是评委会主任;“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他必上,然而距“除夕夜”只剩下十几天了,他的

  演出脚本还没有准备好;电视剧《马大帅》后期制作正在进行。我从没见过一个人面对这么多事情能像本山大

  哥那样忙而不乱。

  1月1日、2日、3日,本山大哥都在小品大赛现场平静地参加评奖,4日晚,“意外”发生了:本山大哥的徒弟张

  小飞夫妇应邀参加了小品大赛的颁奖晚会,并表演了“二人转”版《刘巧儿》。开始时,两人的开场白和乐器

  表演都非常好,赢来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但随着演出的进行,正如电视观众所见,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

  也许是本山大哥太爱惜他的徒弟,也许是本山大哥最清楚“二人转”艺术走进“央视”的不容易,平常做事非

  常稳重的本山大哥在那一刻说出了他内心的感受……

  作为经纪人,我明白本山大哥此时已被多种情感缠绕住了,要想让他从反常的心境中尽快走出来,必须帮助他

  理清思路。我说:“本山大哥,弘扬‘二人转’艺术是您多年孜孜以求的事情,让‘二人转’走进‘央视’也是

  您这些年工作的重点,但我们弘扬的是没有脏口的‘二人转’,您不能因为有脏口的‘二人转’影响您的形象

  啊!”我的一番话把本山大哥说醒了,在随后与“央视”有关人员的沟通中,本山大哥也感到他当时的语言确

  实有些过了。

  这件事对本山大哥触动很大,那晚,他一夜没睡。他召集有关人员连夜拿出了小品《送水工》的本子。本子定

  稿后,本山大哥轻松地说:“我们只有用实际行动回报喜欢和支持我们的观众。”

  本山大哥和我都没有想到,“央视”这件事在全国电视观众中反响会那么大,据说有个网站一夜之间关于此事

  的议论就突破了万条大关。这时的本山大哥很冷静,他让我关了手机,暂时切断与外界的联系。

  本山大哥按部就班地做着他该做的事情。除夕之夜,他和范伟、高秀敏的小品《送水工》如期上演了;正月十

  五,本山大哥和他的徒弟们带着《刘老根》主题曲如期出席了元宵晚会的演出。

  春节前后到正月十五这段时间,我一直留在北京处理各种事情。正月十六,本山大哥要回沈阳了,临别之际,

  一个朋友说:“本山大哥,你身边如果再多几个钢子这样的人,就更好了。”本山大哥瞅着我,点点头,动情地

  说:“是呀!这些年,我从不表扬钢子,一直在批评他,他是在我的批评中长大的。钢子这小子是成熟了!”听

  着向来不轻易表扬“自己人”的本山大哥这样肯定我,那一瞬间,我这个大男人竟然当着众人的面泪光闪闪…

  …

  赵本山的《马大帅》及其续集已播出几轮,好评如潮,各地电视台也都创下收视新高。在这部戏中,赵本山和

  范伟表演很聚人气,一些新面孔也令观众非常喜爱,其中就包括扮演“钢子”的赵钢和出演“吴总”的邓小林

  。前不久,在某媒体与《马大帅》部分演员的聚会上,我端着酒杯和这两位人气渐旺的演员闲唠起来。

  先见到的是赵钢。我故意逗他:“钢子,咱俩整一个呀?”

  “啊哈,你也东北银(人)哪!” 赵钢笑道。他比在电视里看着更帅,完全没有剧中那种小混混的匪气,举

  止顾盼俨然一位都市新贵。看得出,他没想到在这里会遇上我这个女老乡,眼光立马就近了。

  “喝酒?我可不行。怕,见酒就怕!”

  “你在戏里可没少喝酒啊!”我问。

  “那不是演戏嘛!”

  “戏里喝的是真酒?”我追问。

  “有真的也有假的。” 赵钢说,“不知咋的,我一进戏就端那真的喝。别说,喝真酒,有感觉,表演到位。

  ”

  说到表演,赵钢强调,他本是赵本山的经纪人,已经合作五年了。他在《马大帅》里才第一次“触电”,而且

  还“电”得不轻,上来就扮演了一个挺重要的角色。赵钢说,最初看剧本的时候,大家琢磨要让剧中小翠的命

  运更曲折些,就编排了她从农村逃婚出来的情节,设计了一个老板来追求她。可本山哥还嫌不够,说,“还不

  行,还得让小翠不喜欢这个老板,自己选上了一个讲义气的、有血有肉的、在社会上混的男人。这个人物就让

  赵钢演!连名字都不改,就叫钢子!” 赵钢一听吓坏了,说:“哥啊,这可不行,我哪会演戏啊!”哥笑道:

  “我说你行你就行,就照你的本色演呗!”

  赵本山慧眼识才,赵钢也没辜负本山哥和大伙的期望。他把那个重情重义、性格刚毅的钢子表演得非常到位,

  得到了观众们的喜爱,也成了《马大帅》的又一个亮点。有评论说,他是新一代硬派性格演员。

  “开头这么好,你今后就演下去吧!”我说。

  “看情况吧。”赵钢说,“我的首要任务还是帮本山哥处理好内外事务,让他全力以赴进行艺术创作。”

  生活中的赵钢就是这样讲义气,与剧中那个同样讲义气的钢子多少有些相似之处。他读中学时就利用课余时间

  经商。暑假里,把借来的1500元钱缝在内裤里,挤上火车就去了广州。中暑、吃盒饭、睡在无人居住的空房子

  里。那次,他雇了辆摩托绕过检查站去进货,准备带回家去卖,可在他回来的火车上,他进的打火机发生爆炸

  ,赔了个精光,还被警察带走盘问了几番。以后,他又自办企业,坎坎坷坷,饱经沧桑,不算成功。不过,有

  过如此经历的赵钢可没沦落成电视剧里的小混混,他办事认真,对人负责,在演戏的同时,他还担任《马大帅

  》的制片主任,剧组遇到的大小困难都要设法解决。

  这样一个男子汉居然不爱酒?我不信。也是借着酒劲,我说话的语气也变了,问:“钢子,我问你……”

  “问啥?说!”东北人的豪爽,让人从心里透亮。

  “你平时真的一点酒都不喝?”

  “以前喝过,喝的最多的时候是在深圳。” 赵钢的眼里显出一丝忧伤。“我从小就在少年宫学声乐和舞蹈。

  毕业后,分配到一家歌舞团当演员,后来辞职闯深圳,在夜总会演出,那段时间挺憋屈的,半夜蒙在被子里掉

  眼泪,有时就借酒浇愁。所以,我现在一般不喝酒。”

  “可我听说你为剧组还喝醉过?”我还是三句话不离酒。

  “啊,那次可给我整怕了!” 赵钢说起那次喝酒的事。

  那次是为了片子的事,赵本山率剧组成员赴某地方宣传部长之约。酒桌上,部长将赵本山的军,说:“你能让

  你的兵连喝这三杯酒,这件事就按你说的办了。” 那不是一般的酒杯,是一个喝水用的大杯子。关键时刻,赵

  钢端起那个大杯,照量了好几下,从心里打怵,那也不能给本山哥丢面子啊!他一咬牙,连干三杯,接下来的

  事就全不知道了。之后,赵钢的脸一个礼拜都是青的。

  “就那次把我喝完了,到现在是滴酒不沾。” 赵钢说,“不过我爱酒,喜欢收藏。家里有好多名酒了,有的

  年头还挺长。”

  正听赵钢唠着,在《马大帅》中扮演吴总的邓小林端着酒杯来到我们面前。他面若桃花,想必已喝了不少酒。

  邓小林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81年开始学相声。谈及当时的动机时,他说非常简单,就是喜欢。1986年

  ,邓小林遇上了白桦,两人一搭档,就被观众承认了。他们俩在重庆曲艺团自编、自导、自演相声,并经常上

  山下乡演出,靠着天赋加勤奋,他们的相声在四川和大西南扎下了根。《学唱》是他们代表作,曾应邀在央视

  晚会演出过。在这个段子中,他们唯妙唯肖学唱了郭兰英、李谷一、马玉涛、殷秀梅、才旦卓玛等十几位女歌

  唱家的歌曲,诙谐幽默。

  然而幽默的邓小林在他扮演的吴总身上可没表现出来。剧中的吴总虽然善良,却接连遭受破产后婚姻失败的打

  击,除了憋屈还是憋屈。作为一个外放型的相声演员,邓小林硬是演了一个郁闷、压抑、委屈、窝囊的人物,

  让人不得不叹服。

  儒雅的邓小林喜欢喝酒,也有酒量。他说他喝了酒爱亲人。

  “ 什么?”我好像没听清楚。

  “亲人,用嘴亲别人的脸。”小林认真得像个孩子。

  “不光亲男的,女的也亲。”赵钢在一旁添油加醋。

  赵钢说的是阿威来劝吴总的那场戏。拍吴总喝多了,邓小林就真喝多了,还即兴加了台词。一直到戏拍完,怎

  么拍的他都不知道。导演说结束了,他下来就抱着导演亲,本山大哥没办法,躲进房间里,他就跟进去,把赵

  本山给亲急了。

  “我觉得喝完酒,人就进入了一个特别超脱的境界,整个人被融化了一样,是透明的。喜怒哀乐,爱恨情愁,

  直抒胸臆,一览无余。”

  “您都什么时候喝酒?”

  “人类喝酒都是共同的,喜悦和悲伤的时候都不能没有酒。戏里戏外,没有酒都不行。”

  在邓小林看来,剧中的吴总是个儒商,很有涵养。他认为吴总应该属于那种下海的文人,心里才有许多浪漫的

  憧憬,所以才可能有了对小翠的这份执著,所以才有了很多平时想说却不敢或不便说的话。戏里的郁闷太多了

  ,邓小林说自己最盼望的是演到生气时喝酒的戏,因为喝了酒,人就不装了。这时侯,你是人,一个纯粹的男

  人!虚伪的矜持没有了,面具和盔甲抛开了,哭也好,笑也好,喊也好,你能做一回你真正的自己……

  酒后吐真言,这是邓小林。

  不喝酒也能吐真言,这是赵钢。

  有意思的是,他俩恰好是剧中马大帅的前后两任姑爷,又都是真诚待人的男子汉。不知《马大帅》的编剧是咋

  编的,在戏里让他俩成了情敌。也够难为马小翠的了。

  生活里,马大帅的这两个姑爷和本山是好朋友。

  赵钢的多彩人生

  赵钢是赵本山的得力助手,也是赵本山老师的经纪人,在电视剧《马大帅》中,观众熟悉了他那张英俊的面孔

  。他有传奇的故事,他曾经经商下海历尽困苦和磨难,他曾在演艺歌坛饱尝屈辱和艰辛,在人生的路口,他怎

  样结识的赵本山,在《马大帅》剧中,他如何演绎的“钢子”,辛酸的往事中,男儿为何流泪,拍摄现场,“

  钢子”为何失手,请走近赵钢,解读赵钢。

  据知情人介绍,赵钢扮演的“钢子”,有很多地方与他有相似之处:在剧中,“钢子”有经商经历,赵钢在读

  中学时,课余时间就经商。要考高中的暑假里,他借了1500元钱缝在内裤里,躺在火车座席下去广州,中暑,

  吃盒饭,睡在无人居住的空房子里,雇摩托车绕过检查站去“巩北”购手表、打火机等8大包。火车上打火机爆

  炸,他被警察带走。以后他自办企业,虽然赚了一些钱,但饱经沧桑,不算成功。

  在《马大帅》中,赵钢有很多演唱歌曲的场面,而且唱的还不错,生活中的赵钢上学时,在丹东市青少年宫学

  过声乐和舞蹈,遇到了他一生中两位难忘的老师——声乐老师王桂华、舞蹈老师唐叔茂。毕业后,他到丹东一

  家歌舞团当演员,月收入2千多元,后来他辞职自己闯世界,去深圳夜总会演出,因不会粤语、不会唱粤语歌而

  饱受屈辱,半夜蒙在被子里掉眼泪。

  1992年,赵钢因为要办一家

赵本山跟范伟两个人合作的时候,有一场戏就是吵架,这一场戏给人的感觉是非常得好,赵本山不断敲碗,生气到摔筷子,对于两个人搭档很多人表示喜欢,而且两个人搭档很多年,给我们带来的作品也是非常的多。

两个人的合作

赵本山跟范伟两个人合作过很多作品,像《马大帅》,《乡村爱情故事》这些作品里面,我们都能够看到两个人的合作,而且在央视春晚的舞台上面,他们经常给我们带来优秀的作品,但是现如今的赵本山年纪已经大了,他很少录制一些节目,对于范伟他没有赵本山,他在娱乐圈中的发展也是很艰难,但是在巅峰时期的两个人,给人的感觉是非常得好。所以对于这两个人,网友们觉得是黄金搭档。

两个人的默契值

赵本山跟范伟两个人之前也闹过矛盾,因为分红的问题导致了范伟很生气,不过那个时候的赵本山,他做得确实有一些过分,他商演几十万给范伟只有几千块钱,而且还瞧不起范伟,说如果不是自己帮忙,范伟连几千块钱也没有,也是因为这一些原因,两个人分开了很多年,不过到最后的时候,赵本山很是心疼范伟,因为范伟在娱乐圈都没有资源,所以他就邀请范伟来拍摄自己的一些影视作品,所以两个人又再一次合作起来。

赵本山跟范伟两个人的默契值是非常的强,因为两个人合作了很多次,他们也知道彼此所要表达的一些东西,所以两个人在合作的时候,作品都是很成功的。但是对于娱乐圈而言,两个人的离开是一个损失,而且很多爸爸妈妈们,他们看不到赵本山的小品,他们也不再看央视春晚,从这就可以看出两个人的影响力是多么的大,不过网友们还是希望两个人能够再给大家带来一些作品。

近年来随着年轻人的话语权不断提升,许多以前遭人鄙视的文艺作品其口碑有抬头的趋势,《无极》就是个典型例子。

《乡村爱情》与之同理,这部电视早期在网络上的舆情是一片骂声,如今风向似乎变了,也没有人再提赵本山与中传教授曾庆瑞吵架的事情。若是几年前的我,会坚定不移地站在赵本山这一边。但在我度过了一些岁月,经历了一些日子之后。做为一名年轻人、一名东北人、一名对着白山黑水所诞生的赵氏喜剧有感情的人,我要说:《乡村爱情》系列,是赵本山最差的影视作品。

回顾赵本山的电视历程,不难发现他的人生观有着明显的衍进,新世纪前的电视咱们暂且不提。新世纪后首要的电视剧就是《刘老根》。在这部作品中,赵对于东北农村的未来还是充满希望的,主人公刘老根抓住机遇,开办龙泉山庄,最后成为一名成功的农民企业家,从而“先富带动后富”,使整个村落实现了共同富裕。纵观来看,这是一部歌颂改革开放的经典作品,是将政治建设与农村题材结合的典范。另外,官员的形象在剧情中占了很大比重,也有一部分贪官污吏是主人公进步的主要阻力,只是最终邪不压正,他们被新兴资产阶级与清廉的党政干部联合打倒。这也算是经久不衰的一种理想化套路了,值得留意的是,在赵本山以后的电视中,官员的形象几乎是缺席的。

后来,赵本山主演并拍摄的另一高收视的电视《马大帅》。此时,他对于农民显露出了截然相反的态度。男主人公马大帅是一位进城打工的农民工,虽然他的主要目的只是为了找回女儿,但在他的一系列荒唐奇遇下,这个线索已然沦为了一条辅线。马大帅的同乡“镖哥”,更是农民出身挤破头皮想要跻身于城市的典型。这个系列一连拍了三部,每一部马大帅的拼搏都会回到原点,结局也不让人安心——我小时候便是相当讨厌这部剧的,因为它的主题是彻头彻尾的悲剧。赵本山对于农民命运的悲观和迷惘萦绕于整个故事当中,甚至有一点虚无主义的意思了。不过直到现在,我依然对这部剧比较反感,一是因为我不喜欢它的笑料,二是因为它还缺少了最后一“得瑟”、缺少了剑锋所指的答案。若是它能再完美一些,城市盲流“马大帅”的形象几乎可以媲美卓别林了。

如果说《马大帅》中赵本山还有一点点同情心、还对他的衣食父母有着一点点担忧的话。《乡村爱情》系列他便是明显的破罐子破摔了,他抛弃了长期以来压在身上的担子,轻松欢快、头也不回地奔向了市场的怀抱。

《乡爱》的第一部和后面的系列应当分开讲,他们的主旨有很大不同。必须要提的是,第一部的导演叫张惠中,他和“三驾马车”乔杰、崔凯、张超一样,是东北出身的老一辈文艺人才的代表。这些人能导会写,懂戏曲还擅长喜剧,可以说在赵拼搏的前期,利用自己的才华给了他全方位的服务。由于张惠中的参与,《乡爱》第一部的主题比《刘老根》还要纯粹,也更富时代气息——大学生勇敢创业,志在建设家乡。“反哺”的观念紧跟时代脉搏,表现的十分突出。所以第一部的剧本完成度也就最高、最主旋律。

从第二部开始,张惠中离开,有传言是理念不合。这时赵本山完全走上了另一条道路,他的“虚无”态度比起《马大帅》来还要进行地更彻底。

楼上有知友将《乡爱》比作中国版《老友记》,私以为还是过誉了。如果将其比为乡土版《爱情公寓》,那我还是认可的。《公寓》中的诸位年轻人处于熙熙攘攘的大上海之中,生活压力却低得要死,吕子乔没有正经工作还每日能自如出没酒吧,简直是吃软饭之神。对比《乡爱》,不难发现村民的经济水准十分之高,表面上每家都有自己的正经营生,但一但村中发生点什么八卦,马上毫不犹豫地扔下锄头去扯整整一天的淡——即便放下生产也要抓紧斗争,这种觉悟使我辈人望尘莫及。长贵为了招商引资折腾了好几季,直到他死后我也没看出村中人们的生活水平、生产方式发生什么变化。

《爱情公寓》因为抄袭而饱受恶评,但在此我无意针对这一点。因为我认为除却这方面,它同样缺少价值。主题空虚,看似有趣的人物关系也是空中楼阁,非要说的话,它的市场地位要高过它的艺术地位。

在解放的前一年,参加东北土改的湖南人周立波写下了著名的“山药蛋派”小说《暴风骤雨》。其中人物不管是主角还是配角,都比较简单和典型。但是这些人物凑在一起,也能迸发出强烈而感人的戏剧冲突。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国农村题材电视剧却还在利用类似的手段来塑造角色。《乡爱》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十分地扁平化、戏剧化,曾庆瑞批评赵本山讽刺残疾人不无道理。当然,因为历史原因,农村总是会有一些身体缺陷中老年人,这不能算是赵剧的过于夸张。但是不管是扁平化的人物也好、搞笑的残疾人也好,1948年,现代主义作家运用这些人物谱写了一曲农民运动的高歌;2010年,新时期的喜剧之王却只能让他们跳着蹩脚的舞蹈。当这些精心安排的“农民”只为幽默服务的时候,就缺少的一种自然的态度,多了一些可耻的退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0866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4
下一篇2023-10-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