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双相情感障碍”的神秘面纱
网络作家南派三叔在微博自曝出轨,引起网友热议。南派三叔自称自己十年的婚姻即将走到尽头,责任全在自己。此外,南派三叔还自称是个“人渣”,对不起爱自己的朋友。南派三叔的妻子发文说,和南派三叔并没有离婚,他是备受“双相情感障碍”折磨而出轨。接着,三叔多次更新微博斥事件为“闹剧”,表示事件应该早点收场。后来,三叔更新微博:“好了,闹剧该收场了,继续生活。”该事件令三叔患有“双相情感障碍”公布于众。
2013年6月20日,据《洛杉矶时报》报道,洛杉矶尸检部门公布,加拿大华裔女生蓝可儿死于“意外溺亡”,另外她还患有“双相情感障碍”。
同年8月9日,媒体报导,刚刚结束巡回演唱会的陈奕迅,在短短两个月内唱了25场。在第11场时,陈奕迅透露自己患有“双相情感障碍”,在终场演出时对粉丝暴走发怒,明显精神状况不佳。
近年,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双相情感障碍的生活总体结局中,自杀78%,呈现慢性化159%,反复发作27%,不完全缓解78%,缓解255%,康复16%。
可以说,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难以解决的精神健康问题。患者的病程中至少有一半时间存在症状。即使在没有症状的时期,也可能出现损害社会功能的表现。
另外,由于对双相情感障碍缺乏了解,也影响到患者及其家属寻求帮助的模式。
我国在一些国际性大规模研究证实,60%有双相情感障碍症状的患者在初次发作的6个月内未得到治疗。35%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首发症状后的10年内都未寻求治疗。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双相情感障碍”的神秘的面纱!
双相情感障碍(又称钟摆病),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
值得关注的是,双相抑郁未引起临床医生足够重视,有报道37%的双相抑郁患者被误诊为单相抑郁,长期使用抗抑郁药治疗,从而诱发躁狂、快速循环发作,使发作频率增加。
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affectivedisorder),是心境(情感)障碍的一种类型,也称双相心境(情感)障碍,一般指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它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社会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双相障碍发病以后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躁狂发作需持续一周以上,抑郁发作需持续两周以上,躁狂和抑郁交替或循环出现,也可以混合方式同时出现。一般呈发作性病程,每次发作后进入精神状态正常的间歇缓解期,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倾向,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病人出现两次或多次的情感和活动水平明显紊乱的发作,其中至少有1次表现为心境高涨、精力和活动增加,另1次表现为情感低落、精力减低和活动减少。
一、症状特点
情绪高涨、易激惹或情绪低落,或呈双相性。
情绪低落者,从轻度悲观到强烈自罪感。
思考困难,缺少决断,缺乏兴趣。
头痛,睡眠障碍,精力不足。
焦虑,病情严重者可有运动迟滞、激动不安、疑病或被害妄想、厌食、失眠。
二、临床表现
双相障碍的临床表现按照发作特点可以分为抑郁发作、躁狂发作或混合发作。
1抑郁发作
双相抑郁发作与单相抑郁发作的临床症状及生物学异常相似而难以区分,双相抑郁因表现不典型往往被忽视。正确诊断双相抑郁障碍是合理治疗的前提。两者的治疗方案及预后转归存在明显差异,两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1)人口学特征
①性别:单相抑郁女性患病率几乎是男性的2倍,但在双相障碍患者中性别差异不明显;
②年龄:双相障碍平均发病年龄为30岁,单相抑郁症为40岁,前者明显早于后者,尤其是25岁以前起病的首发抑郁是双相抑郁的重要预测因素;
③家族史:家系调查和双生子研究已经证实双相障碍的家族聚集性,与单相抑郁相比,双相障碍(尤其是双相I型)患者的家系传递与遗传因素的关系更密切。
(2)抑郁发作的特征
①特点:与单相抑郁相比,双相抑郁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反复发作较频繁;
②症状特征:双相抑郁区别于单相抑郁的症状特征包括情绪的不稳定性、易激惹、精神运动性激越、思维竞赛/拥挤、睡眠增加、肥胖/体重增加、注意力不集中、更多的自杀观念和共病焦虑及物质滥用(烟草、酒精、毒品等)。
2躁狂发作
(1)心境高涨:自我感觉良好,整天兴高采烈,得意洋洋,笑逐颜开,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常博得周围人的共鸣,引起阵阵的欢笑。有的患者尽管心境高涨,但情绪不稳,变幻莫测,时而欢乐愉悦,时而激动暴怒。部分患者则以愤怒、易激惹、敌意为特征,甚至可出现破坏及攻击行为,但常常很快转怒为喜或马上赔礼道歉。
(2)思维奔逸:反应敏捷,思潮汹涌,有很多的计划和目标,感到自己舌头在和思想赛跑,言语跟不上思维的速度,言语增多,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手舞足蹈,眉飞色舞,即使口干舌燥,声音嘶哑,仍要讲个不停,信口开河,内容不切实际,经常转换主题;目空一切,自命不凡,盛气凌人,不可一世。
(3)活动增多:精力旺盛,不知疲倦,兴趣广泛,动作迅速,忙忙碌碌,爱管闲事,但往往虎头蛇尾,一事无成,随心所欲,不计后果,常挥霍无度,慷慨大方,为了吸引眼球过度修饰自己,哗众取宠,专横跋扈,好为人师,喜欢对别人颐指气使,举止轻浮,常出入娱乐场所,招蜂引蝶。
(4)躯体症状:面色红润,双眼炯炯有神,心率加快,瞳孔扩大。睡眠需要减少,入睡困难,早醒,睡眠节律紊乱;食欲亢进,暴饮暴食,或因过于忙碌而进食不规则,加上过度消耗引起体重下降;对异性的兴趣增加,性欲亢进,性生活无节制。
(5)其他症状:注意力不能集中持久,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转移;记忆力增强,紊乱多变;发作极为严重时,患者极度的兴奋躁动,可有短暂、片段的幻听,行为紊乱而毫无目的指向,伴有冲动行为;也可出现意识障碍,有错觉、幻觉及思维不连贯等症状,称为谵妄性躁狂。多数患者在疾病的早期即丧失自知力。
(6)轻躁狂发作:躁狂发作临床表现较轻者称为轻躁狂,患者可存在持续至少数天的心境高涨、精力充沛、活动增多、有显著的自我感觉良好,注意力不集中、也不能持久,轻度挥霍,社交活动增多,性欲增强,睡眠需要减少。有时表现为易激惹,自负自傲,行为较莽撞,但不伴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对患者社会功能有轻度的影响,部分患者有时达不到影响社会功能的程度。一般人常不易觉察。
3混合发作
指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在一次发作中同时出现,临床上较为少见。通常是在躁狂与抑郁快速转相时发生。例如,一个躁狂发作的患者突然转为抑郁,几小时后又再复躁狂,使人得到“混合”的印象。但这种混合状态一般持续时间较短,多数较快转入躁狂相或抑郁相。混合发作时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均不典型,容易误诊为分裂心境障碍或精神分裂症。
三、检验检查
通过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排除可能由躯体疾病或物质依赖所致的双相障碍。部分双相障碍患者(尤以女性)可能有甲状腺功能减退,因此应做甲状腺功能测定。对过度兴奋及进食不好者应注意水、盐代谢及酸碱平衡的了解。心理学测试、神经生化、神经电生理和脑影像学等辅助检查结果可供参考。在治疗过程中进行药物血浓度测定,以保证疗效、监测毒副反应及治疗依从性。
四、发病因素
1,生物学因素
神经生化,精神药理学研究和神经递质代谢研究证实,患者存在中枢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和相应受体功能改变,大脑神经突触间隙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含量异常;
5-羟色胺(5-HT)功能活动缺乏可能是双相障碍的基础,是易患双相障碍的素质标志;
去甲肾上腺素(NE)功能活动降低可能与抑郁发作有关,去甲肾上腺素功能活动增强可能与躁狂发作有关;
多巴胺(DA)功能活动降低可能与抑郁发作有关;
γ-氨基丁酸(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性神经递质,有研究发现双相障碍患者在血浆和脑脊液中水平降低;
第二信使平衡失调,第二信使是细胞外信息与细胞内效应之间不可缺少的中介物;
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主要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功能失调。
2,遗传学因素
调查发现,双相I型障碍先证者的一级亲属中双相障碍的发病率,较正常人的一级亲属中发病率高数倍,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分子遗传学方面,不少学者探讨了与双相障碍可能有关的标记基因,但尚无确切可重复验证的结果,双相障碍的易感基因尚需进一步研究。目前,有关双相障碍遗传方式倾向为多基因遗传。
3,心理社会因素
不良的生活事件和环境应激事件可以诱发情感障碍的发作,如失业、失恋、家庭关系不好、长时期高度紧张的生活状态等。遗传因素在情感障碍发病中可能导致一种易感素质,而具有这种易感素质的人在一定的环境因素促发下发病。
总体来说,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倾向认为,遗传与环境因素在其发病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遗传因素的影响可能较为突出。
五、发病年龄
据统计,约有一半的躁郁症患者发病于青少年阶段,提早发现,才能对病情做最佳控制。
若父母双方都有病史,孩子罹患的比率是50%,父母单方有病史,罹患比率则约15%到20%,有家族史者须特别警惕。
一般而言,躁病的发病年龄约在二十岁与二十五岁之间,郁病的发病年龄则大约在三十至三十五岁左右。躁病与郁病发作持续时间也不尽相同,通常若不加以治疗,躁病的症状可能持续三至六个月,郁病症状,可能长达六至九个月。
六、诊断标准
A,躁狂发作
(一)症状学标准
1.症状以情绪高涨和/或易激惹为主要特征,且相对持久。
2.首次发作者情绪障碍至少已持续2周(如症状严重到需住院或过去有肯定符合标准的躁狂或抑郁发作者不受此限)。
3至少有下列症状中四项(若情绪仅为易激惹;则需具有五项):
a,言语比平时增多,或滔滔不绝;
b,意念飘忽,思维奔逸;
c,注意力不集中,随境转移;
d,自负,自我评价过高;
e,自我感觉良好:感到头脑灵活、身体特别强壮或精力充沛;
f,对睡眠的需要减少;
g,活动增多(包括工作、日常活动、社交及性行为方面);
h,轻率任性,不顾后果。
(二)严重程度标准
临床症状必须达到下列严重程度之一者:
a,无法进行有效交谈;
b,社会能力(指工作、学习、社交或家务能力)明显受损;
c,需立即治疗或住院;
d,具有精神病性症状。
(三)排除标准
1.当情绪症状消退后,下列症状继续存在:
a,与心境不协调的妄想和幻觉。
b,怪异行为。
c,“一级症状”。
d,紧张症状群。
2情绪症状系附加于精神分裂等其他疾病者。
3情绪症状系药物、中毒或其他器质性原因所引起。
B,抑郁发作
(一)症状学标准
1.症状以心境抑郁为主要特征;且相对持久,但在一日内可有晨重晚轻的节律变化。
2.首次发作者,情绪障碍至少已持续2周(如症状严重需立即治疗或住院者,或过去有肯定的躁狂或抑郁发作者不受此限)。
3至少具有下列症状的四项:
a,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或无愉快感,性欲减退。
b,精力明显减弱,无原因的疲倦,软弱无力。
c,反复出现死亡的念头,或有自杀企图或行为。
d,自责或内疚感。
e,思考能力或注意力减退。
f,精神运动迟钝或激越。
g,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h,食欲减退,体重明显减轻。
(二)严重程度标准
临床症状必须达到下列严重程度之一者:
a,社会能力明显受损;
b,需立即治疗或住院;
c,具有精神病性症状。
(三)排除标准
同躁狂发作标准中的第(三)项。
(四)诊断标准
符合下列两项中的一项:
a,过去有躁狂发作,本次表现为抑郁发作者;
b,过去有抑郁发作,本次表现为躁狂发作者。
七、病症鉴别
躁郁症因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被误诊为单相抑郁、焦虑、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和物质依赖等。
(一)精神分裂症
1、精神分裂症青春型发作与躁狂发作相鉴别,前者也在青年期起病,表现兴奋、话多、活动多。但主要特征是言语凌乱,行为怪异、杂乱、愚蠢、幼稚等怪异表现,思维、情感和行为不协调,为不协调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躁狂发作是在情感高涨基础上出现的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情绪愉快、高涨,有感染力。
2、精神分裂症病程中可出现抑郁症状,而躁郁症可伴随精神病性症状,应注意鉴别。躁郁症是以情感障碍表现为主导症状并贯穿于整个病程,情感高涨或低落,伴随思维和行为改变,发作间歇期正常。而精神分裂症表现是以幻觉、妄想、思维逻辑障碍等为主要表现,与内心体验和周围环境不协调,发作间歇期多残留不同程度社会功能缺损。
(二)继发性情感障碍
情感障碍可由脑器质性疾病、躯体疾病、某些药物和精神活性物质(如酒精、冰毒等)引起,二者鉴别点如下:
继发性情感障碍应有明确的脑器质性疾病史、躯体疾病史,有药物和精神活性物质使用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有相应的改变,可出现意识、记忆、智能问题;情感症状随原发疾病病情好转而好转,随原发疾病病情的加重而加重。
(三)单双相抑郁鉴别
单相抑郁与双相抑郁因治疗原则不一样,应加以鉴别。双相抑郁具有以下特点:发病年龄早,病前性格具有情感旺盛气质和循环气质,情绪变化与季节相关,既往抗抑郁药疗效差,或治疗后心境快速变化及诱发躁狂和轻躁狂发作,伴精神病性症状,睡眠增加、体重增加,进食增加,一天中病情变化规律明显,早上重、下午和晚上渐减轻。
(四)人格障碍
情绪变化是人格问题还是疾病,注意人格是一个人一贯的情绪和行为模式,而躁郁症有明显的起病时间,病理性情绪需持续一定的时间。
八、治疗措施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周期复发性疾病,尚不能治愈,但通过早期诊断和长期治疗,患者完全可以控制病情、减少复发、避免恶化。
(一)药物治疗原则
1、首先使用最安全有效的药物,以心境稳定剂为主。
2、根据病情需要,及时联合用药,药物联用的方式有两种心境稳定剂联用,心境稳定剂加抗精神病药或苯二氮卓类药物、心境稳定剂加抗抑郁药。在联合用药时,要了解药物对代谢酶的诱导或抑制产生的药物相互作用。
3、定期监测血药浓度,评估疗效及不良反应。由于锂盐的治疗指数低,治疗量和中毒量接近,应对血锂浓度进行动态监测。卡马西平或丙戊酸盐治疗躁狂也应达到抗癫痫的血药浓度水平。取血时间应在末次服药后12小时(如次日晨),以测定谷血药浓度为标准。
4、一种药物疗效不好,可换用或加用另一种药物,要判断一种心境稳定剂无效,应排除依从性差和血药浓度过低等因素,且用药时间应大于3周。如排除以上因素仍无效,可换用或加用另一种心境稳定剂。
(二)治疗药物
1、常用的心境稳定剂:(1)碳酸锂;(2)丙戊酸盐;(3)卡马西平。
2、候选的心境稳定剂:(1)拉莫三嗪;(2)托吡酯;(3)加巴喷丁;(4)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与奎硫平。
3、苯二氮卓类药物:氯羟西泮
4、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对具有兴奋、激惹、攻击或精神病性症状的急性躁狂或混合发作者,伴有精神症性症状的抑郁以作者也可在治疗早期阶段短期联用心境稳定剂与第一代抗精神症药。
5、增效剂的应用与药物的联合治疗对于难治性双相障碍患者,特别是难治性快速循环发作患者,候选的心境稳定剂、钙通道拮抗剂(异博定80-120mg/d,2/d、尼莫地平40-90mg/d,2-3/d)甲状腺激素(T325-50ug/d、T480-200ug/d用4-6周)、5-HT1A受体拮抗剂(如丁螺环酮、心得静)可考虑做为增效剂与经典心境稳定剂联合试用。
6、抗抑郁剂在双相障碍中的使用用问题在双相障碍的治疗中,应用抗抑郁剂可能诱发转躁狂或轻躁狂发作,或使循环频率增加,或促发快速循环发作而使治疗更加困难。因此,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时应慎用抗抑郁剂。如抑郁症状十分严重、且持续时间超过4周以上,既往发作以抑郁为主要临床相,则可以在充分使用心境稳定剂的前提下,合用抗抑郁剂。一般可首选几无转躁作用的丁胺苯丙酮,其次选用5-HT再摄取抑制剂,尽量不选转躁作用强的TCAs。
(三)心理治疗
在实施药物治疗的同时,也要进行心理治疗。在此过程中,医生应密切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并安抚患者的情绪,让患者放松心情,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回到宁静平和的情绪当中。
九、病人护理
(一)尊重、理解、接纳、关心、支持、帮助患者;
(二)正确认识疾病,支持患者积极治疗、尽早治疗,反复发作者树立长期治疗的理念,定期门诊复查,与医生沟通,监测病情和药物副反应,维持病情稳定,防复发;
(三)病情不稳定时,注意防止自伤自杀,冲动伤人,及早就诊治疗,做好心理疏导。抑郁时让患者看到希望,感受到关心支持,处于激越及严重躁狂状态时避免冲突,避免激惹患者;
(四)学习疾病知识和治疗知识,帮助患者观察病情,及时应对病情变化,采取正确的应对策略,避免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
(五)平日注意帮助患者培养良好的性格,矫正不良的认知模式和行为模式,学习心理调节的方法;
(六)促使患者积极参加社会性活动,以期减少或防止发生残疾。在此过程中,对患者多给予鼓励、肯定,根据患者的能力,与患者一起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不能操之过急。
丁俊贵
2018年6月18日
《好久不见》是对朋友的问候,还是对于过往的唏嘘
相逢即是缘,来了就不要着急走,跟着小编我一起看看这篇文章。
《好久不见》是陈奕迅《认了吧》专辑中的一首,里面描述了一段与旧情人久别重逢时的画面,两人再次相见时,淡淡的彼此问好,明明很熟悉却又带上几许陌生,那种恍惚的意境,似乎只是在喃喃述说一个,平凡的爱情故事。
陈奕迅用那落寞却又带着沧桑沙哑的声音,唱出了这首凄美的情歌 。这首歌,如其名,带着淡淡感伤,再加上那低沉的音色,像是有一个人,在对于往事的叹怀。1974年出生的陈奕迅,唱这首歌的时候,已经是34岁了。这个年纪,也算是经历过一些事情,在那跌宕起伏的人生中,看到过很多的心酸,也看透一些人生的沉浮。哪些在他生命历程中,留下或深刻或轻微痕迹的人,总能够让他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独酌的悲欢往事。
当时光荏苒了岁月,那再次相逢的两个人,看着彼此额头间再次泛起的皱纹时,心中总会有着无限的感慨。这些年来,陈奕迅一直在坚持着自己的努力,在不断地丰满着自己。哪怕是在2004,父亲因贪污案而入狱,他亦是选择了坚强的去面对,这样一种诚实而认真的态度,让我们看到一个,更为真实完整的陈奕迅。
陈奕迅出道至今,一直被人称为是搞怪天王,他曲风在平凡中,却又显得莫名的哀伤。那两种性格相互割裂而产生的独立,一动一静间,似乎走向两个极端。其实,这种无畏的坚强,正是对待人生应有的态度。所有的事情,也许他在表面上是一笑而过,但并不代表他心里会不在乎。也许,他只是不想别人看到他伤痛的一面。几十个春秋过了,陈奕迅能从当初一个默默无闻的新秀,成长到现在,又被大多数人所认可,被誉为张学友时代,香港乐坛最具实力的歌手之一,其中经历了多少风雨,只有他自己知道。
每一个成功者背后,都会有着一段又一段的黑暗岁月,那无法得见光明的年华里,唯有坚持一路走下去,未来才能看到希望。陈奕迅是这样过来的,他的前辈同样是如此。未来,也会出现更多。
当你和阔别已久的老友,旧朋再次相逢的时候,是否也会说一句好久不见。那种久别的嘘寒问暖,也是证明,我们没有白来这世间一遭的方式吧。
或许,有一种爱情,最终会变成杨千嬅和陈奕迅。杨千嬅和陈奕迅相识于香港第14届新秀歌唱比赛,陈奕迅一举夺得冠军,杨千嬅夺得季军,两人签约同一公司,成为同门师兄妹。
他们的爱情,始于暧昧,也止于暧昧,正当表白之际,杨千嬅被公司派出去深造,这一走,就再也回不到原来的样子了,她走了以后,他们的好朋友将徐濠萦介绍给了陈奕迅,这次,两个人就再也不可能了。那些没说出口的喜欢和感情,注定成为过去和说不出口的遗憾,后来,在记者采访镜头面前,杨千嬅大方承认,而陈奕迅选择没有回答,杨千嬅说,果然,在感情面前,男人没有女人勇敢,也许放下也是对一段没有结果的感情最好的收尾。
2009年,杨千嬅和丁子高正式结婚,最终,就好像小说里的那样,杨**还是变成了别人怀抱里的丁太太,多年后在十大中文金曲颁奖典礼上,陈奕迅仍然固执的对杨千嬅说,多谢你,杨**。并送上一个真诚的久违的拥抱。有些感情,一旦错过了,就真的找不回来了,我们可能有当时的感觉,当时的样子,当时的爱意,可是再也没有当时的勇气,再也没有当时的那份非你不可的决心了。
2010年,陈奕迅邀请杨千嬅作为嘉宾参加他的演唱会,在现场,他拥抱了杨千嬅并亲吻了她的侧脸,可能这个时候,两人心中已经没有了那种激情,更多的是对彼此的感谢和感动,感谢那段日子的陪伴,感谢失去之后不是无休止争吵或者报复,而是互相成就,互相理解,我想这个时候,两人之间的感情可能已经上升到亲情了。两人的感情在以另一种方式持续着,希望他们越来越好。
十年之前,我们彼此不认识,各自在自己的生活中存在着,然后,我们相恋了,而,现在,我们却要说分手,但我已经看明白 了这一切,我懂得了我们的爱,曾今的爱,我想,十年之后的我们,又会是一个模样,可能我们还是朋友,还能寒暄,但再也不能想相爱时那样拥抱,再也回不到从前,最好一句,知道和你做了多年朋友,才知道我的眼泪,不只为你而流,也为别人而流,这一句我自己感触最深,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经历过一些这样的感情经历,但并不是没一次的爱情都能走到最后,之后我们还是要过自己的生活,走自己的路,过去的就过去了,我的眼泪不只停留在你这里,我的眼泪还会为别人而流,我还会遇到别的人,还有以后的生活要过,词想表达的理念就是这一切终究过去了,并且从这段情里面体会到 了一些人生道理
陈奕迅因为父亲陈裘大为高级公务员,有机会利用政府津贴到英国读书,故中学和大学时光均在英国渡过。大学时期曾修读建筑学及4年音乐课程。
陈奕迅与徐濠潆于1996年开始拍拖,当时陈奕迅通过“新秀歌唱大赛”入行,是华星唱片公司旗下一个寂寂无名的歌手,徐濠潆也只是TVB电视台一位三线的演员。1997年二人开始同居生活。2000年陈奕迅签约英皇唱片公司,事业稳步上扬,徐濠潆则逐步淡出,只做香港某著名服装店的买手,专心做陈奕迅背后的女人。
2004年,陈奕迅的父亲陈裘大被控入狱,在这期间徐濠萦一直陪伴在陈裘大身旁,每次上法庭都见徐濠萦出现,或许因此打动了陈奕迅父亲,认同了两人关系。而2004年也可以说是陈奕迅事业低谷的一年,与英皇约满,极少工作。2004年10月,女儿陈康堤出生,小生命的到来让初为人父的陈奕迅改变很多,开始戒烟,努力工作。
2015年12月,《明报》公布了2015年港星收入排行榜,陈奕迅以8300万排名第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