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百度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我是离过婚那又怎么样?最终还不是嫁给了爱情!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我走过我国的大部分地方,对很多地方方言印象深刻,东北方言风趣幽默,热辣直接,内蒙方言浑圆厚重,自带低音效果,天津方言干净利索,嘎嘣脆,四川方言婉转动人,充满生活气息,湖南方言热辣十足,像极了红红的小辣椒,粤语更是家喻户晓,随着粤语歌曲的传播一度成为时尚,至于哪一种地方方言最好听,我给出的答案是以苏州话为代表的“吴侬软语”,“吴侬软语”是流行在苏州、绍兴、上海等地区的地方方言,其最大的特点是细软柔美,其中最为纯正的“吴侬软语”当属苏州话。
我在综艺节目——《朗读者》中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是有关于汪明荃、罗家英夫妇60出头才结婚的故事。
先来简单介绍一下这两位知名人士:
汪明荃,1947年8月28日出生于上海的崇明岛,香港著名艺人。1967年加入丽的电视任基本艺员,主演四千金而成名。作为香港电视界的知名艺员,汪明荃涉及影视、歌唱、戏曲、主持、话剧、政界等多方面。代表作:《万水千山总是情》、《创世纪》、《我的野蛮奶奶》。
罗家英,原名罗行堂,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祖籍广东顺德,出身于粤剧世家。早年与李宝莹合作,后与汪明荃相亲,互相扶持,两人于2009年5月2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登记注册结婚。1949年跟随父亲罗家权(罗仕干)往香港定居。他最被人所熟知的角色是在《国产凌凌漆》里带点神经质的达闻西和《大话西游》里啰嗦得连观音菩萨都想掐死他的唐僧。
说起汪明荃的第一次婚姻比较遗憾,当年汪明荃从香港前往日本学习期间,跟从事制衣行业的商人刘昌华相识相知,到汪明荃返回香港加入无线电视之后,汪明荃正式嫁给了商界精英刘昌华,然而到八三年的时候,汪明荃则与刘昌华结束了十几年的婚姻!
1987年,罗家英因为需要找一个新的搭档来演粤剧,就托了个长辈,问可不可以找汪明荃试试看。没想到汪明荃一下子就答应了。
因为他俩是工作关系,最主要的是演完粤剧以后,他们有点舍不得的感觉,他们就一起去看戏去旅行。汪明荃和罗家英经过一年大家的相处、练习。汪明荃观察到罗家英的人也是挺好的,也是挺负责任的。于是他们的,感情就慢慢开起来了,大家自然而然的就在一起了。就这样他们从工作关系变成了恋爱关系。
恋爱过程中,有时候,汪明荃也到罗家英家里去吃饭。罗家英的妈妈、弟妹等人都对她很亲切,而且的罗妈煮的菜特别好。这让她感到满温暖的。因为汪明荼的母亲,弟弟们都在国外,所以其实汪明荃在香港还是一个人的。这种家庭的温馨让孤独的她很有家的安全感,让她觉得很温馨。
他们认识,相识、相恋了整整30年。两人谈了22年的恋爱,想结婚的原因主要是有一次,罗字英生病了,得了肝癌,要动手术,汪明荃很想照顾罗家英,于是她就有了想结婚的念头。
最终,促使他们结婚的是在2009年的时候,因为罗家英的妈妈去世了,香港很流行的,就是在报纸上说什么谁的爸爸妈妈走了,叫讣告。罗家英就问那么汪明荃,你是我的女朋友,应不应该把名字放在讣告上,但汪明荃不答应,她说还没有名分。罗家英就说:那简单,我们就结婚吧。
就这样,61岁的“阿姐”汪明荃才和62岁的罗家英结婚了。
在《朗读者》访问开始前,主持人董卿爆料了一个小插曲:罗家英曾拿汪明荃的围巾擦过眼镜,于是阿姐立刻略带埋怨地表示"这是名牌啊",而罗家英则很快连连道歉说"对不起对不起",这种下意识的生活细节似乎昭示这两人明显不同的个性,太又相处得逗逼十足,让人感觉甜蜜无比。
现场汪明荃、罗家英夫妇接受董卿采访时,也是一唱一和的“斗嘴"几乎伴随着整个访谈。
“我这个人喜欢干净整齐,他一回家却乱七八糟。”
“她是个大女人,我也是个大男人,不晓得谁要听谁的?”
“不能给女人吵架,吵不赢的,不能给她们讲理,她们都是歪理。”
“在场的主要都是女观众,你要小心。”
“不说了,喝茶。”
于是罗家英只好败下阵来,灰溜溜地表示“不说了,喝茶”,便不时地给太太倒茶、碰杯,这种充满反差萌的细节令观众们忍不住大呼,"有趣的一对好夫老妻""有爱""又暖又甜"。
他们给大家带来的朗读内容是冯骥才的《老夫老妻》,用以献给互爱的对方。《老夫老妻》里的内容也是一对时常吵嘴,又时常互相挂念着对方的恩爱夫妻,就如同汪明荃、罗家英夫妇虽然整期节目都没有说过一个"爱"字,但无意中流露出的一些细节却让观众看到了满满的爱意。
所以,如果你的朋友刚好是离过婚的女人,那又怎么样?就如同阿姐汪明荃一样,最终还不是嫁给了爱情!
End
从网上找的,看看吧,不过我是没看懂:
搞笑小品剧本-考试疯--云(校园小品)
场景:教室
内容:
小玲趴在桌上睡觉。
小艾丢了本书在旁边,出去。
小伍进来,坐在小艾的位置上。
小艾(进来):唉,哥们儿,真是莫名其妙,是不是在搞笑,难道你没看到,这个座我已经占了!
小伍:丁是丁,卯是卯,其实我占的比你早!
小艾:我一大早就来了,咋没看见你呢?
小伍:我昨天晚上占的。
小艾:最后一排是我的专利!为了它,我每天早早地起了床,抢破了头,血直流,这个位置不能丢!
小伍:最后一排是我的骄傲,风水宝地这边独好。要想把我从这赶跑(小艾:——咋地?)劝你趁早拉倒!
小玲醒来:吵什么吵什么吵?
一大早就在这么神圣的教室里吵架,浪费大好青春!
知道你们犯了什么错误吗?啊?
小艾:知道。
小伍:我们不吵了。
小玲:你们最不可原谅的是——把我吵醒了!
小艾坐在小玲前面。
小艾:最后一声得,还是发扬风格。哥们,考试照着我点!
小伍:啊?今天考试啊?
小玲:可不?我今天手都麻了!
小艾:吓的噢?
小伍:睡觉睡的吧?
小玲:都不对!打小草累的!
小艾:哎,想我昨晚点灯熬油地折腾了大半夜呀!
小伍:哎呀,发奋学习了?
小玲:你也打小草?
小艾:哪呀,我在想考试的策略!
小伍、小玲凑过去:想到什么
小艾狂笑:告诉你们,这招绝了!
小伍、小玲:快说啊!
小艾:照书抄——(拿起书)
小玲:去死!
小伍:是个好主意!我咋没想到呢?
小玲:得了吧。你这也叫绝招?
哎,为了缓解一下紧张的气氛,我给你们出道幽默智力题儿。
小艾、小伍不理她。
小玲:说,考试答卷分几步?
小艾、小伍凑过去:几步?
小玲:分三步!
第一步:把名字写上。(两人点头)
第二步:把题目看一遍!(两人点头)
第三步:——把卷纸交上去!
小艾:交白卷哦!
小伍:什么破题啊?
小玲:我再给你们出一道题儿;说,今天考试了,谁没来?
小艾:今天考试谁能不来?小玲?
小玲:我不在呢么!
小艾:看看四周,小伍?
小伍:在呢!
小艾:啊!我知道了——小艾!
小伍:你是白来了!来了跟没来还不一个结果!
小玲:答,老师呗!还没来呢!
老师走进来。
三人吓一跳:来啦?怎么说不来就来了呢?哎呀!(吵闹)
老师:叫什么?癞蛤蟆进来了哦?
三人笑。
老师:严肃点!这考试呢!一点职业道德都没有!这年头最重要的是什么?——分数!分分分,你们的命根!(邪笑)考考考,俺们的法宝!
小艾:抄抄抄,咱们的绝招!
老师:快发卷纸!考试了也不早点来,这都几点了!考试都开始了半小时才来!干什么去了啊?
发卷。
老师:考试时间共两小时!不超过一小时不许交卷!想答卷的同学请拿起笔,不想答卷的同学请原地休息。想上厕所的同学——请约束好自己!
小艾:我把老师好有一比,
他是耗子找猫当三陪——要求无理!
小玲:就是!难道他是传说中的说唱歌手,要不嘴里怎么就叨咕叨咕的没完?
老师:肃静!你们要比树还静!知不知道你们犯了多么严重的错误?比盐海重!
三人开抄。
老师:(指小艾)这位同学请不要抄了!
小伍、小玲:我没抄啊!
老师走到了小艾面前:同学,别抄了!
小艾:你怎么知道?我放在桌子里抄的!
老师:你桌子前面的板掉了,我都看见了!
小艾:(看了看)哎呀!真倒霉!
老师没收小艾的卷纸,小艾刚想站起来走。
老师:坐下!不到一小时不许出去!
老师走到小伍旁边,小伍把卷纸拿到桌里去抄。
老师:行了行了,别装了!
最看不起你们这些拿书作弊的,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
你刚才怎么抄来的?这样?这样?
小伍:再低点再低点!
老师:(没收了小伍的卷纸)你也坐着反省一下,为什么拿书作弊?
小伍:也不想拿书啊!谁让我没像她(小玲)一样打好小草的!
小玲瞪大眼睛看着小伍。
老师:这就对了,下回记得打小草!我就喜欢这种用功的孩子。
老师:到点了!交卷。
收好卷纸。
老师:好。记得下午来考高数!(下)
小艾:啊!下午还考高数?
小玲:啊!!下午考高数!(拿起小草)刚才考了什么?
小伍:高……数?!那是什么树?
三人:研究下怎么打小草吧!
老师走进来(老师均由一人换装扮演即可)。
小艾:语文老师!
老师:小艾,你怎么写作文的!(卷纸给小艾)
小艾:怎么了?
老师:你读读。
小艾:《我的老师》,我的老师长了一张瓜子脸……
老师:等下,(拿出一大牌子,上写爪)你这是瓜子脸的瓜吗?你写来的是我的老师长了一张爪子脸!
小艾:老师,爪子脸也是脸,就不能凑合看吗?
老师:你接着读。
小艾:我的老师长的真漂亮,真漂亮,真漂亮呀真漂亮,真漂亮呀真漂亮……
老师:停!你写那么多真漂亮干吗?就这么一直写到了结尾!
小艾:老师,作文不是要求不能少于500字吗?
老师:那你就只写真漂亮?
小艾:不是要求写出真情实感吗?这就是我的全部感情啊!
老师:哼哼,告诉你,你才496字!
小艾:哦!那再补一句:真漂亮啊!
老师:你看看你的古文翻译,触槐而死你怎么译的?
小艾:找棵老槐树上吊了!
老师:为什么是老槐树?你看你解释词语,解释逝世,你竟然写去死!
小艾:噢,我本想写死去的!
老师:(一脸无奈)你,你又挂了!
小艾:再给我一次机会吧!我都重修五次了!
老师:好吧,我就给你个机会。听说过疱丁解牛,游刃有余吧?你用游刃有余造个句子,对了我就给你过!
小艾:游——刃——有——鱼?!鱼……鱼,鱼在水里游,游刃有鱼……
老师:(笑了)恭喜你,获得了——
小艾:过了?
老师:(冷漠)第六次重修的机会。(下)
小玲、小伍:算了,快来研究高数小草吧。
老师进来。
小伍:哲学老师!
老师:小伍!
小伍:有!
老师:看看你的卷纸!
我的问题是:这就是问题,请作答。
你怎么答的?
小伍:这就是答案,请给分……不对吗?
老师:你这叫问题吗?
老师:你——好,下一道,
论述题:什么是勇气,你怎么没答?
小伍:我答了啊!
老师:就写了五个字!
小伍:(读)这就是勇气!没错啊!然后我下面的题都没答就交卷了,我把勇气解释的多好呀!
老师:你——你等着挂吧!
小伍:老师!再给我次机会吧!我挂了十五次啦!
老师:那我问你两个问题。就看你的造化了……
小伍:两道——太多了!
老师:好,第一题答对了!第二题你不答我也让你过,你有多少根头发?
小伍:如果我是秃子就好了。
老师:答啊!
小伍:123456789根!
老师:你怎么知道?
小伍:老师,第二题我可以不答!
老师:好!很好!非常好!拿着(递给一张纸)
小伍:这是——
老师:重修单!(下)
小玲、小艾:快来研究高数——
老师进来。
小玲:英语老师!(欲跑)
老师:小玲,跑什么呀?没吃早饭呀!
小玲:没吃——
老师:我看见你早上吃饭了呀!
小玲:——明天的早饭!
老师:小玲,看看卷纸,你这阅读理解没一个对的!你是不是根本没读就直接看题目选的?
小玲:不是!
老师:还敢狡辩!
小玲:我连题目都没看,直接看答案选的!
老师:还有你的作文!怎么看着眼熟?
小玲:能不眼熟吗?阅读理解每段第一句话拼起来的……
老师:小玲,你该觉悟了!你这次——
小玲:啊!老师,我都挂五、十五,不,五十次了!不能再挂了啊!
老师:不是我不给你过……这……比如,你能翻译出evening dress是什么意思吗?
(对观众)是晚礼服!
小玲看着小艾、小伍。
小艾:evening是晚上吧,最适合大游戏!
小伍:dress是衣服,MM总吵着买!
小玲:哦!老师,我知道了!是夜行衣!
老师摇摇头。(下)
小玲:不行,我得找老师去!你们俩慢慢研究吧!(下)
小艾:算了,小草打了也未必用得上,我也走了。
MoC 找找网 u`rM http://wwwzhaozcom y\y
小伍:那怎么办?交白卷?
小艾:当然不能交白卷,我现在就去背一道最难的题,然后写在卷纸上,自己出题自己答!(下)
小伍:有个性。(刚想走)
老师进来。
小伍:班主任!
老师:小伍,我找你谈话。
小伍:啊!
老师:上回考试这道题问:这个反应什么原理?你答的什么?
小伍:——物理原理。
老师:有这么答的吗?
小伍:难道……是化学原理?
老师:小伍呀!你这么下去可怎么办呢?为什么不喜欢学习?
小伍:——不喜欢我的专业吧!
老师:环工?你知道环工是干什么的?
小伍:环卫工人。
老师:是环境工程!
小伍:哦?那我毕业了做什么?
老师:……环卫工人。
小伍:听说是治理污水的嘛。
老师:(激动)谁说是治理污水的?——还治理大气污染呢!
小伍:怎么治理大气啊?
老师:这个我不懂!我是教水污染处理的!
小伍:还是治理污水的。
老师:你妈看了你暑假的成绩了吗?
小伍:看了。
老师:真的?你真寄了?
小伍:我当然寄啊!
老师:你妈和你说什么?
小伍:我妈说闲得没事学校寄什么成绩单啊?
老师:……你走吧。
小伍:不能走。
老师:为什么?
小伍:还没谢幕呢!
四人同台谢幕。
长篇小说连载
字数:预计40万字
内容:以1989年到2019年三十年间SZ市(鹏城)和潮汕地区的经济变化为大背景,写一群潮汕人在鹏城从打工到创业的喜怒哀乐的故事!
第一章 1989年
第一节 夏收
饶平县位于广东省东部沿海地区,自新石器时代便有人类活动,创造了“浮滨类型文化”,春秋战国时是百越属地,秦汉时期属揭阳县,晋代时期属海阳县。明成化13年(1477年)置县,因南宋龙图阁学士王士朋曾游历此地见山川绮绣,遂题下“天下大乱,此处无忧;天下饥荒,此处半收”的碑记。故时人便已“饶永不瘠,平永不乱”之意定“饶平”为县名。
饶平自古又有这么一句话来形容这里的地域“三山六水一分地”,可想而知,此地虽太平无性命之忧,但人多地少的现实注定在农耕社会是无法生活富足的。
几十年前,如果没有那一位睿智的老人用笔在距离饶平县几百公里以内的方圆划了四个圈圈,发起了史无前例的改革开放。也许生于斯长于斯的本书的主人公就得永远的跟他的无数先辈一样“无忧”地在这块土地上“太平”地生活下去,一直到老去。
是的,一切快乐的根源都来源于对外界和这个世界的“无知”。所以老人们最喜欢念叨一句话“傻人有傻福”,为什么呢?因为傻、因为不懂,所以容易知足,知足产生快乐!
1989年的夏天,中午一点钟,天气特别的炎热。几只夏蝉飞到高高竖立在沟渠边的苦楝树上面,不知疲倦地高声歌唱。一头大水牛,长长的绳子一端绑在苦楝树的树干上,另一端穿过水牛的鼻子。大水牛半躺在沟渠里,远处山上水库流下来的水清凉地从水牛的下半身刷过,几只苍蝇在水牛的上半身飞来飞去,呜嗡嗡地作响。偶尔,水牛那长长的尾巴不经意地往上一打,就像早有准备般,苍蝇敏捷地往侧边飞走。如果你有在旁边看着,你就会觉得造物的神奇,小小一只苍蝇居然不会比金庸笔下的武侠高手差多少啊!听风辨色,动如脱兔,静若处子。1989年的时代,金庸的武侠小说已经传遍了整个内地了。
田野上,一片金**的稻浪,偶尔一阵南风吹过,假如你站在下风口,泥土的芬芳和稻谷的香味糅合在一起后直透入你的心肺。再假如你热爱着生活、热爱着这片土地,你就会禁不住流下了热乎乎的激动的眼泪。这是我们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土地,这是我们半年辛勤劳动而得到的沉甸甸的粮食!感谢这一片并不太肥沃的土地和高高在上的天公,半年来风调雨顺,也没有台风肆虐!
绝大部分的农户,这收割下来的稻谷,除了一半要上交镇上的粮所做公购粮(其中公粮是按照人头数量法定上交国家的,购粮由粮所按照人头的任务量平价收购付款),还要再卖掉剩下一半的一半换化肥、农药、孩子学费、家里零零星星的其他开销,如果还有可能也要买几块布到墟头找做服装的手艺人,给孩子们做几件衣服,孩子们身上的衣服已经是补了又补了。剩下的一半的另一半的稻谷就是一家几口人的口粮,日子虽然过得紧巴巴。但是啊,在那个没有资讯的时代,在那个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的时代,只要活着,农民们也就没有什么可以怨恨的了,祖祖辈辈几千年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
第二节 贫穷
扒拉了两碗方便面饼煮成的面条汤,王伟强边用汗巾(一种潮汕地区特有的长毛巾,宽三十多公分,长一米多,出汗时候能擦汗,下水沟里洗澡可当毛巾用,肚子饿或使大力气活的时候可以绑紧在腰部,丹田气一憋力气自然就上来了,特别是推独轮车上坡路段更是作用巨大。据说打架的时候,把汗巾往水里一泡再提上来,抡直了可以把对方打成内出血。旧社会潮汕人出洋过番时每个人都必带着一条汗巾。在那个时代,一条长长的汗巾绝对是潮汕男人居家、干活和出门办事的必带神器)擦着脸上的热汗,边回味着面条汤里面的香甜的冬菜干味道。
“如果能够再吃两碗就好了,可惜锅里已经没有了,”王伟强还惦记着刚才的面条汤。
已经是午后两点钟了,但是农历六月天的太阳依然是又热又毒。王伟强踩着28寸的双筒五羊牌单车,车后架坐着他那已经有点衰老的母亲。母亲真实的年龄并不老,也才四十岁多一些,但是长年累月风吹日晒的劳作,加上长期性的营养不足,或者还有心情的抑郁,导致母亲过早地衰老了。
王伟强突然想起后背坐着的他的母亲,心里禁不住一阵心酸。在王伟强妹妹王伟娇刚出生还没一周岁的时候,因为父亲喜欢上别的女人,好强的母亲就义无反顾地跟他离婚,并带着他们兄妹俩单独住在一间破旧不堪的老房子过起了日子。孤儿寡母的日子可想是多么的凄惶,平时青黄不接的时候,母亲总是把锅里能见到底的稀饭捞出一些稠的盛给他和他的妹妹,然后自己早早地喝下两碗米汤和几片咸菜叶子就走开,忙着去喂猪。
在家门口的左边用几片石板隔成的简易的猪栏,里面关着两头五六十斤的白皮猪,喂猪吃的猪槽是用五片松树木板钉成的。猪可是一家人的宝贝,养到年底除夕的时候喊村里卖猪肉的商贩上门来杀了收购。猪杀后的下水料(内脏)可以让一年到底不知肉为何物的一家人美美地大吃一顿,更重要的是,过年一家人的开销和年后春耕时的化肥农药就全靠这两头猪了。
毕竟才是十八岁的小年轻人,如果不是坎坷的生活实在让他妈妈一个人顶不下去了,初中毕业后不敢参加中考的他赶紧回来帮扶着他的母亲,他现在也和其他同学一样在县城上着高中呢,他的成绩可不会比班里其他的同学差,初中三年他可一直是语文科的班代表啊!但是,在我们的人生里,生活哪里能事事如愿呢?
王伟强的忧愁来得快去得也快,迎面吹来的东南风轻轻地拂去了他内心的阴霾。何况现实的光景也让我们这个年轻的小男人没时间去忧愁呢,他必须考虑在下午,最迟是晚上八点钟之前把那上午已经完成了一半,剩下的三分地的水稻收割并用手工打谷机打出来,再用单车载回家里,明天上午运到晒谷场晒干。
妹妹在晒谷场晾昨天和上午收割的稻谷,没时间过来地里帮忙。家里实在太穷,买不起鱼肉和烟酒请村里人来帮工,只能母子咬着牙自己赶着农忙了。幸运的是天公作美,近期没台风也没下雨,地里的水稻迟几天收割也影响不大。
第三节 邻居阿姐
下午五点多钟,夕阳西下,远处,天空与远山交接之处。夕阳缓缓地坠落在山的后边,人之将死之前的回光返照写的就是这样,夕阳不甘心就这么悄无声息地坠落,把它最后的光一次性地喷薄而出,那万丈红色的光芒就像金莲花般开满了整个西天的半个天空。
把视线收回来,近处,低矮不平的老房子和旧房子的上面,白中带灰色的炊烟袅袅升起,空气中弥漫着柴草燃烧过的芳香的味道。大街小巷,不停能听到老人浑浊和小孩清脆的叫声,那是在叫唤家猪和鸡鸭回家吃晚餐了。于是,一阵鸡飞狗跳夹杂着孩子们的笑骂声就又响了起来。
好一幅太平盛世又宁静安详的乡村景色啊!这样的景色是留给诗人和画家来歌颂和描绘的。它不属于我们的王伟强,缺吃少穿的日子里,一切的诗歌都是忧郁的,一切的画面都是灰暗的。
晚上八点来钟,王伟强跟他母亲才肚饿口渴又精疲力尽地把收成好的稻谷弄回村里。这时候,整个乡村又是另一番景象。夕阳下山换成月亮爬了上来,一地清辉轻柔地陪伴着晚归的农民。鸡鸭猪狗已经回笼,小孩子们也逐渐在进入梦乡。
在这静谧的夜晚,王伟强吃着他妹妹已经做好的晚饭,发出了一声满足的声音。是的,一锅干米饭,桌上唯一的一道冬瓜汤,能够完全吃饱这已经是十分的幸福了。大米还是妹妹王伟娇把前天收割回来的稻谷晒干后下午拿去碾米加工厂碾回来的。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王伟强看着在一边偷空学习的妹妹,感到特别的欣慰。妹妹十五岁,在镇办中学读初二。农村的学校都是这样,夏秋两季农忙的时候都会放八天“农忙假”,让孩子们回家帮忙父母收割稻谷。后来等我长大又见识多了的时候,我才明白,不止是家里需要孩子们回去帮忙,那些学校的老师更是需要回去自己的家里帮忙。但是,学校不会让孩子回家去跟父母说老师要回家收割稻谷了,你们必须停课。而是换了一个方式,说为了体谅农村家家户户劳力的不足,学校决定放假八天,让同学们回家帮忙收割稻谷。所以说啊,有文化的人就是心眼多,实在又憨厚的农村人那里知道这些道道呢。
有时候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而缺乏知识和眼界才是最大的限制!
“王伟强,王伟强在吗?”门外传来一个熟悉中又有些陌生的声音。
“我在,我在这里,”“你是阿姐啊”。王伟强在微黄的灯光下终于看清楚边问话边走进来的人是谁。
王庆芸是王伟强的本家兼邻居,大王伟强六岁,两年前就嫁到几十公里外的邻县去了。从王伟强还小的时候,王庆芸就像大姐一样关心和照顾着他。家里炒点花生米都会偷抓一把带过来塞给王伟强吃,有时候是拿几个番薯过来。总之,只要王庆芸自己有吃的东西就会分一部分给王伟强。王庆芸爸爸在大队(后来改成村委会)当干部,两个哥哥,一个去当兵,听说已经是副连长了,一个他爸爸买了四轮货车让他在跑运输。
“阿姐你什么时候回来的?”王伟强高兴地看着他敬爱的阿姐问。“你应该有大半年没回来了吧?”他又追问了一句。
看着王伟强单薄的身子和黝黑的脸庞,王庆芸禁不住一阵心疼,偷偷地揉一下发红的眼睛,故意装做高兴地说:“我下午就坐我哥的货车回来了,这次回来除了看我爸妈之外,主要还是为了找你。”
“找我?找我有什么事?”王伟强想不出有什么理由能让他阿姐从几十公里外专门跑回来找他。
“是这样的,我老公的表哥开了一个机砖厂,我让我老公跟他表哥说留一个工人的名额给你,每天只要有出工就有四到五块钱的工钱,工作虽然辛苦了点,但总比在家里这样一直穷下去的日子好吧?”王庆芸看着王伟强动情地说着。
“何况明年王伟娇就要上高中了,你难道也要她跟你一样因为没钱而辍学回家做农活吗?”王庆芸想想又继续补充了一下。
王伟强不由感到一阵的心痛,只觉得无法呼吸下去了。穷、穷、穷,就是因为贫穷扼杀了他继续上学的路、扼杀了他的梦想。难道这样的事情又要再一次发生在他妹妹身上吗?绝对不允许!王伟强不知不觉地把自己的双拳紧紧握了起来。
那高高在上的命运之神啊,您可感受到一个十八岁的年轻人正在准备挑战您的神威?!
“阿姐,机砖厂那边有要求什么时候过去吗?幸亏我跟母亲已经把稻谷都收割回来了,但是田里还是有一些收尾的事情要去做好呢。”王伟强想通之后,不由感到一阵的轻松。已经两年当家作主而培养出来的果断和干练这时候就完全展现出来了。
“时间不要紧,你这几天把家里的事情处理好后,等我二哥有送货去我们那里的时候,你就坐他的车一起出发,就可以省下了路费了。”王庆芸说。
“好的,那就这样说定了,我跟我母亲商量一下家里和地里的事情该怎么做比较合适。”“还有,出去做工需要带什么行李吗?”王伟强问。
“机砖厂包吃包住,你带自己的衣服和被子草席就够了。”王庆芸边说边站了起来。
“我回去了啊,不耽误你们了。”聪明的阿姐看到王伟强刚吃好饭,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一家人还都没洗澡洗衣服,明天又要五点钟就起来。就赶紧离开王伟强家了。
第四节 母子夜话
“妈,你怎么去这么久?”王伟强问。王庆芸前脚刚走,王伟强的母亲后脚就回来了。
“我刚刚把牛拉进牛栏里的时候,看到牛躺着的地方被牛尿浸湿了,怕它半夜难受没睡好,就在附近挑了几担干燥的泥沙进去铺在上面,这样(牛)就既舒服又不用担心半夜受凉了。”妈妈解释着说道。
侠客的剑,士兵的枪,司机的车,农民的牛,这些既是他们生命的延伸,也是他们心目中最可宝贵的财富!
在多年以前,我曾经看到一户人家的牛生病了,一家人牵着牛四乡六里地去寻找内行的兽医给牛看病。后来找到一位不识字的老头子,给了几大包树根草药,回家熬熟以后,用一节削尖的竹筒装满熬熟的草药汤,插进牛嘴里。第二天早上起来,那头牛居然已经精神抖擞的又吃又喝了。一家人高兴极了,女主人边用番薯熬成的番薯粥喂牛吃,边高兴地偷偷抹眼泪。
前几年的某个晚上,我在路上看到一部货车停在路边,车头的前面插着香烛,地上摆着纸钱和各种水果供品等。有一男一女(估计是夫妻)两个人在一边跪拜一边低声地祷告着。
善良的人们啊!不要去笑话人家为一头牲畜而哭,也不要去笑话别人愚昧的对着货车又跪又拜。当你没经历过生活的磨难,当你没有在绝望的时候依然还是绝望的时候,你有什么资格去笑话人家,至少牛和货车能给他们以温饱和希望。
“庆芸姐刚刚来了,你不在。”王伟强对他母亲说。
“她什么时候回娘家来?来我们家是过来坐坐还是有其他的事情呢?”母亲有点惊讶。
“是好事、是好事,”王伟强赶紧接住他母亲的话头,并接着把庆芸姐刚才说的意思再加上他自己的想法一起告诉了他的母亲。
“这么说,你已经决定要出门去做工?”母亲问。
“我是想着出去,不管是为了我自己的前途,还是为了伟娇今后的学业和我们这个家,我都必须出去。”王伟强坚定地说,又有些犹豫:“我就是怕我走了,家里只有妈妈你一个劳力,田地里那么多的活你一个人怎么办?”
“我支持你出去,”母亲斩钉截铁地说,“以前你们兄妹还小的时候,我不也一样里里外外一个人做的么!”
王伟强望着他母亲那憔悴苍老的容颜,心头堵的慌。是啊,一个二十多岁的女人,单身一个人抚养了他们兄妹长大成人,其中的艰辛和困难又岂是语言可以表达出来的。从小到大,母亲从来没有让他们兄妹俩个受过什么委屈。家里除了少一个男人(父亲)和有点穷,其他的并不会比周边的邻居差。但是,在那个年代又有哪户人家是大富大贵的呢?虽然内心里有时候也觉得如果有一个能遮风挡雨又关爱自己的父亲是多么的幸福,但也仅仅是想而已,从来不敢表现半点儿出来。比起那些父母天天吵架,吵完架就拿孩子出气的家庭,王伟强又觉得自己幸福极了!
“一个人在外面,凡事能忍就忍,不要强出头。你自己在家里没有兄弟,出门在外面要多交朋友,要舍得花钱。”母亲想着第一次要出门的孩子,心里还是有些舍不得,又有些担心。
“我知道,妈你也不要太累,我赚了钱会每个月都寄回来给你,你农忙时节就有钱可以请村里的人来帮工了。”王伟强也是担心他的母亲,怕她一个人干活太苦太累。
“你明天载一百斤今天刚刚晒干的稻谷去村头阿平叔那里卖了,按照现在的价格一百斤应该有28块钱吧?这钱你带在身上可以用也可以救急,出门在外身上没钱可不行的。反正,以后你不在,家里少了一个人口也就省下了一部分粮食了。”母亲说。
“行,我明天把稻谷拿去卖,不过我带八块钱就够了,剩下的拿两块钱给伟娇吧,她也是大姑娘了,可以买一些女孩子自己用的东西,其他的妈你留着用,家里用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王伟强把这一百斤稻谷的价值完全地发挥了出来。
母亲温柔地看向对面坐着的从小养到大的孩子,就突然发现孩子完全地长大了,有自己的主见,又能关心和爱护着家里的每一个人。母亲就觉得这十几年受的委屈和艰苦都完全是值得的。
第五节 扬帆
货车以四十公里左右的速度在324国道上颠簸着努力前进,毕竟不是坚硬的水泥路,前不久的一场大雨再加上各类货车的碾压,造成路面有些崎岖不平。“应该是公路的养护工也休假回家去收割稻谷,没有来得及维护公路了吧?”王伟强在心里想着。
“二哥,还要几个小时才能到庆芸姐家?”王伟强问正在认真握着方向盘的王庆芸的二哥。因为是本家,所以王伟强也从小就习惯跟着王庆芸一起喊着“二哥”。王伟强必须先到他庆芸姐家,然后由她老公带着他过去机砖厂。听他阿姐说,机砖厂离她家不远,也就七、八公里路。
“路不太好走,估计还要两个小时左右吧,不会耽误吃中午饭的。”二哥说。二哥有点沉默寡言,但对王伟强一家也是挺好的。
二哥说完话,除了货车“突突”的声音之外,整个驾驶室又陷入了安静之中,王伟强不由把眼睛看向了窗外面。
公路的两边是宽阔的田野,稻谷基本上都收割完了。就像是魔术师的杰作一样,金**的稻浪一夜之间变幻成一堆堆的稻草。偶尔天空上会飞下来几只不知名的鸟儿,在收割过的稻田上慌慌张张地叼着掉落的一些稻谷。一阵风过来吹动了稻草堆,扑腾腾地几声,鸟儿就全部吓着飞走了。过一会,觉得已经安全了,鸟儿们又偷偷摸摸地潜伏了下来,继续它们叼稻谷的丰收盛宴。
这应该就是地理书里面写的潮汕平原了吧,一大片、一大片的土地紧挨在一起,山很少也不高。不像家乡那里四面都是大山(对于一个没出过远门的人来说,海拔几百米高度的山就是他心目中的大山了),农作物也只能从山窝底下几分地、几分地的开垦出来种植了。
“再过前面这一条大桥拐个弯进去就是你阿姐的家了。”正在胡思乱想的王伟强突然被他二哥的声音吓了一跳。
“二哥,阿姐家里有多少人口啊?”为了怕冷场,王伟强赶紧接着二哥的话。
“你阿姐家里有六口人,她老公你的姐夫在镇上邮电所上班,小姑子(老公的妹妹)在机砖厂帮忙做一些人事财务的事情,家公(老公的父亲)在村里(村委)做会计,你阿姐和家婆两个人一起带着去年生的孩子并操理家务,边种着家里那一亩多的土地。二哥边回答边把货车停在了村口的大榕树下面。
“下来吧,里面巷子太窄货车开不进去了。”二哥叫喊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