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下面是我整理的《游园惊梦》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游园惊梦》读后感 篇1《游园惊梦》描写了动荡过后一群由南京迁往台北的军官和官太太们的一次上层宴会,以钱夫人和其他人作比较,讲出世事变迁,人事难料。全文详细描写了钱夫人来到窦公馆参加宴会这一完整过程,由于这些官太太们之前的特殊身份——戏子,和军官们的爱好,这场盛宴就以戏曲作为了主要基调。而以“游园惊梦”为题目,“游园惊梦”既是昆剧中的名曲,又概括出了作品的内容。钱夫人此次到窦公馆一游,确实击碎了她往日的繁华之梦,道出世事变迁,人事难料。其中分别用客观的视角和其中钱夫人的主视角描述了这次舞会,以昆剧游园为线索描写了钱夫人本人的游园,和故事情感高潮是想象起以前的情景的惊梦。其中夹杂着时代的变迁和命运的挣扎。游园的起由是因为桂枝香的宴请,惊梦呢,是因为花雕?那割喉的花雕。是丈夫的过世,家境不比之前。而之前那些不比自己的人,如今却如此顺风直上。大家的变化,强大的落差感,不由让钱夫人心中一惊。
宴会的场景高雅精致,布置讲究,无论是从活动安排还是饮食甜点都别具心思。文章中将这一切尽收眼底,一一描述,还将各个人物的穿着打扮都详细的介绍。生动展现了一次上层聚会。
文章以钱夫人和旁观者的多重视角描写,在我看来是文章中的亮点。钱夫人的视角中,刻画得极为细致,房中的布置和各个人物的穿着打扮,以及钱夫人对往日的一幕幕重现而产生的伤感,但文章却一直以“钱夫人”来叙事,不直接取代以第一人称,又有旁观者的叙述,这样更方便完整的描写了整个宴会的场景,又有从中脱离出来,看清世事变化,突出主题的作用。文中钱夫人的内心情感是十分重要的。细节中都描绘出钱夫人的落寞。开始觉得自己墨绿色杭绸的旗袍颜色不好,接着回想过去,自己还在为桂枝香请三十岁的生日酒,而如今桂枝香(窦夫人)已经随随便便能体体面面自己操办一场聚会,而轮到钱夫人不适应了。如今的桂枝香,窦夫人穿戴体面,而钱夫人仿佛已经不合“潮流”,大有一种一代新人胜过旧人的样子,钱夫人心中的苦与落寞,也就不难体会出来了。正是这种变化,表达了世事变迁和命运弄人的主题。
《游园惊梦》读后感 篇2情不知所起,一望而深。影片一开头,水面倒影,苍老语言,便勾起了回忆。牡丹亭的折子戏,游园和惊梦,点了状的柳梦梅和杜丽娘,30年代的苏州和昆曲。容兰和翠花虽然都是女性,但二人在舞台上却都是天生绝配,《牡丹亭》,容兰饰演的柳梦梅,翠花饰演的杜丽娘,天衣无缝,令人唏嘘。
影片就在这《牡丹亭》的唯美和梦幻中徐徐展开。翠花,是得月楼最风光的女人,像瓷娃娃一样温婉二而又纯净的东方女子。容兰,容府的**,虽为女儿身却有男儿的志向,虽家道中落但却一心要做时代女性,摆脱封建束缚,报效国家。侯门一入深似海,容府枯燥的生活和人情的冷暖令翠花十分孤寂,当容兰看到翠花的黛眉细眼,单薄而又落寞的身影,自然而又融入红叶飘飞的背影,不禁心生怜惜之意,便想要照顾这个在鬓发中流露着高雅,浅笑中倾泻着矜持的女子。在飘飞如烟的苏州园林中,两个女子心生暧昧……
纸醉金迷,朝飞暮卷,繁华如昙花一现的背景,飘渺轻烟一般的故事,得月楼的狂蜂浪蝶的欢场薄幸,容府荣华的家道中落也只不过是一场繁华一场梦。这个在这个背景下的两个同性的爱情故事,没有深情,没有生死相随,没有苦苦抗争,这种感情始终是淡淡的,相依相偎,却不互诉衷肠,也不承诺。然而如花美眷,不过似水流年。前有翠花对二管家的隐隐心动,夜色中交谈的寥寥数语,醉眼似开还闭,潜藏风情万种,却骗容兰自己从未留意过他。后有帅气的刑志刚,给了容兰最真切的爱,却在两人的感情中撕开了一道狰狞的口子……然而二管家好刑志刚的出现,隐没,并未使两人就此默然,因为彼此互懂,所以慈悲,因为爱,所以相守。
影片最后,两人谈及曾经背叛的往事,却只剩一句“都不打紧了”。人生如梦,来也匆匆,却只需两人记得那年落英缤纷的园子里,两人笑语嫣然,合唱的那一首《牡丹亭》: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游园惊梦》读后感 篇3以前喜欢看百家讲坛,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于丹品论语。后来她在百家讲坛上也讲过昆曲。最近,我开始读她的这本书,又觉得收获颇多。没读这本书之前,我对昆曲了解甚少。只知道它是源自江苏昆山,戏曲之母,也仅仅只知道一句“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但当我开始读这本书时,我才知道,原来昆曲里面的腔调有这么讲究,弯弯绕绕与起承转合。《游园惊梦》这一折故事原来有这么的曲折。谈到戏曲,其实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对其知之甚少。
我们现在甚至无法再欣赏戏曲的美丽。于丹的厉害之处在于她能用最精准的语言,开阔的思维解释古人的思想情感,让我们身临其境,体会故事中的悲喜。字里行间,我才发现,原来昆曲是如此有魅力。它细腻,婉转,精致,能洗涤浮躁的心灵,能让我彻底静下心来,放下一切,走进故事,感受古人的情感,古人的智慧。书中说,昆曲可以代表一种慢生活,这种生活当中,有从容不迫,有至情至性,也有大彻大悟。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似乎都是行色匆匆,整天奔波忙碌却难得有闲暇去推开“园林”的那扇门去寻找内心最初的宁静。我希望借此能够时时提醒自己,不要心浮气躁,遇事从容冷静,多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情不知其何所起,一往而深。”我想昆曲的魅力就在于――能够让不管是否了解昆曲的人都能感受到并爱上它的那份宁静的古典之美!
《游园惊梦》读后感 篇4初识游园惊梦,在课本上,在杜丽娘的感情里。我并不是一个扭捏的女子,只是因为喜欢,便借阅了夏达的《游园惊梦》,而我是真的不喜欢这种封面。虽然是暖色调的画面,但是水粉味太重,线条太过于凌厉,满树白花似雪,映衬着女子半面桃,我喜欢的粉色一深一浅的铺张开,晕染整个画面,如此的柔美竟让我不知所措。
而完美,本身就是夜幕下的一场烟火,刹那芳华,待看完这本书,合卷时,萦绕在心头的只剩无线唏嘘与惆怅。
闺蜜是一个美术生,她说每次看到夏达的画就会想起江南,而我在《游园惊梦》的故事里,没有看到江南的春光滟滟,也没有看到江南的水波涟漪,我只看到了夕阳下深园的闺阁。屋外桃红柳绿,似在等风来,看似触手可及,却始终隔着一帘幽梦。如此稀薄的光景,怎的都驱散不了心头隐绰的压抑。
文字在我心中是世上最奇妙的东西,用文字编织出来的世界让人无限遐想。在最深处,有种莫名的情感,品尽这世上的无可奈何与悲欢离合。
夏达是仁慈的,她的蝴蝶、她的花精、她的鹤仙都在最后的最后,藏着淡淡的忧伤。即使,没有心满意足,却也是心甘情愿的。
写到这儿,让我想到了沧月,他笔下的很多人,大多都是纵然倾尽这一生,也无法相拥。就好似,我明明在你的身边,却再也无法靠近一分一毫。
那么,即使挥斥天下,抬头可睥睨这红尘,俯首可指点这江山,又问何用?良辰美景亦无能,自此悲歌绕余梁。
蓦然回首,只有我在灯火阑珊处,而你我已咫尺天涯?
就似那裂帛,讲结局、人心都揉碎跟你看。就似鲁迅说,“杯具,就是将世间完美的事物撕毁给你看。”
春风过,芙蓉落,惊醒梦中爱人。只但是是一次风的叹息,便轻易吹散了小小的心思。
最初的邂逅总是完美的,无人可知命运的黑手捣腾出多少苍凉与悲伤。而我只愿,若长相守但是你拈花我把酒,酒醒后能否赏我好梦如初。
须臾与不朽,只在咫尺之间。
一场梦,也成就了完美的邂逅,亦成就了无尽的厮守。
看到这儿的你,是否也怀疑自己正身在梦中?如此,小九告辞了,让我们在梦里把酒言欢。
《游园惊梦》读后感 篇5在我初读白先勇的《游园惊梦》的时候,我的第一感觉是很乱,不知道作者到底要表达什么东西,特别是里面的人物关系,真的是很混乱。但是,当我再度读的时候,我突然间就明白了,感觉出了作者所要说的东西。《游园惊梦》作者通过细腻地描写钱夫人去参加窦夫人的一次家宴的'全过程,展现的是得月台姐妹们凭美色才走进上流社会之后的沉浮、命运以及她们酸甜苦辣等人生况味,感悟人生如梦一场,虚幻缥缈。文中她们命运的相似、重叠和循环,不禁让我想起一首诗里说:“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不禁让我感叹人生如此的变幻无常。
从钱夫人的爱情上来说,起初她所谓的爱情不过是保障她生活的一种是手段而已。所以,当她还是青春年少时,她嫁给了已年近六十的钱鹏志,连妹妹也嘲笑她,可是这却让她在物质上得到了满足,她生活的风风光光的,每天锦衣玉食,可是在这锦衣玉食的背后藏了她多少的辛酸和无奈。她本应是享定了荣华富贵的,可惜她长错了一根骨头,物质上的荣华富贵已经不能满足她了,她还想要爱情上的满足,只可惜她和他的爱情靠不住。而现在她的物质也靠不住了,因为她可以依靠的人,已经禁不住时间的消磨而走了。她本可以在得月台唱一辈子的戏,然后嫁人,日子清贫却也安稳,可是她嫁人了,却是做了人家的填房夫人,享尽了荣华富贵,她本应该就这样一直的空虚的过下去的,可是她却爱上了一个她不该爱的人,爱情得不到,她本应该继续过着她锦衣玉食的生活的,可是她的生活的保障却没了,钱鹏志去了。一切都回不到过去,一切都在变化着。她在爱情上遭遇挫折,她在亲情上也是如此。当她嫁人时,她的妹妹,嘲笑她,钱鹏志可以当她爷爷了,她的心不敢有希望;当她发现她的爱情时,她的妹妹,她的亲妹妹,在她的心窝上又插了一把剑,让她的人生就此彻底的没有了希望,特别是在妹妹月月红明知道唱戏之人不可喝酒时,硬是要逼她喝酒,抢走她所喜欢的人,让她失掉了唱戏人最重要的嗓子和最喜欢的人。还有那旧日官宦世家的兴衰,兴,被人捧在手心,拱在心头,多得是阳奉阴违,以前的钱夫人筵前酒后风光无限,谁敢议论她是秦淮河得月台的蓝田玉,现在的窦夫人谁还会不给她面子;衰,别人看不见你,任你自生自灭,却是性情显露,现在的钱夫人没有了靠山,没有了人前一切的风光,没有了汽车,没有了让人眼前心里都羡慕的光环,谁还在乎她。议论她的过去,直直地揭她的伤疤,是她们的兴趣。兴!衰!总是有人欢喜有人忧的!总是不确定的,不可能一直兴盛下去,总会有衰退的一天,总会有代替你的那个人。
无独有偶,窦夫人的人生差不多也是这样的一个轨迹。她本应是嫁给任子久的,可是却被她的妹妹,亲妹妹抢了去。窦夫人和钱夫人的命运是相似的,她们的妹妹也是相似的。在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到,现在的赖夫人可能是以后的钱夫人,或是以后的钱夫人还不如现在的赖夫人,现在的钱夫人可能是以后的窦夫人,现在的徐夫人可能就是以前的钱夫人或者是赖夫人,而天辣椒和月月红两人可以看成是相同的一个人,不论是以前还是以后,都是这样,直到她年老色衰,最终孤独的死去。这一系列的人物,徐夫人----天辣椒和月月红----窦夫人----钱夫人----赖夫人,向我们展现了人生各个阶段的人生百态,更是让我们看到了世间的世态炎凉,“人生代代无穷已,人生年年只相似”。
在人生中,爱情不可靠,亲情不可靠,承诺不可靠,生命不可靠,权势不可靠,一切的东西都是那么的变幻莫测,让人捉摸不透,只能茫然地走下去,一直到生命的尽头。所有的一切都是虚幻的,都是不长久的,爱情,亲情,生命,权势,它们就像是海市蜃楼,美则美矣,却不真实,最终徒留下无尽的悲伤。在这一生中,可能有过希望,可能有过幻想,可是最终的一切只是梦一场,你好像没有能力去改变什么,只能是任命运的船带你到任何地方,可能有狂风,可能有暴雨,可能还会触礁。但是人生中纵有如此多的变数,却抵挡不住命运的安排,“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也让我看到了人生年年只相似!
《游园惊梦》读后感 篇6因为喜欢昆曲曼妙的身段,华丽的服饰,而爱屋及乌喜欢上了其雅致的戏词。于是乎《牡丹亭》成了我的至爱,汤显祖成了我心中的大师。
《牡丹亭》不管从结构、文辞还是从思想上来看,都可以算是一部巨著,尤其喜欢其中的《游园惊梦》一折,现在我就其中的一些东西来谈点自己的看法。
游园惊梦一开始,就是一曲绕池游,“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如此如花美眷,却在深闺中锁幽怨,怎么不令人疼惜;良辰美景,却只能空对镜中容颜黯然伤逝,怎不令人同情。怎料深闺难锁春光,小春香在杜府发现了一座大花园,终于寻得机会游园,怎不令人高兴,终到一桃源深处,才不辜负这似水流年。
“步步娇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游园惊梦》的经典唱段,一直被许多昆曲名家唱响,不知汤公是在一种什么样子的心境下写下的这句次,美轮美奂,一位二八娇娘,从未出来游玩过,看见春光无限美好,不禁发出一丝感慨。姑娘天生是爱美的,不知不觉倒要和满园春色比美了,好一个端庄秀丽而又不失活泼的杜丽娘。
因为长锁深闺,便爱煞这自然春光,于是乎就有“醉扶归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虽然锦衣玉食,却最爱天然本色、自然美景,美得与万景争春,我们在此不禁慨叹杜丽娘的如花美貌了。
一句“春香,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写出了太守之女的无奈,多年来在封建思想森严的家庭中生长,每天所能做的就是刺绣读书,连瞌睡都不能打一个,心中有无限情愫都不能说出来,死气直逼青春,未料想清风吹皱一池春水,唤起了姑娘心中的无限生机。“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多美的景致,撩人春色,让人唤起了对生活的无数希望,春风吹醒了一位沉睡了多年的女子,重燃了她对生活的无数期待。
“山坡羊没乱里春情难遣,蓦地里怀人幽怨。则为俺生小婵娟,拣名门一例、一例里神仙眷。甚良缘,把青春抛的远!俺的睡情谁见?则索因循腼腆。想幽梦谁边,和春光暗流传?迁延,这衷怀那处言!淹煎,泼残生,除问天!身子困乏了,且自隐几而眠。”闲煞良辰美景,却有万般情愫涌入心头,难以消解,于是在无限春光中,以天地为被,自顾地小眠起来,不想梦中却碰见自己心仪的书生,于是就有了约会,一场惊天动地的爱情故事由此开始。
正是有了这场游园惊梦,才使得牡丹亭的魅力提升许多,这是杜丽娘反叛的开始,为了爱情,她挣脱牢笼,寻找自己的所爱,可能是现实中无法满足,只有在梦中才能完成,于是就有了杜丽娘那美好的“南柯一梦”,作者把这种梦现实化,才使得这部巨作有了现实意义。看过许多版本的昆曲“游园惊梦”,每次都能被演员们的表演所感动,但是还是觉得有很多演员还是没有演出原本的味道来,觉得现有最好的版本就是梅兰芳和俞振飞版本的“游园惊梦”,虽然梅兰芳是个男旦,但确实把那种深闺女子的端庄秀丽和不甘寂寞的心理描画得丝丝入扣,真不愧是大师。
单是游园中的一个身段,就忍不住要叫好了,常在闺楼待着,一看到如此美丽的景致,心情万分高兴,但是太守**的身份又使她不能像春香一样无限惊喜,只有通过神情和身段的变化慢慢察觉出她的喜悦。再就是惊梦中的那段,看见了一个俊秀少年,心中无比热爱,但是因为长期受礼教制约,杜丽娘不可能像其他女子一样,心中的感情她不能轻易表露出来,这个时候她的心理是有着很强烈变化的,我们只有在慢慢揣摩中才能发现。一个眼神告诉我们,杜丽娘这时候是“有点怕,但是又有点期待”,一个深闺女子的心境在此就一览无遗地展示在我们面前了。
看完“游园惊梦”,就被其中的美词吸引住了,而且暗觉其中的音律也是极美的,特别想沉静在其中,享受其中无限高雅的文人气质,感受其中无限美好的爱情故事,美仑美奂。
每次看明清时期文人写的剧本时就会莫名地感动,总觉得那是世间最美好的词句,现在的昆曲就是以当时的剧本为蓝本,然后再适当改变的,所以总是觉得昆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所以我总是不自觉地燃起保护中国戏曲的愿望,希望中国人能在生活之余,多关注我们的传统文化,多关注我们的戏曲舞台。
《游园惊梦》读后感 篇7牡丹亭观后感《牡丹亭》,乍看名字觉得应该是美好的爱情剧,看完才知道,其实想想也是,那是一个什么样压抑而不自由的中国,封建体制对人的残酷压制下,自由的爱情是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只让人觉得,丽娘的回生美满,不属于她的时代,也不属于这个时代。
当时封建的社会,使得当时处于深闺中的的丽娘,内心多么感伤。她的感伤来自她发现了一个原本自由美好而自然的世界,她的心再也不会归之于礼教的枯寂了。这人间不会真正泯灭的是真情,是自由的渴望,是爱,是热烈的追求,是可以生可以死而死可以复生的追求,当发觉了真的自由,不自由的现实还有什么不能摒弃的呢?史载汤显祖每每写到动情之处便在后花园痛哭,世间为此自由献身的人有几何,世间懂得此般自由的知音在何处?汤显祖一生也只是在做梦,一生四梦而得意处唯在牡丹。他的知音是他所心造的丽娘,而剧中的丽娘或只有一个春香算得上理解同情,那个柳梦梅,美好得让丽娘觉得他的不存在,存在的柳梦梅是在梦里,我们的丽娘多么渴求,唯有奋不顾身地为梦而死了。丽娘觉得值得去死。不自由毋宁死。这句话有多么贴切。
丽娘绚烂的春天游园惊梦,在凄凉的中秋黯然魂消,死前万般惆怅地悲吟:
轮时盼节想中秋,
人到中秋不自由。
奴命不中孤月照,
残生今夜雨中休。
痛哉痛哉!在弥留的最后一刻,丽娘深深向母亲涕零拜别,以谢养育之恩,这个细节,却有万般滋味,情与理难言的感动,丽娘不会是以为自由的现实先知者,丽娘不作激烈的抗争痛诉,丽娘不哀怨任何人,这般花花草草有人恋,生生死死随人缘,酸酸楚楚无人怨,丽娘不哀怨任何人。她的热烈的幻梦和渴望的自由只属于她自己。在深深拜别的刹那,让人潸然泪下。
“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于我,不独伤心是小青。”这是名为冯小青的女子临终的绝笔。你死前的最后一句话,“但愿那月落重生灯再红”,几复悲吟,那个时代少有人懂得你的心。你的回生不在你的时代,你的回生只属于未来一个自由的春天。到了那一天,古中国真正自由的美好时刻,满园春光,群芳争艳,芳草如茵,梅花已经凋谢,而牡丹花开正好,我会告慰你,愿你安息……
拟行路难·其一
[作者] 鲍照 [朝代] 南北朝
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
七彩芙蓉之羽帐,九华蒲萄之锦衾。
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
愿君裁悲且减思,听我抵节行路吟。
不见柏梁铜雀上,宁闻古时清吹音?
标签: 忧愤 惜时 诗 情感 其他
《拟行路难·其一》译文即使为你献上:装在金杯里的美酒,镶嵌玳瑁的玉匣里的雕琴,绣著多彩的芙蓉花和羽毛装饰的帐幔,织著各种葡萄的锦缎被子。也挡不住年岁将老红颜衰,月光流逝夜深沉的凄凉。希望你节制悲伤减少忧愁,听我侧击行路难的歌调。君不见汉时的柏梁台,魏时的铜雀楼都早已灰飞烟灭,难道有谁还能够听到古时候的清音管乐?
《拟行路难·其一》注释①奉:奉送。邰希葑给。卮(zhī知):古代盛酒的器皿。一本作“匜”。这句是说把用金杯盛着的美酒献给你。
②玳瑁(dàimào代冒):一种和龟相似的海中爬行动物,其甲壳黄褐色,有光泽,可用做装饰品。
③七彩芙蓉:多种颜色的芙蓉花图案。羽帐:用翠鸟的羽毛装饰的帐子。
④九华蒲萄:以许多蒲萄组成花纹的图案。蒲萄,即葡萄。锦衾:用锦做成的被子。以上四句是写赠送给人的四件解忧之物。
⑤红颜零落:容颜变得衰老。寒光:寒日的光辉。宛转:转移。时欲沉:时将晚。这二句是说人已容颜衰败,年岁将老,正如月光转移,夜将深沉一样。
⑥裁悲:制止悲伤。裁,免除。减思(sì四):减少愁思。思,忧愁。抵(zhì纸)节:击节。抵,侧击。节,乐器名,又叫“拊”。行路吟:指《行路难》。这二句是说希望你克制住你的悲愁,听我用柑打着拍子来唱《行路难》。
⑦柏梁:台名,公元前115年(汉武帝元鼎二年)建,在长安。铜雀:台名,曹操于公元210年(建安十五年)建,在邺城(今河南省临漳县)西北。柏梁台和铜雀台都是歌咏宴游的场所。宁:岂、何。清吹:悠扬的管乐。这二句是说如今在柏梁和铜雀台上,哪还能听到古时悠扬的乐声呢。
《拟行路难·其一》赏析鲍照最为擅场的乐府体中,《拟行路难十八首》称得上是“皇冠上的珍宝”。这一组内容丰富而又形式瑰奇的诗篇,从各个侧面集中展现了鲍照诗歌艺术的多姿多态,确实像一块精光四射、熠熠生彩的钻石。无怪乎历代选家和评论家凡瞩目于六朝诗歌的,都不会遗漏了它。
顾名思义,“拟行路难”当为乐府古题“行路难”的仿作。后者本属汉代民歌,多已失传,据《乐府解题》记载,其大旨是“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东晋人袁山松曾对它的曲调和文句进行加工改造,而袁制亦已亡佚。故鲍照此诗虽云拟作,实为这一诗题流传至今的最早篇翰,发摅的也是诗人自己胸中的磊块,并不同于一般的拟古篇什,所以有的诗集收录此诗时,去掉了题目上的“拟”字,径称作《行路难》。齐梁下及唐代不少诗人,也都袭用这个调名写出了一批名作。
《拟行路难》共一十八首,有的本子作十九首,是将其中第十三首分割成了两篇。这十多篇诗涉及不同的题材内容,体式、风格也不尽一致,看来并非一时一地之作,今人已有考辨。但是,把它们在同一诗题下编为一组,又绝非出于偶然。这不仅因为它们都采用了“行路难”的曲调,而且各首之间确有共同的主镟律贯穿着,那便是对人生苦闷的吟唱。在形式上,这组诗都采用七言和杂言乐府体,音节流畅而富于起伏变化,以适应作者所要抒发的强烈而跳荡的情绪。正是这样一个统一的基调,加上作者构思、编排上的某些匠心,使得这些诗篇自然地发生联系,合成了一个可以放在一起加以观照和品评的整体。
此篇作为《拟行路难》开宗明义第一章,带有序曲的性质。诗篇一上来,以“奉君”二字领起了下面四个排比句:“美酒”而盛以“金卮”,“雕琴”而饰以“玳瑁玉匣”,羽毛制作的帐幔间绣出了“七彩芙蓉”的图案,锦缎织成的被面上绽开着“九华蒲萄”的花纹。奉献到你面前的吃的、玩的、用的器物,无一不精美绝伦、色彩缤纷,足令人赏心悦目、忘忧解闷。这—赋体铺排手法的发端,为整个乐曲的演唱蓄足了气势,取得了先声夺人的效果。
可是,别误以为作者是在为人生谱一曲欢乐之歌,想要尽情讴颂人世间种种官能的享受,那样就大错而特错了。在那一阵子紧锣密鼓、急管繁弦式的华采乐段之后,乐队突然沉寂下来、沉寂下来,悠悠地转出一声低咽的吟叹:红颜难驻,岁月迟暮,寒气闪烁,年华逝去。人生的这一大悲哀,又不是美酒、雕琴之类所能消解得了的。读到这里,读者方明白前面那阵子开场锣不过是个铺垫,外形愈装扮得富丽堂皇,愈见出骨子里的哀感沉绵。
那末,也不能听任这种忧思无边无际地膨胀起来,吞噬了人的整个灵魂。诗人在唱出人生苦闷的主题之后,却又反过来劝慰人们要“裁悲”、“减思”,节制和排遣自己的伤痛;而排遣的方法则在于聆听他的击节歌唱,那歌子便是倾诉人生苦难、不平的《行路难》。用宣说人间苦来排解现实生活中的苦闷,看似矛盾,但也不足为奇,因为通过这一独特的宣泄活动,是可以给人的心理机制恢复和带来某种程度的平衡,减轻人们心灵上的重压的。这大概正是诗人自己情不自禁地要创作这一组诗的内在动因吧。于是,诗歌开篇定场锣鼓声中被推上舞台前列的那些琳琅满目的器玩,至此重又获得了生气。它们不光是人生苦的垫衬,同时也是诗人演唱人生苦的布景、道具和音响手段。诗人就站在这一绚丽辉煌的背景下,一手高举盛满美酒的金杯,一手挟起玉饰花雕的古琴。仿佛他正注目于读者,他就要放声歌唱了。这是非常美妙的瞬间,非常动人的景象。
诗写到这里,已经完成了序曲的任务,本可就此打住。而诗人为了加重语意,却又添出一段尾声:不见柏梁铜雀上,宁闻古时清吹音?意思是说:没见到吗,汉武帝时的柏梁台,魏武帝时的铜雀台,当年歌舞胜地,乐声盈耳,曾几何时,风流云散,而今哪还有清音绕梁呢?言下之意:我的歌声也是稍纵即逝,要听就请抓紧吧。结末这两句看似逸出题外的话,既是对上文“听我抵节行路吟”的补充申说,又是对诗中“人生苦”主题的点题和呼应,而字面形式上转向援引古人古事,采用宕开一笔的写法,更增添了诗歌摇曳不尽的风神。
总合起来看,作为整个组诗的引子部分,此篇在立意上是比较单纯的。它的意图只是要交代写作这一组诗的缘起,即便涉及人生苦闷的主旨,亦仅点到为止,不作进一步展开。所以读者在这里接触到诗人内心的感慨还很抽象,缺少具体的内涵。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诗中这个单纯意念的表达形式却很不简单:由献列各种精美的器玩以行乐解忧,导向人生苦痛、忧思难遣,再折回裁悲减思、击节吟唱,而结以清吹不永、胜概难继,可说是一层一个逗顿,一层一道弯子。转折处是那样的突兀峭拔,而承接时又十分妥贴自然,极尽波谲云诡、跌宕生姿之能事。这样一种屈曲层深的构思方法,决不是为了卖弄技巧,它能够恰到好处地表现出诗歌单纯意念下深藏着的复杂微妙的情绪心理,那种苦闷与慰藉、排解而又难解的感情纠葛。贯通《拟行路难十八首》的整体,构成组诗中心情结的,正是这一矛盾尖锐的心理态势。
《拟行路难·其一》作者鲍照简介鲍照(约415年~470年)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鲍照的其它作品○ 梅花落
○ 拟行路难·其四
○ 代出自蓟北门行
○ 拟行路难·其六
○ 芜城赋
○ 鲍照更多作品
心海潜涛暗汹涌,肆意漫延奔流急;笔锋中有千千语,挥就素心笺一封;一叶小舟载过江,祝福送到卿心坎。
——题记
一、
每晚,陪伴我的是电脑。习惯在寂静的夜里,打开电脑,任情絮飞扬思索翩翩,敲出自己心情,敲出自己的思念,敲出一连串的祝福。
卿:时光牵着你我走过了一个个场景,度过了一个个美好的夜晚。你我相遇时的那瞬间颤动,仍记忆犹新:你我本是陌路人,相遇纯属是偶然;可那一次回眸,有了一场相遇,开始了一段交往;虽非春宵,却成就了一段佳话。相识以来,你的言谈举止更令我回味无穷,似一缕柔风轻抚唇角,如一股暖流在体内流动不断。你,悄悄走进了我的心房,又悄悄拨动了我的心弦。你我在淡淡的红尘里偶遇,一遇心动,一聊倾心,只恨相识太晚。从此,相知相惜,携手相依;从此,我的生活不再孤单,你是我快乐的源泉;从此,烟雨眼中过,不识他人只识卿。你的身影,你的声音,甜在舌尖暖在心里;你,给了我朝气,给了我力量;我,无怨无悔地踏上了这条爱的不归路。你我相识以来所有的枝枝节节,都无一遗漏地镌刻於心简心壁,成为心空中一道最美丽的风景,幻化成温暖而永恒的春天。时光又牵着你我即将迈进马年。此时,我只想托一叶小舟,满载着心简,把祝福送到你的心坎上。祝你心想事成,马到成功。
寒气,笼罩四周;我的心空,盈满温暖。在缘分的时空中,相遇是造化,相交是命运,读懂是灵犀。心语心愿,无需直白;诸多事情,永远不会提及。一根红线牵两头,心心默然静守侯;今生有缘共偕老,来世再聚奈何桥。在心驰神往的日日夜夜里,我遍尝人间酸甜苦辣,知味知情知意知心;这份情这层意,仿若隔江飘来的天籁之音,悠远绵长;又仿佛两岸的青山绿水红桃绿柳,清幽嫣然,恬静馥郁,盎然生辉。多想,在细雨霏微的时节,与卿共吟一阙踏莎行,淡然悠走在诗意悠长,画意无限的石子长巷。多想,在丁香盛放时节,与卿共抚一筝点绛唇,闲散漫步在柳丝蔓舞,莲香氤氲的山村水畔。多想,在暮色四合的黄昏,斟一杯陈年花雕鲜爽醇香,临风把酒在亭台楼阁,与卿共醉一场如梦令。
严冬过后,春天又要来了。那时,我一定会多撷几粒红豆置于掌心,让粒粒穿透记忆,和我一起细细回味、甜甜展望。再把最真诚的情谊最诚挚的祝福,注入这红豆之中,用心弦串接成一条最温润的项链,亲手戴在你的脖上。
二、
你说,你只是万千丛林中的一片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不像漂亮的风筝得到清风的眷顾,在蓝天上恣意地飞翔;也不像高贵的盆栽得到人们的亲睐,幽雅地点缀着每一处美丽。你说你只能借助于风力给自己插上翅膀,飘然而起,寻找着属于自己的梦。最终,于千千万万的人丛中找到了我,从此拉开了爱的序幕。你说,你最开心时,就会不由得想起我,总想在第一时间内告诉我,让我也分享着你的快乐。你说,你最伤心时也不由得想起我,总有一种没有缘由的思念占据了整个心,却又不想让我知晓你的忧衷,怕我牵挂怕我烦;你只会淡淡地告知我,你很忙很忙无暇陪伴着我,只身一人在那遥远的地方静静地凝望着我。你说,每每寂寞孤独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轻轻唤起我的名字,想起我的一切。你说,想我时就会夜不能寐,食不知味,心隐隐作痛。你说,你的心里满满的全装着我,除了我,无人再能进入。你还说,想我是每天的功课,念我是我不变的情怀,你愿永远醉在我的怀里,不再醒来;此生只愿与君笑,此生只愿与君醉,此生只愿与君行……
多舛的人生让你有太多的跌宕起伏,太多的辛酸甜苦辣,太多的横祸不幸。羁旅,让你的心经历着磨难、承受着煎熬;不幸与坎坷,使你的文字处处流淌着凄美、哀怨与刚毅,你的笔锋也常常由此而凝重淡定又些许愁肠绵绵,几分释放后又有几分的坚韧。我明了,这是外柔内刚的你在积聚奋发前的力量。我相信,坚强属于你;我坚信,你终会踏上平坦,世间终会还你一个公道。我更坚信,你终会笑看红尘,细细品味这世事的艰难、生命的厚重。隔屏相望着,爱,唯以文字相助,唯以陪伴相慰。我愿为你太冷的文字披上衣衫,让它不再清寒。我愿为你倾尽最美的字句,谱写最甜蜜的爱之曲;我将持呼啸於坚定,持恒久於纯净,描绘相知相惜的恋之风情,抚平你多愁善感的字句,一展欢颜。
你说你此生甘愿做一撮清茶,溶入水,苦涩留给自己,清香奉献他人;以此实现自己的价值,最终找到自己人生的归宿。此刻再回眸,你亦正如那茶,轻啜一口,微微的苦涩,浓浓的清香,疲倦荡然无存,诸多烦恼忧郁悄然远逝,遐思尽随茶香飘远矣。独酌一杯浓浓茶,淡淡苦涩品甘辛;清心明目除龌龊,直抒胸臆畅衷曲;人生若茶沉浮间,几经峰回终飘香;茶君伴我走天涯,意境悠远通体畅。茶如卿,卿即茶也。
卿,在有星星闪烁的`夜晚,请抬头仰望一下吧,有一颗眨眼眯笑的星星,那是远方的我在向你问候。此生,能够形影不离地陪伴着你是我最大的心愿。此刻,沉浸在你的文字中,感受着你的随心随性;此刻,与你一起生活在真实之中,纯朴自然的生命本色在召唤着我,感知着自然的真实,情感的纯朴,心甘情愿地追随着,因你喜而喜因你忧而忧。永远的,与你同行。
三、
文字,你我交流的语言,有着妙人的魅力,喜怒哀乐尽藏匿其中。来到空间,总被你文字里的优美沉静吸引,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文字背后静好安然的女子是怎样一笔一笔的在文字中安放时光深处悠然的性情,那欲说还休的字里行间又隐藏着怎样的锦瑟心事?还有在厚重的历史韵脚处显露出的唐诗里的风情、宋词里的清愁,又被何般才情的女子给赋上了新的魅惑?徜徉在你的空间,一缕淡淡的墨香在文字间流淌,浸透一行行;深沉、恬静、内敛,字字散发出爱的芳香。细读每一段文字,缠绵的一段心思或字诉于心,或心诉于字,尽数流历于字里行间,那一桢桢娴静的画面便自然而然在脑海中盘旋。卿虽没有绝色的容颜,优柔的身姿,可那回眸浅笑令人不舍移目。卿也并非才华出众,精透诗词韵律,可就在独依沉思中,透着一种宁静、淡然之美。我静静品尝着文字的味道,心中充满无限的遐想,一股暖流涌入心房,怦然的心跳,我便有了梦的遐想……
我们在文字中解读,在文字中感受,在文字中建立着纯真的爱。键无意,字有情。键起键落传心语。浓浓情意深。字里情,行间意。眉中蕴涵我皆晓。满眼爱意流。
夜的深处,是我俩的黄金时段。银屏上,你的头像永远是那样的亮丽闪光,躬逢其会,活力四溢。此时此刻,彼此心扉全然敞开,思念变得放肆,如脱缰的骏马尽情驰骋在广阔无垠的空间。因为深知,所以从不沉迷于网络之中;因为知晓,网络与现实都是实实在在的人生。
感恩,让自己怦然心动的瞬间;铭记,让彼此感受关爱与温暖的网络。我尽情遨游在网络海洋中,续写着每一天的每一个希望,每一个故事,每一个梦想。轻轻敲击着键盘,情感随着文字传向远方,流入你的梦乡……卿,你我素未谋面,却又彼此真切地关心着、牵挂着、互渗着;心灵之窗,常常被那一端感动得结满冰窗花。“雾里看花花更红”,距离产生别样美;一纱相隔,永远有求知读懂的欲望,永远留存着美好灿烂的影像。静静地关注,默默地支持;内敛而不张扬,真情而不露白,心灵感知如同风柔云淡般轻拂、飘然。我们,不喜欢甜言蜜语般的许诺,也不想锦上添花般的画龙点睛。但,如若谁处在冰雪之中,另一个定会送炭而去。
触景,不由得生情;吟诗,不由得抒怀;读文,不由得感慨。思着想着,一幅幅画面会随着内心的涌动浮现,情意交融般缭绕,触及着内心最柔软的部位。然而,越看重的,越无法落笔,越不敢落笔,怕写偏了、写没了,留在心底做为“想”的理由吧。当囤积溢出,会流露少许的想;就像花儿吐露一丝丝芬芳般淡淡的,潜在文字中,不为人知的悄然流过。“想”,一直贯穿生命的始终,那些暗流潜涌也一直会伴随着我走向生命的终结。一次次的回想,一次次的体会,爱恋也一层层的加厚一步步走向深邃。
卿,我在心间专门为你设了一个特区,存放你我之情。这份情,温暖着我也温暖着你;这份爱,激励着我也激励着你。
四、
“锣鼓一打响仓仓,住家还是西门岗,街中铺的是石板路,冬天暖来夏天凉,八月里来桂花香。”“住家还是西门岗,冬天暖来夏天凉,一年两季桂花香”。——大禹的为民造福,大禹的刻苦耐劳,大禹的公而忘私,在生你养你的故乡传承着,发扬着,造就出你一颗纯朴的心。那久远的历史、厚重的文化、独特的建筑,古朴厚重的民风原貌,把你的文字锤炼得更加精致灵动。时光的历练,沧桑的品味,让你更心随意愿地挥洒着文字。随着时光的流逝,你案头的那一笺旧墨,不仅幽幽地散发出淡淡的墨香,还带着柔婉、从容、淡定,更有着朴素、丰盈、翔实。
我们生活在现实中,柴米油盐、冷暖阴晴一样不少。在柴米油盐的纷杂里,若遇上一个细雨霏霏的夜晚,我会熄灭灯烛,伏案面窗听那斜风,一边听那细雨,听窗棂下蟋蟀跌跌宕宕的高吟短唱,一边虔诚地为你祝福着。若遇上风清月白的夜晚,我会独卧阳台把酒临风,面对灿烂的星空和皓月,吟李白的“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替东坡抒情:“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心中想着你,念叨着你。在平淡的日子里,我会用油渍斑斑的手拨电话的号码,给你说几句温馨的俏皮话或倾吐几句真诚而幽默的祝福。在柴米油盐的纷杂里,依然忘不了肩上还有太多的责任与义务,需要去精心经营、呵护。
我们又生活在网络世界中,也有“柴米油盐、冷暖阴晴”,也需要展示心中那一抹美好的艳丽。网络与现实同在,真情与缄默并存。时空,阻隔不了心与心的贴近;文字,陪着你我走过了一程又一程;携手,共创了许许多多美丽的回忆。闻着空气中飘散的墨迹馨香,看着书案上那一叠叠文赋诗稿,这是你我心灵默契的见证。时光悄悄流过,岁月不再回返,可当初的约定仍滞留心间;伴着纸墨,守望岁月,你我文字三人行,共赴一场地老天荒之约。柴米油盐淹没不住浪漫,有了浪漫,一生才会有滋有味;有了浪漫,八十岁的老人依旧可以从浪漫里寻拾回十七八岁豆蔻的感觉;有了浪漫,就算在天涯海角,两情依旧可以感受初恋的情愫。
流年攸攸,思绪潺潺,所有零散的曾经、细微的真情,都已镌刻在简。除夕到来之际,我捧起心简,放入轻舟,愿这一叶小舟把我的心送往你的心中。
**作品 1991年《古墓荒斋》(谢铁骊) 饰演娇娜 1993年《三言二拍之郑月娥从良记》又名《胭楼记》(张亮) 饰演郑月娥、姚滴珠 《孔子》南子 1995年《女儿红》(谢衍) 饰演花雕 1995年《小娇妻》(史蜀君)饰演洋洋 1996年《风月》(陈凯歌)饰演小舞女 1998年《花桥荣记》(谢衍) 1998年《刺秦》(陈凯歌)饰演小盲女 1998年《苏州河》(娄烨)饰演牡丹&美美 2000年《如果没有爱》(又名《海南,海南》张元)饰迅, 合作演员:朴树、袁泉、 羽泉 2001年《香港有个好莱坞》(陈果)饰演东东&红红 周迅在**《李米的猜想》中剧照(20张) 2001年《十七岁的单车》(王小帅)饰演红琴 2002年《那时花开》(高晓松)饰演欢子 2002年《巴尔扎克与小裁缝》(戴思杰)饰演小裁缝,合作演员:陈坤 2002年《停车暂借问》(又名《烟雨红颜》刘德凯)饰演赵宁静,合作演员:张信哲 2004年《恋爱中的宝贝》(李少红)饰演宝贝,合作演员:黄觉、陈坤 2005年《生死劫》(李少红)饰演胭妮,合作演员:吴军 2005年《鸳鸯蝴蝶》(严浩)饰演小语,合作演员:陈坤 2005年《美人依旧》(胡安)饰演小菲,合作演员:王志文、 邬君梅 2005年《如果爱》(陈可辛)饰演孙纳,合作演员:张学友、 金城武 2006年《夜宴》(冯小刚)饰演青女,合作演员:吴彦祖、葛优、章子怡、黄晓明、马精武 2006年《明明》(又名《走佬娜娜》,区雪儿)饰演娜娜&明明,合作演员:吴彦祖、张信哲 2008年《李米的猜想》(曹保平)饰演李米,合作演员:邓超、王宝强、张涵予 2008年《画皮》(陈嘉上)饰演小唯(九霄美狐),合作演员:陈坤、甄子丹、赵薇、孙俪、 **《孔子》首映系列活动(20张)陈坤 2008年《女人不坏》(徐克)饰演欧泛泛,合作演员:桂纶镁、张雨绮、方中信、冯德伦 2009年《风声》(陈国富、高群书)饰演顾晓梦,合作演员:张涵予、黄晓明、李冰冰、王志文 周迅在**《如果爱》中剧照(4张) 2010年《孔子》(胡玫)饰演南子,合作演员:周润发、陈建斌、陆毅、任泉、王斑 2010年《苏乞儿》(袁和平)饰演袁英,合作演员:赵文卓、周杰伦、杨紫琼、郭晓东、闫妮、子卓琳 2010年《指甲刀人魔》(彭浩翔)饰演李凯仪,合作演员:周俊伟 2011年《龙门飞甲》(徐克)饰演凌雁秋,合作演员:李连杰、陈坤、李宇春、桂纶镁、樊少皇、范小萱 2011年《建党伟业》(韩三平、黄建新)饰演王会悟,合作演员:众多国内大腕 2011年《大魔术师》(尔冬升)合作演员:梁朝伟、刘青云、闫妮 电视剧作品 1997年《红处方》(董志强导演)饰演沈佩 1998年《绍兴师爷》(陈子恩、朱建英导演)饰冯燕燕,合作演员:陈道明 1998年《大明宫词》(李少红导演)饰演太平公主 1998年《太平天国》(陈家林导演)饰演石益阳 1998年《警坛风云》(徐庆东导演)饰演林佩佩 1999年《绿衣红娘》(许同均导演)饰演范小萱 1999年《人间四月天》(丁亚民、曾念平导演)饰演林徽音 1999年《开心就好》(张一白导演)饰演谭格格 1999年《缘来一家人》(卢伦常导演)饰演陶陶 2000年《像雾像雨又像风》(赵宝刚导演)饰演杜心雨 2000年《金钱本色》(又名《都市情缘》,郑基成导演)饰演Mandy 2000年《心网》(刘婷导演)饰演那妞2001年《橘子红了》(李少红导演)饰演秀禾 2002年《射雕英雄传》(张纪中导演)饰演黄蓉,合作演员:李亚鹏 2003年《海滩》(李亚鹏导演)饰演阿童 合作演员:李亚鹏 2003年《买办之家》(曾念平、王永导演)饰演苏伯媛&夏荷
丽娘游园归来,困倦了,便伏几小睡,却作了个甜美的梦:梦见一个小生,拿着柳枝,向她说道:“小生那一处不寻访**来,却在这里。
恰好在花园内折取垂柳半枝,姐姐,你既通书史,可作诗以赏此柳乎”丽娘没有答话,只是想:“这生素昧平生,何因到此”小生一笑,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便牵丽娘衣袖,转过芍药栏前湖山石边说话去了。
丽娘怎会在梦中与一素昧平生的人幽会呢?原来一直受封建礼教禁铜的丽娘,没有人与她说过知心话。与她最亲近的母亲,看她睡个午觉,也要说不符家教,看她绣对鸳鸯,也不以为然。
丽娘委实寂寞得很,渴望有人关心她同情她,当梦中人说出这“似水流年,如花美眷”八个字时,动魄惊心,怎能不引为知己?以柳枝求题,也不是一般市俗之见,他不是捧来珠光宝气的首饰,而是分文不值的垂柳枝。
戏里有一折“写真”,描写杜丽娘作自画像,可见她有很高的艺术修养,在她眼里,艺术价值与实用价值、经济价值之间并不划等号,一草一木都可人画,对金银珠宝、乌纱玉带却看不上眼。在这一点上,他们又有了共同语言。心灵上的相通,在丽娘看来是头等重要的事,与此人为伴是幸福的,轻轻地一牵,便随他而去了。
赏析
《游园惊梦》小说的最终主题——人生如梦
作者在这篇小说里,苦心经营制造“梦”的意象。梦境和仙境,十分相像,只有一点大异:仙境是永恒的,梦境是短暂的。人类往往不愿面对“人生有限”“世事无常”的悲苦事实,却躲藏入“一切如故”的自欺幻想里。然而,俗语说得好,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今晚窦夫人这栋“上上下下灯火通明,亮得好像烧着了一般”的大楼公馆,哪里持得了多久,转眼间就会灯火熄灭,烧成灰烬。今晚的钱夫人,就是明天的窦夫人。
小说的主人公蓝田玉由一位昆曲艺人一跃成为钱将军夫人,也曾经风华蹁跹,烜赫一时,“筵席之间,十有八九的主位,倒是她占先的。”然而这一切都是“从前钱鹏志在的时候”,现在她不过是一个落魄夫人,王谢堂前的燕子,落入了百姓人家。
烜赫与没落,构成刺激性的对照。对于没落,是无奈的现实,钱夫人无力去改变,于是就只剩下追忆与怀恋,自己并不能超脱出来,把这一切视若浮云。窦公馆门前两旁的汽车,大多是公家的黑色小汽车,“钱夫人坐的计程车开到门口她便命令司机停了下来”。
这一细节动作,表现钱夫人还很在意自己的面子,遮掩自己没落的现实。在筵会中,钱夫人几次有意识地或潜意识地回忆起自己风华蹁跹时候的场景,与现实的筵会做比照,折射出钱夫人对过去的怀恋。
作者对过去生活的追忆更多的是在心理情感上对故国的眷恋。在这里,故国不仅仅是祖国大陆、旧时家园,而是一种情感,一种对旧时在心理上的认同感、归属感。故国更多的是一种心理情感,而祖国大陆、旧时家园只是承载这种情愫的载体。这种情愫,以乡愁的形式表现出来。
例如,钱夫人总觉得“台湾的衣料粗糙,光泽扎眼,尤其是丝绸,哪里及得上大陆货那么细致,那么柔熟”“台湾的花雕到底不及大陆的那么醇厚,饮下去终究有点割喉的。”这种对台湾的不认同感,并不仅仅得自于钱夫人自己,而是败走台湾的人的普遍的心理情绪。
比如来台几十年,窦公馆请客仍用上海的厨子,刘副官仍顽固地操着苏北的口音。这些都是去国之人的乡愁的整体表现,他们对台湾、对台湾的现状并没有认同感、归属感,而是顽固地坚持过去的生活(比如票友会),顽固地眷恋着大陆。
这些人在白先勇认为都是一群“流浪的中国人”,他们退走大陆,在台湾又不能融入和归属,他们没有自己的家园,在心理情感上处于漂泊状态,所以对故国怀有强烈的眷念。白先勇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有着深刻的认同感的,在《游园惊梦》这部小说里择取昆曲票友聚会也是有象征意义的。
在六十年代,作为“中国表演艺术中最精致最完美的一种形式”的昆曲也已经式微了,受到欧美**等新兴文化的强烈冲击。小说中坚持喜爱和追忆昆曲这种传统艺术的,都是一些从大陆败走的遗民如钱夫人、窦夫人、余参军等。他们既是政治上的遗民,也是传统文化上的遗民。
台湾本土的人脱离大陆本土文化的母体,对这些传统文化并没有多高的欣赏能力,也就没有多少眷恋。人心不古作为一种现实,文化遗民们无力去改变,便只有承认,而他们对昆曲的坚持和喜爱,仅仅是对故旧文化的怀念,也是作者文化乡愁的表现。
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光辉灿烂的过去。可是就因为太讲究纯美、纯粹精神,丝毫不肯接受现实俗世的污染,在今日的平民世界里,已和一般人的生活几乎完全脱节,再也无法受到欣赏和了解。
于是人人遗弃古老优美的中国文化,趋奔迎接崭新通俗的西洋文化,正如清乾隆年间,通俗的“花部”乱弹终于取代了优美的“雅部”昆曲。如此,小说里钱夫人的今昔感触,以及往日悼念,就有了更深一层的含义,而《游园惊梦》也就变得好像是作者对我们五千年传统文化的一阙挽歌。
如此,《游园惊梦》小说,从钱夫人个人身世的沧桑史,扩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贵族文化——的沧桑史。
同样的暗示含义,亦可引申到社会型态问题上,那就是,影射贵族阶级和农业社会的没落,平民阶级和工业社会的腾起,小说结尾,窦夫人问钱夫人:“你这么久没来,可发觉台北变了些没有?”钱夫人沉吟了半晌,侧过头来答道:“变多唆。”走到房门口的时候,她又轻轻的加了一句:“变得我都快不认识了——起了好多新的高楼大厦。”
“变”一字,就是这篇小说的中心主题。“起了好多新的高楼大厦”,即比喻工商业社会之兴起。我们还注意到,今日宴会里唱《游园》的后起之秀,是徐“太太”,不是徐“夫人”。作者如此暗示:“上流社会”虽然还存在,“贵族阶级”却已隐逝无踪。
参考资料:
1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宋代: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虽说是百花凋落,暮春时节的西湖依然是美的,残花轻盈飘落,点点残红在纷杂的枝叶间分外醒目;柳絮时而飘浮,时而飞旋,舞弄得迷迷蒙蒙;杨柳向下垂落,纵横交错,在和风中随风飘荡,摇曳多姿,在和煦的春风中,怡然自得,整日轻拂着湖水。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游人尽兴散去,笙箫歌声也渐渐静息,才开始觉得一片空寂,又仿佛正需要这份安谧。回到居室,拉起窗帘,等待着燕子的来临,只见双燕从蒙蒙细雨中归来,这才拉起了帘子。
赏析: 这是欧阳修晚年退居颍州时写的十首《采桑子》中的第四首,抒写了作者寄情湖山的情怀。虽写残春景色,却无伤春之感,而是以疏淡轻快的笔墨描绘了颍州西湖的暮春景,创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艺术境界。而词人的安闲自适,也就在这种境界中自然地表现出来。情景交融,真切动人。词中很少修饰,特别是上下两片,纯用白描,却颇耐寻味。
上片描写群芳凋谢后西湖的恬静清幽之美。首句是全词的纲领 ,由此引出“群芳过后”的西湖景象,及词人从中领悟到的“好”的意味。“狼藉”、“飞絮”二句写落红零乱满地、翠柳柔条斜拂于春风中的姿态。以上数句,通过落花、飞絮、垂柳等意象,描摹出一幅清疏淡远的暮春图景。“群芳过后”本有衰残之味,常人对此或惋惜,或伤感,或留恋,而作者却赞美说“好”,并以这一感情线索贯穿全篇。人心情舒畅则观景物莫不美丽,心情忧伤则反之。这就是所谓的移情。一片风景就是一种心情,道理也正在于此。
过片表现出环境之清幽,虚写出过去湖上游乐的盛况。“笙歌散尽游人去,”乃指“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的游春盛况已过去,花谢柳老,“笙歌处处随”的游人也意兴阑珊,无人欣赏残红飞絮之景;“始觉春空”,点明从上面三句景象所产生的感觉,道出了作者惜春恋春的复杂微妙的心境。“始觉”是顿悟之辞,这两句是从繁华喧闹消失后清醒过来的感觉,繁华喧闹消失,既觉有所失的空虚,又觉获得宁静的畅适。首句说的“好”即是从这后一种感觉产生,只有基于这种心理感觉,才可解释认为“狼藉残红”三句所写景象的“好”之所在。
最后二句,“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写室内景,以人物动态描写与自然景物映衬相结合,表达出作者恬适淡泊的胸襟。末两句是倒装,本是开帘待燕,“双燕归来”才“垂下帘拢”。结句“双燕归来细雨中”,意蕴含蓄委婉,以细雨衬托春空之后的清寂气氛,又以双燕飞归制造出轻灵、欢娱的意境。
这首词通篇写景,不带明显的主观感情色彩,却从字里行间婉曲地显露出作者的旷达胸怀和恬淡心境。此词表现出词人别具慧眼的审美特点,尤其最后两句营造出耐人寻味的意境。作者写西湖美景,动静交错,以动显静,意脉贯串,层次井然,显示出不凡的艺术功力。
西湖花时过后,群芳凋零,残红狼藉。常人对此,当觉索然无味,而作者却面对这种“匆匆春又去”的衰残景象,不但不感伤,反而在孤寂清冷中体味出安宁静谧的美趣。这种春空之后的闲淡胸怀,这种别具一格的审美感受,正是此词有异于一般咏春词的独到之处。
全词取境典型,叙事抒情结合。章法缜密,构思严谨,意象鲜明。
2长相思·游西湖 宋代:康与之
南高峰,北高峰,一片湖光烟霭中。春来愁杀侬。
南有高峰,北也高峰,两峰之间,一片湖光锁在烟霭迷蒙之中。春天来了,面对美好的湖光山色,愁绪万千种。
郎意浓,妾意浓。油壁车轻郎马骢,相逢九里松。
郎的情意浓浓,妾也情意浓浓,妾坐油壁香车,郎骑青骢宝马,记得,在九里松初次相逢。
赏析: 上片从西湖景物写起。“南高峰,北高峰”二句写山。南北两高峰是西湖诸山中两个风景点。南高峰旧称“高一千六百丈”(今实测为海拔2569米),风景葱倩,登临远眺,可以把西湖和钱塘江景物尽收眼底。北高峰在南高峰西北,遥遥相对,海拔314米,比南高峰略高。景观与南高峰不相上下。因为两峰景别致,故作者特别拈出,以概括西湖诸山之胜。—这样措词,也是词调格式的原因。
“一片湖光烟霭中”句写湖。西湖光面约五平方多公里,虽不如洞庭湖、太湖那样壮阔,但水光潋滟,碧波荡漾,也颇为开朗。而且,湖上并非空荡荡的水光一片,白堤和苏堤象绿色的裙带,孤山象一块翡翠玉石;还有那亭台寺阁,桃柳梅荷;湖光如翠,四季宜人。在春天烟霭迷蒙中,就更显得绰约多姿了。
“春来愁杀侬”句,因景生情。点出“春”说出“愁”。“春”是所写景物的时节,“愁”是景物触发的感情。联系前面三句,意思是说:春天来了,西湖的水光山色,美丽动人,但这却只能引起我的愁思而已。此句十分关键,着此句而以上三句的意思始有着落,着此句而上片的感情意绪始全托出。结拍如此,可谓善始善终。
过片转入回忆,交待愁思的缘故。“郎意浓,妾意浓”者,郎情妾意都一样的深厚浓郁也;在短促的句子中,连用两个“意”字,两个“浓”字,给人予深刻印象。叠句在词中所具有的积极功能,在此得到了高度的发挥。
“油壁车轻”二句,是对前面两句的表述,写他们的初次见面。“油壁车轻郎马骢”这一句中有个典故:《苏小小歌》云:“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据说,苏小小是南齐钱塘名妓,她常乘着油壁车(四周垂帷幕、用油涂饰车壁的香车)出游,一日,出游时遇到一位骑青骢马(青白色的马)而来的俊男阮郁,两人一见倾心,苏小小就吟了这首诗,约他到西泠(即西陵)桥畔松柏郁葱处(即她的家)来找她,结为夫妇。这里借用这个故事,来比词中的男女主人公的浓情密意,以突出他们之间的浪漫情调。“九里松”是他们初见的地点,那地方是“钱塘八景”之一,为葛岭至灵隐、天竺间的一段路。唐刺史袁仁敬守杭时,植松于左右各三行,长九里,因此松阴浓密,苍翠夹道,是男女传情达意的好地点。当然,文学作品也允许虚构的,它可以虚构富于诗意的情景;故我们对男女主人公的首次相遇,是否郎骑骢马妾乘车,是否在九里松,都不必过分推敲。总之,下片词意,是女主人公回忆其与所爱的欢会。
这首词,以西湖景物为背景,上片写现实,下片写回忆;通过叙述回忆中的欢乐以反衬现实中的忧愁,思妇情怀,宛然如见。据词谱,《长相思》为双调三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一叠韵,是最短的词牌之一,要写好实不易。必须有隽永的意味,给读者提供充分的想象余地,实仍属佳作。但它的每句押韵和前后各重叠一个三字句的特点,给人的印象就特别深刻;白居易的“汴水流,泗水流”首,林和靖的“吴山青,越山青”首,正是如此。这首词在这方面工力也不弱,详见上文论述。词的风格自然朴素,毫无斧凿痕迹,似民歌的天籁,如西子的淡妆,实仍佳作。
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代: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杭州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恋。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这两句是写六月西湖给诗人的总的感受。“毕竟”二字,突出了六月西湖风光的独特、非同一般,给人以丰富美好的想象。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诗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
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两句具体地描绘了“毕竟”不同的风景图画:随着湖面而伸展到尽头的荷叶与蓝天融合在一起,造成了“无穷”的艺术空间,涂染出无边无际的碧色;在这一片碧色的背景上,又点染出阳光映照下的朵朵荷花,红得那么娇艳、那么明丽。连天“无穷碧”的荷叶和映日“别样红”的荷花,不仅是春、秋、冬三季所见不到,就是夏季也只在六月中荷花最旺盛的时期才能看到。诗人抓住了这盛夏时特有的景物,概括而又贴切。这种在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看似平淡的笔墨,给读者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
杨万里的诗以白描见长,就这点来说,这是诗不失为他的代表作之一。从艺术上来说,出了白描以外,此诗还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虚实相生。前两句直陈,只是泛说,为虚;后两句描绘,展示具体形象,为实。虚实结合,相得益彰。二是刚柔相济。后两句所写的莲叶荷花,一般归入阴柔美一类,而诗人却把它写得非常壮美,境界阔大,有“天”,有“日”。语言也很有气势:“接天”“无穷”。这样,阳刚与柔美,就在诗歌中得到了和谐统一。
4题临安邸 宋代: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暖洋洋的香风吹得贵人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赏析: 这是一首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不但通过描写乐景来表哀情,使情感倍增,而且在深邃的审美境界中,蕴含着深沉的意蕴。同时,诗人以讽刺的语言中,不漏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反动本质,也由此表现出诗人的愤激之情。
诗的头句“山外青山楼外楼” ,诗人抓住临安城的特征——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这样首先描写了祖国大好山河,起伏连绵的青山,楼阁接着一个,这是多么美好的自然。从诗歌创作来说,诗人描写山河的美好,表现出的是一种乐景。接着写到:“西湖歌舞几时休?”诗人面对国家的现实处境,触景伤情。这样美好的大好山河,却被金人占有。诗句中一个“休”字,不但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社会处境的心痛,更为重要的是表现出诗人对当政者一味“休”战言和、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愤慨之情。在诗人的心中,“西湖歌舞”正是消磨抗金斗志的*靡歌舞。他此时是多么希望这样的歌舞快“休”了。这里,诗人运用反问手法,不但强化了自己的对这些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之情,也更加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而产生的忧伤之感。
后两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游人”在这里不能仅仅理解为一般游客,它是主要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这句紧承上“西湖歌舞几时休”而来。诗人面对这不停的歌舞,看着这些“游人们”陶醉其中,不由得表现出自己的感慨之情。其中,“暖风”一语双关,在诗歌中,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靡之风。在诗人看在,正是这股“暖风”把“游人”的头脑吹得如醉如迷,忘记了自己的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其中的“熏”、“醉”两字用得很精妙。首先,一个“熏”字,暗示了那些歌舞场面的庞大与热闹,为“游人们”营造了靡靡之音的氛围。接着一个“醉”字,承接上一个“熏”字,把那些纵情声色的“游人们”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一个“醉”字,留下了丰富的审美想象空间——“游人们”在这美好的“西湖”环境中的丑态。在这样的状态下,诗人为了进一步表现出“游人醉”,在结尾中写道:“直把杭州作汴州。”宋朝原来建都于汴梁,时已为金侵占。就是说,纸醉金迷中,这些“游人”们简直把杭州当成了故都汴州。这里,诗人不用“西湖”而用“杭州”是很有意义的。因为“西湖”虽在杭州,但说到“西湖”,美景之地,是游山玩水的最佳去处,而且也仅仅是杭州的一个景点。而诗人用“杭州”,就很好地与宋都“汴州”(“汴州”已经被金人占有)对照。在对照中,不但引出“汴州”这一特殊的、富有政治意义的名称,而且更有助于抒发诗人的情感——揭露那些“游人们”无视国家前途与命运,沉醉在醉生梦死、不顾国计民生的卑劣行为,同时,也表达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及其对统治者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的愤怒之情。
5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宋代: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蒙 通:濛)
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淡妆浓抹 一作:浓妆淡抹)
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赏析: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从诗题可知,诗人在西湖饮酒游赏,开始时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两种不同的景致,让他都很欣赏。他说:天晴之时,西湖碧水荡漾,波光粼粼,风景正好;下雨时,西湖周围的青山,迷蒙苍茫,若有若无,又显出另一番奇妙景致。“潋滟”,波光闪动。“空蒙”,烟雨迷茫。这两个词都是叠韵词,增强了诗歌语言的音乐性。
这里,诗人既写了湖光,又写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韵,可以说内容是很多的。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很笼统,因为这两句并非只适用于西湖。其实,这正是诗人笔法高妙之处。西湖很美,但究竟美在哪里,怎样美法,恐怕没人说得清。如果具体地描绘景物,可能会有个别精彩之句,但总失之太实、太具体,不能传达出西湖给人的整体印象。苏轼这两句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同时又很形象、很传神,想象空间很大,将“西湖即是美”这一人们共有的感受用诗的语言表述出来。同时,这两句也反映出诗人开阔的胸襟与达观自适的性情。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有名的美女。无论是淡雅妆饰,还是盛装打扮,西施都一样美丽动人;如果把西湖比做西施的话,那么不管是晴是雨,是冬是春,它都同样美不胜收。
以绝色美人喻西湖,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别致,情味隽永。人人皆知西施是个美女,但究竟是怎样的美丽,却只存在于个人心中。而西湖的美景不也是如此吗?采用这样的手法,比起直接去描写,不知要节约多少笔墨,而它的寓意却丰富深刻得多。它对读者不只诉之于感受,同时也诉之于思考,让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去发挥诗的内涵。这一出色的比喻,被宋人称为“道尽西湖好处”的佳句,以致“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别名。也难怪后来的诗人为之搁笔:“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宋人武衍《正月二日泛舟湖上》)
注:以下内容基本是根据史书上的记载来的嘞~~~ 李煜:原名‘李从嘉’ 字‘重光’。登基后 以 日以煜之昼 月以煜之夜 之意改名‘李煜’ 是南唐国主 史称李后主 在位时间‘961年~975年’。 李煜才华横溢 工书善画 能诗擅词 通音晓律 是被后人千古传诵的一代词帝! 他痛恨自己生在帝王家 本无心争权夺利 一心向往归隐生活 登上王位完全是个意外。 公元975年 北宋太祖赵匡胤攻占南唐首都 李煜被俘北上 成为了悲痛万分的亡国之君!因此 造就了他一首首的悲戚哀怨之词。 后公元978年七夕 据传因作《虞美人》一词 被宋太宗赵光义赐牵机药所毒毙。 周娥皇:姓‘周’ 名‘宪’ 字‘娥皇’ 是南唐宰相周宗的长女 南唐后主李煜的皇后 史称‘大周后’ 娥皇18岁入宫 晓书史 善歌舞 精音律 尤以琵琶见长。 两人婚后恩爱无比 甜 缠绵 曾经一起合作修补了残缺不全的盛唐大曲-----《霓裳羽衣曲》 还生了两个活泼可爱的儿子。 可惜幸福时光并不长 结婚十年后的一天 娥皇竟突然病倒 久治不愈。 只是 想不到 就在娥皇身处病榻 气虚体弱的时候 夫君李煜竟然受不了 同娥皇的亲生妹妹周嘉敏(即后来的小周后)发生了关系 然而 祸不单行的是 此时却又刚好恰逢娥皇次子夭折! 如此种种伤心事 让病魔缠身的娥皇顿时大受打击 不久便病故离世了。 周嘉敏:方享年28岁 南唐宰相周宗的次女 大周后周娥皇的亲妹妹 史书上无名(有一说 名周嘉敏或周薇 字女英) 是闻名于天下的绝色美人 容貌美丽 棋艺精湛 爱好奢侈享乐。 在大周后生病时 小周后借探病之机与姐夫李煜偷情。大周后被丈夫和妹妹的双重背叛刺激的病情迅速恶化 李煜负疚万分 朝夕相伴左右 但次子之死使大周后病入膏肓 最终去世。 大周后去世四年后 李煜封周嘉敏为后 史称小周后。 被随同李煜被俘北上 在宋太宗赵光义登基后 屡屡受赵光义的强行侵犯。 在公元978年李煜被赐死不久后 悲郁过分 不久也跟着去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