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浅谈语文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

如何写浅谈语文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第1张

一、深入挖掘教材的情感内涵,调动情感功能

毋庸置疑,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字字句句都是作者心血的结晶,都渗透着作者的情感。我们通过挖掘教材蕴含的情感(亲情、爱国情、英雄情等),既让学生学到了语文知识,又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功能,受到情感的熏陶。

一字传情,既表至诚至爱,又表切肤之恨,更表无畏之勇。鲁迅“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一个“忍”字,大写人际情感,在“忍”中抒情,辨明美与恶;一个“怒”字,奋写切肤之恨;一个“丛”字,突显斗争环境的恶劣与艰辛,也反映革命者斗争的勇敢与无畏。教师抓住这些字,传练字之道,同时又使学生领悟到字中包含着的强烈的革命英雄主义情感。

一语动情,美不胜收。学习《荔枝蜜》一文时,教者抓住“我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中的“颤”字,调动学生对蜜蜂的贡献精神的赞美之情。但推敲不能就此而止,还要进一步挖掘、延伸,让学生想一想生活中还有什么像蜜蜂一样令人“不禁一颤”的,想一想自己怎样才能像蜜蜂那样让人“不禁一颤”。这样经过反复敲打,就溅出了耀眼的思想火花,这火花点燃了学生热爱生活、奉献精力的感情烈火和生命价值观。

对关键词句的分析,假如就词论词,就句论句,就会支离破碎,只有用情感的红线串起来,词句的生命力才能清晰的表现,作者用词遣句的匠心、寄寓其中的情感才得以传送,学生自会在领悟无声胜有声,无言胜有言的写作之妙的同时,领悟个中丰富的人间情感之美、生命永恒之美。

联系生活,拓展主题,也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如教学《珍珠鸟》一文,教者只要稍加提醒,学生就能很快找到文章的主题句 “信赖往往创造美好的境界”。这句话富有深刻的哲理,是把握作品深层含义的关键所在。若此时仅是质疑一句“此句有什么深刻含义?”学生未必能真正有效地体会。如果教者引导学生结合前文,具体地看出信赖包含了“尊重对方的生存空间、思想空间,不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等等”,然后创设一组画面(如《惊弓之鸟》王烈的弹弓、狰狞的枪口对着鸟的世界,《炮火纷飞》战争破坏人类文明的场景,《谈判桌上》政治和谈、商业洽谈的情景……),要求学生联系现实社会生活、人类处境、国际形势等方面的具体情况,谈自己的体会。这样,正当学生陶醉在人鸟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中时,教者突然让学生看到不愿看到的画面(但这画面是事实、客观存在,是我们人类的残忍和贪婪使我们失去了鸟儿对我们的“信赖”,失去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学生就能从更为广阔的背景中体会文章主题句的含义。就在此刻,教者趁热打铁,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消除上述不愿看到的画面?怎样才能使“信赖”永驻人间呢?学生自会发自内心的说出是“爱”!大凡真正的文学家,都热爱世界,热爱人生,热爱大自然的山山水水、草木花石、乃至一鸟一虫。现代著名作家冰心早在她的《山中杂记》中写到:“我爱自己,也爱雏鸟;我爱我的双亲,也爱雏鸟的双亲!”这样的教学设计在感悟文章主题的同时,加以拓展,让学生领悟个中丰富的人间情感之美、生命永恒之美,让爱之泉流淌在学生心田,流淌在学生的整个人生旅途中。

二、创设情感语境,激发情感功能

胡适先生说:“情感者,文学之灵魂,文学而无灵魂,如人之无魂,木偶而已。”作者赋予自己的作品情感,写得动情;教师又寄以自己的作品理解,教得动情;那么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学得动情。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创设情感语境,激发学生实现良好的情感体验。

比如,《小橘灯》一课,把自制小橘灯带进课堂,学生的兴趣一下子会调动起来;《黄山记》的录像导入,黄山美景让学生有愉悦的美的享受,引起学生的积极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通过观察录像,看到解放军横渡长江的英姿、战争的激烈,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冲动,加深了学生对课文所叙述事件及文章思想深度的理解。

又如,《七根火柴》中写无名战士牺牲的情景,如果问:“这儿对无名战士进行了怎样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结果是不自觉地抽掉了感人的内容,只在写作技巧上打转,学生情感难以得到激发。若换为:“无名战士留给人间的最后话语是什么?留给人间最后的动作是什么?这些语言动作是他什么心灵的写照?和一般人相比,他的伟大之处在哪儿?”这样一问一比,学生敬佩英雄的感情潮水奔流而出;这样一问一比,教材中的“情感态度和知识能力”相互融合,达到相互促进、强化的目的;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丰富了自己的情感,并使情感体验强化认知活动,使认知更清晰深刻,情感感悟更加刻骨铭心。

三、不断完善教师人格,升华情感功能

学生在校学习,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有许多成分来自教师言传身教。在教育教学的活动实践中,老师心情舒畅、激昂奋进地与学生接触、交流,学生们会精神百倍,专心致志,全身心地与你相融;反之,学生们也会抑郁不乐,让你感到一切是那样毫无生机,死气沉沉,而且会感觉越来越糟。教师的一举一动皆视为表率,一言一行都当楷模,这就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所以,教师人格因素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每一位从事语文教育工作的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教师自身人格的重要性,要不断提升自我人格修养,用自己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

有一次,许多人听钱梦龙先生上课,有个学生回答问题,声音太小且很不正确。钱先生走到他身边,仔细听后说:“你的意思我听明白了,只是声音小了点。我把它大声重复一遍,看符不符合你的意思。”钱先生大声地按自己的意思说了一遍,问学生是不是。学生点了点头。钱先生又请这位学生大声地重复了一遍,然后鼓励他说得正确。钱先生这种启发,给学生以自尊,促学生以自强,可谓启而得法,变而有智。如只是简单的说“声音太小,没吃饭吗?下次响亮些。”或“不对,坐下去仔细听讲。”那么这堂课学生恐怕就再也不会听“讲”,而只会在那里“想”,他的思想、人格都受到损伤。在特殊的场合,如学生有错误,违纪的情况下,我们应该用情于意料之外,运用爱的行为纠正学生的错误,引起学生情感的震动和觉醒,创设“和蔼、宽容”的教学情境,升华语文教学的情感功能。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情境、教师人格等因素,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运用师生情感的互动和学生间的情感交流,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之达到一种“文中有我,我与文融”的水乳交融的境界,使情感功能真正实现升华,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积极情感的教育,使整个教学活动趋于“情感与知识交融”的和谐境界,实现新课程目标要求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年级语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杰罗姆·布鲁纳提出的。五年级语文新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布鲁姆提出来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杰罗姆·布鲁纳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认知心理学家,对认知过程进行过大量研究,在词语学习、概念形成和思维方面有诸多著述,对认知心理理论的系统化和科学化作出一贡献,是认知心理学的先驱,是致力于将心理学原理实践于教育的典型代表,也是被誉为杜威之后对美国教育影响最大的人。

写作思路:做到条理清楚、自然、明白,不杂乱,要倾注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探索人生真谛,或谈论思想问题、治学精神,使读者受到启迪和教育。这样的文章有了哲理,给予读者的感受也就更加丰富了

新课标明确指出: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还要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特别是第三个维度尤其重要,这是我们语文教育要充分体现人文精神的根本保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力的源泉。”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呢应该看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是一一种具体的客观事物,可以直观感受和量化,而是属于人的心理意识方面的东西,具有不可捉摸性。但他在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却是不可或缺的。

可以说,情感是人性的基础,态度是人性的表现,而价值观则是人性的高级状态。要培养这些东西,靠强输硬是完全不能有所作为的,笔者尝试着从学生心理出发,在培养学生心理品质的过程中,漕移默化地进行培养,从而达到教学活动的人性化,以实现人文精神的回归。为此愿就发展学生心理品质的过程,谈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理念与策略。

在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中,最有影响的除了固有的亲情之外,就是在学习生活中建立起来的同学情、师生情了,后者尤其深远。因为这是一个群体,在教师的组织下,共同学习,共同生活,互相交流,若千个家庭的亲情在这里得到溶合,若千个孩子们的灵性在这里得到了升华,从而培养了学生更多的健康的情感,小到互助互爱、尊老爱幼,大到集体荣誉感、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感等。

这些情感不仅需要师生共同来完成,而且必须是在师生的共同学习中,通过对知识的不断更新,在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下孕育而成,这就要求我们的学习活动必须是有效的。要想教学活动有效,就必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活动的主体。

随着新课标的出炉,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的观念得到进步的突出,教师就有理由利用和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让学生大胆地说、纵情的想、放开去写:俗话曰:“酒逢知已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这其中关键在于有良好的师生关系。

以增强师生间的亲合力,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畅所欲言。这就是在师生间营造亲密无间、和谐共处的情感空间。正如李镇西所说:“我们对学生的爱不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从而让学生享受到被人关爱和关爱别人的情感快乐。

一、重点

绪论的重点问题是 中国古代语文教学的特点、经验和弊端 。这也是绪论开宗明义的问题。

(一)特点。教材中总结的三个特点是:

1.语文教学与文史哲等方面的教育综合在一起; 2.发蒙先识字,后读经书; 3.读经为主,文选为辅。

三个特点中,第一个是语文教学内容方面的特点,即古代语文没有独立设科,语文教学的内容不具有独立性,而是包含于文史哲教育当中,具有综合性特色。第二个是教学策略方面的特点,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语文教学采用先集中识字,后读书的办法来进行蒙学教育。集中识字的著名蒙学读物是“三、百、千、千”;读书指读儒家经典。第三个是课程教材方面的特点,主干课程教材是《五经》、《四书》,这是儒家经典,对汉语文教学贡献极大;辅助读写训练的主要教材是《昭明文选》、《文章正宗》、《文章轨范》、《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等。

(二)经验

1.识字教学的经验主要有5条。第一,集中识字,为读写打基础。第二,使用韵语和对偶,便于朗读、记诵。第三,正确处理“文”与“道”的关系。第四,联系日常生活。第五,激发儿童的兴趣。这些经验符合汉语言的特点和规律,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并且贴近生活。

2.阅读教学的经验主要有两点。第一,熟读,精思,博览。熟读是领悟的前提,只有在熟读的基础上才可能整体感知。而精思则指阅读必须深入思考,才能理解,才能真正受益。博览是指阅读要有量的积累,要广泛涉猎,开阔视野。第二,评点法。这是古代阅读教学的主要方式。这些经验至今仍然使语文教学受益。

3.写作教学。写作教学经验主要有四点。第一,注重基本功训练。比如学作诗先练属对,学写议论文先进行单项等。这是关于写作教学的经验。第二,多读多写多改。尤其是有精于改文的传统。第三,作文从模仿入手。第四,先放后收。这三点是关于学习写作的经验,体现了阅读与写作、改文与写作、模仿与写作的关系,以及学习写作的原则。

(三)弊端

根据张志公先生的概括,古代语文教学的弊端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脱离口语实际。2.脱离应用实际。3.忽视文学教育。4.忽视知识教育。

这些弊端是从对古代语文教学特点的分析中总结出来的。而这些也正是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应该大力加以改进、改革的。

二、难点

绪论的难点在于正确理解语文教学观念传承与发展的关系。

语文教学观念包括目标观、内容观、方法观、发展观。

目标观主要应理解目前语文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的三维目标,以及三维目标所体现的几方面崭新的价值观:知识观、学生观和教学回归生活的观念。

语文教学内容观的传承与发展,体现在以下方面:语文内容决定语文形式,而语文形式表现语文内容,二者是统一的;语文和思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二者是共生关系;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全面训练,协调发展,几个任务应合理安排,不可有所偏废;语文课程资源要优选重构,课内课外、学校、社区、家庭的语文课程资源要沟通,构建开放、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和语文实践环境。

语文教学方法观的传承与发展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建立良好的交往互动关系;优化选择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发展观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是要辨证地认识语文教学内部的矛盾性,这种矛盾性是推动语文教学发展的动力;第二是要树立新的理念,否则语文教学无法健康发展。

在对以上内容的学习中,请大家建立两个联系:一是联系自身实际,将目前所进行的新课程教学实验中的教学实践活动与推行新课程和新的语文教学法之前的传统语文教学活动联系起来,进行对照和思考;二是联系古代语文教学观,将新的教学观念与之进行比照和分析,这样可以深化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同时又解决了较难理解的问题。

三、其他一些重要内容

除了上面提到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外,以下内容也应该掌握:

《奏定学堂章程》是我国现代教育的起点,从此,语文单独分科;

20世纪初,“国文”名称出现;

1920年,现代文开始进入语文教学,古代语文教学以“传道”为主开始逐步向现代语文教学以学习语言文字为主转变;

1949年,“语文”名称出现;

1953年“关于《红领巾》教学讨论”的得与失;

1956年的汉语、文学分科实验;

张志公先生的“工具说”与“加强双基”;

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和第五套全国通用教材的历史贡献;

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初审稿)》提出的语文学科课程整体结构、听说读写训练体系、教学原则。

一、重点

本章的重点是语文课程的性质。教育部制订并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这样描述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特点:“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正确、深刻地理解这个定性,是我们学习《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这门课程以后各章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我们从事语文教学改革实践的保障。短短的两个句子,所涉及的语文学科性质这个世纪“难题”,关乎复杂曲折的演变过程,包含了丰富的内容。

为什么语文性质问题是个“难题”?因为它实际上是个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问题。中国百年现代语文教育史上,一直存在着性质问题的争鸣。20世纪前50年的争鸣主话题是“文言”与“白话”;建国初到文革前主话题是“文”与“道”;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主话题是“工具性”与“思想性”。90年代至今,主话题集中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特别是90年代以来,人们围绕课程与教学取向进行了反思、讨论、研究、争鸣,非常激烈,影响所及,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定位表述非常明确,“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性质的基本特点。那么,究竟如何理解这个定位呢?巢宗祺教授这样解释:“‘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指明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目的在于突出这两方面的功能。我们相信,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可以成为人们的共识,也反映了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的共同期望。‘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提法符合当前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也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展开和实施。”

关于“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要抓住其中的两层含义:一是要抓住语文是交际工具,一是应理解它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作为交际工具,语文的作用体现在思想、学习、工作、生活四个方面。而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则凸显出语文这个交际工具的重要性——它不是唯一的,但却是不可替代的。

关于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语文的人文性,教材上从语文自身以及语文的内容属于文化范畴;语文包含文化的多样性使它具有的文化教育作用和文化传承作用两方面进行了简要阐释。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深入理解这个问题。首先,语文教材、课文的教学和学习、训练,体现出编选者、教师、学生的一种文化选择。课文内容、教师和学生对课文的阐释、理解和评价,编选什么、如何阐释、理解了什么,都体现或是说实现着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次,汉语言本身就内蕴着汉民族的文化意识;第三,语文行为(听、说、读、写)的习得和训练过程就是一种对人生、社会各种事物的认识的积累和练习;第四,语文课程、语文学科目标、语文教学内容之所以确定为这样而不是另外的内容,是特定价值观筛选的结果,体现着特定价值取向。

在理解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内涵之后,还必须强调的一点是二者的统一,忽略这一点,就不是对语文学科性质的完整理解,而落实这一点,则是每位语文教师应该勇于探索、自觉实践的重要内容。

语文的其他特点:基础性,实践应用性和综合性等,清结合自身工作认真理解。

二、难点

本章的难点是语文课程各项任务之间的关系。

语文课程的任务是:丰富语言材料的积累;发展语文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构建和应用必要的语文知识。各项任务之间的关系可以这样理解:丰富语言材料的积累是基础任务,不完成这个任务,其他任务都是空谈;发展语文能力是主要任务,它是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而提出的语文课程必须担负的;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基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质而赋予语文课程的特殊任务;构建和应用必要的语文知识,是从完成语文知识观的转变角度,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提高而提出的任务。这四项任务是辨证统一的整体,共同服从于语文课程的目标。同时,在语文教学中,四项任务并不是各自完全独立体现,而是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呈现出一种有机的整体联系,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坚持全面理解和认识语文课程任务,探索落实任务的正确途径。

三、本章需要注意的其它重要内容

语文课程的基础性 语文课程的实践应用性 语文课程的综合性 积累语言材料的具体要求

语文的一般能力包括哪些方面内容 语文的应用能力包括哪些内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的具体任务

2

第二章“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的设立,体现了本课程对于这个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方面的重视,也是对于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一种呼应,体现对语文新课程标准的一种积极实施的态度。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对于这个问题,以前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忽略,希望通过本章的学习唤起重视,并促使各位学员在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对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加以探索、总结和运用、提高。

一、重点: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

理解和掌握这个重点问题,有三个层次:学习方法;语文学习方法;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前两个问题是第一节中的问题,是掌握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的基础。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是第二节的重要内容。

(一)学习方法

在这里,应该对几种在现代学习理论指导下出现的、影响很大的学习方法加以认识,以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便于结合教学实践对语文学习指导方法问题加以研究。这些现代学习理论即: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

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基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从活动的结果对学习性质作出界定的研究成果,他们将学习的结果看成是行为上的变化,从这里出发,他们把学习定义为:由练习或经验引起的行为的相对持久的变化。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积极意义在于以行为变化来定义学习,使学习成为可观察、可测量的科学概念,使课程设计、教学过程遵循一定的顺序和步骤,一定程度上可提高知识获取的速度;但没有解决和回答学习的本质,把人的学习机械化、被动化、简单化,忽视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不能回答学习是否一定会引起行为的变化。

认知主义 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是立足于从学习者个体内部寻求突破,解决学习的本质问题。根据认知学派心理学家的一系列实验,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学习的本质在于学习者大脑中的认知结构发生了变化,而不是行为上的变化。在很多情况下,个体在外在行为上并没有表现出差异,但内部的思想态度却各各不同,如果他们不表露出来,那么这些内部变化就很难为人所知。认知学派强调整体,认为个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不是彼此孤立的知觉反应,而是集知觉而成意识的整体反应。认知学派的加涅认为:学习是人的倾向或能力的变化,这种变化要能保持一段时期,并且不能单纯归因于生长过程。从这个认识出发,可以明确学习应是行为潜能的持续变化,这种变化发生在内部,人们必须通过外部行为推断出学习是否发生了,并且这种内在变化和外部行为不一定完全同步,要多次观察和测量才能推测出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积极意义在于强调了学习是学习者利用原有认知结构对外部刺激信息主动选择、加工的过程,重视和突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建立与组织。

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思想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创始人是马斯洛,继承人是罗杰斯,他们提出的思想核心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认为传统教学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师生是绝对的命令于服从的关系,损害了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复制教师的思想,难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忽视情感的交往,造成知情分离。因此,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充分尊重学生个体,高度重视学习中的情感因素,主张教学应立足于学生个性发展,强调知识对学生的个人意义,强调亲身体验和自我评价,倡导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提倡“非指导性教学”,即教师应在教学中扮演学习促进者的角色,更多地采用间接的、启发式的、非命令的形式与学生交往,帮助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

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简单地由教师自然传递给学生,而是需要学生自动地建造到自己的头脑中,学生不是“得到”想法,而是“产生”想法。学习者需要个别发现复杂的信息,并再自己头脑中加以转换,才能有所收获。建构主义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动者,在策略上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即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每位学习者运用现有的知识、兴趣、态度、目标来选择、解释当前的信息,主动建立自身的知识结构,是属于有意义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具有特别意义。英国应用语言学家皮特科德在其著作《应用语言学导论》中指出:“语言学习不仅仅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结合的过程。”“语言结构是‘许多系统的系统',或者说各种相互有关的范畴的‘网络',其中没有哪个部分是完全独立的,或者完全从属于另一部分的。就语言来说,在把一切学到手以前,没有哪一部分可以完全学会的。”我国学者李海林也在《言语教学论》中表达了相同的观点:“……语文课的程序是一种非知识论的程序论,它不以语文知识体系为参照背景,而以学生的言语结构为参照背景,它不以知识结构为教学活动的序列,而以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规律为教学活动的序列。”“语文能力的心理结构是一种无先无后、无主无次的心理图式,但它们组合在一起,最后构成一个整体,它与客观对象存在对应关系。”也就是说,没有一个现成的简单线型序列模式适合于母语学习。再结合语文课程的综合性性质,也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规律。

新课程提出了作文教学的“三维目标”, 对语文教师在作文课堂改革的实践中起了指导作用。“三维目标”是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是设计语文课程目标, 改革课程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的基本理念,也是指导语文教学的根本原则。可以看出,新世纪的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意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因此不能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看作是孤立于作文教学过程之外,要在学生日常的作文习作训练中持之以恒加以引导。

一、作文的拟题立足于生活中的真、善、美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要文章写得像个样儿,应该在拿起笔之前多做准备功夫。……实际生活充实了,种种习惯养成了,写文章就会像活水那样自然的流淌了。”拟定作文的题目,无论是直接命题、选题,还是半命题,都应力求联系学生生活、思想、学习实际,在实际中去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积极向上的事情。直接命题直观的表达出了作文的中心思想,如《童年趣事》、《我的同桌》、《惜别母校》等,本身就含有感情,容易引发学生感情从而产生联想。举例来说,《童年的回忆》,教师要启发学生打开藏于内心的美好的“记忆宝库”,选材内容应符合儿童心理,具体事件可以是跳皮筋、爬树、捕蜻蜓、放风筝等学生小时候经常做的事,农村的学生则可以是田间的玩耍。一位学生在作文里写道:“童年的眼瞳是清澈的,童年的笑容是纯真的,童年的心灵是明亮的,童年发生的事情更是让人觉得清新自然,有趣可笑!”这个作文题目就要激发学生对纯真美好的童年的回忆,立足点也放在童年时的有趣的事情。《我的同桌》则偏重于同桌之间的友情。让学生自己命题的“放胆文”,为学生表达情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题目的情味更浓,价值观也更明确,例如《勤劳的母亲》、《辛勤的老师》等等。

社会也是作文拟题的重点,可以一方面可以就身边发生的社会问题作为引出作文命题的导语,贴近生活、主体、时代。和学生共同关注社会问题和国家大事,引领他们学会独立地思考社会问题,从而丰富他们的内心体验,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对社会上的焦点事件,引导学生学会全面地、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从而使他们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待同样的一件事。例如,参观中国载人航天展,通过航天展激发学生“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引发学生探索宇宙未知世界的渴望,加深学生对科技强国的理解。立足这个层面,对参观“中国载人航天展”的作文要求可以拟题《我也想“飞天”》、《假如我是“航天员”》,记录参观活动的兴趣。如果感情升华,认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的伟大,激发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作文拟题就可以是《神舟——我的骄傲》等。

二、作文指导要情感与学生产生共鸣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作文指导是教师在学生拟定作文题目或话题后,对如何完成一篇合格的、内容丰富的作文给与学生必要的辅导。所谓“指”,就是启发引导学生认识生活,分析生活,表现生活;“导”,就是要解决怎样写,如何写得好的问题。作文指导可以是作文思路,可以是写作技巧,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的则要对学生的情感进行正确地指。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不是依靠强加于学生来体现的,教师在作文指导时只在学生的角度,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寻求能与学生情感产生共鸣的事物,也利于学生接受,避免了“传教士”的做法。

首先,指导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选择积累表现感情的写作素材。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很多,但是几乎没有什么重大的事件,更多的是生活中的繁杂琐事。我们要善于用发现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中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要思考这些事情的意义和价值,通过这件事表现的感情和价值观是什么。学生要记述身边的事件,在作文中塑造鲜明的形象, 抒发深刻的感受,表达独到的观点, 都必须带着一颗热爱生活, 关注社会,关爱人生的心灵去看、听、感受、研究人生百态、社会万象。所谓“身边的故事”就是自己看到的,如家庭中、学校里,社区间发生的有意义的事情都可以成为写作素材。有的事情看起来很小,但是通过它可以挖掘出有意味的内容,就值得我们去关注,去描写。比如家庭成员间相互关心体贴的事情,邻里间互助合作和睦相处的情况,学校里举行哪种有意义的活动等。此外,还要指导学生在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同时,要有意识的对素材进行大致分类,哪些是体现勤俭节约的,哪些是维护社会公德的,哪些是团结互助的,等等。

其次,我们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言真情、写真话。《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的体验。”在作文教学中,要给学生留一席倾诉的空间,激发学生言真情,写真话的欲望和冲动,以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美好愿望。不要再“代‘别人’立言”。契诃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儿童作文的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叶燮主张作文“有感而发,兴起其意其情。”我们提倡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因为真情实感是写好一篇文章的灵魂。没有哪一篇好文章是缺乏情感的,也没有一位能写好文章的人对周围事物是麻木不仁的。作文应该在字里行间蕴涵丰富的情感,不能只用“笔”去写,而应当用“心”去写。

三、作文点评因势利导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评改中流露出的爱和希望尤为重要。给他们以希望和关爱,。可以说,教师的评语是对学生作文情感基调的最基本的判断,对学生作文中反映出来的价值倾向予以最直接的肯定或者否定。评语不对学生作冷峻的评价,而要对学生内心感情表示理解,给予适当的赞扬或者鼓励,表明自己是否被学生表达的情感所打动,是否赞成这种感情则要视情况而言。

及时矫正学生在认识或方法上的明显错误, 使学生的价值体验不至于偏离文本的主流价值。如我在布置《我心目中的英雄》作文时,有的学生看到社会中否定英雄的现象,对同学提出来的岳飞、刘胡兰、林则徐等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持贬斥的态度。面对作文中的不和谐音符, 我本着既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又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体验为目的, 引导学生以“什么是英雄”为题进行合作式讨论。最后,这位学生在听了其他同学的发言后说: “我不能看见英雄的一点缺点就全盘否定,相反,正因为英雄有缺点才显得有生命力。”这个学生修改后的作文就表现出很好的价值观,以辩证的态度去看待英雄人物。

对同学在作文中显现出来的正确的一面,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团结互助的学生关系,遵守公共道德等等,要以赞扬鼓励的口吻,予以正面的鼓励性的点评。如,在一篇学生习作的后面我就写道:“你很秀气,心灵同你的外表一样也很美。同学们遇到困难,你总是热情而主动地去帮助,我们干净、整洁的教室留下了你的汗水。课堂上,老师总忘不了你那双求知的大眼睛,回答问题对,你的态度是那么大方,声音是那么宏亮,怪不得同学们都评你为“优秀少先队员”呢?”一位同学在作文中写出了他通过努力学习由中等成绩进步到班里的学习尖子的历程,我在后面的评语写道:“这学期你各方面的表现都很不错,学习成绩稳步提高,在班上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我一直对你有信心,相信你能靠实力做一个出类拔萃的人,在你即将步入中学之际,老师想送你一句话:再长的路都有尽头,千万不要回头;再快乐的心都有烦恼,千万不要在意,野草遮不住太阳的光芒,困难挡不住勇敢者的脚步。”

古人说:“文以载道。”作文教学对实现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着天然的优势。通过老师科学的、有条理的指导,学生的作文中能够反映出良好的情感、态度。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给我们的作文教学带来一阵扑面的新风, 给我们的作文教学一个崭新的亮点, 更给我们的作文教学带来一个经久的、永固的支点。

现代阅读观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体,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因此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朗读能够充分发挥学生自主阅读的作用,也便于学生从个体角度深切体会文章的情感因素,所以,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而且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之中,即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只听老师滔滔不绝、不闻学生书声琅琅的语文阅读课,不是好的语文课”。除朗读外,语文阅读教学中还要注意运用默读、精读、略读、浏览等其他阅读方法感受文本的意蕴。

语文课程标准说:“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请你对照这三个维度,分析语文课程的10点“总目标”。

答:语文新课程的总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是使全体学生都能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是“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现就这三个维度分析语文课程的10点“总目标”

 一、认识和能力

《课标》将中小学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目标指向学生的语言能力——“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这就离不开语言实践,其基本方式也就是听、说、读、写,包括多交际、多读书、读好书和多进行写作实践。这种实践,不限于学校、课堂和书本。

“总目标”的6-10条是对课程中知识和能力的具体规定,是“知识和能力”教学的基本依据。对待语文课程知识的教学,在过去我们只要求学生读考试文段、做与考试有关的基本练习,把语文实践理解成纯粹的考试、检测,严重忽视了语文学习的本体需要。而从三维角度出发的新课程,如第七条:“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除知识练习外更注重的强调积累与语感的培养、个性发展等。同时,阅读方法的运用、从现代社会对未来公民素质的要求出发,对“知识和能力”这一维度也应有新的理解,应具备的语文能力不能仅仅局限于过去的相对狭隘的听说读写能力。课标第六条“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第七条“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第十条“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程目标提出了“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知识与能力的维度

二、过程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突出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成为获得学习方法和能力发展的过程。这一目标维度从现代课程观出发,认为课程不再是学科的总和,而是“体验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提出并形成新知识的过程。学生是课程实施中的主体,他们在这一过程中的体验本身就是财富,将会对其未来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课程标准强调在实践中学习,总目标第九条:“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指出了能主动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在实践过程中学习、运用语文。“方法”,应该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应伴随着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情感的体验,审美的陶冶,如影随形,而不能游离其外。例如探究性学习,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独立地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自主发展。所以三维下的语文实践是改变过去重知识传授和被动接受的倾向,让学生在新的学习方法中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体,亲历过程,在过程中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现的是语文的人文性,强调的是给学生广博的文化浸染。语文学科的学习内容主要是表达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各类文章。因而对语文课程教学对三维目标提出更高要求。下面分三个方面对课程目标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分析说明。

(1)情感态度。语文课程总目标2-3条是对情感态度的具体要求。第二条“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和第三条“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新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涵盖传统的思想教育的精华,以及现代意识、多元文化、和语文学习兴趣、信心、习惯的培养。

(2)价值观。语文学科人文内涵十分丰富,它对一个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所以既要重视语文学科对学生在文学,情感诸方面的熏陶和感染作用,又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语文学科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课程总目标第一条“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注意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社审美情趣。”第四条“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总结以上两点,可以得出,要学语文,更要学做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语文课程中的统一。语文教学应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重要维度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语文学习是极具个性化的,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往往是多元的。常言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也要鼓励并引导学生全方位的去体验文本中的感情,并说出写出读后感,而不应该以文本烦琐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丰富的阅读实践。语文学科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文章都包含浓厚的感情色彩。因此,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在经历和实践中感受体验文中的蕴含的感情,形成一定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160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