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棉又译"吉蔑",即柬埔寨。位于中南半岛南部,古名扶南国。占地181,035平方公里,20%为农业用地。因80%的居民为高棉人,故称。建国于公元1世纪下半叶,历经扶南、真腊、吴哥等时期。
扶南王国
据《梁书·海南诸国传》第四十八、《通典》卷一八八记载,在三国时代,扶南的国势逐渐扩张,吴国曾派遣康泰、朱应到该国,当时该国国人都是裸裎袒形,劝他们着衣,才开始叠布,穿着横幅。
西晋永宁元年(三〇一),该国国王遣使来献镂金龙佛像与象牙塔。可知早在三、四世纪之交,佛教已经传播到此地。
据《南齐书》列传第三十九记载,南齐永明二年(四八四),扶南王侨陈如,派遣天竺道人释那伽仙来献龙王坐像与象牙塔时,释那伽仙曾上书,谓扶南国是摩醯 [xī]首罗天神的守护地,也是佛法的流通处。
又据《历代三宝纪》卷十一记载,梁天监(五〇二至五一九)初年,扶南国的沙门曼陀罗仙携带梵本来献贡,又与僧伽婆罗在扬都共译《宝云经》等三部十一卷;天监五年,再与僧伽婆罗译出《阿育王经》、《解脱道论》等十一部三十八卷。
三藏也驻锡在此,于是邀请真谛赴梁。由此可知,唐代之前,不仅大乘佛教流布此国,南传佛教的重要论书也曾盛行一时。直到崇拜印度教的信仰盛行以后,佛教才逐渐衰微。
折叠安哥王朝
扶南国到初唐时为止,呈现独立的局势,到贞观(六二七至六四九)初年,则被真腊国所合并。两国合并以后,约在九世纪初,阇 [shé]邪跋摩二世开始定都安哥城(位于现今洞里湖之北),创立了安哥王朝。城中所有宫室、伽蓝等建筑,历经十余代,到十二世纪才完成,与爪哇的婆罗浮图并为人类现存早期建筑艺术中的双璧。
安哥城南方六公里处,另有安哥寺(即吴哥窟),是十二世纪中叶的苏利耶跋摩二世所建。安哥城与安哥寺原来都属于佛教建筑,如安哥城所雕刻的世自在神像就是观世音像。后来因为佛教衰微,这二个建筑物渐被改建为印度教寺院。
至十四世纪,由暹罗等国传入南传佛教,佛教逐渐复兴后,两个建筑物便由暹罗的僧众负责管理,在圣殿或其他殿堂都供奉佛菩萨像。十五世纪时,泰人攻陷安哥城,安哥王朝南迁,安哥城遂告荒芜,时日久远,渐为热带丛林所淹没,直到一八五一年至一八六一年间,由法国学者亨利莫特、伯希和等人发现,安哥古迹才又重现于世。一直到今天,安哥寺仍是高棉的精神所在地,象征着古代文明和高棉的精神,这也是安哥寺被绘置在高棉国旗的缘故。
不要去劝架,别人自己家的事自己解决,外人参与越帮越乱。
根据我本人的经历,如果我和我的伴侣吵架了,我们一般床头吵架床尾和。但是如果有外人参与进来,因为外人不知道具体原因,越劝架我们越烦躁,本来一天之内就不生气了,经过外人劝架,可以吵三天。
其实很多事情真的都不严重,就是生活中一些鸡毛蒜皮的拌嘴罢了。吵完了,发泄完了也就过去了。可是外人这么一劝,这个架的味道就变了。会因为外人的介入而感到焦躁,甚至觉得对方就是故意找事的。
所以我给题主的建议就是把自己完全当成一个透明人,不要听到哥哥和嫂子吵架,也不要看到她们吵架,她们争吵你就做你自己的事情,不要出现在他们面前,给他们空间,让他们自己解决。
如果题主不得不和自己的哥哥和嫂子住在一起,那么在他们吵架的时候你就找个借口直接出门逛逛,过几个小时回家就可以了。事后也不要再提起他们吵架的事情,其实他们也很不好意思的。毕竟没人喜欢丢脸。
题主就不要太在意了,吵架对于夫妻来说都是正常的。现在这种时候题主属于外人,就不要去帮倒忙了。放宽了心,他们吵完了照样很好,你要是去劝架,说不定别人反而还要怪你多事呢。
一、过去
张安哥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面容清瘦但绝不憔悴,目光中深藏着睿智,他一眼掠过窗外的林荫小道,那里正好有几个年轻学子青春的身影。他转过脸来告诉记者,自己在这么年轻的时候,正在宜春汽车制造厂干着一份最辛苦的工作——喷漆工。
1968年,张安哥才初中毕业,便遵照毛主席“四个面向”的指示,随同几百名中学生,远离父母,在汽车制造厂当上了一名喷漆工。喷漆工是厂里所有工种中人们最不愿意干的工作。当时他最大的奢望就是当一名机械工或者在化验室当一名化验员,他每每看见化验员坐在仪器台前就感到既神秘又羡慕,他的那些干上了车、钳、铣、刨、修理等工种的同学身穿工作服满身油污地下班回来,浑身散发出的那种产业工人的气息也着实让他嫉妒了好一阵。他说:“当然,喷漆工也属于产业工人,但总感到与观念上的工人阶级形象相差远了一点。这种想法现在看起来似乎不会给自己带来多大的事业上的改变,但在当时出自于一个17岁少年的头脑,而且是处在文化大革命的年代,也就不足为奇了。”他想归想,做归做,两年之后,在学徒期满将要转正的技术考试中,年轻的张安哥竟然得了满分。对此,几个工人师傅怎么也不愿相信,“技术考试哪有得满分的?”
张安哥的过人之处最先便是表现在他的学习能力上,这和现在很多的好学生似乎没有什么两样,他各门功课考试的成绩在班上总是名列第一。他还清楚地记得,从南昌市胜利路中心小学毕业的那一年,中考结束后,他迟迟没有接到入学通知书。三中的没有,九中的没有,八中的也没有,即使到了这个时候他还真沉得住气:“这回我一定是笑到最后的那一个人。”果然,别的同学们接到通知书欢呼雀跃过后,南昌二中的入学通知书便翩然而至,而且,他还知道,他是全校考上南昌二中仅有的两名学生之一。在学校里类似的经历还不少,这样的经历只会使他越发地自信起来,即使后来他离开了学校,来到了偏远的工厂,干着一份别人不愿干的工作,也不妨碍他从学习上脱颖而出。
毕竟,这些都是发生在“十年动乱”时期一个少年人身上的事情,现在年轻人也许可以表现出同样的学习能力,但彼此的学习目的却不能同日而语。后来发生的事情也说明了这一点。
在那个红红火火搞“阶级斗争”的年代里,有无数个家庭因此蒙受了巨大的损害。张安哥的父母被下放到了农村,兄弟姊妹也天各一方,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他突然长成一个大人,他不得不回答摆在他面前的一个个关于生命的话题,他不停地追问存在的意义,苦苦地寻找人生的真谛所在。答案究竟在哪里?可怜身边连一个可以为他指点迷津的亲人都不在,他拿起了书籍,他知道还有哲人能够听到他的问寻。他说:“在工厂劳动之余,我利用业余时间读了大量的著作,涉猎之广,影响之深是以后的岁月所不能比拟的。”从希腊古典哲学到西方近代历史,从中国古典文学到外国现代文艺,尤其是俄罗斯文学,大量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使他“沉醉不知归路”。从中学数、理、化、外语进而是高等数学、材料力学和机械制造基础等等,他的胃口越来越大。甚至还组织了几个志趣相投的青年,成立了业余理论学习小组,他们在一起通读了大量的马恩原著,包括《资本论》、《自然辩证法》。“当时的学习条件难以想象的艰苦,弄到一本好书颇有如获至宝的感觉,几个朋友争相传阅,十分珍惜,”张安哥不无兴奋地说,“有的书籍还不能在公开场合阅读。”
他的学习的目的显然不是“学而优则仕”,因为那时候流行的是“知识越多越反动”,他更不是为了通过某一场考试而学习,否则他也不会涉猎如此广泛。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注意的差异,一些人学习只不过是在“做题”,而他学习则完全是在“阅读人生”。其实,他真正的过人之处在于通过学习,懂得了思维,获得了一个科学认知的头脑。他说:“现在想来,那时的变化,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叫做‘脱胎换骨’。”
后来,他不仅仅限于读书,他的眼格自然而然高了,需要发展自己各方面的兴趣。那是一段让他至今还留恋的日子。由于父亲会弹三弦的缘故,他从小耳濡目染,也会拨弄几下,所以他成了厂里“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的演员;他参加了厂里的篮球队,从他保留下来的一张队员们的合影中可以看到他矫健的体魄,把运动员的他与现在的他相比,壮实已经被“皮实”所取代,而干练还依旧保持至今。他空闲时常常练习书法和水彩画,厂里的宣传栏有不少他的设计。1971年,厂部技术科看中了他的钢笔字,他被调到技术科描图,这才接触到了机械制造与设计的专业领域。 自学伴随着快乐,学得越“精”快乐越大,就因为这一点,他不言放弃。而快乐又伴随着磨难,磨难可以把快乐放得很大,但如果没有经过思考把学习变成一种追求的话,如果没有做好下恒心的准备,那么他将很难经受住后来的打击。
1973年全国高校恢复招生,采取的是“群众推荐、领导批准、文化考试、择优录取”的16字方针。他所在的工厂分配到4个指标,全厂400多知青为此进行了一番激烈的角逐,有备而来的张安哥以绝对多数票入选,并参加了文化考试。“记得考试科目仅为数学和语文两门。数学的最后一道试题我至今还有印象,是通过三角函数的方法计算一条河流的宽度。”他回忆说,“两个小时的考试我只用了半个小时,并进行了反复检查,第一个缴了卷。”事后他得知,这次的数学又拿到了满分。令他万万没料到的是,随后便爆发了“张铁生交白卷事件”, 整个招生录取工作发生了逆转,文化考试不再有效,交白卷同样可以进大学,张安哥读书的愿望就此成了泡影。后来据说他的指标被开后门用掉了,他因此难过了好一阵。这件事让他感到工人师傅对自己是信任的。他说:“在那运动频繁,阶级斗争天天喊的年代,我在政治上并不突出,我仅凭着诚实的劳动和勤奋好学赢得了工人师傅的信任,这使我既十分意外又非常感动。”他用哥德的话勉励自己,“丧失财富,丧失无几;丧失名誉,丧失巨甚;丧失勇气,便丧失了一切,于是不如死去。”因为他胸中装着“得何乐之,失何忧之”的训条,使他并不高大的血肉之躯变得超乎寻常地“抗击打”。
1974年,一心向学的张安哥终于又有了机会。厂里建“721工程”职工大学,推荐14个人去学习,张安哥入选了,在这所由厂里知识分子们创办的职工大学里,张安哥学到了不少东西。1976年毕业时,他的两个设计被应用在工作程序中,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社会要进步,张安哥的收获季节终于要来到。1977年,第一年恢复高考,张安哥心动了,但厂里不肯盖章。1978年,全国第一次进行研究生报考,并规定任何单位不得阻拦,张安哥抓住了机会:“我看到一则招生简章中有一位70年代新型学科断裂力学专家孙训方的名字,就偷偷地报考了。” 当时有近200名考生报考了西南交大,经筛选录取了30名学员。在众多的报考人员中,他是唯一的一个以初中学历被录取的学员。他感慨道:“在此,我要十分感谢我的导师,我国有名的力学专家孙训方教授。我事后得知,在录取我的问题上,他的观点是,以同等学历能通过初试和复试,应该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对这样的学生他有信心。”张安哥十分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我想我没有辜负孙教授的期望。班上的同学绝大多数是老五届的大学生,一学期下来,我的成绩在班上便已名列前茅。”
1981年,张安哥来到华东交大。1984年被任命为该校土木系的副系主任。1986年,他考上母校西南交大博士生,到校就读不到一个月,又一个喜讯传来,由于头年参加EPT(英语水平测试)成绩优异,他出国做访问学者的申请被国家教委批准。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放弃了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于1987年至1988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做了访问学者,从事损伤力学研究。
他的事业发展到这个时候,可以说是凭借自己的才学,主要靠发挥他善于学习的优势,已经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而当事业达到了这样的层次之后,接下来需要比拼的就不仅仅是才学和学习的能力,也许更多的是需要比拼思维方式,比拼创新的能力。张安哥在人文的领域早已经蓄足了势头,正到了“厚积薄发”的时候。1990年,张安哥被任命为交大教务处副处长,1991年底升任副校长,1996年任校长,1999年,被任命为交大校长兼党委书记。期间,张安哥还于1993年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做了半年访问学者。
不能说只要自学就一定成功,学得进在于天赋,学得精在于方法,学得成在于恒心,学到一定的境界成功就会选择你。这就是张安哥自学成材之路留给我们的思考。
从普通职员到大学教授
张安哥的外语水平曾让学校外语系的朱老师很是惊讶。朱老师曾经发表过一篇翻译文章,张安哥看过之后,给他指出了文章中的几个问题。朱老师吃惊地问:“你又不是学英语专业的,为什么会这样精通?”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和张安哥现年79岁的老父亲有关。
一、
张安哥的父亲是位很有意思的老人。据说,他约好了日子去别人家,会在头一天专门骑车去勘察一番,以便第二天准时到达。而且,老人的记忆具有选择性,平日里丢三落四,单位发工资、分福利时,常常都要别人提醒才记得去领,但他在英语方面却表现得很非凡。就是这样一个有个性的人,从一个普普通通职员一步步走上了大学讲台。
张安哥说起父亲,言辞之间带着钦佩:“父亲只是一个从银行学校毕业的技工,十六岁时只身从上海来到江西支援内地建设。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他走上了自学之路,跟着一位牧师学起了英语。”
张安哥的父亲叫张联璋,没上过大学,学英语完全是凭个人兴趣。他常到教堂里找牧师聊天,以此提高英语水平。他还去一些民间团体,结识那里留洋归来的人士,在交往中边听边学,不久他便可以用英语进行交谈了,并且开始在当时上海一家非常著名的外藉刊物《密勒斯评论》上发表英文作品。
张联璋对英语达到了酷爱的程度。文化大革命期间,张联璋夫妇下放到宜春地区黄土岗,作为劳动改造对象,他的才华一直被压抑着。1975年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后,张联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地区宣传部,要求到学校教书,也许是他的诚意起到了作用,他居然就如愿了。
二、
60年代初,户口控制很严,张联璋想调往省城与妻儿团聚还一件很不容易办到的事情。单位领导也没有办法,他们只好对张联璋说:“你找省领导去吧。”
张联璋哪里知道找谁?他只知道管调动的是省里一位姓莫的部长,却又不认识。于是,就在下班时候对着机关里出来的人流大叫一句“莫部长。”张安哥笑道:“父亲的智慧有时真让我们佩服,他的想法很简单,谁回头答应他,谁当然就是那个莫部长了。”
莫部长果然回头了。两人之间的交谈据说很简单。张联璋递上材料,说:
“我想回南昌教书。”
“读过大学吗?”
“没有。”
于是,公事公办,莫部长留下了材料,让张联璋先回去。后来,这些材料被转到江西师范大学。张安哥觉得这事做得太不可思议了:“我想,当时师大还以为父亲有什么来头,根本不知道父亲是这么一个胆大而自信的人。1978年,父亲就这样被调到江西师大外语系的资料室去了。”
张安哥说父亲这时的外语水平已经达到了一种境界。他记得当年在西南交大读研时,将写的论文给父亲看,父亲在对一个过去分词的解释上作了细致的讲解:“他让我发现,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错误了。”
张联璋所在的资料室,常常有讲师和教授来查资料,他们会探讨一些问题,张联璋常常出其不意地成为解答问题的人,这令他们称服。后来,由于系里一些老师的极力推荐,张联璋终于有了试讲的机会,并凭自己的实力进入到教师队伍。
“1971年父亲成为讲师,是经评审后破格提升的,1981年又晋升为副教授,也一样是破格提升。父亲的记忆好像是定向的,学习外语很有天份,他的第二外语俄语也很好。”张安哥觉得,父亲的一生,真是有些传奇色彩,尤其是他在外语水平上的造诣,这分明对他的孩子们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使他们懂得了治学严谨的重要。
三、
前几年,全国公共外语名师之一的郑树堂还对张安哥说起这样一件事。那年大学公共外语教材《大学新编英语》正在编纂中,一本经过了清华大学教授们审核过的样书寄给张联璋,他看过之后,对其中的很多细节进行了修改,并将改后的样书寄回清华大学。后来清华大学回信说,那些地方的确是被疏忽了。张安哥说:“父亲就是这么一个治学严谨的人,没有一点点功利之心,当他掌握的知识被认可的时候,就十分满足了。”
张联璋对名利的淡泊突出表现在退休的那一年。1986年,张联璋离退休还有一两年,眼看着就要晋升正教授了,他居然主动要求退休。退休后的张联璋去了广州中山大学文学院教学。张安哥说起父亲的近况时不由得笑了:“前不久,他老人家回了一趟上海,也不服老,还嚷嚷着要到上海打工去呢。”
非凡的自学成材之家
张联璋在长途汽车上遇见的一位女学生,她叫□□□,就是后来的张安哥的母亲。她出身于中医世家,考上了浙大 ,因为抗战,老中医担心女儿远行,就让她在江西中正大学就读了。这所学校后来改名江西师大,就是张联璋后来走上讲台的地方。
张安哥对母亲的回忆有些伤感,充满了怀念:“母亲是位出色的女性,学的是化学专业,精通外语,而且在工作上也非常出色的。”母亲在46岁时罹病离开了她深爱的家人,但是张安哥和他的兄妹们用自己的行动,证实了作为孩子们的第一位老师,这位母亲有多么优秀。
“大哥张维平是68年高中毕业生,没读到什么书,但是最后却成为了一位经济学家,最终在国外做起了文化人士;二哥张维民是南昌3中66届初中毕业生,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加拿大某校应用数学研究生,现在在加拿大从事计算机技术的研究;小妹张小江86年也脱下军装到美国去留学了。”张安哥在说起兄妹们时,再次回忆起少年时的情景。
张安哥还在读初中时,大哥张维平已经上高中了,当时“破四旧”,图书馆被砸,书撒了一地,张维平就领着兄妹几个,偷偷地捡了很多书回家:“我们三兄弟这段期间看了大量的世界名著,大哥后来成为一名文化人和他对读书的痴迷不无关系。”
张维平文革后考上了九江师专外语系后,在即将毕业那年又考取南开大学经济专业研究生,他的经济学方面的知识也是自学来的,而且张维平考研时还有一段小插曲:“当时他们的卷子发错了,于是推迟考试,而南开大学已经从北师大基本选定了一个人。补考后的大哥居然让导师改变了主意。那名北师大的学生很是不服,说要专门去南开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人顶掉了他。”
张维平毕业后在厦门大学任教,调回母校南开大学后,接着在国家教育部驻勤,后又作为青年经济学家被派驻香港。1990年,张维平选择了个人爱好,去美国做电视编辑。张安哥说:“大哥是个很博学的人,很开朗,很乐观,文学功底很好。”
二哥张维民的自学之路上也是可圈可点。这位老三届的毕业生在1977年全国第一次恢复高考时,外语成绩是南昌考生中的数一数二的。而小妹张小江相比之下,似乎顺利很多。1978年在师大外语系毕业后,被陆军学院招聘为教官,几年之后,这位家里最年轻的女性也不甘示弱,申请退伍,到美国留学去了。
张家人的故事,被张安哥沉稳的叙述风格淡淡道来,但正是这种沉稳的叙说,让记者感受到这个平凡家庭的不平凡,而通过他的淡淡的话语,让人看到这个家庭传奇的色彩。
面对窗外错落的山水和如练的赣江,张安哥说了一句颇有意味的话,当一个人痴心向学的时候,他的心就会四季如春。
有一段时间住在重庆合川,隔壁那家隔三差五地整出鬼哭狼嚎的动静,原因是那家男的经常在酒后打老婆。我做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要不要去管一下。但想到“清官难断家务事”,这又是人家的家事,那女的都不去报井,作为外人又何必多事?于是楞是没敢去砸门。
好在没几天,井茶找上了他家门,这小子被关了三天,回来后消停了很长时间。
反对家暴
我常说小道含大道,家事如国事,打老婆外人要不要来管这事,说小也不小,往上延伸那么一下下,其实就是国际法上的“内政”要不要外人“干涉”这一重大命题。
事实上,国际法有过明确规定,国际组织或一个国家是可以对另外一个国家的内政进行干涉的,即“人道主义干涉”(humanitarian intervention)。
这一法理可以追溯到16、7世纪的国际法鼻祖格老秀斯那里,他在《战争与和平法》中指出,“如果一个统治者对他的臣民进行迫害,以致于无人能在这种迫害中受到保障,那么在此情况下人类社会就可以行使用那被天然地赋予的权利。”
这是对人道主义干涉原则的第一次权威性陈述。
格老的意思翻译成普通读者能够看得懂的话,就是:“隔壁打老婆,作为邻居老王是可以去管一管的。”至于杀人放火之类,那就更不在话下了,即使被害者自己无动于衷,国家也会去管,嫌犯还会被公诉。
国际法之父格老秀斯
在历史上,我们已经见了太多的国际冲突,起因都不是隔壁打老婆,而是直接犯了自己的牙眼,如英法对大清发动的两次鸦战,八国联军的护侨之战,美国参与两次世界大战,911后美国攻打阿富汗和伊拉克等国的反恐战争……
冷战后,“干涉”别国“内政”的事情也时有发生,起源大体是美国等西方大国的“人道主义干涉”,即制止隔壁打老婆。如兵发科索沃,制裁伊朗和北韩(这哥俩不仅仅是打老婆的问题)……
打老婆的人自然不干,他们振振有词地说:米帝你这是在强制推行西方的皿煮和价值观,严重违背了国家主权、不干涉内政以及禁止使用武力等国际法基本原则,是后冷战时代西方新霸权的反映。
同时,他们还会说,啥叫人道主义,你们说了就算?
事实上,《奥本海国际法》(第九次修订版)对人道主义给出了一个权威界定:
当一国国内存在着有组织地大规模践踏基本人拳的行为,而该国无力制止这类行为或干脆就是这类行为的采取者、主使者或纵容者时,或者一国无力或不愿承担在保障国内广大人民最基本的自下而上需要方面的其他应有责任时,国际社会未经该国同意所采取的针对该国权力机构、旨在制止这类大规模践踏人拳行为和满足该国人民最基本生存需要的强制性干预行动。
第一次鸦片战争
上段意思是说:一个女的被打,她男人不想管或没能力管,或者就是她男人在打她,隔壁老王是可以去管的。
打老婆的人往往根据《联合国宪章》提出新的质疑: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批准或授权,干涉活动无论是多国的还是单边的,那都是非法的。
问题是大半夜隔壁女人被打得厉害,物业连个值班的都没有,报井也来不及了,隔壁老王不应该采取“单边”行动,而继续袖手旁观?
说到“内政”这个东西,确实给隔壁老王以很大束缚。
如1919 年的《国际联盟盟约》第15条第8款给“内政”下的定义是:“按诸国际法纯属该国内管辖之事件”。1945年《联合国宪章》第2条第7款给出的定义是:“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之事件。”
好吧,连制度别人都不能管;好吧,打老婆也算是一种“文化”。但,那个制度如果不是“自”择的,该怎么办?女人快被打死了,但被捂住了嘴,该怎么办?
隔壁老王,管还是不管
因此,假如感觉那个制度不那么“自”,那一定要说出来;假如觉得疼,甚至有性命之忧,一定要喊出来,否则外人还以为你们是在玩呢。
假如你有不满,你痛不欲生,一定要喊出来。如果你一味装哑巴,那就真的属于“内政”了,且是外人不能管的那种。
现实是,你只要那么一喊,外人也确实就管了嘛。毕竟这世还是有好人的嘛。
寄人篱下的感觉是:无奈、不自由,做什么事情都不自然。
寄人篱下,拼音:jì rén lí xià
解释:泛指居住在别人家里、依附着他人生活。现在社会衍生的另一种意思指地位低于别人、在别人的管辖或者手下过活。用以比喻需要依托别人的生活,没有自己的独立生活。
出处:唐朝李延寿《南史·张融传》:“丈夫当删诗书,制礼乐,何至因循寄人篱下?”
译文:作为男子汉大丈夫,写文章应当像孔子删编《诗》、《书》,制定《礼》、《乐》那样,发扬自己的创造性,为什么要模仿别人,像鸟雀那样寄居在人家的篱笆下面呢?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例句:想到自己从前在山东省里的时候,虽靠姊夫的光当了文案,然而终是寄人篱下。
扩展资料
寄人篱下的反义词:自力更生、自食其力
一、自力更生
拼音:zì lì gēng shēng
解释:依靠自己的力量改变原来的情况而发展兴旺起来。
出处:近代闻一多《组织民众与保卫大西南》:“我们人民能以自力更生的方式强起来了。”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靠自己的努力振作起来。
例句:我们要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
二、自食其力
拼音:zì shí qí lì
解释:依赖自己的劳动来维持生活。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礼器》:“食力无数。”陈浩集说:“食力,自食其力之人。”
译文:“粮食的力量无穷大。”陈浩集说:“食力,就是依赖自己的劳动来维持生活的人。”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例句:我们退隐的地方,邻近都是自食其力的种田人家。
安哥:
作者简介:
安哥,本名彭振戈,原中新社广东分社摄影记者,现为策展人、兼任广州集成图像有限公司(wwwfotoecom)高级顾问。曾策划“生活在邓小平时代”、“中国人本——纪实在当代”、“2005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城市•重视”等各种影展,获高度评价;在第二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上获“欧莱雅中国当代摄影师大奖”铜奖。2004年举办个人摄影展《生活在邓小平时代》,同年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第四届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国际评委。已出版图书《生活在邓小平时代》,参与编辑《沙飞摄影全集》,主编《沙飞摄影选集》,策划沙飞影展并促进“沙飞摄影奖”、“沙飞研究中心”的建立。2006年被评为“广东首届十大摄影家”之一。
主要成就:
1980年、1981年、1983年曾与十数影友集资在广州越秀公园举办了三届《人人影展》。1981年至1988年有作品参加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自然、社会、人》影展、《十年一瞬间》影展和《现代摄影沙龙’88展》。1988年10月以《中国:开放百态》影展参加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的《在改革的年代》影展。1995年任广东新闻摄影协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1996年组织并参加了由广东省新闻摄影协会主办的,有内地和港台的八十多位摄影师到会的“’96中国报道摄影交流会”。2000年任广东省摄影家协会理事。2001年由羊城晚报出版社出版了《生活在邓小平时代》(视觉八十年代、视觉九十年代)。2002年在第二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中,策展《南方十一人》影展,并获“欧莱雅中国当代摄影师大奖”铜奖。2003年担任由广东美术馆主办的《中国人本——纪实在中国》摄影展策展人。2005年1月担任广东美术馆主办的《2005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城市•重视》策展人。2005年任《沙飞摄影选集》的主编。2005年12月,在首届连州国际摄影节任策展人。2006年被评为“广东首届十大摄影家”之一。
2009年《哥哥不是吹牛皮》即将由花城出版社出版。 以民间立场、平民视角回顾中国改革开放时代生活
《哥哥不是吹牛皮》内容简介:
本书追寻了安哥半个多世纪的人生经历:伴随新中国诞生、童年回忆、侨委大院的日子、校园时光、在西双版纳相濡以沫的同学和老工人、知青的生活、回城成家、80年代的改革春风、民间摄影的故事以及摄影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还有同行的摄影朋友们……随着安哥的讲述,一幕幕的往事和一张张的面孔又活生生地浮现在人们面前。作者以一种真名实姓的方式,以原生态的故事情景、细节,向我们诉说了属于他自己的悲喜交集的故事,也属于这个时代的因果相袭的故事。
相关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a337d70100cb81html~type=v5_one&label=rela_prevarticle 安哥的新浪博客
http://622002950qzoneqqcom/ 安哥的腾讯博客
兄弟两个吵架是很正常的,一般子女多的孩子家,整天都会有吵闹的声音,但是象这两个兄弟记仇的还不多见,可能是性格的原因吧,这就需要哥哥带点才,主动的哄哄弟弟,或者给他买点好吃的,哄好后再和他讲道理,兄弟间应该不会有隔夜仇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