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这两个不太好类比。郭武几人人与杨过并没有血缘关系,哈利和达力是有的。对哈利来说,达力再怎么欺负他,那也是一个让人讨厌的亲戚,多少有一个放在心里的理由,所以在面临生死的时候终究选择和解。但杨过留在郭靖家的理由,只有郭靖和黄蓉的善意罢了,不足成为被欺凌、砍手后依然选择救郭武几人的动机,小龙女都吐槽了杨过才是真的白莲。
杨过的心理状态是有几番转变的,不是什么白莲花从小没爹流落街头时被郭靖发现并收养,而郭靖的身份能力又完美符合一个小孩子对父亲的憧憬,从重阳宫嘲讽全真教不如郭靖就可以看出来杨过是崇拜孺慕郭靖的。在全真教被欺负,气愤郭靖把自己丢到不喜欢的地方不管不顾,这时候还是把郭靖当亲人。
通过侯通海他们得知父亲的死与郭靖有关,并且结合黄蓉不让自己学武,开始怀疑郭靖。大胜关得知郭靖长期坚守襄阳,有些触动。郭靖固执于伦理观念使杨过心生愤懑。裘千尺要求杀郭靖,使杨过左右为难,一边是在世唯一亲长,一边是命中唯一。
夺郭襄,还是处在彷徨之中,左右为难。小龙女被逼走,被郭芙砍臂,心生怨恨。夺郭襄,左右为难。小龙女跳崖,黄蓉说谎救人,心情复杂。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尽力帮助郭黄,甚至熔掉了玄铁剑。从这个时候来看,杨过已经完全放弃了杀父之仇,断臂之恨也不再执念。反而被郭靖人格打动,被他的爱国情怀感染,做了杨家将的后代而非杨康的后代。成了真正的大侠。白莲花吗?反观哈利,血脉和解从立意上就低了不止一筹,作者明显没想让他们和解,毕竟是两个世界的人,对于彼此来说,是不是同一物种还两说呢。
惨肯定是杨过惨杨过是个有两下武功,而且下手没轻没重,性格又颇有问题的小子,危险性高。姨妈家是麻瓜,哈利波特是有一定能力来出气对抗的。杨过完全没法打,大家都在练武,他在读书。姨妈家有一个外在人物邓布利多注意着,注定姨妈家没办法太过分。欧阳锋做不到这种效果。姨妈家对哈利波特父母只是讨厌,没有什么真正的仇恨。黄蓉、柯镇恶,和杨过爹是有仇怨的,并且有把杨过和杨康欧阳锋联系起来。
杨过被郭靖夫妇领回去的时候,已经是个半大小子了,哈利被放到女贞路姨妈家门口的时候还是个路都不会走的小宝宝。小朋友总会尿床,拉肚子,感冒咳嗽吧,走要一步步学着走路吧。在小说没有写出来的最初那几年,姨妈和姨夫肯定也是有抱过、哄过哈利的啊。相比之下,杨过就连这点婴幼儿福利都没有,上来就是人间疾苦。
不能单凭一件事就判断杨过童年比哈利惨杨过去找郭靖告状,郭靖肯定会管,哈利简直求助无门。问题是杨过骄傲不愿意告状,而且杨过告状你以为黄蓉不会偏帮女儿?黄蓉暂时容的下杨过就因为杨过不会告状,你不过分我也不过火,一旦告状让郭靖教训女儿,就属于黄阿娘的真正敌人了,杨过自己会蛤蟆功你以为黄蓉不知道?到时候故意弄个手段让杨过以为欧阳峰来救自己了,你猜被郭靖撞见了会怎么样,到时候柯直接要废了杨过武功 , 郭靖也不敢反对。像这样虽然送杨过出桃花岛,但是没废他武功,也就是杨过练蛤蟆功的事给含糊过去了。
黄蓉对小时候杨过战力只有05,是因为她还有约束,只是防御不教你武功而已,不是她战力只有这些,一旦杨过真敢告状,让郭靖责打女儿,伤了夫妻之情,她会让你知道什么叫心狠手辣。说到底,对于家庭纠纷,郭靖这种老实男人就和有爱心的皇帝一样,被百姓敬爱但是没什么用的,黄蓉代表真正有权力的官吏,黄、杨之斗其实是心照不宣都把郭靖给瞒起来的,因为对道德高的男人的同情,不希望他看到太复杂的现实。
程英人淡如菊,端庄娴静,她和陆无双两个人从小一起长大,本来快乐无忧,不幸惨遭赤练仙子李莫愁血洗陆家庄,小小年纪家破人亡。陆无双被李莫愁掳走,程英的遭遇还算好一点,被恰巧路过的黄药师救下还收为关门弟子,传授一身桃花岛武功。
长大成人后与杨过萍水相逢,从开始的对他心生爱慕,慢慢变成芳心暗许,最后发展为非君不嫁。一见杨过误终身这句话好像魔咒一般,不仅误了郭襄,也误了程英陆无双的终身。小龙女跳崖后杨过和程英陆无双义结金兰,结拜为异姓兄妹,杨过是为了小龙女定下的虚无缥缈的十六年之约,却没有考虑过程英陆无双的感受。
杨过明明知道程英和陆无双都喜欢自己,却只能装作不明白,和她们结拜为兄妹也是告诉她们自己的想法,让她们死心,也让自己的心里不再盛下任何人,这份痴情让程英不甘心又无可奈何。程英最后露面是在襄阳城大战中与杨过并肩作战,从此销声匿迹再无音讯,连第三次华山论剑都没有她的身影。
杨过和小龙女隐居古墓,程英去了哪里呢?我分析会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程英真的没有嫁人,和陆无双一起又回到了与世隔绝的绝情谷,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一直到老。第二种可能是程英痛苦过一阵子,然后在合适的时间遇到合适的人,然后和普通人一样结婚生子,白头终老。无论是哪种结局也好,并不代表她不再爱杨过,只是有缘无分罢了。
不过不管程英最后有没有嫁人,她都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把桃花岛一脉武功传承下去。自从襄阳城破郭靖黄蓉牺牲,桃花岛一脉武功怕是就此失传,只能靠程英传承。程英已经深得黄药师真传,虽然功力尚浅,但是她的悟性极高,假以时日一定会把桃花岛一脉武功发扬光大。
由于《倚天》距离《神雕》只有短短百年时间,很多人和事都是有关联的,我大胆猜测一下《倚天》中的明教光明左使、逍遥二仙之一的杨逍就是和程英有关,因为杨逍会使弹指神通,弹指神通是桃花岛招牌武功绝技,只有桃花岛的传人才会被传授,所以程英很可能为了传承桃花岛一脉武功,才故意留下的一脉传承。
综上所述,程英可能守身如玉一生未嫁,但是她为了桃花岛绝技不至于失传,收徒杨逍也是很有可能的。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一般认为后来大名鼎鼎的杨逍,是程英的传人。
程英和陆无双表姐妹用于终身暗恋杨过,一直没有结婚,孤独终老。
程英在射雕侠侣最后出场的时候,是30多岁,并不算老。
随后没多久大宋就灭亡了,元朝建立。
程英是武功高手,寿命不断短,估计活到元朝初期才去世。
而杨逍在元朝末期出现,已经40多岁。而20岁的时候,杨逍的武功已经卓绝,被称为少年高手,曾经击败过峨眉派第一高手孤鸿子。
杨逍的武功很有意思!
范瑶自认为大大不如杨逍,然而他已经是光明使者,武功地位应该在四大法王之上。
可见,杨逍武功极强,是明教仅次于张无忌的第二高手。
杨逍曾经被昆仑派何太冲偷袭刺伤制服,他能够一招之内踢断两人的宝剑。
可见,杨逍武功比昆仑派掌门强得多,很牛逼的。
如此高明的武功,杨逍又是20岁就成为大高手,肯定不是自创的武功,而是学来的。
奇怪的是,杨逍武功如此仅深,他的门派当然是很牛的。
然而,杨逍却从不说他的门派,但我们可以从一些细节看出来。
杨逍会弹指神通,造诣还非常深厚。
众所周知,弹指神通是桃花岛的武功。
同时,杨逍的武功非常华丽,招式多种多样,在少室山营救金毛狮王谢逊的片段中,杨逍将两枚圣火令当成剑、刀、短枪、判官笔、匕首、水刺、钢鞭、铁鞭等二十二套兵刃使用。
这也符合桃花岛武功的精要。
另外,杨逍精通五行八卦,这也是桃花岛的绝学。
由此基本可以断定,杨逍是桃花岛的传人。
但是,桃花岛传人中,梅超风、陈玄风、曲灵风和后来的冯默风都是横死,没有留下传人。
唯一的陆乘风,儿子陆冠英武功平平,始终没有学会上乘武功,连尹志平都打不过,算不上高手。
至于傻姑,还是算了吧。
黄蓉呢?黄蓉其实没有学会什么桃花岛武功。
她跟着父亲学习武功时间太短,只会落英神剑掌等比较粗浅的武功。黄蓉十几岁就嫁人后,黄药师就离家出走,几乎不和女儿见面,当然也谈不上传授武功。
所以比如弹指神通,黄蓉根本就不会。
那么,剩下唯一可能的就是程英了。
程英自己武功虽不是登峰造极,也是第一流的好手,把黄药师的武功都学全了,包括奇门八卦。
可以说,程英作为关门子弟,才是桃花岛唯一传人。
更有意思的是,杨逍也姓杨,杨过也姓杨。
我们合理分析,程英年老寂寞,就收养了一个孤儿,也就是杨逍的父亲或者爷爷,将桃花岛所有武功传给他。
由于相思杨过,程英给孤儿也取姓为杨。
所以,杨逍其实也是桃花岛的传人。
但为什么杨逍从来不说呢?
很简单,后来蒙古人攻破了襄阳,黄蓉自杀殉国。黄蓉既然是著名的反元头领(其实她比郭靖还重要),黄蓉本来的门派桃花岛自然是元朝追杀的对象。
当时黄药师早已死去,程英为了自保,不敢在江湖上自称为桃花岛传人。
由此,桃花岛这个名字就消失了,但武功还是传下来。
所以,程英晚年应该是同表妹陆无双,师姐傻姑,一起终老。最后时刻,程英应该还有这个姓杨的徒弟养老送终,也算不错了。
一见杨过误终身。
一
如果说金庸笔下的痴情女子,哪几位最让人难以忘怀,那么有三人不得不提:程灵素,木婉清和程英。
程灵素为自从第一眼见到胡斐开始,就认定他就是自己的心上人,于是她千方百计帮助胡斐,无论是治病救人,还是献计献策,程灵素都是不遗余力,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只是程灵素生来就不是美人坯子,面黄肌瘦的模样,又天天与剧毒打交道,并没有让胡斐对其动心。并且在遇见她时,胡斐内心已然装着漂亮的袁紫衣,故而胡斐就选择与之结拜兄妹,胡斐此举却让程灵素大为伤心,甚至绝望,以至于她后来会不惜放弃自己的生命。对于程灵素而言,爱上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木婉清是一股清流,她不像王语嫣那般沉鱼落雁,也不像钟灵这般俏皮可爱,但是她却是天真烂漫,如出水芙蓉一尘不染。她不通世俗,却敢作敢为,只因段誉是她自愿揭开面纱让其看面容的第一个男子,她就一心决意嫁给他,即便是后来得知二人是兄妹,她无比绝望,甚至希望一起去死。当然,木婉清是幸运的,后来阴差阳错发现她与段誉不是亲兄妹,最终也嫁给了段誉,收获了自己的爱情。
相比程灵素,程英是幸运的,至少没有过早离世,也有一个表妹陆无双相依为命;相比木婉清,程英又是不幸的,她一生也未能得到自己的爱情,只是把那份执着的爱默默埋藏于心间。
二
程英可以说是金庸笔下最适合做妻子的女子,她外柔内刚,知情达理,聪明伶俐,又低调深沉。
自从在帮助表妹陆无双躲避李莫愁从而再次遇见杨过后,她就被杨过帅气的外表和狭义心肠所吸引,在后来她救下重伤的杨过时,就按捺不住内心的欣喜,在杨过养伤之际,她就一直再写字,写来写去就是《诗经》里面的一句: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就是这一个细节就将程英内心对杨过的爱恋展露无遗,即便是后来为了救杨过把她的半块手绢送给杨过,感觉也没有她写的这四个字更让人感动。
其实,杨过身边虽然女子不少,除去小龙女,还有程英,陆无双,郭芙,公孙绿萼,以及后来的郭襄,这些女子之中,最让杨过认可的还是程英。在小龙女跳入绝情谷底时,杨过怒不可揭,谁的话都听不进去,最终黄蓉就让程英去劝导,也只有程英才让杨过平静下来。可见,在杨过内心,除了小龙女之外,他最相信的就是程英了。
在小龙女离开以后,为了化解体内的情花之毒,杨过就在绝情谷待了一个来月,这段时间就是程英陆无双照顾着他。其实,杨过内心何尝不明白这两位女子对自己的心意,可是自己此生却无以为报,更不可能与二姝走到一起,于是杨过就提议结拜为兄妹。程英和陆无双其实内心都是五味杂陈,却也心知肚明,杨过无非就是用这种方式断了彼此的念想。
最终程英和陆无双就忍住内心的翻涌,表面很开心与杨过结拜为兄妹。也彻底埋葬了内心的那份感情,随后杨过离去,给陆无双留下《玉女心经》,而程英陆无双就回到嘉兴老家,二人相依到老。
三
程英作为黄药师的小徒弟,之前跟随师父四处游荡,可是后来大宋面临着蒙古大军的强压,已然山河破碎。
郭靖和黄蓉虽然一直坚守襄阳,可是襄阳在杨过归隐以后十三年还是被蒙古大军攻破,而郭靖黄蓉都已殉城而死。黄药师估计也在城破之前黯然离世,程英陆无双虽然极少在江湖上露面,可是征战不休的世道她们也是忧烦不已。所以,二人面对如此环境,可能是一起去了桃花岛,很重要的原因也是侍奉师父黄药师终老。
桃花岛也就剩下柯老瞎子,傻姑,以及两位女子,后来她们也都在桃花岛定居,至少可以眼不见心不烦。二人晚年就一直在桃花岛生活,桃花岛也算得上是一个颐养天年之所。
在程英暮年之际,有一次来到嘉兴,却偶然救了一个少年,随后程英就将其带到桃花岛,传授武功,本来她所学武功也是桃花岛武功,五花八门,又有《玉女心经》上的一些武功,她就将这些武功全部传授给他,而这个少年在武功学成以后,就离开桃花岛,开始回到中原行走江湖。
这个少年正是后来的明教光明左使杨逍。他所学的武功也是五花八门,还会桃花岛的一门绝技“弹指神通”,正是他师父程英所传授。
程英陆无双在桃花岛也算是相对安定,她们也基本上不再理会江湖之事,最终就在桃花岛安然度过夕阳岁月。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相信很多读者都是因为这句话而喜欢上程英的,也相信很多读者正是凭借这句话,认为程英一生未曾嫁人。可事实上,金庸压根就没有交代程英的结局。
换句话说,我们不能仅凭这句取自《诗经》的诗句,就断定程英一生未嫁。当然,以程英的性格,以及《倚天屠龙记》中的种种暗示来看,程英应当是一生都没有嫁人的。
那么,在《神雕侠侣》与《倚天屠龙记》这段长达几十年的断档期里,程英到底做了什么呢?最后又魂归何处呢?请看我细细道来。
首先,程英跟表妹陆无双是一定会绑定在一起的。而她二人最可能去的地方,我认为主要有三处:
一处是在嘉兴的陆家庄
一处是在东海的桃花岛
还有一处则是在赤霞山庄
陆家庄是二人出生的地方,桃花岛是程英的师傅黄药师的居所,赤霞山庄则是陆无双师傅李莫愁的住所。无论是到哪里,我认为都是极有可能的。
但是,出于路经的考虑,我认为程英和陆无双应当长期居住在赤霞山庄。
为什么呢?
因为在神雕的结尾,众人分离散去后,杨过和小龙女夫妇曾回到过终南山活死人墓,这一点在倚天的开头也得到了证实。换句话说,就连郭襄都会亲自上门寻找,为此甚至不惜花费了3年的时间。那么,同样深爱杨过的程英,陆无双,她们会怎么做呢?显然也会上终南山。
可是,当她们上得终南山,却久久未能见到杨过夫妇的身影。这个时候,她们该怎么做呢?想要离开,却又怕杨过夫妇没几天就回来;不想离开,一直呆在别人家里也不好。于是乎,她们便就近选择了赤霞山庄,作为自己的居所。如此一来,只要有一丁点消息,二人便可迅速来到活死人墓。
而我们反观陆家庄和桃花岛,一个远在嘉兴,一个则在东海的岛上。住在这么远的地方,纵使武功再好,恐怕也无法及时来往返回吧?因此,程英晚年应该是在赤霞山庄度过的。
其次,在《倚天屠龙记》一书中,曾提及过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他的名字叫杨逍。在这里,我们姑且不谈论杨逍跟纪晓芙等人的爱恨情仇,就只聊聊他所会的一门武功,一门暗示他出身的武功——弹指神通。
在倚天一书中,金庸安排了诸多与神雕有关联的人物出场,而杨逍的这门武功,便揭示了他的一段往事。
我们不妨从整个“射雕三部曲”去推测一下,除去黄药师本人,还有多少人会弹指神通。
曲灵风被杀,陈玄风被杀,梅超风被杀,武眠风早死,冯默风被杀,只剩下一个陆乘风以及程英。此外,杨过也曾得他传授桃花岛武功,傻姑虽然活着但并不会弹指神通,陆冠英资质平平,也未得真传。
因此,能够传授杨逍弹指神通的,满打满算只有两人:杨过或程英。
我认为,这个人就是程英。
她在隐居赤霞山庄多年后,曾见到了一个被人遗弃的男婴,见其模样甚是可爱,便收为了徒弟。随着男婴的不断长大,程英便将桃花岛的武功传授给了他,并取名杨逍。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杨自然是为了纪念杨过,逍则代表了一种逍遥世间的洒脱态度。
而这,是不是像极了杨过与黄药师的性格呢?
以上便是程英的最终归宿。
李莫愁抓到了程英时,见她“肤色白嫩,容颜秀丽”,就随口说了这么一句话,“你这等(美貌)模样,他日长大了,不是让别人伤心,便是自己伤心。”
程英九岁那一年,还说不如今天打死了你,日后大家少些烦恼。
程英没有死,后来这句话果然应验了——为了杨过,她自己伤心了一生。
她侥幸得命。被黄药师收为弟子,侍奉左右。传授她桃花岛武功。性情内敛,武功中上,表妹陆无双武功低微,牙尖嘴利,往往因自不量力而惹事生非,得罪人后多由程英替她收场。
很多年后,三十多岁的她曾经念过一首词:“问花花不语,为谁落?为谁开?算春色三分,半随流水,半入尘埃。”旁边黄蓉听了都不忍心,只能叹息。
程英心系杨过,绝情谷一役后,小龙女离去,杨过为断绝程陆二人之念,与二人义结金兰,以兄妹相称,她最后终身未嫁,与表妹陆无双相伴一生。
程英一生未嫁,她最终的归宿,自然是和陆无双一起,在桃花岛终老。
程英与陆无双,是对表姐妹。想不到会在多年后,爱上同一个男人。
杨过的确品貌双全,长得又是少年英侠,颇为帅气。
仅仅这样,还不够上程英,对他如此倾心。
和陆无双一样,程英最看重的,是杨过对小龙女的那份深情。
我相信,在程英心里,肯定把自己当做小龙女,无数次。
程英爱慕杨过的深情,也深陷这份深情之中。
程英和陆无双,对待感情都不是白痴。她们二人,都知道自己的这份爱,对杨过来说,是负累,是枷锁。 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飞蛾扑火换取短暂温存。
最后,还是杨过起的头。
杨过如此,是希望断了程英与陆无双的念想。只是他哪里会料到,他对小龙女情深义重,程英和陆无双对他又何尝不是呢?
杨过在这十六年里,惩奸除恶,对着大海练剑。
程英、陆无双,在这十六年里相思,芳华不再。
三人再次会晤,是在第二次襄阳大战。
众人打退蒙古大军,在华山之巅观赏奇景,还见到了少年张君宝和觉远大师。
最后,杨过和小龙女,神雕缓缓下山,不见踪影。
而程英结局却没提。不过我们猜也猜得到,她总不能出家当尼姑吧,那还能去哪呢?
当然是桃花岛了,黄药师不爱和女儿女婿相处,自然是会到桃花岛。
程英作为他的关门弟子,顺利应当地应该侍奉其左右,直到黄药师岁终。
所以,程英的结局,应该就是和陆无双、黄药师,也许还有柯镇恶,一同在桃花岛终老。
作为陆家庄的表**,程英的结局其实还算不错的,至少与黄蓉等人相比较,能落得一个全身而退的下场,也算是挺幸运的了;程英喜欢杨过是众所周知的事情,陆无双知道、杨过知道、与杨过相熟的很多人都知道,可碍于主角小龙女的存在,杨过只能用个义结金兰的幌子,来掩盖俩人内心里面的情愫。
很多人都喜欢将程英与杨过放在一起,然后很迫切的希望他俩能组成一队CP,而实际上这二位本就不合适,并非程英配不上杨过。
所以从武艺、地位、出身来讲,程英确实配得上杨过,可俩人之间的感情,更多的反而有点“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要说杨过没有对程英动情,也不对,至少包括黄蓉在内的很多人,都知道俩人有点意思,可偏偏杨过与小龙女相识较早,而小龙女又生死未卜,当时杨大侠的心情,其实也能理解,所以干脆就将俩人的感情藏了起来,用个义结金兰的拙劣借口,掩盖了相爱的事实。
与杨过相比较,笔者倒是更加的看好耶律齐,明眼人都能瞧出来, 耶律齐对程英是有爱慕之情的,并且耶律齐的出身也不错,可反观程英却对这位蒙古汉子并不怎么钟意 ,也或者当时心里只有杨过一个人吧;
程英的结局在《神雕侠侣》中算是比较让人中意的,至少做到了全身而退。书中剧情是以宋朝末年为背景,所以蒙古大军的胜利是必然的;
不过程英毕竟还年轻,相信只要能放下心中对杨过的情愫,日后找个好男人还是很有可能的。
《神雕侠侣》中的程英清雅淡然。可能她在出尘脱俗的小龙女,直爽泼辣的陆无双,骄肆不羁的郭芙等人中间,不是最夺目的,却是我最喜欢的。
程英才貌俱佳,而最让人心折的是她的好性格。
程英真正和杨过接触是她移动阵法,吓退金轮法王的第十五回《东邪门人》。
程英扶昏迷的杨过到草屋后,细心服侍,善良温柔。此时她已对杨过怦然心动,但她知杨过有相爱的小龙女,所以她一直克制守礼。
而程英写的就是“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程英自幼被黄药师收为关门弟子后,虽不及黄蓉聪明机智,却也心细如发,学到了不少本领。
她外柔内刚,善解人意。她只用短短几句话,就解开了冯默风的心结。她面对郭芙的挑衅无礼,虽有些气恼,却也手下留情。
和杨过分别后, 她和表妹陆无双隐居嘉兴,一生未嫁 。但她听到杨过火烧南阳粮草,尽歼蒙古军先锋,也十分喜欢,细问杨过的详情,还十分挂怀小龙女的情况。
“一见杨过误终身”,可惜了这样一个如此美好的女子!
程英如果生在现代 社会 ,她这样的落落大方,温柔体贴,做事很有分寸,相信她不会有像书中那样的结局。她一定会找到相爱的人,有更幸福的人生。
《神雕侠侣》中的男主杨过是一名万人迷的角色,剧中各色女子,对杨过一见倾心,再见倾情。杨过虽然轻浮,但对待爱情却也忠贞不渝,以致这些江湖女子黯然神伤,蹉跎了青春岁月。
程英也是“一见杨过终身误”的女子之一。
程英出身悲苦,颇有女版杨过的影子,自幼父母双亡,好在被姨夫陆立鼎夫妇收养膝下,可叹李莫愁因当年情迁怒陆二爷,全家被灭门,小程英也被卷入纷争。若不是东邪黄药师出手,小小程英可能就命丧当场。
程英被黄药师收在门下,成为关门弟子。桃花岛岁月跟随脾气古怪的东邪,程英居然能够做的妥帖,以柔克刚到恰到好处,不由得让人怜爱。
再入江湖也是为了救助杨过与表妹陆无双,携手并肩共同抵抗李莫愁,虽然明知不敌,却也泰然处之,果然有东邪之风度,一曲《淇澳》暗表心款,却不知杨过以心有所属。后入绝情谷争取绝情丹,义助杨过小龙女,为了心爱之人过的好甘愿付出生命。小龙女十六年之约后,程英与表妹留在绝情谷,陪伴杨过共度悲苦的岁月。义结金兰后杨过云游四海,程英与陆无双回到故土嘉兴,隐居而去。
见过了世间至坚至宝的男子,再也没有其他男子能够走入程英的心理。十六年后,黄蓉感慨程英这些年香闺空度,颜色宛如十六年的少女,侧面说明这些年程英一直云英未嫁,待字闺中。
襄阳大战中,程英与陆无双北上,共助郭靖黄蓉力抗蒙元,不愧为东邪门人。华山论剑后,就没有程英的声音,想来一切尘埃落定以后,程英与陆无双可能又返回嘉兴,继续在故乡的原风景,平淡度日。
女中君子,可惜了美貌与气质。
金庸是一代武侠大师,在他笔下,刻画过无数生动的江湖人物和快意恩仇。 《神雕侠侣》中,杨过和小龙女这一对神仙眷侣,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可是在这样一部小说中除了小龙女的神仙光环以外,有一个女子痴恋了杨过数年,但隐忍不说,最终孤独终老,这个人就是程英。
两个要结婚的人,彼此老家很近,而且是一个地方的。如果婆家不尊重女方,会让女方头发爆炸,何况是远嫁的姑娘。和远方的女人结婚,不仅仅是勇气的问题,更是爱情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她是否受到尊重。尤其是那种结婚久了还想和婆家住在一起或者离婆家近的女人,更要注意婆家是否尊重你。如果你婆家不尊重你,甚至欺负你,你在外地又没有朋友,你妈家远水救不了近火,想想就难过。不是说不应该远嫁。关键是看人,不仅要看一个男人好不好,还要看他家人对你好不好。
曾经有一个女孩准备结婚,谈婚论嫁的时候选择不结婚。用她自己的话说,原因如下:“虽然我和前任谈恋爱后谈婚论嫁,但他家一直不接受我,一直不喜欢我,看不起我,认为我出身农村,嫁给他们家是攀缘枝,让我克扣彩礼讨价还价,只想让我免费结婚,只想把我当免费保姆。如果只是在彩礼等问题上讨价还价,我可以忍。然而他的家人却用讽刺和鄙视来讨价还价,严重伤害了我的自尊心。不然结婚后肯定没有好果子吃。
其实这个女生也不算太惨。至少在谈婚论嫁的时候,她认可了婆家,避免了一场婚姻悲剧。下面的女生不一样。直到婚礼,她才认出她丈夫的家人。虽然最后她选择了不结婚,但那段经历让她一直感觉很好,直到现在。我们来看看。婚礼当天,远方的新娘听到婆婆骂父母“乡巴佬”,当场决定不结婚看到你今天早上提到两个“婚礼闹剧”,我也想说说我经历过的婚礼闹剧。这种事情,让人说不出的开心,虽然及时止损,虽然没有让自己嫁进一个不好的婆家,但是总是忘记这段不好的记忆,想到这我气得浑身发抖。
我出生在农村,但从未因此自卑过。人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就是想过好什么样的家庭,这就在于后天的努力和管理。我一直很自信自己的努力越来越好,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但最终还是在这个问题上翻船了。毕业后去了S市工作。我前夫是本地人。我们恋爱后,谈及未来的婚姻,决定定居S市。对他来说无所谓,因为他的家就在那里。但对我来说,这是一场遥远的婚姻。当时他说不会亏待我,我信了。但问题是他不会对我不好,不代表他家人会看得起我。
我前夫整体还不错。正是因为他一直站在我和婆婆之间,所以婆婆一直没有机会说她不喜欢我的话,我也没有去想,觉得不应该有这种爱的事情。从谈婚论嫁到结婚,一切都很顺利。当然,这一切都与前夫有关,前夫一直阻止婆婆做妖。但是,在我们结婚的那天,他没有太多时间去阻止婆婆,婆婆的真面目就露出来了。当时我妈一家人提前一天到了,在酒店安顿好,从酒店接了亲戚。从接待到婚礼的过程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我爸妈见了他爸妈之后,问题就出现了。
婆婆聚在一起跟他亲戚说话,大概是怕我听到什么,故意在老家说的。不过我在S市这么多年,能听懂一些地方方言。所以婆婆对那些亲戚说的话,都传到我耳朵里了。翻译成普通话的意思是:“我的儿子是瞎子,所以嫁给一个农民是有罪的。城里女生很多,都比那个女的好。我真的不明白我儿子是被什么样的狂喜填满的。看看她的家人,都跟她一样,都是乡巴佬。说说我以后怎么和这个乡巴佬扯上关系,想想就恶心。
听了这些话,我简直想不出我前夫到底好不好。我只想离婚不结婚,因为我和家人都被人看不起,被人羞辱。越想越生气,当场决定不结婚。婆婆指责我不懂事,说我给他们家丢脸,顺带又说了一遍话。我转头问前夫,“你听到了吗?你妈就是这么看我和我家人的。我不能嫁给你。我受不了这种羞辱!”我翻脸了,两家人分手了,结婚完全不可能,于是我在结婚那天和前夫离婚了,就像你老师早上跟我说的那个女人。
女人远嫁,会失去很多东西。如果她得不到婆家的恩情,真的不需要结婚。与其被嫁个不好的婆家欺负,不如单身或者和父母在一起。
我一直认为,最适合杨过的女子,就是程英。
小龙女冷冷冰冰、不通人情;郭芙浑浑噩噩、刁蛮任性;陆无双天资欠缺、亦正亦邪;公孙绿萼软弱无依、红颜命薄;郭襄呢,身世、性格都还般配,可惜就是年龄太小了,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只有程英,善良恬静、外柔内刚、聪慧明理、才艺俱佳、进退有度可谓是宜室宜家的良配。
程英自幼父母双亡,被寄养在姨夫家,也就是江南陆家庄。表妹陆无双称呼武三通为“怪人”,她说道:“别叫怪人,要叫‘老伯伯’。你叫他怪人,他要生气的。”武三通胡嚼乱啃莲蓬吃,程英就帮细心地帮其剥出莲子,再取出莲子苦芯,让武三通真正尝到了莲子的清香鲜美。大武小武两兄弟采了鲜花,先送给程英,程英立即交给表妹陆无双。陆立鼎在生死之际,将救命锦帕递给程英,而程英见姨母因此烦恼,连忙将锦帕递向表妹。这是个天性善良谦让有礼的小姑娘。
再次出场时,程英已经跟随东邪黄药师学艺了数年,她容貌极美、身形窈窕、剑法精妙、书法秀雅、琴萧双绝无论是自身条件还是背景,她都算得上武林中顶级侠女。表妹陆无双被李莫愁追杀,杨过一路守护,数次历经凶险。程英看在眼里,不知不觉中,她的心被这个俊美开朗侠义的大男孩吸引了。杨过身负重伤,程英冒死相救,将其安置于自己隐居之地。她为杨过治伤;照料杨过的饮食起居;还给他缝补衣服她对待杨过不但像是长姊视弟,直是母亲一般慈爱温柔。她让杨过感到宁静平和,那间简陋的茅草房里,洋溢着她对杨过的关爱之情。
闲暇之际,她也在月夜下吹箫,箫声幽咽,那是她在感叹赞美杨过如同璞玉;得知了杨过牵挂“姑姑”,她在纸上翻来覆去地写着:“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此后,程英再也没有和杨过单独相处过。和性格直率的陆无双不同,程英对杨过的爱是含蓄内敛的,她一直都是在默默付出、默默等待。杨过也知道她们的情谊,但是,他的心中只能容下一人,那就是“姑姑”小龙女。杨过和她们结拜为了兄妹。
程英的爱,终究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这是世界上最无可奈何的事。就像金庸先生在《白马啸西风》中说的那样:如果你深深爱著的人,却深深的爱上了别人,有甚麽法子?对此,你怎么看呢?请在评论区留言,感谢你的阅览,我们下次再见。
程英
《诗经·郑风·风雨》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
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出自诗经《诗经·郑风·风雨》。意思是“ 既已见到意中人, 我的心中怎能不欢喜呢”
在茅屋里,程英也是一遍一遍的在写: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写了撕掉,再写再撕掉。
此时的杨过躺在床榻上,一直在纳闷,这个女子到底在写什么呢?
当天,她问他要吃些什么,他脱口而出,要吃粽子,女子叹了口气,你终究还是认出来了。
当晚那少女果然裹了几只粽子给他作点心,甜的是豆沙白糖,咸的是火腿鲜肉,端的是美味无比,杨过一面吃,一面喝彩不迭。那少女叹了一口气道:“你真是聪明,终于猜出了我的身世。”杨过心一奇怪:“我没猜啊!怎么猜出了你的身世?”但口中却说:“你怎知道?”那少女道:“我家乡湖州的粽子天下驰名,你不说旁的偏偏要吃粽子。”杨过心念一动。想起数年前在湖州遇到郭靖夫妇,与李莫愁争斗,又遇欧阳锋等一连串事迹,可是仍然想不起眼前这少女是谁。
他还是一点不记得她。。
他说要吃粽子,也并不是因为她的家乡在湖州。
待她走后,
杨过拿这粽子,第一件事就是粘一些纸片过来。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连粘了几张,都写了这么一句。
杨过不由的痴了。
程英一生的剧情,便是在这里大放异彩。
屋内,杨过在里面养伤。
屋外,月下清风,绿衣竹萧,程英箫声渺渺,如花中隐士。
1
程英与杨过的相识,要追溯到很早很早的那一天。
神雕开篇,便是赤练仙子李莫愁前来陆家庄寻仇,誓要杀的陆家片甲不留。
墙上赫然印着13个手掌印,便是把陆家的两个小孩也算了进去。
就像大幕当开,在这里出场的女孩子,小陆无双、小程英、小郭芙。冥冥之中,便都与杨过有了纠葛。
小时候,程英便是一个温和的女子,姨丈临死前要将救命的锦帕给程英,她看出姨妈不愿,便将锦帕递给了表妹,武家兄弟掷花给她,表妹不开心,她便将花递了过去。
小小年纪的她,便已有了姐姐的风范。
如果按照这样的人生轨迹,程英即使寄人篱下,有姨夫的疼爱,一生应也会平平静静,温和的生活和老去。
可是,李莫愁的到来,让她和表妹的人生就此重写。
她被黄药师所救,成为了她最后一个弟子,表妹却被李莫愁抓去。
于是,她余下的所有人生信条,便是搭救表妹。
出了桃花岛,便是一路南寻,在杨过和陆无双,“傻蛋,媳妇”的互相打趣中,她不知道从何时起便一直默默的跟了一路。
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提点,迫不得已时相救。
她就像是一个默默隐匿在人后的影子,等到杨过大难临头,才现身搭救,完了便是隐身而退,不争不抢。
她的武功不算高,能够不被李莫愁发现,一定是用尽了小心。
这一路上,她看着他搭救表妹,看着他们共同抗敌,看着他善良深情,也看着自己一点一点的爱上他,他明明就是一个乖戾的小子,她却在箫声中将他比作了君子。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她将这五句翻来覆去,屋内的杨过也忍不住心驰神往起来。
《淇奥》出自《诗经》,这句的意思是
“赞美一个男子像切磋过的象牙那么雅致,像琢磨过的美玉那么和润“
她明明对他有意,却高贵自持,你自去找你家姑姑,我知你心意,所以绝不透露情谊半分。
“那少女不答,微微一笑,说道:“你不用姊姊长、姊姊短的叫我,我年纪没你大。”顿了一顿,笑道:“也不知叫了人家几声‘姑姑’呢,这时改口,只怕也已迟了。”
杨过脸上一红,料想自己受伤昏迷之际定是将她错认了小龙女,不住的叫她“姑姑”,说不定还有什么亲昵之言、越礼之行,越想越不安,期期艾艾的道:“你……你……不见怪罢?”那少女笑道:“我自不会见怪,你安心在这儿养伤罢。等伤势好了,便去寻你姑姑。”又道:“别太担心了,终究找得到的。”这几句话温柔体贴,三分慈和中又带着三分敬重,令人既安心,又愉悦,与他所识别的女子全不相同。她不似陆无双那么刁钻活泼,更不似郭芙那么骄肆自恣。耶律燕是豪爽不羁,完颜萍是楚楚可怜。至于小龙女,初时冷若冰霜,漠不关心,到后来却又是情之所钟,生死以之,乃是趋于极端的性格。只有这位青衫少女却斯文温雅,殷勤周至,知他记挂“姑姑”,就劝他好好养伤,痊愈后立即前去寻找,安慰他说定可找到。但觉和她相处,一切全是宁静平和。”
2
后来,他终于在绝情谷找到了他心心念念的姑姑。
可惜的是,他一路寻找,千辛万苦相聚了,却是都中了剧毒,小龙女不愿杨过轻生,便跳了绝情谷,只留下16年相约的字迹。
杨过在崖顶发疯,谁也劝导不住,黄蓉也道,
杨过谁的话都不肯听,除了小龙女,也只有程英可以劝导一二。
杨过听得背后脚步声,大声喝道:“谁也不许过来!”猛地转身,眼中射出凶光。程英柔声道:“杨大哥,是我啊。我只是想帮你找杨大嫂,别无他意。”杨过凝视着程英,过了半晌,眼色渐渐柔和。
她一往深情,一腔孤勇,上了崖壁劝杨过回来,全然不顾正在发疯的杨过,可能一挥袖子,便能让她粉身碎骨。
她知他心系龙女,在大家都焦急无法的时候,也是她,自愿缘绳而下,到葬着公孙止和裘千尺的深洞里替他去寻小龙女。
程英毅然道:“杨大哥,我下去。你信得过我么?”除小龙女外,杨过最服的便是程英,自己也确忧心如焚,手足无力,便点了点头。武氏父子和耶律齐等拉住长索,将程英缓缓缒将下去。长索直放到只余十多丈,程英方始着地。
她始终是淡淡的,默不作声的,不露情绪的,怕他瞧见自己心意,便怎地也不肯摘下面具,知他爱龙女,便始终以礼相待,只是不发一言,事事当先,只要是他的事,永远都是第一个冲出去。
武三通想起杨过救命了二子性命,全了他兄弟之情,今日之事义不容辞,当下捋袖说道:“我去揪他过来。”刚跨出两步,身边人影闪动,程英已抢在他面前,说道:“我去!”她身法好快,一纵身便踏上了石梁。那知她快杨过更快,程英但觉腰间一紧,身子已被杨过的袍袖缠住,给他拉回,耳边听杨过说道:“我值得什么,何苦如此?”程英一张俏脸胀得绯红,说不出话来。
情深若斯,不发一言,坚守一生,永难诉说。
她知道无论她做什么都不会改变结局,可是还是忍不住,为了他而奋不顾身。
后来,杨过终于放弃轻生,在绝情谷边,一边等龙女,一边疗情花毒,程英和陆无双默默的照顾他,她们的深情,他如何不知,可是他也无以报答。
杨过道:“两位妹妹,我有一个念头,说出来请勿见怪。”陆无双道:“谁会见怪你了?”杨过道:“咱三人相识以来,甚是投缘,我并无兄弟姊妹,意欲和两位义结金兰,从此兄妹相称,有如骨肉。两位意下如何?”程英心中一酸,知他对小龙女之情生死不渝,因有十六年遥遥相待,故要定下兄妹名份,以免日久相处,各自尴尬,但见陆无双低下头,眼中含泪,忙道:“咱两人有这么一位大哥,真是求之不得。” 陆无双走到一株情花树下,拔了三株断肠草,并排插好,笑道:“人家结拜是撮土为香,咱三人别开生面,插草为香。”她虽强作欢颜,但说到后来,声音已有些哽咽,不待杨过回答,先盈盈拜了下去。杨过和程英也有她身旁跪倒,拜了八拜,各自叙礼。
却是结拜兄妹,却是结拜兄妹。
这一段,想来真是断人肠,三个人各怀心事,
她们终究是能相伴一日便贪恋一日罢了。
谁知这贪恋竟也不得。
杨过还是不辞而别了。
一日早晨,陆无双与程英煮了早餐,等了良久,不见杨过到来,二人到他所歇宿的山洞去看时,只见地下泥沙上划着几个大字:“暂且作别,当图后会。兄妹之情,皎如日月。” 陆无双一怔,道:“他……他终于去了。”发足奔到山巅,四下遥望,程英随后跟至。两人极目远眺,惟见云山茫茫,那有杨过的人影?陆无双心中大痛,哽咽道:“你说他……他到那里去啦?咱们日后……日后还能见到他么?” 程英道:“三妹,你瞧这些白云聚了又聚,散了又散,人生离合,亦复如斯。你又何必烦恼?”她话虽如此说,却也忍不住流下泪来。
淡淡写来,却是隔着纸面也能感受到的伤心。
最爱的人不辞而别,而天下那么大,她们却连寻也无法去寻了。
程英不比陆无双,她始终是隐忍的,就算心中大痛,还是要安慰表妹,强忍伤心。说到底,她也不过是个19岁的小姑娘,心中的伤心与绝望又何曾少呢。
3
他走了,她便再也没有见过他,也从未试图去找过他,只是与表妹隐居嘉兴。连黄药师要带她散心也不肯。
16年的时光匆匆而过。岁月如水,瓢泼不见痕迹。
再得知他的消息时,便是他去跳了绝情谷。
还是她,又一次默默的冲在最前。“一言不发援绳而下”去找他。
16年了,隐居嘉兴的程英已经35岁了,
程英想起了杨过当年在绝情谷中服食断肠草疗治情花之毒,过去将两棵秋海棠摘在手里,说道:“秋海棠又叫‘八月春’,那也是挺好看的。这时快十一月了,这里地气暖,还有八月春,可真不容易了!”拿着把玩,低吟道:“问花花不语,为谁落?为谁开?为谁断肠?半随流水,半入尘埃。”黄蓉见她娇脸凝脂,眉黛鬓青,宛然仍是十多年前的好女儿颜色,想象她这些年来香闺寂寞,相思难遣,不禁暗暗为她难过。
为谁落,为谁开,16年了,绝情谷的花草都荣枯了16年,闺中女儿却还是当年的好颜色。
她不争不抢,默默守候,隐忍而又情深。情深却又不殇
她一直都保持着一个完整的自我,即使他走了,她还是她自己。
所有的相思不过是为当年的风光霁月,当年的既见君子。
4
神雕里,有天涯思君不可忘的郭襄,有一见杨过误终身的公孙绿萼,有热热闹闹的陆无双、耶律燕、完颜萍。
但是也唯有她,一直都淡淡的,对他的爱稳重而清醒。
杨过叫他姑姑,她冷静地推开:我不是你姑姑。不肯卸下面具,不肯告知姓名。杨过听出她琴音有表白之意,她便立刻改吹《迎仙客》。
杨过见了她,便也不由的自重起来,不再像对其他姑娘那样肆意。
她是高贵的,明知已是死局,却只是为了自己的心,终身不再嫁。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卫风·淇奥》
16年前,三人共抗李莫愁这个强敌,程英琴声悠悠,杨过吟声相和,总能猜中程英的心意。
也许从那时起,在程英的心里。
便“知我者唯君一人了”。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
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诗经·郑风·风雨》
她从一开始就懂他,两人同样境遇,双亲不在,寄人篱下。
她虽然表面静水无波,内心却早已波澜壮阔,生死相与。
她无法将他从心底抹去,却也永远不会试图再去走进他。
从头到尾,她想说的,不过也是,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也许见过了,共处过了,就足够她回忆一生,就足够让她余生欢喜。
高贵自持,情深不殇,坚守一生,永难诉说。
神雕结尾,杨过携小龙女归隐,郭二**风吹花落泪如雨,而远在嘉兴的她,内心又将是怎样一副光景。
是啊,
她原本也没想要什么回应,
她知他不会来。
可她不知的是,16年后,那个名满天下的神雕大侠,行走江湖时,也曾带上了与她16年前一般无二的面具。
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神雕侠侣》,围绕着男主角杨过,金庸先生塑造了众多女性人物,小龙女、陆无双、完颜萍、公孙绿萼、郭襄、郭芙,当然,还包括程英。在这些女性人物中,程英话最少,但却最懂得别人,是典型的知性美女。
杨过在很多女性面前都放得很开,他可以称陆无双为“媳妇儿”,可以与公孙绿萼谈笑风生,可以亲完颜萍的眼睛。但是,杨过在两个女性面前,不敢随便说话,一个是小龙女,另一个就是程英。他不敢在小龙女面前乱说,是因为爱着小龙女,他不敢在程英面前乱说,是因为程英太懂他了。
程英
程英似乎将杨过看得透透的,而且,关键时候,她总能找到杨过。最显著的一点就是,杨过正抱着完颜萍狂亲的时候,程英冷静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让杨过恢复了平静。陆无双处于危难的时候,程英总是能够及时赶到,并化险为夷。
程英说话与杨过见过的所有女子都不同,“温柔体贴,三分慈和中又带着三分的敬重,令人既安心,又愉悦”。不仅如此,程英还十分体贴,“她对待杨过不但像是长姊视弟,直是母亲一般慈爱温柔。”
程英
杨过见过的女子,陆无双刁钻活波、郭芙骄肆自恣、耶律燕豪爽不羁,完颜萍楚楚可怜,唯有程英“斯文温雅,殷勤周至”。杨过与她在一起,但觉一切全是平和宁静。所以,杨过很是敬重她,不敢在她面前乱说话,更不敢有丝毫的轻佻之意。
正因为如此,程英成了金庸先生笔下“知性美”的代名词。她好像什么都知道,好像什么都不用说透,她可以将人照顾得极为周到,但又不让人觉得她是刻意为之的。她的周到,她的平和,表现得就是那么自然。
程英
其实,程英的这种知性美,与她的童年有关,而且,她的童年,应该算是不幸的童年。在《神雕侠侣》的开篇,程英就已经出现了。程英是“陆立鼎襟兄之女,她父母生前将女儿托付于他抚养”,因此,程英是陆无双的表姐。
这也说明,程英自小就失去了父母,在姨夫陆立鼎家长大。陆立鼎对程英不可谓不好,那一块手帕,陆立鼎就非要戴在程英的脖子上。这是一块保命的手帕,他不能负了程英父母之托。但是,也正因如此,程英从小便养成了察言观色,细心周到的习惯。
程英
陆无双和程英相比,两个正好相反,陆无双顽皮,爱胡闹,程英则话少,非常安静。这点从程英对待武三通就可以看得出来,疯疯癫癫的武三通,让程英陆无双感到害怕,但程英还是给他剥莲子吃,给他止血。
程英处处让着陆无双,依着陆无双。这是因为,她知道,自己是寄养在陆家的,她再怎么说,也只是个客人,而陆无双才是主人。寄养在别人家里,对于任何一个女孩子来说,都不算是幸运的事,即使是自己的姨父家。
程英杨过陆无双
所以,程英不敢张扬,有什么话就闷在心底。她学会了用眼睛观察,哪里需要她,她就赶紧出现在哪里。她甚至学会了通过言行,去观察人的内心。程英从小养成的这种习惯,长大了也就改变不了了。因此,童年的不幸,使得她成了一个知性的女人。
在她看来,一切都随缘,是你的,终究是你的,不是你的,是强求不来的。在对待杨过上,程英亦是如此。当杨过告辞离开的时候,陆无双是“发足奔到山巅,四下遥望”,而程英只是淡淡地说道:“三妹,你瞧这些白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离合,亦复如斯。你又何必烦恼?”
程英杨过
程英这种知性美,让人觉得惋惜,让人觉得可怜。她不仅长得漂亮,而且体贴周到,是一个难得的女子。但她的感情生活是不幸的,这种不幸,其实在她童年时就注定了。正如李莫愁所说,“你这等模样,他日长大了,不是让别人伤心,便是自己伤心”。也正因如此,程英让人难以忘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