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画创意-乡村振兴插画创意概括怎么写

插画创意-乡村振兴插画创意概括怎么写,第1张

插画设计中怎样才能快速的产生创意?

首先创意输出的前提是知识的积累,那无外乎就是多看,多理解。同一张画对于不同的观看者都会造成属于其个人的直观感受,而这一感受往往基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世界观等因素。当自己无法确定眼前的画面是否好看的时候,那么你的审美需要进步了,因为这涉及到你审美理解的盲区了。感受力是获取创意的主要能力,也就是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从微观世界到宏观世界,每一个优秀的艺术家或是设计师都生活在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无论是路边的一块路牌,头顶的霓虹灯,亦或是风吹过耳边的触感都是一个灵感的启始。

插画中,我们经常会借鉴一些好用的艺术表达方法来创作画面,其中超现实主义是插画作品中常用的创意理论手法之一也是最容易掌握的一种。超现实视觉艺术致力于探索内心的潜意识和梦境,主张突破对现实世界的刻印象和逻辑性,在艺术世界创作新奇的世界观。听起来好像很深奥,其实简单的实现方式就是把两个不相关且没有直接关联的的现实事物改变其性状在画面中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释放属于自己的理念和冲动。结合两个不相干的事物本身其实就是一种创意,也可以通过这种毫无逻辑的方式来快速获得创意灵感。

还有,mindmap和灵感绘画是快速获取灵感的方法。除此之外,大家也可以利用装置,肌理,拼贴等不同的创作手段来获取创意,从很多世界级的艺术名校发布的官方作品可以看到,插画并不只是局限于传统的绘画媒介,来自Camberwellcollegeofart的学生就利用陶瓷,针织材料等方式将插画的质感附着于材料之上。

最后,丰富插画类型也对灵感的获取有一定帮助,在做插画作品集时,传统的叙事性插画和系列性插画一定是逃不过的,商业性的包装、品牌、海报设计,一些装置结合、空间结合的插画,甚至是一些服装结合的插画都是会去尝试的方向,多看多想多尝试,创意大抵就是这么来的吧。

关于插画设计的创意,青藤小编就说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都能有所收获。想要了解更多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及时关注本平台!

插画的表现形式有哪些?插画的创意切入点有哪些?插画目录插画的概念及演变插画的应用插画的功能与作用插画的审美特征插画的形式插画的分类插画现状在现代设计领域中,插画设计可以说是最具有表现意味的,它与绘画艺术有着亲近的血缘关系。插画艺术的许多表现技法都是借鉴了绘画艺术的表现技法。插画艺术与绘画艺术的联姻使得前者无论是在表现技法多样性的探求,或是在设计主题表现的深度和广度方面,都有着长足的进展,展示出更加独特的艺术魅力,从而更具表现力。从某种意义上讲,绘画艺术成了基础学科,插画成了应用学科。纵观插画发展的历史,其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特别是在信息高速发达的今天,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各式各样地商业信息,插画设计已成为现实社会不可替代的艺术形式。因此,如何对现代插画的诸多知识加以深入的学习、思考和研究,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是我们此次学习的目的所在。[编辑本段]插画的概念及演变插画定义《辞海》对“插画”的解释是:“指插附在书刊中的图画。有的印在正文中间,有的用插页方式,对正文内容起补充说明或艺术欣赏作用。”这种解释主要是针对书籍插图作为的定义,是一种狭义的定义。由于情报时代的来临,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插画的含义已从过去狭义的概念(只限于画和图)变为广义的概念,“插画”就是我们平常所看的报纸、杂志、各种刊物或儿童图画书里,在文字间所加插的图画,统统称为“插画”。插画,在拉丁文的字义里,原是“照亮”的意思。望文思义,它原来是用以增加刊物中文字所给予的趣味性,使文字部份能更生动、更具象地活跃在读者的心中。而在现今各种出版品中,插画的重要性,早已远远地超过这个“照亮文字”的陪衬地位。它不但能突出主题的思想,而且还会增强艺术的感染力。插画是一种艺术形式,作为现代设计的一种重要的视觉传达形式,以其直观的形象性,真实的生活感和美的感染力,在现代设计中占有特定的地位,已广泛用于现代设计的多个领域,涉及到文化活动、社会公共事业、商业活动、影视文化等方面。插画历史演变插画艺术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对你我看似平凡简单的插画,却是有很大的内涵。从世界最古老的插画洞窟壁画到日本江户时代的民间版画浮世绘,无一不演示着插画的发展。插画最先是在十九世纪初随着报刊、图书的变迁发展起来的。而它真正的黄金时代则是本世纪五六十年代首先从美国开始的,当时刚从美术作品中分离出来的插图明显带有绘画色彩,而从事插图的作者也多半是职业画家,以后又受到抽象表现主义画派的影响,从具象转变为抽象。直到70年代,插画又重新回到了写实风格。中国早期插画形式中国最早的插画是以版画形式出现的,是随佛教文化的传入,为宣传教义而在经书中用“变相”图解经文。目前史料记载我国最早的版画作品,唐肃宗时刊行的《陀罗尼经咒图》。刊记确切年代的则是唐懿宗咸通九年(868年)的《金刚般若经》中的扉页画。到了宋、金、元时期书籍插画有了长足的进步。应用范围扩大到医药书、历史地理书、考古图录书、日用百科书等书籍中,并出现了彩色套印插画。明清时期,可以说古代插画艺术大发展时期,全国各地都有刻书行业。不同的地域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插画的形式大体有以下几种:卷首附图、文中插图、上图下文或下图上文、内封面或扉页画和牌记等。我国古代插画的历史演变,可以看作是版画的发展历史。同时,也是民间年画史。只不过民间年画更早地独立成为一种商品,它是商业插画的前身。欧洲的插画历史与我国相似,最早也是运用于宗教读物之中。后来,插画被广泛运用于自然科学书籍、文法书籍和经典作家文集等出版物之中。社会发展到今天,插画被广泛地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插画艺术不仅扩展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头脑,给我们以无限的想象空间,更开阔了我们的心智。随着艺术的日益商品化和新的绘画材料及工具的出现,插画艺术进入商业化时代。插画在商品经济时代,对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插画的概念已远远超出了传统规定的范畴。纵观当今插画界画家们不再局限于某一风格,他们常打破以往单一使用一种材料的方式,为达到预想效果,广泛地运用各种手段,使插画艺术的发展获得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无限的可能。在中国,插画虽然发展的较晚,但追其溯源,方远流长.插画经过解放后黑板报、版画、宣传画格式的发展,以及20世纪80年代后对国际流行风格的借鉴,90年代中后期随着电脑技术的普及,更多使用电脑进行插画设计的新锐作者涌现插画从诞生的母体——书籍以外,找到了巨大的生存空间。丰富的载体随着技术的进步、社会的需要而不断涌现。[编辑本段]插画的应用插画应用范围出版物:书籍的封面,书籍的内页,书籍的外套,书籍的内容辅助等所使用的插画。包括报纸、杂志等编辑上所使用的插画。商业宣传:图解广告类DD包括报纸广告、杂志广告、招牌、海报、宣传单、电视广告中所使用的插画;商业形象设计:商品标志与企业形象(吉祥物);商品包装设计;图解DD消费指导、商品说明、使用说明书、图表、目录影视多媒体:影视剧、广告片、游戏、网络等方面的角色及环境美术设定或介面设计。凡是用来做“解释说明”用的都可以算在插画的范畴。插画应用的两大类型在平面设计领域,我们接触最多的是文学插图与商业插画。文学插图——再现文章情节、体现文学精神的可视艺术形式。商业插画——为企业或产品传递商品信息,集艺术与商业的一种图像表现形式。插画作者获得与之相关的报酬,放弃对作品的所有权,只保留署名权,属于一种商业买卖行为。[编辑本段]插画的功能与作用插画界定现代插画与一般意义上的艺术插画有一定的区别。从两者的功能、表现形式、传播媒介等方面有着差异。现代插画的服务对象首先是商品。商业活动要求把所承载的信息准确、明晰地传达给观众,希求人们对这些信息正确接收、把握,并在让观众采取行动的同时使他们得到美的感受,因此说它是为商业活动服务的。而一般意义的艺术插画大凡有三个功能和目的:一、作为文字的补充;二、让人们得到感性认识的满足;三、表现艺术家的美学观念、表现技巧,甚至表现艺术家的世界观、人生观。现代插画的功能性非常强,偏离视觉传达目的纯艺术往往使现代插画的功能减弱。因此,设计时不能让插画的主题有产生歧义的可能。必须立足于鲜明、单纯、准确。现代插画诉求功能现代插画的基本诉求功能就是将信息最简洁、明确、清晰地传递给观众,引起他们的兴趣,努力使他们信服传递的内容,并在审美的过程中欣然接受宣传的内容,诱导他们采取最终的行动。(一)展示生动具体的产品和服务形象,直观地传递信息。(二)激发消费者的兴趣。(三)增强广告的说服力。(四)强化商品的感染力,刺激消费者的欲求。[编辑本段]插画的审美特征插画设计作为视觉艺术中的一种形式,具体地说作为实用美术中的一分子,有着自身的审美特征。其中,最为显而易见的有以下几种:一目的性与制约性二实用性与通俗性三形象性与直观性四审美性与趣味性五创造性与艺术想象六多样化、多元化现代插画由于媒体、内容、表现手法、诉求对象的多样性,使它的审美标准也具有多样化、多元化的特征。插画[编辑本段]插画的形式现代插画的形式多种多样,可由传播媒体分类,亦可由功能分类。以媒体分类,基本上分为两大部分,即印刷媒体与影视媒体。印刷媒体包括招贴广告插画、报纸插画、杂志书籍插画、产品包装插画、企业形象宣传品插画等。影视媒体包括**、电视、计算机显示屏等。招贴广告插画:也称为宣传画、海报。在广告还主要依赖于印刷媒体传递信息的时代,可以说它处于主宰广告的地位。但随着影视媒体的出现,其应用范围有所缩小。报纸插画:报纸是信息传递最佳媒介之一。它最为大众化、成本低廉,发行量大,传播面广,速度快,制作周期短等特点。杂志书籍插画:包括封面、封底的设计和正文的插画,广泛应用于各类书籍。如文学书籍、少儿书籍、科技书籍等。这种插画正在逐渐减退。今后在电子书籍、电子报刊中仍将大量存在。产品包装插画:产品包装使插画的应用更广泛。产品包装设计包含标志、图形、文字三个要素。它有双重使命:一是介绍产品,二是树立品牌形象。最为突出的特点在于它介于平面与立体设计之间。企业形象宣传品插画:它是企业的VI设计。它包含在企业形象设计的基础系统和应用系统的两大部分之中。影视媒体中的影视插画:是指**、电视中出现的插画。一般在广告片中出现的较多。影视插画也包括计算机荧幕。计算机荧屏如今成了商业插画的表现空间,众多的图形库动画、游戏节目、图形表格、都成了商业插画的一员。插画的表现形式人物、自由形式、写实手法、黑白的、彩色的、运用材料的、照片的、电脑制作的,只要能形成是“图形”的,都可以运用到插画的制作中去矢量[编辑本段]插画的分类按现在市场的定位:矢量时尚卡通低幼写实维美韩漫插图概念设定等等根据制作方法分类:手绘,矢量,商业,新锐(2D平面,UI设计,3D),像素按插画绘画风格分类:日式卡通和插画欧美插画香港插画韩国游戏插画台湾言情小说封面插画,由于风格现在太多样话所以我只是简单的分类另在国外风格更广还有手工制作的折纸,布纹啊,各种风格都有,并驾齐驱。[编辑本段]插画现状插画最发达的地方:美国是插画市场非常发达的国家,欣赏插画在社会上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方面有大量独立的插画产品在终端市场上出售,比如插画图书、杂志、插画贺卡等等。另一方面插画作为视觉传达体系(平面设计、插画、商业摄影)的一部分,广泛地运用于平面广告、海报、封面等设计的内容中。美国的插画市场还非常专业化,分成儿童类、体育类、科幻类、食品类、数码类、纯艺术风格类、幽默类等多种专业类型,每种类型都有专门的插画艺术家。整个插画市场非常规范,竞争也很激烈,因为插画艺术家的平均收入水平是普通美国人平均收入的三倍。插画在日本、韩国、香港和台湾:众所周知,日本的商业动漫已经有了庞大的市场和运作队伍。而动漫是插画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在CG技术(ComputerGraphics,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视觉设计和生产)进入插画领域之前,靠手工绘制的动画就已经成了日本的朝阳产业。今天的年轻一代则越来越倾向于使用电脑数码技术。而在韩国,随着近几年游戏产业攀升为国民经济第二大支柱产业,插画尤其是数码插画异军突起,用数码插画设计出来的游戏人物随着韩国游戏在中国的普及而赢得了更大的市场空间。与此同时,香港和台湾的插画设计师还在寻找着属于自己的产业之路,尽管他们的作品都有着明显的学步日本的痕迹。插画教育:北京印刷学院、北京服装学院、北京广播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院校,都在近两年开设了插画或与插画相关的专业,但是教学内容往往只包括出版物插图而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商业插画。但在国外,插画教育和市场的结合很紧密。很多知名的插画师都是各个大学的客座教师,他们把最时尚最前沿的商业意识带到学校。今天通行于国外市场的商业插画包括出版物插图、卡通吉祥物、影视与游戏美术设计和广告插画4种形式。实际在中国,插画已经遍布于平面和电子媒体、商业场馆、公众机构、商品包装、影视演艺海报、企业广告甚至T恤、日记本、贺年片。乡村振兴插画创意概括怎么写

能表达出此幅画作的情感即可。

乡村振兴插画创意概括,在撰写时,能够清楚地表达插画描绘的画面、寄托的情感即可。如:此幅插画,描绘出了农民利用现代农耕技术收割的场景,表现出了美丽乡村的幸福画面。插画在中国被人们俗称为插图。今天通行于国外市场的商业插画包括出版物配图、卡通吉祥物、影视海报、游戏人物设定及游戏内置的美术场景设计、广告、漫画、绘本、贺卡、挂历、装饰画、包装等多种形式。

《乡村爱情》可能是这十多年来国民度最高的一部剧,中间有人一直坚守阵地,有人早就脱离了这个系列。虽然还是熟悉的象牙山日常,大家还是土里土气的,但是这么多年我们都长大了,他们当然有所改变。

首先粉墨登场的是声名在外的东北F4——尼古拉斯·赵四,罗伯特·宋小宝,莱昂纳多·小沈阳,布拉德·刘能。

最震惊的就是他们的长相和身材,这么多年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老一辈的男人们还坚挺着,有些年轻人却已经崩塌了。

当年的谢永强还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绝对是象牙山里的颜值担当,村花王小蒙和村长家千金香秀都喜欢他。没有想到,后来的谢永强就在胖的路上一去不复返了。

《乡村爱情10》新增角色有哪些?

根据王小宝爆出的拍摄通告,发现了李静雯,王丽静,王群、张中维、陈明星、李文才、王彩云等7个新的名字,不出意外将会在《乡村爱情10》中出现,他们又会演员什么故事?

其中李静雯是由贺美玲饰演,她在现实生活中是宋富贵扮演者张小飞的妻子,看来赵本山也要给宋富贵找个老婆了。不知道这对舞台上的搭档,现实生活中的夫妻,在《乡村爱情10》中又能够擦出什么火花来。

王丽娜的扮演者是张楠,这是赵本山的徒孙,辽宁艺术团团长张小伟的徒弟。她长相甜美,又有极好的二人转功底,也是赵本山最近力推的新人。

张楠是否能够在该剧中凭借该角色让事业更上一层楼,那要看自己的造化了。王群的扮演者是刘洋,这是赵本山刚收的徒弟,另外,刘洋还在第八部中扮演了刘乾。这次新的角色是否能够带给大家新的感觉。

另外,赵本山的徒弟田娃曾经在直播间中爆料,自己的媳妇郭丽颖将会参演《乡村爱情10》,从名字来看可能是王彩云,这个新角色会不是导致王木生出轨,给自己加戏,那可就精彩了。

该剧在最后是一个集体婚礼,拍摄地点居然是王大拿家的狗舍。其中参加的未婚男女有白清明、陈艳楠、黄一芝、王丽娜、苏玉红、小梁、王群、宋青莲、王技术员、小李老师、小李副总、王彩云等人。

不知道最后哪些人能够组成家庭,这要等到开播以后才知道。不过没有看见宋晓峰,看来宋晓峰注定要单身下去了。

《乡村爱情》主要讲述是男女青年的爱情和事业的故事,但最后却演绎成了邻里之间的勾心斗角,基本已经违背初衷了。而乡村爱情第十部如果是最后一部戏,那最后来个集体婚礼,为该系列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也不失一种好的结束。

《乡村爱情10》“东北F4”回归宋晓峰“抢戏”

这一季中,“东北F4”刘能、王大拿、谢广坤、赵四四人齐聚回归。卖山货的谢广坤和做电商的刘能,为争夺“大龄青年婚姻理事会”会长斗智斗勇。

作为曾经的霸道总裁,王大拿的生意版图也因为人生目标的转移发生了变化,无心插柳成为了屯里的养狗大户后,他和归来的杨晓燕的感情也会有新的发展。剧中大家关心的几个主要人物也都遭遇了各自的情感问题,比如谢大脚、黄世友新婚后的磨合。

此外,在上一季中登上人生巅峰成为山庄老板的宋晓峰,“抢戏”成为本季的亮眼角色,和“大个儿”史泰松继续组团搞笑。宋晓峰如何苦苦寻求真爱、史泰松的感情独角戏也成为本季的一大看点。

  “男尊女卑”的文化是中国圣贤孔子的代表作之一,一直在传统社会习俗中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其对国人行为及意识的影响已潜移默化而至根深蒂固。虽然现在已经很少见到大肆宣扬了,但它给中国人留下了极深的烙印,犹如雕刻家精心雕出来的一般。

  一、中国人的生活乏味而空虚

  社会生产活动的思维互动使人的思维方式因不断得到反馈而在变化与发展中成熟起来。因此社会中的正常交往会催熟人的思维,包括领悟、判断等一些决策能力,意即智慧。但由于男尊女卑的文化致使男人和女人没有共同参与社会生产活动,使得他们各自的生活单调而乏味、无聊且空虚。

  1、中国女子生活的单调乏味

  中国古代女子足不出户与社会隔绝,致使思维方式缺乏一个成长和升华的过程,就像被裹而变态了的小脚,思维因缺乏而被简单地固化,其能力也就可想而知。先受其害的便是个人生活,她们的人生没有快乐可言,即便有那也是仰人鼻息的快乐。这一点可从古代的文学作品中看出端倪。中国古代女子写的诗词绝大多数都惆怅、哀怨少有快乐的意境。单调乏味的生活使她们很容易在单一问题上钻牛角尖,比如感情,引出诸多愁短情长的哀怨出来。

  自古至今的这样一个思维状态使得女子这个性别体在社会中一直处境尴尬——心态颇为极端,要么极端自负、要么极度自卑。即使在掌握了一种极高的权力之后依然如此。比如吕后、武则天、慈禧。她们在追求权力的过程都有一个共性,不择手段以至于登峰造极。她们所追求的成功就是要凌驾于男人之上。位高权重之后她们也不能平心静气地主导这个国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而是以专制的手段来压制这个曾经压制了“她”的男人体乃至这个世界。这是典型的受压制所必然得到的一种极端反应。其实这并不是“她”的错,是男权体制沿袭下来的思维方式成为惯性使然。

  这种沿袭下来的文化仍然造成今天男女关系的紧张。“男尊女卑的结果就是每个乡村都有一恼人的悍妇”,这是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对中国的一句评价。而悍妇的潜意识中无非是‘不能受欺负’的观念在作祟。人为造成的男女不平等产生的竞争意识使得两性相遇犹如天敌一般内心里剑拔弩张,总也不能融洽地相处,平等地共存。

  不否认男女之间存在着竞争的利益,但是从经济学角度而言,男女合作之后的收益要远远大于竞争所得来的收益。竞争是分配现有的蛋糕,而合作则能将蛋糕越做越大。竞争形成这样一种现象,心底里彼此都骂对方,然而谁又离不开谁。正如豪猪一样,总在亲近与疏远中寻找平衡。“男尊女卑”文化的沉淀导致今天中国的男女关系就像一对怨偶。

  经济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已经使女子的生活完全有更多的精彩人生,但由于这种文化沉淀导致的思维惯性使得今天女子的追求仍然停留在嫁一个好丈夫上。太单调了!文化的落后使得女子的意识形态无法更新。对现在中国的女子而言,爱情与事业犹如鱼与熊掌往往不可兼得。‘每一个成功的女人背后必有一个令她伤心的男人’居然成了中国一个较普遍的规律。而除中国以外的女人则并非如此,别说爱情与事业,就是爱情、婚姻、家庭与事业,四者兼得的也大有人在。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女人的悲哀。

  然而悲哀的仅仅是中国的女人吗?真实的情况是,悲哀的中国女人连带着中国的男人也跟着一起悲哀了起来。中国的男人,这个社会主流文化的主导者、创造者,自以为“男尊女卑”的社会对自己很有利,然而无形中却被悲哀的中国女人带着,过着一种更加悲哀而凄惨的、甚至是可怜的生活。

  2、中国男子生活的无聊空虚

  中国社会中的等级制度是中国圣贤孔子的另一个代表作。男人的竞争性极强,由于等级制度的根深蒂固,导致他们之间不会有一种健康的合作的关系,而是那种短期共生的、相互利用的居多。等级制度使得他们的追求不是什么光明正大的真理,而是一种位高权重的外在形式,以至于登峰造极,结果造成了“胜者王侯败者贼”的“只求目的不求手段”的大格局。

  男子之间的戒心要比男女之间深厚得多,竞争使得中国男人活得实在是太累了!在极度的疲惫之中,他们真的是很无聊、很空虚,需要小心翼翼地维护彼此之间微妙的关系,以至于在完全没有女子的场合,他们就干脆以女子为乐了。只有这样他们才可以小心地避开相互比试、相互竞争的尴尬。所以只有男人的私下场合里谈论的几乎都是女人。让人可笑的是,女人身上就那么几个可怜的零部件难道就那么值得成为男人们私会场合的永久性话题吗?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由于男尊女卑造成社会软性结构的矛盾,他们的确和女人的关系不好,不仅事业难以发达就是家庭生活也颇不顺心。就如今的而言以上都与女人有关,而大众眼中的其他成功人士们,也以追求三妻四妾为目的。一桩真正幸福的婚姻是不会轻易整出婚外恋闹剧的,这不能不说是对中国现有所谓成功人士婚姻质量的最好说明。所谓的成功人士都尚且如此,其他的就更不要说了。

  在西方,由于人们在相互交往中加强了对当今社会的认识,也传承了先古的文明,因此男女两种性别思维在交往中逐渐成熟起来。基于此,西方人在深思熟虑之后也坦然地接受了一些必要的认知,比如和女子的交往是正常的需要。这种正常的需要包括理性的和感性的等等。舞会或者沙龙这样的公共场所就为男女交往提供了契机。正是由于他们对“和女子交往是一种需要”的正确认知,导致他们渐渐形成了崇尚尊重女子的文化。这种尊重的文化致使女子接受良好的教育以及成就的自尊成为必然。这样在他们的社会中,女子的素质自然和整日关在家中“唯小人与女人难养也”的社会中的女人素质比就有着天壤之别。不仅如此,他们对待性的态度和中国古今男子比也要明朗而认真。

  而同样的事情,中国古代的男子就没有那么大方,视其为不登大雅之堂而弃之一隅了。不仅他们完全杜绝男女在公开场合的社交,而且也对“和女子私下的交往”缺乏一种认真的态度,只是把女子当作一种没有感情的可以任意妄为的道具!甚至于私中偷偷摸摸喊出“不为*只为后”的虚伪腔调出来。他们摆出一幅假仁道义的面孔,表面冠冕堂皇背里龌龊肮脏,心底里自己也瞧不起自己。

  其实正是那种不健康的价值观使得中国男子变得虚伪起来。中国的男子是最虚伪的,而这种虚伪从男尊女卑的文化确定时就已经形成了,直至今天。

  二、中国人缺乏男女平等交融的乐趣

  人与人交往融洽相处的最高境界基于双方平等的基础才成为可能,如此才能享有一种精神上的真正。无论是同性、还是异性,无论是在中,还是在友谊里,都是如此。而男尊女卑使中国男人无法与女人平等相处,结果他们既无法实在享受狭隘的男女之欢,又无法真切领略广博的男女之爱。换句话说,中国男人既享受不到与自己很亲密的爱人拥有劳伦斯所认同的那种乐趣,也享受不到与其他异性之间高度纯洁友谊的精神快乐。这成为中国男人最大的悲哀。

  1、广博的男女之爱

  有人曾发出如此感叹,人可以没有爱情,但不能没有友谊。可见友谊对于人之重要。异性之间的友谊又绝不同于同性之间的友谊,由于性别思维的不同使得男女在看问题的角度上也大相径庭。中国男尊女卑这个特殊的文化氛围使得异性之间的友谊在中国很难见到。古代自不消说,即使今天很多中国男人把异性之间的友谊简单地等同于男女之间的相互帮助,太狭隘了。这恐怕主要源于在中国男子的眼中,女子只能算半个人(潜意识的男尊女卑的观念),算不得一个完整的人,因而也缺乏与女谊的兴趣。这直接导致了中国男人眼界的狭隘,也造成了中国女子眼界的大片盲区。

  当外国的社交场合将谈话的艺术演练到炉火纯青的时候,中国的社交场合则把防范的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前者是两性共存的场合,而后者则是单性别场合。在中国两性同在的场合,古时候以青楼居多,现在以饭桌居多,谈论的话题普遍是肤浅的,少有意义的内容,调侃有余而严肃不足(除了专门以联姻为目的的)。而且仔细观察不难发现,现今话题的内容和范围与古时青楼的颇有融合之处,不同的在于古时的青楼尚有琴棋书画、诗词赋等风雅之物,而现今却只剩下了庸俗和虚荣的异趣和绯闻。因此中国社会在这一方面的欠缺可不是一点两点。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人与人的沟通是世上最艰难也是最有意义的事情。但由于男尊女卑,“中国人一直以来对两性之间纯洁关系的清新迷人一无所知,”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如此认为。虽然这是他对年前的中国的看法,但是用于今天仍然正确。

  男女平等交谊是一种完美的精神享受,因而也令人神往。这缘于人的复杂性。每一个人都是既有个体性需求,又有社会性需求。个体性是为个体的生存和发展,而社会性则是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两者之间又存在着矛盾,而有效解决这一矛盾的只能是既能满足自己又能满足他人,满足自己完成了人的个体性的需求,满足他人完成了人的社会性的需求,如此才找到了一个平衡点,使得人的情感乃至心灵得到的是一种远远超乎物质之上的完美享受。从超现实的意义来说,个体性的满足是暂时的,社会性的满足是长远的。一个人在其生命历程中如果不能体会自身的社会性角色,那真是人生的一大憾事,可惜中国绝大多数人都不曾体会过。

  关于此,由于笔者也受中国男尊女卑文化的影响,自然也缺乏那种男女纯洁友谊的实践,因而也谈不出具体的关于两谊的高妙出来,但从别人的理论上是可以感悟出有这样美好事物的存在。对我们来说这是未知的领域,很遗憾。只能是从理论上来推论和探索了。

  2、狭隘的男女之欢

  缺乏广博的男女之爱做基础,中国人也难享狭隘的男女之欢。这就像没有恋爱就结婚一样,怎么可能有美满的婚姻呢?缺乏平等的男女关系在中也不能尽如人意,或者说不能尽如己意(因为己意已严重地被歪曲)。而这一点又恰恰成为现代中国男人最头疼的问题。在三妻四妾的社会中,其弊端倒也显现不出明显的迹象,娶个妻子管家,找个欢爱。但这仍然暴露出了这是个问题的痕迹来。我们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这是被中国古人包括现代文人一直以来所唱颂的爱情,但那是爱情吗?不免让人怀疑。说得准确一点,那是基于平等基础上的‘爱恋’,仅此而已。

  在封建等级制中皇帝的尊高决定了他的孤独,即使在很亲密的男女关系中。如果他仅有权力欲倒也无碍,偏偏唐玄宗却是一个十分注重性情的人。虽然高高在上,但他却不喜欢在中自己仍然处于支配地位,他不要隶,他需要的是一个,。

  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都是被送到皇帝面前的,唯独杨贵妃是皇帝从别人那儿抢过来的。所以从心态上来讲她是被尊重的,至少她得到的心理暗示如此,而且她还有后路,有可能再回到原来的丈夫那儿去,不管事实上有没有这种可能,加之她不是以处女身份进宫的,因此,无论是经验还是心态都奠定了她与皇帝在相处关系中的平等,这种平等使得他们在关系中无拘无束地相处成为可能,正是这种平等才会完全放松身心地享有之趣,而这种快乐可能是很吸引人的,因而也才使得皇帝为之着迷。

  应该说,心性越高的男子对关系的要求也越高,那种只求征服不求同欢的男人在人格上都有着或多或少的缺陷。正如法国作家司汤达谈到他对妻子的愿望:“我几乎宁愿我的妻子每年有一次在盛怒之下企图杀我一刀,也不愿意她每天晚上低声下气地迎接我。”而我们知道,杨贵妃就敢和皇帝生气。

  自倡导男尊女卑以后,中国社会中的女人主要就形成了两个阶层,大家闺秀待字闺中,贫穷女子艺青楼,还有一种是介于这二者之间。而从中国古文化的传统沿袭下来的也正是有这样两种阶层的女人同时存在于社会当中。这是为适应中国男权体制而出现的。对他们而言,一种是可娶的,一种是可玩的,可娶的能治家但没有情趣,可玩的有情趣但不能治家。这两种人是不可能存在于一个阶层中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中国现代男人的生活品位也在逐渐提高,他们是家也要情趣也要,恐怕这也是已婚男子私下里喜欢的原因。也许不该叫,应该称作有的女子,或者说在中能够无拘无束自在的女子。

  遗憾的是,中国还有一个文化,非礼勿言、非礼勿信、非礼勿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等。而这些“非礼”中自然地把“性”包括在其中。在这么多的“非礼勿”的教育下,中国女子的性教育可想而知,几乎就是空白甚至无知到了令人惊叹的地步,因而阻碍了中国女子的性成熟,使她们“高贵”地无法享受之趣,和她们关系紧密的男子的生活当然也就可想而知了。这就使得一些男子勇敢地走进了婚外性。

  文明的跃升使受文化熏陶的中国男子厌倦了男女中只有征服占有的单向关系。他们越来越不喜欢唯我独尊,这毕竟多少有点一厢情愿的意味,甚至还有尚未脱离野蛮的嫌疑。他们也希望自己的爱恋能够引起共鸣,而真正交融的理想境界或许正是那种双方相互需要与被需要、相互索取与奉献、彼此都快乐的双赢方式,也即劳伦斯所倡导的那种关系。如果这种关系能够诞生在中国现在的婚姻中,那么中国现在的离婚率都将大大降低。中国人的生活质量不好主要在于婚姻质量欠佳,而婚姻质量欠佳的主要根本又来源于缺乏理想的琴瑟和谐。事实上,是我们长久以来的错误价值观导致了今天这个结果。

  而追根究底,这种完美的关系对社会文化的要求非常高,可以说它是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下的产物。首先它要求双方在经济文化等社会地位的平等,这是它的基础。而男女社会地位的平等,就需要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其次要求男女双方对性有着公正而客观的坦然心态。这又包含于良好的文化教育之中。再次它要求双方有一定的性道德,既要能充分地享受,又要能彼此忠诚。这是以社会公德为基础的,这又需要良好的基础教育。社会公德的塑造绝不是几所大学所能成就的,因为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够上大学。因而我们现今基础教育的偏差也是中国社会未来的一个潜在隐忧。

  3、现今社会的畸形分化

  改革开放西方文化的挺进也使一种不健康的性文化侵入中国大地。同时中国本土的男尊女卑残余仍在,使得以男权为主导的主流文化又开始侵向于恢复女子在社会中的两种阶层,并有了一定的功效。一些性开放的年轻女子很前卫地充当了人们眼中的“另类”角色,来满足某些男人变态的心理和口味。这是典型的场经济的形态,有需求就有供给。

  两种阶层女子的悄然生成使得社会中的女人在中国现在的男人眼中,除了妻子和这两种角色以外,再也不会有其他的角色了,比如朋友。因此要么是和自己有染的女人,要么是和自己不搭界的女人。但现在毕竟不是三妻四妾合法的社会,于是他们又反过来调整自己适应那种妻子和情人这样的生活,这也正是现在相当一部分中国男人喜欢偷偷摸摸地生活的症结所在,他们同时在社会中扮演着高尚与龌龊这两种角色,也由此形成他们痛苦的根源。男尊女卑的文化早在古代就已经筑就了中国男人的虚伪特性。

  单调而无聊的生活使得中国男人的追求很可笑,三妻四妾!要不,怎么绝大多数的都跟女人有关呢?说的更可笑一点,他们可能想复古!在文明发展到今天还有如此迹象,真是落伍得让人难以置信!然而,的确如此,目前的中国男人只要有条件的,大多实现了一妻一妾的生活,妻妾成的也大有人在。不仅如此,为了适应男子对此类生活的希翼和追求,使得社会中专供“娱乐”的女子大幅增长。看两则报道:

  年1月10日《参考消息》报道,中国性学研究所最近的调查显示,纳妾和不同方式的嫖娼在经过50年的禁忌后,现已进入几乎所有人的能力范围。除了高涨的不忠指数(男人477%女人324%)135%的男人有“固定情人”,有固定情人的女人数则是84%。

  美国《国际先驱报》年12月14日的一篇报道《性行业在中国无处不在,但无人关注》(记者 霍华德费伦奇)。其中说到关于中国的人数说法不一,官方估计,全国有万;美国的报告说有万;中国经济学家认为全国有万性工作者,她们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占的比例达6%。记者认为规模如此庞大居然最令人惊奇的特征就是它几乎无人关注,甚至无人承认其蔓延之广。中国一位官员一天令人惊讶地承认:“我通过阅读外国的报纸来了解中国正在发生的事情。中国报纸不报道这些坏消息。”

  ——这又再一次地印证了中国人的虚伪,或者男权体制认为这不算什么的社会问题。不报道更是虚伪得无以复加。让人更加忧虑的是,由于同一个女子也不甘心只充当社会中的一种角色,她们渐渐地也学会了虚伪,这种现象正在以极快的速度蔓延,它会严重影响中国人的婚姻,进而动摇中国社会的发展根基。

  也正是由于中国男人的虚伪,使得中国人至今对那种不诚实的言行持有者一种过分宽容的态度,应该说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对不诚实行为容度最高的国度。如果说美国曾经是冒险家的乐园的话,那么现在的中国是撒谎者的乐园,各种稀奇古怪的坑蒙拐骗、欺瞒造假在中国都有很好的场,而且还能枝繁叶茂、生活得有滋有味。

  正是一种错误的价值观以及扭曲的性认知导致我们过不上一种理想而健康的生活,倘若纠正一下偏差,那么这种情况就会大为改观。然而中国的男人因为等级制度的存在从来不是一个改革者,而是一个殉道者,为了那逝去的、扭曲的旧传统,他们宁愿委屈自己过一种偷鸡摸狗的日子也不愿意做一些稍微的改变促进文化的进步,尊重自己的女性以期她们优雅而成熟起来,也使自己的生活水准跟着改进提高。

  三、中国男女之间缺乏相互的扶助

  《红楼梦》诗词中有一首《好了》,其中有这么一段:‘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这似乎有责备女子不忠节的嫌疑。由于不参与社会活动她们没有经济来源,意味着连吃穿都要仰赖别人。‘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说明女子要完全依靠男子。男子在的时候天天说着男子的恩情,当男子死了女子直接面临的问题就是生存,除非陪葬,否则还是要依靠另外一个男子,当然就跟着别人去了。这有什么可指责的呢?这种情形不是女子道德上的问题,是不公正的社会待遇迫使女子为了生存不得已而为之的问题,这是不允许女子参与社会生活所得到的必然结果。

  不仅如此,以来的社会对寡妇再嫁也有着非常深重的偏见,被迫改嫁还要背上骂名。如果像这样跟着别人去了都应该受到谴责,那么男子希望女子怎么样呢?陪葬?果真如此男子那真是自私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女子没有生存的社会权利,如果嫁了人碰到丈夫先死未育或孩子尚小时就连生存的权利都丧失掉了,这难道还不能够说明中国古代女子的一生飘如浮萍的悲惨境遇吗?

  在现在的社会,同样如此,因为“男尊女卑”的思想导致社会没有充分挖掘出女性的真正价值。所以,在男子的人生发生变故时得不到女子的帮助。即使有帮助那也是借助另一个男子对该女子的情爱来进行,这在被帮助者的眼里犹如贪食嗟来之食一样让人心里难受。事实上在中国男子的奋斗历程中,他们是很孤独的,都是单枪匹马地干,没有一个永远的伴,没有一个在心灵上可以慰籍的人。男伴无法相助,女伴又不能指望,以致内心的孤独实在无以言述,只好纵情于声色来麻醉自己。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他们真的很可怜!

  但在西方社会中,得到爱侣帮助甚至异性朋友的帮助的男人就太多了。这也是中国男人和外国男人比生活质量上具有的显著差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年发生在德国的温斯堡事件,最后温斯堡更名为“韦博图山”。故事的感人之处初看是女人的坚贞以及智慧,事实上是一种社会文明。她们敢于提要求并不在于她们的胆量,而在于一种文明使她们一贯得到尊重的思维所具有的行为习惯,事实上她们又一次得到了尊重。而在中国,同样的事情根本就没有女人说话的权利,更别说提要求了。中国古代的征服是非常野蛮的,把男人杀死,把女人当作奴隶。在这种情况下,女人有要求也不敢提,不敢提自然也就没有要求了。

  普遍来说,在中国男人眼里,女人是征服的对象,在外国男人眼里,女人是合作的伙伴。外国男人在征服世界中找寻乐趣,中国男人在征服女人中找寻乐趣。看外国人的小说,世界是那样的丰富而多彩,偶尔也包括爱情;人的小说,世界是那样的苍凉而无奈,只能沉湎于声色,因为在他们的眼中,除了声色,生活中的其他实在毫无乐趣可言。

  两种不一样的文化造成社会中的这样两种心态,自然就生出截然不同的故事和人生,以及完全不一样的世界。

  中国人的生活由此可见一斑。中国的社会也由此可见一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357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