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三杰”,是刘邦在夺取天下后,对功劳最大三人的评价。陈平没有被列入三杰,就说明在刘邦的心目中,他的功劳还不够大。同时,陈平投靠刘邦的时间比较晚,尽管屡有良策,但与三杰相比,还是逊色不少。
01
陈平的功劳不足以与三杰相提并论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二月,刘邦在泛水之阳即皇帝位,定都洛阳(不久后迁长安),国号为汉,史称西汉。同年六月,刘邦在洛阳的南宫召开庆功宴。宴席上,他总结了自己取胜的原因,他说:
“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论抚慰百姓供应粮草,我又不如萧何;论领兵百万,决战沙场,百战百胜,我不如韩信。可是,我能做到知人善用,发挥他们的才干,这才是我取胜的真正原因。“
刘邦说得很清楚,之所以能够取得天下,就是我能够知人善用,充分发挥张良、萧何、韩信的才干,才最终取得了胜利。其他的人功劳也不小,你们不要说与我比,就是跟他们三人相比,你们也差得很远。这就是“汉初三杰”的由来,也是为接下来论功行赏定下的基本调子。
陈平没有进入刘邦封赏的第一层次,就说明他的地位、资历、功绩不够格,自然他的声望也没法跟三人相比。由于群臣争功,一年多了还没有确定下来。刘邦认为萧何功劳显赫,封他为酂侯,给与的食邑也最多。但功臣们都不服气,认为萧何没有在前线出生入死作战过,不该在他们之上。
刘邦说:“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
刘邦的意思就是说,你们至多就是一些猎狗,而萧何就是指挥猎狗的人。而且你们仅仅是独身,至多二三人跟随我,萧何却是举家数十人追随我,这个功劳不可忘记哦。
刘邦这么说,群臣们也就是不好再说啥。公平而论,萧何的确不该确定第一,但张良不想要这第一,刘邦又不想把第一给韩信,这就是平衡以后的结果。合伙做生意,挣钱难,分钱更难。而且,西汉建立以后,刘邦要立萧何为丞相,如果不给他最高的地位,以后的工作也不好开展。
张良也不曾有战功,但刘邦认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是子房的功劳。”就让张良自己选择三万户作为食邑。
有萧何做第一,张良这个第二就好做工作了。但张良心眼多,说啥也不要这么高的封赏,情商还特别的高,说念念不忘与陛下第一次相遇的地方留(今江苏沛县东南)。
这多么感人,恐怕刘邦几乎要留下满脸的热泪。于是,刘邦封张良为留侯。张良从此隐居,得以保全自身。
就韩信不知深浅,刘邦就以他老家在楚国为由,为了让他光宗耀祖,由齐王改封楚王。这本身就是要收拾韩信的节奏,只是封赏仪式还没有结束,不便下手罢了。
韩信尚且在萧何、张良之后,在这种情况下,陈平是无法跟他们三位争功的。论谋略,他比不了张良;论战功,他比不了韩信。因此,他无法进入第一等功臣的行列,与”三杰“并论。
02
陈平加入刘邦团队较晚,没有第一时间进入刘邦的核心管理团队。萧何不用说,那是刘邦起事时的始作俑者,所持有的那是原始股。张良在刘邦还没成气候的时候,在半道上相遇,一见钟情,就决定私定终身。这在情感上,占据了很高的地位。
韩信加入较晚,但也是在项羽分封诸侯以后,刘邦与项羽还没有翻脸之前。刘邦被项羽排挤到汉中,许多将领都半路逃走了,韩信也不例外。
但在萧何月下追韩信后,被拜为大将军。在楚汉大战之前,韩信就进入了刘邦核心管理层。不可否认,刘邦大部分天下是靠韩信打下来的。尽管陈平也是先投奔项羽,后投奔刘邦,但跟韩信相比就差多了。
陈胜吴广起义后,六国贵族纷纷起兵,陈平前往侍奉魏王咎。不久受到谗言,亡归项羽,随从入关破秦。刘邦还定三秦后,才又投奔了刘邦。先拜都尉,后历任亚将、护军中尉。
因此,陈平无论资历、战功、职位都不能跟韩信相比,在刘邦心目中的地位和情感也赶不上萧何和张良。陈平没有进入“汉初三杰”行列,成为“汉初四杰”,也在情理之中,他的声望也就不能与“三杰”并论。
首先更正一点,吕雉并没有杀害周勃,相反,吕雉死后,周勃带兵诛杀了吕氏诸王,迎立了代王刘恒即位,成为汉文帝,后周勃在汉文帝朝两度为相,吕雉在刘邦死后,杀害的是刘邦的宠妃戚夫人和她的儿子刘如意,而陈平和张良之所以不阻止,是因为吕雉与陈平和张良的感情明显好于戚夫人,而且陈平和张良也知道吕雉也是一个有手段的女人,不会为了戚夫人去得罪吕雉。
一、从情感上来说,陈平和张良都是站在吕雉这边的刘邦原本是沛县的一个小混混,整天不务正业,只知到处混吃混喝,到了40岁都没有娶到一个老婆,一天跑到吕雉家混吃时,却被吕公看上,结果将25岁的女儿吕雉许配给了他。
从此以后,吕雉就成为了刘邦的夫人,不但替刘邦生儿育女操持家务,在刘邦起事的时候,还帮他造势,且刘邦与项羽争天下之时,项羽还曾把吕雉绑去做过人质过,吕雉跟着刘邦可谓是吃尽了苦头,陈平与张良这些跟随刘邦打天下的兄弟们,自然将这些都看在眼里,所以从情感上来说,陈平和张良对吕雉的好感明显要好过戚夫人。
二、吕雉的手段,让陈平和张良不敢阻止
跟随刘邦一路艰辛走来的吕雉,早就成长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在帮助刘邦杀韩信、彭越等人中,展现出了超强的政治手腕,所以吕雉可不是一般的女人,她的手段之毒辣,恐怕就是陈平和张良都要忌惮三分。
戚夫人在刘邦生意和吕后争宠也就罢了,她竟然还要和吕后争位,刘邦死后,吕后岂能轻饶戚夫人?吕后对戚夫人的恨意,从她将戚夫人做成人彘就可以看出来,陈平和张良想要搭救戚夫人,很容易将自己拉下水,为了不引火烧身,他们只有明哲保身选择视而不见。
汉朝丞相陈平。
公平分肉与治天下
陈平少时,家中十分贫困,可他又偏偏喜欢读书,尤其喜欢黄帝、老子的学说。陈平的哥哥见陈平喜欢交游,便承担了家中的全部劳动,使陈平有时间出外游学。
一年,正逢社祭,人们推举陈平为社庙里的社宰,主持祭社神,为大家分肉。陈平把肉一块块分得十分均匀。为此,地方上的父老乡亲们纷纷赞扬他说;“陈平这孩子分祭肉,分得真好,太称职了!”陈平却感慨地说:“假使我陈平能有机会治理天下,也能像分肉一样恰当、称职。”
声东击西救刘邦
公元前209年,陈胜在大泽乡起义,并立魏咎为魏王。于是,陈平辞别兄长,前往临济投奔魏王。后来又转入项羽手下做谋土。陈平得不到项羽重视,郁郁不得志。他在鸿门宴上见到了刘邦,认为刘邦将来必成大器。
于是,才华横溢的陈平就处于“身在楚营心在汉”的矛盾之中了。正在这时,刘邦被项羽困在咸阳,等于软禁。刘邦问计于张良,可张良也身陷敌营,一筹莫展。这时,他们想到了陈平,张良决定孤注一掷,暗中去找陈平。
没想到两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临别,张良直言来访的意图,陈平思考片刻后,说:“要从项羽身边救出刘邦,首先要‘调虎离山 ’,必须让范增离开项羽几天,不然怎么也不行。”
第二天,陈平设计:请项羽给楚怀王上义帝的尊号,送他到郴州去养老,这样项羽就可以此号召天下了。陈平的话,正中项羽的意。不久,范增上朝见项羽,项羽对范增说:“天无二日,民无二主。”
接着,把陈平的话变成自己的话说了一遍,说是自己想起来的,范增立即附和说:“大王,这事儿还真得解决,宜快不宜迟。而且,这事儿还就得我去。”但范增毕竟也是谋士,临行前向项羽提出三件事,第一件就是不能让刘邦回到汉中,项羽答应后,范增才走。陈平估计范增走远了,就趁着早朝奏上一本说:“刚安定下来,必须节约。现在诸侯们聚集咸阳,每路兵马都不下四万人,军粮的负担极重,若不赶快让诸侯们回国,恐怕老百姓就负担不起了。”
项羽一听,大吃一惊,马上传旨:天下诸侯,路远的给10天期限,路近的给5天期限,在限期内作好回国的准备;唯有刘邦留在咸阳,陪王伴驾。
项羽扣住刘邦,也在陈平的意料之中,陈平趁各路诸侯返国的机会,授意张良,使用声东击西的计策。于是,刘邦依张良之意上表,向项羽请假回故乡沛县省亲。
项羽犹疑不决,张良故意说:“不能叫刘邦回乡取家眷,不然他也许就在沛县称王了。您不如派遣他带着残兵败将回汉中去,再派人去沛县取他的家眷做人质,好教他规规矩矩做人。”
陈平乘机上奏:“陛下既封刘邦为汉王,也已经布告天下,臣民共知,却不让他上任,恐怕不足以取信天下吧。人家也许会说,陛下一登位便说假话,那以后执行法令,也会阳奉阴违了。不如听张良的话,把刘邦的眷属当人质,留在咸阳,遣他回汉中去,这样既可以保全信用,又可以约束刘邦,这不是两全其美吗?”
项羽想了很久,同意了。刘邦心里欢喜无比,回营后立即拔寨起程。陈平出的声东击西的计策救出了刘邦,不仅保住了刘邦的性命,更为刘邦日后东山再起赢得了良机。
投奔明主施展抱负
公元前205年春,因司马卯背楚降汉,项羽迁怒于陈平。陈平不仅遭到了项羽的责备,而且他出的计谋项羽也不再采纳。陈平觉得自己成了受气包,说不定哪一天项羽还会杀他,尤其是他已看清了项羽是个鲁莽武夫,最终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于是他挂印封金、偷偷地走了。他想起在汉王手下的魏无知是自己的老朋友,不如也去投奔刘邦。
天快黑时,他逃到了黄河边,他请船夫送他过河。陈平上了船,从船舱里又出来了一个船夫。他想这两个人可能是水盗,以为他身上带着珠宝,想图财害命。陈平为人机灵,浑身是计。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他马上脱了衣服,扔在船上,光着上身来帮船夫划船。船夫看他腰间什么也没有,衣服掉在船上也没有什么声音,知道他身上什么贵重东西都没有,也就打消了加害他的念头。一场凶险,竟被他轻而易举地化解了。
陈平经汉将魏无知推荐,面见刘邦。两人纵论天下大事,十分投机。刘邦破例任陈平为都尉,留在身边做参乘(陪他出行,为他驾驭马车的官员),并命他监护三军将校。这一下引起了将领的不满,纷纷说他品行不端,贪图贿赂(也就是后人有时提起的“昧金”“盗嫂”),认为这种人不能信任重用。
刘邦经不住众人再三诋毁陈平,便也心生疑团,召陈平来质问道:“听说你原来是帮助魏王的,后来离开魏王去帮助楚霸王,现在又来帮助我,这怎么不让别人怀疑你的信义呢?”陈平不紧不慢地回答道:“同样一件有用的东西,在不同的人手里作用就不同了。我侍奉魏王,魏王不能用我,我离开他去帮助楚霸王,霸王也不信任我,所以我才来归附大王。我虽然还是我,但用我的人可不一样了。我久慕大王善于用人,所以才不远千里来投奔大王。我什么也没带,来到这儿,所以什么都没有,才接受了人家的礼物。没有钱,我就生活不了,也就办不了事。如果大王听信谗言,不起用我,那么,我收下的那些礼物还没有动用,我可以全部交出来,请大王给我一条生路,让我辞职回家,老死故乡。”寥寥数语,道明了各方的政治优劣,话中有话。
刘邦的疑虑顿消,对陈平倍增好感,并重重地赏赐一番,提升他为护军中尉,专门监督诸将。从此,陈平一心一意为刘邦“六出奇计”夺取天下,成为西汉安邦定国的著名谋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