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南别贾制书东归·郑震》原文与赏析

《荆南别贾制书东归·郑震》原文与赏析,第1张

郑震

来时秋雨满江楼,归日春风度客舟。

回首荆南天一角,月明吹笛下扬州。

这首七绝作于淳祐七年(1247)春,在时间上与上首《荆江口望见君山》相衔接。荆南,唐所设镇,为荆州(后改江陵府)治所,宋因之,即今湖北江陵。诗人于淳祐六年(1246)十月抵鄂城,经荆江江口望君山,作诗;又奔赴江陵。次年春,便离江陵归里。贾制书,即贾似道,宋理宗贵妃之弟,淳祐六年任命为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此诗即诗人与之告别时所作。

诗的前两句是一联精巧工整的对仗,既不露痕迹地点明了来去的时间,又把来去时截然不同的氛围作了对比。诗人来荆南时,正值农历十月秋冬之际,季节交替,*雨霏霏,为与对句“春风”匹配,故称“秋雨”。斯时,也许东道主曾设宴洗尘,诗人在疾风迅雨中登上江楼,因有雨满江楼之感,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今返归之时,正值大地回春的美好时光,诗人满怀归家的喜悦,登上春风抚拂的客舟。这两句主要写来去时的不同节令和景象,联系全诗看,从中似乎也能领略诗人的心境。这次至荆南,大约是应贾似道之邀而来。诗人与贾交游,早在此时之前。后来贾似道地位升高,权势日重,把持朝政,横行一时。可以想见此时他俩的思想和言行已产生了相当的距离。诗人之子郑思肖所作《先君菊山翁家传》曾说他“每与平章贾似道论得失,累忤其意,后竟为彼所疏。”由此推测,诗人这次来荆,并不适意。故而在这首赠别贾似道的诗中,不言友谊,却极力渲染来去时的不同气氛。

进入后两句,诗人更为显明地表达了东归时极度愉快的心情。诗人喜形于色,似乎乐于顺流而下直奔扬州;对荆南,对东道主,毫无留恋之意与惜别之情。这与一般的赠别诗迥然有别,也体现了诗人的独到之处。从题意看,这首诗应是诗人离荆时赠别贾似道的,而后两句却写的是离开荆南后江行途中的情景,题意、诗意不符,想来这是诗人巧妙地运用“以虚写实”手法而写成的。诗人在临别前的饯行席上,想到即将离开这令人不快的地方,心情异常喜悦,于是触发了丰富的联想。他设想此去沿江而下必将一帆风顺,就挥笔写下了后两句豪逸潇洒的诗句。“天一角”三字,轻巧地点出了荆南远离京师,不过是一隅之地,其中也不乏小视荆湖重臣贾似道的意味,表现了诗人豪纵不阿的气度。结句写得尤其潇洒飘逸,优美动人。苏东坡《金山梦中作》云: “夜半潮来风又熟,卧吹箫管到扬州。”姜白石《过湘阴寄萧千岩》云: “夜深吹笛移船去,三十六湾秋月明。”诗人巧妙地融合前人诗意,想象自己在月明风清之夜,站立船头,吹动玉笛,大有“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之慨,驾着轻舟在乐声中直下扬州。诗人想象中这个美妙的意境,有力地烘托出以归乡为快事的心态,也充分表现了诗人雅洁不凡的胸襟。

二者各有优势,具体如下:

1、监利县弘源学校是监利县人民政府、监利县教育局引进巨资兴办的一所全日制、全封闭、全寄宿制学校,校址位于监利县新车站北面的发展大道旁,交通便利,条件优越,环境清雅,远离喧嚣,是莘莘学子求学的理想场所,学校规模宏大,实力雄厚,占地面积150余亩,设小学部、初中部。

2、荆南学校位于荆南大道和庞公路的交汇处,是该市重点建设项目,也是市教育局规划的九年义务教育段重点学校,该学校依据“现代化、人文化、园林化、书院化”的建设目标要求,由享誉全国的权威设计部门,中南设计院精心编绘与设计,结构明朗有序,布局科学合理,架构和谐雅致。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在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在赤壁之战后,荆州七郡的争夺,成为曹操、孙权、刘备这三位诸侯较量的焦点。

建安十四年(209年),刘备向朝廷上表,保举刘琦为荆州刺史,并以他的名义夺取了荆南四郡(武陵、长沙、零陵和桂阳郡)。同年,刘琦因病逝世。对于刘备来说,在赤壁之战后夺取了荆南四郡,又从孙权一方借来了南郡,从而拥有了立足之地。那么,问题来了,刘备攻取荆南四郡,只有赵云和诸葛亮参战,那么关羽张飞这两位猛将去哪了?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记载: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 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

《云别传》中记载:从平江南,以为偏将军,领桂阳太守,代赵范。

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二月开始,刘备趁曹操北归之机,听从诸葛亮之计,平定荆南四郡,任命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督令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负责调整赋税,充实军资。并且,在刘备攻打荆南四郡的时候,任命赵云为偏将军,并取代投降的赵范,兼任桂阳太守。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对于诸葛亮、赵云来说,自然参加了刘备攻打荆南四郡的战役。与此相对应的是,在《三国志》等正史中,则没有关羽和张飞这两位猛将没有参战的记载。只是在刘备成功占据荆南四郡之后,才给关羽和张飞册封一定的官职。

陈寿在《三国志关羽传》中记载:先主收江南诸郡,乃封拜元勋,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

等到刘备向南攻取荆州南部四郡(长沙、零陵、武陵、桂阳)后,关羽被拜为元勋,受封襄阳太守、荡寇将军。也即对于关羽这位猛将,并没有参加攻取荆南四郡战役的记载。

同时,《三国志张飞传》中记载:先主既定江南,以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封新亭侯,后转在南郡。

也是在刘备平定荆州南部的四个郡之后,册封张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封新亭侯,后转在南郡。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没有参加平定荆南四郡的战役,在赤壁之战后,关羽和张飞这两位猛将在干什么呢?对此,在笔者看来,这是因为相对于平定荆南四郡,刘备交给了张飞、关羽一个更艰巨的任务,也即协助周瑜攻打曹仁镇守的南郡。

孙权在建安二十四年(即公元219年)对荆州发动进攻,被认为是背盟偷袭。孙权背的盟,就是在建安二十年(即公元215年)孙刘两家订立的''湘水之盟''。在这次盟约当中,两家终于彻底明确地规划了荆州,至少是在名义上。那么''湘水之盟''订立的背景是怎样的呢?刘备和孙权为什么能够放下成见,订立一个这样的盟约呢?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件事。

''湘水之盟''的背景——吕蒙袭取荆南三郡

在''湘水之盟''订立之前,刘备集团掌握着大部分的荆州地区,比如武陵郡、零陵郡、南郡、长沙郡、桂阳郡,而在''湘水之盟''过后,长沙郡和桂阳郡都在江东集团的控制下。在正常情况下,刘备当然不愿意把到手的地盘吐出来。订立''湘水之盟''的原因是因为在同年,吕蒙已经袭取长沙郡、桂阳郡、零陵郡三郡。

在建安十九年(即公元214年),刘备击败刘璋取得大部分益州,孙权向刘备讨要荆州,但是遭受刘备的拒绝;单方面派人接管荆州郡县,又被都督荆州的关羽所驱逐。孙权在一怒之下令吕蒙袭取荆南三郡。吕蒙这次进攻并非偷袭,但是由于孙权的主力大军都在附近,关羽也不敢轻易离开南郡,让吕蒙得以长驱直入。

为了争夺荆州,刘备也率领军队从益州到荆州,负责应对孙权的军事威胁;关羽这才有机会南下,但是又被江东集团的鲁肃牵制。这个时候孙权和刘备已经处于战争的边缘,有超过八万(刘备五万,吕蒙两万,鲁肃一万,荆州原本的军力和孙权的军力都没有计算在内)的兵力集中在荆州,就像一个火药桶,只差一个火星点燃。

结果在孙权和刘备对峙的时候,在北方发生一个剧变,曹操率领军队进攻张鲁,虽然在过程中有一些波折,但是最终还是阴差阳错击败张鲁,一举略定汉中之地,并且令夏侯渊、张郃留在汉中,继续攻略三巴之地。刘备创业的重心就在益州,而且益州刚刚被攻取,人心尚且不稳定。在曹操这个强敌当头的时候,刘备权衡利弊,果断壮士断腕,放弃用战争的方式争夺荆州,而选择外交方式。

于是刘备和孙权订立''湘水之盟'',以湘水为界限,西边的南郡、武陵、零陵归刘备;东边的江夏、长沙、桂阳归孙权。里外里孙权只得到长沙、桂阳,还要把到手的零陵郡送还给刘备,投降吕蒙的零陵太守郝普也一并送还。两家对荆州的争夺暂时告一段落,直到江东集团在''襄樊之战''中的背刺。

孙权与刘备签订盟约的原因

刘备在这个时候可以说是腹背受敌,荆州被孙权威胁,益州被张郃威胁。在这种情况之下,刘备和孙权画盟,在荆南三郡全部丢失的情况下,能够拿回一个零陵郡已经是及时止损;而孙权在没有外敌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与刘备结盟,将零陵还给刘备呢?小编认为原因有二。

1、荆州战局尚且不明朗

从结果上来看,吕蒙连续攻取长沙、桂阳、零陵三郡,看似取得了优势。但是这三个郡本来也没有太多抵抗能力,长沙、桂阳两郡望风而降,零陵郡虽然有郝普抵抗一阵,但是被吕蒙用一个假消息就骗开城门。刘备所辖荆州地区战略价值最重要的南郡还是稳如泰山。只要南郡在刘备手里,一旦正面战场取胜,零陵、长沙、桂阳都可以重新收复。

关羽因为兵力薄弱,难以抗衡孙权、吕蒙,所以暂时放弃荆南三郡,但是在刘备率领五万军队出川之后,双方的局面又重归平衡。在没有攻取零陵郡的时候,孙权就紧急命令吕蒙北上,所以吕蒙没有选择强攻,而是利用奇谋智计。从这件事上也可以说明,孙权在面对刘备大军的时候并没有十足的把握,所以才会下令吕蒙终止在荆南的军事活动。在胜负难分的情况下,孙权没有孤注一掷,与刘备彻底撕破脸皮的勇气和动机。湘水画盟成为最稳妥的选择。

2、淮南地区兵力空虚

对于江东集团,荆州固然重要,能够构筑完整的长江防线;而淮南地区也一样重要,作为江东与北方的缓冲地区,而且能够对北伐事业提供相当大的帮助。事实上孙权和曹操之间的大部分的战争,都是为争夺淮南地区控制权而发生的。

曹操攻取汉中,对于刘备来说是一种巨大威胁,对孙权来说确实一个机会。因为曹操的主力部队在汉中一带,淮南地区的守备必然空虚。一旦得到淮南地区的控制,荆州的重要程度反而没有那么大(仍然很重要,但不会是生死攸关的程度)。

与刘备相对峙,并不能保证一定胜利,只能是消耗钱粮、浪费时间。等到曹操的军队回来,孙权就会失去攻略淮南的好机会。在取得桂阳、长沙两郡之后,孙权心中的不平衡感已经极大程度上得到满足,放弃零陵来换取一个攻略淮南的好机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余论

在''湘水之盟''之后,刘备和孙权暂时放下刀兵,各自有各自的事情需要完成。刘备回到益州,提前占据益州的水路交通重要枢纽——江州,并且派张飞驱逐张郃,张飞在''宕渠之战''中大获全胜,将曹操伸入巴蜀的手斩断,保证益州无虞。

另一方面,将兵力从荆州地区撤出之后,孙权立刻整顿军队向合肥进发,发动第二次''合肥之战''。当时合肥的守军只有七千,孙权的战机把握得很好,但是在具体执行上出了问题。

先是被张辽率领八百死士突袭,导致士气大跌;在围攻合肥不克,准备撤军的时候,孙权以身断后,大军渡过逍遥津,只有孙权、甘宁、吕蒙、凌统率领少量的军队留在逍遥津北,又被张辽抓住机会。张辽奔袭孙权等人,而逍遥津桥也早被毁坏,让孙权非常狼狈,甘宁、吕蒙、凌统拼死护卫,谷利在后面催动马匹才让孙权越过逍遥津桥脱离险境。因为这场战争的失败,孙权才得到''孙十万''的绰号。

虽然刘备和孙权已经订立盟约,但是双方都心照不宣,在荆州归属的问题上还没有完全了结。因为北伐的战争受挫,江东集团又将目光投向荆州。在''襄樊之战''中,江东集团以陆逊代替吕蒙,降低关羽的戒心,导致关羽抽调荆州兵力到襄、樊,而后吕蒙再度率领大军袭取荆州,并且一击得手,攻取至关重要的南郡,也让三方格局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了。

三国演义中,荆襄九郡人才辈出,荆南四郡民间流传着五个非常“了不起”的上将,被称为“荆南五虎”。

相传这五人能使小儿止啼,他们是谁?结局如何?如果他们与韩馥手下上将潘凤单挑,胜负如何?

零陵郡:刘贤和邢道荣

刘贤是零陵太守刘度之子,他在刘备大军到来时,认为有上将邢道荣,有万夫不当之勇,认为万无一失。在刘贤的眼里,即使张飞、赵云再厉害,也不是零陵上将邢道荣的对手。

邢道荣在刘贤的保举下,出战刘备大军。他对诸葛亮大放厥词,认为诸葛亮是一个山野村夫,赤壁之战是周瑜的贡献。诸葛亮听了之后,哑口无言,最后让童子推着四轮车回去了。张飞出战邢道荣,战不数合,邢道荣败走。由此可知,邢道荣只是嘴皮子厉害,武功有限,和张飞差十万八千里。

他打不过张飞,很快退走,却遇到赵云,只能下马归降。他见到刘备和诸葛亮后,还提出只要诸葛亮放了他,就可以里应外合,将零陵郡太守之子刘贤擒获。刘备不相信,而诸葛亮却认为可行,将他放了。

邢道荣实际上是诈降,欺骗诸葛亮,回到刘贤大营内,只说是趁乱逃回的,还和刘贤商定,要在夜间偷营劫寨。其实,这一切都在诸葛亮的掌握之中,他这设下埋伏,前来偷营劫寨的刘贤被张飞生擒活捉,而邢道荣已经没有投降的机会了,被赵云一枪刺死。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于是复回军。走不十里,赵云引一军刺斜里杀出,一枪刺道荣于马下。刘贤急拨马奔走,背后张飞赶来,活捉过马,绑缚见孔明。

刘贤也是一个软骨头,刚刚被擒获,便向诸葛亮服软,将罪责推给了死去的邢道荣。他还表示,愿意回去,劝降父亲刘度。刘度遂降,刘贤去了荆州当差(其实是人质)。

桂阳郡:陈应和鲍隆

赵云带领大军征讨桂阳郡,桂阳太守赵范得知之后,急忙召开军事会议,商议对策。会上,管军校尉陈应、鲍隆两人自恃武功高强,愿意出战,并表示他们二人打不过赵云,再投降也不迟。

这两人在桂阳郡当地,武功数一数二,陈应会使飞叉,鲍隆曾射杀双虎,平时谁都不放在眼里。他们两人也“瞧不起”赵云,还想着生擒活捉赵云。然而,这两人只是嘴“厉害”,实际本领不怎么样?

陈应带领三千士兵出战,他和赵云单挑,两马相交,仅仅四五个回合,他便“料敌不过,拨马便走”。赵云怎么会让小小的陈应逃走,拍马便追。陈应回身向赵云扔飞叉,却被赵云接住,并扔给陈应。陈应虽然躲过,却被赶到的赵云生擒活捉,绑着回寨。赵云不屑于斩杀陈应,而是训斥道:

“量汝安敢敌我!我今不杀汝,放汝回去;说与赵范,早来投降。”

陈应立刻磕头赔罪,抱头鼠窜而走,回到城中,招呼太守赵范归降赵云。在宴席上后,赵范提起他的寡嫂,想将其嫁给赵云,结为秦晋之好。赵云认为自己和赵范同姓,也算是兄弟,而赵范的嫂嫂也就是他的嫂嫂,怎么可能娶啊,因此与赵范闹翻,一拳打倒赵范,拂袖而去。

赵范慌了,于是同心腹陈应、鲍隆商议。鲍隆提出妙计,准备和陈应去赵云军中诈降,和赵范里应外合,擒获赵云。他们两人带着五百军队,来到赵云大营,告诉赵云,赵范是想用美人计擒获赵云,在其大醉的时候,除掉赵云。现在他们两人看到赵云再次和赵范闹翻,害怕连累,于是来降。

赵云已经看出了这两人并非真心来降,故意拿出好酒好肉招待,在陈应和鲍隆大醉的时候,绑起来,经过拷问手下人,得知这两人确实是诈降,于是将他们二人斩杀。

长沙郡:杨龄

长沙太守韩玄得知关羽带领大军前去攻打长沙郡,召集众将商议对策。老将黄忠不以为然,说道:“主公不必忧虑,我凭借这口刀、这张弓,来一个,杀一个。”黄忠是真的有本事,才敢说这样的大话。黄忠刚刚说完,旁边有一人说道:老将军不必出去,把来犯的关羽交给我吧,我一定可以将其生擒活捉。说话之人是管军校尉杨龄。杨龄于是带着一千军队,出战关羽。两人在两军阵前大战,不到三合,关羽手起刀落,将杨龄砍于马下。

以上五人便是三国时期,荆南四郡民间流传的“荆南五虎”,分别为刘贤、邢道荣、陈应、鲍隆、杨龄。其中,邢道荣、陈应和鲍隆三人都被赵云所杀,杨龄被关羽斩杀,只有零陵郡太守刘度之子刘贤活下来。这五人徒有虚名,顶多在当地比较厉害一点,和真正的超一流上将相比,差十万八千里。

如果荆南五虎和上将潘凤单挑,结果如何?

上将潘凤,也是一个搞笑的,演义第五回中,面对耀武扬威的华雄,太守韩馥非常自信地说道:“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而潘凤,刚刚出去,便被华雄斩了,他也是一个徒有虚名的上将。

刘贤、邢道荣、陈应、鲍隆、杨龄荆南五虎如果分别和潘凤单挑,半斤对八两,很可能战成平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2084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7
下一篇2023-10-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