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妈妈的账单]微型课教案: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

小学语文[妈妈的账单]微型课教案: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第1张

小学语文《妈妈的账单》微型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理解来两份账单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两份账单,以及说说自己的亲身经历来体会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母爱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观念,懂得为父母分忧是责无旁贷的。

二、教学重点:对比两份账单,理解账单的含义,体会母爱的无私。

教学难点: 懂得母爱不能够用金钱来衡量。

三、教学准备:课件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见过账单吗?都在哪见过?(逛超市时、在餐厅吃饭时、买学习用品等等)嗯、在生活当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账单。这节课我们就来看两份账单。有些同学疑惑了,账单我们都见过有什么好看的啊。注意了,这两份账单可不是普通的账单,为何说它不普通呢?我们一起来看看。(PPT上出示两份账单) 哦,原来是这两份账单。上节课我们学习了20课《妈妈的账单》。我们知道第一份是妈妈写给小彼得的,另外一份是?(彼得写给妈妈的)

(二)教学新课

1、初读账单、理解大意

谁来读读妈妈的这份账单?嗯,你发现了什么?账单一共有几项?分别是多少钱?共计?(师板书0芬尼)

说的很准确。谁再来读读小彼得的这份账单?从这份账单你发现了?引导可以根据前面的提问。

2、对比读账单、领会母爱的无私

看到这两份账单你发现有什么不同?(预计学生回答:钱数目不一样)师引导:只有钱数不一样吗?让我们认真的看到母亲的这份账单。第一项是?(生齐读第一项)嗯,彼得过了多久幸福生活?十天么?十个月?而是?这十年中的吃喝谁来照顾?生病时谁护理?那么相比较妈妈做的这些小彼得做的事显得?

(微不足道)而母亲在账单上却只写了?(0芬尼)这说明母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

3、拓展延伸

老师刚刚听到很多同学为妈妈感到愤愤不平。你认为妈妈应该写多少?(预计生回答:十万、百万等)

你认为母爱只值十万?几百万?嗯、是无价的。相信无论多少钱也代替不了母亲的爱。所以我们应该珍惜。

其实啊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这样无私的母亲。谁来说说你的母亲为你做过些什么?

4、升华总结

在上课之初,老师说这两份账单是不普通的。现在学完了,谁来说说它哪儿不普通?师提示:这样的账单是随处可见的吗?所以说它是?(不普通的)

还有么?账单上一般记录着钱数目。但是妈妈的这份账单却写着(0芬尼)。零字体现了母亲什么样的爱?所以说这是一份充满什么的账单?(母爱)

六、板书设计:

20妈妈的账单

妈妈 彼得

母爱(0芬尼) ﹥ 60芬尼 一、封面:

1、封面上建议最好要有主讲人视频或照片,也可以不要。

2、封面上要有下列基本信息:左上方写:学科、版本、章节(如果是系列微课刚写上某某系列微课),中间:标题、主讲人的姓名、下面:所属工作室或单位(无工作室的会员可写去年自己参加研修工作室名称,也可以直接写自己单位名称,有些特殊学科学段的没有版本和章节的也可不写版本章节)。

3、封面要简洁美观,系列微课封面最好统一规范。

二、要求:

1、微课时间不超过6分钟。

2、微课主讲人要与上传微课人一致。

3、大小不超过20M。

4、如果不懂后期制作,就不要使用自动变焦,否则影响画面效果。

5、声音清晰宏亮,不能过大过小,不能有很大杂音。

6、可使用江西教师网或自己学校LOGO,一定不能使用其他的LOGO,也可以不要LOGO。

7、画面美观,PPT课件中的字大小恰当。

8、开头和结束最好要有简单的过度和总结的语言。

注:1、一般在录制微课的课件的第一页写上本节微课的基本信息,一起录进微课中,后来上传微课时前要上传一张封面,直接在微课视频中截取开头的一张图作为封面。

2、如果已经录好了的微课,没有做象上面说的填写封面信息,那就可以做过一张封面,写上微课信息后,在原微课中编辑修改,重新上传这张。

要做好一节微课,首先要了解它的设计过程,我比较推荐的设计过程是:首先进行选题,然后确定教学目标,接下来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按照这个步骤设计后,设计环节才算完成,之后才是开始制作。

接下来咱们就按照这个顺序,详细介绍一下。

先说选题。

其实这个是一个伪命题。此话怎讲?因为要看情况,当我们制作微课用于我们的常规教学活动时,选题这件事就不存在,对于教师来说他一定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活动需要来制作微课,因此不涉及选什么题目的问题,所以说微课选题是个伪命题。

不过咱们又不得不说这个“伪命题”,因为很多教师,应该说90%的教师制作微课通常不是用来在常规教学中使用,而是用来参加相关比赛的!关于这一点,我曾经和一位清华大学知名教授讨论过,他的观点是:现在做的很多微课多数是用来参赛的,真正用到课堂上的微课少之又少。同时他指出:用在课堂上的微课参赛时基本拿不出手,而用于比赛的微课基本用不到课堂上。

对于这个观点,虽然我当时没有说什么,但我是不完全赞同的。我觉得这话只说对了四分之三。也就是说前边说的都是对的,也是现实情况,而最后一句说的确有问题,因为要参赛,所以对于教师来说一定是有针对性的制作,而且他不管是理想化还是故意做的用来使用的微课,制作和设计一定是很不错的,因此即便用于常规教学活动,我觉得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那么说这件事和选题有什么关系呢?屏幕前的你一定想到了,对!针对微课选题这个问题,我们通常会在参加相关比赛时才会涉及到!所以不管它是不是“伪命题”,我们还需要在交流一下。

我们知道万事开头难,或者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想要设计好一节微课(用于参赛),选择一个好题目就显得非常重要。在这里我给大家提供几个建议,当然仅仅是建议,仅供参考的那种。

1 选题要足够的小。有人说,这个我知道,微课通常是讲解一个知识点。可是恰恰有很多老师把握不好这个小,这一个知识点。怎么把握不好?我们来看第二个原则。

2 所选的题目在5至10分钟内能讲清楚,讲明白,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看到了吧,之前说的第一点大家都知道,但为什么有些微课做出来并不理想,原因就在于这第二点上。也就是说,很多老师认为选了一个知识点,结果在做微课时发现,在这一个点上有很多细枝末节,如果不讲清楚整个知识点就没办法说清楚,而视频时间是有限的,因此多数的情况是:要么把知识点和涉及的细枝末节都讲了,结果视频弄的跟一节40分钟课一样长;要么是在10分钟内把这些都讲了,结果弄的“葫芦半片”,那个点也没讲清楚,让学习的人看的一头雾水。所以我们在选题后首先就要考虑,它在10分钟内您能否讲清楚讲明白,如果不能,要么将这个题目再拆分,要么换个题目吧。

3 选题要适合视频表现。这一点可能是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的。因为微课归根结底是一个视频,而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是适合视频表现的!因此对于微课的选题来说,我们应该考虑这个题目是否适合视频表现,如果发现不适合,还是换一个题目吧。

4 微课选题最好选择固化的知识点。其实关于这一点,我介绍的很矛盾。原因就是这个时代是百家争鸣的时代,我非常支持各种创新,只要你不违法、不违背道德,创新就应该被支持被鼓励。但话又说回来,特别是要参赛的作品,如果所选的题目本身就有争议,我想评委可能会给您的作品扣分。当然如果您遇到一个勇于创新的评委,选择这种有争议的题目反而给您加分,所以权衡利弊,需要您的深思熟虑。

5 所选的题目一定是不可代替的。此话怎讲?我们都知道,现在网络上有非常多的资源,各种知识点讲解的视频有很多。那您在网上或资源库中找一个视频不也可以吗,为什么要费很大功夫去做一节微课呢所以所做的微课内容一定是那些网上或资源库中找到的视频无法代替的!

就像我上文说的一样,关于选题的五点建议,都是我个人建议,请各位看官自行判断,如果有觉得不对的地方,欢迎批评指正,只要您说的有道理,本人虚心接受。

建议介绍了,但选题的事还没有说完。因为在跟很多教师交流中得到一些结论,当然这些也是我本人归纳总结的,在这里跟大家分享:首先,理工科选题比较容易,因为知识点相对好找,那些公里、定理、公式,随便挑出来就能做一节微课。而相对来说文科类的题目确是很难选,因此针对文科类的老师,个人建议有时需要跳出课程,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研究选什么题目,这样视野会开阔一些,选题会更精准一些,比如说一些常考的知识点就是不错的选择。当然这也是分享我个人总结的一些经验,请各位看官辩证区分,如有不对,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选好题目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教学目标的确定了。有老师马上会说,题目都选好了,教学目标不就自然确定了吗?怎么还需要再确定教学目标?

没错,对于常规教学而言,教师在上课前需要写教学设计,而教学设计的前提是教学目标已经明确,因为知识点是明确的。而微课为什么还要有确定教学目标这一步?原因在于,通常教学目标有三个:基础教育的包括知识能力目标、过程方法目标和情感价值观目标;职业教育的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在常规课堂40分钟或90分钟时间内,教师有充分的时间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来完成教学目标。而同常规课堂相比,微课的时间要大打折扣,另外因为微课是视频,所以会限制教学活动的形式,因此三维目标想在10分钟内全部完成往往是非常困难的。基于此,我们才需要在选题后马上确定该题目的教学目标,从而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教学过程。

说到这,看官朋友们可能就能明白,为什么要在题目选定后确定教学目标了。对于三维教学目标而言,如果在10分钟内全部实现,那将是非常棒的,如果不能都实现,能实现两个或者一个,也不失为一节好的微课。

好了,到此题目选定了,教学目标确定了,接下来就是教学过程设计了。欢迎继续关注,我们下次再继续。

优秀微课的四个新特点分别指的是:

1 真实性(Authenticity):指微课内容的真实性和实用性,即微课内容要与学生实际生活和学习经验相关,并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2 互动性(Interactivity):指微课设计要有互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和发现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和兴趣。

3 可视性(Visuality):指微课内容的可视性和可感性,即微课内容要有生动形象的视觉表现,能够激发学生的视觉感受和情感体验。

4 开放性(Openness):指微课内容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即微课内容要具有开放性和共享性,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和教师使用和分享,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协同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207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