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Jenny 乔
这些年无论生活中还是职场里,90后越来越多,和他们聊天,最让我感到惊讶的是他们的婚姻观。
有一次,和办公室的90后单身小美女娜娜吃饭,聊起最近刚结婚的某大龄女青年时,我忍不住感叹,世上又多了一个找到幸福的姑娘。
娜娜突然放下手中的筷子,一本正经地问我:“你真的觉得结婚幸福吗?”
她这么冷不丁的一句,问得我一脸懵。我正想着怎么说,她突然自言自语地来说出了答案:“我觉得结婚这事儿,挺没劲的。”
娜娜若无其事地说完这句话,然后继续埋头吃饭。我却惊讶得说不出话,虽然听多了90后单身至上的人生观,但一个如花似玉的年轻姑娘说她这辈子可能不会结婚的时候,那种震撼依然难忘。
我问她,为什么会这么想。
娜娜冷冷地回了一句:“看着我爸和我妈因为晚饭吃不吃茄子吵架,我就不想结婚了。我一个人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干嘛非要找个人来给自己添堵。”
我苦笑了一下,心疼地看着神情冷漠的她,忍不住感叹,女儿都不想结婚了,父母却还在争吵。
知乎上有个热门话题,为什么很多适龄青年都不想结婚了呢?
其中一个答案特别戳心:父母的婚姻给我敲了警钟。正是因为见识到了就算两个人再不合拍也会为了孩子忍受下去,所以害怕自己以后也会这样,只是生存而不是生活。
很多父母都在问,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结婚了。可他们从来不想一想,自己的婚姻让孩子多绝望。
Kelly Clarkson的金曲《Because of you》中,讲述的就是一个孩子内心的独白。MV的开头,女主角歇斯底里地和男友争吵,夺门而出。
这时,画面突然定格,回到她小时候,爸爸不在的时候,妈妈愤怒地把一口没动过的菜倒掉,然后拼命地往嘴里塞安眠药。爸爸在的时候,两个人歇斯底里地争吵。终于,爸爸头也不回地拎着行李上了一辆出租车。
当镜子里,一个大姑娘和一个小姑娘同时出现的时候,她才发现自己不过是在走父母的老路。
婚姻,从来不是两个人的事,孩子也从来不是旁观者。你在婚姻里受过的委屈、吃过的苦,孩子不仅照单全收,还会无限放大,直到他终于相信,婚姻这件事根本没什么好。
父母的相处模式,决定了孩子的幸福。
新一季《爸爸去哪儿》的热播,让陈小春和儿子Jasper走入大众视线。让所有人都奇怪的是,一个脾气如此暴躁的爸爸,竟然养出这么温柔懂事的小暖男。可再一看应采儿和陈小春的日常,你可能就觉得一点都不奇怪了。
每次提起应采儿,陈小春的脸上都洋溢着一种和他的形象极不相称的腼腆和羞涩。
婚前的他,是个脾气暴躁的冷男,婚后,“怕老婆”却成了他的标签。这段爱情故事里,有一个细节,我记得最清楚,陈小春的演唱会上,淡漠清冷的面容,因为看见台下扮作歌迷的应采儿,一下子羞涩地笑了。
喜欢一个人是掩饰不住的。而目睹这一切的孩子,自然而然从小就明白,喜欢一个人是什么样。
我想,父母都不想伤害孩子,但有些伤害是不经意间发生的。中国式父母给孩子最大的伤害,大概就是从不表达爱,却有说不完的怨。
一个女友曾经跟我说,她小时候,有一段时间,生活在爸妈要离婚的恐慌里。因为妈妈不是抱怨爸爸昨天没洗碗,就是怪他今天没倒垃圾。妈妈总说:“每天,家里都是我一个人忙活,都不知道找个老公有什么用。”
可长大之后,她发现,妈妈总是偷偷地给爸爸的钱包里塞钱,爸爸不声不响地从妈妈手里接过超市又沉又重的购物袋。那一刻,她突然觉得,其实这样两个人一辈子都分不开也挺好。
夫妻之间多少有些相处的习惯和默契,所以有些人吵了一辈子都离不了婚,因为他们心里可能都很清楚,再怎么吵这个家都不会散。
可是,孩子并不懂。他们从来没听父母说过“我爱你”,却总是被争吵困扰。在他们眼里,婚姻必然一无是处。
我们的家从不缺少爱,而是缺少温度。我们愿意为彼此做牛做马,可一句我爱你,成了中国夫妻的千古难题。
有人曾经说过:“父母相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可是我更认同林清玄所说的:“光有充沛的爱还是不足的,与爱同等重要的是努力的实践与真实的表达,没有通过实践与表达的爱,是无形的、虚妄的。”
今天你对伴侣表达的每一份爱意,都是孩子处理亲密关系的教材。所以,聪明的父母,从来不把爱藏起来。
据调查,原生家庭对孩子的众多影响中,暴力是最严重的一种。
心理学家说,在家庭暴力中长大的男孩,成年后虐待女性的几率比其他人高,而生活在家庭暴力之中的女孩长大后和男性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也会受到巨大影响。
暴力未必是争吵打闹,在大部分中国家庭里,最大的暴力其实是不言不语。
很多中国父母都没有解决纠纷的能力。婚姻里,一遇上不顺心的事情,我们不是歇斯底里,就是摔门而去。不沟通、不解决、不面对,成了中国式婚姻最常见的现象。
几年前,看《怦然心动》的时候,特别羡慕女主角朱莉,不是因为她那段纯洁懵懂的爱情,而是因为她有一对特别有爱的父母。
有一幕我记得很清楚,朱莉的爸爸妈妈第一次当着女儿的面吵架,朱莉吓坏了。当天晚上,爸爸就到朱莉的房间向她道歉,说:“对不起,朱莉,这不是你的错。”
很快,妈妈也来了,同样告诉她:“你有一个又坚强又善良的爸爸。”接着,妈妈还给她讲了很多她对爸爸的爱。
我明白,世上没有完美的父母,每一对夫妻都会吵架。但很多人不知道,吵架后的修复对一个孩子的安全感有多重要。
长大后的我们之所以恐惧走入婚姻,很大一个原因是觉得它根本经不起风吹雨打。
结婚是为了安心,如果闹一次脾气,家就散了。这样的家,谁会要呢?
没有安全感的婚姻有多惨,不用我说。所以,每个人都在说,一个人真正的安全感要从自己身上找。其实,今天这个自己,就是过去的父母。
《少有人走的路》中说:父母的爱,决定了家庭教育质量的优劣。充满爱的教育带来幸运;缺乏爱的教育只能导致不幸。
据说,婚姻失败的夫妻,子女婚姻失败的比率比家庭幸福的孩子高一倍。每每想到这里,我就会提醒自己,父母的责任不仅是培养出适应社会的孩子,还应该让他们感受到这个世界充满爱,然后再去爱这个世界。
可以说为人父母,很少有不吵架的,不吵架的一般都是非常懂对方的人。比如杨绛先生和钱钟书的结合,他们是夫妻,是情人,是朋友。世间有如此美好结合的夫妻毕竟还是少数,多数还是性情各异,不能完全相互理解的人结合在一起的。
有些人,会越吵感情越好,是因为各自很多想法都闷在心里面,到吵架的时候都爆发出来了,此时双方才相互知道对方的真正的想法,开始慢慢更了解更理解对方,慢慢懂得对方的真实感情和不易之处,也慢慢更加懂得体谅和关心对方,于是关系越来越好。
像我的父母,从小就是一直吵架的,基本是三天一大吵,一天很多闹,我一度认为他们是毫无感情的,曾经悲观地想以后不要他们那样的婚姻。幸运的是等到我懂事一些以后,父母吵完架父亲会告诉我他们不是因为没有感情而吵架,而是因为生活的琐事,因为太缺钱太穷而吵架。父亲的解释,及时纠正了我对父母感情的误解,也让我有意地观察他们相互对待的方式,从中发现了他们真正吵架的目的。现在父母老了,感情越来越好,虽然他们也还吵架,但吵架的方式明显变了,能够比较平和地就事论事,不再像以前那样恶语相向,在一起的时候有吵有闹,偶尔分开了,又很不适应,心里一直想着对方。
我的父母不是很懂吵架,但是他们都懂表达自己,没有在吵架中让双方很难堪,也没有在外人面前说对方的不是,他们只是把不满都倾倒出来,让对方知道,希望对方有所改变。在平时他们也懂得相互体谅关心和感激,所以即便吵架吵得很凶,也吵不散,到老了以后更加惺惺相惜。
父母的吵架,其实是由意见向左开始的,各自为了表明自己的观点,可是总是相互不认同,所以才会吵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