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临床表现与分型

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临床表现与分型,第1张

一、躁狂发作

典型表现为三高症状:情感高涨、思维奔逸、意志活动增多。

1情感高涨

自我感觉良好,觉得周围一切都异常美好,感到无比的幸福和愉快,整日得意洋洋,兴高采烈。患者这种高涨的心境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常引起周围人的共鸣。但情绪不稳定,易激惹,可为一点小事暴跳如雷,很快又转怒为喜。往往伴有自我评价过高,自命不凡,认为自己是最伟大的,能力的,最富有的等夸大观念。

2思维奔逸

思维联想快,内容丰富,新概念不断涌现,自觉语言赶不上思维的速度。但说话内容肤浅,不切实际,思维活动易受周围环境的变化而转移话题,可有音韵联想和词意联想现象。

3意志活动增多

表现精力旺盛,兴趣广泛,整日忙碌不停,好管闲事,喜欢与人交往。但做事缺乏计划性,虎头蛇尾,随心所欲,对自己的行为缺乏正确的判断。

4躯体症状

睡眠减少,但精力异常旺盛,食欲增加,性欲亢进,可有交感神经兴奋表现,体重多有减轻。

5其它症状

自知力损害,认为自己精神状况良好,否认有病。

二、抑郁发作

主要表现三低症状:情感低落、思维迟缓和意志活动减少。

1情感低落 2思维迟缓 3意志活动减少 4躯体症状 5患者自知力不完整

其实上报有报社区和系统报备两种,大数据下报备是必然的,无论是否住院。你问的应该是第一种。如果住院使用医保,大概率会上报。你可以要求不使用医保,并且不上报,或者你强烈否定双向的判断,都会在一定程度影响医院上报。

不会怎样,也就偶尔社区打个电话问候下病情而已。(上不上门看地方社区),不会影响工作和就业,但是会影响政审。双相情感障碍又称双相障碍,是指患者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情感障碍(心境障碍)。

双相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国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双相障碍患病率1%~3%,发病年龄高峰期15~19岁,首次多为抑郁发作,常一至数次抑郁发作后再出现躁狂或轻躁狂发作。中国既往的研究(1993年)显示发病率在0083%,不到01%,发病率比国外低。

情感障碍相当于中医的“癫狂病”。其中躁狂发作相当于中医的“狂病”,抑郁发作相当于“郁病”。抑郁发作一般认为与肝郁关系最密切,也有学者认为与脾虚、肾虚、肺气虚等相关,治疗多采用疏肝理气,健脾补肾方法,较常见的证型有肝气郁滞型及肝郁脾虚型。

--双相情感障碍

找心理医生。公务员心境情感障碍是一种心理问题,需要得到专业心理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可以尝试通过一些自我调节的方法来缓解心理压力,比如定期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与家人或朋友沟通交流等。

心境障碍也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或低落,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和有幻觉尧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多数患者有反复发作倾向,每次发作多可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心境障碍的临床表现可有情感高涨、低落以及与此相关其他精神症状的反复发作、交替发作,或混合发作。因而其临床症状特征可按不同的发作方式分别叙述。

1抑郁发作

抑郁发作通常以典型的心境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三低症状”,以及认知功能损害和躯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多数患者共患焦虑,个别可存在精神病性症状。

2躁狂发作

临床上,躁狂发作的典型症状是心境高涨、思维奔逸和活动增多。常伴有瞳孔扩大、心率加快、体重减轻等躯体症状以及注意力随境转移,记忆力增强紊乱等认知功能异常,严重者出现意识障碍,有错觉、幻觉和思维不连贯,成为“谵妄型躁狂”。躁狂发作临床表现较轻者称为轻躁狂,对患者社会功能有轻度的影响,部分患者有时达不到影响社会功能的程度,一般人常不易觉察。

3混合发作

指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在一次发作中同时出现,临床上较为少见。通常是在躁狂与抑郁快速转相时发生。例如,一个躁狂发作的患者突然转为抑郁,几小时后又再复躁狂,使人得到“混合”的印象。但这种混合状态一般持续时间较短,多数较快转入躁狂相或抑郁相。混合发作时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均不典型,容易误诊为分裂心境障碍或精神分裂症。

4环性心境障碍

环性心境障碍是指心境高涨与低落反复交替出现,但程度均较轻,不符合躁狂发作或抑郁发作时的诊断标准。轻度躁狂发作时表现为十分愉悦,活跃和积极,且在社会生活中会作出一些承诺;但转变为抑郁时,不再乐观自信,而成为痛苦的“失败者”。随后,可能回到情绪相对正常的时期,或者又转变为轻度的情绪高涨。一般心境相对正常的间歇期可长达数月。其主要特征是持续性心境不稳定。这种心境的波动与生活应激无明显关系,与患者的人格特征有密切关系,过去有人称为“环性人格”。

5恶劣心境障碍

恶劣心境障碍指一种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的轻度抑郁,而从不出现躁狂。患者在大多数时间里,感到心情沉重、沮丧,看事物犹如戴一副墨镜一样,周围一片暗淡;对工作兴趣下降,无热情,缺乏信心,对未来悲观失望,常有精神不振、疲乏、能力不足、效率降低等体验,严重时也会有轻生的念头;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无明显的精神运动性抑制或精神病性症状,工作、学习、生活和社会功能不受严重影响。常有自知力,主动要求治疗。患者抑郁常持续2年以上,期间无长时间的完全缓解,如有缓解,一般不超过2个月。此类抑郁发作与生活事件和性格都有较大关系,也有人称为“神经症性抑郁”。

撤销重性精神病管控系统的操作流程: 1去确诊自己为严重精神障碍并上报的医院。 _确诊为严重精神障碍后,会有社区人员前来询问是否建档,就算拒绝,也会被录入重性精神病管控系统中。 _被哪家医院确诊上报的找哪家医院,去别的医院诊断没用,只会在别的医院留下新的就诊记录。另外,精神病学的诊断是有病推定,去了其他医生基本也是诊断有病,起码诊断XXX状态起步 2跟医生沟通,协商重新诊断。 _改诊断涉及医疗事故,因此,医生大概率不会推翻前面医生的诊断结论,其他医生只会在先前医生的基础上往重的方向上升诊断,不会在前任医生的基础上推翻或者倒退诊断为轻的。譬如抑郁症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不会双相情感障碍倒退回抑郁症,或者说双相情感障碍是误诊。 _找当时给确诊的医生的可行性、可得性相对高一点。 _就算先前是误诊,医生也不可能出具无病诊断证明,原因同_,涉及到医疗事故) _上精卫某部门坦率直说:对同一个患者,A医生诊断其为抑郁症伴精神病性症状,B医生诊断其为精神分裂症,这两个医生的诊断结论都不能说错。其实,精神病学的诊断是对现象/状态的价值判断,诊断的实质其实是价值观、经验、权力的结合,而不是从业者自身对外标榜的科学。 3医生诊断结论表明本人不是六种严重精神障碍之一,并且开出疾病诊断证明,拿去医务科办公室敲章,把诊断证明原件交到属地社区负责精防的工作人员那里,由他逐级上报,最长在7个工作日内本人的信息会从重性精神病管控系统中撤销。 _如需反馈结果,在疾病诊断证明原件上写下你的身份证号和****,撤销后,会分别收到来自医院和属地社区的来电告知。 _不是六种严重精神障碍的诊断标签有人格障碍(譬如偏执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焦虑型人格障碍)、社交焦虑障碍、适应障碍等等等。 4如果非自愿住院,基本上危险性评估都会评到3级以上,意味着本人的信息很可能被同时列入进了公安系统的潜在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系统中,而公安系统中的数据虽源自卫健委系统,但是独立于卫健委系统的,在卫健委撤销了,公安系统还是会有,拿着疾病诊断证明复印件给属地辖区警察,让警察撤销。 _如果想要确定自己的信息是否有被列入公安系统,可以拿着身份证去属地派出所要警察开无犯罪证明,过程中询问警察自己是否被列为潜在暴力的精神病人。 _不同于从事法官检查官律师这些职业的人,从事警察职业的人(尤其是资历老的警察)基于他们的就业门槛、文化程度、日常办案所接触的人员、以及被赋予的合法权力,前述总总综合决定了他们的素质普遍都比较giao,面对他们不要多说话,要表现得尊敬客气、低声下气、唯唯诺诺,不然会认为你目前病情不稳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361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